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活动教育活动的内容有哪些

幼儿园数学教案
幼儿教育网,正确认识幼儿教育以及科学对待幼儿教育,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活动目标】  1、体验一分钟的魔力,知道一分钟很短,但可以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  2、了解时间的重要性,懂得珍惜时间。  【活动准备】  穿珠、雪花片、炮弹积木若干;磁带、录音机……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尝试对物体的大小进行比较、匹配。  【活动准备】  三只熊图片,ppt,三只熊及大中小三只沙发(人手一份),粘贴……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和学习直尺的使用方法。  2、欣赏各种尺子(直尺、三角尺、卷尺等),了解其不同的作用。  3、萌发对测量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与幼儿人数相……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掌握大、中、小的区别。  2、在探索活动中,让幼儿初步感知形状是可以通过外力改变的。  【活动准备】  1、圆形饼干(大、中、小)每位……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两个相似特征的东西可以配在一起。  2、能将两种相同的或者相关的物体配对。  3、体验配对的(jy135幼儿教育 )乐趣。……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了解量的保留与面积守恒的概念。 2、提高观察比较、分析判断和思维能力。 3、能不受图形大小、颜色和排列形式等因素的影响,学习运用重合、拼摆的方法来比较两……
【活动目标】 1、运用自然物接续摆放的方法,测量物品的长短高矮。 2、探索发现测量工具与测量次数之间的关系。 3、乐意进行物品的无间隙接续摆放。 【活动准备】 1、教师操作图片卡;……
  【活动目标】  1、能手口一致地点数6个物品,并说出总数。  2、感知数字6的形成和所表示的实际意义,会认读数字6。  3、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对数字有好奇心。  【活动重点】能……
  【活动目标】  1、认识长方体和圆柱体,简单了解它们和长方形、圆形之间的关系。  2、搜集生活中的多种长方体和圆柱体的物品,并进行组合造型。  【活动准备】  1、搜集长方体和……
【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性的操作和判断,学习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对等分的兴趣。 3、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复习对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认识,初步感知物体的数量。 2、了解袋鼠的特征,体验参与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大口袋人手一个,水果、玩具、蔬菜等。 2……
【活动目标】 1、认识10以内数量的多少。 2、认识“=”、“≠”。 【活动准备】 1、椅子、音乐、图片。 2、等号“=”、不等号“≠”。 3、《我的数学》第28、29页。 【活动……
  【活动目标】    1、尝试按照连衣裙的颜色、扣子的形状。扣眼的多少一一对应的缝纽扣、挂裙子。    2、能手口一致地点数裙子上5以内的扣子数量。    3、体验帮助小兔子缝纽……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梯形的特征,并能不受其他图形的干扰在各种图形中找出梯形。    2、认识不同的梯形,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比较能力、动手能力。    3、诱发孩子们……
教学内容:手的认识、学习十以内的直加直减教学目标1、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2、知道手指对应的数字;认识个位3、熟练掌握1—9的正数和倒数4、10以内的直接加法和直接减法教学用时:40分……
 执教人 谭林桂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观察体验和活动。    2、初步形成序列的经验。    3、能按abab的规律的排列物品。    【活动重点】对规律排序有……
  【活动目标】    1、乐与参加数学活动。    2、能发现物体的特征并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1、有颜色标记的鱼缸3只;    2、钓鱼工具人手一套;    3……
【活动目标】 1、学习按运算方法和得数的数目将算式归类,继续学习二次分类。 2、复习10以内的加减,能迅速、准确地进行加减运算。 3、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图(算……
