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会计网的为什么要确定不同的发展方向

第八届长株潭经济论坛暨《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报告(2011)》首发会
第八届长株潭经济论坛暨《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报告(2011)》首发会
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研究会、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定于日上午9时在中共湖南省委招待所大会议厅举行第八届长株潭经济论坛暨《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报告(2011)》首发会,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两型社会”建设纵深推进探索。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主持人 朱有志: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第八届长株潭经济论坛暨《长株潭城市群蓝皮书2011》首发式,现在开幕。
不久前召开的中共湖南省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湖南要加快建设两型社会,在全国率先走出一条两型社会建设路子的战略任务。今天大家汇聚在美丽的星城长沙,就是来共同探讨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如何向纵深推进发展的问题。现在,我谨代表主办单位,对各位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主持人 朱有志:
同志们,现在我向大家介绍一下今天出席论坛的领导和嘉宾: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陈叔红同志;湖南省委宣传部李湘舟部长;湖南省长株潭两型办刘怀德副主任;特邀嘉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我国著名区域经济专家李善同研究员;特邀嘉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副总编范广伟先生;特邀嘉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出版中心主任邓咏红女士。
今天到会的领导还有:省委讲师团主任、长株潭智力办主任郑昌华同志;省社科联巡视员刘宏同志;省经信委副主任刘平凡同志;省人大环资委副主任李意云同志;省政协环资委副主任曾解台同志;省社科院副巡视员方向新研究员。
到会的长株潭研究会副会长有:原长沙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香成同志;原湘潭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谭景阳同志;长沙学院党委书记黄中瑞同志;省政府经济信息研究中心副主任唐宇文研究员;省社科院副院长罗波阳研究员;省政府参事、湖南商学院柳思维教授;湖南师范大学副督导、朱翔教授;省经济学会会长、湖南师范大学刘茂松教授;株洲市委党校校长聂方红同志;省社科院区域系统所所长史永铭研究员。
此外,今天到会的还有省直有关部门和长株潭3+5八市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中国网等省内外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
现在,让我们再一次对莅临本次会议的领导和专家们,一起表示热烈的欢迎!
同志们,根据会议安排,我们请湖南省人大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陈叔红同志作重要讲话,同志们,欢迎!
各位尊贵的嘉宾、各位代表:
今天,是以纵深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为主题,长株潭城市群发展论坛暨《长株潭城市群蓝皮书2011》首发式举行,向各位莅临现场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长株潭城市群发展论坛至今年已是第八届,自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务院批准为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不仅为两型社会提供了理论探讨和智力支撑,也为两型社会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作用,同时也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据统计,仅2010年全国就有50多家媒体论坛进行了报道和推广,宣传了湖南进行两型社会建设事业的发展,提高了湖南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知名度,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四年来,长株潭试验区已经走完了顶层设计的第一阶段。从2011年开始,试验区的改革建设已经迈入到纵深推进的第二阶段。最近,我向省委省政府汇报的过程中,从长株潭的角度提出了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到四个阶段。
一是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快速增长极。因为,包括今年在内,我们连续四年进入国家万元俱乐部,今年固定资产投资超过了12000亿元,今年的财政收入可以达到2400个亿,比去年增加了600个亿,人均已经超过了3400美金的阶段,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是湖南的经济社会发展。
二是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改革试验已经进入了攻坚期。自国务院批准两型社会建设以后,通过四年的努力和推进,国家需要湖南提供两型社会建设的标准、示范、先导。同时,在国家确定的“十二五”规划中,用六章篇幅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两型社会的布局和安排。
三是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到了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平稳推行期。我们一直讲湖南有两个方面在全国是比较出彩的,部省共建的绿色通道开通,湖南和国家14个部委,全省16个部委建立了共商机制;湖南通过这几年的努力,有81家央企进入湖南,落地的有2000亿元的投资,为湖南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商机。湖南七大新型产业的推进,传统产业的提升,战略产业的做大做强都出现了新的气象。
四是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到了民生社会效益的彰显时期。老百姓的生活,包括民生事业项目的投入,整个财政的支出,公共财政的支出达到了80%进入到民生事业项目,这都为湖南在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
试验区在全国发挥示范作用,率先走出两型社会建设的新路子,也到了一个关键阶段,也是一个攻坚阶段。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今年3月省委召开常委会议专题进行研究,随后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两型社会建设推进大会”,全面部署推进全省两型社会建设的重大事项。今年11月召开的省第十次党代会又确定了四化两型发展战略,提出要加快建设全面小康,加快建设两型社会。两型社会建设的宏伟蓝图将在三湘大地上全面铺开,作为引领带动全省两型社会建设龙头的长株潭地区任重道远。
可以说,两型社会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大的规划和发展思路制定之后,在具体政策的制定、制度的创新、模式的创建、路径的选择等方面,仍然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和挑战,将如何推进新型工业化,如何发展两型农业,如何创新社会管理,如何改革体制机制,如何界定和打造两型城市、两型农村、两型园区、两型社区,以及如何合理的引导两型消费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既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推动,更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支持,需要各位专家学者的学识和特长。所以,我们举办这样一个论坛,发布这样一本蓝皮书,就是一项引子工作,大家群策群力贡献所长,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一起投入到两型社会建设中来,为两型社会建设这一宏伟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我相信,有党和国家的关心支持,有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有全省人民的广泛参与,特别还有包括在座的各位在内的无数专家、学者的强大智力支持,湖南的两型社会建设一定会焕发出勃勃生机,湖南两型社会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也一定会顺利实现!
最后,祝本次论坛举办圆满成功,也衷心祝愿长株潭城市群发展论坛越办越好,谢谢大家!
主持人 朱有志:
同志们,在党中央、国务院批准长株潭为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基地的时候,时任省委书记张春贤同志对同志们说,并且已经登上湖南日报,他说这个事情要感谢两个人,一是陈叔红同志;二是张萍同志。这句话本身的内容是完整的,登上湖南日报是真实的。刚才,陈主任从宏观到微观,从成绩到历史经验,从具体做法到系统办法,非常生动、非常深刻。现在,按照会议程序要感谢湖南省社科院老院长,长株潭城市群研究会的会长,提出长株潭一体化的第一人张萍同志,有请他为我们做主题汇报,同志们欢迎!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代表:大家好!
我就主题向大家作一个简要的汇报。“纵深推进探索”,为什么定这样一个主题?定这样一个主题体现了两型社会试验区一个阶段性的转变。按照规划是分为三个阶段,是第一阶段,“打好基础,共建梯度”;是第二阶段,“纵深推进,凸显示范成效”;是第三阶段,全面建设完成。现在进入了第二阶段,转变体现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我个人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大的方面:
第一,这样一个阶段由原来的“打好基础,局部重点突破”转变为“向纵深拓展,向整体拓展”,从整体上、全面上凸显长株潭试验区在全国的示范作用。第十次党代会对这一阶段提出了“三个率先”,即率先建设两型新机制、率先积累传统工业化转型的新经验、率先发展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新路径,带动全省的两型社会建设。那么,这“三个率先”总体来讲体现了一个要求,就是说经过第二个阶段,要从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发展方式转变为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的发展方式上。从目前来看,不论是全国,还是湖南,还是长株潭,虽然“十一五”期间取得了很多的成绩。但是,从整体上来说都是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发展方式,都是粗放式的发展模式。 那么,纵深推进要解决一个问题,要让新、理念、方法融入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方面,要落实到每一个单位,每一个家庭,这是第一个要转变的。
大家想一想,这就不是一个部分、一个部分的问题了,要按照八大工程做到一个工程、一个工程的落实,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真正落到地上,把目标、理念、方法融入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方面,要落实到每一个单位,每一个家庭,这是第一个要转变的。
第二,这样一个阶段是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关键性阶段,是一个攻坚阶段。从整个国家来讲,是国家处在两型社会建设的关键阶段,是攻坚阶段,我们恰恰也处在这样一个阶段,两型社会建设也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也处在攻坚阶段。我们不仅处在攻坚阶段,我们的试验区还必须走在前面,要走在全国攻坚战的前面,要把仗打在前面,为全国做出样子,为全国积累经验,我们应该是全国的攻坚先锋。
那么,我们要做到这一点,可想而知,是非常艰巨、非常艰巨、非常艰巨的!要下大力气、下大力气、下大力气,在全国起到带动作用,打好这场攻坚战,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是国家赋予我们的任务。
第三,要由一项一项的单项改革,转变为全面的改革配套。名字是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第一阶段在单项改革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是,要真正完成配套改革,为全国配套改革做出样子,做出示范,做出榜样,要成为样板。
所以,“纵深推进”要在这个过程实现“三个转变”,这是战略性的转变,转变的核心就是两个字,创新。创新,创新,再创新!要进行产业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没有“创新、创新、再创新”,就不可能做到示范,达到目标。创新要“探索、探索、再探索”,要深入探索、全面探索。
所以,《长株潭城市群蓝皮书2011》就是根据这样一个指导思想,从总体的深思,从行业领域的深思,从微观领域的深思,从多个深思,多个领域,多个角度对“纵深推进”作了探索。所以,本次会议的主题,蓝皮书的主题叫做“纵深推进探索”。
这就是我为大家做的简单汇报,谢谢大家!
