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世界第一中单所述的“我们国家今天所遇到的形式”是指美国面临的什么境况

(1)不断恶化的经济、政治危机;(1分)罗斯福新政;(1分)由自由放任转为国家干预经济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2分)
& (2)余粮收集制(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分)提高农业生产,巩固工农联盟(如答为了摆
& 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的政治、经济危机亦可得分)。(2分)
& (3)苏:利用市场机制(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1分)美:国家干预经济发展。(1分)
& (4)把市场和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市场和计划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或方式;经济发展模
& 式要因时而变。(1分,写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其它表述言之有理的,酌情给分)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历史
法国人傅立德在《上海法租界史》序言中写道:“当第一个法国人来这里居住时,它还是一个布满了沼泽地的荒僻的地方。创建初期的寒伧的‘法国区’(法租界)今天已经成为这个巨大的上海地区中心的一个繁华市区,……完成这样的业绩花了多少时间呢?还不到80年。我们有权利引以自豪。”该书大约创作于:
A.19世纪晚期&& B.20世纪初期&&& C.20世纪二、三十年代&&& D.20世纪中期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观察下列两幅美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图片:
&&&&&& 图一:美国繁荣时期的汽车长龙&&& &&&&图二:美国人排起长队领救济
材料二: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挽救了市场经济。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出了一些毛病,在30年代的时候,那么,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在国内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
——《大国崛起》解说词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美国经济发生了什么重大的变化?&
(2)材料二中的“他”是指谁?他开创的经济新模式与以往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3)材料三中所说的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什么政策?为什么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以下材料:
“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但它有没有姓“资”姓“社”的问题呢?有的。那不是说“现代化”本身只姓“资”,不会姓“社”;而是说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吴于廑先生有这样一段话:十月革命后,“历史上就出现一个与资本主义工业世界相对立的、以实现生产资料公有、消灭阶级剥削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工业世界”,20世纪的历史,是这两个工业世界内部变化和相互竞争的历史。
—— 钱乘旦《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化史研究》
(1)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和美国各是采取怎样的“现代化执行方式”的?
(2)概述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苏联和美国为代表的两个工业世界内部变化和相
互竞争的历史。
(3)通过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苏两国发展现代化所采取的方式及五十年代以来两国内部变化的史实,你能得到怎样的认识?
科目:高中历史
关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苏联,教科书上有这样一段叙述:据官方数据,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3倍,国民收入增长86%,劳动生产率提高38%,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28年的39.5%上升到53.4%。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例达到70%。……至1937年,当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重工业年增长率达19%,超额完成计划指标121.3%。
回答问题:
你如何看待上述材料中的数据?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学年广东省清远市高三上学期调研文综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转型的进程从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经历了被动开放、经济起步、政体变革、思想解放四个时期。这是一种社会质变,即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发生了整体性的变革。以下不属于这一时期社会转型表现的是A.洋务运动??? ? B.义和团运动   C.戊戌变法
???? D.马列主义的传入 2011年小高考主观题部分可能命题区域预测
您的位置:--&
2011年小高考主观题部分可能命题区域预测
来源:&&作者:二十九中
尚祚祥&&录入人:潘梅&&发布时间: 15:33:37&&
江苏四年小高考主观题考查汇总分析与2011年
主观题部分可能命题区域预测
&&&&&&&&&&&&&&&&&&&&&&&&&&&
2011年预测:关注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第八单元:世界政治格局
第二单元: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第三单元:近代西方代议制、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鉴于前三年连续考查中国历史部分,今年估计考查世界历史部分可能最大,建议重点关注第二、第三单元,特别是西方代议制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二单元: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一、三、四单元
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六单元: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策的调整、第七单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预测可能性最大考查第六、第七单元(联合考查),包括涉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应以罗斯福新政为主展开考查
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一、二单元:儒家思想与西方人文精神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发展、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建议重点关注第六单元,结合中共诞辰90周年
本表仅代表关注主观题。注意三道大题的中外历史分布。
因今年已经是小高考第五年,主观题已考单元未必不考,但未考单元应更加值得关注!
