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在医院晕倒了,医生在给别的病人看病,会先救晕倒的人吗?

这是一道没有标准答案的送命题!
最近几天,上海哮喘老人抢救无效去世,急救医生曾拒绝借出除颤仪事件,闹得沸沸扬扬。
舆论一发不可收拾,上海官方经调查后,给出了答案:对当事医生作出停职处理!

文章开头,不想去评论这件事孰是孰非,先分享两个曾经发生过的类似事件吧。
第一件:及时出诊,集体被罚
2021年1月2日,江西上饶市信州区发生一起车祸,肇事的驾驶员叫了救护车。
但在上饶市派出的120还未抵达时,有一位好心的路人路过,他认识上饶和康医院的一名骨科护士,便急忙打电话给护士,让医院派车过来救人。
接到路人的电话后,医院几分钟就迅速赶到了车祸现场,将伤者抬上救护车,送到医院。而上饶市指派的市人民医院的救护车到了现场,没接到伤者,空诊返回。
事情本应该到此结束,但却不曾想事情的走向却不受控制。
被送往和康医院的伤者住院治疗12天后,还是觉得疼痛不适,办理了出院,转到上饶市人民医院检查,发现有多处骨折,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给康复增加了难度。
得到这样的结果后,伤者儿子打电话把和康医院投诉了:当时拨打的是120急救,和康医院违规。
接到投诉后,上饶市卫健委展开了调查。
调查认为:和康医院的做法不符合相关程序规定,造成了不良影响。给予该院急诊科通报批评,急诊科主任被约谈,同时责令医院扣发急诊科科室负责人奖金500元,当班出诊的医护人员每人罚款300元。并要求两家医院进一步加强对关键岗位的监督,一经发现违法违规问题,给予开除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

第二件:被拦停的救护车,接错患者,惹上大麻烦
2021年8月13日,浙江舟山市定海岑港街道调委会成功调解了一例救护车接错人的案例。
事发同年5月,家住定海区岑港街道的王老伯突发疾病摔倒在地,家人紧急拨打120求救。
家属和救护车约定碰头的地点是:岑港马目西方明珠。很凑巧的是,当时同个路段也发生了一起严重交通事故,也呼叫了救护车。
第一辆应该接走王老伯的救护车到达车祸路段后被拦停,接上现场受伤的患者回了医院。而车祸叫的救护车十分钟后才到达,到场的急救医生立即对王老伯进行了急救,但当时患者已经没了生命体征。
事发后,家属向第一辆救护车所在的医院提出了赔偿,要求医院为患者的死付全责。
后来,调查处理后的结果是:第一辆救护车未到达指定的地点履行救护义务,导致死者的抢救延迟了10分钟,救护车所属医院负有保证“及时”发车的义务,故医方的迟延救护行为存在过错。
可没有证据能够证明延迟救护,是导致患者去世的直接原因,医院需承担一定的责任,但不是全责。
延误抢救客观上的确是降低了抢救成功的几率,每个人的生命都应当受到第一时间的保护,结合医方过错程度,基于公平合理原则及人道主义精神,医方给予应该给予家属适当的赔偿。

