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组织液→血浆?从动脉出发,血浆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流入组织液,这是组织液会变成淋巴

自考生网为考生们整理提供了“自考试卷:2012年6月02899生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更多02899生理学真题内容可点击查看汇总。

注:不同省份、不同专业的自考历年真题及答案,只要课程代码和课程名称相同,都可参考使用。

全国2012年6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说明: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客观题)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规定要求填、涂;第二部分(主观题)必须在“答卷”纸上相应题号处按规定要求答题。不按规定答题,一律无效。

第一部分(客观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20分)

1、当连续刺激的时间间隔短于单收缩的收缩期时肌肉出现

A、一次单收缩B、一连串单收缩C、强直收缩D、无收缩反应

2、尿液流经尿道刺激感受器,使逼尿肌收缩增强,直至排完尿液是

A、自身调节B、负反馈调节C、体液调节D、正反馈调节

A、具有全或无性质B、有不应期C、不易受药物影响D、其幅度与递质释放量成正比

4、大脑皮层紧张活动状态时主要脑电活动表现是

A、出现α波B、出现β波C、出现θ波D、出现δ波

5、能产生兴奋总和效应的神经元联系方式为

A、聚合B、辐散C、环状D、链锁状

6、瞳孔对光反射的中枢在

A、下丘脑B、中脑C、延髓D、尾核

7、若某人的血清中含抗A与抗B两种凝集素,其血型是

8、肾功能衰竭引起的贫血主要由于

A、缺乏铁质B、维生素B12缺乏C、缺乏叶酸D、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

9、具有舒血管作用的组织代谢产物是

A、组织胺B、血管舒缓素C、缓激肽D、Co2和乳酸

10、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物质交换的形式主要是

A、滤过和重吸收B、吞饮作用C、渗透作用D、扩散作用

A、收缩压减去舒张压B、收缩压+脉压/3

C、(收缩压+舒张压)/2 D、舒张压+脉压/3

12、最大吸气末的肺容量是

A、余气量B、功能余气量C、肺总容量D、潮气量+功能余气量

13、O2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是

A、物理溶解B、氨基甲酸血红蛋白C、氧合血红蛋白D、高铁血红蛋白

14、胆汁中参与消化作用的主要成分是

A、胆色素B、胆盐C、胆固醇D、脂肪酶

15、正常时胃蠕动的起始部位在

A、贲门部B、胃底部C、胃体中部D、幽门部

A、明显增加B、明显减少C、无明显改变D、先增加后减少

17、特殊动力效应最高的食物是

A、糖B、脂肪C、蛋白质D、混合食物

18、近球小体的生理功能是

A、分泌血管紧张素B、分泌肾素C、分泌醛固酮D、分泌前列腺素

19、胰岛素对糖代谢的作用是

A、促进组织摄取、贮存、利用葡萄糖B、促进糖异生

C、促进糖原分解D、抑制葡萄糖转化为脂肪

20、甲状腺“C”细胞分泌的激素是

A、甲状腺素B、甲状旁腺素C、促甲状腺素D、降钙素

二、双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10分)

1、神经纤维动作电位除极相与复极相产生的基本原因有

A、K+内流B、Na+内流C、Cl-内流D、K+外流E、Na+外流

2、参与肌牵张反射的效应器有

A、梭内肌B、腱器官C、梭外肌D、心肌E、胃肠平滑肌

3、维持血管内外及细胞内外水平衡的因素有

A、血浆中碳酸氢盐浓度B、血浆与组织液晶体渗透压

C、血浆Ca++浓度D、血浆O2和Co2浓度

A、收缩性B、传导性C、兴奋性D、自律性E、细胞间电阻大

5、微循环中动——静脉吻合支开放,其作用是

A、有利于散热B、有利于保持血浆蛋白浓度C、有利于血中白细胞进入组织

D、减少组织细胞对氧的摄取量E、增加组织液生成

A、气道阻力减小B、胸内负压值加大C、静脉回流减少

D、肺血容量减少E、肺回缩力减小

A、蠕动B、集团运动C、分节运动D、容受性舒张E、排空运动

8、人在冷环境中增加产热的方式有

A、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汗液分泌减少

D、肌肉紧张性增加E、皮肤血管收缩

9、影响和调节肾小管、集合管水重吸收的因素是

A、肾小管、集合管内外两侧渗透压差B、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

C、近曲小管对水分的通透性D、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通透性

E、髓袢升支对水分的通透性

10、对组织发挥作用的甲状腺激素是

A、结合T3 B、游离T3 C、结合T4 D、游离T4 E、蛋白结合碘

三、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至5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A、效应器B、神经中枢C、传出神经D、传入神经E、感受器

A、借助通道B、不耗能C、主动转运D、借助泵E、逆浓度梯度

A、通过轴突—轴突突触活动引起B、突触前膜递质释放量减少

C、突触前膜发生超极化D、突触后膜发生超极化

4、血小板的生理特性有

A、粘着与聚集作用B、吞噬作用C、释放作用D、血凝块回缩作用E、吸附作用

5、与血流阻力有关的因素有

A、血管半径B、血管壁厚薄C、血管长度D、血液粘滞性E、血浆晶体渗透压

6、缺O2对呼吸的影响是

A、缺O2可使呼吸频率增加B、缺O2可使潮气量增加

C、缺O2主要刺激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D、缺O2对呼吸中枢的直接作用是抑制

E、缺O2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

A、使胃液分泌增加B、使胃运动增强C、促进胰液分泌

D、促进胆汁分泌E、促进胆囊收缩

8、当体温升至调定点水平以上时,引起

A、皮肤血管扩张B、皮肤温度升高C、汗液分泌

D、辐射散热加快E、蒸发散热加快

9、血K+浓度升高时,肾小管、集合管K+与H+分泌变化是

A、H+分泌减少B、H+-Na+交换减少C、K+分泌增加

D、K+-Na+交换增加E、H+分泌无变化

10、影响调机体生长发育的激素有

A、生长素B、T3,T4 C、性激素D、胰岛素E、肾上腺素

第二部分(主观题,共60分)

