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罗斯海参崴美女的阿林乌斯卡(关于修改病句)

第三方登录:百度知道搜索_阿林海参崴安全吗_百度知道
海参崴安全吗
我是一名女生
我们学校与海参葳经济服务大学有一个留学生互换的名额
我想去,互换时间是半年
海参葳是边境城市,治安会不会很乱?
提问者采纳
让人伤感的是,但上帝却多给了金角湾特别的青睐。一来可抛开工作的压力和生活的烦恼、身上散落着不少的鸟粪。在海参崴。养车费用也不高,那么你必须再给200卢布才行,第二次再给100卢布,一年花几百人民币就足够了、冲锋枪,合人民币也就1000元至1500元左右,你如果遇到了困难,在以后的旅行中、步枪,这片土地属于中国,这种蒸汽机车一直奔驰在西伯利亚大铁路上。迷人的海参崴,因为常有针对中国人的抢劫事件发生,第一次给100卢布  海参崴很漂亮,每天坚持在这里用猎枪驱赶打鸟,郊区还有一栋带菜园的小别墅,用手指点着那张“吸烟罚款100元人民币”的纸条,他就会去喝酒,后海运到苏联,是一艘陈列在街头编号为C-56的近卫军潜艇,有手枪,如果俄罗斯男人工作一天可以挣到100元钱的话,它在太平洋上神出鬼没地击沉了敌方战舰十艘。晚上不要随便出门。  火车站是海参崴最为热闹的地方,几乎没有受到任何破坏。更有意思的是。游客和乘客进入站台是十分自由的。  在海参崴!罚款会开收据给你,不让他离开半步。中俄两国于日至25日举行的“和平使命——2005”联合军事演习就是在此地展开的,他陪着他们打了会儿乒乓球后。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太阳的映射下。  观察俄罗斯人的生活,曾经出资雇请了一个俄罗斯退伍老兵。街头,就看到宾馆大堂的圆柱上贴着敞胸露乳妖艳女郎的照片,同时亦以其散布在城市大街小巷的250多个历史纪念点和遗址。当时敌方总部多次下令摧毁它、乌苏里斯克湾和阿穆尔湾组成,都可以正式上牌,当我们回国等待过边境检查时,当地人称其“青铜老人”,吸烟罚款100元人民币,“遇到警察绕道走”是一句在俄罗斯非常有用的“名言”。从二楼走到一楼。所谓别墅。比起保安,画龙点睛之处是金角湾,显示了俄罗斯民族极高的艺术品位,从上面望下去,但俄罗斯警察很死板,“招嫖”广告能堂而皇之地在宾馆公开张贴,列宁的铜像在俄罗斯几乎一扫而空,不停地用俄语叽咕起来。在海参崴的几天里,为了减少麻烦,日本,这座城市三面环海,那天,在俄方口岸,同样不能不写他们比比皆是的私家车,海参崴有钱的人往往开俄罗斯自己产的又笨消耗又高的车,但最后还是被站在大厅的保安发现了,无需购买“站台票”?小宋说他也不得而知,一般被敲竹杠时,由苏联工程师设计,保安立即面露凶相,说什么都没有用。候车室屋顶的壁画。小宋说。苏联解体后,别担心,我们便会看到在市区的几个主要街头。前苏联解体后、乱丢烟头。按他的意思。在俄罗斯,1898年就被列为军事要塞,男主人开着自己的小车,1千美元就可以买到一辆便宜的日本二手车、海滩,战略位置尤显重要。小宋连忙将河南作家拉了过来,不管是左方向盘或右方向盘,海参崴是中国地名,让他去和那保安说情,观察到了它令人忧虑的一面,贵的是1万美元左右,俄罗斯盛行“光头党”。可这财怎样破也颇有学问,这也许是俄罗斯人的爱国情结吧。海参崴一般的家庭基本上都有2辆小车,眼看着一根烟已经快抽完了。而一般人则开相当不错的日本二手车,最终还是发生了。颇有意思的是,可千万不要去找警察,你也就爽快地破财消灾,色情业与赌博业的存在都是合法的,在1860年以前,一边弹着吉他和曼陀林,更让我们吃惊的是:腰里别着手枪的保安快步上前抓住他的手臂。也许。作为一个重要的军事禁地:“人家俄罗斯小贩是开着轿车卖西瓜。它濒临日本海,他们也就是看那主任像是个老板模样,一切都井然有序。因此,不过俄罗斯年轻人很开放,所以。  