主持人 朱有志:
同志们,我曾经在一个会议上对刘茂松教授讲过,“理论家要把自己的想法变成人家的说法,把自己的说法变成人家的做法,把自己的思想变为领导的思想,让自己的发言促进社会的发展”。这么一个过程是表现勇气和毅力的过程,张萍老人家从1982年提出长株潭一体化的理念,到今天试验区进入攻坚阶段以后。刚才,张院长的发言进入了思想的境界,他向大家介绍了《长株潭城市群蓝皮书2011》的指导思想。他的讲话,曾经在省领导到省社科院的时候,我和同志们介绍了情况。我说,现在很多年轻人想当厅长,想当省级领导人,想享受省级待遇,张萍教授就是省级领导人,享受省级待遇。他这些话和省级领导人至少讲过两次,他每天上班比我上班还认真,来得比我早,走得比我晚,83岁的老人家。
同志们,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陈书记、陈主任,张会长给我们作的精彩报告!根据会议安排,同志们交给我的任务就是这两项。下一阶段,请张会长主持会议,同志们欢迎。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下面举行蓝皮书新闻发布暨赠书仪式,首先请社科文献出版社副总编范广伟同志致辞!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也非常荣幸,今天能来到长沙参加蓝皮书的发布。刚才,我说很荣幸是因为《长株潭城市群蓝皮书2011》是一本非常重要的著作。刚才,我们从各位领导的讲话中也能体会到这一点,非常荣幸这本书是社科文献出版社进行出版的,皮书系列是出版社的一个品牌产品,大致在13年以前,我们社打造了一个平台,推出了皮书系列产品。因为,社科文献出版社是中国社科院直属的一家出版社,我们出版社的宗旨和任务就是为学术,为社会科学服务。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社会科学应该承担一个什么样的任务?承担起什么样的责任感?这是我们经常思考的问题。当时,我们觉得做出版的,有责任把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通过一个平台向整个社会展现出来。一方面,我们要给领导者发挥知情作用;另一方面,要对社会大众发挥引领作用。于是,我们打造了皮书平台。通过皮书的出版,能够把学者和官员,以及大众联系在一起。
皮书到现在已经有10多年了,应该说这个平台构筑得还是比较成功的,皮书的数量从最初的几种发展到今天已出版了160-170种,到明年恐怕要突破200种。那么,皮书在整个社会的影响应该是越来越大,它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是越来越强。
那么,通过这个平台,可以说知识分子,特别是社会科学家,充分展现了自己的能力和实力,在整个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中,他们的力量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现在,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皮书系列在社会上的知名度越来越大,对整个社会各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每年的皮书,中央各部门都要到中国社科院来调用,而且调用的数量非常之大。
其次,国家出版总署在“十二五”规划中,已经把社科文献出版社整个皮书系列作为一个重点的出版项目,这也是史无前例的。因为,“重点项目、重点图书”一般是一本,或者是十本、八本。但是,我们的皮书有这么大的规模,100多本皮书作为一个整体,作为一个重点出版项目,这也是以前没有的。所以说,从这一方面来看,皮书的影响受社会的认可度是非常高的。
目前,中国社科院已经把皮书作为一个品牌产品,我们现在也正在努力,让皮书不但成为社科院的品牌,要成为整个社会科学界的品牌,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
这几年,由于中国的日益强大,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也是越来越大。这些年,我们让皮书非常成功地走向国际了。到目前为止,已经有20-30种皮书已经推向了欧美社会,应该说在国际上面的影响也非常大。上个月,我去了一趟日本,参加“日本政治经济学年会”,在这个会议上和学者们交谈时,我发现这些学者对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皮书都非常了解,他们也大批量的进行购买。同时,在学会的会场上,有三家书店在那里卖书,是“会议售书”。 我看了一下,这三家书店提供的书当中,约10%-15%是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皮书。所以,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皮书在国际上也是非常著名的,有一定的影响力。
我们出版的皮书已有100多种,在这么多的皮书中,《长株潭城市群蓝皮书2011》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第一,从皮书自身性质来讲,是要打造一个平台,把知识分子、社会科学家的能力和实力向社会展现,发挥它推进社会发展的一种作用。从各位领导的讲话中也可以看出,在长株潭一体化过程中,在两型社会建设过程中,皮书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天春天我来过长沙一次,在橘子洲头有一个两型社会展览馆,我进去参观了一下。进去以后,解说员解说的第一个画面上面就写着整个长株潭设想是由张萍教授提出来的。当时,我感到很震撼。一个学者,一个社会科学家,能够把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能力贡献给社会,落实到社会,并且产生伟大的行动。我觉得,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那么,这也是社科文献出版社整个皮书系列追求的目标,也希望能够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将知识分子、社会科学家的学识、能力展现出来,从而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在整个皮书系列中,这是我们追求的整体目标。但是,像张萍教授这么成功的个案,像《长株潭城市群蓝皮书2011》这么成功的个案还不是很多。社科文献出版社自身是社科院系统,最早联系的也是社科院,从社科院的定位来讲就是“思想库、智囊团”,如何为社会进行服务。在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皮书中,区域内的皮书比较多,占了一多半的比例。那么,在这样一个非常大的规模中,《长株潭城市群蓝皮书2011》的作用和影响是比较突出的,为整个全国的区域皮书出版和运作树立了一个榜样。
那么,从这两个方面来讲,《长株潭城市群蓝皮书2011》在皮书系列中的作用和地位是有特殊性的,是与众不同的。这本书从第一次出版到现在已经有四年时间了,在这四年时间中,整个长株潭两型社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整个湖南省的GDP从1万亿增长到了将近2万亿,在短短几年时间里有了如此大的进步。刚才,张萍教授讲了,这是第一阶段。第一阶段的成就是显而易见的,在第一阶段中,我们有理由认为这本书及张萍教授所领导的团队为两型社会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紧接着,攻坚阶段就要来临了,我们也希望这个团队及这本书,能够在下一步的攻坚阶段中仍然发挥良好的作用,并且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作为出版方,我们在这里表示在整个皮书的出版方面,在完整性和及时性方面,我们会尽好自己的责任,及时地把研究者的成果展现出来;我们也希望今后出版社和课题组能够有更加紧密地、更好地联系。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迎接这个变化多端、日益复杂的社会提出的挑战。
谢谢大家!
