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得了植物神经紊乱会影响学业吗?

  1孩子迷恋网络的三大诱因

  在网络世界里,孩子们可以为所欲为,横行霸道,忘掉现实生活中的一切。玩游戏不仅能够宣泄压抑的情绪,还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对自己产生认同感,暂时找回自信。

  互联网是一场革命。这场史无前例的革命给我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我们的孩子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革命不知所措,甚至找不着方向了。他们不顾父母、老师规劝,沉溺于网络不能自拔,为之神魂颠倒,为之疯狂。

  那么,孩子们为什么对网络如此痴迷呢?

  孩子们到网吧一般是玩网络游戏和在网上聊天,还有一小部分看网络小说或电视剧、电影等。

  先说打游戏。在网上玩游戏,确实有很大的诱惑力,一是新鲜,二是刺激。从来没玩过游戏的孩子第一次玩就会让你轻易过关,而且电脑中还不时传出鼓励的话:“你真棒!”“你是好样的!”“你简直是个天才!”“希望你继续努力!”每次玩游戏总能过关、升级、积分,会让人不断产生成就感:今天闯过了这一关,明天还盼望过那一关;今天积了一定的分,明天还盼望积更多的分。孩子们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比较单调枯燥,到网吧来就能轻而易举取得好成绩,总有一种胜利者的愉悦;同时,在网上打打杀杀,个人的征服欲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个人的所谓“价值”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事实上,这两种心理是吸引孩子走进网吧的主因。

  从网络游戏本身看,更是新奇刺激,花样繁多,趣味性强。年龄小的孩子玩上一种“泡泡堂”游戏,一两次就会让你产生浓厚兴趣,三五次就会成瘾,从此把你牢牢地控制在网吧里。十五六岁的孩子则喜欢玩“奇迹”“反恐精英”“魔力宝贝”“冒险岛”“梦幻西游”等。一进入网络,孩子们便沉醉于梦幻世界中,他们设想自己身上长着凌空飞翔的双翅,手中操纵着各种现代化武器,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特别是升到中级的时候,也是最吸引人的时候,这些孩子往往如痴如狂,上课也想着游戏中的情节,做梦也忘不了升级闯关。

  在网络世界里,孩子们可以为所欲为,横行霸道,忘记现实中的一切。玩游戏不仅能够宣泄压抑的情绪,还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对自己产生认同感,暂时找回自信。

  网上聊天更是酣畅淋漓。戴上神秘的面纱,虚设一个网名,没有人知道自己的年龄、相貌、性别,没有人知道自己的来历。选择一个网友聊天,说些调情的话,说些过头的话,说些粗话、脏话,发些牢骚,发表些奇谈怪论。现实生活中不便说的话、不敢说的话,都可以在网上畅谈。这就是互联网的魔力,这就是虚幻世界的神秘所在。

  长期在网上聊天往往会产生“网恋”。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开始对异性感兴趣,他们渴望与异性交流,幻想所谓的“爱情”。在现实生活中,家庭和学校往往不允许他们对异性敞开心扉,宣泄自己的感情;而网络恰恰给少男少女提供了这样一种宽松的环境。坐在电脑前,敲击着键盘,两个互不相识的人相隔千里互诉衷情。这份距离带来的美,这种新鲜、刺激与感动,非常吸引他们。由于不用直面相对,一个懦弱的人可以展示自己的勇敢和力量,一向含蓄的人可以大胆热烈地表达爱情,把自己在现实中的不愉快告诉对方,把心中的秘密告诉给心爱的人。他们还可以和虚拟的异性结婚、生子,在一块过日子……

  从某种意义上讲,“网恋”比现实中的早恋带给孩子的危害要大得多。因为陷入“网恋”的青少年,绝大多数最终都免不了要遭受失恋的打击,这势必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影响他们的情绪。他们也必然会把这些不良情绪带到学习和生活中,给本不成熟的心灵蒙上抹不掉的阴影。

  还有一部分孩子在网上看网络小说或电视、电影等。网上电视、电影大多是血腥、恐怖、枪战、搏杀等内容,特别是《古惑仔》等影视作品,对青少年的危害特别大。这类作品都是直接教唆青少年实施暴力犯罪的,原本善良、富有同情心的孩子看多了这类作品,往往会变得凶残暴戾,自觉不自觉地到现实中去模仿。

  网络上的文学作品良莠不齐,都是没有经过检验和筛选的,随意性比较大。尤其是网络小说,很大程度上都是追求刺激、新奇、趣味性,以提高点击率为目的。另外,网上黄色书刊、图片比比皆是,叫人防不胜防。特别是色情网站,经常上网的青少年大都光顾过,而且点击率非常高,当然其危害性就更大了。据统计,全世界目前的色情网站达70多万个,而且还以每天200~300个的速度在增长。

  综上所述,涉世未深、懵懂无知的孩子面对非常复杂的网络环境,如果没有家长和老师的正确引导,他们就很容易掉进网络的陷阱,比如沉迷网络游戏,感染“色情”病毒,崇尚血腥暴力等,就很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侵蚀和毒害。

  2问题家庭的孩子是“网瘾”队伍的主力军

  问题家庭的孩子在家里得不到温暖,在学校里又得不到尊重。由于老师不重视,家庭又缺少监管,他们最容易流入网吧,事实上也是“网瘾”队伍中的主力军。

  我在咨询中接触了大量上网成瘾的孩子,经过归纳,发现以下几类孩子容易染上“网瘾”。

  一、问题家庭的孩子

  这类家庭的父母素质不高,往往有好多不良嗜好和不良习惯,比如打麻将、赌博、酗酒等,有的有人格缺陷或性格缺陷。这类父母常把外面的恶劣情绪带到家里,发泄到孩子身上。他们喜怒无常,满口脏话、粗话,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天天在孩子的心灵上捅刀子。这种家庭中的孩子往往对学习不感兴趣,并且受父母影响,他们身上也会沾染诸多不良习惯,比如抽烟、喝酒、说谎等。他们在家里得不到温暖,在学校里又得不到尊重。由于老师不重视,家庭又缺少监管,处于放任自流状态,他们最容易流入网吧,事实上也是“网瘾”队伍中的主力军。

  二、单亲家庭的孩子

  单亲家庭的家长大多要为生计奔波,家庭教育往往跟不上。由于缺少父爱或母爱,孩子的心理发育往往不健全,自卑感比较严重,容易形成偏执、冷漠、孤僻的性格。

  另外,部分离异的父母有心理障碍和性格缺陷,对孩子世界观和性格的形成也会产生诸多负面影响。这类孩子往往缺乏理想、信念,没有人生目标,没有精神寄托。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不被人重视,最容易到网上去表现自己,一旦接触网络就很容易成瘾。

  三、缺乏兴趣爱好的孩子

  有这样一部分孩子,他们缺乏兴趣爱好,不喜欢阅读、音乐、美术、体育、旅游等。这些高尚的、能提高修养、陶冶情操的爱好一概与他们无缘,他们的心灵处于荒漠状态。这种孩子一旦接触到网络,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往往会如痴如醉、不能自拔,把网络当成生活的全部。

  调查表明,兴趣爱好广泛、业余生活充实的孩子几乎没有迷恋网络的。

  四、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于交往的孩子

  人是需要交往的,需要被尊重的,人际交往是一个人的基本需求。而性格内向、孤僻的孩子往往不善于交朋友,在交往中处于劣势,自卑感比较严重。他们的交往需求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而网络的出现正好给他们创造了一个表现自己的平台。他们要到虚幻世界中去寻求精神刺激,去寻找精神寄托,满足个人的虚荣心,获取个人的成就感。越是在现实生活中受歧视比较严重的孩子,越会在网络中疯狂地表现自己、炫耀自己。

  调查表明,人际关系好、在现实生活中善于表现自己并被重视的孩子,上网成瘾的极少。

  学习是件需要吃苦的事情。这类孩子不愿刻苦学习,又不愿帮父母做家务,他们还能干什么呢?到网吧不费力,又好玩,又刺激,还能表现自己,这不是最理想的去处吗?