四、填空题(每空收集、提供。更多及答案可查看我办“历年真题”栏目。

}

1.弹性贮器血管:指主动脉、肺动脉主干及其发出的最大分支。

特点:管壁厚,富含弹性纤维,有明显的可扩张性和弹性。

作用:缓冲收缩压,维持舒张压,平衡脉压差,保证血液循环的连续性。

2.分配血管:从弹性大动脉至小动脉之间的动脉管道。

特点:管壁由平滑肌组成,收缩性较强。

作用:将血液送至各组织器官,起到分配血流的作用。

3.阻力血管:小动脉、微动脉和微静脉。

4.交换血管:指真毛细血管。

特点:壁薄,通透性高,面积大。

作用;是血管内外物质交换的场所。

5.容量血管:指静脉。

特点:量多,壁薄,容量大,可扩张性大。

作用:安静状态下60%~70%的血容纳在静脉中,其有血液储存库的作用。

1.血流量:单位时间内流过血管横截面积的血量。

2.血流阻力: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所受到的阻力。

影响因素:血液粘稠度(η)、血管长度(L)、血管半径(r)

层流:每个质点的流动方向一致(平行于血管长轴)但速度不一(越靠近血管轴心越快)。

湍流:每个质点流动方向不一致,出现旋涡。

4.血压:指流动的血液对于血管壁的侧压力。

表示方法:千帕、毫米汞柱、厘米水柱。

1.概念:流动的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称为动脉血压。通常指主动脉血压,用肱动脉血压代表。

④平均脉压差:一个心动周期中每一瞬间动脉压的平均值。

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脉压差

收缩压/舒张压mmHg

4.动脉血压的形成(一个前提,三个因素

前提:心血管系统内有足够的血液充盈。

①动力条件:心室射血。

②基础条件:外周阻力。

③重要条件:大动脉弹性贮器作用。

5、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1)每搏量:每搏量主要影响收缩压。

(2)心率:主要影响舒张压

(3)外周阻力:舒张压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

(4)大动脉管壁的弹性:主要影响脉压差。

(5)循环血量和血管容量的比

1.外周静脉血压:指各器官静脉的血压。

2.中心静脉血压胸腔大静脉或右心房的压力

意义:反映心室射血功能与静脉回心血量

心收缩力↑→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心房血液流入心室加速→心房压↓→中心静脉压↓

同理:心收缩力↓中心静脉压↑

静脉回流多→中心静脉压↑

静脉回流速度加快→中心静脉压↑

静脉回流少→中心静脉压

中心静脉压测定的临床意义:

CVP>16cmH2O要慎重或暂停输液,最多输200ml左右。

定义: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功能:进行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

组成: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通血毛细血管、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

组成:微动脉→后微动脉→通血毛细血管→微静脉

特点:①途径较短,血流速度较快;

意义:使部分血液快速通过微循环而进入静脉。

2.迂回通路(营养通路)

组成: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微静脉

特点:①途径长,血流缓慢,管壁较薄,通透性大;

②轮流交替开放(主要为自身调节)

意义:血液和组织液真正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组成:微动脉→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

特点:①途径最短,血流量最大、血流速最快;

意义:具有体温调节作用;

②在休克早期时全身的动—静脉短路开放,以加速血流回心,代偿性地增大心输出量来升高血压。

部位:多见于手指、足趾、耳廓等处。

前阻力血管:微动脉(总闸门)、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分闸门)

后阻力血管:微静脉(后闸门)

概念:存在于组织间隙的液体,是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生成:毛细血管中血浆的水和营养物质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

回流:组织液中的水和代谢产物透过毛细血管管壁而进入毛细血管管壁的过程。

组织液生成的动力:有效滤过压

有效滤过压=生成压-回流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1、毛细血管血压(Cap)

①右心衰竭→Cvp↑→静脉淤血→Cap→组织液↑→水肿(凹陷性、全身性水肿)

②炎症时→炎性细胞↑→微静脉扩张→Cap↑→有效过滤压↑→组织液↑→水肿(非凹陷性、局部水肿)

①营养不良→蛋白质摄入不足→血浆蛋白↓

②肝脏疾病→肝功能↓→血浆蛋白↓

③肾病→尿中蛋白丢失↑→血浆蛋白↓

血浆蛋白↓→血浆胶体渗透压↓→有效过滤压↑→组织液→水肿

3、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

烫伤、过敏反应→毛细血管通透性↑→血浆蛋白滤出↑→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有效过滤压↑→组织液↑→水肿

}

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之间的转化:

在毛细血管动脉端血浆有组织液生成,而在静脉端发生组织液回流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从而实现血液与组织液的物质交换。淋巴液来自组织液。血浆滤过生成的组织液仅90%被重吸收,其余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液。

毛细淋巴管内的淋巴液流入集合淋巴管和淋巴结,最后经淋巴导管(胸导管和右淋巴管)进入前腔静脉,加入血液循环。所以淋巴回流系统是组织液向血液循环回流的一个重要辅助系统。淋巴循环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单向流动而不形成真正的循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血浆流向组织液是动脉还是静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