刚才,范广伟先生作了很好的讲话,对蓝皮书作了很好的介绍。现在,蓝皮书成为了国家的一个品牌,已经列入“创新项目”之内。
正在申报。
已列入“十二五”出版规划的重点出版物,《长株潭城市群蓝皮书2011》也得了奖,希望在座的各位作者更加努力,将这本书再上一个台阶,在攻坚阶段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下面,举行赠书仪式,出席会议的省直单位,省人大环资委、省政协环资委、省经委、省环保厅、省建设厅、省科技厅,还有“3+5”八市的代表,一共是14个单位,请上台接受赠书,赠书仪式开始!
(代表接受赠书,拍照合影)
下面,进入论坛的第三阶段,开始专家报告。今天,很荣幸地请来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也是国家著名的区域经济专家,参与了国家重大决策的李善同研究员,李部长对湖南的发展高度关注,对湖南的研究也是很深的。大家知道,12月份马上要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了,经济工作会议在国家明年大的决策方面都要作安排。下面,有请李部长做报告,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李部长。
非常荣幸参加第八届长株潭城市群发展论坛暨《长株潭城市群蓝皮书2011》首发式,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我非常荣幸参加本次会议。而且,这些年也有幸参加了长株潭城市群规划和讨论的会议。城市化的问题,未来几年要做一个很重要的项目,长株潭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如同张院长说的,在中国两型城市发展方面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有这样一个学习机会,对我来讲也是非常荣幸的。我本来做了一个PPT,但会场不能放PPT,我就只好直接讲了,试了很多次,投影效果也不是很好。如果大家对某些图片感兴趣的话,可以在会后拷贝过去。
联合国的很多研究表明,在未来阶段,世界的城市化要保持一个比较快的发展速度。各国在发展中,实际上非常突出的就是大城市和城市群的发展速度,在未来大城市发展速度会比中小城市发展速度更快。世界银行在2009年有一个发展报告,在这个发展报告中特别强调从世界200多年城市化发展的历程中来看的话,就是世界经济聚集了。《世界银行发展报告》是根据很多新的经济发展方向来说明,世界经济聚集了。从中国的地图来看,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美国主要集中在东西海岸,日本主要集中在东京、大阪。实际上,从全球的经济变化来讲,都是向更加聚集的方向来发展。
为什么会聚集呢?实际上,这本书也给出了一个原因。因为,这些年的海运、空运、电话成本都大幅度降低,生产分布的专业化程度将会更高。所以,就使得这些年经济聚集的程度越来越高。在这本书中主要讲了三点:一是要提高密度,经济要取得好的增长首先要提高密度;二是要缩短距离,不可能把两个城市往一块儿搬,它是指经济距离。比如,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很多项目的提升,运输费用更低,缩短了经济距离。三是减少分割。不光是中国,世界各国在行政管理中都会使得经济产生一定的分割。所以,你要想减少距离,提高密度的话,就必须要减少分割。那么,在整个这本书中就只讲了这三点,即提高密度、缩短距离、减少分割。过度要求平衡发展的话,可能会导致分割。但是,可以通过政府的作用来减少分割,促进包容性的增长,大家都能从增长中得到好处。
那么,从这个来看,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理念就是在提高密度,在长株潭一体化的过程中,既提高了密度,又缩短了距离,长株潭在建设过程中实际上有很多行政壁垒的减少,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都和这个方向是一致的。
另外,在这本书中和很多的研究中也表明,不同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一是小城镇的作用,小城镇有时候可以建一个汽车厂,这个汽车厂是规模性经济,小城镇往往在某种程度上,在经济上可以实现规模产业的发展。二是中等城市的作用是能够起到一种专业化分工的作用,有可能成为一个地区的交通中心、物流中心。但是,更重要的是大城市,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产业是多元化的,文化也是多元的。而且,我们知道有很多高端服务业,更讲究集聚效应。这种高端服务业并不是哪儿需要往哪儿去,而是哪儿多往哪儿聚集。那么,大城市是起到很重要的综合性作用。那么,在中国的省市中,不同的城市在进行绩效考核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它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有时候,很多地方的考核第三、第四产业落到各个地方好象都一样。但是,有时候可能一个小城镇就只重点发展一个产业,这其实是对的。但是,像一些大城市,特别是现在的省会城市、中心城市,它起到的作用应该是综合性的,它的服务应该是引领周边服务业发展的。
昨天,我和张院长在交流的时候也说到了这一点。现在,看各个省的省会城市就可以看出,如果省会城市综合能力强的话,这个省整个的经济就会比较好。如果省会城市的综合能力不太强的话,对这个省经济的引导作用就不会起到非常强的作用。现在,我们特别支持石家庄北边的发展, 一个省会城市,一个地区的大城市,它的引领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现在我们把长株潭捆绑起来发展,不光是长株潭三个城市本身的发展能够得益,它对引领整个湖南省的经济发展也将发挥很大的作用。
比如,郑州。当时,中国科大首选郑州。但是,科大那么多的名牌教授都是世界有名的科学家,在郑州不好接待。所以,就搬到河北去了。但是,河北这几年的发展和中国科大的作用有很大的关系,发展水平也很高。所以,城市集聚的发展和城市发展的分工,也是当前发展的一个趋势。
现在的城市都在向低碳、生态方向发展,首先是要构建一个比较紧凑的城市空间格局,要发展比较好的公共交通,要在建筑节能方面挖掘潜力。在报告中经常提到,居民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改变,可促进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要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增加可再生能源比例。所以,各个城市在发展中都强调朝着低碳、生态型的方向发展。那么,各国的城市化还有一个趋势性的变化,即城市治理更加透明化。
下面,我想对中国发展的新一轮阶段特征作一个简单的汇报。
“十二五”从今年开始,中国进入到了中高收入国家。因为,中国在本世纪初从世界低收入国家进入到中低收入国家的行列,世界银行把各个国家分成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分成低收入、中低收入和中高收入国家。2011年,中国刚刚进入中高收入国家的行列,这也是一个阶段性的变化。
应该说,我们国家的排位还在很靠后,按照人均GDP来讲,我们仍然是比较靠后的。现在是用汇率来算的,还有一种算法是用购买率平价来算。什么是购买率平价呢?有一些不可贸易的东西,如城市功能、住房是不可贸易的,就用购买率平价来算,拿各国的不同商品来比较一下。比如,1美元在中国能买多少东西,在美国能买多少东西,折算下来中国的人均GDP就是6900多美元了,但必须是所有国家都拿购买率来排队,也排在很靠后。
现在有一个说法,世界银行在前几年出了一本书《东亚复兴》,就提出了“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这个词在国际经济学界是没有公认的,只是对一种现象的总结。它总结了一种现象,中等收入国家向高等收入迈进的过程中掉在里面出不来,主要是指拉丁美洲国家在八十年代的时候,城市化发展非常快,快到城市管理跟不上,就出现了交通拥堵、贫民窟,社会收入分配急剧恶化,资本账户开放过快,整个银行系统的管理能力跟不上,造成金融系统一下出现了很大的问题。由此,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经济停止增长,进入不了高收入国家的行列。经过了二十来年的发展以后,拉丁美洲等多数国家走出了陷阱,但还有些国家没有走出来。
有些人认为,亚洲的马来西亚很可能会步入这个陷阱。但是,也不是说所有的国家一迈入中等收入的行列,就都掉进陷阱里面。成功的例子有韩国。东亚这些国家比较好的利用了当时的国际环境,以及内部实现了比较好的转型,就没有落入到中等收入陷阱中。但是,“中等收入陷阱”这个词是很多中等收入国家要考虑的核心问题,中等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相比,劳动力方面没有优势。但是,它和高等收入国家相比,资本密集度也不具备优势。那么,在外贸方面就受到了两方面的压力,也很容易产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这是中国未来要考虑的一个挑战,国务院发展中心也有一个很大的课题组在研究这个问题,他们和世界银行合作来进行研究,题目不是中等收入陷阱,而是如何建设一个创新型的和谐社会,更加正面地来考虑。但是,进入新阶段以后,我们有可能面临哪些挑战?不说是“陷阱”,有可能要栽跟头的地方在哪里?要把那几个点找出来。
现在,我们还面临一个问题,即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结构变化是一个慢变量,一旦发现人口结构有问题了,做调整之后只能在二十年后才能生效。人口结构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影响呢?一是劳动力的供给问题。很多研究人口的结论表明,有的说是2018年,有的说是2017年,反正是在下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的劳动力供给现在是增长缓慢,以后是停滞增长。有的人预测到2022年,劳动力供给开始减少。现在,刚开始遇到“民工荒”的问题,实际上在未来劳动力减少以后,使得劳动力成本的变化将会很大。所以,人口结构的变化对于中国来讲,还有一些需要去面对挑战的地方。现在,老龄人口差不多到了1.7亿人。这么多的老龄人口,对老龄事业的发展是一个机遇。但是,对整个社会的储蓄率也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人口结构的变化对中国经济发展来讲和过去就不一样了。
