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怎么诊断?

了解帕金森病的诊断依据,对于我们治疗帕金森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帕金森有哪些诊断依据呢?对于帕金森病的确诊和进一步的治疗都是非常重要的,在临床上如何对帕金森病确诊就成为重要的课题了。帕金森病主要的高发人群是中老年人,其症状主要变现为震颤、运动障碍、反应迟缓等病症,如果患者出现了这些症状就应该及时地到医院进行检查了。下面就让我们详细的了解一下帕金森病的诊断依据。

(1)帕金森病的诊断之临床表现:大部分帕金森氏病患者在60岁后发病,偶有20多岁发病者。起病多较隐袭,呈缓慢发展,逐渐加重。主要表现为:震颤(常为首发症状)、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步态异常、口、咽、腭肌运动障碍。

(2)辅助检查:帕金森病的诊断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可检测到脑脊液和尿中HVA(高香草酸)含量降低。颅脑CT可有脑沟增宽、脑室扩大。

(3)排除脑炎脑血管病中毒、外伤等引发的帕金森氏综合症,帕金森病的诊断并与癔症性、紧张性、老年性震颤相鉴别。

(4)其他自主神经症状:油脂面、便秘、出汗异常,口水过多、流涎。近半数患者有抑郁或睡眠障碍。帕金森病的诊断是约15%-30%的患者在疾病晚期发生痴呆。

通过上述内容的介绍大家对帕金森病的诊断依据有所了解了吧,如果患者发现有了上述的症状就应该引起重视了并及时就医积极的进行治疗,才能将帕金森病的病情控制住,进行进一步的治疗,降低该病给患者造成的痛苦。

温馨提示:医疗科普知识仅供参考,不作诊断依据;无行医资格切勿自行操作,若有不适请到医院就诊
}

原标题:9问揪出帕金森病

受访专家/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王青

文/羊城晚报记者 余燕红 实习生 陈雪薇

九九重阳,有长久长寿的含意,人们将这一天定义为老人节,代表着对健康长寿的执着追求,但是与衰老相伴而来的帕金森病却绊住了老年人迈向健康的步伐。统计数字显示:65岁以上的老人,帕金森病患病率高达1.7%,并且中国帕金森病患者诊断延误严重,治疗不及时,使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王青提醒,慌张步、面具脸、小写症是帕金森病的典型症状,通过回答9个问题可以帮助老年朋友尽早揪出帕金森病。

常被误诊为颈椎病、抑郁症

帕金森病由于症状多样,表现程度也不同,经常会被误诊。王青教授介绍,帕金森病如果没有肢体颤抖的症状,仅表现为僵硬,动作慢,很容易被误诊为颈椎病,在他的病人中就有被诊断为颈椎病的,做了牵引、针灸,甚至进行了手术,还没好,最后辗转到了神经内科就诊才被明确诊断为帕金森病。

抑郁也是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有的老年患者变得和家人交流少,不爱讲话,对平时喜欢做的事也失去了兴趣,不爱出门,越来越消沉,被误以为是退休了,心情不好,得了抑郁症,结果吃了大半年的抗抑郁药,等到身体的症状越来越严重才被诊断为帕金森病,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数据显示,中国帕金森病患者诊断延误严重。出现相关症状后,就诊时间平均延迟半年以上,近半数患者需要超过一年的时间才能获得确诊;即便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治疗率也不到40%,在农村和偏远地区更低。如果帕金森病诊断治疗不及时,会延误病情,等到疾病晚期再开始用药,不利于整个疾病的管理,用药的剂量会很大,不仅症状控制不好,还会出现剂末现象、异动症等运动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如何才能尽早发现帕金森病的蛛丝马迹呢?帕金森病的表现多样,诊断主要是靠有经验的医生通过体检、CT等检查。因此,患者一定要到正规医院的神经内科就诊。王青介绍,帕金森的早期表现主要是行动开始变慢,常见患者刷牙比以前慢,另外有的患者表现为闻不出味道,还有的患者经常做噩梦,在梦中拳打脚踢等。目前国际上比较通用的帕金森病筛查问卷由9个问题组成,老年人可以问自己以下这9个问题,每个问题如果回答“是”就计1分,如果超过3分,建议您马上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1.你从椅子上起立有困难吗?

2.你写的字和以前相比是不是变小了?

3.有没有人说你的声音和以前相比变小了?

4.你走路容易跌倒吗?

5.你的脚是不是有时突然像粘在地上一样抬不起来?

6.你的面部表情是不是没有以前那么丰富?

7.你的胳膊或者腿颤抖吗?

8.你自己系扣子困难吗?

9.你走路时是不是脚拖着地走小步?