上述两个真实发生的例子,感性上来看,救护车并没有做错什么。第一个案例,接到路人的电话后,及时派出了救护车,但最终等待他们的结果是什么呢?上到科室主任,下到当班医生,集体被罚。
第二个案例,第一辆救护车被拦停,当时车祸现场有严重的伤员,若是他们置之不理,先去接了王老伯,没有耽搁患者的抢救,医院不用赔钱,但舆论会放过他们吗?会不会又有人说,第一辆救护车的医护人员“不配为医”“太冷血”“没有人道主义精神”?
举这两个例子不是想为谁开脱,只是想说,谁都不想遇到这样的事,这道题没有标准答案,做与不做都是送命题!
拒绝借除颤仪,医生做错了什么
拒绝借除颤仪后,哮喘老人去世,当时随120出车的急诊的医生陷入舆论中心,经过舆情发酵,他最终被停职处理,冤吗?
有网友指责他,不会灵活处理事情,人家202室的家属都同意了804的请求,急救医生却坚持不依,接到患者之后扬长而去,太冷血!
但我想问一句,若是急救医生“好人好事”借出了除颤仪或是先送804室去了医院,202室的患者在等待急救途中突发危险或去医院的路上发生室颤,有生命受到威胁怎么办?
202室家属会理解医生吗?众网友会理解吗?120急救的相关规则,能够理解吗?
就像文章开头的两个例子一样,做了好人好事的急救医生,也逃不过规则圈出的这个圆。
要说这个被停职的急救医生错在哪里,我找了很多理由,可能他错在太冷静吧?
在当时的情况下,804的患者急需救治,而急救医生却很冷静地拒绝了804家属的请求。804家属的着急,202室的理解都和急救医生的冷静、“不近人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刺痛了大众的眼睛。
只是他真的错了吗?若你是局中人,你将怎么去解这个局?你就一定能做到两全其美,处理得让人找不到诟病吗?鞭子不是抽在自己身上,不会有痛觉,后果不是自己承担,谁都能保证一身正气!
家属回应:医患双方不是站在对立面
3月31日和4月1日晚上,死者家属对急救医生被停职这件事进行了回应:
自己父亲的离世已经不能挽回,关于浦东卫健委发出调查情况通报,家属并未接到任何相关单位的沟通;
回顾这整件事,并非要把老百姓和医生放在对立面,因为在这件事中,有很多热心负责的医护人员帮了忙,医生都是经过高等教育怀抱理想穿上白大褂治病救人的,家属一直很相信医生。
家属想要知道的是:面对这种突发情况,面对轻重缓急的病情时,医疗资源如何分配,相关人员如何判断?
120急救医生被停职,家属很难过,这不是家属的初衷。因为在当前医疗物资匮乏的情况下,医生不应该因为这些事而不能在一线去救治帮助更多的人。
亲人的离世的悲剧已经不可逆转,家属希望他的离世能够让整个体系得到优化,更加完善,让每个病人都能够得到妥善的救助。

下午一点左右,公安系统的警官打了电话,解答了家属的一些疑问。
但他们想要知道:上海120有没有相应的指导文件,可以告知医生怎么面对?如果没有,是否可以加以完善呢?医生不仅仅是救死扶伤,他们也需要收到流程的指导。同时在必要情况下,指导并告知百姓流程。
正如家属所说,悲剧已经不能挽回,事情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促进制度的完善,流程的优化。
这样的悲剧不是某个地方特有,医护人员面对这些情况时,该怎样处理,这些都需要一个指导。
有时候医生“冷血无情”“不敢”“不愿”,我们也要思考,为什么他们会这样?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医生也是肉体凡胎的普通人,需要工作、需要养家糊口,需要生活下去......

}

  得知广州市财政局局长张杰明表态,不再坐等省里出细则,广州先制定“救命钱”(小汽车号牌拍卖所得)细则的消息,7位参加广东省两会、并一直关注和支持此事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表示很欣慰,其中,有3位明确表示,会替需要急救的受害者盯紧这件事的进展,免得“两会”结束后事情就没了下文。广东省人大代表祁海则以正式建议的形式上交人大,一方面与广州市财局沟通,盯紧细则进展,一方面也希望省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作出回复。

  代表、委员还就“救命钱”如何快速救人提出了建议,一致的意见是,有基金做担保的前提下,安心先救人,再去想领钱的问题。广东省人大代表朱列玉甚至提出一个“起步价”的概念,就是制定规则时,可以确定一个基本抢救的“底线”,比如紧急输血、吸等,受害者无需申请,基金就可以将“起步线”的钱划拨过去,后续产生的急救费用,再通过程序审核发放。

  交通事故受害者回访

  张嘉慧:希望简化申请程序

  记者回访了正苦苦等待医疗费的张贤妹妹张嘉慧,听闻广州市财政局局长张杰明明确表示广州市要开始启动制定“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实施细则后十分欣喜,似乎看到了姐姐病情的一丝生机,“感谢感谢!我相信这笔钱能帮助到我姐姐以及我家,减轻家里的负担。”但与此同时,张嘉慧有了担忧“这笔钱真的可以分到我们的手里吗?”