建议重点单元进行针对性二轮知识点再复习,加强大题模拟训练。
&&&&&&&&&&&&&&&&&&&&&&&&&&&&&&&&&&&&&&&& 二十九中& 高二历史备课组& & (尚)
必修一主观题预测性复习
近四年大题考查未涉及单元:
第二单元: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代议制;
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二单元: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复习提示:本单元主要讲古希腊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罗马民主法治。(文明起源)复习时一要注意与东方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比对,认识两种不同文明的产生与地位;二要注意与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乃至今天民主政治化联系,认识其对后世深远影响。
知识点复习:
1.了解古希腊的城邦制度(新增)
特征:小国寡民的城邦;(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奴隶制工商业经济)
认识:城邦的狭小,使公民能更直接地参与城邦政治,积极地追求民主权利,是民主政治产生的社会政治条件。
2.了解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
(1)梭伦改革:公元前6世纪初
内容:根据财产多寡,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财产越多者等级越高、权利越大;(创新)
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
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前三等级公民均可入选; (创新)
建立公民陪审法庭;(创新)
废除债奴制等。
意义: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2)克里斯提尼改革:
内容: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以部落为单位举行选举;(创新)
设立五百人议事会;
成立十将军委员会;(创新)
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实行陶片放逐法。(创新)
意义: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3.了解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繁荣的表现&&&
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期间,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了顶峰,称为“黄金时代”。
改革内容: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
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也迸一步扩大;
陪审法庭是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
发放公职工资和观剧津贴。(创新)
本质:雅典民主政治只是奴隶制基础上的少数人的民主,妇女、奴隶和外邦人无政治权利。
4.了解《十二铜表法》、公民法和万民法&&
罗马共和国时期:(1)《十二铜表法》:公元前5世纪中期形成,标志罗马成文法的诞生。一定程度限制了贵族特权,保护了平民利益。
(2)公民法: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
罗马帝国时期: (1)万民法:3世纪,普遍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2)《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5.认识罗马法的作用:(1)维系统治:维系和稳定罗马帝国的统治,为统治者权力提供法律依据。
(2)影响后世: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其原则和制度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产生重要影响。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1.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和“光荣革命”
(1)开始: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的议会最终获得胜利,国王查理一世被押上断头台。
(2)完成:1688年,英国议会邀请玛丽和荷兰执政威廉承袭英国王位,共同统治英国。这次不流血的政变,历史上称为“光荣革命”。它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此后,英国逐渐建立起君主立宪制。
2.了解《权利法案》
前提: 1688年,光荣革命确立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统治。
内容:1689年 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内容:限制国王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
影响: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3.了解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1)组成:根据英国君主立宪制,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组成责任制内阁;
(2)形成:18世纪前期,责任内阁制度形成,第一任首相是沃尔波尔。
(3)权力:英国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由于内阁制政府具有对议会全权负责的特征,故称责任内阁制、议会内阁制。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或首相负责。首相是内阁的最高首脑、议会党团领袖、下院多数党领袖;拥有行政权,通过议会拥有立法权,实际上掌握了国家大权。
4.了解1832年英国议会的选举改革
原因: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影响:工业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5.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概念: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用宪法限制君主权力保护议会权力的政治制度。
特征:英国君主立宪制度是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虽保留君主,但由议会掌权,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或君主统而不治,议会权力至上)
最大特点:责任内阁制
6.理解美国1787年宪法&&
前提:美国摆脱英国殖民统治,成立美利坚合众国;(民族独立)
内容:①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国家,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②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体现行政、立法、司法的“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③实行总统制,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
评价:①美国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②强调加强国家权力,又突出“分权与制衡”原则;
③存在不足:允许南方的奴隶制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地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一样的权利等。
7.了解美国联邦制的权力结构(见41页结构示意图)&&&& 强调:“分权与制衡”原则
美国1787年宪法:(1)规定美国国会(参议院+众议院)的组成及其职权(立法权);
(2)规定总统(元首、军、政首脑,4年一届)的职权(行政权)和产生办法(选民间接选出);
(3)规定美国联邦法院的组成及其职权(司法权)(大法官由总统任命)
&8.理解美国总统共和制的特点
美国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任期四年,连任不得超两届。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国家武装力量的总司令;行政权集于总统,总统决定对内对外政策,拥有极广泛的权利。但总统任命官职权和对外缔约必须得到参议院批准方可生效,总统一旦违宪,将受到国会制裁直到弹劾。
9.了解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1875年通过。
内容:(1)立法权属于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2)行政权由总统掌握,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
意义: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
10.了解德国统一
时间:1871年初&&&& 方式:在俾斯麦的领导下,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的统一大业。
11.了解《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1871年通过(几国法律文献排序:英、美、德、法)
内容:(1)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的元首和军队统帅。皇帝有权任免官员(包括宰相)、召集和解散议会和决定对外政策等。(拥有实权,权力至高无上)
(2)宰相是政府首脑,主持内阁工作。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3)议会是立法结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但权利很小。
评价: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是很不彻底的代议制。
四国共同点:都代表资产阶级利益、都是资产阶级性质代议制、都有利于维护政治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复习认识: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各国代议制(政体)不尽相同;选择何种政体由各国国情决定。
适当的政体有利于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好题训练:
1.民主与法制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是优秀的政治文化遗产。(10分)
(1)古希腊是世界民主政治的摇篮。请概括雅典实行民主政治的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2分)
(2)罗马人注重实际,崇尚秩序。在扩张征服和统治帝国的过程中,他们发展出体系宏大而缜密的罗马法律。请分别写出罗马成文法发展史的起点和最终完成的法律文献。(2分)
(3)英国是近代议会制度的发源地,素有“议会之母”的称誉。在光荣革命后,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确立了怎样的政体形式?(2分)
(4)美国独立后确立了共和政体和联邦制度。请概括美国和英国政治体制的相同点。(4分)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理论来源
&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2.理解《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 (1848年2月发表)