【活动过程】: 1、作客。 出示娃娃明明和红红。 明明和红红邀请我们小朋友到他们家去作客。 先到明明家。出示明明家的全家福。明明一家人正在迎接我们呢。我们一起看看明明家有哪些人?有……
【设计意图】当学习要求转化为幼儿内在需要时,教育目标就变成幼儿游戏的意愿。此活动正是从幼儿年龄特点出发,创设小兔采蘑菇的故事情境,让孩子以角色身份轻松、自然地完成各项操作。 【活动……
活动目标:1、能够根据分合式以及交换规律探索出8的加减算式。2、熟练进行8的加减运算,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活动准备:1、幼儿较熟练地掌握7以内各数的加减运算及8的组成。2、教学挂……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10以内物体的数量,正确认读数字。 2.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活动准备:数字卡片、图片、幼儿操作材料、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开火车 1.教师出示数字……
活动目标:1、初步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2、认识不同梯形,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动手能力。活动重点:了解梯型特征。活动难点:能找出不同类型、摆放的梯形。活动准备:包含梯形的图形;各种图……
本次我执教的是一个小班数学活动《感知4以内的数量》,重点是能够手口一致地点数4以内的物体,并说出总数;难点是能按指定的数词取出相应数量的物体。为了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此次活动。在设……
记得刚踏上幼教生涯的那个时候,总感觉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最主要的是准备好课前的教学工作,把教案设计好并把教学活动上出色。但后来渐渐的发现,其实并不简单。最主要的是研究课程,及时……
活动目标:1、学习6的组成,学习书写数字6。2、初步理解数的组成以及数的互换、互补规律。活动准备:1、操作卡片:双色卡片每人6张,数字卡片1~6每人2套,分合号1个。2、笔、田字格……
稻田镇幼儿园 张江玲 活动目标: 1、能辨认出钟表上的整点、半点。2、知道时针、分针及它们的运转规律。 3、教育幼儿要珍惜时间、爱惜时间。活动准备: 1、幼儿一日生活录像、课件。 ……
往年的观摩活动都是在看了别人的忙碌之后,欣赏到了精彩的活动展示。而今年的观摩活动有了亲身的参与和经历,体会更为深切。这节活动的选定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在语言课的两次失败之后,在失望……
设计意图:纲要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本节活动我通过六个环节的教学设计,指导幼儿观察、游戏、操作获取新知识,让幼儿动口、动手、动眼、动脑,使幼儿学有……
情境数学教案:1-5的序数辨识 作者:东营区实验幼儿园 王昆 活动目标:1、能用序数词正确表示5以内物体排列的次序。2、初步理解序数的含义。3、喜欢参与数学操作,体验操作的乐趣。 ……
· · · · · · · · · ·
· · · · · · · · · ·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教育的任务是什么?
的概念,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如果您采纳的话或者觉得正确,麻烦给我好评哦,谢谢。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你指的正式教育应该是正常的上课,非正式教育就是游戏.其实,幼儿园的整个活动都是教育活动,比如:幼儿如何上厕所;渴了怎么样告诉老师;这属于生活常识的教育.教育幼儿...
大家还关注幼儿园数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幼儿园教案网
│││││││││││││
您的位置:&&>>&&>>&&>>&正文
幼儿园数学教育的主要内容
&&&&&&&&&&★★★
幼儿园数学教育的主要内容
作者:&& 文章来源:&& 时间: 9:54:24
幼儿园数学教育的主要内容
对幼儿来说,数学是他们学习正确认识世界、概括事物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解决来自生活和游戏中问题的有用工具,但是3~6岁的幼儿可以学习的数学包括哪些内容呢?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科学领域中规定:“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由此可见,幼儿的数学学习内容不仅有数的学习,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量、空间、形体等都可以成为幼儿学习数学的内容。此外,由于幼儿的数学学习和他们的逻辑思维发展密不可分,而且逻辑关系还是数量关系、空间关系学习的基础,因此一些属于“前数学”的数理逻辑经验也是幼儿数学学习内容的一部分。因此,我们把幼儿数学学习的内容大致分为以下三个序列:
&1.逻辑关系
&该部分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类包含关系及分类,两个集合中元素的一一对应关系,序列关系及排序,模式。
