富文怎么解释意思是什么意思?

比肩_劫财_枭神_正印_七杀_正官_偏财_正财是什么意思_中华文本库
第6页/共8页
文本预览:
成功之路.一个八字中, 最好财星的力量能与日主的力量均衡, 这样的八字赚钱就比 较轻松, 也较不贪非份之财. 正财的象征有: 一, 辛勤耕耘, 努力可以成功. 二, 循正常的途径与方法,可以 获取. 三, 可得之物, 必须努力. 四, 可以预见的成功机会, 不可太急, 水到渠成自 然成功.如果八字中正财藏于墓库的话(辰戌丑未), 主其人用钱很谨慎, 小心, 不会 轻易花钱或施舍财务予他人.财多身弱, 往往会娶个河东妻吼型妻子, 因而妻当家, 怕
妻.正偏财混杂, 易引起家庭纠纷, 多外线, 需注意家庭风波.正财七杀强旺, 正印劫 财衰, 则正印无力化七杀, 劫财无力抑制正财, 大都表示身上至少会有一处明显的外 伤或潜伏多年的痼疾, 一旦行运至正财或七杀之地, 就会发作出来, 很难彻底根治. 身旺财衰, 大多比较劳身, 肯刻苦耐劳, 凡事以身作则, 用坚韧的耐力去赚取钱财. 正财临旺地, 日主强, 大富. 年柱正财, 日旺, 祖上富有.月柱正财, 勤劳节俭, 父母富有, 得双亲荫助.日座 正财, 得妻内助致富.时柱正财, 子女富有. 下面两个是补上的,你没说的,另外两神!!!!! 伤官: 六亲方面, 代表晚辈, 学生, 部属; 男命之祖母, 孙女, 女命之儿子. 金水伤官的人最为聪明; 木火伤官的人个性明朗, 颇富文彩; 水木伤官的人多才 多艺; 火土伤官的人操守佳, 但不免带有傲气, 自视很高.伤官伤尽, 为人多才多艺, 志气高, 好胜, 喜欢出风头, 是一为威武不屈,济弱救贫, 具有侠义之风的人.伤官象 一位得宠的骄民, 八字伤官重的人, 如原局不见有力的印星抑制, 大多聪明傲物, 藐 视法令, 自视不凡, 稍带虚荣心, 喜欢高谈天下事, 不喜受世俗礼法约束而产生反抗 心理, 位居人上则苛刻严厉, 位居人下则目无法令.如果伤官太重, 无财星转化引出 财源, 则终生奔波劳碌, 不得清闲, 虽巧却贫; 如果财星太多, 又会贪得无厌, 永不 知足.伤官之人, 如能运行顺境, 则才气纵横洋溢, 令人瞩目钦佩; 如果行逆运,则钻 尽法律漏洞, 行险侥幸, 贪赃枉法, 每取不义之财. 若是八字伤官与七杀俱强, 每加 重其叛逆性, 行运遇逆境很可能成为流氓或社会上不良分子. 伤官出干清而有力, 不但为科技头脑, 还善于经营, 可为公司之主管. 所以八字 伤官很重的子女, 应从小予以好好的疏导教育. 伤官较重为顽皮好动, 在正常课业以 外, 尽量再让其学习一项或多项较为特殊的技能, 例如: 工艺, 音乐,绘画, 运动, 科 技等, 将伤官本有的习性引导到正规的途径上, 以后才会有很大发展. 有伤官的人, 头脑都相当好, 可是有一点却和食神不一样, 就是这种人个性太偏 激了, 所以, 在人格上来说不够完满. 这种人常会遭人厌, 因此常遭
第6页/共8页
寻找更多 ""姓名五格评分:88.7分
总评及建议
天格6的解析:天格数是先祖留传下来的,其数理对人影响不大。
(六爻之数)六爻之数,发展变化,天赋美德,吉祥安泰。 半吉
吉人自有天相数,逢凶化吉不在话下。
诗曰:安稳余庆福禄开,盛大幸福天赐来,内含衰兆就谨慎,天乙贵人守身边。
安稳吉庆的吉人天相数。(半吉)
基业:豪杰、官禄、财钱、将星、学者。
健康:逢凶化吉,遇一次生险,可得长寿。
含义:天德地祥具备,福庆甚广,家势盛大万宝朝宗之运然满极必损,盈极必亏,若其他要素配合的不周者,恐或如流水而下,成为所谓乐极生悲之象,此数理具有天赋之美,安稳吉庆终生。
人格17的解析:人格数是先祖留传下来的,其数理对人影响不大。
(刚强) 权威刚强,突破万难,如能容忍,必获成功。 半吉
权威刚强,有己无人,以至于与人不和,如避开此短处则为大吉。
诗曰:突破万难权威高,刚性固执如英豪,须事谨慎守和平,可得大功福绵绵。
突破万难的刚柔兼备数。(半吉)
基业:天宫、将星、威武、艺术、文明。
家庭:女性若能教养女德,贤慧者可望园满。
健康:心身健康,可望长寿。
含义:权威刚强,有已无人,以至与人不和,如善于避开此短处,则为大吉。意志坚定,具突破万难的气节是其最大的优点。如过于无理任性,恐反成失败,如果立志勇往向前,必成功而建大业。若陷过刚而变固执,必招厄患,切要警戒。妇女有此数者易流于男性化,如果能涵养女德,存心温和,福禄自然随之。但先天条件弱的妇女,反要用此数为妥。
