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判断给出的物体是正方体还是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再计算表面积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2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频道推荐文章
频道本月排行
随机推荐文章
Copyright (C) 2006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练习课教学设计_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练习课教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练习课教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练习课教学设计朝天小学
曾慧贤教学目标:1. 知识技能:(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基本计算方法。(2)能够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确定与所求面对应的棱。(3)通过练习学会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 过程与方法: 通过独立完成、小组学习等多种形式进行有效的练习。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练习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思维品质。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确定与所求面对应的棱。教学难点: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基本计算方法,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 基本练习回顾旧知课件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要求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根据给出的数据可以求出哪些面的面积?要求表面积怎样列式计算? 学生在练习本中列式计算→小组内互相检查→个别汇报二、 变式练习探索本质课件出示图片在实际生活中,物体的表面并不总有6个面,老师带来了一幅图,请看,这些物体的表面各有几个面,缺少了哪个面?学生看图判断,口头回答同学们的判断真准确,也就是在解决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有关问题时,我们首先要判断要求物体哪些面的面积,而不能盲目地列式。下面老师这里有2道题,请同学们先判断是求物体地哪些面,然后再列出算式。课件出示题目杂货店售米用的木箱(上面没有盖),长1.2米、宽0.6米、高0.8米,1.制作这样一个木箱至少要用木板多少平方米?2.如果把木箱放在地上,占地多少平方米?当我们求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时候,首先要判断要求哪几个面的面积,缺少了哪个面;再确定所求的面对应的棱的数据,这样才不至于在计算中出现错误。3.如果木箱外面四周都刷上油漆(底面不刷),刷油漆的面积一共有多少平方米?抓审题,引导学生想出利用木箱的侧面展开图进行计算更简便。学生独立列式→同位互相检查→集体讲评下面这道题,你们又能不能找准求哪些面,对应哪些棱呢?能准确判断地同学请列出算式。4.在木箱的四周贴上商标纸,宽度是0.2米,贴这个木箱要用商标纸多少平方米?学生尝试列式→提出审题困惑的地方→了解商标纸的“宽”实际上就是长方体的“高”发生了变化,长和宽都没有变 我们刚才围绕售米用地木箱,解决了4道题,这4道题有的是求5个面的面 积、有的是求1个面的面积,有的是求4个面地面积,所以我们再解决有关题目地关键在于判断要求哪些面,找准与面所对应的棱。三、检测练习巩固强化
这是同学们在解决问题是出现的5种列式方法,请同学们当当小老师,判断对还是错,然后在小组中交流意见,说说理由。课件出示题目一个橡皮擦的外包装长3厘米、宽2厘米、高0.5厘米,做这样一个外包装至少要用硬纸多少平方厘米?(1)3×2×2+2×0.5×2 (
)(2)(2×0.5+3×0.5)×2+5×2 (
)(3)3×2×2+3×0.5 (
)(4)(3×2+3×0.5)×2 (
) (5)(2+0.5)×2×3 (
) 学生独立思考作出判断→进行小组交流→汇报三、 综合练习发展提高同学们真不错,不仅能自己准确找到求哪些面的面积,还会对同学的错误进行判断说理,那你能够用你地本领解决下面地问题吗?课件出示题目学校要给美术室重新装修,美术室长8米,宽6米,高4米。1.工人叔叔给美术室的地面铺上地砖,铺地砖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共2页,当前第1页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练习课教学设计 相关文章:查看更多>>名校长工作室
润泽心灵、开启智慧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浏览数:82 | 评论数:0
一、指导思想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由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是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探究表面积的知识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话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森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本节课从教学设计到教学实践,力求贯彻课程标准的要求,努力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渗透&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二、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本部分内容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认识,第二部分是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计算的方法。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2.学情分析。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学生在已有知识(会求平面图形的面积,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由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是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
三、学习目标和重难点(显性目标和重难点)
1.借助具体的实物和模型,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含义。
2.结合具体情境,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3.运用表面积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理解表面积的意义;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根据给出的长、宽、高,想象出每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四、教学流程
(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
1.复习引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通过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首先一起来回顾相同点,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再来回顾不同点,不同点是从三个方面来研究的:棱长不同,面的形状不同,面积不同,(这个特征对我们本节课的学习非常有帮助)。
2.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基础上,来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3.明确探究目标
看了课题后,你认为本节课要研究哪些数学问题?先来给自己定个目标,师生共议,提出问题:
(1)什么是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
(2)怎样求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
(二)探究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出示表面积概念
师:你认为什么是长方体或者正方体的表面积?
学生谈对概念的理解,最终得出表面积的概念。课件出示:长方体或者正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说明:这一环节不是直接出示给学生表面积的概念,而是让学生根据字面意思以及对面积的理解来尝试归纳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得出概念。
2.探究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已经理解了表面积的概念,现在我们重点来探究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PPT出示活动要求:
(1)首先,根据你对概念的理解,独立思考,探究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其次,尝试归纳总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3)最后,在小组内交流你所得到的公式,以及探究的过程。
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
汇报展示(每组派两个代表到前面来讲解)
展示前提要求:对于回报的人要做到声音洪亮,表达清晰,可以对公式进行板书;对于其他同学要做到认真倾听以便及时的补充质疑。
汇报结束学生评价,教师评价。
3.探究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师:通过同学们的努力,我们得出了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那对于正方体的表面积而言呢?
学生谈方法,归纳、总结。
(三)当堂检测,走进生活
师:老师想初步验收一下,看同学们理解的怎么样,有信心吗?(PPT出示)
1.粮店售米用的米箱(上面没有盖),长1.2米、宽0.6米、高0.8米,制作这样一个木箱至少要用木板多少平方米?
2.农民伯伯要做一个不带盖的正方体水桶,底面是边长3分米的正方形,做这样一个水桶至少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分米?
3.希望小学新盖了一间教室,长8米,宽6米,高4米,工人叔叔要粉刷教室屋顶和四壁。除去门窗和黑板的面积20平方米。
(1)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如果每平方米用涂料0.25千克,需要用涂料多少千克?
想一想:在实际粉刷过程中,工人叔叔准备35千克的涂料够用吗?为什么?
师:首先认真审题,思考在解答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问题时,首先要判断什么?
看来在实际生活中,有些物体不一定要求6个面的总面积,而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四)谈收获
谈收获,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方法,达成了什么目标?
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一.表面积的概念
二.表面积的计算
学生展示计算公式
三.表面积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反思:
对于上节课的教学,总体感觉就是教师灌输过多,学生按照老师的思路一步步走,虽然学生掌握了知识,但是缺乏思维的碰撞过程。教师的定位不够准确,没有给课堂带来真正的变化;没有达到给课堂&减肥、增效&的作用;没有通过对知识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在能力和情感上得到共同的发展。介于此,我对教案做了这样的改动。以问题组的形式呈现:对表面积概念的理解;对表面积计算的探究;现实生活中表面积的应用。
本节课从教学设计到教学实践,力求贯彻课程标准的要求,努力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渗透&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该文章还没有人评论过!
师范教育处 主办 技术支持
电话:7-1017 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方体和正方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