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虚可以生痰生瘀,痰瘀又可加重正虚,二者互为因果,导致了病情的发生发展?

风湿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祖国传统中医称之为“痹症”,患上风湿病,几乎就离不了终身性的治疗.据国家卫生部调查统计,每年因风湿、类风湿、骨病,直接或间接死亡人数约达150万人。因此,治疗风湿、类风湿、骨病已全国告急,刻不容缓。但风湿病的治疗非常棘手,医学现有的办法无法解决患者的痛苦,如通过祖国医学的调治,往往能有意想不到的奇效。

对于风湿病,往往让人谈病色变。它是一种发展性的病,一旦罹患此病,不治疗这个病不会自己好,由于反复的发作,和年龄增长后抗病性下降,后期症状往往多发又严重。目前,医学除了给病人大量服药控制,并没有好的办法。但药物是把双刃剑,尤其是含激素的药,不少多年服药的风湿患者,后期出现明显的副作用,如发生小腿溃烂、流脓,脸部肿如满月,胃胀气如十月怀胎、全身浮肿等,这时停药无法控制风湿,继续吃药带来的副作用又更是让治疗雪上加霜。

中医认为,此类疾病的发病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它的致病源主要是风、寒、湿等外邪侵袭,后逐渐侵犯皮脉肉筋骨,造成痹症。病人把脉时发现脉沉,体内气滞,痰浊、瘀血沉积,正气不足。而长期乱吃药易损正助邪,造成脏腑虚弱、经络气血亏虚,无法切断“风湿因子”的形成,这也是此病不断发展加重的重要原因。

风湿虽与类风湿仅一字之差,但这两个病却有着本质的不同。治疗时要异病异治,才有奏效,否则难免会延误病情。

风湿是一类外感风、寒、湿等外邪而诱发的疾病,它的典型特点就是一遇到天气变化就容易发病,破坏力主要聚焦人体各个大关节,比如肩、肘、膝、手等,这些部位红肿、疼痛、麻木,屈伸受到限制,严重者甚至发生瘫痪。而类风湿是其发病特点与风湿类似,容易弄混淆,初期更容易被误认为风湿。类风湿属于自身免疫性的疾病,它好发于人体的小关节,比如手指、脚趾等,这类疾病具有明显的自抗性,后期的破坏力也较大,不少人还出现骨骼强直、变形,不能屈伸等,致残性高。不少人的强直性脊柱炎就是典型的症状。所以,中医调理要首先准确辨清病情,对于风湿病调治要紧紧围绕祛邪扶正,以通经活络,化风祛寒,祛痰化浊,破除瘀血等多种治疗手段,有效控制并引导恢复病情。类风湿病重在扶正,激活自我的能力,来对抗疾病。

西医的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骨质增生性疾病,虽然在西医上致病因素不同,但都与中医古籍中所讲的“风湿”、“历节”、“鹤膝风”等证相似,属于中医“痹症”的范畴。风寒湿邪侵袭人体注于经络,使气血痹阻为痹症,或使人体正虚内生痰浊、瘀血,使经络甚至脏腑的气血痹阻,也有风湿郁而化热。久病人体失于濡养,肝肾亏损,所以临床上也可见湿热痹阻,瘀血阻络,肝肾亏损的病人。
依据《内经》论述解释痹证的分类有三种,根据病邪的偏胜,“痹”可分为:行痹、痛痹和著痹;根据发病季节分为:筋痹、脉痹、肌痹、皮痹、骨痹;按病变部位分为五脏痹和六腑痹。方便理解和对应,我们通常按照疼痛的性质来分,主要有以下几类:

多表现为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酸楚,疼痛呈游走性,不局限于一处,关节屈伸不便,多见于上肢、肩、背。

很多经常爱穿超短裙、露肩露背衣服的人,久了之后就会感觉到肩背部游走不定的酸痛,尤其不能见风,吹了空调或是冷风以后,疼痛特别明显,感觉整个后背都是僵硬疼痛的,非常难受,其实这样就是我们讲的行痹。其主要病因为风邪,中医里讲,风为百病之长,故其他外邪也常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其中以风寒、风湿最为常见。风邪通过肌肤腠理进入机体内部,卫阳不固,腠理空虚,夹寒夹湿乘虚侵入人体肌肤、经络,造成气血运行不畅,此处自然会出现酸痛。


体查的时候会发现这些部位的毛孔粗大,皮肤发凉,肩背部僵硬板滞比较明显,这都是气血不过的表现,调理当以去除体内的风寒湿为主,邪气外出,经络通畅气血调和,酸痛自然就消失了。

症见肢体关节肌肉疼痛剧烈,甚则如刀割针扎,逢寒则加剧,得热则痛缓,痛处较为固定,日轻夜重,关节不可屈伸,痛处不红不热,常有冷感,多以肢体关节(腰、肩、膝、肘、腕、踝)疼痛、酸楚、麻木、重着、活动障碍为主症。

我们所说的痛痹包括现代医学的风湿性疾病,结缔组织疾病中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坐骨神经痛、臂丛神经痛、骨质增生性疾病(如增生性脊柱炎、颈椎病、跟骨骨刺、大骨节病等)、周围血管病变中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指端动脉痉挛症等病,在其病程中均可出现类似痛痹的临床表现。

综合原因,痛痹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体内正气不足,又不注意保暖、经常吃冷饮、久居寒湿地方等原因,导致风、寒、湿邪合邪而以寒邪为主侵袭关节肢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肌肉、筋骨、关节发生疼痛。 体查的时候多见肢体活动障碍,痛的地方调理师手下有明显的吸附感,并且发凉,调理应该以祛风散寒除湿、温经通络、培补气血为主。

以肢体关节酸痛、沉重、肿胀或顽麻为特征,初起时可见全身肌肉

}

国著名中医学家周仲瑛教授,精于医理,工于临床,对于诊治疑难杂病有独特的见解。他认为疑难病证虽涉及多脏腑,多系统,病机错综复杂,病情变化难测,但其实有一定的规律可循。通过多年的医疗实践,总结“ 怪证多痰、久病多瘀、疑症多郁、难病多毒、急症多风多火、寒热转化杂见、病实证虚、多脏相关"等辨治疑难病的基本要领,今重点探讨周老提出的‘’怪症多痰,久病多瘀” 对于肺系难治病的辨治经验。

【 肺系难治病与痰瘀的相关性】

肺系难治病中主要有肺痈、肺痨、肺痹、哮病、咳喘、肺癌、喉痹、肺胀等,属于内伤杂病范畴,在其病变的过程中所生之痰瘀乃各种原因影响肺的主气、主治节、主宣肃功能所致。如风热犯肺,蒸液成痰,痰热壅结血脉致瘀,可以酿成肺痈。若久病咳喘,肺气虚弱,气不布津,停而生痰;治节无权,血滞为瘀。痰瘀交阻,壅遏肺气,则病肺胀、肺痿、喘哮等。他如久病劳瘵,阴虚火炎,灼津炼液,损伤肺体,病久入络,又可因虚致实,兼夹痰瘀为患。因此,由于肺脏功能失调,使得痰瘀内生,并有寒热虚实之别,痰瘀与其它致病因素相互作用于病体,使病证更为复杂。

【从痰瘀辨治肺系难治病的立论依据】

有关痰瘀的论述最早可追溯到《灵枢经》,如《百病始生篇》就有“ 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着而不去,而积皆成矣’’,凝血、津液涩渗,亦即瘀血痰浊互结,是积病的病因,这是痰瘀证的最早记载。

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中不仅首先对“ 痰饮"病的证候和论治进行了论述,而且注意到了瘀血和痰湿互相为患的致病关系。在该篇中治疗“ 胸痹心中痞气” 的“ 枳实薤白桂枝汤"及治疗“ 心中痞,诸逆心悬痛” 的“ 桂枝生姜枳实汤"都是具有温阳化痰,通经活血功效的方剂。对于“ 支饮胸满者"用厚朴大黄汤主之,方中厚朴能够“ 消痰下气” ,“ 善开寒痰凝结” 枳实能“ 泻痰” 、“ 消痰癖、祛痰水";大黄能“ 除痰实” 、“ 下瘀血” ,三药共用可达到破积、祛痰行瘀血的功效,是逐痰祛瘀的峻剂。正如清· 魏荔彤所释:“ 饮之所停,必裹痰涎浊沫,结为窠囊为有形之邪",实为痰瘀互结之物,必行气化痰祛瘀才能治之,示人以痰瘀并治之法”。

隋· 巢元方在其《诸病源候论· 痰饮病诸候》中指出“ 诸痰者,此由血脉壅塞,饮水积聚而不消散,故成痰也",“ 痰饮者,由气脉闭塞,津液不通,水饮气停在胸腑,结而成痰",更认为痰的本身就有瘀血成分,本质就是痰瘀。

宋代的《圣济总录· 痰饮门》也提到:“ 三焦气涩,脉道闭塞,则水饮停滞不得宣行,聚 成痰饮,为病多端” ,认为痰病为患和气血运行不畅有关。

元代朱丹溪在其所著的《丹溪心法》一书中,对痰瘀相关问题进行了临床探讨,把许叔微的痰成窠囊之说与瘀血联系,首次明确提出了“ 痰挟瘀血,遂成窠囊’’这一科学论断,并极力倡导痰瘀同病,需痰瘀同治才能取效。言肺胀“ 此乃痰挟瘀血碍气而为病” ,备受后世医家所推崇。丹溪所创立的“ 痰挟瘀血,遂成窠囊” 之说,对后世中医痰瘀相关学说的发展影响极大。

明代《杂病源流犀烛》说:“ 邪积胸中,阻塞气道,气不得通,为痰…… 为血,皆邪正相搏,邪既胜,正不得制之,遂结成形而有块。"《普济方· 痰饮门》也直接指明:“ 夫人有痰饮病者,由荣卫不清,气血败浊,凝结而成也” 。

清代名医叶桂对痰瘀相关学说卓有发挥,叶氏将众多疑难、幽深、久耽之疾称为络病,首先创立了“ 久病入络” 学说,认为久病入络,须考虑痰瘀互阻之证,在治疗上,将痰瘀同治法广泛地应用于积聚、癥瘕等多种难治病证。在用药上,善用虫类药物,如虻虫、鳖甲、地龙、蜂房、牡蛎、蜣螂虫、水蛭等类以其血肉之质、动跃攻冲之性,疏经剔络,追拔沉混气血之邪,荡涕痼结之凝痰败瘀。清代名医唐宗海对于肺痨的治则上提出力主杀虫,认为“ 既变成虫,则从虫治之,而亦须兼去瘀血以除其根,清湿热以涤其源,熄风木以靖其机,聚毒药以杀其类” 。具体而言,有“ 化痰逐饮祛瘀理肺法” 、“ 利痰消瘀止血宁血’’、“ 泻火逐瘀祛瘀生新法"等治法,治法颇多,但重在祛瘀,因“ 痨虫是瘀血所化,杀虫是治其标,去瘀是治其本也” 。治疗上,唐氏重在审因论治,瘀血所化之痨虫,常用血府逐瘀汤、参苏饮、大黄虫丸、移尸灭怪汤:因湿热积痰所生者用金蟾丸。

王孟英对温胆汤的应用尤有心得,日:“ 温胆汤去姜枣加黄连,治湿热挟痰而化疟者甚妙,此古人所未知也” 。王氏对痰瘀相关亦深有认识,乃日:“ 痰饮者,本水谷之悍气,初则气滞以停饮,继则饮蟠而气阻,气既阻痹,血亦愆其行度,积以为瘀"。王氏治痰多用丝瓜络、茯苓、蛤壳、贝母,活血喜加丹参、桃仁、红花。清代唐容川撰写血证专著《血证论》该书对痰瘀学说亦颇多发挥,他指出:“ 血瘀既久,亦能化为痰水” ,“ 瘀血流注,亦发肿胀者,乃血变成水之证” ,进一步明确地提出瘀血、痰水相互胶结为害的病理机制,为临床治疗“ 痰挟瘀血,遂成窠囊"等疑难杂症,提出了具体有效的方药,堪称痰瘀同治之大家。

陈湘玉教授认为,虚、痰、瘀是发生的肺痹病理关键。气阴不足,气血不充为“ 虚”的一面,痰瘀阻络为“ 实"的另一面,无论气阴不足,还是痰瘀阻络,均可使肺络血行不畅,络气痹阻,津血失布,肺失濡润。使虚者更虚,实者更实,交互错杂,形成恶性循环,从而使肺间质纤维化渐进加重。所以在疾病进展过程中既可有痰浊壅盛、痰瘀内结、痰热内蕴、气滞血瘀等以痰瘀为主的里实证,也可在此基础上外感风寒、风热、风燥等六淫邪气的兼表证,更可见以气、血、阴、阳为纲,五脏为表现的各类虚证。针对风湿病肺间质病变虚、痰、瘀的病理,陈教授临床治疗以益肺肾、化痰瘀、通肺络为原则,辨证论治。李振国等认为肺虚、痰瘀阻络是系统性硬皮病肺纤维化的基本病机。本病主要表现 为咳嗽、喘。按一般常规治法审视咳嗽、喘之病机不外虚实两端。虚,多责之肺脾肾气虚:实,则多责之邪气( 风寒、风热、寒痰、热痰) 实。而本病依常法治疗收效甚微,究其因,忽略了血瘀、痰浊阻络为肺纤维化的这一主要病机,络中之邪不能尽去,所以难以获得理想的效果。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和理论结,认为血瘀、痰凝的主要病变部位当在肺之络脉,所以我们提出肺虚、血瘀、痰浊阻络为肺纤维化的基本病机。吴玉生认为痰瘀是肺癌的基本病机。肺癌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正气虚损,脏腑功能失调,邪毒侵肺,导致肺气郁,津液失于输布,津聚为痰,痰凝气滞,痰瘀毒结于肺脏,日久形成积块。朴炳奎教授认为烟毒是肺癌重要的致病因素。烟毒辛燥,可直损肺络,耗气伤阴。烟毒入络,气血瘀滞,败坏络体。若正虚不制,败络化毒,络毒亢变,则亢害无制,化生新络。新生之络亦即络毒蕴结之处,络毒亢变,随络流溢,内伤脏腑,外达肢节:损伤脏腑,败坏形体经脉,构成恶性病理循环。烟毒损络,痰瘀阻络则肺胀、喘满:毒瘀化火,灼伤血络则咳嗽、咯血:晚期正气衰惫,毒随络流,移至他脏,则变证丛生。由此可见,外受毒邪,毒损肺络可谓肺癌形成的病理基础,同时也是导致病情演变的重要因素。痰瘀既是邪毒侵肺、脏腑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又是导致正气内虚、邪毒胶结成块的致病因素。因此,痰瘀为病贯穿于肺癌的整个发病过程。若早期治疗及时,治法得当,毒解热清瘀消痰除络通而病可向愈:反之,若失治误治可导致病情反复,正气衰微,病势缠绵,变证丛生。

洪广祥教授认为痰是可以酿瘀的,痰是瘀的基础,这与气道阻塞,肺失肃降密切相关。因为肺主气又朝百脉,有敷布津液、通调水道、助心行血的功能。洪老认为痰瘀伏肺为慢阻肺的标实。慢阻肺的反复发作,不但会导致肺气的痹阻加剧,而且宣降和主治节的功能也进一步削弱,影响到肺的布津行血,出现津停成痰,血滞为瘀,造成了痰瘀相互为患。痰和瘀的交融、混合,使气道阻塞进一步加重,反过来不但使痰更加增多,而且使瘀血也进一步加重。洪老根据“ 气虚血瘀和气壅血滞"的理论,提出“ 治痰治瘀以治气为先"的理论,在处方当中配合活血化瘀宣络( 肺络) ,不仅可以提高综合疗效,还有利于缺氧和发绀症状的改善。

张氏指出痰瘀互结是哮喘的病理基础,痰瘀相伴为病,易于胶结为患,导致病情缠绵难愈,所以痰瘀互结、相兼为病,贯穿于哮喘的整个过程。正如关幼波教授指出:“ 痰血互相胶固,痰阻血难行,血凝痰难化,所以治痰必治血,血活则痰化,活血必治痰,痰化血自行” 。

【周仲瑛教授对肺系难治病痰瘀相关的病因认识】

《丹溪手镜》:“ 风寒内郁于肺,清肃之气不利,而生痰动嗽” 。可见六淫侵犯人体,一般先客于皮毛、卫分,或从口鼻、咽喉而入,肺首当其冲,故六淫伤人首先犯肺,肺伤则宣发、肃降水湿津液功能障碍而使津液凝滞为痰。诚如清· 张秉成《成方便读· 除痰之剂》所说:“ 肺主皮毛,其气下行,或外感风寒,肺气郁而不降,则肺中津液蒸而为痰;如肺为火逼,津液亦易成痰。此等之痰,皆出于肺。” 而《内科摘要》也强调:“ 肺主治节,司调节输布津液之功,脾气虽能散精,然上归于肺,肺若失宣,则津液凝聚化生痰浊。而《隋· 巢元方》明确指出:“ 诸痰者,皆由血脉壅塞,饮水积聚而不消除,故成痰也"。表明痰浊与瘀血互为因果,互生互化。由于肺朝百脉、助心调节血液循环,瘀血停滞,经脉涩滞,势必引起肺气郁闭或肺气损伤,从而使肺失宣发、肃降,导致津液失于输布,停滞为痰,痰瘀互结,阻滞肺络,又成为新的病理因素,使得肺系疾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

《内经》云:“ 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俞不通,湿气不行,凝血蕴裹而不行,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也” 。可见内伤七情,肺气郁闭,气病及血,气不行血,出现血瘀。《金匮要略》指出“ 血不利则为水” ,津血同源,血瘀则津停,津停则 为痰;痰为有形之邪,痰阻气机,气郁不行,进而影响血液的运行,出现血瘀的病理变化。因此,二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医碥》也日:“ 痰能滞气,勿谓不能作胀’’。再次表明气既被痰阻,则势必影响其帅血之能,血行为之瘀滞,致成痰瘀相杂;再者痰浊为有形实邪,本身就能阻络成瘀。痰阻气血不畅日久,大多夹有瘀血;瘀血阻滞,脉络为之不畅,致使朱丹溪所云“ 块乃有形之物,痰于食积死血而成也",“ 百病中多有兼痰者",“ 痰挟瘀血,遂成窠囊” 的病理演变且“ 肺胀而嗽"是因“ 痰挟瘀血碍气而病” 。

因饮食劳逸,气化失常,津停血滞,痰瘀乃生;《医学入门》日:“ 食痰因饮食不化,结成痞块” 。可见饮食不节亦可化痰生瘀。饮食偏好,若过食生冷,易伤脾阳,致寒浊内生,停为痰饮;过食肥甘厚味,可阻湿生痰;而“ 酒性大热而引冷,冷与热凝于胸中,不散而成湿,故痰作矣。” 嗜好烟酒也可积热酿痰。如长期饮食失当,损伤脾胃,后天之本受损则生化乏源,气虚血少,血行亦不畅,久则瘀生痰聚。然而古人云:“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由此可见脾虽为生痰之源,但痰浊蕴贮于肺脏;痰浊粘滞,阻遏气机,尤其郁阻肺气,肺气被郁,失于宣降,百脉不能正常朝汇于肺,肺不能助心主治节,可形成或加重瘀血:瘀血阻滞,津液运行不利,化生痰浊,加重痰郁。最终痰瘀的形成及发展,并且两者可互相致病,互相影响,使得肺系病情复杂,缠绵难愈。

张景岳认为:“ 人之多痰悉由中虚而然” 。因此年老体弱,久病伤及正气,可致水谷运化失常,无力转化精微,反为痰浊;痰凝日久亦可成瘀,痰瘀互生,阻滞肺络,可出现咳嗽、咯痰、喘促、唇甲青紫、胁下痞块、舌质瘀黯等肺系疾病临床表现。肺气虚,卫外不固,即可招致皮痹,又可影响肺络,形成肺痹;肺脏具有宣发、肃降的功功能。一旦肺气虚,肺脏的这种宣发功能失常,卫外失固,营卫失和,则邪袭皮肤络脉,络脉痹阻,在外临床便会出现皮肤肿胀、坚厚硬种种皮痹表现;在内会出现咳嗽、气促,甚至喘息不得卧,口唇发绀等肺络痹阻,肺气闭阻等肺痹证候。即所谓清· 董西园《医级》所云“ 邪之感人,非虚不痹"。诚如《素问· 痹论》所云:“ 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

【肺系难治病与痰瘀相关的病机分析】

[肺系难治病痰瘀互生基本病机]