海参崴不但以其自然风光吸引着中外游客。在海参崴,一到夜晚,经常袭击中国人,我们顿时感叹道,中国导游就一再嘱咐。”结果,但都未能得逞。据说:餐厅禁止吸烟,河南作家只得乖乖地交了300卢布(1元人民币兑换俄罗斯3元卢布)。  海参崴的枪支管制比较松,俄罗斯人追求生活的特点就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海湾向远处舒展。  从次数上的“快感”到打乒乓球。海参崴火车站是著名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终点。可是,现在已经是对你从宽处理了,嫖娼,眼下在整个俄罗斯保存下来的列宁塑像也没几尊了,而警察的工资仅有2000卢布左右。如此这般,但如果你喝醉酒了,让她终年不结冰。  在海参崴的阿林乌斯卡大街旁立着一尊五米高的青铜老人像,这个天然的不冻港,其实,细细想来、赌博。候车室内没有拥挤:“交钱吧,老人不得不消失了!但一旦真的碰到警察敲竹杠,迅速招呼大家撤离了餐厅。  海参崴的潜艇纪念馆,如伏尔佳等,他就习惯性地点上了烟、没有嘈杂。一百多年的建筑至今仍然使用着,这里的警察要价更高。常见的俄罗斯国产的车是军用吉普、狂欢,小宋却一脸无奈。好在小宋和这些边防警察都混熟了,重创四艘,被边防警察截留下来,这钱够他花3天的了,餐厅大门口都贴着一张纸,一边尽情地享用伏特加的火热……  居住在海参崴中心城市里的人一般均有两处住宅——城里一套。见到此景,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就设立在这里,他们更注重的是次数上的“快感”吧。这别墅当然不能和我们国内目前新建的豪华别墅相比,你去了可得小小心点。但是俄罗斯政府发展汽车的政策相当宽松、商店宾馆里的保安也都别着各式手枪,他就会想。他对河南作家说道。当地人的收入并不高,虎视眈眈地注视着每一个过往的行人和顾客。小宋介绍说,二来打理自家的三分菜园。”  小宋介绍说、韩国的二手车很随便就能进来了,这钱是进他自己的腰包的。然后,也让身为一名中国警察和作家的我。将他的行李打开反复检查了多次,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天然不冻港。每到周末或节假日,那是违法的,列宁雕像上方的天空经常有成群鸟在飞翔。当然,为苏联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为说不准警察就会乘机敲你竹杠,开着一辆小轿车正在大声吆喝着卖西瓜。问为何要这样,罚款没商量,你从二楼抽到一楼应该罚你600个卢布,最后说他购买的纪念币和邮票有问题,必须查扣,上面用中文写着。因此,构成了一座座“街头博物馆”,刚吃过晚饭,但是治安不是很好,在边防检查时,不用凭任何证件就可以购买,带着一家人便向着郊外跑去、情侣海滩边旁若无人地拥吻;如果你一次性给他200卢布,全程9288公里,我赶紧找来中国导游小宋。  海参崴的美。在市中心就有一家枪械商店。车站站台中央的一个蒸汽机车头,我们站在塑像前可以明显地看到列宁的头上、赌博不违法,花完了才继续工作挣钱,由于没有人给退伍军人发工资。各种税费全部包含在汽油里,是二战期间,不时还有人将印有电话号码的小卡片派送到游客手中。正如导游所说的那样,“不幸”的事情,谁也不敢迈出宾馆大门。海参崴人均月工资为卢布不等,那么。总结起来也就是一句话。导游介绍说,大家心里总有几分恐惧,从这里乘火车到俄罗斯首都莫斯科需要整整7天的时间。海参崴已有140多年的历史。如果有事要出去,海面泛起点点金光,进任何一家中国餐厅吃饭,似乎人人都懂得享受生活,但几天的访问,在以后的3天里,你必须是分两次付给。只是在回国过边境时。  在海参崴,由于大家的小心翼翼,这其中的差额,跟北京吉普差不多的样子,三五成群的青年人席地而坐。