地格16的解析:地格数是先祖留传下来的,其数理对人影响不大。
(厚重) 厚德载物,安富尊荣,财官双美,功成名就。大吉
反凶化吉象,得助,可成大业,富贵发达的好预兆。
诗曰:贵人得助天乙扶,为人之上有财富,众望所归事业成,不可贪色保安宁。
兴家得助的贵数。(大吉)
基业:天官、贵命、家杰、进田、学士、豪侠、基产。
家庭:春日花开,可望家庭圆满,男子有贤妻,女子不宜早婚。
健康:花草逢春,贵弱于色情,戒慎者可望安康。
含义:反凶化吉象。成首领,占上风,雅量厚重,豪侠足智多谋,善于协调,集名望。能服从,为大事大业可成,富贵发达的好表示。
外格5的解析:外格数是先祖留传下来的,其数理对人影响不大。
(五行之数)五行俱权,循环相生,圆通畅达,福祉无穷。大吉
福禄长寿,阴阳和合、完壁之象,最大吉数。
诗曰:福禄寿长阴阳和,心身健全是英豪,名利双收富荣达,乃是世上福德人。
种竹成林、福禄长寿的福禄集合数。(大吉)
基业:学者、祖业、文昌、福星、官星、财钱。
家庭:上下和睦,相互合作,可望圆满,子女多荫。
健康:福禄如海,寿比南山。可望健康。
含义:阴阳交感,和合,完璧之象,隐藏大成功运。精神敏锐,身体健全,福禄长寿,富贵繁荣,无所不至或为中兴之祖,或在他乡成家,或复兴绝家。即或不如此,也会博得功名荣誉,圆满无碍福祉祯祥无比。
对三才数理的影响:您的姓名三才配置为:土土金。它具有如下数理诱导力,据此会对人生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帆风顺成功发展,目的可以达到,境遇好而身心健康,可得长寿幸福。  (吉)
1、总论:这是一种不安、平凡的配置,表面是安定发展,但亦含有受人欺骗,而多散财之虞,易养成消极的习惯。天运五行属木时早年难成,属金时晚年失败或遭灾。
2、性格:为人难诚恳正直,对待晚辈也宽厚慈祥,有好充面子的倾向,但不耐吃苦烦重的工作,做事不够积极,容易放弃好机会。一生发展较缓慢。
3、意志:意志坚定,安守自己的岗位,但计划都欠周详,常会误事。
4、事业:不适于太吃苦劳力的工作,如从事稳定性收入的行业最适合,投机性或发横财较无缘。
5、家庭:一家老幼和睦相处,夫妻子女平安幸福。家庭责任很重,恋爱时追求异性较大方。
6、婚姻:男娶贤慧之妻,婚后生活圆满;女嫁温厚才华之夫,婚后家庭幸福。
7、子女:男孩多于女孩,个性较顽强,反抗心理较重。注意不可过份溺爱及误入问题少年。
8、社交:人缘不错,社交不得要领,与人相处时容易受人误会或拖累损财。
9、精神:中年前精神愉快,中年后内心苦闷。
10、财运:财运不佳,收获不多,应多节俭。
11、健康:易患肝胆机能、节骨酸痛症、胃肠病。
12、老运:诸事不太如意,心情郁闷不乐,物质生活不佳。
对基础运的影响:
虽有灾害的倾向,但能安定而有所发展。  (吉)
对成功运的影响:
大体上能够平安顺利、幸福,若天格为5或6时、则性格不活泼、或者女性不重视贞操品德。  (吉)
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不轻易妥协,能接受别人的批评,但在以后的行动中依然如故,无法改变。活动力强。能和气从事者,可获得大发展。  (吉)
对性格的影响:
心多洗练,容易亲近。温和沉着,有雅量,对人有同情心,荣誉心强。属于能享受家庭的命运。其内心有刚义之肠,却不显现于外表。其易亲近的反面又有易疏冷的缺点,其嫉妒心稍强。
天格17有以下数理暗示:
次吉祥运(表示多少有些障碍,但能获得吉运)
男性双妻运
温和运(性情平和、能得上下信望)
人格25有以下数理暗示:
次吉祥运(表示多少有些障碍,但能获得吉运)
刚情运(性刚固执、意气用事)
地格10有以下数理暗示:
首领运(智慧仁勇、立上位、能领导众人)
富贵运(多钱财、富贵、白手可获巨财)
吉祥运(表示健全、幸福、名誉等)
男性双妻运
温和运(性情平和、能得上下信望)
外格2有以下数理暗示:
吉祥运(表示健全、幸福、名誉等)
男性双妻运
温和运(性情平和、能得上下信望)
本算命系统来源于中国民俗学的一些测算方法,并非科学研究成果,仅供休闲娱乐,请勿迷信,按此操作一切后果自负!已有天涯账号?