津血同源,气血运行失常是痰瘀互生基本病机。周老认为津血相关,痰瘀同生,互为因果,而致痰瘀互结,津与血异名同类,均属液体物质,为水谷精微所化生,流行于脉中者为血,布散于脉外、组织间隙之中者为津液。可见,痰、瘀既可以同生,在病变过程中也常互生,形成恶性循环,这是周老“ 痰瘀相关论” 重要的立论依据。生理上,津血同源之相互关系。如《灵枢· 营卫生会篇》日:“ 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素问· 经脉别论》云:“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前者论述血的 来源及生化过程:后者则阐明津液的来源和输布,可知津血同源于脾胃之水谷精微。在功能上“ 血以法濡之",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谷人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灵枢》论证了津血同为滋养之物。“ 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 ,营合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 《灵枢》) 。是为津血之相互关系,即津液与血均液体,营养、滋润为主要功能,其性质都属阴。生理上,津液是血液重要组成部分,而血的一部分渗出脉外,也成津液。“ 津血同源"学说,正确地阐述了津与血的生理关系,也说明津血的病理产物,痰与瘀之间内在联系。痰是津液不化所致的病理产物,瘀是血运不畅或离经之血着而不去的病理表现。痰和瘀虽然不同,但都具人体津血运化失常的病理反应。《血证论》:“ 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 。丹溪云:“ 痰挟瘀血遂成窠囊” 。实践证明,痰阻则血难行,血凝则痰难化。瘀血内阻,久必生痰,痰致之血瘀,痰瘀参杂,互为因果,不能截然分开。

[痰瘀与其他病理因素的相关性]

周老认为气病失运,津凝为痰;血滞为瘀,痰瘀乃生。气为血帅,血之在脉中流行,有赖于气之率领和推动,气不运血,血亦随之而涩滞;血瘀又能阻滞气机,二者互为影响,促使病情发展。若气郁不能布津,则津液凝聚成痰,而痰阻气机,又可加重气滞。又如气虚不能推动血液,血流不畅而成瘀;不能输布津液,运化水湿,则水津停聚而成痰。均以气病失运为先导。另外,气者,人之根本。气是活力很强的精微物质,能激发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及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能推动血液的生成、运行,以及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所以,当人体气机郁结不行,不仅可以直接生痰凝瘀,还可影响脏腑的生理功能而导致痰瘀的形成。

南海名医何梦瑶在《医碥》指出:“ 气血水三者,病常相因。……有先病水肿而血随败者,……有先病血结而水随蓄者。” 可见,痰瘀与水饮关系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痰、瘀、水饮三者实为“ 一源三岐” 。均为病理状态下,气血津液运行失常,津液的输布与排泄障碍而成。如聚而为痰,血滞为瘀,日久血瘀化水。或离经之血瘀于脉外,气化失宣,以致津液停积为痰。痰、瘀之间能相互转化,痰证同久可以瘀化,瘀证日久可痰化。《血证论》:“ 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 。可见瘀血日久化水,而水结成痰。若肺气失宣,或肃降失调,则水道不利,治节无权,气血津液运行障碍,水液停聚则生痰成饮。水饮日久不化,可日积成瘀。

(痰、瘀与热、毒关系)

外感六淫化火,可波及营血,致使气血壅滞;也可劫灼营阴,耗伤血液,致使血液稠浊,停滞为瘀,气火偏亢;五志过极,气郁化火;有形之邪,积久化热;病久入络,络瘀生热等,可先导致瘀血和内热的产生,既能因瘀致热,亦能因热致瘀;若温热邪毒内陷 营血,热蒸津液聚而成痰,或热毒痰瘀交结。

痰饮、瘀血作为津液代谢的病理产物,其本身皆能化毒为害,形成痰毒、瘀毒。且津血同源,痰瘀相关,诸多疑难杂症、急危重症、缠绵久病,常常与“ 痰瘀互结” 相关联。痰瘀互结,郁久腐化,久则凝聚成毒,从而形成痰瘀毒相互交结,更使病顽缠,或危重,或反复难愈。毒能生痰,毒能生瘀。在温病过程中,热毒、瘀血、痰饮三者之间不但相互兼夹,而且还往往相互转化,从而形成毒痰瘀同病。戴天章《广瘟疫论》中就有瘟疫夹痰水、夹蓄血的记载。何秀山在《重订通俗伤寒论》中也有“ 热陷包络神昏,非痰迷心窍,及瘀阻心孔”之论。可见,在毒邪内陷心营的过程中,营热生瘀酿痰是重要的病理环节,毒痰瘀交夹,闭阻心窍,则表现为痰盛气粗,神昏谵语,唇甲青紫,舌质紫暗等证候。

【痰瘀相关的主要病位】

痰瘀互生主要病位在肺,涉及脾肾心肝。

肺为娇脏,主气而司呼吸,助心行血,通调水道,外合皮毛。肺主行水,通调水道,为水上之源.通过肺的宣发和肃降运动对体内津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有疏通和调节作用。若肺失宣发肃降,不能敷布津液,津液停聚而为痰;如《不居集》云:“ 肺气虚,则不能水精四布,而浊阴凝聚。"肺阴不足,虚火必旺,亦会煎熬津液成痰。肺朝百脉,肺主一身之气而司呼吸,调节着全身的气机,辅助心脏,推动和调节血液的运行。如影响了肺朝百脉的生理功能,那么肺脏不能有效的辅助心脏推动血液运行,血液滞而为瘀。而肺胀为病,同样不单责之于痰,瘀血也是重要的病理因素。丹溪云:“ 肺胀,痰挟瘀血碍气而病’’。《血证

论》曾云:“ 瘀血乘肺,咳逆喘促” :“ 内有瘀血,气道阻塞,不得升降而喘” 。可见痰与瘀常互为因果,相互影响,导致肺系疾患日久不愈。

脾气散精,脾主运化精微,通过其转输作用,将津液输布至全身。《素问· 经脉别论》说:“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如上述三类因素影响了脾的散精功能,则水湿停蓄,聚而为痰:《诸病源候论》也指出:“ 劳伤之人,脾胃虚弱,不能克消水浆,故有痰饮也。"故脾也有“ 生痰之源” 之说。脾主统血,人体血液的正常循行,有赖于脾统血功能的正常发挥,若影响了脾的统血功能,则血液不能正常循行于脉管内,而逸出脉外凝而为瘀。如脾气虚衰,失统欠化成瘀;脾阴匮乏,脉道蹇涩成瘀:脾阳不振,寒凝血络成瘀;热郁脾经,津血受煎成瘀:水不畏脾,与血相裹成瘀;思虑伤脾,气结痰凝成瘀。

肾为先天之本,内藏元阴元阳,为人体脏腑阴阳气血之根本。肾主津液,《素问· 逆调论》日:“ 肾者水脏,主津液” 。肾具有主持和调节着人体津液代谢的作用。肾不主水,津聚为痰。正如《景岳全书》云:肾主水,水泛亦为痰。"《医学入门》认为“ 痰源于肾"。如肾阳不足,开阖失调,水液输布排泄而紊乱,从而痰浊内生。肾阴不足,虚火亦可灼津为 痰。“ 肾藏精,主生髓化血” 。可见肾对血液的生成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若肾精不足,生化之气虚弱,气血生化无力,气虚则无力推动,血虚则行缓均可致血滞成瘀。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本,温煦周身,若命门火衰,失于温煦,则阴寒内生,寒凝血脉,形成血瘀。

心主血脉,心为血液循行的动力,血在心气的推动下循行于脉管中:全身血液,依赖心气的推动,内灌脏腑,外达经络,发挥其濡养作用。正如《灵枢· 经脉篇》所说:“ 手少阴(心)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 。假如心不主血,则血无以行,停聚而为血瘀:唐容川认为:“ 食气入胃,脾经化汁,上奉心火,心火得之,变化而赤,是之谓血。"指出心对于血的生成具有重要的作用,若心火化赤无源,血虚行缓亦可成瘀。同理,如心阳不振,无力化气行水,温养脉络,则津液留聚生痰,脉内寒凝成瘀。肝主疏泄,调节着全身气机,气行则津行,促进津液的输布环流。若肝失疏泄,影响三焦通调,津液郁而为痰:肝主藏血,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防止出血。另外,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推动和调节着血液的循行。如肝不藏血,血溢脉外,引起出血,凝而瘀,若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血滞而为瘀。《沈氏尊生书》亦说:“ 气运于血,血随气亦周流,气凝血办凝矣,气凝在何处,血办凝在何处。’’血脉瘀阻进而阻碍津液正常运行及生理转化,从而津液

停聚成痰,或水湿痰饮内生。

【周仲瑛教授从痰瘀辨治肺系难治病的辨证要点】

清· 沈金鳌认为“ 痰为百病之源,怪病皆由痰成也” 、元· 朱丹溪说“ 病人诸药不效,关脉浮而大者,痰也。…… 百病中多兼有此者,世所不识” 。可见痰之生由于气机郁滞,病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所涉病症广泛,症状复杂,故临床表现多纷繁复杂。主要有咳嗽咯吐之痰涎的有形之痰和凝集于躯体局部,呈有形之粒块肿物或流注于内脏或经络之问出现的关节疼痛,拘挛麻木等无形之痰的表现。但是在肺系疾病中,多指有形之痰,部分为凝集于躯体局部,呈有形之粒块肿物的无形之痰。

由于痰凝集成块,日以积大,形成肺系疾病肿块。肿块一般质地柔软,推之可移。

痰阻于肺常见咳吐白色或黄色分泌物;痰饮停于胸胁可见脓肿积液。

新而轻者,形色清白,气味亦淡:久而重者,黄浊粘稠凝结,咯之难出,渐成恶味,腥臭咸苦。如痰吐地上,干后如蜗牛行走之涎沫为实痰;吐出后易化水者则为虚痰。味腥臭为肺热,味甜为脾热,味苦为胆热,味咸为肾虚。

痰病所引起的疼痛部位常无固定之处,多呈胀痛、闷痛、酸痛。疼痛多偏重于缠绵,反复发作,经久不愈。中医认为“ 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由于痰阻肺络,血行不畅,则经脉失养则痛。多表现为胸中胀满、胀闷如塞、痰涎壅盛、上气喘咳等表现。

痰流窜经络,阻滞气血运行,肌表失于濡养则麻木不仁。痰气阻滞引起的肌肤麻木日久不愈或全然不知痒痛,经年累月,无有轻时,或遇寒增剧。正如《症因脉治· 肺痹》中所云:“ 肺痹之症,即皮痹也,烦满喘呕,逆气上冲,右胁刺痛,牵引缺盆,右臂不举,痛引腋下” 。

痰证的舌象,多从舌苔表现:患者苔多自厚腻多见有痰湿内蕴或苔见白腻微黄有化热趋势,值得注意如此类患者阳气不足,舌象可见舌体胖大边有齿印。

痰证的脉象,多见滑脉或弦脉。脉滑不定,大小不均为有痰。关上脉伏而大者为痰。

由于痰的成因不一,故在表现病理性质方面,亦各不相同。因此,必须区分痰之性质以了解痰的成因,同时又须根据症状辨清痰之部位,以了解所属脏腑。

其痰清而无色,浮沫多泡,伴有外风或内风形症。一般外风风痰病位在肺,内风的风痰病属肝经。

外感寒邪者,痰质稀薄而色百,易咯出,伴有肺寒表证。如痰质清稀而呈小泡沫,有冷感,夹有小黑灰点,伴有肺肾虚寒,水泛为痰之候多属寒从内生者。

湿痰痰色白如藕粉,稠浊起块,量多,滑而易咯出,多在晨起或食后咯出,伴脾虚或湿盛之候。

色黄,胶粘浓厚成块,或如脓状,难咯出,伴有心火或肺热之证侯;如癖结日久,攻之不易消克者,称为老痰、顽痰,常易发生怪病。

色白,粘连如丝,或呈小块,量少,涩而难出,常因肺燥水亏引起,表现燥热阴伤之候。

多由于肝郁气滞所起痰滞咽喉,咽之不下,咯之难出,痰少,质粘如米粒,或似絮条之证。

由于外感内邪犯肺,肺失肃降,肺气郁滞,气不布津,痰气阻肺所致咳嗽、气粗喘息、咯吐痰涎、或痰鸣辘辘、常兼寒热等证候。可见呼吸系统某些急慢性炎症病变。

喘逆短气、咳唾痰沫、腰脊强痛、跗肿、胫酸等病症多因年老亏虚,正气不足,阳虚则水不制火,阳虚水泛或阴虚则虚火灼津所致。可见呼吸系统某些慢性疾病。

咳唾胁痛、胸背隐痛、甚则气促不能平卧、胸部胀满闷塞。主要见于胸腔积液、肺胀等。

骨节冷痹、肢节牵引刺痛、关节肿胀而皮色不变、流痰走注;麻木、瘫痪、一痹重滞不举、身中结核硬肿。可见于肺癌淋巴结转移、肺痹等肺系难治病。

患者可感到咽痛、咽干、咽痒,咽部哽噎不适,或为黏痰,或为痰块,咯之难出。主要见于慢性咽炎。

《灵枢· 邪客篇》说:“ 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 说明是与肺气输布津液有关,故有“ 肺朝百脉’’之说:在病理上,津液停聚可以成痰,血行不畅可成为瘀,可见瘀与肺系疾病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在临床上它有许多常见和共同特点:

王清任说:“ 气无形不能结块,结块者必有形之血也” 。肺部肿瘤、肺部转移性淋巴结肿大等肺系难治病灶。其特点是肿块较硬,推之不移,或有固定按痛。

肺系疾病长期慢性迁延不愈,肺主气功能减弱而致气虚,气虚无力运行血液则瘀血内停可见爪甲青黑、面如烟熏、肌肤瘀斑。

其所在部位常有疼痛,固定不移,呈刺痛或刀割样疼痛,拒按,一般遇寒加重,得暖则舒。疼痛可轻可重,每与瘀滞程度有关。中医认为:“ 通则不痛,不通则痛,由于血流瘀滞不通故痛” 。

血瘀同久可以化热。局部发热每与外伤血肿、炎症等部位一致,可同时见红肿、热痛等症状。全身发热程度可高可低,有自觉或他觉,热型也不一。有人根据《金匮要略》:“ 病人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状,是瘀血也” ,认为“ 脉证不相一致"是瘀血发热的特点之一,值得进一步观察总结。

肺主一身之气,而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虚、气滞则血瘀。“ 瘀血不去,血不归经” 。此类出血往往是反复迁延不愈,包括多种部位,如咯血、吐血,鼻血、便血等。其特点为血色紫黯,常夹有血块。

肺朝百脉,主治节,肺气郁滞,失其宣畅功能,日久导致心脏失于调节,运营过劳,心气渐虚,无力推动血脉,亦可导致血瘀,而出现唇舌紫暗等可见舌质紫、紫黯,或瘀斑、瘀点,有的舌底尚可见青筋怒张、舌下瘀点、血丝。脉之典型者可为沉、涩,结脉等。

肺系难治病从病程及机制来看,都与痰浊、瘀血关系密切。痰瘀既是同出一源,临床表现就必然有共同点。不仅是痰、瘀的各自证候,而应是两者在病机上互为因果所致的综合征象。主要从病因辨证和临床表现方面来辨识。

因寒邪抑遏人体阳气,而致气血凝滞,生痰停瘀而成“ 痰瘀瘀阻"证。症见咳喘,痰粘色白,胸部闷塞,脘腹胀痛,肢体疼痛,肌肤麻木,喜热怕冷,尤以四肢为著,皮色苍白或青紫,遇冷则甚,面清,舌质青紫,苔薄白,脉沉迟紧。

由于热邪煎熬津血,生痰成瘀所致“ 痰热瘀阻” 证。症见咳嗽喘息,胸闷,咯黄脓痰,心悸失眠 ,神识异常,谵语,昏厥,出血,身热,口干口苦,尿赤便结,舌质红,舌下青紫明显、舌苔黄,脉滑数。

燥邪灼津成痰、耗血致瘀的“ 燥痰瘀结” 证。咽焦干,烦渴,潮热,肌肤甲错,目眶黯黑,质暗红、有裂纹、紫斑,苔薄干,脉细涩。

因湿邪困遏气机、津血涩滞、痰瘀内生的“ 湿痰瘀阻” 证。症见咳喘胸闷,痰多粘白,脘痞如塞,胁腹胀满,腰痛重着,头身困重,关节肿痛,皮肤顽麻,口粘口腻,小便浑浊,大便溏薄,妇女白带量多,舌暗红、青紫、苔腻,脉沉缓。

因情志失调、气机郁结。气不布津、络痹血滞所致的“ 痰气瘀郁” 证。症见精神抑郁,神情淡漠,善意多虑,咽中如有物阻,吞咯不去,胸闷善太息,胸胁脘胀痛,食少不馨,寐差不实,舌质隐紫、苔薄白腻,脉沉弦滑。

气虚不能化津,运血所致“ 气虚痰瘀"证。症见手足迟缓痿软不用,肢体麻木或疼痛, 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口角流涎,咯痰粘白,言语无力或謇涩不清,胸闷气短,尿频或失禁,或面足虚浮,舌痿,质淡紫,有瘀斑,舌下静脉曲张,舌苔薄腻,脉细软无力。

因血液虚滞、运行不畅、痰阻津停的“ 血虚痰瘀” 证。症见面色萎黄,头晕,心慌,咳逆气急,口粘吐痰,肢麻,肌肤斑疹青紫、淡红,妇女月经色黯量少或闭经,舌质淡红或有瘀点或青斑,苔薄白腻、脉细弦滑。

由于营血亏虚、不能运载津血所致的“ 阴虚痰瘀” 证。症见形体消瘦,两颧暗红,目眶黯黑,肌肤有暗红花纹,心烦潮热,骨蒸,手足心热,口干,腹有癥块,喘咳痰粘,眩晕,腰酸,妇女月经紊乱、量少、闭经、或量大如崩、色鲜有块,舌红绛或有瘀点或紫斑、苔薄腻,脉涩。

由于阳虚内寒,不能化津运血所致的“ 阳虚痰瘀” 证。症见心胸猝痛或绞痛,气短气喘,痰白清稀,心慌心悸,怕冷肢凉,汗出肤冷,或神昧不清,面色黯紫,唇乌,舌体胖大、质淡呈青蓝色,脉沉迟或歇止。

多为炎性分泌物,痰饮水湿咳血咯血,赤白带下,白浊尿血,脓肿积液等,但临床表现有异。按中医传统说法,一般红色或紫黑色分泌物,多为血化,侧重以瘀论治。黄色或黄白色分泌物,多为津液所化,侧重以痰论治。

痰瘀阻滞经络,气血运行受阻,“ 不通则痛” 。而疼痛呈刺痛,固定不移,常侧重于瘀痛;若疼痛重着缠绵,经久不愈,则偏重于痰阻。因临床病证复杂,痰湿、血瘀不能明显区分。

《内经》谓“ 汁沫与血相搏,则并合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 。故肺内肿块多由痰瘀凝聚而成。这些病证一般采用涤痰化瘀法而取效。

心属火,具炎上之性,心火亢盛,能灼津成痰。心的重要功能是主血脉,心肺同居上焦,肺辅心而行血脉,今肺气虚,不能治理、调节心血的运行则心气虚弱。心脉瘀阻,心失所养,故心悸、气短:脉络瘀阻,故唇甲紫绀、颈静脉怒张、胁下痞块。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在肺系难治病中,因病程长,大多数体质衰弱,若感邪太重,易引动肝风或发展为痰瘀乘心

之证,如肺胀后期出现的痰瘀上蒙心窍而症见呼吸急促,喉中痰鸣,意识不清或昏睡不醒,唇舌青紫或紫黑、苔黑,脉细等急危重症。

中医学认为哮病的病理因素以痰为主,病理环节为痰阻气闭,发时肺气郁滞,气机升降失常,气滞则血瘀,可致痰夹瘀血为患;在缓解期既有正气虚弱一面,又有痰瘀伏肺的一面。但瘀血是在痰气交阻的主要病理因素基础上继发的病理因素,同时注意必须以“ 久病入络"为前提。临床常表现为:喉间痰呜或有哮鸣声,咳嗽有痰,色白质粘,鼻塞不通流清涕或打喷嚏,鼻腔或面部发痒,胸闷,心下胀塞不舒,二便尚可。唇甲紫绀,面色晦暗,苔薄黄质黯红隐紫,舌底脉络迂曲,脉细滑或细涩。缓解期哮喘未发,行走活动气喘减轻,不咳无痰,偶有头晕,心慌,有恶心感,时有腹痛,大便偏烂,舌苔黄薄腻,脉细滑。常见于哮证。

因邪热郁肺,蒸液成痰,痰阻肺络,血滞为瘀,痰热与瘀热郁结,酝酿成痈,血败肉腐而化脓。表现为咳吐浊痰脓痰,呈黄绿色,自觉喉间有腥味,口干咽燥,伴咳嗽气急,胸满作痛,转侧不利。或有身热,振寒。舌苔黄腻,脉滑数。常见于肺痈。

由于肺气郁滞,不能治理调节心血的循环,心脉失畅则血郁为瘀,痰瘀交结,阻碍脉络,导致气机升降失常,临床出现咳嗽、咳痰不爽,气喘、呼吸困难,气短不能平卧,胸闷胸痛,口唇紫绀,颈静脉怒张,舌苔薄黄腻,质暗,有紫气。脉细滑。常见于肺痹。

多在久病肺虚,痰浊潴留的基础上,再感外邪而使病情反复发作,病理因素为痰、瘀、水饮,早期以痰浊为主,渐而痰瘀并见,最终导致痰浊、瘀血、水饮交错为患。正如丹溪心法所说:“ 肺胀而咳,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夹瘀血碍气而病” 。故临床既见心慌不宁,胸闷,颈脉动甚,面唇、爪甲、舌质暗紫,脉来参伍不调。又见喘咳短气,咯痰质粘色稍黄,量多,口干多饮,纳差,唇甲淡紫,口腔溃疡,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数。常见于肺胀。

