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动物传染病试题有可怕的传染

八种会感染人类疾病的动物 
  从抑郁症到肥胖症,从肺结核到性病,动物也会患上一系列与人类相同的疾病。而且这些疾病并不是出于研究目的通过基因改造而让动物患上的。  1.刺猬会感染沙门氏菌  2012年以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经接到多份感染一种历史上罕见的沙门氏菌的报告。研究证明,这种可致人死亡的沙门氏茵来自于刺猬。携带沙门氏茵的刺猬并没有患病,它们通过自己的粪便这种细菌。沙门氏菌是导致食物传染疾病的最常见原因。  2.獾会患上肺结核  结核分枝杆菌是引起结核病的病原菌。过去,人类经常遭到斗结核分枝杆菌入侵,不过,巴氏灭菌消毒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这个问题。不幸的是,獾并没有人类这么幸运。这种动物也会患上肺结核,同时将其传染给牛。农牧民长久以来一直指责欧洲獾是牛感染肺结核的罪魁祸首,为此英国政府曾对獾展开捕杀,这一举措当时引发争议。现在,有研究指出,导致爱尔兰的一些獾和牛患上肺结核的细菌几乎毫无差异,说明二者之间的确存在联系。  3.犰狳会患上麻疯病  麻风病在地球上的大部分地区已经绝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在2011年进行研究后发现,一些美国人在与犰狳接触之后患上麻风病。感染者主要集中在得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当地居民会猎杀和食用犰狳。在一些地区,大约有20%的犰狳患上麻风病。这种疾病的症状表现为皮肤损伤,如果不加治疗,会造成神经损伤。麻风病是少数几种由人类传染给动物,而后又从动物传染给人类的疾病之一。在500年前欧洲家造访新大陆前,新大陆并没有麻风病,而犰狳是新大陆本地物种。  4.考拉会感染衣原体  衣原体会导致人类患上性病,在考拉身上,这种病毒也是一个可怕杀手。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衣原体感染导致澳大利亚东北部的考拉数量锐减。根据2012年公布的一份报告,昆士兰州有近一半的野生考拉遭衣原体入侵。衣原体通过分娩、交配或者外伤进行传播,可导致眼睛感染并最终失明,此外,这种病毒还会引起呼吸系统感染、导致生殖健康问题。除了衣原体外,考拉逆转录病毒也在考拉中间广泛传播,这种病毒与艾滋病病毒类似,会削弱考拉的免疫系统,导致考拉更难抵御衣原体的入侵。目前,科学家正在研发一种疫苗,用于遏制衣原体的进一步传播。  5.兔子会感染梅毒  导致人类患上梅毒的梅毒螺旋体与导致兔子患上梅毒的兔梅毒密螺旋体虽然是近亲,但后者并不能传染给其他动物或者人类。兔梅毒密螺旋体只在兔子中间传播。兔子能够通过性接触和分娩传播梅毒,这一点与人类相同。梅毒会导致兔子出现小面积生殖器溃疡,最后结痂。与人类的梅毒一样,兔子的梅毒也可以使用青霉素治疗,杀死病菌。  6.海豚会感染人乳头瘤病毒  根据美国佛罗里达州海洋动物疾病实验室进行的一项研究,大西洋宽吻海豚感染人乳头瘤病毒的情况比较普遍。宽吻海豚也因此成为人类以外第一个可用于研究这种病毒的动物样本。人乳头瘤病毒与的子宫癌有关。在海豚身上,这种病毒会导致生殖器疣,而不是癌症。对这种病毒的基因组进行进一步研究能够帮助科学家加深对子宫癌的了解。  7.狨猴会患上肥胖症  美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显示,在幼年时期经常吃垃圾食品的狨猴更有可能惠上肥胖症。这种幼年肥胖会导致一系列代谢变化,其中包括胰岛素耐受。胰岛素耐受是Ⅱ型的一个症状。所以,狨猴将是一个理想的动物模型,以用于研究儿童肥胖症。  8.果蝇会患上抑郁症  在德国科学家进行的一项实验中,在意识到无论做什么都无法改变充满压力的环境后,果蝇的行为便发生变化,即停止无谓的尝试。此时,果蝇的动作变得迟缓,陷入情绪低落状态。科学家表示,这些表现与抑郁症有关。也就是说,果蝇成为一个新的动物模型,用于研究抑郁症以及类似抑郁症的症状。实际上,抑郁症在动物王国并不鲜见,尤其是在实验室实验中。在无法适应环境之后,很多动物都会产生与抑郁有关的无助感。  【责任编辑】庞云
摘自:   
更多关于“八种会感染人类疾病的动物”的相关文章
杂志约稿信息
& 雅安市网友
& 上海市网友
& 天津市网友