  六、人生目标不明确的孩子

  现在的学校以应试教育为主,如果家庭教育没有跟上,孩子的品德教育、做人教育就成为薄弱环节。孩子的人生目标不明确,糊里糊涂,得过且过,面对互联网的巨大诱惑,就很容易迷失方向,而到网络上去实现自己所谓的“人生价值”。由于他们没有理想,缺乏信念,正确的东西没有占据他们的心灵阵地,故而他们的免疫力非常差,很快就会陷入网络的沼泽,而且越陷越深。

  七、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孩子

  中学生的学业相当繁重。有一部分孩子学习上遇到困难,老师不是耐心帮助,而是责难、歧视,不负责任地给孩子贴上“差生”的标签,随便把孩子打入“另类”。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自然就会对学习丧失信心。他们只好破罐子破摔,到网络上去逃避。调查表明,一部分孩子就是这样被不负责任的老师推向网络深渊的。

  3“网瘾”吞噬着孩子的现在和未来

  迷恋网络的孩子把大量精力消耗在网络上,上课往往不能集中精力,经常打瞌睡,有的甚至经常逃学,学习成绩急剧滑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迷恋网络的孩子,没有一个学习成绩优秀的。

  互联网自问世以来,以一日千里的速度飞速发展,越来越深入社会的各个领域,它让整个社会的效率大大提高,这是不容回避的现实。然而互联网又以它吸盘般的魔力,把成千上万的未成年人牢牢控制在网络上,无情地吞噬着孩子的现在和未来。网络聊天、网络游戏和网络色情被列为网络的“三大公害”。

  迷恋网络对未成年人的危害至少有以下几点:

  迷恋网络的孩子往网吧一钻,两眼放光,精神倍增,在网吧里泡数天数夜也不觉得累。他们把大量精力消耗在网络上,上课往往不能集中精力,经常打瞌睡,有的甚至经常逃学,学习成绩急剧滑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迷恋网络的孩子,没有一个学习成绩优秀的。

  上网成瘾的孩子大多有说谎和欺骗行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 上网成瘾的孩子,父母要控制他们的零用钱,为了弄到上网的钱,他们往往要说谎。诸如,学校要交补课费了;我把同学的计算器弄坏了,要赔偿人家;昨天我突然肚子疼,看病借同学的钱,要还人家;老师叫买复习资料;学校动员往灾区捐款等等。有的孩子谎言被揭穿后,在家里骗不到钱,就到亲友家要钱。

  有个孩子为了上网,到姑姑家演了一出“苦肉计”。他向姑姑诉苦:“后娘虐待我,三天没让我吃饭。”说着还挤出几滴眼泪。姑姑心疼没娘的侄儿,心酸之余给了他80元钱,并说:“你在街上买着吃,吃完姑姑再给你。”还有个孩子到数里之外的爷爷家撒谎说:“我要买只篮球,我爸爸不在家。”孙子锻炼身体是好事,爷爷自然乐意,就掏出50元交给孩子说:“以后只要是正事,需要花钱,爷爷给你。”

为了取得上网时间,免不了欺骗父母。诸如,同学父母出差了,我去给他做伴;这个星期学校补课不放假;今天我值日,回家会晚点;星期天我到同学家做作业,有问题要问同学等等。有个孩子为了达到暑假上网的目的,对父母谎称:学校组织夏令营,要到青岛去。爸妈就给了500元。孩子随即到一家黑网吧玩了七个通宵,着实过了一把瘾。

  3. 在学习成绩上欺骗父母。上网成瘾的孩子,家长问起学习成绩,孩子总是谎话连篇。

  有个孩子为了应付父母,到复印部做了一份假成绩单,把班上第5名同学的名字换上了自己的名字。父母看到成绩单后,还带他到饭店吃了一顿。爸爸说:“照这样下去,将来考个重点大学不成问题。”妈妈说:“老师总是对孩子有偏见。这次进入尖子生行列,看他怎么说!”孩子暗自乐开了花――耍了个雕虫小计,竟瞒过了父母,还得了奖励,小小成绩单还真管用。

  还有个孩子为了筹到和网友见面的费用,竟打起了同学的歪主意。他打着政治老师的旗号,在三个班160个同学中收了400余元资料费,到郑州去挥霍一空。

  这些孩子谎言越编越逼真,越编越离奇,说起谎话来脸不变色心不跳,长期下去,必将严重影响他们的道德品质。

  据调查,上网成瘾的孩子相当一部分有偷盗行为,强烈的“网瘾”往往会使原本拾金不昧的孩子开始偷盗。谁家有痴迷网络的孩子,就等于有了家贼,家里什么地方有钱他们都能翻出来,家里值钱的东西也常常会不翼而飞。父母如果加强了防范措施,他们往往就会把目标转向亲戚朋友。

  有个孩子假期到爷爷家住了几天,侦察到爷爷的皮坎肩口袋里有钱,趁爷爷不备,把爷爷的钱“连锅端”。爷爷发觉没了钱,受到意外打击,诱发脑溢血不治身亡。另有个孩子把父母的存折偷走,又把房门撬坏,造成被盗的假象。还有个孩子为了搞到上网的资金,不惜铤而走险,与另一个“网虫”把村子里抗旱用的铸铁管盗窃数十米,卖到废品收购站。公安机关破案后,两人双双被送入少年管教所。

  四、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上网成瘾对未成年人的身体伤害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经常上网的孩子多数不吃早餐(一是他们生活没有规律,熬夜后早上起不来;二是他们有意节省下吃早餐的钱用来上网),午餐和晚餐也往往应付了事。孩子正是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对营养的摄取量比较高,长期饮食缺乏、营养不良必然对身体造成伤害。据调查,上网成瘾的孩子缺钙、鸡胸、罗圈腿、小个子比较多。

  2. 由于长时间注视电脑显示屏,视网膜上的感光物质消耗过多,导致视力下降、眼痛、怕光、暗适应能力低等。有个孩子上网一年下来近视600度,且伴有流泪、眼珠胀痛等症状,不得不住院治疗。还有个孩子连续两天两夜上网,致使视网膜脱落而失明。

  3. 痴迷网络的孩子生活没有规律,他们经常熬夜,睡眠不足,大部分人生物钟紊乱。由于上网时间过长,在网络上透支精力,在现实生活中往往精神萎靡、昏昏欲睡,长期下去,必然会导致体内激素失衡、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这些又有可能让孩子产生焦虑、忧郁情绪,从而诱发神经官能症、心理疾病、精神疾病等。

  某技校烹饪专业学生王某,由于夜里上网,上实习课时昏昏沉沉,心不在焉,一刀下去把左手中指和食指切掉,造成终身残疾。

  还有个孩子沉溺于网络游戏后,本来就性格内向的他更加孤僻,在现实生活中不愿和任何人说话交流,从产生自闭倾向发展到严重的心理障碍,最终患上抑郁症,不得不辍学住进精神病院。