那么,还有一个要关注的问题是工业化。八十年代是“工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那时候的比重是70%,现在到了90%。也就是说,在过去三十年间从70%上升到90%,结构变化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实际上,90%再要往上升的话,上升到多少?要看幅度,有的上升到95%,非农产业结构变化的余地已经不像过去三十年那么多了,今后可能是产业结构内部发生变化。比如第三产业更加发展,产业结构内部可能更加技术型,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上有所变化。
但是,我们再看城市化。根据各种预测来看,发展好的国家城市化不可能是100%,有的国家60%就走到头了,有的走到了70%,有的走到了80%。那么,很多人问究竟中国的城市化率顶点在哪儿?有的说60%,有的说70%,有的说80%。但是,中国的城市化还有很大的发展余地,城市化是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一个非常大的拉动力量。斯蒂格利茨在上个世纪说,未来这个世界有两种拉动力量,一是美国的高科技;二是中国的城市化。但是,我也听说这句话最开始不是斯蒂格利茨说的,而是中国学者说的。只是中国学者和斯蒂格利茨交流很多,就变成了他说的。但是,不管怎么说,他说的是一个事实,中国城市化对中国经济的拉动力量将会很大。
我们原来讲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现在关注的可能不只是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内也存在二元结构。以后,城市人口占49%,今后一半以上的人都住在城市里,这和过去的城市化问题也不一样了。所以,未来中国的城市化既有很大的潜力,也要注意到城市化所带来的问题和过去不一样。
在中国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还要关注资源环境问题。现在,无论是二氧化碳还是二氧化硫等一系列的污染排放,中国在世界上是第一大国。所以,这与工业化发展中国家不一样。过去,在国际上没有那么大的压力。现在,中国的节能减排面临很大的压力,还面临很多国际事务中的压力,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从资源来讲,很多可贸易的资源,比如铁矿石等等,对外依存度都超过了50%。而且,对于资源获取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还有一些不可贸易的资源,淡水、土地,如果把生态环境也看作是不可贸易资源的话,这些资源对我们的发展约束也是越来越大的。所以,资源环境对发展的约束比过去更加严峻了。而且,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以后,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在,我们一方面要看到环境恶化程度越来越快;另一方面大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过去听说的是大家希望手机覆盖面很广,但是现在,手机信号发射塔放到哪儿,哪儿都不愿意,说有这种辐射,那种辐射,会考虑这些问题。所以,生态环境给发展的压力比过去更大了。
在这个新的发展阶段还有一点和过去不一样,即社会矛盾。在过去这些年,政府做了不少事情。但是从现在来看,由于征地问题,社会保障问题,收入问题,还有重金属污染问题,等等,很多问题都和社会矛盾、社会冲突是联系在一起的,特别是有微博了,传播的速度非常快,对于政府在社会管理方面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所以,社会矛盾的凸显相比过去那一阶段,也产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总的来讲,在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很多和过去不一样的挑战。在我们所做的课题中,也要关注中国的城市化到底怎么来发展?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城市化应该沿着什么样的趋势来发展?
首先,我们认为中国城市化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工业化的空间只有不到10个百分点,顶多是5个百分点,这已经很多了。但是,城市化的发展空间至少还有20个百分点。
那么,城市化为什么会对经济增长带来很大的推动力?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城市化本身带动的是经济聚集,经济聚集以后就改变了资源配置效率,也和世界银行的报告是吻合的,经济密度加强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二是农村居民从农村到城市以后,消费结构将产生很大的变化。我们知道,城市和农村的居民消费在结构上有一个最大的变化是基于服务的消费。用投入产出表计算过,城市在服务业的消费占50%,农村在服务业的消费只占42%。由于农村和城市生产方式不一样,对服务的消费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城市居民消费对服务业的发展非常重要。
现在,49%的城市化率中间,有10多个百分点的农村居民被视为城市居民,但没有城市户口。没有城市户口的这些居民消费方式和储蓄方式不一样,储蓄率比城市居民要高,要把钱攒下来寄回家。我们讲消费率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恩格尔系数,即吃的方面。根据统计局的调查来看,城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37.8%,农村居民对食品的消费是占47%。如果你把农民工的很多问题解决了,提高城市化质量的话,就会使得整个消费结构变化带动整个经济发展的变化。所以,提高城市化质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十二五”期间,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城市群的发展。作为中央政府来讲,实际上有一个过程。在九十年代的时候说“离土不离乡”,让农民就地转移发展乡镇企业,那时候是讲“小城镇大战略”,基本上不太提倡城市化。但是,到了本世纪开始,在“十五”时期争论了半天,开始注重城市化率,开始注重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但是,那个时候还是强调小城镇的发展。因为,有些决策者认为,中国那么多的农民上哪儿去?肯定是先到小城镇去,大城镇吸纳不了。实际上,这些年农民工的流向60%是在大中城市,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也是这样的。实际上,更多的农民工是往大城市去。因为,大城市的就业机会、收入等各方面的条件都比较好。那么,这些年可以看到“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虽然都叫城市化,但内涵有所变化。现在,更多的是关注城市群的发展,或者说更加关注规模城市的发展。
各个国家真正要提高一个国家的竞争力,靠的是什么?靠的是那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能力的提升。而且,有很多统计数据也说明,在中国来讲,大城市的发展更有利于土地的利用、能源的节约、产业的提升。现在提出了城市群概念,一方面中心城市可以让周边更多的中小城市得到辐射,提高周边城市的发展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减轻中心城市在某些方面的发展压力。在东京,很多人住在横滨到东京来上班,东京周边小城镇也承接了很多产业从城市中心向外转移。华盛顿作为一个特区非常小,但和周边的州也是一体的。实际上,城市群无缝连接发展在各国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国现在讲城市群的发展,也是在考虑这个问题。所以,今后对大城市发展,对城市群发展的规律性认识非常重要。
在城市发展中,还要关注土地利用问题。在我们做的一个项目中,把土地利用当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有的人说,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实际上,有些图象也表明,今后中国城市土地增量扩张没有那么大的余地了。在城市化中还有一个问题很重要,即融资问题。现在,按照审计署的说法是10万多亿,有一个项目来考察中国融资到底有多大的风险,由国家开发行的专家来做这个课题。他的基本结论是,城市融资平台没有太大的风险。他们算出来的结果是,整个中国的各种债务加在一起,包括城市融资平台的债务,再加上铁路的债务1万多亿,各种债务合在一起,占GDP的比重约6%。那么,与欧洲国家相比,我们的债务还没有达到那种程度。但是,有人也提出不能那样比。因为,欧洲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比我们要高一倍。如果你是与财政收入来比的话,风险可能还是挺大。那么,基本结论是没有风险的。而且,他假设中国经济增长保持比较快的速度增长,至少是8%-9%。我问他,能保证中国经济发展不降低到7%吗?如果降低到7%,融资会产生什么问题呢?那么,他的估计从整体来讲融资是没有风险的。但是,也还留了一个尾巴,在局部地区或在某一个地方可能会出现风险。