由于邪毒的侵袭,肺脏失去了正常的生理功能,肺气郁阻,宣降失司,津液输布不利,壅结为痰,气机不畅,血滞为瘀,痰瘀毒交阻,阻塞络脉,日久逐渐形成肺部肿块。临床表现为咳嗽,咯痰、痰中带血、咯血、无痰。偶有胸闷气喘、呼吸困难或胸部隐痛、刺痛,口干口渴,形体消瘦,自汗、盗汗,五心烦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腻质红稍裂或质紫光红或有舌下有瘀斑,脉细滑或细涩。常见于肺积、肺痨。

由于痰气交阻,气滞血瘀而成。常有临床表现:咽部不适、痛或不痛、或微痛、口干、有痰或无痰、或有清嗓频频、咽部异物感等,全身症状兼有气滞证和血瘀证。检查见咽部暗红充血或不充血而苍白、淋巴滤泡增生、粘膜干燥、少津、甚至萎缩、小血管扩张等。舌苔薄腻或薄黄,质红或质暗,脉细滑。常见于喉痹。

【周仲瑛教授从痰瘀辨治肺系难治病治法治则】

周老认为痰瘀同治,当重视整体,结合病位,掌握用药侧重。化痰祛瘀是治疗痰瘀互结的基本原则,它虽属攻邪治标之计,实寓治本之道,因“ 邪祛则正安” 。具体应用时,当根据痰、瘀的轻重主次,因果关系及标本缓急立法处方。痰、瘀并重,相互胶结,则痰瘀并治,分消其势。如痰瘀互有偏胜,则可分治,取其药力专一,有利于解决主要矛盾。治疗上尚应分辨痰浊、瘀血的主次,以肺为主同时兼顾在脾、肾、心、肝的不同,主要以化痰祛瘀为主,分清虚实,辅以祛风、清热、理气、化湿、温阳、除痹、软坚及润燥、益气、滋阴等。具体治法如下:

[祛风化痰益气通络法]

朱某,女,49岁。初诊日期:2008.9.24

哮喘近来较重,动后气喘,胸背隐疼,早晚咳嗽,但不频多,咽有痛感,室塞不舒,喷嚏不多,脐周按痛,大便偏稀,不思饮食,小便尚调,口稍干,手心热。舌苔薄黄质黯红隐紫,脉细滑。

辨证为:风痰伏肺,气虚血瘀。

拟治:祛风化痰通络益气养阴健脾

2008.10.29二诊:哮喘未发,行走活动气喘减轻,不咳无痰,但偶有头晕,心慌,有恶心感,时有腹痛,大便偏烂,口稍干。舌苔黄薄腻,脉细滑。治守原法。

9、24方加丹参12g、太子参l O g、大麦冬l O g、陈皮6g去麻黄、功劳叶14剂。

此例患者为支气管哮喘,根据其证候表现,相当于中医“ 哮证” ,根据“ 哮证"

发时治其标,缓则治其本"。而周老在遵循此原则上,标本兼顾。对于治疗祛风化痰常擅长用地龙、蜂房等虫类药,虫类药走窜入络,搜剔逐邪,可祛肺经伏邪,增强平降逆之功,并擅长祛风解痉,化痰通络,能够疏通气道壅塞和血脉瘀痹,且大多具有抗过敏,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治疗还常配合麻黄、苍耳草等祛风药。本案有肺热内郁伤阴之趋,在此周老不是单纯一味清热化痰还同时兼顾健脾益气养阴治疗,如在二陈汤基础上,加南北沙参、太子参、麦冬等。正如古人所说:“ 见痰休治痰,以治必求本” 。同时,治痰的同时也兼治血。久病缠绵之哮证,考虑有“ 久病入络"的可能,因此活血和化痰同样重要。周老在此例中除了用行气祛痰之品,还配合活血化瘀之品。如广地龙、丹参等使气血畅行,肺络宣达,外邪随之而出,痰浊随之而泄,邪去正复而病自安。

[清热解毒化痰祛瘀法]

王某,26岁,女性初诊日期

支气管扩张病史三年,咳嗽,略吐大量腥臭脓痰,每日需体位引流2次,苦不堪言,胸闷胸痛,口中千苦,舌苔黄厚腻,脉弦滑。

辨证属痰热蕴肺,久病入络,肺失清肃,有瘀搏成痈之趋。治拟清肺解毒,化痰祛瘀。

二诊:药服14剂,痰色由黄转白,但仍量多,胸部有时闷痛,舌苔黄腻,脉弦滑,治守原法继进。原方去皂角刺、加猪牙皂3g、海浮石15g、瓜蒌皮15g。

此后以上方增损治疗,前后共治疗半年,咯痰明显减少,已无需体位引流,每日略痰1—2口,不咳嗽,治守原法巩固,并配以健脾化湿之品。

此例患者为支气管扩张症,根据其证候表现,相当于中医“ 肺痈” ,基本的治法清肺解毒,化痰祛瘀排脓法进治,并结合体位引流,脓痰排出,则病情缓解,最后以健脾化湿,杜生痰之源而收工。病案中主要以桑白皮汤为主,清肺化痰,同时配合金荞麦、冬瓜子、红藤、败酱草以解毒排脓。周老并不是单纯的清肺化痰,从病史来看,考虑有“ 久病入络” 的可能,因此,配合清肺化痰排脓的同时,还加用桃仁、皂角刺化瘀散结之品,以促进瘀去痰消。

[化痰祛瘀通痹养阴法]

吕某,63岁,女性初诊日期2006.6.22

一年前咳嗽气喘,持续不愈,最近住鼓楼医院,查为干燥综合症,肺间质纤维化。

目前咳嗽气喘,咳嗽,痰少,鼻干,口干,皮肤干燥,咽痒,大便有时欠实。两手鱼际紫暗,舌苔黄中后部腻质暗,脉细滑。

辨证:痰瘀痹阻,肺虚阴伤。治拟化痰祛瘀通痹补肺益气养阴

处方:南北沙参各12g、天麦冬各l O g、天花粉12g、知母l O g、苏木l O g、炒苏子l O g、炙桑皮12g、地骨皮12g、旋覆花5g(包)、茜草根l O g、黛蛤散l O g(包)、老鹳草20g、炙僵蚕l O g、泽漆15g、诃子肉6g、另梨皮1只。

2006.06.29二诊:服上药后停用西药,日来稍咳,有痰不多,气喘,口干目干,舌苔薄黄腻质暗有紫气有裂,细滑。原法进退。

南北沙参各12g、天麦冬各l O g、天花粉l O g、知母l O g、玄参10g、炙桑皮12g、地骨皮l O g、丹皮l O g、炒苏子l O g、炙僵蚕l O g、炙甘草3g、旋覆花5g(包)、茜草根l O g、降香3g、桃杏仁各l O g、川石斛l O g、鬼箭羽15g。

2006.07.27三诊日来咳嗽加重,咳嗽有痰,难咯,色黄或白,咽痛,口干,鼻干,眼干,气喘。大便时干,舌苔薄黄腻质暗红有裂,脉细滑。辨证为肺虚热郁阴伤,痰瘀痹阻。

南北沙参各12g、天麦冬各l O g、天花粉l O g、知母l O g、炙桑皮12g、丹皮l O g、地骨皮12g、炙僵蚕l O g、炒苏子l O g、黛蛤散15g(包)、肿节风20g、桔梗5g、生草3g、桃杏仁各l O g、旋覆花5g(包)

2006.08.24四诊:咳嗽尚平,痰多,色白起沫,咯吐不爽,胸闷,口干鼻干眼干咽干尚不严重。口唇手指紫绀。薄黄腻质暗紫有裂,脉细滑。原法继进,同时加强活血化瘀。以7、27方加丹参15g、苏木l O g、太子参12g、生地12g、玄参l O g、炒芩l O g、鱼腥草15g、炙鳖甲12g(先煎)。

2006、9.07五诊:最近咯痰不多,胸闷尚稳定,活动后气喘,口鼻眼仍干,饮水稍减,黎明有汗,二便尚调,稍有心慌。舌苔中后黄腻质暗红隐紫有裂小滑数。7、27方加炒芩10g、太子参12g、苏木l O g、丹参15g、鱼腥草15g、茜草根l O g

此后一直以上方增减治疗半年,病情稳定,咳嗽、胸闷、口干症状明显好转。

按语:此例的继发性肺纤维化,相当于中医“ 肺痹” 。《类证治裁》日:“ 诸痹,良由营卫先虚,腠理不密,风寒湿乘虚内袭,正气为邪所阻而不能宣行,因而留滞,气血凝滞,久而成痹"。说明了肺痹之病机特点为经络壅闭,气血凝滞。而清· 董西园《医级》所云:“ 邪之感人,非虚不痹” 。《素问· 痹论》也云:“ 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 。因此,周老认为肺虚痰瘀痹阻为肺痹的基本病机。以化痰祛瘀通痹益肺养阴为主要治则。药用以炙桑皮、丹皮、地骨皮清泻肺热,同时配合南北沙参、天麦冬、知母益气养阴补肺。并予黛蛤散、肿节风、桃仁、旋覆花以化痰祛瘀。正如清· 董西园《医级》认为:“ 痹非三气,患在痰瘀’’。可见由于痰瘀胶滞,其性粘滞,是本病反复缠绵的重要因素。本病虽证属本虚标实,本虚是本病的关键,但是“ 邪祛则正安” ,虽属治标之计,实寓治本之道。因此,周老在此予丹参、苏木、加强活血化瘀效果,以祛瘀通络除痹,最终达到益肺化痰之疗效。

[涤痰祛瘀温阳化饮法]

张某某,男,66岁,初期1996.08.09

患者反复咳嗽、咯痰、气喘30余年,加重1月,来门诊求治。曾在上海某医院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 ,经中西医多种药物治疗仍难阻止病情发展。本次因天寒受凉感冒而诱致急性发病,咳嗽、气喘、胸闷加重,入住当地医院诊断为“ 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合并心衰II。,呼吸衰竭II型” 给予抗感染、吸氧、强心、利尿等对症处理,治疗效果不甚满意,转求中医治疗。刻诊喘不能平卧,痰多不能咯出,胸闷气憋,呼吸困难,精神萎顿,语声低微,怕冷无汗,大便偏干,尿少色黄,体检:体温 36.8℃,呼吸25次/分,脉搏103次/分,血压112/70m m H g,面色青紫,颈静脉怒张,胸廓呈桶状,双肺满布湿性罗音,手指呈杵状,双下肢肿,按之凹陷如泥,舌苔中部黄腻,舌质紫暗黑,舌下青筋显露,脉细滑无力。化验:W BC6.8x109/L,动脉血气分析:P0229.8Kpa。

辨治:痰瘀阻肺,阳虚水泛,水饮凌心,肺心同病。治以涤痰祛瘀,温阳化饮,益气活血。

处方:蜜炙麻黄5g,制附片6g,淡干姜5g、葶苈子15g、苏木10g、炒苏子109、木防己129、生黄芪209、桃仁10g、五加皮10g、潞党参15g、法夏10g、泽兰10g、泽泻15g、万年青叶片、绿茶一小撮。病重防变,暂予三剂,每日一剂,分2—3次煎服。另嘱

注意病情变化,必要时住院治疗。

服药3日后复诊,症状明显好转,精神状态改善,面色、口唇、爪甲紫绀减轻,语声稍能有力,尿量增多( 1500mI/日) ,但仍咳嗽少痰、胸闷气急、畏寒怕冷,大便日行2次,质软,两肺湿罗音较前局限,双下肢踝部轻度浮肿,舌苔中部浮黄薄腻,舌质紫黑转为暗红,脉细。药已中肯,效不更法,继守原意。原方改熟附子片10g、木防己15g、生黄芪25g、加石莒蒲10g、法夏10g。续服10帖,症状改善显著,面部紫黑转黄,口唇爪甲紫绀消退,稍有胸闷,喘息不著,食纳知味,大便日行,小便量多。体检:肺部闻及散在细小水泡音,余无特珠,舌苔薄腻,舌质紫,脉细,化验:W BC4.8× 109/L,动脉血气分析:P0231.6Kpa,C0234.2pa。药证相合,收效甚佳,然此病由来已久,难期根治,故三诊仍守原法,加沉香后3g、陈皮10g。继续巩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可隶属于祖国医学“ 咳嗽” 、“ 喘证” 、“ 肺胀” 等病证范畴,本病病史较长,病程缠绵,反复发作,常在冬季因呼吸道感染而导致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病死率较高,治疗亦无特效药物。

阳虚气弱,痰瘀阻肺是肺心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急性发作期以肺肾阳虚为本,痰瘀阻肺,水气凌心,心脉瘀阻为标。因此,治疗当以温阳化饮,涤痰化瘀,益气活血为基本大法,尽管部分学者借用西医学肺心病合并感染在纠正心衰的同时,首先要控制感染的观点,倡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治疗,但临床所见,本病病程久延,痰饮郁肺,平时多表现为肺肾阳虚,痰瘀痹阻心肺的证候特点,而冬同天寒阴盛,每易外感寒邪,或邪从寒化,故应审证求机,治疗重在“ 温” 字,通过温通、温化、温补使阳复、饮消、气顺、气血,而不宜滥用寒凉,以免使寒邪内闭,阳气更伤,脉络更滞,促使病情加重,当然若见有痰饮郁久化热之象,亦可适当配伍清化痰热之品,必以辨证为要。方中麻黄一药,既取其发太阳之汗,以解在表之寒邪,更重要的在于与温少阴之里寒,补命门之真阳之附子相配以发越凝寒,通达阳气,改善患者“ 缺氧"状态:苏木、桃仁、泽兰、五加皮、木防己、泽泻活血化瘀,利水消肿;苏子、葶苈子降气涤痰平喘;党参、黄芪配苏木等益气活血,利水消肿。现代药理证明方中麻黄、附子、泽兰、苏木、五加皮、党参、黄芪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心肌收缩力、强心利尿、抗缺氧等作用。药证合拍,故病虽重而疗效著。此患者面色青 紫即《内经》:“ 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毛发不泽,故其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

[涤痰祛瘀养阴益肺法]

牛某某,女,72岁初诊1993.03.06

患者有老慢支、肺气肿、肺心病史。春节前左侧颊粘膜红肿疼痛,妨碍饮食,用消炎药有所控制,但未消失。2周前因感冒而咳嗽,气喘,胸闷,呼吸不畅,咯痰质粘色稍黄,量多,口干多饮,纳差,唇甲淡紫,左颊肿胀,颊粘膜暗红,有数个火柴头大小溃疡,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数。听诊两下肺均可闻及干湿罗音。经用抗生素消炎、化痰止咳药效果不著。辨证为痰瘀壅阻肺,肺阴亏耗

治拟:清热化痰,活血和络,滋养肺阴,止咳平喘。

南北沙参各l O g、麦冬l O g、天花粉12g、知母l O g、竹沥半夏l O g、鱼腥草15g、炙射干6g、广地龙l O g、半边莲15g、生甘草3g、桃仁l O g,7剂。

1993.3.17二诊:咳减痰少,气喘显平,颊粘膜溃疡痊愈,纳增,听诊肺罗音明显好转。辨证为肺心同病,痰热久郁,心血瘀阻,气阴两伤,治予原法加减。原方去北沙参、半边莲,加太子参l O g、丹参12g,7剂。

1993.3.31三诊:药后咳喘已平,略痰少许,胸闷不著,但时有心慌,腿足肿胀,舌紫尖红,苔薄黄,脉弦滑不静,时有歇止;听诊左下肺可闻少量湿罗音。痰热虽减不净,心肺气阴两虚,治节无权,肺络瘀阻。治守原意,转以补益气阴、化痰祛瘀为主。

1993.4.7四诊:药后心悸好转,浮肿消退,咳喘未作,略痰不多;听诊肺部罗音消失,治守前法巩固。原方加知母l O g、鱼腥草12g,7剂。

本病属标实本虚证,外邪痰瘀阻肺,气阴耗伤。治疗既应遵守发时祛邪治标的原则,辨其病性的寒热,又不能忽视扶助正气以治本。本例肺胀乃属痰瘀阻肺,热郁阴伤因此治本以滋养肺阴为主,治标则清化痰热、和络化瘀,标本兼顾,咳、痰、喘得平。继因心肺气阴虚象明显,痰瘀阻塞肺气,转以补益气阴,化痰祛瘀。方中所用苏木、桃仁、丹参及葶苈子、半夏、射干、地龙等药,临证当衡量痰与瘀的主次配伍。周老认为见痰治痰,见瘀治瘀,此虽属治标之计,实寓治本之道。因“ 邪祛则正安” ,痰化瘀散则病自己,既有利于脏腑气血功能的恢复,且可阻断痰瘀所致的病症。

[祛痰化瘀散结益气养阴法]

王某某男71岁初诊日期2004.9.17

右下肺鳞癌术后化疗已5年,经常咳嗽,持续难平。最近基本稳定,咳嗽不多,气喘,动则加重,痰白易咯,胸不闷,纳佳,大便正常,苔薄黄腻,质红稍裂,脉细滑。

辩证为痰瘀互结,气阴两伤,肾虚不纳。

拟治清热化痰活血祛瘀补肾益气养阴

南北沙参各12g、大麦冬10g、五味子5g、生芪20g、山萸肉10g、紫石英20g、灵芝6g、诃子肉10g、炒苏子10g、桃杏仁各10g、法夏10g、炙款冬10g、猫爪草20g、山慈菇15g、露蜂房10g、肿节风20g、炙僵蚕10g、泽漆15g、炙白前10g、白果肉7粒、核桃肉10g、蛇舌草20g、大熟地10g。

2004.12.22二诊:千咳,气喘,痰不多,两足清冷,食纳知味,寐可,苔黄薄腻,质暗红有裂,脉细滑。

9、17方加鸡血藤15g、当归9g、坎脐2条( 缺药,改紫河车粉4g分吞)

2005.3.9三诊:肺癌术后,咳嗽,气喘,咳痰不多,手足清冷,胸不闷,食纳良好,二便正常,头胀,苔黄薄腻质红,脉小滑。

04、9、17方加羊乳15g、当归10g、天冬10g、河车粉4g分吞、蛤蚧2对去头足研末分吞5克/日、2次/日。

2005.5.6四诊:最近咳嗽不显,痰粘色白,胸闷气短,苔中部黄,质红,脉细。CEAl .8ng/m l ,N SEl 8.6ng/m l 。CT:右下肺癌术后化疗后与以往病灶相仿,未见明显复发及转移征象。

04、9、17方加羊乳15g、天冬10g、当归10g、紫河车4g研粉分吞、漏芦12g、龙葵20g、炮山甲15g。

2005.6.15五诊:千咳,咳痰不多,咽痒,气喘,动后加重,苔黄薄腻,质红有裂,脉细滑。

04、9、17方加鸡血藤15g、羊乳15g、当归10g、太子参12g、天冬10g、龙葵20g、冬虫夏草5g。

2005.8.17六诊:近来咳嗽咯痰稳定,不重,胸不闷,气喘减轻,食纳良好,大便正常,口千不重,苔中部黄腻,质暗红,脉小滑。

04、9、17方加羊乳15g、当归10g、太子参12g、龙葵20g、紫河车粉4g冲服、天冬10g。

自2005年9月至2006年12月期间患者长期服用中药调治,近况基本平稳,精神状态良好。

周老认为肺癌的发生与热毒、寒凝、湿浊、水饮、气滞、血瘀等因素密切相关。然而痰瘀既是邪毒侵肺、脏腑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又是导致正气内虚、邪毒胶结成块的致病因素。因此,痰瘀为病贯穿于肺癌的整个发病过程。若早期治疗及时,治法得当,祛瘀消痰除络通而病可向愈:反之,若失治误治可导致病情反复,正气衰微,病势缠绵变 证丛生。本案患者右下肺鳞癌手术化疗后5年,癌毒盘踞日久,痰瘀互结阻肺,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之气阴耗损,久则。肾气。肾阴亦受损,构成上实下虚,肾不纳气,气不归元之证,故见胸闷气喘,动则加重,两足清冷。治疗当从降气化痰,纳肾平喘之法,方取苏子降气汤之意。药用炒苏子、桃杏仁、法夏、炙款冬、炙白前降气化痰,止咳平喘;五味子、山萸肉、紫石英、诃子肉、白果肉、核桃肉、紫河车粉、蛤蚧、冬虫夏草补。肾纳气平喘;南北沙参、大麦冬、大熟地、生芪益气养阴;猫爪草、山茨菇、露蜂房、肿节风、炙僵蚕、泽漆、蛇舌草、灵芝化痰软坚,散结抗癌。药证相符,六诊咳嗽咯痰不重,胸不闷,气喘减轻,患者坚持服药,随访病情稳定。

6年前两上肺浸润型肺结核,经治痊愈。98年11月份咳嗽咯痰带血,至今未愈,查CT示双肺结核广泛浸润。目前咳嗽,咯痰,咽痒,舌苔腻色黄质暗红,脉细滑。辨证为:痰瘀互结气阴两伤拟治:祛瘀消痰解毒清热益气养阴