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起来。
3.了解巴黎公社的成立及其意义
(1)成立:日革命;3月28日巴黎人民经过选举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
(2)意义:①(性质)是世界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实践);
②其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
③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4.了解二月革命的结果
时间:1917年3月的推翻了沙皇统治;(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类似中国辛亥革命)
结果: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后者实际掌握政权)。
5、了解“四月提纲”和世界上第一个苏维埃政府的成立
(1)“四月提纲”: 1917年4月列宁发表,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他还明确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
(2)世界上第一个苏维埃政府的成立:在攻打冬宫的炮声中,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开幕。这次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正式宣布临时政府已经被推翻,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这次代表大会表明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诞生。
6.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1)性质: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对俄国:它由无产阶级领导,以建立体现社会公正和平等的社会制度为目的;为俄国社会发展开辟了新道路。
(3)对世界:它成功打开了资本主义体系的缺口,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启示:资本主义可以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好题训练:
2.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经历了许多仁人志士的流血与奋斗。观察下面四幅图,请回答:
图1圣西门   图2《共产党宣言》  图3巴黎公社    && 图4攻占冬宫
(1)据图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直接理论来源?(3分)
(2)图二历史文献的发表有何意义?(2分)
(3)巴黎公社成立于哪一年?意义如何?(3分)
(4)图四反映了人类历史上哪一次伟大的革命?意义如何?
(5)某学习小组拟对上述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请你为其拟定一个研究课题。(1分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了解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政策)&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毛泽东形象地概括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
2.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提出: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2)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原则。
(3)意义:(国内、国际)
①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
②它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③在世界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了解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万隆)会议的情况
(1)日内瓦会议:1954年4月,瑞士日内瓦,周恩来为首的代表团展开积极的外交活动,这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国际会议。
(2)亚非会议:1955年在印尼万隆召开,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会后,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4.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1年联合国26届大会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
5.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
(1)中美关系正常化: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和只有一个中国原则。结束两国20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2)中日建交: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订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1973年中日正式建交。
6.认识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国内、国际)
(1)对中国: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打破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我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
(2)对国际:有利于中国、美国、日本人民的利益和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缓和了世界紧张的局势,为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新秩序起积极作用。
7、了解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新时期)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对世界和平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实行裁军、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斗争。
8、了解上海合作组织
(1)时间与参与国: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共六国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2)性质: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3)作用:①对加强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合作,起到重要作用。
②中国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并发挥了主导作用。
归纳复习;
1、 建国初(20世纪50年代)外交成就
3、70年代外交重大突破(表现)
3、新时期外交主要活动
好题训练:
中国的对外政策和理念一直强调一个“和”字,并始终以实际行动履行着“和平”的信念。阅读材料:
材料一& “冷战”开始后,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军事包围,在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区不惜以武力相威胁。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以后,美国舰队继续盘踞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并企图从印度支那地区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
中国代表团在日内瓦会议上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矛盾和新冲突。国际恐怖主义也呈现泛滥趋势。
2003年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在北京饭店会谈
材料三& 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就要坚决反对单边主义,提倡和推进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多边主义,发挥国际机制在国际事务中的积极作用。
2000年9月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首脑举行会晤
回答问题:
⑴据材料一、二,归纳中国为实现地区和平与安宁所作出的主要贡献。(2分)
⑵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中国始终重视建立、加强和巩固同亚非等广大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任举两例加以说明。(2分)
⑶据材料三,归纳新时期中国外交主要建树。(2分)
⑷综合上述材料并与旧中国外交相比,指出新中国外交的主要特点。(2分)
必修二主观题预测性复习
近四年大题考查未涉及单元:
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六单元: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七单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预测可能性最大:考查第六、第七单元(联合考查),包括涉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应以罗斯福新政为主展开考查
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知识点复习:
1.了解近代的服饰变迁&
①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受到冲击。洋布洋装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
②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设计中山装。此后,学生装、裙子也在大城市流行起来。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社会政局的更替,使中国的民情发生了巨大变化。
2.了解近代“废止缠足”与婚姻自由的习俗&&
(1)“废止缠足”:戊戌变法时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和“废止缠足”。辛亥革命前后 “断发易服”具有反清革命的色彩。
(2)婚姻自由:戊戌变法时维新派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民国时期婚丧仪式由烦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
3.了解近代中国诞生的先进交通工具
(1)轮船: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列强对江海运输业的垄断。
(2)火车: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
(3)汽车: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等大城市,成为富贵上层人士的代步工具。
(4)飞机:1909年,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1920年北京——天津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序幕。