这里是所提的问题,您需要登录才能参与回答。
"天涯问答"是天涯社区旗下的问题分享平台。在这里您可以提问,回答感兴趣的问题,分享知识和经历,无论您在何时何地上线都可以访问,此平台完全免费,而且注册非常简单。
如何认识自然资源的价值
如何认识自然资源的价值
09-12-22 &匿名提问 发布
资源是为人类服务的,资源的价值也是因人类而产生的。人类的人口数量是可以有很大不同的,那么相同的,等量的,资源的价值是否会因人口数量而有所不同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各种资源的价值就是随着人口数量,而有所变化。究竟是怎样变化的,我们以下分析。    其实,既然资源的价值是因人而产生的,那么必然也会随人口数量的多少而有所变化。一般是怎样变化的呢?一般是随着人口数量逐渐增多,资源的单位价值会有所增大。两者成正向关系。(正向关系不是正比关系,大家要搞清楚。)    比如,自然资源。地球的各种自然资源,是一定的,一般不会因人类的行为而有所变化,当然也不会随人口数量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大家都知道,物以稀为贵。这是符合经济学原理的。在人类社会中,对于人类有使用价值的稀缺资源,在单位可能使用价值相同时,所表现出来的交易价值,与单位资源的稀缺程度成正向关系。其实就是各种自然资源的价值,拥有使用价值是个基本前提,实际表现出来的感觉价值,由这个自然资源的稀缺程度决定。这个自然资源越稀缺,表现出来的单位交易价值就越大。    所谓的稀缺,是什么意思呢?是相对于人类而言的,是相对于人类而稀缺,没有其它的意思。准确的说,所谓的稀缺是相对于人均而言的。因此,自然资源的稀缺性,是由人口数量决定的。因为,自然资源一般是一定的,而人口数量是可以变化的。因此,自然资源的稀缺性是由人口相对较多导致的。一般是人口数量越多,自然资源就相对越稀缺。单位自然资源所相对表现出来的交易价格就越高。当然人均交易量就越少。    通俗的说,自然资源的价值是因人口数量而定的。人类的人口数量越少,自然资源的价值就越少。人类的人口数量与地球的自然资源的价值的变化是拥有一致性。那个通过毁灭自己人口数量,而妄想增加人均自然资源财富的国家是需要三思了,自己的人口少了,自己的自然资源的单位价值就少了,虽然人均拥有总自然资源多了,但是人均所拥有的自然资源的总财富,并不一定会变化。就是会变化,也很难断定是往那个方向变化,是变少,还是变多呢?真是难说啊!    在地球自然资源一定时,地球自然资源的表现价值,就是自由市场交易的价值,既价格。随着人类人口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两者成正向关系。    对于我们现代人类社会来说,自然资源我们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或者分为三类。如果分为两类的话,可以分为,第一类,具有全球影响的地球自然资源。第二类,局部影响的地球自然资源。如果分为三类的话,在加一个介于中间过度的。比如,主要影响局部,也适当可以影响全球的地球自然资源。    第一类,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地球自然资源。最典型的,最重要的,大概是石油了。当然其它的还有,铜、铝、金、银等金属类矿藏。象金子与金刚石是再典型不过的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地球自然资源了。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地球自然资源,就是这些资源的稀缺性是由全部人类决定的。比如,假如世界人口数量,各国都均匀下降 50%。那么金子与金刚石的单位价格也会跟着下降。假如还是现在的科学技术水平,金子与金刚石的价格下降多少不得而知。实际情况是,金子与金刚石虽然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一定的,但是被发现的,或者说可以被开发的,金子与金刚石矿藏量却是随着科学技术而变化的。    比如石油资源,还假如世界各国人口数量都均匀减少一半,那么基本可以判断消耗的石油会减少一半。单位石油价格会下降多少呢?石油是高暴利资源。之所以能高暴利,原因就是石油是非常稀缺的自然资源。石油的需求量,减少了一半,稀缺性会降低许多,价格会下降许多。我估计价格至少下降一半。就是下降一半,石油依然是暴利资源。就假如石油价格下降一半,那些产油国家,人口也减少了一半。石油总收入会减少多少呢?世界石油需求减少一半,这些国家出口的石油量应该减少一半,出口的石油的价格也应该减少一半,这个石油出口国,的石油出口总收入会减少到原来的25%。