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与正方体的中班教案怎么写

当前位置:&&&&&&&&&&&&幼儿园大班数学说课教案: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
幼儿园大班数学说课教案: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
来源:考试在线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
一、活动目标:
1、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区别两者的不同。
2、能熟练地运算7以内的加减法。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二、活动准备:
7以内加减式题若干、正方体、长方体的积木各若干、每人一张作业图、一张制作正方体的纸。
三、活动过程:
1、出示7以内的加、减法式题,集体、分组、个别的进行运算练习。
2、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
(1)、观察:每人三块积木(一块正方体、两块不同的长方体),让幼儿进行观察,找出每块积木在形体上的特点。如:三块积木各有几面?教师在幼儿观察的基础上告诉幼儿:六面都是同样大小的正方体;长方体也有六个面,但不是每一面都是正方形,有的六面都是长方形,有的四面是长方形,两面是正方形。取出两种不同的长方体让幼儿观察。
(2)、找找正方体与长方体。幼儿在桌上的一堆积木中,根据教师的指令,拿出正方体或长方体的积木。
幼儿运用积木建构简单物体。请幼儿数数自己用了几块正方体的积木,几块长方体的积木。
(3)、想一想。教室里、幼儿园里有那些东西像正方体,那些东西像长方体?
3、幼儿操作活动:
(1)、每人一张作业图。数数每一个图形是由几块积木组成的,并在旁边的圈中写上相应的数字。
(2)、每个幼儿用准备好的纸制作一个正方体。
4、教师点评幼儿操作结果,并对整个活动进行小结。
教师资格题库
每天练习,随机测试
逐章逐节的做题练习。
大数据智能分析,考点预测
全真模拟无纸化机考流程。
发布真题试卷,模拟练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资源分类:
学科中心:
&&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数学新人教版小学第十册
************************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共有教案46个)
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1.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内容
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课本P34主题图,课本P35-37例1、例2,课堂活动,练习九第1-4题。
知识结构
长方体的认识
生活中的长方体,正方体。
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占有一定空间的立体图形。
找面、棱、顶点。有6面,8顶点,12棱。
数出长方体长、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实物认识长、正方体,通过学生的观察、对比、小组讨论,了解长、正方体的特点。
2.在操作中认识长、宽、高和正方体的棱长。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通过实物认识长、正方体,了解长(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请同学们回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立体图形的识图。
教学难点:
  长方体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13-15页“长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长方体、郑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及正方体的棱;
2.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操作、分析、合作等能力,渗透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3.培养空间观念和团结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长方体、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冀教版五年级下册
学生情况分析及教学设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是学生在学习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几何知识的基础上,第一次学习立体几何图形的有关知识,所以教学中重点是让学生亲自体验,联系生活实际,建立空间观念。为后面学习表面积和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1. 知道长方体、正方体各部分名称,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长方体、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2. 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不同的展开图,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特点的认识。
3. 激发学习数学的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体积的概念以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能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及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能灵活运用。
2.在学生对这些形体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体积的概念以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能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及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能灵活运用。
2.在学生对这些形体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4~37页的例1、例2的活动1,课堂活动第1题和练习九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形。 2. 培养同学们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 让学生体会知识的形成(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反思:
   在对学生进行长方体和正方体图形认识的教学活动中,我采用幻灯片进行教学。
  首先,我认为采用幻灯片教学,可将一些实物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因为小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比较低.用直观形象的实物演示可以加深学生对图形的认识。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立体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求长正方体棱长和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研究棱长和的计算。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和正方体的棱长。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观察和探何能力,逐步(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教案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1 .通过拼摆,找出规律,总结出体积公式。
2 .会运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3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探索新知的思维品质。
重点难点: 1 .能正确运用体积公式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2 .能正确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体单元课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课时安排
共16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以及它们的展开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这些单位的实际意义。
共有教案46个,&&&&&& [
All Rights Reserved&&"正方体,长方体"是本教案的主要话题,今天生育网编辑特意整理了"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这篇文章来分享"正方体,长方体,教案"等相关知识,希望能对幼儿园老师,家长有所帮助,谢谢。 &&
  一、活动目标:
  1、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区别两者的不同。
  2、能熟练地运算7以内的加减法。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二、活动准备:
  7以内加减式题若干、正方体、长方体的积木各若干、每人一张作业图、一张制作正方体的纸。
  三、活动过程:
  1、出示7以内的加、减法式题,集体、分组、个别的进行运算练习。
  2、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
  (1)、观察:每人三块积木(一块正方体、两块不同的长方体),让幼儿进行观察,找出每块积木在形体上的特点。如:三块积木各有几面?教师在幼儿观察的基础上告诉幼儿:六面都是同样大小的正方体;长方体也有六个面,但不是每一面都是正方形,有的六面都是长方形,有的四面是长方形,两面是正方形。取出两种不同的长方体让幼儿观察。
  (2)、找找正方体与长方体。幼儿在桌上的一堆积木中,根据教师的指令,拿出正方体或长方体的积木。
  幼儿运用积木建构简单物体。请幼儿数数自己用了几块正方体的积木,几块长方体的积木。
  (3)、想一想。教室里、幼儿园里有那些东西像正方体,那些东西像长方体?
  3、幼儿操作活动:
  (1)、每人一张作业图。数数每一个图形是由几块积木组成的,并在旁边的圈中写上相应的数字。
  (2)、每个幼儿用准备好的纸制作一个正方体。
  4、教师点评幼儿操作结果,并对整个活动进行小结。
看了【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这篇教案,你是否对正方体,长方体有了更好的认识,了解更多请阅读大班相关文章。
扫一扫手机访问
”系大班栏目编辑整理并免费分享给广大网友进行学习研究之用,如有侵权请您来信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 - 数学教案
当前位置:>>>>>>>>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妈咪爱婴网  日 19:57:23
  一、活动目标: 1、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区别两者的不同。 2、能熟练地运算7以内的加减法。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二、活动准备: 7以内加减式题若干、正方体、长方体的积木各若干、每人一张作业图、一张制作正方体的纸。 三、活动过程: 1、出示7以内的加、减法式题,……
  一、活动目标:
  1、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区别两者的不同。
  2、能熟练地运算7以内的加减法。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二、活动准备:
  7以内加减式题若干、正方体、长方体的积木各若干、每人一张作业图、一张制作正方体的纸。
  三、活动过程:
  1、出示7以内的加、减法式题,集体、分组、个别的进行运算练习。
  2、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
  (1)、观察:每人三块积木(一块正方体、两块不同的长方体),让幼儿进行观察,找出每块积木在形体上的特点。如:三块积木各有几面?教师在幼儿观察的基础上告诉幼儿:六面都是同样大小的正方体;长方体也有六个面,但不是每一面都是正方形,有的六面都是长方形,有的四面是长方形,两面是正方形。取出两种不同的长方体让幼儿观察。
  (2)、找找正方体与长方体。幼儿在桌上的一堆积木中,根据教师的指令,拿出正方体或长方体的积木。
  幼儿运用积木建构简单物体。请幼儿数数自己用了几块正方体的积木,几块长方体的积木。
  (3)、想一想。教室里、幼儿园里有那些东西像正方体,那些东西像长方体?
  3、幼儿操作活动:
  (1)、每人一张作业图。数数每一个图形是由几块积木组成的,并在旁边的圈中写上相应的数字。
  (2)、每个幼儿用准备好的纸制作一个正方体。
  4、教师点评幼儿操作结果,并对整个活动进行小结。
上一篇: 下一篇:
数学教案相关
将此文档分享到:
幼儿园教案_分类
  全国幼师交流QQ群:
最新教案专题
幼儿园课件
Copyright &
蜀ICP备号 公安备案: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