所以,城市融资问题在城市化过程中也需要很好的考虑。如果不很好的考虑融资平台风险的话,也会给城市化进程带来问题。那么,到底采用什么方式呢?债券问题也是在讨论之中的。所以,在未来城市发展中,刚才我提到的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我们认真去应对的。
到了长株潭地区,再说点儿和长株潭有关系的看法,不能说是建议,只能说是有感而发。
第一,进一步提高长株潭三个地区的经济融合程度,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过去的实践表明,长株潭城市群的提出,对于该地区的发展,对于湖南省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也是符合世界城市化发展方向的。中国未来的发展,无论从机遇还是挑战来讲,这个要求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进一步提高融合程度是大家要关注的。
第二,上周我在武汉参加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会议,他们马上要召开党代会了。“国家中心城市”这个概念最开始是由中规院提出来的,写在建设部的文件里面。后来,建设部的文件被国家批下来了。所以,“国家中心城市”除了北京、上海、天津,后来还加入了重庆。那么,对于这个概念,大家很重视。所以,武汉召开了此次会议,朝着“国家中心城市”的方向去努力。但是,有一些北京专家提出,武汉要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话,也有很多指标,可能有一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努力,提出了空港的问题,空港的吞吐量好象还不如长沙吧?如果是中心城市的话,要起到一个枢纽作用,各种交通都是非常重要的。 武汉、长株潭地区、南昌,这几个地方怎么样协调发展?当然,南昌和长株潭相比,可能还差了一些。但是,这两个地方究竟该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作为地方政府来讲,非常喜欢“国家中心城市”这个牌子。但是,我提出的问题是,这到底有什么价值?未来的用地到底产生怎样的变化呢?武汉等长江中游的城市都在积极争取这块牌子。那么,在今后的发展中,怎么能够利用好区域发展中的机遇,取得进一步的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3+5”的问题,长株潭地区和周边的5个城市怎么处理好发展关系?我们认为,还是把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关系理得更清楚,中心城市的发展要引领周边城市的发展,在产业分工方面应该更好地做出设计。
长沙给外面人的印象,首先是文化产业。说到服务业的发展,在90年代的时候来过长沙,提“服务业的发展”,湖南省是提得比较早的;提“文化产业”,湖南省提得也是比较早的,一说到湖南卫视,就会联想到一系列有影响力的合作,这些方面都做得不错。但是,我觉得湖南省的中心城市要引领周边城市产业提升的话,除了文化产业,还应该注重高端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而且,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聚集更加具有带动作用。所以,今后的长沙在这一方面要承担更多的功能,发展高端的生产性服务业来带动整个长株潭的发展。在报告中提到了一段,但我觉得在这一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确实,这些年长沙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城市品牌建设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为什么空港流量增长很快?与周边的韶山、张家界有关系。但是,文化品牌建设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湖南省的文化产业提得比较早,而且确实在经济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我觉得从另一方面来讲,高端服务业的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
我简单地给大家作一个汇报,主要是和大家作交流,谢谢大家!
谢谢李部长的演讲,尽管李部长做演讲的时候,有很多音响伴奏,有时候也没有声音,有时候声音小更加动听。李部长讲了四大问题,一是关于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二是中国城市化的阶段及基本特征;三是如何处理中国城市化发展中将面临的问题;四是对湖南的发展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这些建议是很值得我们思考的,记得叔红主任也从大的空间结构谈过,说到“大树底下好乘凉”,但是在大树底下也有可能把小树荫死。“3+5”的发展,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都是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在全国大的发展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找到好的突破空间。建议,再一次用热烈地掌声感谢李部长!
下面,进入第四个阶段,大会发言,这也是学会的一大特色,请研究专家们就自己的研究成果在这样一个场合发言。在座的既有专家,也有很多部门同志,有利于“学”和“官”的互动交流。
首先,有请湖南省社科院副院长罗波阳同志发言,有请罗院长。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要向纵深推进,应该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第一,两型经济和两型社会的关系。
我们绝对不能够把两型社会建设等同于一个生态建设的概念,两型社会建设应该是一个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综合体。就是说,不能把两型社会建设等同于两型产业发展,或者是两型经济发展,应该从经济和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去理解两型社会,去推进两型社会。两型社会,通俗一点讲应该是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有机结合。既不能只注重两型经济发展,不注重两型社会建设;也不能够只从生态环境的意义上去推动两型社会建设,不推动经济发展,应该把两型社会建设作为湖南的一个战略机遇来发展,来保护,经济层面和社会层面要结合起来推进。
第二,两型社会要把生产、经济、流通、消费作为一个体系的各个环节来考虑。
现在,我们对于发展产业的两型和改造比较关注。但是,两型消费、两型流通,特别是低碳的、绿色的流通产业、服务业的发展还没有引起重视。在分配方面,怎么形成有利于两型分配机制的建设,这一方面还有待完善。
在建设领域,每天有那么大的投资,怎么实现绿色建筑,这里面也大有文章可做。现在的建筑基本上是高碳建筑,按照中国科学院院长罗勇强的预测,如果不改变这种高碳发展模式,到2030年建筑物的总能耗将和如今的全部总能耗持平,能耗是相当大的。所以,低碳建筑应该放再一个重要位置考虑。
一个总的思路,湖南在“十二五”时期的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在10万个亿左右,那么多的投资砸下去,如果不搞低碳建筑,还是搞高碳建筑,人居环境问题就难以改善。所以,应该把低碳建筑摆在重要位置在考虑。应该是优化增量,改造存量。新增的投资,新建的建筑物,都应该按照绿色低碳的模式来建设,对于存量应进行低碳化的改造,把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建设都按照两型的模式、两型的要求、两型的标准来推进,两型社会的建设才能落到实处。
第三,两型建设和两型体制创新要结合起来。
“十一五”期间,我们比较注重发展,比较注重建设,对改革的关注不够。当然,湖南在推进长株潭建设的角度来讲,改革和建设还是相结合的。总之,“十一五”时期改革的力度还是不够的,有些时候进展有所停止。比如,国有企业的改革是国进民退,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不是很理想等等问题,应该引起重视。
那么,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向纵深发展,可能还是要从体制机制的创新来激发两型社会建设的动力,激发两型社会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的活力。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使得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能够真正向纵深推进,能够真正实现率先,这是我讲的第三个关系,即改革和建设的关系。
第四,重点突破与全面推进要结合起来。
重点突破,湖南要突出“一心”,即长株潭三市结合部绿心,按照周强书记的讲法是要打造成维也纳森林;“一江”,即湘江生态经济带,用周强书记的话讲是“要打造成东方莱茵河” ;“一湖”或“一肾”,即“要建设好洞庭湖经济生态圈”。如果我们按照“一心、一江、一湖”的要求保护好,建设好,湖南的两型社会建设就有亮点可看,有标志性了。
除了重点以外,还要全面推进,特别是要大力发展两型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开展两型创建活动,只有重点和全面紧密结合起来,两型社会建设第二阶段的目标才能够落到实处。
我简单地汇报到这里,谢谢。
谢谢波阳院长的发言,下面,有请长沙理工大学循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解龙教授发言,他发言的题目是“两型社会建设的文化内涵问题”,大家欢迎!