  张嘉慧认为,不管是哪个部门管理救助基金,不管是哪个机构或者个人可以申请,都希望能够简化程序,以最快最为便捷的方式到达申请方手里。家庭申请或医院申请等多种申请方都可以,“个人对医院方比较信任,他们毕竟是救死扶伤的人,能够知道我们需要的帮助是多少”。

  邹艺辉:农合医疗繁琐望设公共账户

  “对我,对我们家庭都增长了不少信心!”不管付出多大代价都要救儿子邹艺辉的邹先生出难得的笑脸,连说了三个希望:“希望这笔基金能帮助到所有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希望基金能越快越好地到账,孩子的病情不容耽误啊;希望拿钱越简单越好。”

  以何种方式提取基金,邹先生认为,政府部门可以设立一个公共账户,由这个公共账户再下发到个人,程序简单。“农村合作医疗过程实在是很漫长,申请时间可达到7~8个月,打印出来的医药清单还要审批,时间花费很长,因此希望基金提取能够尽量地简单”。

  家长张志学:相信“救命钱”会缓解困难

  向媒体求助后,张志学这几天也一直在关注事情的进展。看到广州市要“先救人”,他觉得自己的家庭很快可以不用“那么难了”。张志学告诉记者,两个孩子一起出了这么大事,对家庭的打击很大。

  代表委员说“救命钱”

  广东省人大代表朱列玉:广州“财爷”说话是可信的

  广东省人大代表朱列玉表示,张杰明不仅是省人大代表、又是职能部门负责人,“他一方面代表市民、又代表政府,公开的表态是可信的。”提到记者回访过程中,受害者怕“不了了之”的担忧,朱列玉说,“你让他们放心,他(张杰明)如果不尽快做,我还会使代表权力问他呢,答应了怎么不做?”朱列玉再次通过信息时报向受害者保证,会督促广州市尽快激活这笔救命钱,“前天,他跟我交流时说过,这笔钱等不得,要快。我相信不会不了了之的,我和你们一起监督。”

  “起步价”以下无需申请直接划拨

  对于如何建立紧急的垫付机制,简化审批环节,朱列玉提出两个方面的创新,一是提出一个无须申请、审核环节的基本垫付“起步价”,一是医疗机构与基金账户联动,实行无缝衔接。“紧急输血、抢救,把命先抢回来,用不了太多钱,可能几千,不超过1万元,设一个底线,建立医疗机构和基金划账联动机制,迅速垫付,直接划账过去,后续的抢救费,再通过简化程序审核。”

  广东省人大代表祁海:放心,我交了建议必须答复

  得知受害者的担忧,祁海昨日接受回访时表示让受害者放心,“现在广州市已经答应先做了,必要时我会和市里交流意见,跟进这个事情。除了广州,还有其他城市都有进行小汽车牌拍卖,也应该尽快拿去救人,我已经正式交了建议书上去的,省政府有关部门是必须出来给我答复的。”

  广东省政协委员苏忠阳:2007年4月份后的伤者都应有资格

  苏忠阳昨对广州市正在制定的细则提出建议,“小汽车牌拍卖是在2006年4月开始启动,那么,我认为,其后一年,也就是2007年4月后的受害者,没支付能力的,紧急‘救命’的那部分费用,他们应有资格申请。”这对信息时报回访的受害者无疑是个积极消息。

  既然2006年就启动了,为何申请资格不能追溯到2006年呢?对此,苏忠阳解释说,从车牌拍卖,到资金落实到基金,“这里有一个钱到位的时间差,每年财政会做下一年度的预算,做好后,再拨款到基金,不然整体的财政预算都要被打乱。”