& 天津市网友
& 广西柳州网友
& 哈尔滨市网友
& 太原市网友
& 广西网友
& 广州网友
品牌杂志推荐
支持中国杂志产业发展,请购买、订阅纸质杂志,欢迎杂志社提供过刊、样刊及电子版。
全刊杂志赏析网 2015十大恐怖动物排行榜08-死亡传播者老鼠
十大恐怖动物排行榜08-死亡传播者老鼠
分享给好友
您需要先安装&,才能下载视频哦
用优酷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十大恐怖动物排行榜08-死亡传播者老鼠
分享给站外好友
把视频贴到Blog或BBS
flash地址:
<input type="text" class="form_input form_input_s" id="link3" value=''>
<input id="link4" type="text" class="form_input form_input_s" value=''>
十大恐怖动物排行榜08-死亡传播者老鼠
十大恐怖动物排行
播放数: 11,767
播放数:1,809
最近更新:1年前
播放数:2,844
最近更新:1年前
播放数:7,325
最近更新:1年前
播放数:3,781
最近更新:1年前
播放数:8,783
最近更新:1年前
播放数:937
最近更新:1年前
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670号
京公网安备号
药品服务许可证(京)-经营-动物们没有抗生素,是如何应付感染的?
在我们提高我们对疾病的治疗水平之前,其他物种就已经进化出可以保护他们免遭疾病侵袭的能力。它们是如何做到的?
人类不断地在与疾病作斗争。我们用抗生素与细菌对抗,用疫苗来预防病毒的侵袭。在尽可能所有情况下,我们都会使用抗菌肥皂还有洗手液来避免患病。寄生虫对我们的威胁自古就有了,而且其威力并不亚于肉食动物、干旱和饥荒。
当然,其他物种面临着相似的威胁,而我们每天提醒自己寄生虫所具备的毁灭性的影响。许多袋獾正面临着面部肿瘤疾病的流行,这是一种由寄生虫导致的癌症(癌症并非完全由细胞自发变异形成,也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促使)。由蛙壶菌导致的壶菌病已经在世界上1/3的青蛙群体中流行。在澳大利亚的一些地方,最高有90%的考拉感染了衣原体,这是一种由沙眼衣原体导致的性传播疾病。类人猿中如黑猩猩和大猩猩甚至是人类都很难感染埃博拉病毒、肺炎等疾病。
动物们早已在人类使用药物之前就已经进化出让他们远离感染和疾病的机制,这具有巨大的意义。那这些动物们形成了怎样的防御机制?
年幼的鲑鱼还没有强壮到能应付鲑鱼虱(salmon louse)和海虱(sea louse),可能在伤口感染后死亡。这种寄生虫是一种小的桡足类甲壳类生物,它和其他种类的浮游生物在海上飘来飘去。在2007年的智利,野生海虱在人工养殖的鲑鱼和鳟鱼种群中传播了一种叫“传播性鲑鱼贫血”的疾病。
但是鲑鱼等其他感染海虱的生物会与其他种类生物互利共生:小型鱼吃掉它们皮肤上的海虱。在野外或是水族馆,人们早就知道锯隆头鱼(corkwing wrasse)、巴兰濑鱼(ballan wrasse)、杜鹃苏眉鱼(cuckoo wrasse)、娇扁隆头鱼(goldsinny)还有rock cook(鱼名)扮演着清洁员的角色。这些“清洁员”可以一顿饱餐,而鲑鱼也可以获得健康。
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挪威的渔业技术研究机构发现他们可以通过引入这些“清洁员”来控制海虱在鲑鱼养殖场的流行。一项研究发现只要一只濑鱼就足以保持100只鲑鱼的清洁。一只娇扁隆头鱼可以在90分钟内吃掉两条鲑鱼身上的45只海虱。
除此以外,不起眼的蚂蚁也进化出一些独特的社会行为,这些行为使蚁群保持健康。在某些方面,蚂蚁的行为表现好像它们是一个大的有机体,而不是让它们各自为它们自己的健康负责。这样的现象被研究者称为“社会免疫力”。
当蚁群中的成员死亡了,活着的蚂蚁就会把它的遗体从蚁群中移到外面。目前还不知道会有何种细菌、病毒或者真菌会在死蚂蚁身上繁殖,但是生物学家长期以来都认为这种行为保持了蚁群的健康,因为死亡的个体可能或者已经被感染。但这一现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明其机制。