4.了解近代中国电讯事业的发展&
(1)电报:19世纪70年代,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20世纪初,上海崇明还装置无线电台,设无线电报局。
(2)电话: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20世纪初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
5.知道中国近代前期的一些代表性报刊&
(1)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是《申报》。
(2)1873年在汉口主办的《&昭文新报&》被认为是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
(3)此后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越来越多,如戊戌变法时期的《时务报》,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新青年》等。
6.了解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
(1)起步:1905&年《定军山》电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2)有声电影:1931年《歌女红牡丹》结束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
(3)获奖电影:蔡楚生导演、王人美主演《渔光曲》1935年获得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荣誉奖。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4)电影《风云儿女》的插曲:《义勇军进行曲》,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5)电视业诞生: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播音,标志着中国的电视事业诞生。
7.认识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
(1)四大媒介:报纸、广播、电视被称为三大媒介。20世纪90年代以后网络媒介诞生了。它被称为“第四媒介”。
(2)互联网诞生: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3)互联网的四大优势:集三大媒介的优势于一体;费用低廉;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4)影响:一方面推动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促进了信息快捷和简便的传递,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加快了生活节奏;另一方面,也增强了中国同世界的联系,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及其工作、学习、生活与交往方式。
好题练习:
社会习俗的变化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和见证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有为认为女子裹足,不能劳动;辫发长垂,不利于机器生产;宽衣博带,长裙雅步,不便于万国竞争的时代,因此上书皇帝请求放足、断发、易服以使“与欧美同俗”,又说“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
图一&& 清代和民国的绣花鞋图&&&&&&&&&&&&&&& 图二&& 军警为行人剪辫子
材料三&&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毛式的中山装”一统中国服装市场。如今,我们的服装不拘泥于一种风格一种潮流,而能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服饰上,演绎出许多文化的味道来。
(1)概括材料一中康有为的主张,并分析其目的。(4分)
&(2)材料二反映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并简要分析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
(3)分析材料三中服饰由“毛式中山装”一统天下到“令人眼花缭乱”的原因。(4分)
&(1)主张:放足、断发、易服。目的是学习西方文明,推行新政(变法)。(4分)
(2)妇女废止缠足、男性革除结辫陋习(若回答妇女社会地位提高、社会习俗逐步近代化等内容也可得分)。(2分)
西方文化的传入,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以及新文化运动的推动。(3分)
(3)改革开放,生产力发展(经济发展),物质生活提高;思想解放,审美水平提高(文化水平提高)(答出其中2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也可得分)(4分)
(13分)读下列材料: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判断图①、③、④各反映的历史时代?(3分)
(2)图③的着装一时成为中国时尚,可能是受到当时中国对外关系的哪两件重大历史事件或政策的影响?(2分)
(3)图②与图①相比,图⑤与图④相比,说明图②、图⑤服装发生变化的政治和思想根源分别是什么?(8分)
27. 答:(1)①、③、④分别反映的是清朝(答清朝的某个时段也给分)、新中国建立初期和文革时期。(3分)
(2)《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或中苏结盟); “一边倒”的外交政策。(2分)
(3)图②: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封建专制制度。思想上: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潮的影响。(4分)图⑤:政治上: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不再搞以阶级斗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或答民主政治得到发展)。思想上:改革开放,打破个人崇拜,思想获得了解放,审美多元化。(4分)(言之有理即给分)
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1.了解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及其影响
1)原因:①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与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②主要(具体)原因:生产和销售矛盾尖锐③直接原因:股票狂跌。
(2)爆发:1929年10月,美国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大崩溃,危机爆发。后由美国波及全世界。
(3)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
(4)表现: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骤降;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锐减。
(5)影响:①加深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②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6)结果:胡佛政府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直接干预,危机不断恶化。
2.理解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罗斯福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大力加强国家对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以及财政等方面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
①整顿银行和金融业。②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③调整农业政策,为减少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④进行社会救济,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刺激了生产和消费,稳定了社会秩序。⑤进行一系列社会立法,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
3.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与作用&
(1)特点:政府干预经济;多以立法形式解决问题。
实质:是在未触动资本主义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2)作用:①使美国摆脱危机困境,逐渐走出经济低谷;
②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
③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
④此后资本主义世界迎来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4.了解美国的“新经济”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出现了二次大战后罕见的持续性的高速度增长。美国著名刊物《商业周刊》1996年底的一篇文章这种经济现象称之为“新经济的胜利”,“新经济”一词就来源于此。 “新经济”指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新经济出现的主要动力是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浪潮。
5.了解美欧等国推行的福利政策。
目的: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
实质: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
内容:逐步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在内的福利国家制度。
过程:20世纪六七十年代,“福利国家”的发展日渐完备。1973年经济危机后,仍继续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
评价:对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6.理解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称中的政府干预
(1)经济理论:凯恩斯主义。
(2)实践效果: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出现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促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也导致滞涨局面出现。
好题练习: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美国罗斯福新政对此曾做了有益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
―――苗枫林《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1933年5月通过《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1935年提出《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1)材料一反映了罗斯福关注什么社会问题?(1分)
(2)材料二中有关社会保障的内容有哪些?(4分,任意四点给4分)《全国工业复兴法》旨在复兴美国工业,但为什么涉及社会保障问题?(2分)
(3)依据材料二、三,指出“新政”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立的?(2分