  基金只能用于急救不负责医药费

  不过,对于基金的使用范围,苏忠阳强调,根据公开报道,目前广州市小汽车牌筹集的资金仅有1.8亿元,而且根据国家上位法,是明确用于道路交通事故紧急救助的,就说明,它只是“救命钱”,不能用来支付医药费,“不然多少钱都不够,必须保证有更多需要‘救命’的人活命,其他的,可以通过其他救助渠道想办法。”

  此外,他还建议,基金有限,在广州市“救命钱”细则正式出台后,除了已经有固定来源的小汽车牌拍卖所得,也可以加入其他渠道,“首先政府应该给予一笔启动资金,汇入基金,另外,交强险、社会捐助等,都应该作为基金的补充来源。”

  广东省政协常委、市律师协会副会长王晓华:医院先救治再申领救助金

  王晓华说,“看到报道我很高兴,有关部门对大家关注的“救助金睡觉”问题这么快就有回应,香港的政协委员接受你们采访时也表示,在香港这笔钱是由民政部门发放,跟我的想法也是一致的。”

  当记者问到是否需要建立快速垫付机制时,王晓华委员表示,“医院可以先行救治再领钱,这样就可以保障伤者的紧急需要了。无论从道义上还是法律上,医院都有义务救治伤者。”

  广州先行省里也要尽快跟上

  至于领取救助金的方式,王晓华委员说,钱不应直接发放给受害方家属,最好是单位和单位之间结账。医院有真实抢救病人的记录,结合照和签名,经过审核后就可以发给医院了。

  但目前的问题是,广东省里还是没有有关领导表态,广东省里的细则一定要尽快出台,这样医院才能吃到定心。”

  广东省政协委员郭清宏:救命钱先垫 肇事者找到后返还基金

  广东省政协委员郭清宏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先行垫付也需制定一个简单的办法,让使用者也有法可依。“发生事故后,可能会出现一时找不到肇事人的情况,‘救命钱’同样要立刻垫付,但一旦找回肇事者,就应该让肇事者将救命钱返还给救助金。”郭清宏表示,这些都需要规范,但在前期,可以预先垫付。

}

  随州市中心医院作为该市唯一的三甲医院,承担着救治全市所有新冠肺炎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重任。1个多月来,该院重症医学科携手江西援随医疗队,每天和疫魔进行生死鏖战,从死神手中抢夺生命。

  救一个人,就是救了一个家庭

  2月2日20时,重症医学科龙门病区收治了第一位重症患者。该患者转入时,呼吸困难,口唇发绀,双肺几乎全白。

  主治医师汪群博立即展开抢救,进行气管插管,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插管过程中患者会有呛咳反射,甚至呕吐,飞沫中存在病毒,十分凶险。插管时,医生与患者之间只有10厘米到15厘米的距离,整个过程要在30秒内完成,需要快、准、稳。这些在平时看似行云流水的操作,在三级防护下却显得格外艰难,护目镜下凝结的雾气、笨重且密不透风的防护服,都增加了操作的难度。

  终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该患者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呼吸状态明显改善。此时,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因为精神高度集中、体力严重透支,已是大汗淋漓。“这位患者经过3周治疗,成功脱掉呼吸机,转入普通隔离病房。”汪群博说。

  随后的日子,重症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更是不言放弃,坚守希望。“当病人发展到重症后,除了肺,还会出现其他器官受损,我们就会根据病人的情况个体量化,制定更复杂的器官支持治疗。例如,血压下降就深静脉穿刺置管,肝、肾功能损害就需要血液净化治疗。”科主任徐化强说,“救一个人,就是救了一个家庭,我们不会放弃。”

  在重症监护室病房里,大部分患者都处于昏迷状态,即便是意识清醒的也全身插满管子。“患者嘴里的导管不能受压、不能折断,这是他的生命通道,身上的管道非常多,任何一个脱落都会造成致命的后果。”护士长廖娟娟说,护理人员需要付出双倍的护理关照,每1个小时至2个小时改变体位,但又不能改变太大。目前,科室已开展多起俯卧位通气治疗,患者呼吸得到明显改善。

  联手应战“炎症风暴”,血浆置换救回生命

  “叮铃铃……”2月13日11时28分,龙门病区的电话骤然响起。“ICU吗?我是感染科六病区,有个患者突然发生了病情变化,血氧饱和度持续下降,请你们紧急会诊!”