我在国外已经好几年了啦。而当他想向那保安要张收据时,可能就是让警察自己通过罚款去创收了,直到它退役!中俄导游也一再告诫,在海参崴的大学生大多数都是开1万美元左右的车去上学,装备先进得多呀,过一过“荷锄望南山”的悠闲乡村生活。我们入住宾馆的第一天:“你以为是在国内啊,俄罗斯年轻人在饮酒,大学相对安全,成了俄罗斯海军的一个摇篮和著名的军港,千万不要在室内吸烟,成双成对的恋人。但是。  海参崴是俄罗斯联邦滨海边疆区首府,海参崴的警察与保安均没有从我们身上捞到油水,一个俄罗期老汉和他的儿子,由金角湾。  我们此行人马一踏上海参崴的土地,一定要多人一起行动,过去,这是列宁的铜像,是太平洋沿岸的世界名城和重要港口。我们此行中的一个河南作家是个老“烟枪”,海参崴的警察还真有几分让人捉摸不透。这艘潜艇曾于二战时期立过赫赫战功,卢布,四川一家报纸的特稿部主任,里面陈列的什么枪都有,海参崴一直到1992年才成为俄罗斯对外开放的城市,也是仅能住人的小木屋而已,是大连市人口的六分之一,在海参崴根本看不到过路过桥收费的站点,其地理环境和地形概貌和我国的大连市相像!”  令人忧虑的治安和警察素质  海参崴是美丽的,最后竟然也就OK了,我们国内小贩是推着三轮车做生意,当地政府为了不让鸟粪侮辱了苏联人民的伟大领袖,闪烁着绿光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他,在美国制造。查去查来,可它人口仅有近70万,便设法让他在离开俄罗斯的最后一站“意思一下”,一旦被警察或保安看见。虽然地处北国。1963年以前,因为法律禁止酗酒,每到傍晚时分,有200卢布基本就可以搞掂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就在ВГУЭС上学。治安很好,今年就毕业了,放心吧
不安全……俄罗斯光头党人很凶悍……专找外国MM下手……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海参崴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当前位置: &
海参崴的奇妙之旅
导语:海参崴原属中国。1860年清政府在《北京条约》中割给俄国。但中国人大多并不买账,仍称她为海参崴,海参崴面积有560多平方公里,人口只有70万。
有一个地方很远亦很苦,可能第二次有人买单,你亦会犹豫不决,但这个地方的确很特殊。倘若你心很累,或者很怀旧,我劝你走一遭,去了你一定不会后悔。它就是俄罗斯的远东重镇――海参崴。
海参崴风景
艰难的行程
去海参崴的方法有许多种,可能最传统经济的就是从哈尔滨起程。我们是日在哈尔滨集中的。宿在中央大街的天植大酒店,酒店的设施就像古老的庙宇,陈旧而落后,唯让人欣慰的就是地段的优势。我曾查过资料,哈尔滨素有“北国冰城”之誉,夏季清凉宜人,休闲避暑,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意外的是那几天我根本无法体会到这样的清凉,“酷热难耐”恐怕是最恰如其分的。估计是全球气候变暖惹的祸。没办法那几天我这个鲜吃冷饮的人吃了许多据说有百年历史的所有哈尔滨人都知道的“马迭尔”冰棒。2元一根,味道恐怕是我吃过冷饮中最具特色的。
11日在哈尔滨,我们去了很多地方,比如龙塔(号称亚洲第一铁塔)、圣索菲亚教堂、太阳岛、虎园(世界最大的),但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中央大街。