  据《半岛都市报》报道,一名16岁少年到网吧玩游戏,其间喝了很多饮料。为了不在游戏中被敌人“杀死”,他连厕所也没顾得去上,有尿就憋着,自以为只要出汗就没事了。17个小时后他退出游戏,急于小便,却一点也尿不出来了。经医生检查后发现,他的膀胱胀得像西瓜一般,同时前列腺异常肿大,导致膀胱口紧紧闭合,致使无法顺利排尿。据专家介绍,长时间憋尿很容易引起膀胱肿胀甚至破裂,而长时间坐着不动则会使盆腔充血,血液循环不畅,导致无菌性前列腺炎。

  玩网络游戏很容易让未成年人玩掉亲情,玩掉孝心,玩掉感恩之心;让一个个孩子心理变态、灵魂扭曲;让一个个少年冷酷无情、道德沦丧;让一对对亲子视若路人、反目成仇。

  下面讲几个我所知道的故事。

  杜阳在郑州上技校期间迷上了网络,一个月时间就把一学期的生活费挥霍殆尽,于是打电话让父亲送钱来。可怜父亲东挪西借凑足了钱,风尘仆仆乘晚班车往郑州赶,第二天上午把钱送到学校。杜阳接过钱,连父亲吃没吃饭也不问,就催促父亲走。父亲说:“天还早,晚点还有车。”杜阳说:“钱送来了,你还呆在这干啥?你没事,我还有事呢!”父亲的心一下子凉透了。接下来三句话不投机,杜阳竟拿着砖头追得父亲满校园跑。

  李南出生在豫西地区一个贫困农民家庭,家里的温饱还没有解决,弟弟妹妹都辍学在家,体弱多病的父亲外出打工,非常艰难地供他上了中专。李南迷上了网络后,竟连续两个月没去上课。把生活费玩完后,从未给家里写过信的他给父亲写了一封信,内容比电报还“精练”,只有几个字――“速寄500元。”连个称呼也没有。善良的父亲接信后,卖了点粮食,又借了点钱,给李南寄去。李南接到钱后,马上又一头扎进了网吧。

  青海省乐都县农民陈帮顺靠卖血供儿子陈小良上了大学。陈小良从来没有为父亲的无私感动过,他把父亲用生命换来的钱大多数送给了网吧老板。他哪曾想过,他在网络上聊天、玩游戏的短暂愉悦是以父亲不断流淌的鲜血为代价的。大学四年下来,陈帮顺累计卖血六汽油桶,给儿子寄钱63500元,换来的却是儿子多门功课不及格,被学校开除。

  红伟迷上网络游戏后,每天都要送给网吧一些钱。这天红伟又向母亲要钱上网,母亲稍加迟疑,红伟就开始摔东西。母亲上去制止,红伟朝母亲腹部就是一拳。母亲疼痛难忍,骂了红伟一句,失去理性的红伟拿起一个酒瓶就朝母亲头上砸去。母亲顿时血流如注,昏倒在地。红伟也不管母亲死活,从母亲口袋内掏出钱就直奔网吧。直到邻居来借东西,见此情景,才将红伟母亲送往医院。

  以上从五个方面列举了未成年人迷恋网络的普遍危害,但具体到个人,其危害性又绝不止这些。我所接触的大量案例证明,上网成瘾会让孩子失去很多,甚至失去自由和生命。

  4“三大网络公害”制造着人间悲剧

  他们在虚拟世界里呆久了,接触了暴力和血腥,习惯了恐怖和打杀,沾染了淫秽和色情,学会了欺骗和虚伪,而且往往分不清虚拟和现实,自觉不自觉地把网络上虚拟的东西带到现实生活中,在现实生活中模仿。

  有关资料表明:近年来全国各地发生的强奸、盗窃、抢劫、伤害等严重危害社会的恶性案件73%是未成年人所为。这些少年犯绝大部分有上网史。他们在虚拟世界里呆久了,接触了暴力和血腥,习惯了恐怖和打杀,沾染了淫秽和色情,学会了欺骗和虚伪,而且往往分不清虚拟和现实,自觉不自觉地把网络上虚拟的东西带到现实生活中,在现实生活中模仿。

  在“三大网络公害”中,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的吸引力是最大的,它所造成的悲剧也是最多的。下面两个案例就与玩网络游戏有关。

  2004年3月11日晚,16岁的少年胡某在合肥市新站开发区某网吧里玩一种用刀捅人的暴力游戏时,由于技术欠佳,每次都被别人捅倒。坐在胡某旁边的一名少年也在玩同一种游戏,他忍不住对胡某冷嘲热讽。在网上杀红了眼的胡某当即火冒三丈,抽出防身刀具,捅向这名少年的胸口,导致该少年当场死亡,而胡某依旧沉浸在暴力游戏中。直到警方赶到现场,胡某才惊醒:“我是不是杀死了人?会不会坐牢?”

  山西省一个16岁的男孩把从父母那里偷来的4000元钱在网吧里挥霍一空后,伙同另一个16岁男孩凌晨潜入自己家里去偷钱。为了扫清障碍,两少年残忍地用菜刀将自己的六个亲人杀死,这其中包括这个孩子的爷爷、奶奶和二叔。二叔被砍成重伤后,曾跪在他面前求饶,杀红了眼的他眉头都不皱一下,又在二叔身上补了几刀。行凶后,他们拿着钱,没事一样又到网吧玩起了游戏。几小时后,公安人员从网吧将二人缉拿归案。当问他们为什么要杀人时,他们的回答令人瞠目结舌:“我们在游戏中杀人习惯了,想着在现实生活中杀几个人也不过如此。”

  除网络游戏外,侵蚀未成年人的另一大网络公害就是“网聊”。长时间地上网聊天,虚度光阴,不仅荒废了孩子们的学业,甚至还会聊出更多的问题来。下面介绍几个与此有关的案例:

  王民生是高二学生,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叫“雪山飞狐”的网友。二人言语相投,志趣相同,大有相见恨晚之感。王民生认为自己找到了终身难觅的知己,找到了最理解他心意的人。“雪山飞狐”看到时机成熟,向王民生亮出底牌:“我是某投资公司的经理。你现在投入1万元,3年后最低能赚到20万元。如果公司业绩好,可以赚得更多。”王民生深信不疑。

  王民生庆幸自己遇到了一位财神爷,他背着父母把家里的1.5万元现金偷了出来,没跟老师请假就踏上了开往北国冰城哈尔滨的列车。他想:暂不告诉父母,等发财后再给他们一个惊喜!王民生在约定地点和这位“知己网友”见了面。“雪山飞狐”40多岁,西装革履,非常沉稳和干练。他把王民生接到自己的公司(实际是一家宾馆),一番寒暄后,拿出一份加盟表,让王民生登记。涉世不深的王民生连对方的身份证都没看,就把1万元现金交给了这位心目中的“财神爷”。

  王民生在宾馆住了一夜,第二天被带到一个人员众多的地方。通过上课,他才知道这是一个传销公司,才知道自己被骗了,而“雪山飞狐”从此再也没有露过面。王民生和另外30多个人都被严加看管着,不准和外界接触,每日两餐送到这个大教室,晚上就睡教室的地铺。

  王民生彻底绝望了,甚至想到了死。这时,他格外想念父母。为了父母,他决心活下去。但他只知道自己是在哈尔滨下的火车,现在在什么地方,他并不清楚。

  一个月后,王民生瘦了十多斤,这期间不要说没洗过澡,连衣服也没有换过一次。

  多行不义必自毙。“雪山飞狐”利用网络骗取了许多年轻人的信任,使数十个人以同样的方式上当。安徽一个受害者的家长通过孩子打给家里的一个电话,找到哈尔滨,及时报了警,“雪山飞狐”犯罪团伙覆灭了,王民生才得以解救,被遣返回家。