2000.09.25二诊:咳嗽明显减轻,喉中仍有痰,咯吐稍难,胸不闷,痰质粘,腿软,夜晚咽干,舌苔淡黄腻,质紫,脉小滑。

2000.10.13三诊:咳嗽虽减但喉中有痰声,胸不闷,咯痰减少,色白不黄不灰,舌苔黄腻质暗红,脉小滑。原法继进。原方加生黄芪12g、猪牙皂2g。

2000.12.08四诊:咳嗽减轻,痰少,咽喉不适感减轻,咽喉中有痰声,咽痒,胸不闷,食纳二便正常,夜寐不酣,右肩痛,舌苔薄白腻,脉小滑。复查CT:慢支肺气肿(2000—12.07胸科医院)

炮山甲先6g、南北沙参各l O g、麦冬l O g、太子参12g、猫爪草20g、杏苡仁各l O g~25g、炒苏子l O g、炒白芥子6g、炒莱菔子l O g、海藻12g、炙僵蚕l O g、露蜂房10g、法半夏l O g、射千l O g、桔梗5g、平地木20g、炙百部12g、泽漆l O g。

肺结核根据辨病,当属祖国医学“ 肺痨” 范畴。基于阴虚、肺虚、血瘀、热毒、虫痨等主要病因病机,而施治“ 扶正祛"与“ 补虚杀虫” 两大治疗原则。而本例突出以痰瘀热毒为标,气阴两虚为本,分别以化痰消瘀清热解毒益气养阴施治。案中以猫爪草、泽漆、海藻、炙僵蚕、及三子养亲汤清热化痰降气,化痰消瘀。尤其用蜂房、猫爪草、炮山甲清热解毒化痰通络以活血散结。周老认为肺痨正虚与邪实并居为患多以扶正祛邪并 施,标本兼治,同时予南北沙参、麦冬、太子参、黄芪、百部注重培补肺气益气养阴杀虫。经过三个月的治疗,症状改善,疗效显著。

王某女性59岁初诊日期:1996.03.02

结节病3,4年,拟从气阴两虚,痰瘀互结治疗,肢体浮肿消退未再复发,胸部闷拘急减轻,口千不著,疲劳,苔黄薄腻质紫光红,两脉沉细。

辨证为:痰瘀互结气阴两虚

拟治:化瘀祛痰散结益气养阴通络法

1996.03.09二诊::从气阴两虚痰瘀互结治疗效佳,四肢浮肿未见反复,疲劳腰酸,疲劳乏力,左肩背痛,苔黄质紫,脉细。守原法进退。

三诊:精神改善,食纳增多,但左手臂仍有酸痛不适,苔黄薄腻,质红,脉细。气阴双补化痰祛瘀继进。原方加鸡血藤l O g

1996.06.22四诊:自觉症状胸闷明显好转,头昏目涩口干,苔黄薄腻,质红,脉细滑,肝肾不足气阴两虚痰瘀互结胸片:两肺纹理清晰。沿肺纹理走行,可见少许改变点状影,心膈未见异常。印象:两肺无重要发现。( 1996.06.18鼓楼医院)

1996.07.13五诊:病情稳定好转,摄片检查有明显好转,仍党目涩口干,咽干咳呛,胸部偶有胀痛,咯痰不多,苔黄薄腻质红,脉细。仍当扶正补虚化痰祛瘀标本兼施炙黄芪20g、当归l O g、南北沙参各12g、制黄精12g、枸杞子12g、生地15g、天麦冬各12g、炙僵蚕l O g、炮山甲先l O g、桃仁l O g、天花粉15g、黛蛤散15g(包)。

结节病是一种病因未明多系统多器官受累的肉芽肿性疾病。常侵犯肺、双侧肺门淋巴结、眼、皮肤等器官。结节病肉芽肿的形成是未知抗原和机体免疫功能相抗争的结果,使用激素免疫制剂有一定的效果。然而本案结节病史多年,一直曾反复出现双下肢水肿,若继续使用激素治疗,水肿的症状难以改善。周老认为本病由于气滞血瘀,痰瘀互结,血行不畅,久病络瘀,瘀水阻络,故可出现双下肢水肿,此为标实;而同时由于痰瘀互结,

郁热内生,耗伤阴液,则气阴两伤,此为本虚。在此周老予标本兼施,予炙僵蚕,制南星,海藻,桃仁,化痰祛瘀散结配合炮山甲,路路通,片姜黄以祛瘀通络利水治标,同时以生芪,天冬,花粉,枸杞子,制黄精,太子参气阴双补,以扶正补虚从气血冲和,百脉流畅,自无生痰停瘀之患。经过3个月治疗,不但病情稳定效果显著,还避免使用激素产生副作用。本案提示我们中医在疑难杂病确实具有独特的优势,尤其对于诊断明确而西药难以发挥的疗效的难治病,更有利于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

[清热化痰理气活血法]

有高血压病史,近年来咽喉常不适,有痰粘滞感,晨起咯痰多质粘,痛不著,受凉加重,胸闷不著,脉细滑,苔薄腻,质偏暗,舌体有火热感,咽喉充血,呈慢性状态,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

辨证为:痰气瘀阻肺虚热郁

拟治:清热化痰理气活血养肺利咽

1998.04.07二诊:咽喉不适减轻,咯痰较爽,痰粘,鼻干,口舌灼热,呼吸欠畅,苔薄黄腻,脉细滑。守原方继进。

原方加桑皮10g、大贝母10g

慢性咽炎属祖国医学慢喉痹之范围,以咽部干痒微痛、异物感、窒息感为主要症状的慢性喉科疾病。临床治疗较为困难,多缠绵难愈,反复发作,对人们的健康和工作均有较大影响。喉病症之病因主要为邪毒侵袭,火热上蒸,气血痰浊瘀阻三方面。而气血痰浊瘀阻即可为咽喉诸证之因,又可为咽喉诸证病理变化之果,痰浊壅滞,瘀阻气道,日久不化,气血瘀结,郁而化热,而成慢性喉痹等。《杂病源流犀浊》卷二十四说:“ 喉痹,痹者,闭也,必肿甚,咽喉闭塞” 。因此周老认为气滞血瘀是慢性咽炎的基本病机。如仅单纯从清热养阴润燥化痰治疗,有时难取显效,必须注意理气活血治疗,如半夏厚朴汤理气散结配合化痰散结利咽之品,山慈菇、泽漆、僵蚕、土牛膝等方能增效。

从上可知,痰瘀互结证较单纯痰浊证或瘀血证更难处理,痰浊之邪性黏腻而胶固,瘀血亦胶着而凝滞,二者互结更为顽固。单祛痰则瘀血不化,单化瘀则痰浊不去,故必须权衡痰浊、瘀血之轻重,并用化痰祛湿,活血化瘀之法。正如丹溪所云:“ 久得涩脉痰饮胶固,脉道阻滞也,卒难得开,必费调理” ,《医宗金鉴》也说:“ 痰积于血与与血相搏” ,治之“ 当以散结顺气、化痰和血” 。治疗上以主要以化痰祛瘀为主则,尚应分辨痰浊、瘀血的主次,辨明虚实。实者化痰应区别不同情况选配疏、清、温、燥,祛瘀可在活血基础上加用少量破血之品,如水蛭等。此外肺实者还应配伍降气、泻肺之品。虚者配益气、温阳、或滋阴药。

[化痰祛瘀,攻邪祛实]

古有“ 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之说,意即在治疗痰瘀时不能单纯的对应性治疗,但因“ 邪祛则正安” ,其虽属治标之计,实寓治本之道。既有利于脏腑气血功能的恢复,且可阻断痰瘀所致的多种病症。由于痰瘀常相兼为患,在具体治疗时尚需分清两者先后的主次关系,抑或是痰瘀并重,确定化痰与祛瘀的主从或是痰瘀并治。由于“ 痰化瘀消,瘀祛痰消",说明治痰治瘀虽有主次之别,但两者并重同治更加不可忽视。若痰瘀同治,则分消其势,使其不致互相狼狈为患。同时注意不可孟浪过剂,宜“ 中病即止” ,以免耗伤气血阴阳,变生坏病。选药以平稳有效为原则,慎用毒猛辛烈之品。

[调理气机,以消痰瘀]

古人云:“ 气滞则血瘀痰结",可见痰瘀为津血停聚所成,津血赖气化以宣统,故痰瘀病变与气滞关系密切。《丹溪心法》认为“ 善治痰者,不治痰者而治气,气顺则一身津液亦随之而顺矣"、《血证论》中提及“ 凡治血者必调气’’都表明了治疗痰瘀同病的同时还需配伍理气药,而行滞开郁,条达气机,以达到“ 气行则痰行” 、“ 气行则血行"化痰消 瘀的效果。相反,如果痰瘀既停又复阻碍气化的功能,导致气滞的加重,因此化痰祛瘀尤为针对性治疗,痰瘀去则气自顺。这也就是“ 气本清,滞而痰瘀血瘀则浊矣,不治其痰血则气不行” ( 《医碥》) 之意。

[分清虚实,辨证施治]

由于痰瘀的生成既可因于邪实,亦可缘于正虚,病变以肺为主,涉心、脾、肾、肝等脏腑肢体骨节经络九窍。因此,对痰瘀的治疗不仅有轻重缓峻之分,还应审证求因,在化痰消瘀的基础上,辨清肺虚、实,结合相关脏腑定位,分别施治。因邪实所致的“ 风痰瘀阻” 当祛风化痰,活血化瘀,“ 寒痰瘀阻"当温通祛寒化痰消瘀,“ 痰热瘀阻者当清热化痰凉血祛瘀,“ 湿痰瘀阻"者,当燥湿化痰活血祛瘀,“ 痰浊瘀阻"者当化痰泄浊活血祛瘀,“ 痰气瘀阻” 者当理气化痰活血消瘀。此外,肺实者应注意配伍降气、泻肺之品。因虚所致的又当配合益气、滋阴、补肺、温养、健脾、益肾等法,以补益肺气,化痰祛瘀为主,同时根据相关脏腑定位不同兼顾温通心脉、健脾和胃、补肾培元。

由于痰瘀的生成,实因五脏功能失调、津血不归正化变异而成,故调整五脏,扶正补虚,则痰瘀自消。这也就是所说的“ 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 之意。景岳谓:“ 治痰当知治本,则痰无不清,若但知治痰,其谬甚矣” ,王肯堂也认为“ 虚证有痰,勿治其痰,但治其虚,虚者既复,则气血健畅,津液流通,何痰之有?"都表明因气血冲和,百脉流畅,自无生痰停瘀之患,可见治痰还需从本来治疗。但另一方面“ 标本同治” 、“ 消补兼施",综合利用于临床中,有助于邪正合治,提高疗效。临证当合理调整扶正补虚与化痰活血的关系,方能取得良好疗效。

古今医家创立很多痰瘀同治方剂,这些方剂如今仍在疑难杂症治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痰瘀互阻是胸痹的重要病因,《症因脉治》言:“ 胸痹之因,痰瘀血滞。” 《古今医鉴》谓心痹“ 素有顽痰血” ,说明胸痹心痛由痰瘀所致。《金匮要略》治胸痹心痛用瓜蒌薤白半夏白酒汤,即痰瘀同治的体现。清· 曹仁伯在《继志堂医案》中选用全瓜蒌、薤白、旋覆花、桃仁、红花、瓦楞子合二陈汤。柳宝诒按语评点:“ 方法周到,不蔓不支,拟加参三七磨冲” ,皆为祛痰化瘀治胸痹之典范。

治痰热血壅蕴成肺痈之千金苇茎汤,亦为痰瘀同治之典型方例。方中苇茎清肺泄热、逐瘀排脓之功,却很全面而确凿。中风手足不仁,久致经络中有湿痰死血,见腿臂痛、经络及肢体挛痛,屈伸不利,或游走疼痛,选用温经宣痹,祛风除湿,祛痰逐瘀最妥之大活络丹。方中,川乌、草乌温经活络:南星燥痰活络,乳香、没药活血化瘀:地龙通经活络:陈酒引各药直达病所,尤显痰瘀同治之效。

噎膈、积聚等内科杂症,究因不外气郁痰阻,瘀结交杂,更需行气化瘀,活血通络,痰瘀同治。如辨治噎膈选启膈散和通幽汤,前者开郁、润燥、化瘀为功,主痰气交阻者:后者重在滋阴养血,破结行瘀,主瘀血内结者。两方均痰瘀同治,仅侧重略异。

近代魏长春老中医治疗呼吸系统疾病验方“ 三子贞元饮” 。方中三子、地骷髅、甘草止咳化痰:当归、熟地养血活血,乃成痰瘀并治之剂。1965第2期《中医杂志》介绍的庄时俊老大夫的化瘀止痛散,是他多年用以治疗跌打损伤的外治效方。此方除用化瘀止痛之品外,另加杏仁、白芥子治痰之品。用之临床,不但外敷有效,内服亦有显效。而且明显地减少了外伤后遗症。

胡氏祛痰活血汤( 胆星、半夏、竺黄、三七粉、丹参、赤芍、川芍、泽兰、郁金等) 为基本方,并根据痰浊与血瘀的偏重酌情加减。李氏等以温通心阳,理痰化瘀之法,用瓜篓薤白桂枝汤加味( 全瓜蒌30g,薤白l O g,桂枝l O g, 半夏10g,丹参15g,郁金15g,云苓15g,红花6g )治疗心阳亏虚、痰瘀同病型冠心病。若心阳虚衰,可加制附子、人参;肾阳衰竭,不能制水水气凌心者,可合真武汤。上海肿瘤医院以痰瘀同治为法,拟治肿瘤内服方,用象贝母、夏枯草、冬瓜仁、瓦楞子化痰:三七、三棱、莪术、当归、红花、桃仁、血竭祛瘀通络散结,探索着应用中草药攻克肿瘤的途径。 

【周仲瑛教授从痰瘀辨治肺系难治病的常用方药】

常用的活血化瘀药物以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鸡血藤、丹参为主,化痰燥湿当以半夏、陈皮、瓜蒌仁、漏芦、杏仁、苍术、云苓、白术为主。由于痰瘀相关,治痰即可治瘀,因痰化则气畅血活;治瘀即可治痰,瘀去则脉道通畅,而有助于痰消。慎重选 用化痰祛瘀药物才能获得较满意效果。但是所用化痰祛痰药应选择平稳有效之剂,慎用虻虫、水蛭、甘遂、商陆等孟浪过剂,以免耗气伤血。

周老在治疗肺部肿瘤、肺痈时,常用瓜蒌皮和天花粉配合使用,因瓜蒌皮具有清热化痰,宽胸散结的作用;而其根为天花粉,清热生津,润燥化痰,且有消肿排脓之效,两者合用,对于痰热与瘀热相搏而成的肺痈,及痰瘀互结气阴两伤的肺部肿瘤具有化痰祛瘀清热润燥之疗效。

半夏与天南星为同科植物,二药均具毒性,皆能燥湿化痰,为治湿痰、寒痰的要药。然半夏专入脾胃,善治脏腑之湿痰:又为止呕要药,和胃降逆,辛开痞结,以治湿痰为主,天南星则兼走经络,善治风痰,能祛风定惊,兼能消肿止痛。半夏燥湿健脾,以杜生痰之源:天南

星开泄化痰,以搜经络中之风痰。两药相伍,可散周身痰结,尤以祛风痰为著。周老对于治疗肺癌时,多用两者配伍使用以起到清肺化痰解毒之效。

慢阻肺后期,痰瘀饮互结者,周老常泽漆与苏木合用,泽漆辛苦而凉,有较强的行水消肿、祛痰散结之功,用于慢性咳喘伴有咽喉有痰不易咯出及咽喉肿痛者,多有较好疗效。苏木咸能入血,辛能走络,功善活血祛瘀消肿,两者合用,能祛痰散结、活血行水,相得益彰。

周老认为桃仁苦甘性平,富含油脂,入肝经血分,逐瘀活血,润燥滑肠:对于治疗肺部肿瘤时,常取其活血化瘀之意,而治疗肺气失宣肃之咳嗽气喘同时伴有血瘀明显的患者,常配合杏仁使用。如《圣济总录》双仁丸以二药各半两治。杏仁苦辛而温,主入肺经气分,功专苦降润泄,兼辛宣疏散,善破壅降逆、疏理开通,并可降气定喘,宣肺止咳,润肠通便。二者合用,相得益彰,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润肠通便之力强。特别适合于肺病日久痰瘀互结者;现代研究表明两者均含有苦杏仁甙,口服后,体内产生氢氰酸,能抑制呼吸中枢,而达到镇咳平喘的作用。

周老认为苏木专走血分,能宣通血脉,宣肺平喘。故常用于瘀水互结的肺心病患者。尤其苏木具有活血散瘀祛瘀之功,而葶苈子善于泻肺祛瘀利水,两者合用增加活血利水的效果,尤其还结合现代药理的报道指出苏木能平喘、葶苈子可强心。故两者合用对于治疗肺病日久,瘀水互结的肺心病及反复慢阻肺咳喘不止,疗效甚佳。

瓜蒌为中医治疗胸痹之要药,具清热涤痰,宽胸散结及润燥滑肠之功效。而现代药理表明瓜蒌不但具有化痰也有祛瘀的效果。体外实验表明,瓜蒌仁的主要成分栝楼酸在试管内对胶原、ADP、肾上腺素刺激的人血小板聚集有浓度依存性抑制作用。其机理是抑制血小板坏氧合酶的活性,减少TXA2的产生而发挥抗ri nd, 板聚集作用。动物实验表明,瓜蒌皮中提取的总氨基酸有良好的祛痰作用,其中的天门冬氨酸能促进细胞免疫,有利于减轻炎症程度,减少分泌物:半胱氨酸能裂解痰液黏蛋白,使痰变稀而易于咳出,蛋氨酸可转变为半胱氨酸及胱氨酸,起协同作用。

贝母首载于秦汉时期《神农本草经》:“ 气味辛、平、无毒,主伤寒烦热,淋沥邪气,如喉痹、乳难。明《本草汇言》认为:“ 贝母开郁、补气、化痰之药也,润肺息疾、止咳定喘,则虚寒火结之症,贝母专司首剂,以上修用,必以川者为妙。若解痈毒,破症结,消实痰、敷恶疮,又以上者为佳。周老多用浙贝母( 大贝母) 清热化痰治疗痰热蕴肺的肺系疾病。土贝母清热解毒治热毒致喘。如肺痈、肺部肿瘤、痰热内蕴的哮喘等。

天南星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异叶天南星或东北天南星的干燥块茎,性味苦辛温,有毒。《开宝本草》认为天南星主中风,除痰,破坚积,消痈肿,散血堕胎。可见天南星具有走经络,善治风痰,能祛风定惊,兼能消肿止痛,用于顽痰咳嗽,风疾眩晕,中风痰壅,癫痫,惊风,破伤风,生用外治痈肿,蛇虫咬伤。

白芥子始载于《开宝本草》,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干燥成熟种子。辛,温,归肺经。具有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之功能,用于治疗寒痰咳喘,胸胁胀痛,痰滞经络,关节麻木、疼痛,痰湿流注,阴疽肿毒。周老常用白芥子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主要取其祛痰之用。凡痰浊阻肺见咯痰量多色白,口不干,苔白腻或浊腻者,即可调用,常与炒苏予、炒莱菔子( 即三子养亲汤) 同用以祛痰止咳平喘。《本草经疏》所言:“ 白芥子,味极辛,气温,能搜剔内外痰结及胸膈寒痰,冷涎壅塞者殊效。然而肺经有热,与夫阴虚火炎咳嗽生痰者,发在所忌。"因此,在运用该药时,周老指出应注意本品终属辛温燥烈之品,阴虚火旺或无痰湿水饮者,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易发泡,有消化道溃疡、出血者及皮肤过敏者忌用。用量不宜过大,过量易致胃肠炎,周老一般为用量为6g。

僵蚕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的幼虫感染白僵菌而僵死的干燥全虫。亦名僵蚕( 《备急千金要方》) 。味辛、咸,性平。入肝、肺、胃经。《本草纲目》称它“ 散风痰结核瘰病,治头风、风虫齿痛、皮肤风疮丹毒作痒、痰疟症结、妇人乳汁不通。"因此,僵蚕具有息风止痉止痛、祛风热、化痰镇咳、活络通经、解毒散结等功能,《本草求真》认为:“ 僵蚕,祛风散寒,燥湿化痰,温行血脉之品。周老多用僵蚕化痰散结息风止痉止痛治疗肺部肿瘤、痰涎壅盛肺胀、哮喘等肺系疾病。而现代药理也证实:僵蚕的有效成分蛋白质对血小板的聚集有抑制效应。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本品味辛、性温,有毒,入脾胃肺经。《别录》谓其能“ 消心腹胸膈痰热满结,咳嗽上气……” ,《医学启源》说其能“ 治寒痰及形寒饮冷伤肺而咳……” ,《主治秘要》云“ 燥胃湿化痰,益脾胃气,消肿散结,除胸中痰涎” 。周老认为半夏其性温,味辛,有毒,归脾、胃、肺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且生用外治痈肿痰核。为燥湿化痰,温化寒痰之要药,尤善治脏腑之湿痰。周老指出半夏因其性有毒,故须炮制,同时其性因炮制不同而异,如竹沥制者化热痰,姜汁制者化寒痰,半夏曲消食化痰,仙半夏治实痰,朱衣半夏、胆汁制半夏治惊痰;在配伍方面,合芩、连治热痰,配姜、桂治寒痰,合苍术治湿痰,伍白附子治风痰,配麦冬治燥痰等。现代药理也表明半夏具有明显的镇咳作用,与可待因相似但作用稍弱,其机理初步认为系生物碱抑制咳嗽中枢所致。用酚红法测得清半夏的乙醇提取物有一定的祛痰作用。此外半夏还具有显著的降血脂作用。