& 2.数和量
& 该部分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计数,10以内自然数及数与数之间的关系,10以内数加减运算,分辨物体量的差异(大小,长短、轻重、时间等)和简单计量。
& 3.空间与形体
& 该部分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空间关系和空间方位,常见几何图形及几何体。;上述列举的各序列的主要学习内容,需要通过小、中、大班螺旋式的系统性教学来帮助幼儿获得相应的关键经验。所谓螺旋式教学的含义是指一项内容(如分类)在小、中、大班都要进行,但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应该是逐渐提升或拓展的。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幼儿园教案分类
Copyright 2007- Corporation您现在的位置:&&>>&&>>&&>>&&>>&正文&&&&3edu教育网,百万资源,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
浅谈如何提升幼儿园数学活动的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升幼儿园数学活动的有效性
分类:&& 更新:&& 阅读:&&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浅谈如何提升幼儿园数学活动的有效性
&&& 要提升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教师首先要反复研读教学内容,依据幼儿的年龄和认知经验,确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其次,教师要恰当组织数学探究活动,增加幼儿与操作材料之间的互动,关注幼儿的“非常规”表现,深化幼儿的探究行为。教师还要有效开展数学教学评价,提高教学评价的文化含量和技术含量,进一步促进幼儿的发展。&&& “数学不是教师强加给幼儿的概念,也不是记忆不完的知识,而是在生活的事件与材料中隐含着的事物属性与关系。”这句话给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作了极好的界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实施以来,许多幼儿园教师对如何开展优质约幼儿园数学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并作了积极的深索,例如试图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游戏情境增进幼儿对数学探究的自主性,尝试投放较多的材料供幼儿操作,等等。然而,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如何将生活本质的具体形象性、随意性与数学概念的抽象性、严谨性有机地统一在以集体教学形式组织的幼儿园数学活动中,这是一个极具专业性的问题。笔者在幼儿园观摩数学集体教学活动时发现,幼儿身边虽然不乏丰富的操作材料,但是这些材料并没有激起幼儿自主探究的热情;幼儿在“生活化”的游戏情境中只是散漫地参与游戏,很少积极自主地学习“以数学的知识、思维和方式解决实际问题”。对此,不少教师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幼儿园数学教学究竟路在何方?”&&& 幼儿园数学教学是指教师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幼儿学习数学的一种活动。教师借助专业性的教学策略和智慧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将数学问题巧妙地“设计”到“生活情境”中,以此来组织数学教学活动。这种“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活动一方面为幼儿提供了充满“数理逻辑”的“生活情境”(包括生活事件、生活材料及其相互关系等),让幼儿以“数学的思维和方法”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防止数学内涵的流失;另一方面又强调让幼儿在“解决生活事件的冲突与矛盾中”感受数学学习的情趣,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同时帮助幼儿积累探究经验,避免数学学习的机械化。“生活化”兼顾了幼儿数学学习的兴趣原则与应用原则。笔者希望通过反思幼儿园数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传承与发展中找到一条帮助一线教师提高幼儿园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路径。&&& 一、正确把握数学活动目标&&& 一直以来,许多幼儿园教师把教学目标看成是可有可无的部分。面对新的教学内容,一些教师习惯于提笔就写教学过程,不仔细思考本次活动的目标(核心价值)是什么。有些青年教师唯教学参考书为上,认为写参考书的人水平比自己高,自己不必再花心血去设计教案了,往往照本宣科,不重视对教材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手段的分析,失去了正确把握教学目标的机会。