(4)关于“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克服危机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而进行的长期性制度建设。请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2分)
(1)经济危机发生后,工人失业,人民生活贫困。(1分)(2)内容:以工代赈;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工人可自由参加工会;规定最高工时;规定最低工资;禁用童工。(4分)&&& 原因: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恢复。(2分)(3)国家立法(2分)(4)同意第一种观点:以工代赈、发放失业救助金、实行紧急救助等措施都是在危机发生后紧急状态下采取的临时性措施。同意第二种观点: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抢先养老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等都是在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的长期性制度建设。(2分)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理解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
(1) 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
2)1921年2月,海军基地发生兵变。为克服经济危机,列宁等人决定调整政策,实施新经济政策。
2.了解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并认识其作用
(1)内容:1921年,
①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②工业:解除中小企业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型企业,无力开发的以租让方式给外国资本家。
③贸易: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实行自由贸易。
④分配:取消食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制。
(2)作用: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到1925年,苏俄的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
3.了解“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
(1)“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执政时期,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创的这种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2)主要表现:①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③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④推行农业集体化。
4、认识“斯大林模式”在经济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1)经验:在“斯大林模式”下,国家可以按照统一计划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2)弊端: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国家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特别是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后来因没有进行有效的改革而日益僵化,成为以后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5.了解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史实&
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赫鲁晓夫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
(1)农业方面: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
(2)工业方面:废弃部门管理体制,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给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
&6.了解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
&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社会动荡危机局面,1985年尔巴乔夫执政,首先实行经济改革。
(1)内容 :①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实际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②调整所有制结构,改变单一的公有制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③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
(2)后果:经济改革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成果而转向政治改革;最终导致国内局势失控和苏联的解体。
好题练习:
社会福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三十年代经历了“大危机”的美国和二战后的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曾经在一定程度上实行过福利制度。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1932年,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我看到这个国家二分之一的人们住无定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什么是衡量进步的标准?那不是看已经拥有很多的人是否能获得更多,而是看那些几乎一无所有的人是否能够得到足够的保障!”
材料二 每周增加几美元的工资,更好地分配工作,工作日短一些,就会使我们数百万工资收入低的工人几乎在一夜之间变成工农业产品的实际买主。……大量失业所造成的思想混乱才是我们最沉重的负担,它是对我们社会秩序的最严重的精神威胁。”
——《罗斯福选集》
若是罗斯福没有这些纲领,工人们在这个时期一定会采取比当时远为进步的行动。……差不多可以肯定,他们一定会击破两党制度而建立一个他们自己的政党。
——W•福斯特《美国共产党史》
(罗斯福新政)是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摸索出一条延长垄断资本主义生命的惟一可行途径,即大力发展非法西斯式,走所谓“福利国家”道路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均摘自《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
材料三:“从摇篮到坟墓”——某西方国家的福利体系
65岁以上的公民享受养老金,金额以其一生收入的多少和纳税情况评算。养老金的来源则由雇主和雇员各支付一半。
父母保险及儿童护理:
产妇休产假可领取产假补贴,孩子入托费90%由国家负担,16周岁前可领取儿童补贴。
医疗保险:公民都享受公费医疗,超出规定金额部分可享受50%~90%补贴。
失业补贴:失业者都可以领取失业救济,金额为原工资的75%。
材料四  主要西方国家社会保险开支占国民生严总值的比重
社会保险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1971年)
材料五:二战后,发达国家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走上了福利国家道路,但福利政策的长期实行导致巨额公共开支,国家不堪重担,社会成员劳动积极性下降,国家生产和国民收入增长缓慢。
——《世界文明史》
(1)按照“材料一”中罗斯福的理念,举例说明美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2分)结合材料二指出其出发点足什么?(3分)
&(2)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指出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福利制度有何特点? (3分)
&(3)结合材料五看,谈谈你对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认识。(2分)
37、(1)措施:直接救济;以工代赈;举办公共工程;扩大就业要求企业制定经营规章,规定工资标准和工作时数等,以保护劳工权利;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给2分)
出发点:稳定社会秩序,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美国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3分)
(2)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建立在高财政支出的基础上。(3分)
(3)一方面,福利制度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但另一方面,长期实行福利制度会增加公共开支和政府的财政负担,也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2分)(若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37.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俄(联)和美国都对各自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和创新。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我们必须退却,而要诚实地面对我们国家今天所遇到的形势。这个伟大的国家将坚持下去,并将获得新生和繁荣。……这个国家需要行动,而且现在就行动起来。
&                   & ——罗斯福就职演说(日)
材料二&&& 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其生产率,……应当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种国家收集粮食、原料和饲料的方法,……如果不在工业和农业之间实行系统的商品交换或产品交换,无产阶级和农民在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就不可能建立正确的关系,就不可能建立十分巩固的经济联盟。         ——齐世荣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三&&&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1)材料一中所述的“我们国家今天所遇到的形势”是指美国面临的什么境况?为此,美国采取了什么对策?这对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2)材料二表明苏俄对以往哪一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据材料概括其调整的目的。(3分)
(3)据材料三和材料一所反映的时代,分别指出苏联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经济政策调整的突
& 出特点。(2分)
(4)以上材料体现了美、苏经济体制的成功调整,你能得出什么启示?(1分)
37.(1)不断恶化的经济、政治危机;(1分)罗斯福新政;(1分)由自由放任转为国家干预经济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2分)