  这一个多月来,王民生的父母和亲友到处寻找他,花掉了两万余元,他的母亲还因此大病一场……

  上高二的小燕有上网的爱好。她在网上和一个叫“勿忘我”的网友频繁接触,一段时间后到了如胶似漆的地步。两个人在网上互诉衷肠,谈理想,谈未来,每天上网到深夜,总有说不完的话,总嫌时间过得太快。每天去网吧这段时间是小燕最愉快的时光。小燕开始注重打扮,讲究衣着。

  “勿忘我”和她约定,一个星期日下午两点在另一个城市的影剧院门口会面。为了这次会面,小燕进行了充分准备,她到理发店做了发型,并穿上了一件她一直未舍得穿的乳白色连衣裙。

  下午1时许,小燕乘车到了那座城市,没来得及吃饭,便打的匆匆往影剧院赶。快到影剧院门口时,小燕东张西望,突然打了个寒战:剧院门口站着一个西装革履、手拿杂志的人,那不是自己的父亲吗!这身打扮正是“勿忘我”的标记呀!父亲正眯着眼睛搜索过往行人。就在小燕看见父亲的一刹那,父亲也看见了小燕,他手中的杂志顿时掉在地上。小燕扭头就跑,父亲呆若木鸡地站在那里。

  小燕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离开剧院的,脑子一片空白。两个小时后,她才慢慢恢复了思维:我好糊涂啊!我明知父亲上网,而且这个星期六父亲曾告诉我,星期天要出一趟差,我怎么就没有把这事联系到一块想呢?怎么就没有一点警觉啊!闹成今天这种尴尬局面,以后自己怎么做人?怎么面对父亲?

  再说小燕的父亲,看见穿乳白色连衣裙的姑娘竟是自己的女儿,刹那间如五雷轰顶,周身的血液往上涌,一会儿就失去了知觉,摔倒在影剧院门口的台阶上。被110送往医院后,由于身份不明,无人交费、签字,耽误了抢救时间。最终因强烈刺激诱发脑溢血不治身亡……

  正在读高一的霞飞是个充满幻想的女孩。她刚满16岁,在网上结识了一个叫“青春偶像”的网友,二人互有好感。随着交往的逐步加深,“青春偶像”提出要见霞飞。霞飞也有戒心,说见面可以,但地点必须在她所在的县城。“青春偶像”表示理解,时间安排在下周六,具体地点星期五晚上在网上商定。

  霞飞如约在网上和“青春偶像”见面了。“青春偶像”说他已到了县城,住在某宾馆某房间,希望霞飞今晚到宾馆会面。霞飞考虑到晚上不方便,答应第二天下午和“青春偶像”会面。

  第二天下午3点,霞飞如约来到“青春偶像”的房间。“青春偶像”不虚此名,一表人才,彬彬有礼,二十七八岁年纪,第一印象令霞飞确有好感。二人古今中外、天南海北地聊,由于是网上故友,谈话自然十分投机。一会儿,“青春偶像”从提包内拿出一听饮料递给霞飞:“你看我多没礼貌!这是我路上喝的饮料,喝点润润喉咙。一会儿咱俩去吃晚餐,今天我得好好招待你!”霞飞刚要推辞,“青春偶像”说:“不用客气,我包内还有呢!”说着又拿出一听,自己打开一饮而尽。紧接着把霞飞的那一听饮料拉开,递到霞飞手中。霞飞讲了半天话,也需要补充点水分,一下子喝了大半听。

  五分钟后,霞飞有点犯困,十分钟后感觉头重脚轻,一会儿便完全失去了知觉。夜里10点左右,霞飞醒来,发觉自己躺在席梦思床上,“青春偶像”已不见踪影。霞飞感觉下身有点隐隐作痛,看见床上的血迹,心中明白了一切。她顿时觉得天昏地暗,精神彻底崩溃了。哭天号地后,她报了警。公安机关在各交通要道布控,色狼却早已逃之夭夭了。经查,“青春偶像”登记用的是假身份证……

  与网络游戏和“网聊”相比,色情网站对未成年人的腐蚀、毒害作用一点也不“逊色”,这早已为无数案例所证实。

  16岁的陈华原是海南省海口市某中学初三学生,父亲在外做生意,母亲在机关工作,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在他上小学时,父母离异,不健全的家庭总使他觉得生活中缺了点什么。13岁的时候,陈华迷上了网络,在网上和互不认识的人聊天,使他觉得既刺激又无拘无束。一次网上聊天时,一个网友发给他一个黄色网站的网址。因为好奇,他上去看了一下,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久而久之,他就有了尝试一下的念头。

  2004年底,陈华和几个同学去海口一家酒吧喝酒。在别人的教唆下,陈华在一名女同学的啤酒里下了“三唑仑”,将其醉倒,然后将该女生带至一同学家,对其实施强奸。事后,陈华还觉得此事非常刺激,向伙伴进行炫耀……

  一个又一个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案例在血泪控诉,一个又一个人间悲剧在警醒世人:整顿网络市场、净化网络环境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在这个问题上多耽误一天,就会多一些不幸的孩子和家庭!

  5违规网吧屡禁不止的症结何在

  对照国家政策,多数网吧都存在着容留未成年人上网和超时经营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这样的网吧都在取缔之列,可是有几家网吧被取缔了?

  既然“网瘾”问题如此严重,网络悲剧如此触目惊心,而且整个社会都在呼吁,国家也三令五申整顿营业性网吧,严禁容留未成年人上网,严禁传播色情、淫秽、暴力等不良文化,那么违规网吧为何依然屡禁不止,而且还层出不穷呢?据我调查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 开网吧的人往往有一定的社会背景,大多数与有关监管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 他们一买十几台甚至几十台电脑,投入了一定的成本,如果不违规经营,不容留未成年人上网,不超时经营,就赚不了大钱。有正当职业的成年人有几个上网吧的呢?他们猎取的主要对象自然就是未成年人。这些孩子涉世不深,抵御诱惑的能力弱。

  正因为有一批未成年人要上网,市场需求量大,网吧老板才敢投资,新开的网吧才会如雨后春笋。可以说,如果不容留未成年人上网,多数网吧都要赔钱,不可能维持下去。

  3. 你有政策,我有对策。管理部门采取行动时,各个网吧早已得到信息,有的干脆关两天门,检查过了再营业。我有一次到网吧去查资料,短短半个小时,就有七八个初中生陆续来到这家网吧,不过都被老板好言劝走:“这两天检查,过两天再来。”

  即使职能部门检查时发现了违规现象,一般也只是轻描淡写地处理一下,象征性地罚一些款,伤不着筋骨,检查过后照样营业,一切如故。对照国家政策,多数网吧都存在着容留未成年人上网和超时经营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这样的网吧都在取缔之列,可是有几家网吧被取缔了?个别网吧违规严重,出事了,迫于各方面的压力,暂时关门,但是过一段时间又会改头换面重新开张。

有一部分彻头彻尾的黑网吧,不办证,隐蔽经营,买几台电脑放在家里,完全凭招揽未成年人、超时营业来维持。这种网吧紧闭门户,生人是叫不开门的,家长也不容易找到。好多上网孩子在外过夜,几天不回家,都是在这类网吧找到的。这类网吧由于是隐蔽性经营,孩子接触到色情、暴力、赌博的可能性最大,对孩子的腐蚀和毒害也最强。

高额利润的驱使。面对国家限制网吧数量、净化文化市场的政策,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顶风而上呢?说穿了就是高额利润驱使他们铤而走险。网吧地理位置选好了,比方说开在学校附近,一年赚一二十万不是什么难事。这种生意较轻闲,不操什么心,只要和管理部门搞好关系,不出事就等于赚了钱。现在电脑比较便宜,买一二十台二手电脑,也投入不了几个钱。这么高的收入,何乐而不为呢?