时间一长,许多教师逐渐丧失了把握核心教育目标的能力。&&& 笔者以为,在设计数学活动时,教师应采取以下几种策略来把握教学目标。&&& 首先要反复研读教学内容,分析该教学内容涵盖了哪些人文、自然、科技方面的知识和关系属性。例如,关于大班数学中“自然测量”的内容,教师首先要仔细研读“自然测量”一词,想想“自然测量”会用到哪些基本量具,测量时该注意哪些基本方法以及量具的演变历史等问题。随着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考,教师对该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实际上已经有了初步的梳理。&&& 其次,教师要衡量幼儿的年龄与认知经验,确定科学的教学目标。由于年龄不同,认知经验不同,不同个体对同一教学内容会产生不同的经验与感悟。例如,“1和许多”是小班幼儿可以接受的学习内容;“10以内的减法运算”对于大多数小班幼儿来说难度过大,对中大班幼儿却比较合适;“物体的弹性与哪些属性有关”这一话题不太符合幼儿的认知经验,但是大班幼儿或许可以试着探究“如何使球弹得更高”这一操作性更强的感性问题。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合理判断什么样的教学内容适合什么年龄的幼儿学习,确定科学的教学目标。&&& 再次,教师要考虑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提供相应的操作材料,运用相应的教学方式,促进幼儿的数学学习。在“生活化”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要思考哪些“生活事件”既富有“数学意义”又是幼儿熟悉的内容外,还应思考怎样呈现这些“生活事件”中的操作材料才能进一步激起幼儿的求知欲,用怎样的策略和手段才能引导幼儿更好地自主学习等。&&& 以上三方面内容是教师对数学教学活动中认知对象(内容)、认知主体(幼儿)、认知策略三要素的整合性思考。有了这样的思考,教师才能确切地表述幼儿学什么、怎样学的目标问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才不会偏离“生活化”数学教学活动的核心价值。&&& 查看教师日常的教案,笔者还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即教案中目标部分的文字表述存在欠缺。有些教师认为,教学目标只是形式上的、符合语法逻辑的静态文字,教学目标表述的好差与教学过程展示的质量高低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活动过程形式丰富、场景热烈,教学效果就好。这种想法在教师群体中普遍存在。一般来说,评价教学目标表述的好坏往往有两个指标:一是针对性,二是精确性。前者与教师对教材的分析是否透彻有关。如果教师对教材分析不透彻,就不可能提炼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如有的数学活动的教学目标是这样表述的: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这样的教学目标普遍适合任何一种数学教学内容,没有鲜明的个案特征,不写也罢。后者与教师的文字修养有关。如某个数学教学活动有这样两个教学目标:&&& (1)(教师)引导幼儿感知生活中事序的变化。&&& (2)(幼儿)学习对事序进行排列。由于主语不统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阅读者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也不符合教学目标撰写的基本规范。教学目标的文字表述能反映出执教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文字功底,理应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 二、恰当组织数学探究活动&&& “教学就是要通过情境在学生的头脑中引起认知的兴奋,产生认知的冲突,形成思维的爆炸,进而引发学生的认知活动,建构新的认知结构。”“生活化”数学教学活动的一个最大特点是模拟生活中的游戏情境和操作材料,引导幼儿探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一些教师认为:只要创设了游戏化的教学情境,幼儿就会在趣味情境中开展有效学习;只要给予幼儿操作材料的机会,幼儿就能主动探究问题。而在实际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设计的有些教学情境单纯追求游戏的娱乐价值而淡化了数学探究活动的核心价值;有些操作材料看似引起了幼儿的兴趣,却不能“与幼儿有效对话”,幼儿在热闹地摆弄操作材料时既没有思考也没有发现。如何恰当组织数学探究活动,这是教师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每一种自然材料都蕴含着一定的外观属性。对“生活化”数学教学活动而言,教师要有效地利用生活中原生态的材料本身的形、色等外观属性或在材料上添加一些特殊的图形、符号等信息,将“数学问题”和“操作要求”有效地“物化”在材料上,促使幼儿在感知当前的认知情境和接触当前的操作材料时产生“知觉唤醒”,从而开展有效的探究活动。按照劳伦斯的说法,教师要事先思考自己设计的活动情境能否引发幼儿的认知兴奋,产生认知冲突,因为只有产生认知冲突,幼儿才能在原有基础上构建新的认知结构。