猪牙皂系豆科苏木亚科皂荚属植物皂荚的干燥不育果实。猪牙皂始载于《名医别录》,猪牙皂与皂荚虽来源于同一植物,但猪牙皂是由于皂荚树衰老或受外伤刺激而成的畸形果,而皂荚则为成熟的果实。猪牙皂性辛、咸、温,归肺、大肠经,具有祛痰开窍消肿散结之功效。周老用于痰多壅肺,痰粘难咯,胸闷喘咳者,尤其适用于老痰、顽痰者。在适用上值得注意,必须是实证才能使用,如久咳肺虚,或咯血者忌用,一般用量为3g左右,内服剂量过大可引起呕吐、腹泻等症。药理研究也证实了本品能刺激胃粘膜而反射性地促进呼吸道粘膜的分泌,产生祛痰作用,属恶心性祛痰药。故适用本品须严格辨证,合理配方,适当运用。

蜂房为胡峰科昆虫果马蜂,日本长脚胡峰或异腹胡蜂的巢,又名露蜂房。本品性平味甘,归胃经,具有祛风、攻毒、杀虫、止痛、温肾助阳之功效,《本草求真》曾指出:“ 蜂房味苦成辛,气平有毒,为清热软坚散结要药。《本经逢原》谓之:“ 能祛涤痰垢"。周老在治疗肺癌时,用此药配伍山慈菇、半枝莲达到清肺化痰解毒散结之功,从而达到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蜂房自古以来一直用于治疗痈毒、恶疮,刘氏指出应用以蜂房为主方的中药消瘤丸(露蜂房、全蝎、守宫、僵蚕各等分),5g/次,2/次,对肿瘤有一定控制作 用。

苏木为豆科植物,又名苏方木,苏枋,赤木,棕木,红柴,始载于《唐本草》,味甘、成、性平,其干燥心材为传统中药材。苏木具有舒筋通络、活血散结、镇静、祛痰、止痛等功效。周老指出对于月经过多患者及孕妇者忌用。此药用量不宜过大,一般就3~10g。正如《本草纲目》所说:“ 苏方木乃三阴经血分药,少用则和血,多用则破血。"

桃仁系蔷薇科植物桃和山桃的干燥成熟种子。性味苦、甘、平,归心、肝、肺、大肠经。具有良好的泄血通滞作其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之功效。它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 主瘀血血闭,症瘕邪气,杀小虫” 。梁· 《名医别录》载:“ 止咳逆上气,消心下坚,除卒暴击血,破症瘕,通脉,止痛。” 由于桃仁的具有较强的破血和通便的效果,故对于月经过多的,大便溏烂的患者,周老一般都慎用。现代药理也同样表明:桃仁具有活血化瘀作用( 1) 扩张血管,增加器官血流量。桃仁能增加脑血流量。静注500g/L桃仁提取液能立即增加麻醉家兔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2)抗血栓作用。王氏等也证实桃仁对凝血酶和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体内外给药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均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强。对血小板聚集正常或升高者,桃仁在体外均有明显抑制其血小板聚集作用。

【一、运用复法论治肺系病症的立论依据】

1.五脏生克传变是运用复法的理论基础

五脏生理上相互生克,经络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传变是运用复法论治的理论基础。肺脏有着“ 百脉朝肺,肺朝百脉” 的特点,故与其它四脏联系都很紧密,病理上其它脏腑病变都可影响到肺,早在《内经· 咳论篇》即有记载“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说明肺部病变可由它脏传来,且五脏受病,可发生相互传变。在《素问· 标本病传论》云:“ 夫病传者,心病先心痛,一日而咳,三日胁支痛” 。《素问· 咳论》又云:“ 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 。此两条即描述心经之病传于肺所致之咳。《素问· 咳论》云:“ 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下满。” 此条说明肝病传肺,病邪循络上乘于肺,肺失肃降,故上逆为咳。《素问· 咳论篇》云:“ 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 。此条即脾气受邪,母病及子,致肺气上逆而咳嗽。《素问· 咳论》云:“ 肾咳之状,咳则肩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 。此提示若肾受病邪,可循经上干于肺,肺气不降则咳。在《内经》以后的医书中也有许多它脏病邪影响及肺的记载,如《金匮要略浅注》有录:“ 张隐云:咳者肺病也。有邪在皮毛而为肺咳者,有五脏受邪,各传之于肺而为咳者。” 它脏病变传之于肺的病机描述在《冯氏锦囊秘录》记载更为详细,如“ 盖从后来者为虚邪,如肺病因脾土之邪所致,然金生于土,是从后来,兼金中有土,土能御水,无水则火至矣,故为虚邪。从前来者为实邪,如肺病因肾水之邪所致,然水生于金,是从前来,兼金中有水,则火不能至,是子能制鬼矣,故为实邪。从所不胜来者为贼邪,如肺病因心火之邪所致,盖火能克金,是从吾所不胜者而来乘之,故为贼邪。从所胜来者为微邪,如肺病因肝木之邪所致,然金能克木,是从吾所能胜者而来乘之,既胜则不能为害,故为微邪。”同时肺脏病变也可影响到其他脏腑,《内经知要》“ 肺病喘咳( 肺主息,故病喘咳)。三日而胁支满痛( 三日而之肝,金克木也) 。一日身重体痛( 一日之脾,木克土也) 。五日而胀( 五日而之胃,脏传腑也) ,十日不已,死( 十日不己,胃复传肾,五行之数已极,故死)"。《冯氏锦囊秘录》有载“ 骨痿不能起于床者,死,谓从肺病而之肾也。’’《证治准绳· 幼科》“ 肺病春见,肺胜肝也,肝怯故受病’’等等。

}

“藏象”二字,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藏象包括各个内脏实体及其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各种征象。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是在历代医家在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在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下,概括总结而成的,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以脏腑为基础。脏腑是内脏的总称,按照生理功能特点,分为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以五脏为中心,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为表里,由经络相互络属。为五脏,其共同特点是能贮藏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各种精微物质,如精、气、血、津液等;六腑,其共同生理特点是主管饮食物的受纳、传导、变化和排泄糟粕;,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子宫),其共同特点是它们同是一类相对密闭的组织器官,却不与水谷直接接触,即似腑非腑;但具有类似于五脏贮藏精气的作用,即似脏非脏。

藏象学说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来源于古代的解剖知识。如《灵枢·经水》中说:“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二是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例如因皮肤受凉而感冒,会出现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因而认识到皮毛、鼻窍和肺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三是长期医疗经验的总结。如从一些补肾药能加速骨折愈合的认识中产生了“肾主骨”之说。

藏象学说是一种独特的生理病理学理论体系。其中脏腑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则是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心、肺、脾、肝、肾等脏腑名称,虽与现代人体解剖学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在生理或病理的含义中,却不完全相同。一般来讲,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脏腑的生理功能,可能包含着现代解剖生理学中的几个脏器的生理功能;而现代解剖生理学中的一个脏器的生理功能,亦可能分散在藏象学说的某几个脏腑的生理功能之中。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之间密切联系,它们不仅在生理功能上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为用,而且以经络为联系通道,相互传递各种信息,在气血津液环周于全身的情况下,形成一个非常协调和统一的整体。

胆居六腑之首,又属于奇恒之腑。胆与肝相连,附于肝之短叶间。胆与肝又有经脉相互络属,而为表里。《素问·本输》称“胆者,中精之府”内藏清净之液,即胆汁,胆汁直接有助于饮食物的消化。

胆的生理功能是贮藏和排泄胆汁。胆汁的化生和排泄由肝的疏泄功能所控制和调节。其由肝之精气所化生,汇集于胆,泄于小肠,以助饮食物消化吸收。若肝失疏泄,则可导致胆汁生成和排泄异常,影响饮食消化吸收,则可出现多种消化不良症状,如厌食、腹胀、便溏等;胆汁外溢则发为黄疸,表现为目黄、身黄和尿黄等。

由于胆本身并无传化饮食物的生理功能,且贮藏精汁,故又属奇恒之腑。

心居于胸腔,横膈膜之上,有卫护于外。心为神之主,脉之宗,起着主宰生命活动的作用,故《素问·灵兰秘典论》称之为“君主之官”。心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二是,并与、。心与小肠互为表里。

心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全身的血液都在脉中运行,依赖于心脏的搏动而输送到全身,发挥其濡养的作用。心脏的正常搏动,在中医学理论中认为主要依赖于心气。心气旺盛,才能维持血液在脉内正常地运行,周流不息,营养全身。心气不足,可引起心血管系统的诸多病变。

心主神志。在中医学理论中,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之神,即是指心所主的神志,即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在中医学的藏象学说中,将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不仅归属于五脏,而且主要归属于心的生理功能。《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素问·邪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正常,则神志清晰,思维敏捷,精神充沛;如心有病变,影响到神志活动,则可出现精神意识思维方面的异常表现,可见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甚则谵狂;或见反应迟钝、健忘、精神萎靡,甚则昏迷等临床表现。

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脉的生理功能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即血脉对血的运行有一定的约束力,使之循着一定方向、一定路径而循环贯注,流行不止。二是运载水谷精微,以布散周身,滋养脏腑组织器官。这些功能全赖于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其华在面,是指心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以及气血的盛衰,可以从面部色泽的变化而显露出来。如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则面部红润光泽;如心气不足,则可见面色发白、晦滞。

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窍。舌的功能是主司味觉,表达语言。而味觉的功能正常和语言的正确表达,则有赖于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功能的正常。如心的功能正常,则舌质红润,舌体柔软,语言清晰,味觉灵敏。如心神志功能异常,则见舌强语謇,或失语等。

心包络,简称心包,又可称“膻中”,是指包在心脏外面的组织,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代心受邪。如热病过程中如出现高热、神昏等病症,中医学称之为“热入心包”或“蒙蔽心包”。

肾位于腰部,故《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腰者,肾之府”。由于肾藏有“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为“先天之本”。肾在五行属水,肾与膀胱互为表里,,肾,肾。

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精有精华之意,指人体最重要的物质基础。肾所藏之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有赖于后天之精的不断充实壮大,”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精微,由脾胃化生,转输五脏六腑,成为脏腑之精。脏腑之精充盛,除供应本身生理活动所需外,其剩余部分则贮藏于肾,以备不时之需。当五脏六腑需要时,肾再把所藏的精气重新供给五脏六腑。故肾精的盛衰,对各脏腑的功能都有影响。

肾精的主要生理效应有:

1、肾藏精,主生长发育。肾所藏的精气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是禀受于父母的生死之精,是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即《素问·本神》所说的“生之来,谓之精”,所以称“肾为先天之本”。“后天之精”是指出生以后,来源于摄入的饮食物,通过脾胃运化功能而生成的水谷之精气,以及脏腑生理活动中化生的精气通过代谢平衡后的剩余部分,藏之于肾,故《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

肾所藏之精化生为肾气,肾气的充盈与否与人体的生、长、壮、老、死的生命过程密切相关。例如,人在七、八岁时,由于肾气的逐渐充盛,所以有“齿更发长”的变化;发育到青春期,肾气充盛,产生了一种叫做“天癸”的物质,于是男子就能产生精子,女子开始排卵,出现月经,性机能也逐渐成熟而有生殖能力;待到老年,肾气渐衰,性机能和生殖能力随之逐渐减退而消失。

2、肾主水。肾主水是指肾具有主持全身水液代谢、维持体内水液平衡的作用。人体的水液代谢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来自水谷精微、具有濡养、滋润脏腑组织作用的津液输布全身;二是将各脏腑组织代谢后的浊液排出体外。而水液代谢过程的实现,主要依赖肾的“气化”功能。

肾有司开阖的作用。开,则水液得以排出;阖,则机体需要的水液得以在体内潴留。如果肾的气化正常,则开阖有度,尿液排泄也就正常。如果肾主水的功能失调,开阖失度,就会引起水液代谢紊乱。如阖多开少,可见尿少、水肿;开多阖少,则尿多、尿频。

3、肾主纳气。纳即收纳、摄纳的意思。肾主纳气,是指肾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从而保证体内外气体正常交换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一定的呼吸深度。故肾的纳气功能正常,则呼吸均匀和调。如肾虚不能纳气,可出现呼多吸少,吸气困难,动则喘甚等症,称为“肾不纳气”。

肾开窍于耳及二阴。耳的听觉功能依赖于肾精的充养。肾精充足,则听觉灵敏;肾精不足,则出现耳鸣、听力减退等。二阴是前阴与后阴的总称。前阴包括尿道和生殖器。尿液的贮存和排泄虽为膀胱的功能,但须依赖肾的气化作用才能完成。因此,凡尿频、遗尿或尿少、尿闭多与肾的功能失常有关。。后阴指肛门。粪便的排泄虽由大肠所主,但中医认为亦与肾有关。如肾阴不足可致肠液枯涸而便秘;肾阳虚衰,脾失温煦,水湿不运,可致大便泄泻;肾气不固,可致久泄、滑脱。

肾在体为骨,其华在发。肾藏精,精能生髓,髓藏于骨腔中以营养骨骼,称为”肾主骨”,”肾生骨髓”。肾精充足,则骨髓充盈,骨骼得到骨髓的充分滋养,则坚固有力。如果肾精虚少,骨髓的化源不足,不能营养骨骼,便会出现骨骼软弱无力,甚至发育不良,所以临床所见小儿囟门迟闭、骨软无力,常因肾精不足所致。牙齿与骨一样,也是由肾精所充养,称为”齿为骨之余”。故凡小儿牙齿生长迟缓、成人牙齿松动或早期脱落,中医认为均由肾精不足所致。

发的营养虽源于血,但其生机却根源于肾。因为肾藏精,精能化血,精血旺盛,则毛发多而润泽,即所谓”其华在发”。凡久病而见头发稀疏、枯槁、脱落,或未老先衰、早脱、早白者,多属肾精不足和血虚。

大肠居于下腹中,上接小肠,下接肛门。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传化糟粕。大肠与肺相表里。

大肠接受经过小肠泌别清浊后所剩下的食物残渣,吸收多余的水分,形成粪便,经肛门而排出体外。《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大肠的这一功能是胃的降浊功能的沿伸,同时与肺的肃降有关。如大肠传导失常,可出现大便质、量以及次数的异常变化,如泄泻或便秘或便脓血等。

肝位于上腹部,横膈之下。其主要生理功能是和,肝,。肝与胆本身直接相连,又互为表里。肝的经脉循行于胁肋、小腹和外生殖器等部位,故这些部位的病症多从肝论治。

肝主疏泄,泛指肝气具有疏通、条达、升发、畅泄等综合生理功能。古人以木气的冲和条达之象来类比肝的疏泄功能,故在五行中将其归属于木,故《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肝主疏泄的功能主要表现在调节精神情志,促进消化吸收,以及维持气血、津液的运行三方面。

1.调节精神情志。中医认为,人的精神活动除由心所主外,还与肝的疏泄功能有关。肝的这一功能正常,人体就能较好地协调自身的精神、情志活动,表现为精神愉快、心情舒畅、理智灵敏;疏泄不及,则表现为精神抑郁、多愁善虑、沉闷欲哭、嗳气太息、胸胁胀闷等;疏泄太过,则表现为兴奋状态,如烦燥易怒、头晕胀痛、失眠多梦等。

2.促进消化吸收。肝的疏泄功能有助于脾胃的升降和胆汁的分泌,以保持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如肝失疏泄,可影响脾胃的升降和胆汁的排泄,从而出现消化功能异常的症状,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嗳气泛酸,或腹胀、腹泻等,中医称为”肝胃不和”或”肝脾不调”。

3.维持气血、津液的运行。肝的疏泄功能直接影响着气机的调畅。如肝失疏泄,气机阻滞,可出现胸胁、乳房或少腹胀痛。气是血液运行的动力,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若肝失疏泄,气滞血瘀,则可见胸胁刺痛,甚至症积、肿块,女子还可出现经行不畅、痛经和经闭等。

肝的疏泄功能还有疏利三焦、通调水道的作用。故肝失疏泄,有时还可出现腹水、水肿等。

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当人体在休息或情绪稳定时,机体的需血量减少,大量血液贮藏于肝;当劳动或情绪激动时,机体的需血量增加,肝就排出其所储藏的血液,以供应机体活动的需要。如肝藏血的功能异常,则会引起血虚或出血的病变。若肝血不足,不能濡养于目,则两目干涩昏花,或为夜盲;若失于对筋脉的濡养,则筋脉拘急,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等。

目的视觉功能主要依赖肝之阴血的濡养;肝的经脉又上联目系。因此,肝的功能正常与否常常在目上反映出来。例如:肝血不足可出现视物模糊、夜盲;肝阴亏损,则两目干涩、视力减退;肝火上炎,则目赤肿痛。

肝主筋。筋的活动有赖于肝血的滋养。肝血不足,筋失濡养可导致一系列症状,如前所述。若热邪炽盛,灼伤肝的阴血,可出现四肢抽搐、牙关紧闭、角弓反张等,中医称之为”肝风内动”。

“爪”包括指甲和趾甲,有”爪为筋之余”之说。肝血充足,则指甲红润、坚韧;肝血不足,则爪甲枯槁、软薄,或凹陷变形。

肺居胸腔,在诸脏腑中,其位最高,故称“华盖”。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被邪侵,故又称“娇藏”。肺与大肠相为表里。其主要生理功能有:,,。肺,。

肺主气的功能包括两个方面,即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

肺主呼吸之气是说肺有司呼吸的作用。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人体通过肺,从自然界吸入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从而保证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若肺受邪而功能异常,可出现咳嗽、气喘、呼吸不利等呼吸系症状。

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持并调节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之气的作用。首先体现在气的生成方面,特别是宗气的生成,主要依靠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相结合而成。其次体现在对全身气机具有调节作用。肺有节律的一呼一吸,对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因此,肺主一身之气的功能异常,可影响宗气的生成和全身气机升降出入运动,表现为气短、声低、乏力等。

肺主宣发,是指肺气具有向上、向外、升宣、发散的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一是通过肺的宣发,排出体内的浊气。二是将卫气、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周身,外达于皮毛,以充养身体,温润肌腠和皮毛。肃降,即清肃、洁净和下降之意。肺主肃降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吸入自然界的清气;二是将吸入的清气和脾转输来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向下布散;三是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以保持呼吸道的洁净。

肺的宣发和肃降,是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如果两者失调,就会出现“肺气不宣”或“肺失肃降”的病变,表现为咳嗽、喘息、胸闷等。

肺的通调水道功能是指肺的宣发和肃降对于体内的水液代谢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下述两个方面:一是肺主宣发,不但将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于周身,而且主司腠理的开合,调节汗液的排泄。二是肺气肃降,可将体内的水液不断地向下输送,经肾和膀胱的气化作用,生成尿液而排出体外。所以说“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肺通调水道的功能异常,则水的输布、排泄障碍,出现小便不利、水肿和痰饮等。

肺开窍于鼻。鼻是肺的门户,为气体出入的通道,具有通气和主嗅觉的功能,均有赖于肺气的作用来维持。肺气的功能调和,则鼻的通气功能正常,嗅觉灵敏。肺的某些病变,常可影响及鼻,使之产生多种病理表现,如鼻塞流涕,不闻香或鼻衄等。

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皮毛包括皮肤、汗腺、毫毛等组织,是一身之表,依赖于卫气和津液的温养和润泽,成为抵御外邪侵袭的屏障。肺合皮毛是说肺能输布津液、宣发卫气于皮毛,使皮肤润泽,肌腠致密,抵御外邪的能力增强。如果肺气虚则体表不固,常自汗出,抵抗力下降则易于感冒。由于肺和皮毛相合,所以外邪侵犯皮毛也常常影响肺的功能而招致相应病变。

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子宫)。其共同特点是它们同是一类相对密闭的组织器官,却不与水谷直接接触,即似腑非腑;但具有类似于五脏贮藏精气的作用,即似脏非脏。奇恒之腑,除胆属六腑外,都没有和五脏的表里配属关系,但有的与八脉相联系。

脑居颅内。《素问·五脏生成篇》中的“诸髓者,皆属于脑”,《灵枢·海论》中的“脑为髓之海”,指出了脑是髓汇集而成,而且说明了髓与脑的关系。脑的功能,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头者,精明之府”。清代的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对脑的功能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把忆、视、听、嗅、言等感官功能都归于脑。

藏象学说将脑的生理和病理归于心而分属于五脏,认为心是“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同时,把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与五脏做了联系。

髓的生成与先天之精、后天之精都有关系,其功能有养脑、充骨和化血三个方面。

骨有贮藏骨髓和支持形体的作用。

脉的生理功能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即血脉对血的运行有一定的约束力,使之循着一定方向、一定路径而循环贯注,流行不止。二是运载水谷精微,以布散周身,滋养脏腑组织器官。