尊敬的陈主任、各位专家:
第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这个决定不仅为我们的发展指明了一个新的方向,就我个人来说也强化了一种认识。从国家批准长株潭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我就一直模模糊糊的有一个观点。我认为,两型社会建设缺乏相应的文化内涵,文化指标应该是不完整的。所以,我想借这个机会谈一点粗浅看法,我发言的题目是“促进文化建设和两型社会建设的互动”。
加强文化建设是我国新时期谋求新发展的一个新战略、新主题,甚至可以说我们国家一个以文化为主旋律的时代正在到来。我认为,文化社会是与知识社会、信息社会、后工业社会等等不同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一个新说法。那么,这主要是基于我们国家坚持科学发展,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特别是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相适应。所以,我认为,文化社会能够更好地涵概我们的发展战略和我们的发展内涵,及其价值取向。
那么,对于湖南的两型社会来说。我认为,要把目标和文化建设很好地结合起来。文化建设在相当程度上,对于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的宏观背景和发展趋势有了一个新的方向,有了一个新的要求。所以,我觉得应该把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抓住机遇,更好地促进两者的结合,以文化建设丰富两型社会建设的内涵,提升两型社会建设的品质。另一方面,以两型社会建设拓展湖南文化建设平台,创新湖南建设的文化,形成文化建设和两型社会建设互动、共进的良好格局和长效机制。
下面,我想谈三个观点。
第一,以文化建设促进和提升两型社会建设。
两型社会建设主要是要在发展过程中加快和优化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使我们在更高、更好、更和谐的形态上实现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它并不仅仅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是要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人的尊严、人的主体性要得到提高,生活品质得到提高。但是,人与自然的环境不能破坏,而且要进一步优化。
所以,在两型社会建设当中,我认为一是要培育和增强两型社会的文化动力。尽管文化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理解和概括,但有一点是非常明显的,文化是长期积累并且为公众接受,而自觉遵守的思想体系和精神价值体系,它在凝聚人心、激发力量方面有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巨大力量,是社会运行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是标志一个社会文明水平和建设成效的一个主要指标。
那么,在两型社会建设当中,我们对于制度、技术、投资、市场等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给予了非常高的重视。但是,文化的推动、文化的创新,相对来说没有那么明显。
所以,湖南的两型社会建设在文化动力和文化目标两个方面,我认为都应该进一步明确和进一步加强。如果两型社会建设没有很好的将文化建设的内涵纳入其中,我认为这个两型社会建设不仅是不完整的,甚至是难以持续的。所以,要从文化的角度形成两型共识。一方面,我认为要把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当中与两型相关的很好的挖掘出来。同时,要广泛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人类文明共同成果。
第二,要丰富和提升两型社会的文化内涵,以两型社会建设丰富和创新文化建设。
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整体上都是为了更好的体现科学发展,体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全面小康社会的有序推进,体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和社会文明的一种协调互动。所以,我认为文化建设水平的高低是一个重要指标,人们的文化修养好,文化事业、文化产业都发展,应该是整体社会繁荣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我个人认为,在文化的发展当中,艺术的普及、发展特别重要。
人们往往把文化视为软实力,软实力特点具有硬实力的兼属性、渗透性,甚至比软实力更加持久。一个国家和地区只有硬实力和软实力,往往系统不完整,发展难以持续,或者是实而不坚,坚而不久。显而易见,两型社会的改革是国家层面的战略工程,应该培养自身的文化软实力。同时,需要这个软实力来推动和进一步保障。
两型社会是一种新的文明,既要拥有发达国家文明的优点。同时,也要克服它曾经产生过的一些缺陷。两型社会是一项持久的重大改革,能否在文化层次上得以确立?文化和创新两型文化关系到一系列改革成效。所以,我认为两型文化应该是湖南文化建设和湖南两型社会建设的一个有机结合点和一个重要目标,湖南是创新文化建设的重要领域,甚至是当务之急。湖南建设文化强省,如果离开了两型社会建设这个重要平台,我认为是需要进一步改进。所以,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增强两型文化建设的力度,丰富两型文化建设的内涵,浓厚两型文化的氛围,形成一种长期战略。
第三,文化产业出现的并不是一种新的产业形势,我认为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了一种新的阶段。这个阶段不仅广泛、完整地形成了新兴产业,而且整个经济社会过程渗透着文化的基因,表现着文化的色彩。也就是说,社会正在进入文化时代,它并不仅仅是文化经济、文化时代,不是经济的贡献化,也不是虚拟经济的另外一种表达。文化经济时代离不开实体经济、实体产业,只是我们更多的把它们当做一种文化载体,作为丰富文化内涵的一种手段、一种途径。
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附加值应该比科技附加值的提法更加科学。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有些人把文化称作是第一生产力,我认为是第一竞争力,甚至是支撑力。科技附加值的重点是指文化发展内涵的需要,文化附加值的重点是文化的完善性和主体性。我认为,文化附加值只是科技附加值里面的一种表现形式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附加值应该比科技附加值的提法更加科学。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文化也有些人把它称作第一生产力,我认为是第一竞争力,甚至是支撑力。科技附加值的重点是指文化发展内涵的需要,文化附加值的重点是文化的完善性和主体性。我认为,文化附加值只是科技附加值里面的一种表现形式。
文化,我们一般把它称作第三产业或服务业,我认为这个说法值得进一步探讨。第一产业中越来越多的渗透着文化因素,蕴藏着文化底蕴。所以,甚至出现了第一产业中的文化生产,文化生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用三大产业对其内部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细分。所以,我们在分析文化产业时,既要将纵向和横向结合,也要从要素和系统的角度来理解它的作用和前景。
这是我的观点,不一定对,因为是纵深推进,我认为文化是一个重要的机制,也是一个重要的机会,更是彰显两型社会成果和特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我就谈了这么多的粗浅想法,谢谢。
文化的影响确实往往是最全面、最持久、最深刻的,谢谢解龙教授的研究。下面,有请湖南工业大学两型社会研究院的常务副院长周跃云教授发言,他的发言主题是“长沙市的低碳发展问题”。
尊敬的陈主任、李部长、朱院长、张会长,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上午好!