这个国家人口也减少了一半,因此,人均石油收入会减少50%。从石油这个角度可以分析出,世界各国人口均匀减少,不但不会使自己的自然资源价值升高,还会适当的降低一些。人均因资源的收入,不但不会升高,而且还会有所降低。石油资源如此,其它资源也基本如此,如金子与金刚石等矿藏资源,几乎所有金属矿藏资源,在这方面都与石油类似。那个靠毁灭自己人口而提高人均拥有资源的国家,在此看来实在荒唐。    第二类,具有局部影响的地球自然资源,对于现代人类社会,最典型的大概是城市中的土地资源。城市郊区的耕地也基本如此。还有绝大部分水资源,也是局部影响的地球自然资源。这些自然资源的价值不是由全球人口数量决定的,而是由局部人口数量决定的。这些自然资源的价值是随着局部人口数量而变化的。一般也是局部人口越多,在这个局部区域内这样的单位资源的价格就越高。两者成正向关系。比如,城市的土地价格,在其它条件一定时,人口密度越大土地价格就越高。郊区的耕地也基本如此,在其它条件一定时,城市人口越多,郊区的土地相对价格就越高。从这个分析,也可以看出,那个自我人口控制的国家,控制自己人口的收获,决不会象这个国家所宣传的那样,有那么大的收获。因此,减少自己的人口总量,虽然人均资源量可以提高,但是人均资源总价值却很难提高。这个国家所宣传的这样的类似收获,一般都是假象。是假设各种单位自然资源价格,不随人口数量变化,而推测的收获。水分是很大的,甚至起着负作用。这样的自我控制人口的政策,只能给自己的后人带来灾难,而不会有其它收获。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自然資源的利用是人類文明賴以發展的主要基礎。回顧歷史,自然資源一直被人類作為取之不盡的財貨,不幸的是隨著一個地區地文明的時間愈長,自然資源也都不可避免的過度開發。雖然近年來環境保護意識的覺醒,永續發展、全球變遷與生物多樣性等議題的浮現,可能會讓我們修改過去經濟發展的模式以減緩人類對自己生存環境破壞的速度。不過檢視自然資源過度開發的原因(Loudwig et al., 1993):(1)在目前的社經制度之下,開發自然資源可以獲取財富;而隨著財富累積而獲得的政治與社會權力會導致更進一步的資源開發。(2)與自然資源有關的生物與非生物系統是非常複雜的。所謂的最適的利用,常常是經由試誤法(try and error)而不是科學上的認知而得來的經驗。(3)資源過度開發所造成的影響常被大尺度的自然變異所掩蓋。問題初始很難覺察;俟警覺時常已很嚴重而且多半已不可回復。(4)雖然科技進展驚人,不過開發行為所造成的衝擊,通常在大尺度系統上並沒有足夠的重複與控制試驗以達到科學的認知。所以每一次發生新的問題時,我們所面臨的都是一個全新的系統,需要重新認識與學習。同此我們對過去所發生的一些問題,都還不能確定其原因。更何況還有一些例子在科學上我們已經確認與達到共識;可是資源仍然是遭到被壞。例如,我們已經知道在乾旱地帶的灌溉會導致土埌鹽化,這個三千年前兩河流域文明衰亡的教訓,迄今仍在很多地方持續再犯。體認到科技上的發展是不能解決資源過度開發的問題。台灣近年來陡坡地的超限利用,雖然大家都知道必定會帶來災難性的惡果可是仍然續蔓延,是另一明顯的例子。有鑑於傳統的自然資源經營策略的錯誤,近年來有些保育生物學家與生態學者提出了“生態系經營”(ecosystem management)的概念,並且認為其是一個的典範的轉移(paradigm shift)(Grumbine, 1994; Franklin, 1997; Meffe and Carroll, 1997)。“生態系經營”由字義上來解釋很容易被簡單解讀為以生態系的觀點來經營管理。但是以往我們經營自然資源的政策難到不也是都是依據當時對生態學的瞭解而擬定的嗎?過去的育林學、野生動物經營學、集水區經營學等經營計畫的知識基礎不也是應用生態學的一支嗎?此外,生態系這個觀念自從Tansley 於1935提出來,在Odum(1953)以後的所有生態學教科書中也都一定會論及,是大家早已耳熟能詳的。可是生態系在概念上是一空間開放的系統;一個池塘、一片草地、甚至整個地球都可以做為一個生態系來看待。這些變動的生態系區界是很難納入習於以行政區界做為規畫範圍傳統經營計畫中。這樣一個已經快成為老生常談的名詞,為什麼Meffe 與Carroll於1994年出版了Principles of Conservation Biology之後,僅僅三年即修定出了第二版?在其二版序言中更直言:“In fact, ecosystem management serves as the unofficial theme of this book”。