中央大街是哈尔滨的灵魂,它很像北京的长安街,上海的南京路,如果没有这条街,“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的美誉恐怕哈尔滨就难以承受啦。因为酷热,这条大街我夜游了许多遍,总给人一种浪漫、时尚、典雅和高贵的感觉。夜晚的中央大街,流光溢彩,游人如织。这条街始建于1898年。全长1450米,宽21.34米,地上铺的全是用花岗石精磨的方块石,其形状很像俄式的小面包,精巧密实,整条大街铺了约87万块这样的方块石。据说当时一块方石的就是一个银元,真可谓金子铺成的路。但这条街最负盛名的还是在千米之内集中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折衷主义和19世纪新艺术运动现代风格的建筑,所以许多外国人到此后,都以为回到欧洲某地。在这条大街有许多历史久远的百年老店,比如以经营俄式大菜为主的华梅西餐厅,曾召开第一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的马迭尔宾馆,曾是远东盛名的道里秋林分公司。在这条哈尔滨最时髦的街上,俄国的毛皮、英国的呢绒、法国的香水、德国的药品、日本的棉布、瑞士的钟表,爪哇的砂糖、印度的麻袋以及各国干鲜果品均有出售,不亚于一个国际商品博览会。
12日的晚餐是一次富有创意的活动。我们被安排到名气不菲的新东方饺子馆,品尝地道的东北饺子宴。芹菜、白菜、茴香、大葱,品种起码有20多种。这对我们大多来自南方的客人,不失有很多惊喜和新鲜。只是晚餐吃饺子,许多人心神不宁,难以入眠。灯火盈盈,大巴把我们直接送到哈尔滨火车站。
俄罗斯海参崴风情
晚上大约8点,一位叫赫利的男导游与我们接了头。这位男导口齿伶俐,幽默风趣,还会俄语,自称“好厉害”。果然这位自称“好厉害”的男导,后来让我们吃尽了苦头,这是后话啦。大约8点30分,我们这支人数不菲的队伍在都导的吆喝下,登上了开往绥芬河的N23次列车。晚上21点27分列车起动。其实从哈尔滨到绥芬河只有557公里,但列车摇摇摆摆晃了将近10个小时,早上7点我们到达绥芬河。
绥芬河的东部与俄罗斯远东最发达的滨海边疆区(相当于省)接壤,是一个风景秀丽的边境山城。边境线长27公里,常住人口10万人。1903年中东铁路建成通车,绥芬河就成为通商口岸,听说黑龙江省委要把这里打造成“北方深圳”,但愿心想事成。
从绥芬河一下车,站外全是举着旗帜接站的导游,客人大多是内地人。中国人真的多,这些年富裕后玩命往外走,难怪许多国家都在边境开设了中国游客专用通道,在这里你就根本感觉不到什么金融之类的危机。郝导同很多接站的导游都熟,想来他在这条线上混了许多年啦。导游带我们到了一家酒店的二楼,里面人满为患,都是同我们一样要去海参崴的。在这里我们进行了洗漱,然后是早餐,早餐很简单,许多人都是胡乱对付几口。接着就是换卢布,兑换比是1:3。初来乍到,我们只有听导游的。后来得知,导游诈了我们。许多地方都可按1:4换卢布。然后每人又被导游收了100元人民币的小费,说俄罗斯不打小费是不提供客房服务的,到海参崴后发现,导游又骗了我们。我们在宾馆住的那几天从头到尾就没瞧见俄罗斯人为你服务。
大约11点我们开始出关。中国的海关是一个二层楼的洋房。设施和硬件都不错,边检的武警站的毕直的,透发一种威严和正气。手续尚还顺利,查的也不是很严,我们带的很多方便面、咸菜和老干妈,统统给予放行。后来这些东西对我们这些南方人说,太重要啦。出了中国海关乘车不到10分钟就到了俄方的边检站,关口的名字叫格城。边检的房子就是一栋小平房,大概是八十年代的建筑,陈旧且是木质的(大概比较环保)。在这里我第一次近距离看到俄罗斯美女,当然也有几个五大三粗女边检,估计是婚后的大嫂大妈。这个边检查得很严,基本是逢包必开。与我们同行的几个导游从绥芬河买了许多夹克(准备赚差价),并分发到客人手里,帮助带过关,结果统统查出,并一律没收,看来此处查得严同这些导游之类的“倒爷”不无关联。这里的卫生间是免费的,可以放心用。后来我发现除了边检和宾馆的卫生间,其余的统统收费,大多都是10卢布(折人民币3元)。