& (2)余粮收集制(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分)提高农业生产,巩固工农联盟(如答为了摆
& 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的政治、经济危机亦可得分)。(2分)
& (3)苏:利用市场机制(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1分)美:国家干预经济发展。(1分)
& (4)把市场和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市场和计划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或方式;经济发展模
& 式要因时而变。(1分,写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其它表述言之有理的,酌情给分)
第八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及其主要内容&
(1)目的:直接——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根本——建立以美国为指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2)建立:1944年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美国、英国、法国、苏联、中国等44个国家举行了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1945年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3)主要内容:①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
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
(4)结果:美国由此建立起以美元为支柱的国际货币制度,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
2.了解世界银行和国家货币基金组织
1945年,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稳定国际货币体系;
主要任务: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在货币问题上促进国际合作,对在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短期货款。
&&&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又称世界银行,成立初期的宗旨:致力于战后欧洲经济复兴,后来则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长期货款和技术援助。
影响:总部都设在华盛顿,由美国人担任关键职务。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认缴的资金最多,获得最大的投票权。因此,美国取得了对这两个机构绝对的控制权。
3、理解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二战后,美国凭借超强的经济实力形成了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和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即《关税和贸易总协定》。根据这两个体系成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关贸总协定”构成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经济支柱。在此基础上,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4.了解欧洲联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
(1)欧洲联盟:( EU),是集政治和经济实体于一身的区域一体化组织。由欧洲共同体发展而来。1993年欧盟正式诞生。标志着欧洲共同体由政治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2)北美自由贸易区:(NFTAN)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联合组成的贸易集团。日,由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组成的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5.理解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APEC)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
(1)成立:1989年,澳大利亚等12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
(2)宗旨目标:1991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汉城会议,通过《汉城宣言》,正式确定该组织的宗旨和目标: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贸易壁垒。
(3)中国加入:1991年中国正式加入。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以地区经济体名义加入。
(4)上海会议: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
6.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由来和发展& (WWTO)
(1)由来:日乌拉圭回合部长会议决定成立世界贸易组织(简称“世贸组织”),以取代成立于1947年的关贸总协定(GATT)。
(2)建立:世贸组织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日成立,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标志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
7.理解世界贸易组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1)加快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步伐。
(2)促使成员国经济繁荣和提高生活水平。
(3)其运行基于规则而非强权,采取“完全协商一致”的方式作出决策,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国际经贸中的强权政治。
(4)减少成员国间的不平等,重视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的利益。
8.了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史实&
(1)申请: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成员之一。1986年中国正式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申请。
(2)加入: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经过艰苦谈判,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8.探讨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问题
①是双刃剑:既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②对发达国家:最大受益者(优势的技术、资金、市场)。
③对发展中国家:机遇:有一定的进步,改善人民生活。挑战:落后技术、资金、市场,经济安全、政治压力等。
对策:在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参与中谋求发展。
好题练习:
“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在这种趋势中,经济全球化更是其明显的体现。
(1)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述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从其发展到今天的历程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新航路开辟后;二是两次工业革命完成后;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四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
(2)试就以上四个阶段的分期,分别回答一、四阶段的特征及其对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主要影响(6分)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成为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忽视的潮流。
(3)这种潮流对世界经济和中国发展有什么主要影响?(5分)
问题(1):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世界贸易的发展;人口和资本的流通、武力威逼。(3分)
问题(2):1。新航路:特征:启动了全球化的进程。(1分)影响: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2分分)
2。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征:全球化的速度明显加快。(1分)影响: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全球化”真正成为了全球化。(2分)
问题(3):世界:1从长远来看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发展(1分)
2.加大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1分)
3.经济危机一旦爆发,其传染性和破坏性都空前加强。(1分)
中国:4.中国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与挑战。(2分)
必修三主观题预测性复习
近四年大题考查未涉及单元: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发展;&&&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
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建议重点关注:第六单元,结合中共诞辰90周年,也不忽视科技文学艺术新考法。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1.了解古代中国四大发明的产生及外传 &&&&名称: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①西汉前期,发明&&&&&&&&&&&&&& ②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③外传:唐朝,阿拉伯人
①隋唐之际,出现雕版印刷术;&& ②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③外传:元朝,波斯人
①中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火药;②唐末,开始用于军事;
③宋代,广泛军用于事&&&&& ④外传:唐朝;阿拉伯人。
①战国,“司南”,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②北宋,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③外传:南宋,阿拉伯人
2.认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推动欧洲在文化、思想、航海及政治上的巨大进步,欧洲率先进入近代社会;
推动全世界、人类文明的进步:
(1)造纸术传到欧洲,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
(2)火药传到欧洲,成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的重要武器;
(3)指南针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时代;
(4)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3.了解春秋至明清时期的主要文学体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代表人物及作品
《诗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现实主义文学
屈原创建,代表《离骚》,浪漫主义风格
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东汉:张衡《二京赋》
初唐:王勃;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盛唐:边塞诗人:高适& 岑参
山水诗人:孟浩然&& 王维&
李白:浪漫主义, “诗仙”
杜甫:现实主义, “诗史”, “诗圣”
中唐:白居易&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婉约派:柳永、李清照
豪放派:苏轼(北宋)、辛弃疾(南宋)
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秋思》
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文言短篇小说《聊斋志异》、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4.了解汉字的演变
形成完整体系
&“文字图画”
魏晋以前是自发阶段(注重实用) 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注重审美)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5.了解古代中国著名的书法家
钟繇、王羲之贡献最大;&&&& 唐朝: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东晋)王羲之、王献之;&& 唐朝:张旭、怀素
王羲之《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唐朝颜真卿《祭姪文稿》为“天下第二行书”;
北宋 苏轼;元朝& 赵孟頫;明朝 文征明&&&&&&&&&&&&&&&&&&&&&&
6、了解古代中国的文人画
元明清时期,文人画最为突出。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
如:元代王冕《墨梅图》、明代徐渭《牡丹蕉石图》、清代郑板桥《墨竹图》,都是写意画中的精品。
7.了解京剧的产生
同治、光绪年间
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
1.了解伽利略、牛顿对建立经典力学所作的贡献
证实外力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只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等物理学定律
①建立标志: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②内容: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特征: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
①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②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①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②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③具有科学的理论性和预见性④为两次科技革命提供了自然科学理论的指导
2.了解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普朗克提出量子论;理解相对论、量子论提出的意义
20C初,爱因斯坦提出,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1900年,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宣告量子论的诞生
爱因斯坦利用量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应,
①&&&& 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
②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③发展了牛顿力学
①量子论使人类的认识深入到微观世界;
②与相对论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③与相对论一起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3.了解《物种起源》;了解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影响
生物进化论
1859年 《物种起源》,标志生物进化论的诞生
(1)生物是进化而来的,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的发展过程;
(2)生物有着共同的祖先,生物会发生变异;
⑶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论的基础;后人把他的思想归纳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
①对科学界:开创了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
②对思想界:挑战了封建神学,否定了神创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人类认识的飞跃。
③对中国: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也产生了巨大震动。(严复、借用进化论宣传变法)
4、了解工业革命时期瓦特改良蒸汽机& ;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气技术的应用;
了解二战后计算机的诞生和互联网带来的积极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
最伟大的发明
1785年英国瓦特改良蒸汽机,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时期最伟大的发明
⑴英国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2)1866年德国科学家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3)比利时格拉姆发明电动机。
①1946年,美国研制成第一台计算机;
②1969年,美国出于“冷战”的需要,
促进了互联网产生;
③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发展成全球信息网
(中国1994年正式接入互联网)
交通或通讯工具
轮船、火车
汽车、飞机、电话、电报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信息时代”
互联网带来的积极影响:①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
②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③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交往、教育、思维方式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了解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理解新三民主义& ;认识三民主义在推动辛亥革命和新三民主义在推动大革命中所起的作用
新三民主义
1905年,中国同盟会制定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
阐发:“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1924年国民党“一大”,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主张,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民族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主支持清朝封建统治
没有明确反帝
民族:一是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二是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即“创立民国”:
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核心)
资产阶级的民权
民权:指民权为一般的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民生“平均地权”:主张核定地价,现价归原主所有,涨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
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民生:指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1911指导辛亥革命;结束帝制;
1912建立中国民国;191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展开
进步性: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
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
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①与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基本原则是一致的,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②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从而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展开。
局限性: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
2.了解毛泽东思想在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理论方面的主要内容
了解“七大”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了解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主要论著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创造性地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思想以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理论,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
抗日战争时期()
《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
①创造性地提出中国革命分为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两步走;(成熟)
②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解放战争时期()