今年的早些时候,比利时的研究者Lise Diez 和同事们发现了具体证据加强了这一学说的。研究者在实验室里养了一些常见的红蚁(Myrmica rubra),历时50天。半数的蚁群可以想在自然条件下那样自由地处理死者,但是其余的蚁群则不这么做了。从第8天开始,那些来自清理尸体的蚁群的成年工蚁比不清理尸体的蚁群中的成年工蚁存活的可能性更大。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不清理尸体的蚁群中发现了一种取代机制,使它们减少接触尸体的机会。死掉的蚂蚁被移到角落,并且蚁群减少了从尸体身边经过的次数,尤其是使这些尸体远离正在发育的幼蚁。一些这样的蚁群也会将他们死去的同伴“埋葬”在棉絮下。
生物共生还有埋葬尸体,这些通过减少暴露从而降低寄生虫感染的行为,可以对抗疾病带来的压力,这就像一些动物进化出伪装术来逃避天敌。2004年的一项关于60种有蹄类动物的研究中,圣迭戈动物园和野生公园发现动物会自发的梳理自己的毛发。这使它们免于寄生虫的侵扰。换句话说,梳理毛发演化为一种预防措施,而不是对皮肤刺激的一种即时反应。尽管这项研究只是针对于有蹄类动物,似乎可以推断出整个动物界可能已经进化出类似的方式,例如大型猫类舔自己的毛发,还有灵长类动物去皮肤上掉寄生虫。
兽医学研究者Benjamin Hart 在《神经学和生物行为学概述》中写道:“研究和观察生活在相对较卫生的环境中的动物,而这些动物都经过了免疫接种并且在生病时得到治疗。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忘记动物早在人类在使用的保护措施之前就已经在遍布寄生虫的环境中繁衍和进化。”
人类也有一套防御疾病的方法。剑桥大学的研究者Piers Mitchell 在人类化石、埃及木乃伊还有考古遗迹中的粪便样本中寻找寄生虫,通过比较这些寄生虫和人类还有猿类已知的寄生虫(蛲虫、肝吸虫),他已经证实人类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感染了这些寄生虫。这说明我们有自身的先天防御机制,使得我们与这些寄生虫共存了一万年以上。与最近发现的这些疾病相比,我们应该更容易对抗这些寄生虫的感染。不过这只是个想法(还没有得到证实)。
当你不使用抗生素、洗手液、抗菌肥皂、疫苗甚至是辐射,只靠自身对抗疾病和感染,到那时候会怎么样?一时间,人类的创新使得我们在这场“军备竞赛”中的优势不断增大,但这也会让我们(更容易)生病。我们现在都享受着这些“保护措施”带来的好处,但我们可能变得太过于干净了。我们可能在去除有害寄生虫的同时也消灭了有益的、共生的微生物。
有一些看似很难接受的方式来治疗这样的疾病。早期的实验显示一个过敏且有自身免疫病的病人,可以通过吞入寄生虫或者是通过粪便移植重建肠道菌群。
尽管我们觉得人类在这场战争中已经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我们要明白病毒、细菌还有其他的生物都是狡猾的生物。它们也通过进化来抵御我们的攻击。毫无疑问,我们要想出一些尖端的技术来对付这种威胁。但一个有趣的问题是:我们是否学习其他动物的自净行为?这能否帮我们在与疾病的战争中获得胜利?
id="cos_unsupport-]
克金咒上头条
21:44:30 :
id="cos_unsupport-]
22:27:46 :
id="cos_unsupport-]
吐了一裤子
21:54:00 :
id="cos_unsupport-]
21:34:08 :
id="cos_unsupport-]
21:39:00 :
id="cos_unsupport-]可怕的宠物寄生虫病
如果不搞好卫生,宠物身上常常会寄生一些可怕的病菌、昆虫,将直接威胁孩子的健康乃至生命。
  可爱的小猫小狗能给孩子的童年增添乐趣。但妈妈们是否知道,如果不搞好卫生,宠物身上常常会寄生一些可怕的病菌、昆虫,将直接威胁孩子的健康乃至生命。记者特地就宠物寄生虫病及其对儿童的影响这一话题,请教了上海市寄生虫研究所贾家祥教授。
  记者:常见的宠物的寄生虫病有哪些?
  贾:近年来,由于家庭养宠物日渐风行,由宠物身上的寄生虫、病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疾病也越来越多,年幼的孩子更容易被感染。最严重的要数狂犬病。此外较普遍的有弓形虫病。宠物身上的寄生的一些昆虫如虱子、跳蚤等也会传播病菌。另外还有一种包虫病,在新疆地区比较常见,开始时寄生在牛、羊身上,家庭养的狗易被感染,传染给人后,包虫可在人体内长得很大,需动外科手术才能取出。
  记者:狂犬病十分可怕,对于该病的病原、症状、预防和治疗等,您能否详细介绍一下?