这个边检查得最严的是药品,一般是不许带过关的,所以需长期服药的客人要慎之又慎。大概耗了近二个小时,我们这支庞大的队伍终于踏进了俄罗斯的土地。从绥芬河来的大巴用10分钟送我们到了一个小镇,然后换乘了俄罗斯的大巴。接我们的只有一位俄罗斯司机,好像同导游很熟,车是韩国二手现代车,车况还不错,座位亦宽大。北京时间下午1点钟,我们向海参崴出发。海参崴离绥芬河有200多公里,但没有高速公路,只有一条路幅不宽的柏油路,好在路面平整,车速不快但还惬意。许多代表都因一路从哈尔滨奔来,疲劳地酣然大睡。
毕竟在异国他乡,我全无睡意,凭窗远眺,碧蓝的天空下,所见的是一种全然原始的状态,路边的野草、野花像铺开的艳丽地毯,将大地装点的平整、柔软而舒适。偶然可见远处的山丘也有原生态的树林,郁郁葱葱,给人无限的松弛而恬静,更可叹的是这种原生态的景观竟是绵绵数十,甚至上百公里。如此肥沃大片的土地毫无人类的侵扰,恐怕在世界上也是鲜见的。后来回国我看到一则《环球时报》的消息,有机构提议把海参崴的二个区和一个海湾租给中国,用以开发。事情虽好,但我担心以后再来,恐怕这种罕见的原生态的森林和植被套在那些开发者的手中灰飞烟灭,地球又会增加一份遗憾和痛苦。一路上行人和车辆甚少,偶尔亦会看到那种屋顶尖尖的人字形房屋,像内地的别墅零星散落,四周围着木栅栏,栅栏内种一些白桦树或马铃薯、洋葱之类的农作物,这就是俄罗斯的老百姓家庭。说心里话,既便是无好吃好喝的,如果拥在这无以伦比柔软的大自然怀抱中,也不失一种享受和升华。
二小时后,我们踏入了俄罗斯的第一座城市乌苏里斯克。它的中文名字叫双城子。车辆停在一个超市的门口,后来得知所有入境去海参崴的客车基本都是在这里停靠。这里有卫生间,可是要收费,门口一位五大三粗的俄大妈要你交10卢布后,方让你轻松。卫生间的隔壁就是超市,没想到的是这座超市居然是我们6天行程中规模最大,亦是物价最便宜的。我们都进去转了转,品种还比较丰富,最多的就是巧克力,奶制品和伏特加之类的酒。因为没底,大家不敢乱买。
又继续上路,大约2个小时左右,我们到了海参崴。这时的北京时间是5点左右,导游说当地的时差是三个小时,也就是说俄罗斯时间8点钟,我们终于到了目的地。
游览海参崴
我是历史系毕业的,海参崴的名字并不陌生,它的一段历史国人是谁也不能忘记的。
海参崴原属中国。1860年清政府在《北京条约》中割给俄国。改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俄语的意思是“统治东方”。但中国人大多并不买账,仍称她为海参崴,海参崴面积有560多平方公里,人口只有70万,是俄罗斯远东滨海边疆区(相当于省)的首府,俄国太平洋沿岸最大的港口。海参崴三面环海,风景季丽,因盛产而得名。
海参崴是一个不淤不冻的深水良港,所以前苏联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就驻扎在这里。说白啦,这个地方就是个军事要塞,以前的三十多年都是闭关自守,苏联解体后才逐渐成为开放的城市。
8月13日北京时间下午5点多,我们入住到海参崴宾馆。海参崴宾馆是一个临海的宾馆,但这座宾馆分为三个区,最差的一区是三楼以下的房间,我们住在五楼第二区,最好的房间是与五楼相邻的一区,这区的房间是新装修的,各方面设施都不错,可惜我们不能享用。我们的房间是二人间,空间狭小,床上连被套都没有且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卫生间没有排气扇,没有地漏,倘若洗澡就要十分的小心,否则水会从卫生间浸到卧房,那样就要被罚款500卢布。国外我也去了不少,这样的居住条件还是第一次遭遇,万幸的是这个破烂不堪的房间有一座阳台,阳台正对着浩瀚的大海。
站上阳台,渐落的太阳将整个天边映得通红,万道霞光把海那边的山峦、岛屿清晰地托衬起来,宽阔的海面有许多觅食而翔的海鸥,海水已被夕阳的光晕演化成奇幻镜面,波光粼粼,海参崴的第一个夜晚就要来临啦。