  面对越“限”越多的网吧,家长们的表现大多是无可奈何。

  我认识一位家长,他14岁的孩子上起网来如痴如醉,一连数天不回家,对网络的依赖非常严重。家长使尽浑身解数也未奏效,便怒气冲冲地找到网吧老板理论:“你们简直是缺德!为了几个臭钱,可把这些孩子害苦了!”对方也不示弱:“是我把你孩子叫来了?有本事把你的孩子管住!”家长一时语塞。是啊,人家又没有来叫你孩子上网呀!是孩子找上门“送钱”去了,人家能不赚吗?

  还有几位上网孩子的家长联合起来到网吧去闹事,扬言要砸电脑。网吧老板轻蔑地回敬道:“我真替你们脸红!连自己的孩子都管不住,还跑到这儿来撒野!砸吧,电脑正愁卖不掉呢!”家长们顿时如泄了气的皮球。是啊,电脑有什么过错?是自己没有管好孩子!

  我接触过几个网吧,老板的孩子也深受其害。在乌烟瘴气的环境中,在充满暴力、血腥、恐怖的氛围里,在“问题孩子”经常出没的地方,自己的孩子会受到什么样的熏陶和影响呢?结果不言而喻。赚几个臭钱,却毁掉了自己的孩子,显然是得不偿失的。

  6谁该为网络悲剧“埋单”

  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案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证明我们的教育存在着很多薄弱环节,说明我们的网络环境需要进一步净化。但愿这些血的代价能唤起我们的良知,也希望有关部门能真正负起责任来……

  那么多孩子迷恋网络游戏如痴如醉,近乎疯狂;那么多未成年人沉溺虚幻世界不能自拔,越陷越深;一个个孩子走火入魔;一个个少年灵魂扭曲;一个个涉世未深的花季少年过早离去了;一朵朵含苞待放的鲜花过早凋谢了;一颗颗新星过早殒落了;一个个家庭的希望破灭了……谁该为此类悲剧“埋单”?谁是制造这些悲剧的元凶?网络为什么会引发这么多社会问题?是什么原因让我们付出了如此沉重的代价?“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下面的案例也许能对我们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据《京华时报》报道,2004年12月27日,天津市塘沽区13岁的少年张潇艺从24层楼上一跃而下,从而与困扰他的网络彻底决裂。

  张潇艺是一个网络游戏痴迷者,他经常玩一种叫“魔兽争霸”的网络游戏,并且非常崇拜游戏中的人物――尤第安、泰兰德、复仇天神。张潇艺还根据网络游戏情节写了8万字的笔记,其中人物大多以第一人称出现,情节充满了魔幻色彩。他把自己完全融入到游戏当中,幻想自己成了游戏中的人物,完全分不清现实和虚幻了。从他的笔记中可以看出,他从高楼上跳下是模仿游戏中的人物飞的动作。

  据新华社报道,一名17岁的高三学生几个月来频频逃学,沉迷网络游戏,连续数天数夜疯玩后猝死网吧。其父母在为自己全然不知孩子逃学而自责的同时,悲愤地向社会发出了“三问”:学校对学生的监管为什么如此粗放?网吧“未成年人不得入内”的告示为什么形同虚设?青少年迷恋网吧的问题为什么得不到有效遏制?

  据新华网报道,2004年3月31日晚,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乌丹镇中学生赵某、梁某等3人在游戏厅玩赌币机,赢了很多硬币。在一旁看热闹的张某顺手抢了一枚赌币,赵某等人就和张某打了起来,并将张某打跑。

  4月1日晚,张某纠集同学杨某等人在游戏厅堵住赵某,将其暴打一顿以示报复。赵某离开游戏厅后越想越气,又打电话叫来同伴,与独自在游戏厅玩的杨某打起来。杨某虽然以一对多,但赵某一方也没占太大便宜,双方各自带伤回家。

  次日,有备而来的赵某等人来到游戏厅,与前来复仇的杨某等3人发生殴斗。打斗中杨某抡起木棒击中赵某同伴张某的头部,导致张某当场死亡。

  翁牛特旗公安局的一位警官说,一枚价值1元的小小赌币竟然夺走了一个花季少年的生命,看上去不可思议的命案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广大中小学生应树立怎样的价值观?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当担负怎样的责任?

  据新华社报道,2005年2月25日8时,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公安分局接到报案,住在七马路街的13岁男孩邵某一夜未归,并有一陌生男子在孩子失踪当晚两次打来恐吓电话,要求用5000元赎人。就在警方向报案人了解情况时,刑警大队在9时许又接到报案,称城东乡一厕所墙角处发现一具男孩尸体,经确认为失踪的男孩。

  当天下午4时,犯罪嫌疑人最后一次打来电话,要求受害人家属将5000元现金放到四平火车站附近一网吧卫生间的水箱上面。侦察人员立即布控,很快将前来取钱的犯罪嫌疑人抓获。

  据犯罪嫌疑人李某交待,他是延边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家庭条件并不宽裕。他与死者邵某是在游戏厅里结识的,他对邵某家庭情况比较了解。当时他因为谈对象、上网吧挥霍了不少学费,正急于筹钱,于是就将邵某锁定为绑架对象。

  24日晚,李某将邵某骗至城东乡一厕所内,乘邵某不备将其掐昏,后用事先准备的麻绳勒死,并将尸体捆绑后塞到厕所外墙的角落,然后向其家人勒索……

  另据报道,豫西某县的王小强迷恋上网络后,上初三的他经常逃课上网。小强住校,父母的监管对他来说也是鞭长莫及。

  2003年初春的一天,小强在网吧玩游戏到凌晨5点,精疲力尽的他拖着沉重的步子往学校赶,他要在老师起床前赶到学校,给老师造成夜宿寝室的假象(那天是星期一,生活老师起床后要到寝室查人数)。学校还没开大门,他便从“老地方”翻墙过去。他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爬上了墙,谁知往下跳时出了问题。当天夜里下了点雪,地上结了层薄冰,小强脚一着地就滑出老远,全身失去控制,一头撞在墙内的大树上,造成严重脑挫伤。天亮后人们发现了小强,并送医院抢救,终因贻误抢救时间而不治身亡,年仅16岁……

  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案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证明我们的教育存在着很多薄弱环节,说明我们的网络环境需要进一步净化。但愿这些血的代价能唤起我们的良知,也希望有关部门能真正负起责任来,让孩子远离网吧,远离伤害,让此类悲剧永远不要重演!

  7孩子都是无辜的受害者

  同是一个人,为什么在现实中和虚拟世界里判若两人呢?它反映出我们的孩子在现实中是多么渴望受到尊重、得到承认啊!多么渴望有一个表现自己、实现自己价值的平台啊!他们的这些要求难道过分吗?

  我们的家长和老师都说孩子变坏是由上网造成的,有几个人思考过孩子上网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原因让那么多孩子迷恋网络?好端端的孩子为什么那么喜欢虚拟世界?我们的父母和老师光看到反映在孩子身上的问题,从来没有看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从来没有反思过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看一看那些上网成瘾的孩子,有几个没有在现实中受过打击?有几个不是天天受到伤害?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以下问题进行反思:

  我们的父母给孩子营造了什么样的成长氛围?

  我们的社会给下一代提供了什么样的成长环境?