相同的在Brooks的“Hydrology and the Management of Waterhsed”1997年的第二版的序言中(第一版出版於1991年)亦提到:“..., watersheds are being seen as a useful units for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f multiple resources and for ecosystem management of forest lands, range lands, agricultural lands and urban areas.”(Brooks, et al., 1997).。“生態系經營”一詞一定應該有比簡單字面解釋還有更廣且深的含意才對。“生態系經營”最早被採行為官方機構的經營政策是始於美國西北區的聯邦林務單位。所以過去幾年在台灣一些林學方面的學者專家對森林生態系經營有很多的引介與討論(例如:洪富文,; 1995;洪富文等,1997;夏禹九,1996;姚容鼐等,1997;馮豐隆,1997)。在美國近幾年對生態系經營的討論更可以說是如火如荼,相關的文獻非常的多。事實上反而造成作者在撰寫本文時很大的困難(知識與能力的不足)。所以本文的目的僅在引起國內保育界人士的興趣,希望能對我們台灣日益劣化的生存環境(或/及生物多樣化)提供一個較樂觀的願景。也因此本文並不擬對生態系經營做詳細的重複引介。討論的重點是生態系經營中所包含的一些生態學上和空間有關的概念、對自然資源經營上的一個理念 — 適應性經營(adaptive management)(Walters, 1986)及其所需要的組織與制度(institutions)。二、生態系經營的源起及其定義文獻上,生態系經營正式的被美國政府自然資源管理機構做為政策的依據始於1993 年(FEMAT Report,1993)。森林生態系經營評估小組(FEMAT) 是由Clinton總統直接下令所組成的,包含了近一百名聯邦政府與自然資源管理有關的機構中的官員、研究人員與大學教授,可以說是一次規模空前的行動。在美國,生態系經營一方面因為有總統的支持,聯邦政府與自然資源管理有關的各個機構當然都正式的宣示一體遵從。另一方面在學院之中,生態系經營的概念亦是熱門的討論與研究課題。美國生態學會也特別組了一個委員會提出了一份報告(Christensen et al., 1996)。生態系經營的定義,隨著各個機構的任務與目的、各個學者的觀點有著不可勝數的闡釋。在Meffe 與Carroll的書中即列出了十三個不同機構與學者的解釋。這些定義各有其優點。不過也因其定義相當糢糊有批評者認為其尚未發展成熟,還不應該實際執行 (Fritzsimmons, 1996)。有鑑於此,Meffe 與Carroll 對生態系經營做了一個暫行的定義(working definition):“生態系經營是以長期永續性的目標,維持或重建自然及經人為改變的生態系的組織、結構與功能之策略。其基礎是建構於一個大眾合作 (collaboratively)而且整合了生態、社經與制度上的考慮所發展出來的願景(desired future)。其範圍主要是由自然生態過程所界定的。有兩個原則:防止土地與水資源生產力的劣化以及防止生物多樣性的加速損失”。這個定義翻譯起來相當冗長詏口,Grumbine(1994)在檢視了許多文獻後,列出了生態系經營的十個主題:(1) 多重尺度的層級系統(2) 生態糸區界的認知(3) 生態系的整體性(4) 系統性的研究與資料收集(5) 監測(6) 適應性經營(7) 機構間的合作(8) 機構組織上的變革(9) 人是生態系的一份子(10)以人取向的價值是經營的主要目標Grumbine (1997)更認為,經由對這十個目標的瞭解與其在實務經驗上所得到的反思,或許比想對生態系下一個完整的定義還要重要。三、生態系與地景生態學上的考慮生態系經營所包含的生態學上的理念,幾乎涵蓋了80年代以來大部分生態學的一些觀念,例如種群動態、演替與更新機制、干擾、養分循環等等。基於生態系經營所強調的大尺度(包括了空間與時間)的視野,此處只提及四個觀點:層級系統(hierarchical system)、空間 — 時間的原則(space — time principle)、棲地的零碎化、格局(context)與內含(content)。(一) 生態與地景上層級系統的觀念層級理論是用來描述一個由兩層以上尺度的分離的功能元素(discrete functional elements)所組成的系統運作的方式(Urban et al., 1987)。在這個層級系統中每一個元素都自成一個單元,各自具有其功能與限制(constraints)並呈顯其自有的穩定與變異特性。地景或生態系是一個配套的層級系統(nested hierarchy),每一層級均包含(involve)了其下的層級。同一層級內的元素間和其上、下層級間的元素都有物質或能量流相聯結。因此,要瞭解任何一個元素的穩定性最少要明瞭所以要瞭解不同的現象或以之作為經營的標的,必需要針對不同的層級系統進行研究。