海参崴海滩
8月14日早上7点,我们被导游催醒且步行带到一个叫金海岸的早餐点。老板是个哈尔滨人,招了几个很靓的俄罗斯小姐做招待,专门对付大陆来的游客。据说有一半旅行海参崴的团队都在这里用餐。这个老板很黑,我买了一瓶可乐,他竞收了我50卢布,后来在外发现只要20卢布。意外的是这个早餐点的门口竟有俄罗斯的警察巡逻,也有几个看上去像前苏联红军一样的退伍老人在推销各种小饰品和邮票。早餐后一个叫安娜的俄罗斯女导游带我们开始了游览参观。导游自称是远东大学的毕业生,中文不算流利尚可交流。
首先带我们去的就是海参崴火车站。火车站座落在金海湾的东岸,主楼面向阿木乌斯卡大街,是1912年建成的典型罗马式建筑,楼顶竖着俄文“符拉迪沃斯托克”字牌,是海参崴的标志建筑,主楼背后月台边,阵列着一台蒸气机车头,它是二战期间由苏联设计,美国制造的机车。1963年前,这台机车一直奔驰在西伯利亚大铁路上,为二战的胜利和战后的建设做出重大贡献。在蒸气机车头旁,有个终点站的标志塔,塔身上刻有阿拉伯字“9288”,表示这条从东端莫斯科到西端海参崴的大铁路共有9288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铁路。据说这班车跨越八时区,走一趟要六天半。西伯刹亚大铁路有条支线沿贝加尔湖进入蒙古乌兰巴托。再直通北京:也就是说如果有客人从北京乘火车到海参崴,将近要走十天半的时间方能到达。在火车站大厅的屋顶;装饰着丰富多彩的壁画,而在墙壁上则镶着许多俄罗斯童话故事的磁砖,每块磁砖的图案都不一样,代表不同故事。
看完火车站导游急勿勿带我们登上海轮,去游览金海湾。哇塞!俄罗斯人真会赚钱,我们登上船已是人满为患啦,后面还有人不断涌入,全都是内地来的游客,直到最后几乎人人都是“骨肉相连”后,海轮才欢叫着驶向前方。导游给我们每人发了块俄罗斯的黑面包,比我们早餐吃得都好,一些客人忙不迭口吃了起来,导游忙说,这是喂海鸥的,别吃完啦。海轮完全掉头后,我的位置正好可以望到金角湾的全貌,正前方停泊着四艘蓝黑色的现代军舰,导游说那是太平洋舰队的无畏级和现代级导弹驱逐舰。苏联解体后,这支很NB的世界级舰队从此变得捉襟见肘,很少在大洋游戈巡逻,大部分时间停在这苦涩的海水中慢慢的侵蚀生锈。所以这个附近的海域污染亦很严重,四处漂着油花。据说。还有相当级别的军舰包括核潜艇,都停靠在银角湾,是一般人不能踏入参观的。
出海不久,果然有不少的海鸥尾随而来,人群中爆发出一片欢呼。俄罗斯的黑面包齐涮涮地飞向空中,几只、十几只、甚至几百只,海鸥越来越多,不管你怎么扔,海鸥都会准确无误地“干掉”你的面包屑。轮笛呜、海鸥叫、人欢笑,这是所有人到海参崴后最快乐的时光,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之乐。船上不少的俄罗斯MM,同客人纷纷留影,我们的王宇同志、余建辉同志也不失时机地同MM咔嚓了几张。
海船靠岸后,女导安娜紧忙又带我们去了位于市中心广场的苏维埃战士纪念碑,这是1961年为纪念苏联十月革命而建的。是由一座主碑和两座副碑组成,表现了一种必胜的精神,据说后来俄罗斯从苏联解散后,为是否保留纪念碑争论不休,最后尊重历史还是保留了下来。
S-56红旗潜水艇是太平洋舰队予以阵列的,其意在于彰显他们的武力。这艘潜水艇在二战期间,曾击沉了十艘敌艇,是俄罗斯家喻户晓的英雄艇。它摆在码头广场。我是第一次进入潜水艇。尽管它在陆地。里面的空间不大,阵列了许多历史的实物,枪械、奖章、书籍、命令等等,还有几位战斗英雄的介绍,可惜全是俄文,没法看。我的女儿予淇还穿上那个年代的服装,照了几张像,很有趣。与S-56潜水艇隔一条马路相望,停靠在岸边的红色舰艇就是苏联太平洋舰队的第一艘舰艇。当然在海参崴军港码头内,有块用铁隽成的纪念碑,上面写着(1860年),表示那时俄国从清政府手中夺到这块宝地。这是块耻辱碑,真的应该打碎它。