  我们的学校给孩子增加了多少精神钙质?

  我们的家长给孩子提供了多少精神食粮?

  有几个家长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

  有几个老师切实关心过孩子的心理健康?

  有几个家长真正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

  有几个家长真正能做孩子的人生榜样?

  有几个家长的素质能跟上飞速发展的教育步伐?

  有几个家长能与时俱进,与孩子共同成长?

  思考完以上这些问题,你就会清醒地认识到:孩子的问题出在家庭,出在学校,出在社会。孩子是无辜的,孩子是受害者!

  我接触过一个男孩,10岁时父母离异,母亲远嫁他乡,他跟父亲过。13岁那年,父亲又结婚了,继母是只“河东狮”,连父亲也怕她三分,男孩看见继母如同老鼠见了猫。他性格极为内向,又极端自卑。加上他又是个“差生”,没有同学愿意和他交朋友。于是,他每天低着头走路,笑容仿佛与他无缘;整日暮气沉沉,俨然一个小老头。

  在现实中他是一个完全被遗忘的人,但在网上就完全不同了,电脑前的他精神抖擞、神采奕奕。由于网络技术娴熟,业绩出色,他已升任某网站的站长。他在网上呼风唤雨,好不威风,网友们尊他为“老大”,对他顶礼膜拜。他每天在网上泡18个小时也不觉得累。他对我说:“现实太残酷了,一离开网络我就感到内心空虚,就感到没有快乐。”

  同是一个人,为什么在现实中和虚拟世界里判若两人呢?它反映出我们的孩子在现实中是多么渴望受到尊重、得到承认啊!多么渴望有一个表现自己、实现自己价值的平台啊!他们的这些要求难道过分吗?试想,如果我们的父母、老师和社会都来关心和爱护孩子,让孩子在现实中沐浴着充盈的爱,享受着真正的幸福和快乐,他们还会到虚拟世界里去表现自己,去寻求刺激吗?

  洛生是个聪明伶俐、活泼可爱的孩子。上五年级的时候,一次意外事故造成了他脚部骨折。在家休息了三个月,伤愈后复学,他的功课难免落下一部分。数学老师不但不给洛生补课,反而处处为难洛生。洛生问她问题,她总是不耐烦:“你真笨!已经给你讲了,你还听不明白,叫我怎么办?你干吗不留级,非要来给我出难题?”

  洛生本来就对落下的课很头痛,加上老师的刺激、挖苦,他对学习完全失去了兴趣。他一进教室就感到头昏脑胀,看见黑板就觉得眼花缭乱,看到数学题就仿佛在腾云驾雾。他上课开始走神、做小动作、和同学说话。老师为了惩罚他,开始时让他在教室外边罚站,后来为了省事,上课时间干脆让他到老师办公室反省。

  老师如此粗暴地对待洛生,导致洛生的逆反心理越来越重,违犯纪律的事时有发生。老师动不动就扬言要开除洛生,洛生毫不示弱:“不用你开除,我早就不想上你的课了!”老师对洛生印象极坏,一旦班上有什么犯错的事情,也不调查,就断言是洛生干的。洛生不服气,与老师辩解,老师胸有成竹地说:“除了你,谁还能干这种事?冤枉不了你!”洛生没干坏事,当然不服气,还要和老师理论。老师恼羞成怒,把洛生拉到校长办公室,把矛盾上交:“这种学生我是管不了啦!骑在老师头上拉屎拉尿。如果不开除他,我就罢教!”

  老师还经常打电话到洛生家里告状。家长也不理解洛生,继续给他施加压力,非打即骂。洛生忍受不了这双重的压力,愤然出走,在社会上流浪。13岁的孩子,他能到哪里去呢?网吧自然成了他的最好去处。在那种地方耳濡目染,加上和一些坏孩子接触,洛生很快成了“问题孩子”。

  据洛生的邻居讲:洛生原本是一个非常好的孩子,懂礼貌,学习成绩优秀。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孩子学业受到了影响。孩子在孤立无援、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老师不但不帮助,反而雪上加霜,把一个原本很好的孩子推向了社会的反面……

  显然,如果我们的父母都能改变观念,提高素质,切实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适应新形势下孩子成长的需要;如果我们的老师胸中都有一种无私的爱,都能给出现问题的孩子以及学习上遇到困难的孩子以真正的帮助;如果我们的社会真正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落到实处,确实给孩子们提供了健康的成长环境,那么,我们的孩子就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相当一部分悲剧都不会发生,很多孩子都能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材!

  8应试教育把孩子推向网络怀抱

  应试教育使多年倡导的素质教育变成了一句空话,本应是培养成就感和自信心的教育,却变成了对孩子的打击和伤害;本应是快乐有趣的求知过程,却变成了孩子不堪回首的噩梦。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就会想方设法去逃避现实。

  据调查,我国大多数中学生都有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那么这些障碍从何而来?毋庸置疑,它来自于家庭,来自于学校,来自于社会。尤其是中学阶段,正是孩子心理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正是需要老师关心、引导的时候,而现实却让我们的老师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好多学校都没有开设心理教育课,没有心理咨询室。

  我们的家长向老师要成绩,学校向老师要成绩,上级主管部门也在向老师要成绩,学校考核老师是以学生的升学率为硬指标的。然而,有谁会关心某位老师帮助了多少个学生走出了心理误区?有谁会注重某位老师帮助多少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谁会关注某位老师的素质教育抓得有多棒?有谁会去关注某位老师教出的学生道德品质有多高?有谁会在意某位老师教出的学生进入社会后能发挥出多大的优势?有谁会关注某位老师教出的学生二十年后的综合能力有多强……

  如果哪位老师把学生的整体素质教育放在第一位,而把学生的学习成绩放到第二位,那他肯定是在冒天下之大不韪,与学校的教学大纲背道而驰;他肯定会被认为是不务正业,是“另类”,肯定会受到排斥,甚至被打掉饭碗。你要是对哪位家长说,孩子的分数并不重要,提高孩子的整体素质、搞好孩子的思想道德建设才是最重要的,家长绝对不会认同你的观点,他会认为你是在误人子弟,把孩子交给你这样的老师不放心。

  也难怪老师,也难怪学校,你不补课,其他学校在拼命补课;你不把学生的主要精力引导到书山题海中,学生成绩上不去,你就要被“抽鞭子”,你就要被“亮黄牌”。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教委压学校,学校压老师,老师压学生――这就是目前应试教育的“生物链”。

  应试教育还波及到家庭。一般学校每年至少开四次家长会,说是给家长通报情况,与家长形成教育合力,实际上是在向家长施加压力。学校把压力加到家长身上,家长又把压力加到孩子身上。学校是硝烟弥漫的战场,家庭又成了第二学校。面对双重压力,孩子稚嫩的肩膀能承受得了吗?面对大大超过心理承受能力的压力,其结果可想而知!