早发现、早治疗生活质量更好

帕金森病会随着时间不断进展加重,会严重影响人的行动能力,思维能力和情绪。帕金森病在疾病早期进展很快,到了晚期发展反而发展变慢了,所以,由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编写的《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2014版)首次强调帕金森病应尽早诊断、尽早治疗。

帕金森病是有药可医的,对于早期早发型患者,指南推荐的药物包括有非麦角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不仅可以改善运动能力,而且可以延迟和减少运动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对帕金森病伴随的抑郁症状也有较好的疗效。

王青最后强调,帕金森病在治疗过程中除了早治疗,还要注重长期管理,以期长期获益,改善运动症状的同时兼顾延迟运动并发症的发生。目前,许多帕金森病友在坚持科学规范的治疗后,能与健康老人一样。有不少帕金森病友能演奏乐器、与家人一起旅行等尽享天伦之乐。

}

  帕金森病是一个什么样的病呢?相信大家都想了解一下的。今天出国留学网的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帕金森病的病因是怎样的。更多相关资料尽请关注出国留学网实用资料栏目。

  家族遗传性(35%):

  医学家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帕金森病似乎有家族聚集的倾向,有帕金森病患者的家族其亲属的发病率较正常人群高一些。特发性帕金森病(idiopathic Parkinson’s disease)病因迄今未明,某些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伴Parkinson病症状,以中枢神经系统不同部位变性为主,尚有其他临床特点,故可称之为症状性Parkinson病。

  如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纹状体黑质变性(SND),Shy-Drager综合征(SDS)及橄榄脑桥小脑萎缩(OPCA)等,还有一些疾病或因素可以产生类似PD临床症状,其病因为感染,药物(多巴胺受体阻滞药等),毒物(MPTP,一氧化碳,锰等),血管性(多发性脑梗死)及脑外伤等所致,临床上称为帕金森综合征(Parkinson’s syndrome,Palkinsonism)。

  年龄老化(25%):

  帕金森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40岁以前发病少见,提示老龄与发病有关,研究发现,自30岁以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酪氨酸氧化酶和多巴脱羧酶活力,纹状体多巴胺递质水平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然而,仅少数老年人患此病,说明生理性多巴胺能神经元蜕变不足以致病,年龄老化只是本病发病的促发因素。

  环境因素(5%):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帕金森病的患病率存在地区差异,所以人们怀疑环境中可能存在一些有毒的物质,损伤了大脑的神经元。遗传易患性,近年在家族性帕金森病患者中曾发现a共同核素基因的Alα53THr突变,但以后多次未被证实。

  目前普遍认为,帕金森并非单一因素,多种因素可能参于其中,遗传因素可使患病易感性增加,只有与环境因素及衰老的相互作用下,通过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衰竭,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细胞凋亡,免疫异常等机制才导致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大量变性丢失而发病。

  (3)排除脑炎、脑血管病、中毒、外伤等引发的帕金森氏综合症,帕金森病的诊断并与癔症性、紧张性、老年性震颤相鉴别。

  (4)其他自主神经症状:油脂面、便秘、出汗异常,口水过多、流涎。近半数患者有抑郁或睡眠障碍。帕金森病的诊断是约15%-30%的患者在疾病晚期发生痴呆。

  帕金森病是一个什么样的病呢?相信大家都想了解一下的。今天出国留学网的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帕金森病的饮食保健。更多相关资料尽请关注出国留学网实用资料栏目。

  帕金森病的饮食保健

  一、帕金森病食疗方(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1、枣仁龙眼汤:龙眼肉、炒枣仁各15克。将龙眼肉、炒枣仁加入水煎成汁,再加适量白蜜即成。每日2次,早、晚服用。对久患帕金森氏病、气血亏虚者有补益作用。

  2、沙棘菊花饮:沙棘50克,菊花10克。将沙棘、菊花洗净后共同煎汤,每日2次,可早、晚服用一次,也可代茶饮。适用于帕金森氏病合并高脂血症。

  3、陈皮砂仁酸枣粥:陈皮5克,砂仁10克,酸枣15克,粳米适量。将砂仁先煮成汤,再放入粳米,酸枣煮成粥后,再放入陈皮,稍混后即可食用。每日2次,早、晚服食。具有镇静作用。