《论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956年《论十大关系》、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3、了解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认识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1978邓小平讲话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①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②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
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
A.思想路线:确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政治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1982十二大
首次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1987十三大
第一次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的概括: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党的基本路线
1992南方谈话
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判断工作的是非标准——“三个有利于”等一系列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一些重大认识问题。
1992十四大
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体制
1997十五大
把邓小平理论作为为党的指导思想
4.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
2002年,在中共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附:三种理论: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位伟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20世纪的中国经历三次历史性的巨变: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使中国人民醒过来;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创建新中国,使中国人民站起来;领导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富起来。
好题练习:
20世纪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巨变。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中华人民进行了顽强不屈的抗争与奋斗。在此期间,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以各自的思想理论及其革命实践成为引领时代进步的三位伟人。请回答:
⑴20世纪初,孙中山的民主革命纲领中“民权主义”的含义是什么?(1分)20世纪20年代中期,其纲领的发展,对中国民主革命起了什么作用?(2分)
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有哪两大创新性理论成果?(2分)列举建国后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方面毛泽东发展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报告。(2分)
⑶邓小平初级阶段理论中基本路线是什么?其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何指导意义?(2分)
⑷上述三位历史伟人在创立思想理论方面有何共同特点?(1分)
(南京10)38.⑴ 含义:创立民国(或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1分)&&&
作用: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推动国民革命展开。(2分)
⑵ 成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或“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理论);(1分)新民主主义理论。(1分)&&&
报告:《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2分)
⑶ 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1分)
意义: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旗帜。(1分)
⑷ 特点:根据中国的国情,与时俱进。(1分,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1. 了解新中国在“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以及袁隆平的杂交水稻领域取得的成就
第一颗中近程导弹爆炸成功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神舟”5号,杨利伟成为中国航天史上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
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我国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结晶体牛胰岛素
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袁隆平1973年世界首次培育出杂交水稻——南优二号
不仅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被国际当做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
2.了解贯彻“双百”方针以后的优秀文艺作品
老舍的话剧《茶馆》、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杨沫长篇小说《青春之歌》、赵树理的长篇小说《三里湾》。1959年电影《五朵金花》、《女篮五号》、《青春之歌》、《红日》、《北国江南》等。
3.了解建国后国民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
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德、智、体全面发展(方针)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我国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时间)
4、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注意阶段归属)
①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
②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确定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③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国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④“文化大革命”使中国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
⑤邓小平复出后,恢复高考;
⑥制定了科教兴国战略,提出教育“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颁布了《义务教育法》,极大推动着中国教育的持续发展。
⑦20世纪90年代,国家着手实施发展高等教育的“211工程”计划;
⑧启动了“希望工程”;
⑨加大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1.了解19世纪以来西方文学取得的主要成就
了解20世纪的苏联文学以及亚洲和拉美文学取得的主要成就
理解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出现的背景
19世纪以来三大文学流派的对比
浪漫主义文学
现实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
18C末——19C 30S
19C30S以后——20C早期
社会各阶层尤其是知识分子对“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寻求新的精神寄托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重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
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
想象力丰富和情节跌宕起伏
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法国雨果:《巴黎圣母院》
英国雪莱: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西风颂》
德意志海涅: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法国巴尔扎克《人间喜剧》,被称为资本主义“社会百科全书”
英国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
俄国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
俄国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丹麦的安徒生、挪威的易卜生、美国的马克·吐温
美国海明威《老人与海》
爱尔兰贝克特《等待戈多》
英国萧伯纳《苹果车》
法国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多夫》
20世纪苏联文学和亚洲拉美文学
苏联文学(社会主义)
亚非拉文学
高尔基《母亲》、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印度:泰戈尔《戈拉》;&&&&&&& &&&&&&
中国:鲁迅《呐喊》;
哥伦比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尼日利亚:索卡因
2.了解19世纪欧洲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浪漫主义音乐
德意志:贝多芬《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典》、
《第九交响典》
奥地利:约翰·斯特劳斯《蓝色的多瑙河》
意大利:威尔第《茶花女》
法国:比才《卡门》
俄国: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
3、了解影视艺术的产生
法国卢米埃尔兄弟
电影的诞生
电影进入有声片时期
《浮华世家》
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
二次大战后
宽银幕和立体声电影等相继问世。
中国近代:
中国人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定军山》(1905年);
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第一部获奖影片:《渔光曲》
最有名:《风云儿女》(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
中国现代:(双百方针推动下)
1959年电影《五朵金花》、《女篮五号》、《青春之歌》、《红日》、《北国江南》等。
2O世纪20年代中期
电视机出现
首次播送了电视节目
2O世纪30年代
世界上第一部电视剧.
2O世纪40年代初
开始试播彩色电视节目
有人把电视艺术称为艺术大家庭的“第八艺术”。
新中国最早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今中央电视台前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庆一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