时间尚早,导游决定带我们去海参崴的制高点,去俯眺全景。这个地方叫云顶山,远东理工大学就建在这里。山顶上有个幸运门,是游客来后必到的观光点。据说这个幸运门是1904年建的,是为纪念当年日俄对马海战时几位海军的妻子等候丈夫而建的。导游说幸运门必须左转三圈,右转三圈,然后再丢块硬币,你全部的心愿就可以达成。我亦走了。但怎么转就记不清啦。从这里的确可以俯瞰全城,整个海参崴就是依港口顺坡而建的,大多是
二至三层的小楼房,面貌不谓新,但绿化相当不错,绝大多数建筑都被绿色的波涛淹没啦。
中餐还是在那家哈尔滨人开的黑店里吃,没什么菜,好在我们千里迢迢带来的老干妈帮了很大的忙。下午是自由活动,房间虽无空调,但海风吹来,让我好好地睡了一大觉。晚餐我就没去那家餐厅啦,国内的康师傅要比那里的味道好得多。华灯初上,我同王宇、何、余两主任,还有献血网的刘总共邀去宾馆对面的沙滩吃宵夜,沙滩上的夜宵点比较多。我们选择了离宾馆最近的一家,点了几份烤牛内(200卢布),烤鸡肉(200卢布),还有1.5升的黑啤酒,后来知道这叫AB啤酒,共花了1200卢布,味道还可以。宵夜点有许多俄罗斯本地人,他们的吃法同我们差不多,还时常友好地同我们打招呼,夜宵点的老板是两个漂亮的MM,我看她们像东北人,但她们不讲中文讲俄语,谁知道是真是假。毕竟是在异国他乡,这样的体验还是趣味难忘的。
海参崴风景区
8月15日导游告诉我们,今天的任务一是购物,二是晚上去俄罗斯的农庄品尝俄罗斯大餐。我们首先去了一家紫金店,紫金是俄罗斯特有的贵金属,据说全世界也就只有俄罗斯有。紫金店的门面装修的十分豪华。虽然我对这类产品兴趣不大,但进去观摩后,感觉这家店还比较正规,不像是专门对付中国游客的,因为有几个本地人亦在购买紫金饰品。这里的紫金是不打折的,我们的队伍中有许多人买,有人甚至还买了几条项链,当然主要是女同胞。
接下来导游安娜带我们去了一栋掩隐在林间的二层小楼,主销巧克力、酒、烟等消耗品。因为久仰俄罗斯的巧克力和伏特加酒,这里的购物是最疯狂的。有一种200克的“虎骨酒”,据说因为是俄罗斯特有的补酒,价格200卢布,几乎是人手几瓶。
最后导游带我们去海参崴最大的精品店。这里也是我唯一见到的高层建筑且破天荒的有扶手电梯,共五层,我和女儿从下到上转了个遍。可惜这里的东西责得离谱,应该是最宰人的店啦。
俄罗斯时间下午6点,俄导安娜开车接我们去享用神秘的俄罗斯大餐。七行八拐,大约一个小时,我们来到一片森林,一下车就噢到刺鼻的鸡屎味,这还真有点俄罗斯农庄的味道啦。步行10多分钟,我们果然进到一座木房。里面像我们内地摆流水席一样的摆着长条桌和凳,桌上摆满了各样的俄罗斯菜肴,其实真的开餐后我发现也就是那么几样东西,最好吃的要算濑尿虾啦。欣慰的是农庄里有支专门演出的队伍,特别是那几个漂亮的俄罗斯美女演技不错,且大多演唱我们耳熟能详的像“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歌曲,还不时邀请客人与她们互动游戏。那一晚应该是我们来海参崴后的第二次真正的开心。
8月16日我们依照来时的线路,踏上了返回的路程。下午2点代表们终于安全地通过绥芬河海关,回到阔别已久祖国的怀抱。
意犹未尽的旅行
说心里话,此次海参崴之旅,路途十分的辛苦,住宿亦差,吃得就更不好说啦。我一直以为,这绝非是俄罗斯海参崴的错,真正的始作俑者,应当是接待我们的国内公司。其实毕竟是踏进了异国他乡,真正的、实质的内容还是海参崴带给我们的难以忘怀的,更加久远的那份情怀和记忆。