  贾:狂犬病属于人兽共患的疾病。家庭养狗如果没打疫苗,狂犬病病原体就很容易侵入,携带病原体的狗咬人后,病原体又侵入人体内。人染上此病后,一般不会立即发作,这种病有潜伏期,可能一月、两月,也可能一年、两年,最长可达10年。处于潜伏期的狂犬病没有任何症状,因此更可怕。
  为了有效预防,养宠物狗的家庭要注意每年给狗打疫苗,小孩如果被狗咬,应立即用水将伤口冲洗干净,涂上杀毒碘酒,并尽快带孩子去医院打预防针。即使伤口很浅,打针也是非常必要的,因为狂犬病是一种相当严重的寄生虫病,可直接导致死亡。
  记者:那么弓形虫病又是怎样的呢?
  贾:弓形虫病又称弓形体病,也是较常见的宠物寄生虫病。它的病原为龚地弓形体,可寄生于人和多种动物。我国曾在猫、狗、猪、兔体内找到过弓形体。此病最初发于猫,弓形体在猫的小肠上皮细胞内进行有性繁殖,形成卵囊,随猫粪排出的卵囊在适当的条件下,数天内完成孢子化。当孢子化卵囊被人以及多种哺乳动物和禽类吞食后,卵囊中的孢子会在肠内逸出,侵入血液,分布到全身各处,钻入各种类型的细胞内进行繁殖。
  记者:这种病又是怎样感染到人体的呢?
  贾:人的感染原因主要是:吃了含虫的动物的肉、奶或由病人的人奶感染,病母鸡的蛋也可含虫,导致感染。弓形虫病出现症状的,其严重程度也很不一致,有不明显的感染,也有急性致死性发病的。家庭养的小狗的感染,症状类似犬瘟热,为发热、咳嗽、厌食、精神萎顿、眼和鼻有分泌物、呼吸困难、早产和流产等。
  记者:染上这种病后该怎么办?
  贾:平时,要定期带宠物到医院检查,通过血清诊断,可确诊宠物是否已染上弓形虫病。生病的宠物要隔离,特别不能让孩子接触它。磺胺类药物对此病有一定疗效,若与抗菌增效剂合用则更好。人若染上弓形虫病,服用的药物与宠物服用的类似,也是磺胺嘧啶、乙胺嘧啶、螺旋霉素等。
  记者:猫狗身上常有虱子、跳蚤之类的小虫,它们对孩子有那些危害?
  贾:虱子会传播伤寒,跳蚤会传播鼠疫。猫、狗身上还寄生螨虫,尘螨可引发小儿哮喘,痒螨会造成皮肤过敏,严重者可以使人痒得发疯。
  贾教授特别提醒:
  孩子是宠物寄生虫病的易感人群,他们喜欢无所顾忌地和宠物玩,受感染的可能性十分大。所以建议:有小孩的家庭最好不养或少养猫狗等哺乳类宠物。如果已经养了,那么就应重视宠物的卫生工作,要经常把宠物打理干净:给宠物洗澡,喷洒含杀虫剂、杀螨剂的香波。猫粪、狗粪应及时清理干净,千万不要弄到水和食物上。狗必须每年打狂犬病疫苗,宠物还要定期去医院作健康检查。最后,应告诉小孩不要过分亲近有攻击性的宠物,以防被咬伤、抓伤等。
(责任编辑:叶惠玲)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搜索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发表时间
儿童常用药 >>             
老年常用药 >>         
妇科常用药 >>         
男科常用药 >>             
健康新闻推荐
疾病健康推荐
时尚健康推荐
保健热文推荐新民网移动客户端
您现在的位置: >
太可怕了!癌症也能传染
  癌症很可怕,但至少不会传染,这是我们从前的认识,但医学研究所和哥伦比亚大学的最新研究证实:癌症也可能传染。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4月9日出版的国际知名期刊《细胞》(Cell)上。
  在北美洲东海岸,蛤会因一种白血病成片死去,简直像瘟疫一样。一直以来,科学家们都怀疑是某种病毒让健康的蛤患上白血病的,从没想过白血病可能会传染,而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梅茨格(Michael Metzger)的团队证实了蛤所患的白血病是具有传染性的。
  如果将患有该白血病的蛤的血细胞注入健康的蛤中,其中一些就会不幸中招,患上白血病。
  这种白血病和一种可以自我复制的DNA序列“Steamer”有关,正常的蛤基因组中只有2到10份Steamer拷贝,患有白血病的蛤基因组中则会有150到300份拷贝。这样的失常复制,很容易破坏机体原有的重要基因,甚至引发白血病。
  蛤其实并不是第一种被传染性癌症害惨了的动物,之前,有研究发现两种癌症可以在动物间传染,和狗都中招了。
  生活在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凶猛精干的,常常会遭受面部肿瘤病(DFTD)折磨,更可怕的是,这种癌症可以传染。
  2006年,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正常的有14条染色体,患有DFTD的只有13条千疮百孔的染色体。这种染色体的异常现象在所有患病中都是一样,因而证实DFTD 具有传染性。