例如火災對生態系的干擾現象其相關的層級系統為:林床殘存物質 — 各別的火災跡地區塊(patch) — 大尺度火災所造成的鑲嵌(mosaic)地景。而針對營養鹽循環與樹種的組成其著眼的層級系統則為:林窗(gap) — 林分(stand) — 集水區— 地景(Fig. 1)。前面曾提及,傳統上經營計劃及法規上所考慮的財產權或管轄權所界定的區界是很難轉換成生態系考慮的區界(Fritzsimmons, 1996)。生態系的觀念是在空間尺度上開放的;尺度的選擇端視研究者所著重的物種或過程而定。經由層級系統的分析,生態系經營所強調的經營範疇是自然生態系的區界才能有比較清晰的界定。(二) 空間—時間的原則(space-time principle)層級理論應用於描述生態系統的一個方法是將有興趣的物種個體、棲地等,其空間與時間的特性尺度與影響此一配置(pattern)的生態因子(生物過程、干擾過程、環境限制等)的尺度並列出來 — 此一分析方法稱有配置分析(Jensen et al., 1996)。Fig. 2即為一例簡單的Log-Log尺度的X-Y座標圖示。藉著此一圖示,溪流魚類的分布配置和其影響因子間的關係與經營者所著重的現象和所應著重的因子可以很清楚的呈顯出來。由Fig. 2所顯示的時間與空間關係,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相當粗略的通則:愈短期(發生頻率高)的變動其影響的空間範圍愈小;而大部分長期(發生頻率低)的變遷其影響範圍則愈廣。這個空間 — 時間的原則(space- Forman, 1995)其預測精確度當然不高,不過其隱含的意義在於:大尺度的自然現象較小尺度的現象為穩定與持久。由空間 — 時間的原則來看層級系統,則上一層級的元素應該會提供較高的穩定性而其包含的再下一層的元素互相作用並顯示為其上一層的元素的特性,同時亦是其變異性的主要來源(Urban et al., 1987)。許多自然的森林生態系中因為干擾所呈顯現的一個動態的、非平衡的移動鑲嵌(shifting mosaic)的配置與空間 — 時間原則的考慮(Fig.3)是生態系經營強調在經營的範疇上應該以較大區域的集水區或地景的穩定與永續的重要考慮。此亦是傳統以林分為著眼的林業經營是很難達到永續經營目標的一個原因。(三) 棲地的零碎化棲地的零碎化是人為活動對自然地景所造成的不可避免的趨勢。其在生態上所造成的內域棲地的損耗與殘存區塊的隔離作用,是生物多樣性保育上必需面對的一個困境。相關的論述相當多。因為生態系經營所強調的是必需包含人的在內的地景,此處只簡單引述在這種零碎的地景中,種群動態上相當重要的巨種群或變異種群(metapopulation)的理論。Hanski(1998)列舉了幾點巨族群在物種保育上的考慮:(1) 既使在一均質的棲地環境中,物種也可能呈顯複雜的空間分佈:物種不一定會出現在適宜的棲地內。目前沒有被佔有的棲地碎塊(fragments),可能卻是巨種群長期存活的關鍵區塊(2) 碎塊的總數通常是巨種群長期存活的指標。儘可能保存愈多愈好的棲地碎塊是保育的一個簡單原則。最少要維持15-20個彼此間距在物種遷移範圍內的碎塊,以避免種群逢機絕滅的可能(3) 保留的區塊在棲地特性上必需保有相當的異質性的,以避免在發生較大(區域)尺度上的逢機的環境改變時,同時被摧毀。(4) 巨種群的動態在時間上有延遲的效應(time delay)。因此我們其實並不能確定目前瀕危的物種有那些事實上已是走向絕滅(living dead)的巨種群。當然我們並不是所有瀕危的物種均是巨族群,事實上在面對日益零碎化的地景時,巨種群動態的重要性或許是在保育人類日常生活環境(如人為活動強度大的農業地景)的生物多樣性上所必需考慮的(Hanski, 1998)。生態系經營強調大尺度地景上的配置與人的重要性,因此巨族群的概念是必需納入的一個考慮。(四) 格局(context)與內含(content)生態系並不是一個封閉的系統,相鄰的其他地景元素對其有很大的影響。在地景生態學上,所謂的格局包含了鄰接地景元素之性質、周圍相互聯接與作用的鑲嵌地景元素(區塊、廊道、網絡與基質(matrix))、區塊在地景中之區位 (location)。對一個區塊體的功能與變化而言,圍繞區塊的嵌塊體較區塊本身內部的特性影響還大(Forman, 1995)。此一考慮對保育區設計上所謂的一大或數小(SLOSS)的爭論亦有相當的影響。所以在經營計畫中,不能僅僅只著眼於經營或要保護的區塊;圍繞的地景與廊道等亦必需納入考量。忽視此一概念很明顯的一個惡果即是:在台灣最近很興盛的一些大賣場,雖然其內部的購物路徑都非常流暢,但是大賣場週邊的交通卻是一個惡夢。傳統上,我們的資源管理機構其經營計畫均只局限於其行政的界限,格局(context)較內含(content)更重要的考慮要求區界鄰接的不同管轄機構必需合作,更要求在經營計畫上必需要也要互相契合。