胆附于肝之短叶间,与肝直接相连。胆与肝又互为表里。胆的生理功能是贮藏和排泄胆汁。胆汁的化生和排泄由肝的疏泄功能所控制和调节。其由肝之精气所化生,汇集于胆,泄于小肠,以助饮食物消化吸收。胆汁直接有助于饮食物的消化,为六腑之首。但是,由于胆本身并无传化饮食物的生理功能,且贮藏精汁,故又属奇恒之腑。

女子胞位于小腹内,为女性的生殖器官。其主要功能为主持月经和孕育胎儿。中医认为,女子胞的生理功能主要与心、肝、脾、肾以及冲任二脉有关。这是因为其主持月经、孕育胎儿的功能无不与血、精有关。而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任主胎胞,冲为血海。在病理上,当各种因素导致上述脏器、经脉功能异常,即影响女子胞的功能,引起月经失调与不孕。

小肠位居腹中,其上口在幽门处与胃之下口相接,其下口在阑门处与大肠之上口相连。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小肠与心相为表里。

受盛即接受或以器盛物的意思。化物,具有变化、消化、化生的意思。小肠接受由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并对其作进一步消化,将水谷化为精微。《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小肠这一功能异常,可导致消化吸收障碍,表现为腹胀、腹泻、便溏等。

小肠将经过进一步消化后的饮食物,分别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两部分,并将水谷精微吸收,将食物残渣向大肠输送,同时,也吸收大量的水液,而无用的水液则渗入于膀胱排出体外。因而,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还和大便、小便的质量有关。如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正常,则二便正常;反之,则大便稀薄而小便短少。

脾位于中焦,在横膈之下。其主要生理功能是、和。脾和胃相为表里。两者均是主要的消化器官。人出生后其生命活动的维持和气血津液的化生,都有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故称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脾。

脾主运化。运,即转运输送;化,即消化吸收。脾主运化的生理功能包括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运化水谷精微,即是指对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并转输其精微物质的作用。中医认为,饮食物经脾、胃消化吸收后,须赖于脾的运化功能,才能将水谷转化为精微物质,并依赖于脾的转输和散精功能,才能将水谷精微布散于全身,从而使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等各个组织、器官得到充足的营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脾的运化水谷精微功能旺盛,则饮食水谷方能化为精微,生成精、气、血、津液,以充养人体,进行正常生理活动。反之,若脾失健运,则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溏、消化不良,以至倦怠,消瘦等气血生化不足的病变。

脾的运化水液,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作用。脾的这一功能正常,能防止水液在体内停滞,也就防止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的生成。反之,就会导致水液在体内的停滞,而产生湿、痰、饮等致病因素而发生多种疾病如水肿、泄泻等。

脾主升清。“升”即上升之意。“清”是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脾主升清概括了脾的生理功能特点,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将水谷精微物质上输于心、肺,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二是主升提,以维持机体内脏的正常位置。所以若脾失升清,则水谷精微上升布散失职,则可出现神疲乏力,头目眩晕,腹胀泄泻等症,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脾气下陷,则可引发内脏下垂,如胃下垂、子宫脱垂等或发为久泄脱肛等病症。

脾主统血,是指脾能统摄、控制血液,使之正常地循行于脉内,而不溢出于脉外。如脾气虚弱失去统血的功能,则血不循经而溢于脉外,可出现某种出血证,如便血、皮下出血、子宫出血等,并伴有一些脾气虚的症状。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饮食口味及食欲的正常与否与脾的运化功能有密切关系。脾气健运,则口味和食欲正常。反之,若脾失健运,则可出现食欲的减退或口味的异常,如口淡无味、口甜、口腻等。口唇的色泽与全身的气血是否充盈有关,而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所以口唇的色泽是否红润,实际是脾运化功能状态的外在体现。

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人体有赖于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的营养,才能使肌肉丰满发达,四肢活动有力。因此脾的运化功能健全与否,往往直接关系到肌肉的壮实与瘦削以及四肢功能活动正常与否。若脾虚不健,肌肉失其营养则逐渐消瘦或痿软松弛,四肢则痿废不用。

胃,居于膈下,腹腔上部,中医将其分为上、中、下三部。胃的上部称上脘,包括贲门;中部称中脘,即胃体部位;下部称下脘,包括幽门。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与腐熟水谷,胃以降为和,与脾相表里。

受纳是接受和容纳的意思。腐熟是饮食物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形成食糜的意思。饮食入口,经过食管,容纳于胃,故称胃为“太仓”、“水谷之海”机体的生理活动和气血津液的化生,都需要依靠饮食物的营养,故又称胃为“水谷气血之海”。《素问·玉版》说:“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是;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容纳于胃中的饮食水谷,经过胃的腐熟后,下传于小肠以进一步消化吸收。如果胃的这一功能发生障碍,可出现食欲不振,食少,消化不良,胃脘胀痛等。

胃的受纳腐熟水谷功能必须与脾的运化功能相配合,故脾胃对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功能概括为“胃气”。胃气的盛衰有无,直接关系到人体的生命活动及其存亡。因而又称脾胃为人的“后天之本”。

饮食物经过胃的受纳腐熟后,必须下行而入小肠,以便进一步消化吸收。所以说,胃主通降,以降为和。在藏象学说中,胃的通降作用,还概括了小肠将食物残渣下输于大肠,以及大肠传化糟粕的功能在内。若胃失和降,则影响食欲,并出现口臭、脘腹胀满疼痛等;胃气上逆则出现嗳气吞酸、呃逆、恶心、呕吐等。

三焦是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特有的名词,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称。上焦为膈以上的部位,包括心、肺;中焦为膈以下、脐以上的部位,包括脾、胃;下焦为脐以下部位,包括肾、膀胱、大小肠、女子胞等。三焦与心包络相表里。

三焦的生理功能一为通行元气,二为水液运行之道。

三焦主持诸气,总司全身的气机和气化。三焦是报导的升降出入的通道,又是气化的场所。雹气,是人体最根本的气,元气根于肾,通过三焦而充沛于全身,故说:“三焦者,气之所终始也”,《难经·三十八难》说三焦“有原气之别焉,主持诸气。”三焦为水液运行之道路。《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也就是说三焦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

上焦、中焦、下焦的部位划分有其各自的生理功能特点。

上焦主气司呼吸,主血脉,其特点是主宣发,将饮食物所化生的水谷精气敷布周身,如雾露一样可以滋养全身脏腑组织,因而喻为“上焦如雾”。中焦主运,即腐熟水谷,运化精微,以化气血,故喻之为“中焦如沤”。“沤”即是饮食水谷腐熟时的泡沫浮游状态。下焦主分别清浊、排泄尿液与大便,其具有向下、向外排泄的特点,故称“下焦如渎”。“渎”指沟渠。

膀胱位于小腹中,主要生理功能是贮尿和排尿。其与肾直接相通,又相表里。

尿液为津液所化,在肾的气化作用下,其浊者下输于膀胱,并由膀胱暂时贮存,当贮留至一定程度时,在膀胱气化作用下以排出体外。《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全赖于肾的气化功能,膀胱的气化,实际上隶属于肾的蒸腾气化。膀胱的病变,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或小便不利,尿有余沥,甚至尿闭;或遗尿、小便失禁等。

脏与腑的关系是阴阳表里的关系。脏属阴,为里;腑属阳,为表。脏腑之间通过经脉形成相互络属的关系。

心与小肠通过手少阴心经及手太阳小肠经互相络属,形成表里关系。临床上可见心经实火移热于小肠的病例,出现尿少、尿热、尿赤、尿痛等症状;也可见小肠热盛,循经上炎于心,出现心烦、口舌生疮等症。

肺与大肠通过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相络属成为表里关系。肺气肃降可以帮助大肠的传导功能,而大肠传导正常,又有助于肺气的肃降。如果肺失肃降,津液无法下行,大肠的传导功能受其影响,则会出现排便困难,便秘等症;而大肠传导不利,腑气不通,又会影响肺气的肃降,出现咳嗽、气喘、胸闷等症。

脾与胃通过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相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气主升,胃气主降;脾属阴喜燥恶湿,胃属阳喜润恶燥。两脏一运一纳,一升一降,一燥一润,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水谷精微的传输。临床上如果脾虚运化功能不良,胃的受纳和降功能也会同时受影响,出现食少、恶心、呕吐等症。同样,如果饮食不节,胃失和降,也会影响脾的运化功能,出现腹胀、腹泻等症。

胆附于肝,肝胆通过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互为络属而形成表里关系。胆汁的排泄依赖于肝的疏泄功能,而胆汁排泄的通畅与否,也会影响肝的疏泄。临床上,肝病常影响到胆,胆病也常波及至肝,出现肝胆同病的现象。

肾与膀胱通过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互为络属而成表里关系。膀胱贮尿排尿功能有赖于肾脏的气化。肾气充足,固摄正常,则膀胱开合有度,水液代谢正常。如果肾气虚,气化失常,膀胱固摄不利,开合失职,则会出现小便不利或小便失禁、遗尿、尿频等症。

“诸血者,皆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心主血,肺主气,心与肺的关系,是气和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血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而气的输散分布也需要血的运载。如果肺气虚或肺失宣降,会影响心的行血功能,从而导致血瘀,出现胸闷、心率改变、口唇青紫等症状体征。若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血液运行不畅,也将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出现咳嗽、气促等临床表现。

心主血,脾统血,二者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的生成和运行两个方面。脾气旺盛,生血功能正常,则心有所主;而心血充足,则可营养脾气。血液在体内的循行,一方面要靠心气的推动,另一方面还要靠脾气的统摄才不致溢出脉外。如果思虑过度,耗伤心血,脾的运化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出现食欲不振、疲倦乏力等症状;反之要是脾气虚弱,气血生化不利,或脾不统血,血液外溢,则可致心血虚,心无所主,临床表现为心悸、失眠、多梦等。

心主血,肝藏血。心行血功能正常,则血液供应充分,肝有所藏;如果肝藏血功能失常,心无所主,血液运行也会受影响。临床上常见心血虚与肝血虚同时出现的病例。

心主神志,肝主疏泄,人的精神意识和情志与这两脏均有密切关系。心、肝病变也都可表现为精神、心理活动的异常。比如,肝阳上亢患者既可有头晕、目眩、烦燥易怒等肝病症状,又可兼有心悸、失眠等心病表现。

心位居于上属阳,五行属火;肾位居于下属阴,五行属水。在正常情况下心火应当降于肾,以助肾阳温肾水,使肾水不寒;而肾水则须上济于心,以资心阴,从而防止心阳过亢。心肾之间的这种正常的相互帮助、相互制约的关系,被称为“心肾相交”。如果肾水不足,不能滋润心阴以制约心阳,就会出现心阳过亢,临床可见心烦、失眠、多梦、遗精等症。若心阳不振,心火不能下温肾水,使肾水不能化气,反而上凌于心,则可出现心悸、水肿等症。

肺与脾的关系主要涉及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代谢两方面。

人体之气的主要是由肺吸入的清气和脾胃所运化的水谷之气所组成。故肺的呼吸功能和脾的运化功能的健强,是人体气盛的保证。另一方面,津液在体内的输布代谢主要是由肺的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及脾的运化水液、输布津液的功能来完成的。肺以脾所运化输布的水谷精微为营养,才能使其功能活动得到保障;而脾运化水谷和水湿的功能,也需要肺的宣降、通调水道功能来实现。如果脾气虚损,会导致肺气不足,出现疲乏倦怠,少气懒言等症。若脾虚运化失调,水湿内停,生成痰饮,也会影响肺的宣降功能,出现咳嗽、喘息等症。而肺气虚衰,无法通调水道,水湿内停,则会使脾阳受阻,出现腹胀、便溏、水肿等症。

肺与肝的关系主要涉及气机的调节。肺气肃降,肝气升发,升降协调,则气机通畅。如果肝升太过,或肺降不及,则会出现肝气上逆,表现为胁痛、易怒、咳逆、咯血等症,即所谓“肝火犯肺”。反之,如果肺失清肃,燥热内停,亦会导致肝失疏泄,气机郁结,出现咳嗽、胸胁胀满、头晕头痛等症。

肺与肾的关系主要涉及津液代谢和呼吸运动两方面。

肾主水,能升清降浊,负责水液的蒸腾气化;肺为水之上源,可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肺肾两脏相互配合,共同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如果在病理状态下,肺失宣降,或肾的气化失调,均可影响水液代谢,出现尿少、水肿、喘促、喘逆等症。

肺主呼吸,肾主纳气,人体的呼吸运动由肺肾二脏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如果肾气虚损,不能摄纳肺吸入之清气,气浮于上,则会出现呼多吸少,活动后症状加剧的情况。

此外,肺肾二脏之阴液相互资生。若其中之一受损,必会影响另一方面,出现潮热、盗汗、干咳、音哑、腰膝酸软等症。

肝与脾的关系主要涉及饮食的消化和血液的生成、贮藏及运行。脾运化水谷的功能及脾胃升降功能有赖于肝的疏泄功能,而肝又需要依靠脾胃运化水谷精微,提供营养,才能保持疏泄功能的正常。若肝失疏泄,影响脾胃功能,则可见抑郁、胸闷、腹胀、腹泻、便溏等肝脾不和之证。而脾失健运,水湿内停,则可使肝胆疏泄不利,出现黄疸。此外,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且脾主统血,而肝主藏血,两脏均与血液的生理、病理情况相关。

肝与肾的关系主要是精和血之间相互滋生相互转化的关系。肝藏血,肾藏精。肝血需要肾精的滋养,肾精又依赖于肝血的化生。中医称之为精血同源,或肝肾同源。如果肾精亏损,则会导致肝血不足,而肝血不足,也会影响致肾精亏损。此外,肝主疏泄功能与肾主封藏功能之间也是相互制约、相反相成的。如果肝之疏泄与肾之封藏功能失调,则会影响女子的月经来潮和男子的泄精生理功能。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肾二者的关系是先后天相互滋养的关系。脾气的健运,要依靠肾阳的温煦,而肾精也需要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的补充。脾肾两脏生理上相互滋助促进,病理上互相影响,互为因果。此外,脾可以运化水湿,肾负责气化水液,脾肾两脏在津液代谢方面也是共同起作用的。

治法,即治疗疾病的方法。包括治疗大法和具体治法,常用的治疗大法有、、、、、、、八法。以上八法,根据临床病证的具体情况,可单用、亦可两法或多法互相配合使用,总之以病情需要为原则。如表证兼里证者,常规治法是先解表后治里,倘若表里俱急、内外壅实者,就应表里双解,汗下并用。又如上热下寒,或上寒下热证,单以温法或清法皆不适宜,又当温清二法合用。因此,临床时会出现消补并用、攻补兼施、汗补并用、和下兼施等多种治法,当随症施药。具体治法是对具体病证施行的具体治疗方法。

汗法,又称解表法,运用解表发汗的方药开泄腠理,调和营卫,以达到祛除表邪治疗表证的治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即指凡邪气在皮毛肌肤者,皆宜采用汗法,使邪从外解,既可以控制病邪由表入里的转变,又可以达到祛邪治病的目的。所以汗法的适应证为:一切外感表证,某些水肿和疮疡病初起,以及麻疹透发不畅等兼表证者。

临床应用时,根据病邪性质和人体气血阴阳盛衰等的不同,汗法又具体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益气解表、助阳解表、滋阴解表等治法。一般说来,辛温解表适用于表寒证,辛凉解表适用于表热证,益气解表适用于气虚者的外感证,助阳解表适用于阳虚者的外感证,滋阴解表适用于阴虚者的外感证。

汗法之用,无论何人,均应以邪去为度,不可发汗太过,宜防伤津耗气。凡表邪已尽,自汗、盗汗、失血、吐泻和热病伤津者均为所忌。

此外,古人也用汗法治疗水肿,使组织中水份从汗腺排泄而去,称为“开鬼门”,如急性肾炎用越婢汤,即能消除水肿。

吐法,又称为催吐法,是运用涌吐方药以引邪或毒物从口吐出的治疗大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其高者因而越之”。即指病位在胸膈胃脘之上者,可以用吐法使病邪从口而出。因此,本法主要适应症为:痰积,宿食停留于胸膈胃脘者,或误服毒物尚在胃中者。

临床应用时,根据病邪性质和人体强弱等的差别,吐法又分为寒吐、热吐、缓吐(适用于正虚邪实,不能速吐者)。一般来说,吐法属于急救法之一,使用得当则速效,不当则伤正,即戕胃阴损元气,故宜慎用。

凡病重、失血、老、幼、孕妇、产后以及气血虚弱者皆为所忌。

下法,也称泻下法,是运用泻下作用的方药,通过泻下大便,以达到攻遂体内食、痰、血、湿、水等结聚目的的治疗大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就是指此法。即谓病位在中下焦之有形者,可以因势利导,逐引邪气从前后二阴出之。故而本法主要适用于寒、热、燥、湿诸邪与痰浊、宿食、瘀血、积水等内结的里实证。

临床应用时,根据病情缓急,病邪性质和结聚的食积、水湿、痰浊、瘀血等的不同,下法又分为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瘀、涤痰等不同的具体治法,寒下适用于里实热证,温下适用于寒积冷凝证,润下适用于肠道津亏,阴血不足之便秘者,逐水适用于阳水实证,攻瘀适用于蓄血在下证,或干血内结证。

下法之用,一般来说,无论何证,用皆伤人体正气,既可伤阴,又能伤阳,故下之亦以邪去为度,不可过用。

凡病邪在表或半表半里者,年老体弱者,或脾胃虚弱者,以及妇人经期、妊娠期等,皆应慎用或忌用。此外,导泻时排钾较多,故低血钾者慎用,用时须输液补钾。

和法,又称和解法,是运用和解疏泄的方法,祛除病邪,调整机体,扶助正气,使表里、上下、脏腑、气血、阴阳和调的治疗大法。本法应用范围颇广,如半表半里之少阳病、肝胃不和、肝脾不调、肠胃不和、气血不调、营卫不和等诸证。

临床上根据病邪性质和病位,以及脏腑功能失调的不同情况,将其又分为和解少阳,疏肝和胃,调和肝脾,调和肠胃等不同治法。和解少阳适用于邪在半表半里的少阳证,疏肝和胃适用于肝胃不和证,调和肝脾适用于肝郁脾虚证、或肝脾失调证,调和肠胃适用于胃肠不和,或上热下寒证。

本法应用虽广,但凡邪在肌表而未入少阳半表半里者,或邪正入里而阳明热盛者,均不宜应用本法。

温法,又称温里法、祛寒法,是运用温热性质的方药以达到祛除寒邪和温养阳气目的的治疗大法。《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寒者热之”,即是指此法。凡寒邪内侵脏腑所致的实寒证,以及阳虚寒从中生之虚寒证(二者皆为里寒证)都属于其适应证。

临床上根据寒邪所在部位的不同,以及人体正气盛衰程度的差异,温法应用时又分为温中祛寒、温化痰饮、回阳救逆等治法。其温中祛寒适用于素体阳虚,寒邪内侵中焦证;温化痰饮适用于痰饮证;回阳救逆用于亡阳欲脱,阴寒内盛证。

由于温法所用药物,性多温燥,易伤损血阴、津液。故凡阴虚、血虚、津液不足,以及血热而出血者皆当忌用。

清法,又称清热法,是运用寒凉性质的方药,通过其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以解除热邪的治疗大法。《素问·至真要大论》说:“热者寒之”即指本法。故本法适应证为:一切里实热证,凡热性病,无论热邪在气、在营、在血,只要表邪已解,进而里热炽盛,又无实结者均可用之。

临床应用时,根据热邪所犯脏腑不同和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清法又具体分为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清热凉血、清热养阴及清解脏腑诸热的不同治法。

清热泻火适用于热在气分,属于实热的证候;清热解毒适用于时疫温病,热毒疮疡诸病;清热凉血适用于热入营血的证候;清热养阴适用于温热病后期之余热未尽,阴液已损证,或阴虚火旺证。

清法虽能治疗热病,但由于所用药物皆多是寒凉者,易损人阳气,尤易伤伐脾胃之阳,故不宜久用。凡脏腑素阳气虚弱,大便溏泄,胃纳不佳者;气虚、血虚发热者;表邪未解,阳气被郁而发热者;以及真寒假热证均为所忌。

补法,又称补益法,运用补益作用的方药,通过补养气血、阴阳、以达到扶佐正气,消除虚弱目的的治疗大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指出了无论形或精,凡不足者皆当以补法施治。故本法之适应证为人体脏腑气血阴阳之诸虚劳损证。

临床上虚证有气、血、阴、阳之别,故补法应用时亦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以相应。补气,主要适用于气虚所致诸病;补血,主要适用于血虚所致诸病;补阴,主要适用于阴精或津液不足所致诸病;补阳,主要适用于阳虚证,尤其是心、脾、肾阳虚所致诸病。

临床应用此四大补法时,一般常根据脏腑气血阴阳虚损情况之不同,又具体设立许多治法。如补血养心法、补益心脾法、益气健脾法、育阴滋肾法、滋补肝肾法、暖肾补阳法、补火温脾法等。