  在为争夺食物或交配权而相互撕咬时,癌细胞会借机进入脸上的伤口,并以惊人的速度扩散,造成脸部溃烂,气道堵塞,难以进食,在饥饿中死去。从1996年发现第一例DFTD到现在,的数量已骤减了60%,因此在2008年被正式列为濒危动物。
  比起可怜的,狗就相对幸运一点。尽管早在1871年,“犬传染性性病肿瘤”(CTVT)就被证实具有传染性,不过它比较温和,可以用药物有效治疗,甚至可以自愈。
  2014年,剑桥大学的一项研究得出了惊人的结论,所有的CTVT都源自一只狗。CTVT可能早在11000年前就出现了,那时冰河时代刚刚结束。
  动物中的受害者可能还在不断增加中。不过,截止目前,仍未发现癌症可以在人类之间传染。
  对人体来说,癌细胞的转移方式主要有血液、淋巴和种植性转移三种。蛤的白血病很可能也属于一种种植性转移,癌细胞在海水中传递,漂到其他的蛤身上,引起它们患病。
  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学系办公室主任、中国抗癌协会理事李文斌医生告诉《财经》记者:“现在发现的所谓‘肿瘤传染’,几乎都说的是病毒的传染,而不是肿瘤细胞本身的传播。比如肝癌患者,把乙肝病毒传给别人,其他人就可能慢慢患上肝癌,或者被传染上HPV病毒后患上宫颈癌,这些都是病毒的传染。”
  癌细胞几乎不会直接在人类之间传染,但也有一些极端的情况。比如美国癌症研究所的专家研究确认,日本就有一位28岁的母亲把白血病传染给了未出生的女儿。
  进行这项研究的格雷亚韦斯(Mel Greaves)教授认为,孕妇传染癌症给婴儿的情况“极其稀少”,迄今为止全球仅发现了30例疑似病例。
  “从理论上看,人的皮肤癌和的DFTD有些相似,在人体免疫力很差的情况下,皮肤表面的小伤口很可能成为传染上皮肤癌的隐患。所以对于预防癌症来说,增强免疫力是最重要的。治疗癌症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免疫治疗,这也是世界公认的研究方向。”李文斌强调。
  如果造物主有一份“辛德勒的名单”,那么人类毫无疑问被列在最靠前的位置,受强大的免疫系统庇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类都无需惧怕传染性癌症的威胁。
  但蛤和,这两种因为传染性癌症而面临灭顶之灾的动物,仍然在提醒我们:癌症在不断进化,在演化长征路上,人类需要时刻保持警惕。
每天侪想听听上海闲话,聊聊上海城事,问问“阿里好吃好白相”……关注新民网出品的微信账号“侬好上海”,小侬天天陪侬“茄山河”!
更多关于的新闻
数据加载中……
【看4D大片,玩科技馆!】 最近,小侬给小朋友们的福利一波接一波。报名时间:5月23日—5月27日
今天(4月23日),第三届中国(上...
今天下午,浦东新区辅读学校里热闹非...
今天是农历三月初三,也是具有中国千...
今年4月初,上海经侦警方在福建警方...
第十六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博览会暨2...
今天,上海车展迎来媒体日,新民晚报...
上海交响乐团推出了“音乐地图计划”...
今天,上海自然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社会监督投诉电话、来信来访地址及电子信箱:
1. 投诉专线电话:021-
2. 社会监督来信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邮编:201199
3. 来访接待:
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
4. 投诉电子信箱: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通过社会监督电话、来信来访接待、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受理社会各界对新闻机构及新闻从业人员新闻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的举报和投诉,对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进行监督。
受理时间接待时间为:
工作日上午9:30--11:00;下午1:30--4:00
新民网友:
评论成功,谢谢参与!
点“看微博”查看您的
评论成功,谢谢参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上最可怕的动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