  我们的教育现状是:大多数老师充其量只能算个教书匠,他们是在教书,而不是在育人。评价老师的标准是:学生分数高了,就是好老师,就能拿到奖金,就能晋升。应试教育导致学生除了分数以外,什么也不会关心。他们会出现自私、不爱劳动、不尊重他人、心理脆弱等现象,甚至出现消极悲观、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这些心理现象和心理障碍看似小事,却直接妨碍中小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必将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在应试教育被动、单调、枯燥的知识灌输中,我们的孩子失去了天性,失去了童真,失去了健康成长的环境,丢掉了德育这个教育的根本。孩子们除了记住一些呆板的基础知识外,还能收获到什么?应试教育使多年倡导的素质教育变成了一句空话,本应是能力的提升变成了知识的灌输;本应是培养成就感和自信心的教育,却变成了对孩子的打击和伤害;本应是快乐有趣的求知过程,却变成了孩子不堪回首的噩梦。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就会想方设法去逃避现实。互联网的出现仿佛给孩子沉闷的天地吹来了一缕“春风”,上网成了孩子逃避现实、释放压力的最佳方式,孩子们潮水般地涌向网吧就不难理解了。

  互联网是一个新生事物,国人对它的认识还非常肤浅,连一知半解的程度还达不到,更没有对网上的东西进行筛选,甚至来不及进行筛选。于是,色情、黄毒接踵而至;暴力、恐怖乘虚而入;虚幻、欺骗奔涌而来,可谓荆棘丛生,陷阱遍布。面对神奇无比的互联网,我们这些成年人还感到眼花缭乱,何况天真无邪、懵懂无知的未成年人呢?

  接下来,大量的问题出来了:

  一个个少年因痴迷网络游戏而荒废学业;

  一个个孩子因长期滞留虚幻世界而灵魂扭曲;

  为一试身手,暴力案件接二连三;

  受“黄毒”侵害,性犯罪率居高不下;

  为永留幻景,自杀自残直线上升;

  为摆脱管束,杀父弑母时有发生;

  我们的孩子怎么了?我们的教育链条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这是需要我们去面对的一个沉重的话题。这么多孩子沉迷于虚拟世界,说明了我们的教育体制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我们的孩子成了应试教育的牺牲品,同时也在以血的代价对我们的教育制度进行反抗,进行控诉。是我们该进行反思的时候了,是我们彻底进行教育改革的时候了!

  9打一场围剿不良网络游戏的人民战争

  研发网络游戏的那些国家,禁止本国的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却把大量的游戏软件输入中国,这不是文化侵略又是什么?然而,大多数中国人却麻木不仁,任这些毒害人、麻醉人的“精神鸦片”在中国大行其道……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对于网络在未成年人身上引发的社会问题,家庭和学校固然应负一定的责任,但政府应负什么样的责任呢?从宏观方面讲,政府是未成年人的最高监护人,我认为政府应负主要责任。

  近几年来,国家虽然在净化网络环境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监管远远不到位,打击力度远远不够,所做的工作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归纳起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国务院的《条例》形同虚设。网络环境治理了数年,两大根本问题基本没有解决――未成年人进网吧行为、超时经营行为不但没有收敛,反而愈演愈烈。职能部门见怪不怪,视而不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2. 对黑网吧查处和打击力度不够,伤不着筋骨,以致受到处理的黑网吧屡屡死灰复燃,新开张的黑网吧也大有人在,而且正在向乡镇和农村蔓延。

  3. 健康有益的游戏软件如凤毛麟角,少之又少。在当前市场上,血腥暴力、色情淫秽、赌博、变相赌博等内容不健康的游戏软件泛滥成灾,和精神文明建设相违背的游戏软件充斥着音像市场,成了网络游戏的“主旋律”,就连号称“中国硅谷”的中关村每天成交量最大的也是这类不健康的游戏软件。

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牵头、网络游戏开发商开发的所谓“防沉迷系统”苍白无力。实践证明,这套系统不过是开发商的一个“雕虫小技”,甚至可以说是一个“障眼法”,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一是大部分网吧老板根本就不往电脑上装这些“防沉迷”软件,监管部门也没有什么强制性措施;二是玩游戏的未成年人早已有了对策,多申请几个QQ号,照样可以通宵达旦地玩。

  以上这些问题,反映出来的只是一些表面现象,那么它的深层问题又是什么呢?

  众所周知,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与网络有关的产业都在飞速发展,凡涉足网络游戏软件的进口商、开发商、经销商都在短短几年内成了巨富,然而,他们日进斗金都是以牺牲千百万未成年人的未来和前途为代价的!也许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他们的初衷是希望繁荣网络文化,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那么多天真无邪的少年受到毒害,网络游戏引发那么多的社会问题,这些巨富是功臣还是罪人不就昭然若揭了吗?

  在这里我想提醒的是,拥有大量财富的人对社会应负的责任更大,这些网络巨富们如果真有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话,就应该深刻反思这些问题,就应该勇敢地对我们的下一代负起责任来,不再引进、研发、销售内容不健康的游戏软件,甚至销毁现有的不健康游戏软件。这样虽然损失了一部分金钱,但却为未成年人做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大好事,其功德可与当年林则徐虎门销烟相媲美!

  韩国、日本等国是开发、研制网络游戏软件最多的国家,尤其是韩国,网络游戏软件已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和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韩国和日本是严禁未成年人进网吧和玩网络游戏的。如果发现孩子违规,是要追究监护人责任的,轻则罚款,重则监禁。笔者调查过数位在韩国和日本的中国留学生,他们都经常到网吧去查阅资料,但从未看见过一个未成年人进入网吧。韩国和日本的民族凝聚力都比较强,特别是韩国,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时候,为了帮助政府渡过难关,曾出现过民众排队向银行捐献金银首饰的动人场景。面对网络游戏这样的“精神鸦片”,难怪人家的父母都能监管好自己的孩子,未成年人也都能自律,不玩网络游戏。

  我们应该深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研发网络游戏的那些国家,禁止本国的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却把大量的游戏软件输入中国,这不是文化侵略又是什么?然而,大多数中国人却麻木不仁,任这些毒害人、麻醉人的“精神鸦片”在中国大行其道,未成年人更是如获至宝,把砒霜当白糖来吃,把毒酒当琼浆来饮,这不是很可悲吗?

  有民族责任感的中国人都不会忘记鸦片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鸦片的输入给中国制造了千百万个“瘾君子”,使中国人民长期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今天,网络游戏这类“精神鸦片”的输入,又以超级魔力把一大批未成年人牢牢控制在网络上,短短几年时间,就以惊人的速度在中国制造了数以千万计的网络“瘾君子”,使他们为之陶醉,为之疯狂。这些网络“瘾君子”们轻则荒废学业、丢掉理想、灵魂扭曲、心理变态,重则道德沦丧、六亲不认、仇视社会、违法犯罪。不难想像,我们将来能依靠这些人来担负起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重任吗?我们能指望这样的下一代参与国际竞争吗?

  毋庸讳言,中国的网络游戏产业每年能给国家带来数百亿的财政收入;然而,站在民族兴衰的高度,我们宁愿不要这些收入,宁愿紧缩一些开支,也不要拿我们下一代的未来做赌注!

  有人说,网络游戏能开发孩子的智力,启迪孩子的智慧。这话有一定的道理,健康有益的游戏肯定具有这方面的作用。但是认真研究目前充斥市场的游戏软件,真正称得上健康向上的又有几款呢?哪一款对孩子的成长有益?哪一款没有血腥恐怖?哪一款不是暴力充斥?孩子长期浸染在这样的环境里,其结果可想而知!

  可以说,不健康的网络游戏的开发商都是笑眯眯的狼外婆,他们为了达到赚钱的目的,给孩子们设下了一个个温柔的陷阱,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升级、过关、斩将、夺隘。然而,孩子们在淋漓尽致地表现自己的同时,也深受“精神鸦片”的毒害。说得严重一点,这些开发商和大毒枭没有什么两样。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衰则国衰。不健康的网络游戏的泛滥已严重影响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已严重威胁到社会的安定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以上种种问题的出现,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说明我们的公民道德建设、未成年人的理想教育和信念教育还处在非常薄弱的环节。我们在狠抓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是该彻底净化网络环境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不能做历史的罪人!我们不能再麻木不仁了,是该动真格的时候了,是该重拳出击的时候了!