  材 料:鹌鹑一只,天麻15克。

  制作方法:鹌鹑去毛及内脏,将天麻填入其肚内,用线捆住,用水炖熟,加食盐、味精。

  食用方法:去天麻,吃肉喝汤,隔日一次。

  材 料:天麻10克,猪脑花100克。

  制作方法:将上述材料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以文火炖一小时左右。

  服用方法:调味后喝汤食猪脑花,每日服用一次,或隔日服用一次。

  材 料:枸杞子50克,羊脑花一具

  制作方法:将上述材料放入容器,加水适量,加姜末、葱节、料酒、食盐、隔水蒸熟后即可食用。

  服用方法:每日分两次吃。

  (5) 血瘀选当归、川芎、丹参、桃仁、红花、地鳖虫、炮山甲、苏木。

  (6) 痰浊选瓜蒌、竹沥、竹茹、胆南星。

  (7) 气滞选枳壳、枳实、菖蒲、郁金。

  (8) 平肝选珍珠、珍珠母、生牡蛎、代赭石、灵磁石、羚羊角粉。

  (9) 祛风选蝉蜕、僵蚕、全蝎、蕲蛇、钩藤、蔓荆子。

  (10) 通络选牛膝、木瓜、姜黄、伸筋草、蜈蚣。 症状加减规律是大便秘结加大黄、火麻仁、郁李仁;颈项强加葛根、木瓜;腰肢酸痛加虎杖、威灵仙、徐长卿、秦艽;头痛加白芷、菊花、夏枯草、蔓荆子;肢体僵硬加白花蛇、僵蚕、地龙;肢颤显著加羚羊角粉、钩藤、蕲蛇、潼蒺藜、续断、桑枝、木瓜;头晕耳鸣加天麻、钩藤、黑芝麻;流涎加陈皮、半夏。

  一法一方的研究,实为多法多方融二为一,便于掌握或制成中成药。如固本扶正法治疗实则融补虚、祛瘀、熄风、通络于一炉。常选用人参、黄芪、茯苓、白术、首乌、补骨脂、牛膝、菟丝子、珍珠母、生龙牡、赭石、磁石、钩藤、羚羊角粉、生熟地、枸杞子、女贞子、龟板、桑寄生、麦冬、知母、当归、川芎、赤芍、白芍、桃仁、红花、鸡血藤、地龙、僵蚕、蕲蛇、山甲、蝉蜕等治疗各期帕金森病。

  又如许氏以震复宁散治疗本病,药用地龙、珍珠、僵蚕、蝉蜕、天麻、龟板、钩藤、地黄、蕲蛇、黄芪、当归、红花、茯苓、白术、石菖蒲、大黄等,制成散剂或水丸,每次8~10克,每日2~3次,3~6个月为一疗程,一般治疗2~3个疗程。根据不同证型随证加减。

  随着人们对本病治疗的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也逐渐拓宽,继多巴胺替代疗法之后,目前人们普遍看重神经保护性治疗,被称之为帕金森病治疗的第二次革命。能够早期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免受破坏,这是较其他疗法更具重要意义的举措。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医中药的整体治疗就是治本之法,...

  以下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和整理的世界帕金森病日来历,希望大家喜欢!

  4月11日是英国内科医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的生日,为了纪念帕金森博士发现者以及为帕金森病治疗做出的突出贡献,把每年的4月11日定为“世界帕金森病日”。

  1997年4月11日,欧洲帕金森病联合会(EPDA)在其纲领中宣布,帕金森病患者拥有以下权利:1、被介绍给对帕金森病领域有特殊兴趣的医生的权利;2、接受准确诊断的权利;3、获得方便的帮助或服务的权利;4、接受长期照顾的权利;5、参与治疗过程的权利.

  世界卫生组织(WHO)支持了世界帕金森病日的确定及欧洲帕金森病联合会的纲领.许多国家的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都选择在4月11日这天举办帕金森病主题活动.世界卫生组织还与一些国家政府部门、国际和地区医学团体合作,共同推动帕金森病的研究与治疗.

世界帕金森病日历届主题

  第13届,2009年4月11日——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生存质量

  第14届,2010年4月11日——携手健康·共筑希望

  第15届,2011年4月11日——充满信心,快乐生活。

  第16届,2012年4月11日——乐观向上,科学治疗,战胜帕金森

  第17届,2013年4月11日——科学治疗、避免误区

  第18届,2014年4月11日——早期发现、全面了解

  第19届,2015年4月11日——科学治疗,律动生活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功能障碍疾病,主要影响中老年人,多在60岁以后发病.其症状表现为静止时手、头或嘴不自主地震颤,肌肉僵直、运动缓慢以及姿势平衡障碍等,导致生活不能自理.最早系统描述这种疾病的是英国内科医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

  研究发现,帕金森病的病变部位在人脑的中脑部位,该处有一群神经细胞叫黑质神经元,它们通过合成一种"多巴胺"的神经递质,对大脑的运动功能进行调控.当这些黑质神经元变性死亡达80%以上时,就会出现帕金森病的症状.

  迄今为止,原发帕金森病的病因仍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主要与年龄老化、遗传和环境等综合因素有关.而对帕金森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属于慢性进展性疾病,如不及时治疗,患者生存期明显缩短,晚期因长期卧床易出现肺炎、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约有四分之一的帕金森病人因过分担心疾病而伴有抑郁症状.

  目前欧美国家50岁以上人群的帕金森病患病率为1%.liuxue86.com在我国,55岁以上老年人中约有170多万帕金森病患者,患病率与欧美国家接近.

  ①颤抖。颤抖是帕金森氏症最常见的病征,患者单边或双边的手臂会不由自主地抖动。此外,双腿、双脚或下巴也会有抖动的现象。稍微动一动正在颤抖的部位,可使抖动得到缓解。通常睡眠时不会出现抖动的现象;

  ②四肢僵硬或肌肉挛缩。出现这一症状是因为大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帕金森怎么判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