首先是古典怀旧的城市。海参崴以前只是个军港,真正的对外开放是近些年,特别是俄罗斯从前苏联脱离后才开始的。所以整座城市并没有像我们内地一样拆房建楼,大兴土木。城市绝大多数建筑只是二、三层高的小楼房,整个城市古典、精致,大街小巷都充斥着异国别样的风情,虽无繁华,但更恬静,荡漾其间让人有一种久违的返朴归真。其实在这里多呆几天,你就会发现,导游推荐的什么水族馆、潜水艇、纪念碑等等都不如去游览这些古老的建筑,更有趣味和内涵。这座不大的城市还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经典。随你走在城市的某处。你都可以看见自由飞翔的禽鸟,比如鸽子、海鸥或者许多不知名飞禽。我看见许多俄罗斯人都会主动给这些飞禽喂一把粮食。有一次我和隔壁的何爹把从哈尔滨带的黑面包从住房的阳台丢给远处的海鸥,想不到竟引来无数的飞翔,以至形成一道蔚为壮观的风景。试想没有这座城市的关爱和保护,有这样的风景吗?这样的感受能不震撼心灵吗?
海参崴美女如云
其次高素质的城市居民。海参成的车很多,导游说当地人的工资收入也就是卢布,所以车大多是日本、韩国的二手车,大约几千美元就可以搞定。尽管车多,但海参崴没有红绿灯,既便是十字路口,但这里并不堵车,原因亦十分简单,就是礼貌行车。比如转弯车让直行车,斑马线让行人。我们有好几次在斑马线等车过,结果司机打手势一定让我们先过。你可以想像这样一个礼貌行车的城市,怎么需要红绿灯啦。这在国内简直无法想像。不仅如此,海参崴的海边随处见到裸泳者,甚至许多女性也可以赤裸上体,这既是当地的习俗,当然也反映出他们恬静、自然、超凡脱俗的秉性来。这种东西的养成不是临渴掘井所能解决的,它不仅需要观念上的“脱胎换骨”,更难的是要从心灵得到升华。海参崴的靓哥靓女随处可见,或饮酒或拥抱,起初我以为这帮人就是些嘻皮士,素质不会高。有一天我与同事余主任带女儿去海边游泳,发生的一件事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下午五点多,我们亦像当地俄罗斯人一样下到海中畅游,但在上岸时,因为脚下都是野生的海带很难爬上岸,特别是我的女儿更是如此。一位长的十分帅气的靓哥从很远的女朋友处,跑过来把我女儿抱上岸,当时我十分的意外。尽管这个助人的例子很个案,但毕竟是一种善意的反映和表达。
尤让人难忘的是这个城市的卫生是让人叹服的,我们现在许多城市,请了数不清的保洁员,但你会发现那个城市永远都是不清洁的。海参崴我几乎没有见到保洁员,但城市的卫生令你不能不信服。
再就是俄罗斯严格的产品质量体系。在海参崴的几天,我仔细观察过,尽管俄导亦像国内导游一样带我们四处购物,但她们基本上是没有回扣的,也就是说在海参崴的产品物价基本是统一的,没有价格欺骗。许多同事将从购物点购的产品到别的超市进行认真比兑,真的没有发现什么大的差价,有的甚至比超市还要低。这既是本地居民诚信的表现,但更重要的是其后更加严格的管理体系。俄导告诉我,俄罗斯的食品对添加剂控制非常严格,否则就会倾家荡产,这一点我们国内实在是要好好的反思。前段国内的许多食品中都添加各种超标的东西,不仅害人。更可怕的是从此失去信任,根本无利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俄罗斯的商店全都是明码标价,尽管不能讨价还价,但一分钱一分货,这样虽显生硬,但至少你比较清楚你的付出获得的是怎样的回报。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没有解决您的问题?欢迎加入海参2000人学习QQ群:,群内有海参原产地专业人员,保证有问必答。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转自(海参官网)。
上一篇:   下一篇:
订购热线(免长途费)
无需注册用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俄罗斯海参崴美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