  因此我呼吁:全社会动员起来,打一场围剿不健康网络游戏的人民战争,让这些“精神鸦片”成为过街老鼠!真正还未成年人一个洁净、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10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网络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它给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我们增添了不少麻烦;它给我们创造财富的同时,也给我们制造了不少灾难;它成就了无数人才,也害了无数懵懂少年。

  世界上的事情都有双重性。网络像浩瀚的海洋,即蕴藏着丰富的宝藏和资源,也有许多急流和暗礁;又像一把双刃剑,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它在给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我们增添了不少麻烦;它在给我们创造财富的同时,也给我们制造了不少灾难;它成就了无数人才,也贻害了无数懵懂少年。

  请看家长们对网络的血泪控诉:

  “网络是十恶不赦的恶魔!”

  “网络的滔天大罪罄竹难书!”

  “网络是超级毒品!”

  “网络是洪水猛兽!”

  “网络是吃人的狼外婆!”

  “我与网络不共戴天!”

  “网络让我们的家庭永无宁日!”

  “网络让孩子的学习成绩一败涂地!”

  “我们的任务就是天天到网吧找孩子。我们搞得身心疲惫,狼狈不堪。”

  有一位父亲,孩子上网数年,他没少操心,没少和孩子生气,可孩子依然痴迷网络。他曾因孩子上网而患脑溢血。现在他一提起孩子上网,血压就立即上升,伴随脑动脉硬化,双手抖个不停。

  有一位母亲说:“我为孩子上网伤透了脑筋。现在一提起这个事,就会两腿抽筋,浑身起鸡皮疙瘩。”

  有一位母亲看见孩子上网就会小便失禁。

  有一位母亲一听说孩子又去上网,就会呕吐不止。

  网络让一部分父母如临大敌,谈“网”色变;让一部分父母芒刺在背,如坐针毡。

  现已退休在家的洛阳某研究所老专家,眼看着孙子上网成瘾却束手无策。他说:“我教了一辈子学生,却教不了自己的孙子。家里买了电脑,他非要到网吧去玩。孙子天天和我打游击战,我真是无能为力了。”

  一位抗美援朝的老功臣,儿子英年早逝,孙子由他抚养。去年孙子迷恋上了网络,经常逃学。他用尽了各种办法,也未能让孙子从网吧里走出来。孙子越陷越深,现已辍学。他说:“我一生不知打了多少胜仗,但是面对网络这个敌人,我却吃了败仗!”

  有一对夫妻,都是大学学历,人缘极好,夫妻相敬如宾,事业一帆风顺。两年前,儿子受其他孩子影响,迷恋上了网络游戏。刚开始他们并未发觉,待发觉时儿子已经成瘾。儿子经常在外边闯祸,今天调戏人家女孩,明天和别人打架。工作的压力加上不争气的儿子,搞得他们心力交瘁。丈夫说:“前世造了什么孽,生了这个逆子!”妻子说:“早知是这样,还不如不要孩子,当个丁克族不也挺好吗?”

  豫北的赵先生谈起网络就咬牙切齿。据他介绍,他的儿子中考成绩为520多分,被重点高中录取。不想高一时迷恋上网络,现已辍学半年了。他说,网络真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啊!网络已毁掉了我的孩子,早晚会毁掉我的家!

  现在他的儿子天天泡在网吧里。他一天不给钱,儿子就砸东西,动辄绝食,对他拳脚相加,他常常被儿子打得鼻青脸肿。一次儿子已上网一天一夜,他把儿子的电脑键盘拨拉了一下,儿子一蹦三尺高,把他推了个踉跄,撒腿就往外跑。他一看势头不对,马上追儿子。儿子跑回家,打开窗户就从五楼往下跳。幸亏他赶得及时,儿子身子已跳下去了,却有一只脚被他死死抓住。儿子拼命地蹬,他死死抱住孩子的脚大喊救命。直到邻居赶来,才把儿子硬拉了上来。他说:“儿子已经跳了3次楼了,真不知道哪一天会出现什么情况……”

  有一对夫妇,孩子玩网络游戏上了瘾,无力自拔,为此,他们经常和孩子发生冲突,孩子屡屡出走,他们的主要时间和精力都用在找孩子上了。折腾几个月,不仅花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还欠了债。丈夫患了胃溃疡,妻子得了失眠症,夫妻二人痛苦不堪。丈夫说:“网络游戏真是勾命鬼,它是来向我一家讨命的!”妻子说:“小祖宗,真要命!他算把我折腾苦了,我的精神快要崩溃了!”

  看着一双双无助的眼睛,看着一个个怨声载道的父母,我们不禁要问:网络真有那么恐怖吗?网络真有人们想像的那样可憎可恨吗?

  互联网是20世纪最重大的科技发明之一,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同时也是集前三大媒体于一身的超级新兴媒体。它拥有前三大媒体都不具备的丰富的信息资源和灵活又快捷的传播方式,它的超大容量能把地球上的所有信息尽纳其中,它似一张无形的巨网将世界一“网”打尽。时事政治、军事经济、天文地理、文化科技、股票期货、柴米油盐、衣食住行、休闲娱乐等等应有尽有、无所不包。它问世以来,深受欢迎,网民以每年翻番的迅猛之势在增加,已形成一股洪大的潮流。

  不管你意识到与否,国际交流已步入信息高速公路,人类已进入互联网时代。不管你有无思想准备,网络无处不在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网络正在改变我们的工作和学习,改变我们的求知方式和思维方式,已成为我们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开发潜能、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网络还促进了国际间的融合,使地球村一下子变小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可以预言,在不远的将来,如果哪个中国人不会上网,不会使用电脑,会被认为是新一代的文盲,这件事也会被看做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互联网是新生事物,这和改革开放一样,一开始好多人并不理解,甚至持反对态度。试想,如果我们不搞改革开放,我们前进的步子不知要慢多少!如果我们仍然闭关锁国,我们今天很可能还在死胡同里徘徊。因此,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不能怕摔跤就不敢走路。打开窗户,飞进来几只苍蝇,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我们盲目拒绝网络,或把网络一棍子打死,不仅不明智,而且与时代格格不入。网络是现代文明的载体,抵制网络即意味着抵制现代文明。

第六章 “网瘾”,一个严峻的新课题
}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 ),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长期失眠可能会引起植物神经紊乱

人体通过睡眠可以消除疲劳、恢复大脑、能量和体力,当出现睡眠不足时,就会出现人体多个系统的功能紊乱,如果长期睡眠不足,也可能导致各种疾病,睡眠不足引起的症状与精神、身体和能量的缺乏有关,包括头痛、头晕缺乏食欲等,甚至导致学业下降,都会导致错误或事故。

植物神经紊乱常以自觉症状为主

虽然做过多次的检查,但结果往往都比较正常,临床上常被认为精神病、脑供血不足、心脏病、胃肠病而进行治疗,往往治疗的效果不好,其实这些症状都与植物神经紊乱有密切关系。

植物神经紊乱还可以导致胃肠功能紊乱

如没有食欲、进食无味、腹胀、恶心、打嗝、烧心、胸闷气短、喜长叹气、咽喉不利等。

长期的精神紧张会引起植紊

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容易烦躁、焦虑、烦起来电视都不想看、甚至听别人说话浑身难受、心慌、喜欢生气、容易紧张、恐惧、害怕、有时会出现抑郁,不想说话,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还会出现睡眠障碍、睡眠困难、入睡比较困难等。除此以外植物神经紊乱还会引起胃肠道的紊乱。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植物神经紊乱快速治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