补能扶正疗虚,但也不能滥用。凡邪气未退,或邪盛正虚者,均宜慎用或禁用,补能敛邪,以免造成“闭门留寇”或“误补益疾”之患。

消法,又称为消导法,是运用消食导滞或化瘀破积、软坚散结方药,消除食积、痰凝、血瘀、痞块、症瘕、积聚等病证的治疗大法。《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坚者软之”、“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皆属于本法。故不言而喻,其适应症亦即为气、血、痰、湿、食等所致的积聚、症瘕、痞块等多种病证。

临床运用时,根据病证的不同,将消法又分为消食导滞、消痞化积、行气消症、化瘀散结、软坚散结等多种治法。

消食导滞主要适用于食滞不化者,消痞化积主要适用于体内痰湿、气血相结合而成痞块者,行气消症主要适用于气结血瘀成症者,化瘀散结主要适用于瘀血内停而成症瘕者,软坚散结主要适用于症瘕肿块坚久不散者。

消法亦是攻邪,治疗实证,其虽不若下法的猛峻,但久用或误用亦能伤正。故凡气、血、阴、阳的诸虚损证,以及脏腑虚弱者皆当慎用或忌用。

胆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藏和排泄胆汁,以助脾胃的腐熟运化功能。胆汁生成于肝之余气。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受肝的疏泄功能的控制调节,所以胆汁的分泌和排泄障碍与肝的疏泄功能异常密切相关。

胆汁的分泌排泄障碍,多由情志所伤,肝失疏泄而引起,或因中焦湿热重蒸,阻遏肝胆的气机,致使肝胆郁热化火,胆汁排泄失调。

胆病的临床常见症状有寒热往来,口苦、胁痛、黄疸等。其发生机制如下:

寒热往来:外邪客于足少阳胆经,由于少阳为枢,外出于阳则发热,内入于阴则恶寒,故见寒热往来之证。

口苦:为胆气上逆,胆液上泛所致。

胁痛:胆位于右胁下,胆的经脉循行于两胁,若肝胆气机不畅,经脉阻滞,气血流通不利,即可发作胁肋胀满疼痛。

黄疸:为肝胆疏泄失职,胆液排出不循常道,逆流于血脉,泛溢于肌肤所致。

胃为“水谷之海”,生理功能是受纳与腐熟水谷,以和降为顺。

胃的病机,主要为胃的受纳和腐熟水谷功能障碍,导致胃失和降,胃气上逆等病理变化。导致这些病理变化原因虽多,但从胃的本身来说,主要有胃气虚、胃寒、胃热和胃阴不足等。

胃病常见症状及其发生机理:

嗳气、呃逆、恶心、呕吐:多由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发为嗳气、恶心、呕吐等。

胃脘胀痛:多由情志抑郁,或宿食停滞,从而导致胃气郁滞,和降失职,气机阻塞不通,不通则痛,故发胃脘胀满而痛。

消谷善饥:多由胃热炽盛,腐熟功能亢进,水谷消化加速所致。

胃脘嘈杂:多由胃热(火),或胃阴亏损,虚热内生,胃腑失和所致。

纳呆食少:多由胃气虚弱,腐熟功能减退,和降失职所致。

小肠主受盛化物,泌别清浊,也即是接受经胃初步消化而下行的水谷食糜,进一步消化吸收,把水谷精微转输于脾以营养周身,并把剩余的糟粕和水液,下注于大肠或渗于膀胱而排出体外。

一旦小肠的生理功能失调,如失于受盛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则可见食下则腹痛,泄泻或呕吐等症;如其化物作用减退,则可出现食后作胀、便溏、泄泻和完谷不化;如其泌别清浊的功能失常,则可见清浊混淆,吐泻交作,腹中剧痛等症。

小肠病临床常见的症状有泄泻、尿赤灼痛等症。

大肠的生理功能是传导糟粕,也就是接受小肠传送下来的糟粕,吸收其中剩余水分,形成粪便,排出体外。因此,大肠的病变,多表现为排便的异常。

大肠的传导失司,可由湿热或寒湿之邪,或由饮食所伤,食滞不化等因素所致;湿热、寒湿与大肠之气血相博,气滞血瘀可致下痢赤白粘冻、里急后重;脾胃运化失司,脾肾气虚不能固摄,则可引起便秘或大便失禁,甚则脱肛。

大肠失于传导而致便秘等,可由阳明实热燥结,胃气下降,肺气壅盛于下而失清肃引起;也可由阳虚不运,中气虚弱,肠液枯涸等因素引起。若大肠传导涩滞不利,阻滞大肠经脉的气血运行,久则积瘀成痔。若湿热结于大肠,营气不行,逆于肉理,卫气归而不得复返,则可使局部肌腠发生肿胀疼痛,以致肉腐化脓,发为肠痈。

大肠的临床常见症状有热泻、便闭、痢疾、肠垢、痔、肠痈等。

膀胱为贮存和排泄尿液的器官,其经脉络肾,与肾构成表里关系。

膀胱的生理功能失常,主要在于膀胱气化不利,亦即是肾的气化功能失司,多表现为排尿的异常,如尿频、尿急、尿痛、或排尿困难,甚则尿闭,或见遗尿,小便失禁等。

三焦为六腑之一,是上焦、中焦、下焦之合称。三焦是气和津液的升降出入道路和气化的场所,所以一般认为:三焦的气化可以概括全身脏腑经络的气机升降出入和脏腑经络的气化功能。

肺的通调水道失常则上焦气化失司;脾胃的运化水液功能失常可归纳为中焦气化失司;肾和膀胱的蒸腾气化失常,肠的传化糟粕功能异常,归结为下焦气化失司。

脏腑病机,是指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中,脏腑的生理功能紊乱及其阴阳、气血失调的内在机理。

脏腑病机之说,首见于《内经》,指出了不同病证的归属。以后,随着脏腑辨证的发展,临床医疗经验的积累,进一步充实和提高了脏腑病机的理论,成为临床辨证论治的主要基础理论。

五脏的阴阳、气血,是全身阴阳、气血的重要组成部分。各脏的阴阳和气血之间的关系是,气属于阳,血属于阴。气和阳,均有温煦和推动脏腑生理活动的作用,故阳和气合称为“阳气”;血和阴,均有濡养和宁静脏腑组织及精神情志的作用,故阴与血合称为“阴血”。但是,从阴阳、气血和各脏生理活动的关系来说,阳和气,阴和血又不能完全等同。一般来说,脏腑的阴阳,代表各脏生理活动的功能状态,脏腑的气血,是其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各脏之阴阳,皆以肾阴肾阳为根本,因此各脏的阴阳失调,久必及肾;各脏之气血,均化生于水谷精微,因此各脏的气血虚亏,与脾胃气血生化之源关系密切。

由于五脏生理功能各有特点,因此各有所侧重;,即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的功能失调;,即脑、髓和骨、脉、女子胞的功能失调。

脑是人体极为重要的器官,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眼、耳、口、鼻、舌的视、听、嗅、味等感觉,以及言语应答、肢体活动,均是脑的生理功能。

脑是髓汇聚而成,故又称“髓帝”。脑髓是肾之精气所化生。所以,肾之精气亏虚,精不生髓,髓虚不能充脑,脑髓空虚,即能导致脑的功能失调或减退,而见神识衰弱,智力减退,视、听和言语应答迟钝,肢体不便或痿弱不用等病理表现。

脑的病变,多由老年精亏、或素体虚弱、或用脑过度,或久病不复、肾精亏虚所致。脑的生理活动,全赖于气、血、津液和水谷的充养。因此,心、肺、脾、肝、肾等的生理功能失调,均可引起脑的功能失调。

髓居骨中,包括骨髓、脊髓和脑髓。其主要生理功能是营养骨骼,使其生长发育;充养脑髓,使其充盈,保证神识活动的正常发挥。

髓的病变,常由肾精不足或水谷精微亏乏,精无以生髓所致。其病理表现是髓虚则骨失养,可见骨骼软弱,屈伸无力,或易于碎折;髓虚则无以充脑,脑髓虚亏,则神识衰弱。

骨为人体重要的支架,骨内藏髓,髓能养骨,故骨之生长和功能,取决于肾中精气的盛衰。

骨的病机,主要表现于骨弱失养,痿软无力或变形。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水谷失养。

脉为血之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脉道以通利为顺。津液枯涸、脉失濡养,痰浊内阻、气机不畅,或寒凝瘀阻等,均可引起脉道不利,而致气滞血瘀,从而引起气滞血瘀之处的疼痛、肿胀或麻木,甚则出现局部肌肉萎缩,坏死等。

女子胞,又称胞宫,即是子宫。女子胞的生理功能是主月经和孕育胎儿,故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失调,主要表现在经、带、胎、产的异常。

导致女子胞生理功能失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气血失常,胞宫功能失常。

血热,肝不藏血或疏泄太过,热扰血液,迫血妄行;气虚,脾不统血,冲任失于固摄,均可导致月经先期、量多,行经期延长,甚则崩漏等病理表理;若血随气火上逆,则可见经行吐衄,产生倒经。气滞、血瘀;或气血不足,或阳气不足、下元虚寒、胞宫虚冷,则可导致血行涩滞,而见月经后期、经行血量过少,痛经或闭经,或为症瘕等病症。寒湿或湿热下注胞宫,可引起胞宫生理功能失调。湿热下注胞宫,则可见黄赤带下,或崩漏;寒湿阻滞胞宫,可致痛经、闭经或白带等。

2.心、肝、脾、肾功能失常,胞宫的功能失常。

心、肝、脾、肾功能失调,不仅可以引起气血的失调,而且,还可以导致胞宫的功能失常。如因思虑伤心,心血暗耗,营血不足,血海不充,则易发生月经不调、经闭、不孕等病症,如中气虚陷,升举之力减弱,胞宫因而下垂脱出,则为阴挺等。

3.冲任失调,胞宫功能紊乱。

冲脉和任脉均起于胞中,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二脉的气血充盈,乃是胞宫生理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如受寒饮冷,则血凝气滞;邪热内扰,则迫血妄行;痰湿下注,则经脉气血失利;情志抑郁,则气滞血瘀;大怒,则气逆火动,血行妄乱;劳倦过度,则伤气;气虚则血失统摄等,凡此种种,均可造成气血失和,运行失常,从而导致冲任失调,胞宫功能紊乱。

心是脏腑中最重要的脏器,被尊称为“君言之官”。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和主神志,这是心阴、心阳和心气、心血协同作用的结果。

心阳、心气的失调,主要表现为心的阳气偏盛和心的阳气偏衰两个方面。

心的阳气偏盛,即心火旺。一般可发为两类,凡由于邪热内蕴,痰火内郁或由于情志所伤,五志过极化火所致者多属实火;劳心过度、耗伤心阴心血,或由全身之阴血不足,而致心的阳气相对亢盛者则多属虚火。心的阳气亢盛可导致躁扰心神,或血热妄行,而导致各种出血,或心火上炎或下移。

心的阳气偏衰,即是心的气虚和阳虚。多由于久病耗伤,或禀赋素虚,或年高脏气衰弱所致。主要表现为心神不足,血脉寒滞及心气虚衰。

心阴、心血的失调,主要有心阴不足、心血亏损,以及血心瘀阻等。

心病常见症状及其发生机理

心悸怔忡:多因心阴、心血亏损,血不养心,心无所主,而悸动不安;或因心阳、心气虚损,血液运行无力;或因痰瘀阻滞心肺,气血运行不畅,心动失常所致。

心烦:多由于心火炽盛,心神被扰;或心阴不足,虚火扰心,以致神志浮动,躁扰不宁所致。

失眠、多梦:多由心阳偏亢,阳不入阴,心神不能入舍所致。但有虚实之分。实则为邪热、痰火、扰动心神,神不安藏;虚则为心阴心血亏损,阴不敛阳,血不养心,心神浮越,失于敛藏所致。

健忘:多由心的气血虚亏,脾气不足,肾精不充,髓海空虚,心神失养,神志衰弱所致。

喜笑不休、谵语、发狂:皆由心火亢盛,或痰火上扰,或邪热内隔心包,而致神识昏乱。

昏迷:多由邪盛正衰,阳气暴脱,心神涣散;或因邪热入心(逆传心包),或痰浊蒙蔽心包等所致。气火上逆,气机逆乱可致气厥,亦可因心神暂时涣散而出现昏迷。

心前区憋闷疼痛:多由胸阳不振,或为痰浊、瘀血痹阻,心脉气血运行不利,甚或痹阻不通所致,此属“真心痛”范畴。

面唇爪甲紫暗:心阳虚损,或寒滞血脉,血行瘀阻不畅所致。

面色苍白无华:心气心血不足,不能上荣于面,故面色苍白而无光泽。

脉细弱无力,或结代,或细数,或散大数疾,或虚弱无力,或迟涩:均为心主血脉功能失调的反映。

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朝百脉以助心推动血液的循行,通调水道以促进津液的输布和代谢。肺气尚能宣发卫气于体表,以发挥其温煦肌肤,保卫肌表的作用。

肺气宣发和肃降失常,多由外邪侵犯于肺和肺系,或因痰浊内阻肺络,或因肝气太过,气火上逆犯肺所致。亦可由于肺气不足,宣发和肃降无权,或肺阴亏虚,燥热内生而致宣发和肃降失常等。

肺气虚损,即肺气虚,多因肺失宣发和肃降,久病不愈,伤及肺气;或劳伤过度,耗伤肺气;或久咳伤肺,以致肺气虚弱。

肺阴不足,主要包括肺的津液不足和阴虚火旺。多由燥热之邪久留,或痰火内郁,或五志过极化火等耗伤肺阴所致。

肺病常见症状及其发生机理:

咳嗽:为肺的呼吸功能失常最常见症状之一。主要由于肺气失宣,肺气不时上逆所致。

气短:多由肺气虚损,呼吸功能衰减所致。

哮:多由痰气交阻,气机升降出纳失常,肺系气道阻塞不畅所致。

喘:多由肺热蕴盛,气机壅阻或肺肾两虚,肾不纳气所致。

胸闷疼痛:多由风、寒、燥、热之邪,或痰、瘀、水饮等壅遏肺气,气机阻塞不通,或肺络为邪所闭,气血滞涩不畅所致。

咯痰、咯血:多由肺失空肃,水津气化输布障碍,聚而成痰,或因脾虚,痰湿内聚上泛所致。咯血多为痰热化火,肝火犯肺,灼伤肺络所致。

声哑失音:多由外邪犯肺,肺气失宣,声道不利,而致声哑失音。或由于肺虚阴津不足,声道失于滋润而致声哑失音。

鼻衄:多由肺胃蕴热,或肝火上炎,灼伤肺之脉络,热迫血妄行所致。

自汗:多由肺气虚损,卫阳不固,腠理疏泄,津液外泄所致。

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将水谷化为精微,运化水液,输布津液,防止水湿的产生。脾的运化功能,主要依赖于脾的阳气,故“脾宣升则健”。脾主升清、主统血。脾的阴血,对于脾的运化功能所起的作用,远逊于脾的阳气。

脾阳、脾气的失调,脾的阳气失调,主要为脾阳、脾气的不足,而致健运失职,气血生化无权,或内生水湿痰饮,甚则损及肾阳,而致脾肾阳虚;或脾之阳气不足,升举无力而致中气下陷;或气虚统血无权,而致失血。故脾的阳气失调主要引起脾气虚弱,脾阳虚衰及水湿中阻等病症。

脾阴的失调,即脾阴虚,是指脾脏阴液亏虚不足。多由病久或热病期耗伤脾胃之阴液所致。

脾病常见症状及其发生机制:

腹满胀痛或脘腹痛:多因脾气虚,运化无力;或因宿食停滞:或因脾胃虚寒,失其温煦,寒凝气滞;或因肝气犯肺,气机郁滞等所致。脾健运失职,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气机郁滞,故发胀满而痛。

食少、便溏;多因脾虚胃弱,或湿困脾胃,脾不升清、胃失降浊。

黄疸:多由脾运不健,湿浊阻滞,肝胆疏泄受碍,胆热液泄,胆汁不循常道,逆流入血,泛溢于肌肤所致。

身重乏力:多由脾气不足,或脾为湿困,不能正常运化水湿,因而水湿留滞所致。

脱肛、阴挺及内脏下垂:多因脾虚、中气下陷,脏腑升举维系无力或不能升举。

便血、崩漏、紫癜:多因脾气虚,失其统摄之权,则血不循经而外逸。如血溢肠内,则血随粪便而下,谓之“便血”。气虚下陷,冲任不固,则为崩漏。血溢于肌腠皮下,则发为紫癜。

肝是人体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重要脏器组织。肝的生理功能,主要是肝阳肝气主气机的疏泄和条达,能调节情志的抑郁和亢奋,并能助脾胃的升清降浊。肝气尚能总司全身筋腱的屈伸及血液的调节,但在病理上肝阳肝气具有易亢,肝阴、肝血具有易亏虚的特点。

肝的病机,主要表现于肝气的疏泄功能太过或不及,肝血濡养功能的减退,以及肝脏阴阳制约关系的失调等方面,故肝脏阴阳气血失调的病机特点是,肝阳肝气常为有余,肝阴肝血常是不足。

肝阳、肝气失调,肝的阳气失调,以肝气、肝阳的亢盛有余为多见,而肝之气虚或阳虚则较为少见。且由于肝阳上亢,多为肝阴不足,阴不制阳,而致肝阳相对亢盛,故肝阳上亢之由亦多在肝阴、肝血不足。因此,肝气肝阳失调的病机,主要表现在肝气郁结、肝气横逆、以及肝火上炎等。

肝阴、肝血失调,肝的阴血失调,均以亏损为其特点。阴虚则阳亢,而形成肝阳上亢、阴不制阳、阳气升动无制,肝风内动等。肝的阴血失调,主要可导致肝血虚亏、肝阳上亢,以及肝风内动等。

肝病常见症状及其发生机理

眩晕:多由肝阴不足,阴虚阳亢。肝之阳气升动,上扰清窍所致。

目花:多由肝阴肝血不足,不能上荣于目,目失肝血所养而致。

耳鸣:多为情志抑郁,肝郁气滞,郁久则化火生热,或火怒伤肝,肝胆之火亢进,上扰清窍所致,甚则清窍被蒙,可成重听。

巅顶、乳房、两胁、少腹疼痛及囊肿疼痛:上述部分,皆为肝经循行所过。若肝郁气滞,气机阻塞,或痰气交阻,或气血互结,以致经气不利,脉络不通,则可于上述部位出现胀痛,或形成肿块。若气郁化火上窜于头部,则可发作巅顶剧痛。

关节屈伸不利,筋挛拘急、抽搐:多为肝之阴血不足,筋脉失养所致。

四肢麻木:多由肝血不足,不能滋养经脉肌肤,或由于风痰流窜经脉,络脉气血不和所致。

急躁易怒:肝为刚脏,主升主动,若肝郁气滞,气郁而化火,肝火亢盛,或肝之阴气升动太过,肝阳亢逆,则可致性情急躁而易怒。

肾为“先天之本”。主要生理功能是: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和水液代谢。肾的藏精功能失常,则或为肾失闭藏,精气流失,导致肾中精气不充足而亏虚,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或精不生髓,而导致髓海不足,骨质疏松等。肾的主水功能失常,则可导致水液代谢障碍,或为尿少、尿闭、聚水而为肿,或为尿多,小便清长、失禁等。

由于肾中精气,含有“先天之精”,为一身之本,内寓真阴真阳,为全身阴阳之本。因此肾的生理功能失常,实际上即是肾的精气不足或肾阴肾阳的失调。

肾的精气不足,主要包括肾精亏虚和肾气不固两方面。

肾的阴阳失调,主要包括肾阴亏虚、肾阳虚损、命门相火过亢等方面。

肾病常见症状及其发生机理

阳萎、滑精、早泄、遗精:此皆生殖机能衰弱的表现,肾阳虚衰、命门之火不足多为阳萎;肾气虚损,精关不固,失其封藏固摄之权,则多为滑精或早泄;因梦而遗,谓之梦遗,多由肾阴虚,相火妄动所致。

腰冷酸痛、下肢痿软:腰为肾之府,肾主骨。肾阳虚、肾精不充,则不能温煦或滋养腰膝,或寒湿、或湿热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畅,故见腰冷酸痛,骨软无力,下肢痿弱。

气喘:肺主呼吸,肾主纳气。肾气虚损,失其摄纳之权,气浮于上,不能纳气归元,故见呼多吸少而气喘。

耳鸣、耳聋:肾开窍于耳,肾精可生髓充脑,脑为髓之海,肾阴虚、肾精不充,髓海空虚,则脑转(眩晕)、耳鸣如蝉、虚甚则耳聋失聪。

骨蒸潮热:肾阴不足则肺阴虚损,肺肾阴虚,阴不制阳,则虚热内生,而见骨蒸潮热。

虚烦失眠、健忘:多由肾阴不足,心肾不交,则虚烦而难寐。肾精亏虚,髓海不充,轻则记忆力减退,重则健忘。

小便不利,尿闭、水肿:多由肾阳虚损,气化失司、关门不利,水液不能蒸化或下输所致。水液排出不畅,则小便不利;气化障碍则尿闭不通;水邪泛滥于肌腠,则发水肿。

尿频、遗尿:系由肾气虚衰,封藏固摄失职,膀胱失约所致。

六腑的共同特点是传化水谷,它们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在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中的相互联系和相互配合。饮食摄入人体之后,经胃的腐熟而下传至小肠进行进一步的消化,以分清浊。其中清者为水谷精微,通过脾的转输以营养全身;剩余的水液经肾入膀胱,成为尿液排出体外;浊者为糟粕,进入大肠传导为粪便,从肛门排出体外。在消化、吸收及排泄的过程中,胆汁排泄入胃以助消化,而三焦的气化作用,则促进饮食水谷传化功能的正常进行。