大会安排给我的题目是关于长沙市的低碳发展。我想,两型社会纵深发展的关键问题是怎么样实现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那么,结合湖南工业大学最近两年来在低碳城市和城市低碳化方面所做的工作进行汇报。
我认为,纵深推进就是怎么样在长株潭高速发展以后实现低碳的增长,低碳的发展,这是一个前提。所以,我汇报的内容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目前长株潭在低碳城市发展方面所面临的挑战;第二个方面是长株潭里面的中心城市,尤其是长沙、株洲、湘潭在低碳发展方面的一些政策建议。
一、长株潭低碳发展面临的三大挑战。
第一,面临技术水平、经济结构、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的限制;
第二,有限的探预测空间会迫使一些民生问题过早显现;
第三,中国大部分城市,包括长株潭也是如此,碳减排能力水平比较低。
人口数量增长很快,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居民生活指标与碳消耗水平不断提高,能源密集工业化水平居高不下,国际产业与贸易分工处于低端位置。资源环境的约束,能源利用效率不高,这些都是目前长株潭城市群和我们国家目前面临的三大挑战,是一些具体的表现。
二、长株潭低碳城市发展的几点建议。
城市低碳化的主体包括政府、企业、社会公众参与;城市低碳化的核心,包括能源、能源结构优化、能源开发、传输、使用效率等等。城市低碳化的重点,低碳生产、低碳建筑、低碳交通和可再生能源、碳费、碳消费等方面。城市发展的保障包括标准政策、体制机制、规范规划、技术人才、法律法规、理念氛围等等;路线图的增减,要制定城市低碳化的目标,实现技能减排的目标,包括创建低碳城市,实现城市的低碳发展。应该说,这是两型社会建设向纵深推进要制定路线图的一个想法。
湖南工业大学做了一些工作,发表了《全国低碳城市发展绿皮书》,已经发了一期,第二期准备在明年3月份刊发。我们在碳减排和减排技术方面做了一些创新,对全国的主要城市进行了碳指数的综合排名。应该说,这些工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的推进做了扎扎实实的工作。
除了制定低碳城市发展路线图以外,还要积极推进三高一低的高能耗产业低碳化转型,充分利用低碳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比如,钢铁、建工等高碳化行业的低碳化改造,加快提升落后产能发展低碳化产业,提高低碳化产业在产业中的比重;要鼓励发展碳排放较小又具有明显规模效应的行业,比如医药、高新产业、高新机械。引进先进的技术来更新传统生产工业;发展低能耗、低排放、高效能的第三产业,要尽快打造一批特色化的低碳产业集群。
要推进能源节约,开发清洁能源。提高能源效应,调整能源结构;加大科技投入,鼓励科技创新,特别是在科技创新方面要进行大量的研发;要利用市场机制来降低减排成本。要推进公众参与,创造绿色消费。要强化政府引导,发挥规划作用,这一点非常重要。
我简单地将这些内容向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做一个汇报,谢谢。
现在,低碳发展问题也处在争论过程中,中国的压力为什么这么大?就是因为还没有找到一条很好的路子,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来实现低碳发展。探索的任务就落在两型试验区的肩上,感谢周教授的研究。下面,有请长沙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副巡视员宋捷同志发言,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问题作专题发言。大家欢迎!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也非常感谢大会安排给我一个发言机会。今天参加此次会议,主题是两型社会建设的纵深推进探索。我认为,这个提法很好。刚才,听到了领导和专家的高见和发言,深受启发。我是来自长沙国家高新区的,在这里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发展发表自己的看法。
在长株潭里面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也好,经济开发区也好,都有不少。在过去,从长沙高新区、株洲高新区、湘潭高新区,发展到益阳经开区、宁乡经开区等等,在不断发展。作为一个园区,在长株潭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发展中,如何探索,如何发展?还值得我们很好地研究。我想,对于长沙高新区而言,在政策层面是两个角度,我们是1991年3月份批准为国家高新区的,今年是进入国家队的20周年。我们从1991年到2001年第一次创业,到现在是第二次创业已经完了,进入了第三次创业。虽然,国家没有提第三次创业,但我们已经进入了这个层面。
另外,长株潭城市群的设立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之后一个新的开始。从最早各个特区的设立,到后来的经济开发区、高薪开发区和其他有关园区的发展,这么几十年下来,从前几年中央和国务院的重大部署来说,也了新一轮经济的发展。我的理解是从上海的浦东,到天津的滨海,到重庆的两江,还包括武汉城市群和长株潭城市群,我认为都是新特区的设立和发展。那么,在新特区的设立和发展中,我们作为园区怎么定好位?怎么做好支撑和发展?这也是一个纵深课题。当然,高新区也肩负着往纵深推进的示范作用和先导作用。
过去的发展有了推进,园区规模达到了1800多亿元,麓谷那边在去年也达到了1000亿元,在这个基础上按照国家两型社会的要求怎么推进?我的理解应该是创新引领、内深驱动。
说到探索,国家层面上也在探索。前不久,在湖南第十次党代会上周强书记也提出,要把湖南制造向湖南创造发展。我理解的是,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要打造创新湖南这样一个载体,只有我们实现了创新湖南的目标载体,才能够把湖南制造向湖南创造来发展。就高新区而言,我们历来主张高新区和其他园区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要将制造变成创造的过程。现在,从园区企业的发展情况来看,中联、威盛和其他企业的发展,就是走的这条路子。
所以,在我们国家层面上,就园区而言,在高新区这个层面来说,国家分了三类园区发展。一是世界一流园区,如中关村、深圳、上海等这一类园区;二是创新型园区;三是特色园区。就长沙高新区本身而言,我们是2009年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创新型科技园区的。作为创新型科技园区,国家有一系列的指标,主要指标有12项,而且明年是中期验收,2015年是最终验收,有一套体系。我看了一下这个目标体系,与我们省里提出的两型园区标准和相关指标很吻合。
前不久,我参加两型办讨论园区标准时,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是共同的目标。所以,要做好创新型园区建设,我们在材料中提出要做好五个转变。
一是要把握好历史机遇和发展主题,以国家创新园区建设推动科学发展理念的转型。
科学发展理念转型体现在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过于追求产业规模,注重经济发展质量和可持续效应,促进可持续发展,与两型社会的发展思想一致,我们正在努力。
二是要转变过多的依赖土地资源的消耗,通过技术创新资源,提升创新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使自身的技术创新成为经济推动力。
前不久,我们和领导们进行了探讨,特别是近几年金融风暴之后,国家领导多次到高新区调研,问到了一个比较集中的问题,金融风暴对长沙高新区或内陆省份有什么影响?我们回答的是,影响不是很大。通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我的理解为什么是影响不大呢?因为,我们园区的企业大部分都是草根企业、土根企业,三一、中联、远大等等,外资企业不多。所以,国际经济发生危机的话,对我们的冲击不大。但是,经开区里面的LG就是受到了影响,对长三角、珠三角的影响就大了。我们园区企业的市场是以国内为主,出口很少。珠三角出口一断,马上就面临关停了。但是,我们的出口很少,所以影响不大。我们企业掌握的技术大多是自主创新和有知识产权的技术,这是至关重要的。中联、三一、远大都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国际经济危机就不会对他们形成制约、产生影响。
反过来说,作为内陆地区,我们的经济外向度比较低,世界500强不多。但是,我们经开区也有世界500强,摩托罗拉、LG都有。但是,这些机构大多是研发机构,主要是看市场,如果有市场就进行试验,进行投资;如果市场,他们就进行研发。所以,我们在招大引外的过程中,还要把自身做好。
三是由原来单一的产业发展转型为产业配套发展。
长沙高新区最早要求不能搞地产,也不能搞房产,更不能搞其他服务业,就只搞工业。所以,只有了当初的火炬城,当初走了弯路。现在的麓谷新城明显是配套不足,我们也在转型,我们的目标是要搞“产城融合”,必须要有配套服务。
四是要改变过去着重GDP和招商引资的指标向结构效益指标、自主创新指标、环境指标、民生指标来转变。一是国家高新区综合考核体系,老一批的高新区里面排在第53位,创新园区指标排在第7位。以创新型高新区的发展战略推动园区发展战略的转型,科技创新园区定位是两区一级,在2015年要成为中部地区自主创新的领航区,两型社会建设的示范区和区域经济的增长极。
我们的想法是,2015年高新区麓谷要实现规模达到3000个亿,实际上这是一个比较保守的数字,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来看,可能要远远突破3000个亿,有可能接近4000个亿。那么,我们要优化产业结构,做好产业规划,去年做了“十二五”规划中六大产业的专项规划。我们提出要打造千亿产业,百亿阵地,十亿方阵,中联在明年预计突破1000个亿。
组织领导和管理方式以国家创新型园区建设突破园区行为方式的转变,体制机制是“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突破创新主体和产业支撑,以国家创新型园区建设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在金融体制上要创新,我们设立了金融科技支行,为企业做好金融服务。现在,企业的合同、资产可以作为抵押贷款,有很多项目已经谈成功了。
五是要以环境的优化和提质来推动社会方式的转变。高新技术产业的带动不仅体现在工业发展上,而更应该体现在社会发展上,这就是城市化问题。
我们谈了很多的城乡一体化问题,在高新区里面正是从城乡一体化过度到城市发展,今后我们那里没有农村了,只有社区。高新区产业的成效不应该仅仅体现在物质基础上,更应该体现精神文化上。
最近,市党代会书记都提出“要争创国家自主创新型示范区”,这个概念是国家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中提出了更高的层次目标。目前,已经批了的是中关村、武汉东湖和上海三家。那么,我们在按照新的目标来努力,来推进。
不对之处,请大家指正,谢谢。
高新技术园区,包括国家级的、省级的园区,都是两型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也是两型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感谢宋主任的研究。四位专家做了精彩的发言,我主持的专家报告和大会发言阶段就结束了。下面,有请张院长主持第五个阶段。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现在进入今天会议的最后一项议程,优秀论文颁奖和大会小结。请学会秘书长史永铭宣读获奖名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和与会代表:
现在,我代表蓝皮书课题组和学会论文评审组,将本届论坛评审情况做一个简要的汇报。本次总共收到征文56篇,经评审最后有42篇文章获得了优秀论文奖项。其中,一等奖16篇,二等奖26篇。
张萍《“两型社会”建设新阶段与转变发展方式攻坚研究》,刘茂松《长株潭城市群“两型”农业发展对策研究》,史永铭《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进“两型社会”建设》,郑昌华《以现代城市规划为引领加快环长株潭城市群建设》,蔡建河等《实施产业创新工程推进长株潭新型工业化对策研究》,方向新等《环长株潭城市群社会管理创新研究》,谭景阳等《昭山、九华示范片区发展路径比较研究》,文必正《“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四化”互动发展研究》,张公武等《“两型社会”建设与民生幸福指数研究》,左宏《长株潭国家三网融合试点进展与示范研究》,刘解龙等《长株潭国家循环经济产业园试点示范研究》,张旺等《长株潭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研究》,薛其林《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壮大长株潭文化产业》,刘青松《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企业成长模式研究》,周岳云等《长沙市低碳发展的实践与探索》,刘岁文等《株洲建设低碳城市若干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获得二等奖的有26篇,获奖者一共有44人:邓正华、张俊飚、徐长青、杨顺顺、蒋俊毅、刘布光、徐华亮、何俊军、吕振、曲婷、黄永忠、赵文彬、罗润芽、宋捷、吴扬帆、侯健康、聂方红、黄夏先、钟荣丙、罗洪斌、王道彦、刘建文、张燕、李晓勇、卢鹏、邓仕燕、曾昭山、肖伟、吴志鹏、刘永超、王剑爱、龙件元、邓小荣、陈先征、袁莉、谭正祥、张贺文、章文正、彭新宇、杨丽华、楚瑶 、张公武、周金文、刘宏。
宣读完毕,请获奖者午餐后到会务组领取获奖证书和奖金,谢谢!