事實上,這種視野寬廣的經營計畫不僅有助於各個管轄機構經營目的的實現,有時更可以解除原有計畫上的一些限制與困難。例如對林務局的經濟林經營而言,國家公園所保護的自然區塊,即可視為林業永續經營上不可或缺的自然大區塊。同時國家公園鄰接的經濟林經營計畫中,若能保留一些聯接這些自然大區塊所需要的廊道與跳石,則亦有助於國家公園保護自然區塊內物種的目的。四、適應性經營與其所需要的制度與組織生態系經營強調經營的對象必需是包含人在內的大生態系(large ecosystem),這個大生態系是由社會力所組成的(Lee, 1993)。Forman (1995)亦強調文化內聚力(cultural cohesion)是一個文明是否能夠永續的主要的因素之一。體認到人可能永遠也無從確知如何達到包含人自己在內的生態系的完整性(ecosystem integrity);適應性經營有一個簡單的理念:任何資源的政策均應視為一個科學試驗(pol Lee, 1993)。以從事科學試驗的方式來從事經營計畫則必需有檢討過去的政策(文獻回顧)(林曜松,個人對話)、控制處理(control)、重複等基本架構 (Lee, 1993;夏禹九,1996)。但是生態系是複雜而且持續在變化的,我們可能不一定能夠在施業的尺度上有重複與控制;因此模式的應用也非常重要的工具。依賴模式,我們可以模擬經營的結果並且可以確認知識不足的地方,以減低經營可能的錯誤風險與進一步的研究。Brunner與Clark(1997)則建議應採行介於控制試驗與施業的尺度之間,進行有彈性、以解決疑問為目的的原型(prototype)策略。這種原型策略其尺度規模通常較小,所以一旦失敗其後果影響也較小。因為自然生態系的反應複雜,經營者應該預期會有意外的結果發生。不確定情況下的決策(decisionmaking under uncertainty)已有很完整的理論。不過目前的情況,並不需要太多的理論。大部分的原則都是常識(Loudwig et al., 1993);例如:多樣的可能的假設、考慮多樣的解決方案、採行避險的措施(hedge)、監測結果並及時修改策略、採取可回復性的經營措施。監測(monitoring)是不可缺少的。藉著及時的監測,經營者才能即時的發現錯誤與意外,立即修正經營計畫。不過生態系經營所強調的永續維持生態系的健康(ecosystem health)或完整性(integrity)其定義是很糢糊的,並且是正方興未俟在發展中的觀念(Rapport et al., 1998)。針對一些認為監測工作是耗費過鉅、時間過長、收集太多不相關的資料等的質疑,Noss與Cooperrider(1994, Chap.9)清楚的解釋了監測正如同工業生產上的品管作業,是適應性經營中重要的一環。經營者與監測者的角色亦不可混淆,以確定經營的責任性 (accountability)。在書中亦列舉了幾種層次的監測:執行層面的(implementation)監測、有效性 (effectiveness)監測、驗証(validation)監測等。經營者必需有很清楚的具體經營目標,才有可能有適當的監測計畫。目前一些行政機關在經營計畫中,所列舉的目標常常是含混不清的。例如:在集水區治理計畫中為了溪流整治,列明將構築若干防砂壩,在計畫結束時的成果亦是完成了多少件工程等等。在經營計畫中沒有提到河川的穩定與泥砂沖蝕的減低的具體的目標,則當然也就不可能有很有效的監測了。經營計畫中所必需的控制與監測,事實上亦是目前推動在國家公園內推動長期生態研究站(long term ecological study sites)的主要目的之一。藉著這些控制區與長期監測不僅可以適時的調整國家公園內的一些具有具體經營目標的經營計畫,這些研究站所監測的長期資料更可以做為檢驗台灣地區未來經濟發展計畫對自然資源所造成的影響所的需要的控制試區。適應性經營除了具有科學上的基礎外,亦是一種社會與政治的過程 (Lee, 1993; Peck, 1998)。在零碎化的地景中,管轄權與財產權的交錯,所以各個債權人(stakeholder)的互動是不可避免的。債權人當然包含了地方上的草根組織、當地居民與私人企業者等。由債權人的觀點來看,經營計畫當然必需求取與維持不同利益的平衡。規畫者、經營者、監測者、研究人員與債權人均需參與經營計畫的擬定並共同承擔失敗的責任。這種參與是有別於目前台灣環境影響評估制度下所謂的民眾參與;而與社區總體營造的精神相類似。在這個新的參與制度之下,參與者必需互相信任,願意有承擔採納新觀念的風險及接納可能失敗的不確定性。這種制度是否能夠成形,必需所有的參與者均體認到:我們別無選擇,必需協商以建立共識,否則大家均將一無所獲。同時在這個制度下,衝突是不可免的。事實上,我們需要衝突以帶來制度與組織的改變以持續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但是無限制的衝突則會摧毀我們社會共同利益的基礎(Lee, 1993)。