六腑之间在病理上常相互影响,如胃有实热,伤及津液,可致大肠传导不利,出现便秘;大肠燥结,便秘不通,也会使得胃失和降,出现恶心、呕吐。此外,脾胃湿热,常熏蒸肝胆,使得胆汁外溢,而出现黄疸。胆火过盛,则会影响至胃,出现呕吐苦水等症状。

一、肺 肺位于胸腔,上达气道,喉为门户,开窍于鼻,为气体出入之所,司呼吸,主气的生化和分布,助血液循环而贯通百脉。肺的主要生理病理如下:

主呼吸之你:即通过肺的呼吸作用,吸进自然界的清气(氧气)和呼出体外的浊气(二氧化碳)。正常情况下,气道通畅,呼吸均匀;如因病邪所伤玫使气机不畅,肺气壅塞引起呼吸功能不调时,则有咳嗽、气喘、呼吸不利等症状。

主真气:饮食经过脾胃消化后产生的水谷精微之气与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成为真气的重要组成部分。真气是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动力,它的生化、分布与调节均有赖于肺,即肺主一身之气,故肺气虚时可见体倦无力、气短懒言、自汗等气虚的症状。

(二)肺主宣发和肃降:正常肺气应宣发通畅,以使肺发挥正常生理作用。如外邪犯肺,肺气失宣,可引起气滞胸闷、咳喘等症状。

肃降即清肃下降的意思。肺气以清肃下降为顺,如病邪犯肺,则可使其肃降功能失常,引起咳喘或水湿停留、尿少、水肿等症。

宣发与肃降这两种功能互相协调,一方面使气和津液输布于全身,另一方面又能使机体不致于发生气滞、气逆和水湿停留等病变。

(三)主通调水道:水体内水液的运行依靠肺气的通调、脾气的转输、肾气的开阖及膀胱的气化,因而小便通利。肺所以能通调水道,主要是以靠肺气的肃降,使水液归肾而下注于膀胱,排出体外。如外邪袭肺,肺气不宣,肃降无能,水液不得通调,则可出现小便不利、浮肿等症。故有〞肺为水上之源〞的说法。

(四)主声:声音的产生与肺的功能有关。肺气充足人的声音宏亮,肺气虚弱的人声音低微。风寒袭肺时,肺气闭塞,可出现声音嘶哑或失声。

(五)开窍于鼻:鼻是气体出入之信道,与肺直接相连。肺气正常,则鼻窍通利,嗅觉灵敏。若肺有病则可出现鼻塞、流涕、嗅觉异常,甚则出现鼻翼煽动,呼吸困难等症。

(六)肺合皮毛:皮毛指人体的肌表与毛孔,是人体抵抗外邪的屏障。肺能将卫气和津液输布到肌表,温养皮毛,以维持其正常的生堙功能。肺气充足则皮毛润泽,汗孔开合正常,机体不易受外邪的侵袭。若肺气虚弱,则卫外之气不足,肌表不固,容易自汗,并易受外邪侵袭而经常感冒,而外邪侵袭肌表,又多引起肺的病症。肺与肌表、皮毛关系密切。中医有〞肺与皮毛相表里〞、〞肺合皮毛〞等说法。

二、大肠 大肠的主要功能是排泄糟粕(废物)。饮食经脾胃小肠消化吸收后,糟粕进入大肠然后排出体外。大肠有病,如排泄功能减弱则便秘;排泄功能亢进则泄泻。

总之,根据上述生理和病理的表现,可见中医的肺主要是指呼吸系统,但对体液和血液循环也有调节作用。肺与鼻、皮毛、声音均有密切关系,临床上凡属呼吸系统、体液和血液循环、咽喉等方面的疾患,多可从肺论治。大肠有病则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和症状之异常。

一、肝 肝是人体重要脏器之一,主全身血液的储藏和调节,司肌肉关节的屈伸。肝性喜疏泄条达而恶抑郁,故郁怒每易伤肝,而肝有病又可导致精神情志活动的障碍。肝开窍于目,与胆互为表里。肝经绕阴器(外生殖器),过少腹,分布于 肋,上交于头顶,故凡外生殖器、少腹、两 等肝经所过部位出现病证时,中医则认为可从肝治。

肝的主要生堙和病理如下:

(一)藏血:〞肝藏血〞,〞故人卧,血归于肝〞。这说明肝能储藏血液并对周身血液的分布起调节作用。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如休息或睡眠),部分血液回流到肝并储藏起来;活动时,肝内的血液又被动员出来,运送到全身,供给各器官组织的需要。临床上常由于暴怒伤肝,影响肝的藏血功能,而引起吐血或崩漏等证。

(二)主疏泄:疏泄即疏通畅达之意。肝的疏泄功能主要与气的流通有关。正常时,肝的功能活动既不可太强,疏泄太过,也不可不及,疏泄无能。如肝失条达,疏泄无能,便可产生肝气郁结的病证,出现胸 胀痛、急躁易怒,或情绪抑郁、胸闷痛等症。气郁可进一步导致血瘀,出现 痛不愈, 下结块等。肝的疏泄功能还与胆汁的分泌排泄、脾胃的消化和脾气散精等功能有关。若肝气郁结可进而影响脾胃,出现纳呆、嗳气、呕吐、腹胀、泄泻等症状。若湿热蕴结,疏泄失司,胆液外溢,则可出现黄疸。

肝气太盛或肝气郁结,可以化火,出现头痛、头晕、急躁易怒、耳鸣、耳聋、目赤等症,此即称为〞肝火〞。化火又可生风,出现眩晕、震颤、抽搐等症,此又称为〞肝风〞。故有〞气有余便是火〞、〞热(火)极生风〞及〞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等说法。

(三)主筋:肝主管筋的活动,从而支配全身肌肉关节的屈伸,而筋又赖肝血的濡养。肝血不足则筋失所养,出现肢体屈伸不利、麻木、痉挛、拘急等症状。〞爪(指指甲)为筋之余〞,肝血不足则指甲变形,色泽枯槁。

(四)开窍于目:眼与肝有密切关系。肝血不足,目失所养,就会出现两眼干涩,视力模糊或夜盲;肝火上炎,则两眼红赤。某些眼科疾病,中医认为与肝有关,常从肝治疗。

二、胆 胆附于肝,与肝相连,位于 下,虽为六腑之一,但与其它脏腑不同,其所藏为精汁,与外界并不直接相通,故又称为〞奇恒之府〞。胆的主要功能是储藏胆汁,胆病主要表现为 痛、口苦、呕吐苦水、黄疸等。胆与肝相表里,因此。临床上胆的病证常从肝论治。

根据上述生理和病理的表现,可见中医的肝包括了现代医学的肝脏和中枢神经、植物神经、心血管等系统。临床上,这些系统的病症和眼科某些病症都可能与肝有关。胆一部分功能基本上与现代医学的胆相似。

脾胃主管饮食的消化吸收,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故中医有脾胃为〞后天之本〞的说法。临床上调理脾胃是中医治疗的重要环节。

(一)主运化:运化是运输和消化的意思。其运化功能有二:一是指由胃初步腐热(消化)的食物,再经脾进一步消化,并由脾将消化后产生的精微(营养)物质上输于肺,靠气血的运行输送到全身,以滋养各个组织器官。

脾气健运,则营养充促,肌肉丰满,四肢温暖而活动轻健有力,口唇红润而光泽,因此说〞脾主身之肌肉〞,〞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若脾失健运,则水谷运化失常,出现食欲不振,食后堵满,腹胀便溏,日久则出现疲乏无力,肌肉消瘦,面色萎黄,口唇苍白等营养不足的症状。脾能运化水谷,但还要靠命门之火(肾阳)来温煦,若命门火衰,则可导致脾的运化功能减退,而出现〞五更泻〞(又称黎明泻或鸡鸣泻)或完谷不化(排出消化不良的大便)等症状。

一是指输布(运输和敷布)水液,即对水有调节作用。这一功能发生障碍时,可导致水湿停滞。如停于头部则觉头部沉重如里;停于胸膈则胸闷呕恶;停于肺部可凝聚为痰;停于体腔则产生胸水或腹水;停于肠道则见腹泻;停于肌肤则见水肿;充溢四肢则身困体沉等等。古有〞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病生湿〞及〞脾为生痰之源〞等说法。

(二)益气:〞气〞在这里代表机能活动的动力。人体最重要的气是〞真气〞。真气与脾、肺都密切相关,脾将水谷之精气上输于肺,与肺吸入的清气结合而成为真气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脾益气的作用。所以临床上遇到气虚患者兼有脾虚症状时,应考虑为脾不能益气;而遇到肺气虚的患者也常用补脾的方法进行治疗。

(三)统血:脾统血即指脾气能统摄周身血液,使之正常运行而不溢于血管之外。脾气充足则能统摄血液在脉管内正常运行。脾气不足则血失统摄(气不摄血)而行于外,即所谓〞血不循经,溢于脾外〞,因而发生各种出血现象,如长期慢性的皮下出血、便血、月经过多等。

脾气主升:脾气因能上升,故可将水谷之精气和精微、津液上输于肺,再输布到其它脏腑,而化生气血,并能维持人体各个脏器的位置恒定。如脾气不升,反而下陷(中气下陷),则出现气短懒言,久泻、脱肛、子宫脱垂及其它内脏下垂等症。

喜燥恶湿:脾虚不运则容易生湿,且湿邪过盛也最易困脾,故脾喜燥而恶湿。若脾为湿困,就会出现头重、体沉,脘腹满闷,大便溏泄,舌苔白腻等症状。治疗时宜燥湿健脾,用药也应偏于温燥。

主受纳和腐熟:受纳是接受和盛纳的意思。胃有受纳水谷及初步腐熟(消化)水谷的功能,故称〞胃为水谷之海〞。当这一功能障碍时,则出现食欲不振,食量减少,消化不佳,胃脘作痛等症状。胃能受纳和腐热水谷主要是靠〞胃气〞的作用。

胃气主降:胃气下降,水谷才能下行,便于消化吸收及排泄。如胃气不降反而上逆,则出现嗳气、呃逆、恶心、呕吐等症状。

喜润恶燥:胃性喜润恶燥,易生胃热;热邪亦易犯胃,耗伤胃津,而出现口舌干燥、口渴欲饮等燥象,治疗就需用滋养胃阴、清热生津等药物。

脾与胃一脏一腑,脾属阴,胃属阳;脾立升,胃主降;脾喜燥,胃喜润;彼此互相依赖,相互制约,保持动态平衡,共同完成饮食的消化吸收功能。当临床上出现消化障碍时,可以根据脾胃的不同功能,鉴别是脾病或是胃病,分别予以调治。但由于脾胃关系极为密切,如脾运不健,势必影响胃纳;而胃纳失常,亦必影响脾运,故脾胃常同病。治疗时也多脾胃兼顾。

根据上述中医对胃的认识,可知与现代医学所指的胃基本一致;但中医所谓的〞脾〞则有消化吸收、调节体液和管理血行的的作用。

一、肾 肾是主宰人体生长发育、生殖及维持水液代谢平衡的重要脏器。肾脏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秉赋的强弱,与先天肾精是否充盛有密切关系,故称肾为〞先天之本〞。又认为胚胎的形成始于肾,因此,有〞未有此身先有两肾,故肾为脏腑之本,十二经之根〞的说法。临床上某些先天发育不全的疾患可从肾论治,又肾位于人体的腹部,故又有〞腰为肾之府〞的说法。肾有病时往往出现腰部的症状。肾包括肾阴(真阴与肾水)和肾阳(真阳或命门火)两部份。正常时,阴阳保持相对的平衡,互相协调,共同保持其正常生理活动。肾主要生理和病理如下:

(一)藏精:其含义有二:一是藏五脏六腑之精,它来源于水谷之精微,经脾运化之后,输布于全身,其剩余者储存于肾,以备其它脏腑、五官、四肢之需要:二是藏肾脏本身之精,它是由先天之精和后天水谷之精结合转化而来的,它与人体的生殖、生长、发育、衰老有密切关系。所以当肾精不足,常常出现男子精少不育、女子闭经或不孕,以及生长发育迟缓或早衰等病证,这些病证均可从补肾治疗。

(二)主水:人体内水液的调节与肺、脾、肾三脏有关。肺主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脾主水液的转输;肾则通过肾关的开阖以调节水量,,这三部份功能总称〞三焦气化〞,而这种气化作用的动力就是肾阳。所以中医说〞肾主水〞。水液的排泄与否,主要是依靠肾气的开阖作用,开则水液排出,阖则水液潴留。

(三)主骨、生髓、通脑:肾主骨、即肾与骨骼的生长、发育、坚软有关如小儿 门闭合过迟,骨质痿软,以及成人的腿软无力不能久立等均可从肾治之。又齿为骨之余,故某些牙齿疾患也与肾有关,如小儿生牙过晚,成人牙齿松动、容易脱落等均为肾气不足或衰弱的反映。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髓聚之为脑,故有〞脑为髓之海〞之说。当肾气充盛,肾精充足时,则骨、髓、脑三者也健壮充实,四肢轻动有力,行动灵敏,精力充沛,耳聪目明;反之当肾精不足时,则出现智力迟钝,动作缓慢,骨软无力等等。近来临床上应用耳针刺肾穴,治疗小儿大脑发育不全、脑震洫后遗症,以及用中药补肾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等均是以这一基本理论为依据的。

(四)主命门火:命门火能温煦全身,促进生长发育,成为各个脏腑功能活动的动力,故命门火不足,可导致全身之阳气衰弱。又命门火能暖脾以助水谷之运化,若命门火衰,则脾胃不能腐热水谷,运化水湿,而出现完谷不化、五更泄泻等症。

命门火中与性机能有关者叫做〞相火〞。当相火不足时,则出现阳痿、早泄,滑精等性功能衰弱的证候。当肾阴不足而相火相对偏亢,而出现梦中遗精、性欲亢进等证候者,称为相火妄动。

(五)主纳气:呼吸虽主要由肺所主,但肾能帮助肺吸气,称为〞纳气〞。故有〞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之说。当肾虚不能纳气时,就会出现呼多吸少的气喘病(如肺气肿)。这种气喘病需用补肾纳气的方法治疗。

(六)其华在发:毛发生长脱落的过程反映了肾气的盛衰。肾气盛的人毛发茂密光泽;肾气衰的人毛发易于脱落,枯槁发白。又〞发为血之余〞,故发也与血有关。

(七)肾开三窍:肾在上开窍于耳,肾气充足,则听力正常;肾虚时则出现耳鸣、耳聋等症。肾在下开窍于二阴,与大小便的排泄、性机能活动有关。故大便溏泄,小便困难或淋漓不尽、阳痿、早泄等均可从肾治。

(附)女子胞 女子胞又名胞宫,即子宫。有主管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功能。冲脉、任脉皆起于胞宫,而冲脉、任脉又与肝、肾关系密切,女子在发育成熟后,肾气旺盛,天癸(月经)始至,子宫乃有孕育胎儿的功能。

二、膀胱 膀胱是储尿和排尿的器官。当膀胱有病时,就会出现小便的异常和排尿困难。膀胱之所以能排尿,主要靠肾的气化作用。当肾的气化功能减退时,则出现排尿困难,甚至尿液潴留。肾气虚不能固摄时,又会出现小便淋漓不尽,甚至尿失禁。

综上所述,肾的生理功能包括现代医学生的生殖、泌尿系统及部分内分泌、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这些系统的疾患都可能笸肾有关。膀胱的功能与现代医学的认识基本相似,主要是储尿和排尿的作用,其病变也主要表现在泌尿功能方面。

脏腑是内脏的总称。脏腑学说是以长期的临床观察为基础,以正反之辨证法为指导,既概括本脏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又联系到相关的组织器官,综合归纳,构成若干个功能单位。虽然脏腑在某些方面也有与现代解部学的概念相同之处,但其主要的并不是指内脏本身的解部形态,而是指脏腑的菜单现,故中医学称之处〞脏象〞。

脏包括心、肝、脾、肺、肾和心包;因心包是心的外围,主要表现心的功能,故只称五脏。腑包括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注),称为六腑。此外,还有脑、髓、骨、脉、女子胞(子宫)等,这些器官除女子胞外均隶属于五脏。

脏是储藏的意思,即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腑是饮食的信道,即所谓〞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脏的功能是储藏精气;腑的功能是受纳和消化饮食并排泄糟粕。

(注)三焦:为中医特有的名称,目三焦可视为胸腹腔或其中脏腑及功能的总称,即上焦指胸腔或心、肺的总称;中焦指腹腔上半部或脾、胃的总称;下焦指腹膑下半部或肝、肾、膀胱、大肠、小肠的总称。

从解部学角度看,五脏六腑除脾脏以外,大致与现代医学相符,但其生理功能则与现代医学中相应脏器的功能有较大的区别。例如,心的功能除主管血液运行外,还包括精神活动;肝的功能包括抑郁、发怒等情志活动,血液的储藏以及肌肉关节活动的支配等;脾的功能主要是消化饮食,转运营养物质及水液,并统摄血液,使之正常运行而不溢出血管之外;肾的功能除与尿液的排泄有关外,还包括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六腑中,胆、胃、小肠、大肠、膀胱的主要功能大体上与现代生理学相似,但也有不同,如小肠还与尿液的生成有一定的关系。因此,中医的五脏六腑按其生理功能来说是有其独特的含义的,不能完全以西医所论这些脏腑的生理概念去套用。

脏腑之间,在生理上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发生疾病时又互相影响,互相传变。脏腑与皮、脉、筋、肌、骨等组织及口、舌、鼻、耳、目等器官也都有密切的联系,这些器官和组统分别属于五脏,所以这些组织、器官发生疾病时也常从相应脏腑入手进行治疗。例如〞舌为心之苗〞,即舌从属于心,某些舌体的病态常从心治;又如〞肾主骨〞,骨转无力常以补肾之法调治。由此看来,脏腑的菜单现,实际上是反映了全身的生理状态。

脾胃主管饮食的消化吸收,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故中医有脾胃为〞后天之本〞的说法。临床上调理脾胃是中医治疗的重要环节。

(一)主运化:运化是运输和消化的意思。其运化功能有二:一是指由胃初步腐热(消化)的食物,再经脾进一步消化,并由脾将消化后产生的精微(营养)物质上输于肺,靠气血的运行输送到全身,以滋养各个组织器官。

脾气健运,则营养充促,肌肉丰满,四肢温暖而活动轻健有力,口唇红润而光泽,因此说〞脾主身之肌肉〞,〞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若脾失健运,则水谷运化失常,出现食欲不振,食后堵满,腹胀便溏,日久则出现疲乏无力,肌肉消瘦,面色萎黄,口唇苍白等营养不足的症状。脾能运化水谷,但还要靠命门之火(肾阳)来温煦,若命门火衰,则可导致脾的运化功能减退,而出现〞五更泻〞(又称黎明泻或鸡鸣泻)或完谷不化(排出消化不良的大便)等症状。

一是指输布(运输和敷布)水液,即对水有调节作用。这一功能发生障碍时,可导致水湿停滞。如停于头部则觉头部沉重如里;停于胸膈则胸闷呕恶;停于肺部可凝聚为痰;停于体腔则产生胸水或腹水;停于肠道则见腹泻;停于肌肤则见水肿;充溢四肢则身困体沉等等。古有〞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病生湿〞及〞脾为生痰之源〞等说法。

(二)益气:〞气〞在这里代表机能活动的动力。人体最重要的气是〞真气〞。真气与脾、肺都密切相关,脾将水谷之精气上输于肺,与肺吸入的清气结合而成为真气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脾益气的作用。所以临床上遇到气虚患者兼有脾虚症状时,应考虑为脾不能益气;而遇到肺气虚的患者也常用补脾的方法进行治疗。

(三)统血:脾统血即指脾气能统摄周身血液,使之正常运行而不溢于血管之外。脾气充足则能统摄血液在脉管内正常运行。脾气不足则血失统摄(气不摄血)而行于外,即所谓〞血不循经,溢于脾外〞,因而发生各种出血现象,如长期慢性的皮下出血、便血、月经过多等。

脾气主升:脾气因能上升,故可将水谷之精气和精微、津液上输于肺,再输布到其它脏腑,而化生气血,并能维持人体各个脏器的位置恒定。如脾气不升,反而下陷(中气下陷),则出现气短懒言,久泻、脱肛、子宫脱垂及其它内脏下垂等症。

喜燥恶湿:脾虚不运则容易生湿,且湿邪过盛也最易困脾,故脾喜燥而恶湿。若脾为湿困,就会出现头重、体沉,脘腹满闷,大便溏泄,舌苔白腻等症状。治疗时宜燥湿健脾,用药也应偏于温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痰瘀互结证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