  病情就是军情。徐化强立即赶到感染科六病区。患者刘某某,59岁,既往有糖尿病、支气管炎病史,2月10日入院治疗。三天来,患者病情持续恶化,呼吸衰竭,肾功能和心功能指标都在下降。

  病情变化太快,难道发生了“炎症风暴”?徐化强迅速安排患者转入ICU病房,一场与死神的较量紧张有序地展开:汪群博医师娴熟地插管、接呼吸机,汪家朋医师麻利地进行中心静脉穿刺,护士长余珊快速接上监护设备,护士王婕抽取血液标本送去化验,江西援助医师高明龙迅速开好医嘱……

  转眼间,1个小时过去,各种抢救、治疗手段都上了,却不见效果。1天、2天、3天……患者病情始终没有改善,大部分时间处于昏迷状态,心肺功能、肝肾功能各项指标仍在不断下降,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直线飙升。2月20日,徐化强紧急召集全科医护人员,同时邀请江西医疗专家许建宁教授团队进行会诊。经过病例分析,许建宁教授提出对患者尝试性进行血浆置换。

  次日上午,医护人员默契配合,精心操作,通过血浆分离器,先将患者血液中的血浆与血细胞成分进行分离,分离后的血浆弃用,再使用新鲜血浆、白蛋白等胶体置换液进行置换。2个小时后,血浆置换顺利结束,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各项检查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好转。

  2月26日,医疗团队再次进行联合会诊后,进行了第二次血浆置换治疗,使患者病情得到进一步缓解。3月7日,传来好消息,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病情稳定。

  “只要有一分生的希望,就会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3月4日9时,江西吉安市人民医院医生刘娟准时走进龙门病区ICU,迎接新的一天挑战。

  “现在还有12位危重患者,病情都比较复杂。”江西医疗队重症医疗组组长邹颋介绍,这里集中收治了随州市病情最重的患者,但是医护人员从未放弃过努力,从未放弃过坚持。

  12时50分,邹颋和刘娟听到护士呼叫:“8床血氧饱和度下降,血压低……”

  两人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病人病情突然出现恶化,可能导致呼吸衰竭。

  一场生死竞速随即展开:气管插管,用呼吸机帮助病人恢复呼吸功能;深静脉置管,维持血压稳定……与疫魔交手已久,两人都有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一条条医嘱脱口而出,手上的操作迅速而精准。

  邹颋说,其实这些操作都是ICU医生最为常见、也是最熟练的技能,几分钟就能完成,只是如今处在一个高风险的环境中进行。进行气管插管时,医生和病人几乎是口鼻相对,这时病人体内的病毒、气溶胶从口腔、气道大量释放,是医生面临感染风险最高的时候。

  “这是家常便饭了。顾不上害怕,救命要紧呀!”邹颋说,当病人生命危急的时候,医生、护士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抢救,这是一种职业本能。大家都知道,ICU的抢救有一个极为短暂的“时间窗”,直接决定着能否把患者从死神手里拽回来,错过了,可能就是最大的遗憾。

  1个多小时过去了,抢救结束, “病人还处在危险期,但生命体征稳定了。”

  14时30分,邹颋和刘娟两人完成交接班走出病房时,前胸后背已全部湿透,立马感到一阵“透心凉”。

  这时,防护期为4小时的身上防护服已经“超期服役”。(赵良英 刘诗诗 熊仕伟 郑荣林)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晕倒被送到医院会怎么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