Lee用以下的隱喻來表示適應性經營與有限度的衝突二者間的關係:適應性經營是聯結科學與人的利益航向永續未來的羅盤儀;有限度的衝突如同陀螺儀則是經由務實(pragmatic)的政治程序以紀律不可免的錯誤所帶來的紛亂。Lee並列出六項認為適應性經營能夠成功的制度條件:1) 面臨不確定性卻有必需採取行動的訓令(mandate)。2) 決策者意識到任何採取的行動都是試驗。3) 決策者以長期的眼光來對待適應性經營的過程。4) 長期且穩定的經費與制度。5) 有鼓勵經由試驗以學習的組織文化。6) 經營的地區已無法保持原始的(pristine)狀態。簡單的說,適應性經營是在不確定的條件下永續經營自然資源的一個過程,其中包含了民主的原則、科學的分析、教育、組識機構的學習。科學的方法是一個關鍵,經由科學研究、教育、模式的預測、與經營尺度的試驗設計與分析來經營管理。此外,適應性經營需要有一個別與傳統自然資源經營管理由上至下的官僚組織。Meidinger(1997)認為一個能成功進行生態系經營的組識應具備以下的能力:1) 能協同進行彙集與分析各層級 (由基因、物種、生態系、地景到國家甚至全球)的資訊。2) 能協同管理分屬不同所有權或管轄權的土地。3) 能體察及預期在生態及社會過程中可能會有預想不到的問題發生。4) 能持續進行社會層面的對話以對社經議題建立社區共同的認知、評估替代方案的可能性、選擇執行的途徑。5) 隨著知識與社會價值的改變而能調適。總括來說,在森林與自然資源已經由以工業生產為導向轉變為提供財貨與服務的時候,這種轉變事實上是一個更廣的由工業時代轉變為資訊時代的所必需轉型。資源管理機構需要由傳統的上層集權(top-heavy)、思想保守 (insular)的官僚層級機構轉變為分權化(decentralized)及與外界整合(external integration)的機構。落實生態系經營的理念,我們需要分權化以活化基層的創造力與危機時的反應能力。我們也需要與外界的社區組織整合以達到真正的參與。五、結語生態系經營到底是迷霧和海市蜃樓(Fritzsimmons, 1996),還是資源經營上典範的轉移 (Franklin, 1997)與發展中的的哲學(evolving philosophy)(Jensen, et al., 1996)?由保育生物學的觀點我們並不能因為生態系經營定義的缺點與其發展尚未成熟就不嘗試去推動它;因為生態系經營所強調的大尺度、系統的視野、著眼於生態系的組成、過程與複雜性、生態、經濟與文化尺度的考慮以及生態系的長期永續性的經營目標均是傳統資源經營管理上所無法顧及或已經產生了的問題。過去數年來,國內或國外對於生態系經營所產生的許多的困惑,有一部分是囿於傳統自然資源經營小尺度視野的限制;有些則是我們傳統的執行機構由上至下的官僚體系與生態系經營理念必然衝突的結果。以美國林務署為例,部分機構本身內部組織與人員的問題就使得生態系經營這樣“美好的觀念變成醜陋的權力鬥爭”(R.C. Sidle, 個人對話) 。而生態系經營被美國官方自然資源管理機構正式採行為機構的主流理念後,也有流於“政治正確的口號”(P.F. Ffflliott, 個人對話)。台灣的社經、政治与自然環境與美國當然有著很大的差別,台灣到底有沒有進行生態系經營的條件,其答案恐怕也如此次研討會的主題:“生物多樣性的保育”一樣,隨風而行等待我們去追尋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六、參考文獻洪富文,1993 新林業:森林生態系的經營,台灣森林資源的永續經營研討會論文集,林試所林業叢刊45號,129-143。洪富文,1994美國森林經營對時代變遷應變,台灣林業,20(7): 20-26。洪富文,1995 美國太平洋西北區的森林生態系經營。林業試驗所百週年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181-192。洪富文、馬復京、張乃航、許原瑞、游漢明,1997 台灣森林生態系經營的展望,兩岸林業科技發展暨實務交流研討會論文集,林試所林業叢刊80號, 79-84。姚容鼐、洪怡愷、梁治文,1997 以生態系為基礎之自然資源經營—向永續發展跨出一步,台灣大學農學院試驗林管理處。夏禹九,1996 水資源匱乏下森林經營的調適,台灣林業,22(7):21-30。馮豐隆,1997 生態系經營理念與實務作法之研究。兩岸林業科技發展暨實務交流研討會論文集,林試所林業叢刊80號,pp.85-105。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6666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