教师要避免因为事前对材料缺乏合理的挖掘和加工,导致幼儿“能感知到的东西却不一定能理解”。例如,将一堆色彩鲜艳的积木放在小班幼儿面前,倘若没有特殊的信息提示,幼儿只会随意地进行积木构建游戏,不会意识到“我应该如何来‘玩’这些积木”。此时,倘若教师能够提供不同颜色的分类槽,并提供简单的提示或暗示,幼儿一般能主动按积木颜色进行分类活动;如果教师能在分类槽盒底画上相应的点子或数字,幼儿就可能根据标记开展按数取物的游戏。这些“数学问题”或“教学目标”并不是在直接的语言传递过程中灌输给幼儿的,而是以“信息符号”的形式“物化”在材料上,再由材料向幼儿发起“知觉的挑战”,从而提升操作材料的数学探究意义,引导幼儿开展有效的探究活动。&&& 在幼儿与材料互动的过程中,优秀教师对幼儿出其不意的表现经常会感到无比的惊喜并紧接着发起新的互动,进一步深化幼儿的探究行为。笔者曾经听过一次小学数学特级教师的课堂展示活动――“分数的初步知识”,其中有这样一个情境:教师先请学生将手中的一张纸对折,寻找纸张的1/2部分,感受平均分成两部分的含义;接着再请学生将纸平均折,看看折出的每一部分是原来纸张的几分之一。在教师巡视的过程中,不断有学生向教师报告新的发现:1/4、1/8、1/16……然而,这些学生的思维始终没能超越“对折”的常规。这时教师发现有个学生折出了1/3,马上请他站起来,问:“你将纸平均折了几份,折出的每一份是原来纸的几分之一?”该学生的回答触动了其他学生的创新意识,1/5、1/9,甚至1/27纷纷出现。教师随机进一步引导:“请用笔在纸上作记号,说说记号部分是纸的几分之几?”学生纷纷给出了新的答案:2/3、3/5、4/16……尽管这并不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但正是教师的慧眼捕捉到了学生的新知识“生长点”,课堂因此变得生动起来。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发现有学生在“非常规地折纸”时,意识到并抓住了学生学习的“生长点”。至此,学习“分数的初步知识”的教学目标已经实现,而紧接着“用笔在纸上作出几分之几的记号”的活动又为学生打开了广阔的认知空间。如此看来,教师眼里装着幼儿的“非常规”表现,这才是真正的开放式教学的开始。&&&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应该使儿童的时间充满使他们入迷的事,而这些事又能发展他们的思维,丰富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又不至于破坏童年的情趣。”在幼儿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中,幼儿在学习时不仅外在的言行与所学的内容高度相关,其主观的态度也是投入的,积极主动的。“生命的课堂,不一定看到小手如林的热闹,却有身心全部投入的愉悦,有生命蓬勃的成长;也不是教师讲几分钟学生练几分钟的技术操作,而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情境的对话,情境与生活的对话。”当幼儿的主体感受与课堂、与情境同呼吸时,这样的课堂就不仅仅是教师驾驭之下的课堂,而是幼儿思维自由驰骋的天空。&&& 三、有效开展数学教学评价&&& 对幼儿园课堂文化的关注,促使教师对教学评价语言进行多元化革新,但是目前幼儿园数学教学评价中仍然存在两大缺陷:一是评价的文化含量不高,缺乏人文内涵;二是评价的技术含量不高,缺乏专业底蕴。&&& “嗯,不错。”“好,真快。”“大家一起拍手表扬他。”在幼儿园课堂中,这类应答式评价语言或者摸摸幼儿脑袋、拍拍幼儿肩膀等辅助性肢体评价方式司空见惯。广泛而频繁地使用同一类评价语言,反映出教师文化底蕴相对欠缺,教师的评价语言相对贫乏。在一次大班数学活动“和时间赛跑”中,教师问幼儿:“请你们回忆一下,你用一分钟时间做过哪些事情?”有的幼儿说:“我吃中饭用了一分钟。”有的幼儿说:“我起床用一分钟时间。”也有的幼儿说:“爸爸一分钟走一步。”幼儿的回答各种各样,千奇百怪。其间,教师时而平和地微笑,时而习惯地应和,时而默许表示鼓励和认可。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怎么做呢?在“生活化”的数学课堂中,当意识到幼儿不知道一分钟时间长短的时候,教师最好能马上反问一句:“每个人一分钟时间里做的事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教师也不妨用一分钟时间让幼儿直接感受一下一分钟里能做什么。这比微笑和点头更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更能让幼儿急于去探究“[1]&&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网友同时还浏览了:
幼儿的数学思维相关子栏目
&&&&&&&&&&&&&&&&&&&&&&&&&&&&&&&&
本站最新幼儿教育
&&&&&&&&&&&&&&&
本站推荐幼儿教育
&&&&&&&&&&&&
网友热评幼儿教育
&&&&&&&&&&&&《幼儿数学教育》练习题(1)一,教育,幼儿,练习题 一,数学教育,练习题一,练..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幼儿数学教育》练习题(1)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幼儿园数学活动教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