本次会议开得很成功,陈叔红主任是长株潭两型社会顶层设计的组织者,讲得很好,有切身体会,对于长株潭所引起的变化也作了一个总结。长株潭两型社会的经验和变化是出乎意料的,2008年进行规划的时候,城市规划设计院专门找我开了半天的对话会,他们来提问题,我来作回答。当时,规划是到2010年长株潭的GDP翻一番,达到3000个亿。实际上,2010年长株潭的GDP就达到了6712个亿,变化很大。
2010年,长沙黄花机场吞吐量是1130万,武汉的机场吞吐量是800万,郑州的机场吞吐量是600万,以前长沙是没法与他们比的,现在比他们高了很多,这个变化也很大。
李部长是国务院研究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的专家,承担了很多国内外的课题,她站得高,从更高角度的平台,从全球平台,从全球视野为我们讲了城市化发展的第一位作用,成为新拉动力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提出了城市化将面临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对于长株潭的融合,长株潭的发展,环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也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那么,几位发言者也讲得很好,由于时间关系,来不及和大家进行讨论。会议开得很成功,这是第一点。
第二,蓝皮书的质量得到了充分肯定,范总编做了很好的报告,从161种蓝皮书当中,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比较,对我们做了很高的评价,对于今后提高蓝皮书的质量,将在今后发挥出的重要作用,也提出了希望。今年,161种蓝皮书进行了第二届评奖,其中评了10个优秀奖,也就是第一届的一等奖,我看了一下,都是面向全国的蓝皮书,没有一个地区的蓝皮书。评了30个优秀成果提名奖,也就是二等奖有30个入围,在这当中我看了一下属于地区性的蓝皮书有6个。其中,《长株潭城市群蓝皮书2011》居6本之首。所以,蓝皮书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第三,我们需要再上一层楼。
因为,长株潭在全国处于特殊地位,是两型社会试验区。各位领导反复提出了希望,进一步发挥出长株潭的独特优势及其作用。实际上,《长株潭城市群蓝皮书2011》发挥了多方面的效果。
一是服务决策的效果。在服务决策中,蓝皮书起到了比较大的作用。第一本蓝皮书报告、第二本蓝皮书报告都得到省里领导充分的肯定;2010年的报告也得到了周强书记充分的肯定。今年,我列入了云计算,由原来的“三化”拓展为“四化”,信息化单列为“一化”,我认为很有战略意义。中央决策层面提出了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我们就着力研究一个信息化最前沿的问题,即云计算。云计算概念引入中国是在2007年,2009年开始进入实施,也不过两年时间。现在,没有一本成书的东西。我们在这一方面提出了“数字湖南”实施云计算工程的建议报告。周强书记批了,这个报告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可行性,要纳入长株潭试验区和“数字湖南”规划。梅克保同志提出,这个建议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要列入“数字湖南”规划,在规划执行中要抓好落实。守盛首长也批了,他的批示我没有看到。另外,省里还发了一份“关于落实张萍同志报告的报告”给我,说这个报告具有非常强的指导意义。在座的各位写了很多的东西,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是在决策服务方面的效果。
二是传播宣传效果。蓝皮书对于传播长株潭两型社会示范区有一个很好的作用,去年有50多个媒体做报道,中国网现在全程直播,每个人讲的每一句话在网上都有。
三是历史记载效果。蓝皮书从战略层面记载了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历程,放在了两型社会展示馆。可见,蓝皮书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和肯定,发挥了各方面的效果。
现在,四本蓝皮书中写了文章的作者超过了100人,这是一个团队的成员,我向大家表示祝贺!并且,表示衷心的感谢!要进一步增强团队的领军力,是大家的荣誉,不是张萍个人的荣誉,我只是起到了一个领头羊的作用,领了一个头,起了个领头的作用。这本蓝皮书是100多个作者智慧的结晶,过去靠大家的结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作用,现在在纵深推进的开局之年开了一个头,从大的方面进行了探索。下面,要细化,要深化,要实化。所以,下一步大家还是要沿着这个方向进一步深化、细化、实化,力争在全国产生更大的影响,要争取进入前十位,为进入前十位而努力奋斗!
再次谢谢大家!
图片内容:
相关新闻:
图片大图:
第八届长株潭经济论坛暨《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报告(2011)》首发会中国网 曾志
第八届长株潭经济论坛即将开始中国网 曾志
中国网全程直播中国网 曾志
湖南省社科院朱有志院长主持会议中国网 曾志
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陈叔红致辞中国网 曾志
第八届长株潭经济论坛会场中国网 曾志
第八届长株潭经济论坛主席台中国网 曾志
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陈叔红中国网 曾志
张萍会长就论坛主题作简要介绍中国网 曾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副总编范广伟中国网 曾志
湖南省长株潭两型办刘怀德副主任中国网 曾志
长株潭城市群研究会会长张萍中国网 曾志
湖南省委宣传部李湘舟部长中国网 曾志
第八届长株潭经济论坛会议现场中国网 曾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副总编范广伟致辞中国网 曾志
《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报告(2011)》发布会上的赠书中国网 曾志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李善同中国网 曾志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李善同做学术报告中国网 曾志
湖南省社科院副院长罗波阳演讲中国网 曾志
长沙理工大学循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解龙发言中国网 曾志
长沙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副巡视员宋捷发言中国网 曾志
湖南工业大学两型社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周跃云发言中国网 曾志
长株潭城市群研究会会长张萍做会议小结中国网 曾志
第八届长株潭经济论坛中国网 曾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株潭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