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温度下,碳酸钙和稀硫酸在稀硫酸醋酸水中的溶解度相同 溶度积常数也相同 对不对?为什么?

溶解度仪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在这里要注意:如果没有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就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溶解性是指一种物质能够被溶解的程度。发生溶解的物质叫,溶解他物的液体(一般过量)叫溶剂,或称,生成的叫。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气体的溶解度通常指的是该气体(其压强为1标准大气压)在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的体积数。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通常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特别注意:溶解度的单位是克(或者是克/100克水)而不是没有单位。
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随温度高低变化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物质在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解的最高量。一般以 100克中能溶解物质的克数来表示。一种物质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度主要决定于溶剂和溶质的性质。例如,是最普通最常用的溶剂,和可以任何比例与水互溶。大多数都可以溶于水;几乎不溶于水。溶解度明显受温度的影响,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溶解度则与此相反,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溶解度与温度的依赖关系可以用溶解度曲线来表示。氯化钠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缓慢增大,硝酸钾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大,而硫酸钠Na2SO4的溶解度却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固体和液体的溶解度基本不受压力的影响,而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与气体的分压成正比。 物质的溶解度对于和都很重要,在固体物质的和分级结晶、化学物质的制备和分离、混合气体的分离等工艺中都要利用物质溶解度的差别。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或称)时所溶解的,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物质在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解的最大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溶解度和溶解性溶解性是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通常用、、、或不溶等粗略的概念来表示。溶解度是衡量在溶剂里溶解性大小的尺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溶解度常用符号S表示。溶解度的单位用g/100gH2O表示。例如20℃,在100g水里最多溶解36gNaCl,则在25℃的溶解度是36g/100gH2O,可表示为S(NaCl)=36g/100gH2O。实际上溶解度是没有单位的相对比值,按法定计量单位,可用质量分数表示。例如在20℃,S(NaCl)=0.36。溶解度也可以用的浓度表示。例如,氯化钾在20℃的溶解度是4.627mol/1000gH2O(此浓度为质量摩尔浓度),即表示20℃在1000g水中最多可溶解4.627mol的氯化钾。难溶物质的溶解度也可以用物质的量浓度(摩尔浓度)表示。例如在25℃,氢氧化铁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45μmol/L,即表示1L氢氧化铁饱和溶液里含0.45μmol氢氧化铁。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大,如、。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很小,如氯化钠。含有结晶水的硫酸钠()的溶解度开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达到一定温度(32.4℃)时,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这时Na2SO4·10H2O脱水成Na2SO4)。含有结晶水的[Ca(OH)2·2H2O]和[Ca(CH3COO)2·2H2O]等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与应用可从、、和四方面来分析。溶解图片1、点上的每个点表示的是某温度下某种物质的溶解度。即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对应有相应的温度和溶解度。温度在横坐标上可以找到,溶解度在纵坐标上可以找到。溶解度曲线上的点有三个方面的作用:(1)根据已知温度查出有关物质的溶解度;(2)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查出对应的温度;(3)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或者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2、线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曲线的越大,说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反之,说明受温度影响较小。溶解度曲线也有三个方面的应用: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2、根据溶解度曲线,比较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物质的溶解度大小。3、根据溶解度曲线,选择分离某些可溶性混合物的方法。3、面对于曲线下部面积上的任何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溶液;曲线上部面积上的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饱和溶液,且溶质有剩余。如果要使不饱和溶液(曲线下部的一点)变成对应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向该溶液中添加使之到达曲线上;第二种方法是一定量的溶剂。4、交点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此时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
&溶解度每份(通常是每份质量)(有时可能是溶液)所能溶解的溶质的量的最大值就是溶质在这种溶剂的溶解度。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意味着溶剂为水,比如“氯化钠的溶解度”和“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可以认为是具有同样的意思。溶解度并不是一个恒定的值。一种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由它们的分子间作用力、温度、溶解过程中所伴随的熵的变化以及其他物质的存在及多少,有时还与或的分压有关。因此,一种物质的溶解度最好能够表述成:“在某温度,某气压下,某物质在某物质中的溶解度为xxxx。”,如无指明,则温度及气压通常指的是标准状况(STP)。实际上,溶解度往往取决于溶质在的溶解。这是平衡常数的一种,反映溶质的溶解-沉淀平衡关系,当然它也可以用于沉淀过程(那时它叫)。因此,溶解度与温度关系很大,也就不难解释了。达到化学平衡的溶液便不能容纳更多的(当然,其他溶质仍能溶解),我们称之为饱和溶液。在特殊条件下,溶液中溶解的溶质会比正常情况多,这时它便成为过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物质在一定量溶剂中溶解的最大量。固体或液体溶质的溶解度,常用100克溶剂中所溶解的溶质克数表示。例如在20℃和常压下,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1.5克/100克水,或简称31.5克。气体溶质的溶解度,常用每毫升溶剂中所溶解的气体毫升数表示。例如在20℃和常压下,氨的溶解度是700毫升/1毫升水。物质的溶解度除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外,还与温度、压力等条件有关。随着温度的升高,大多数固体和液体的溶解度增大,气体的则减小。随着压力的增大,气全的溶解度增。
&溶解度1、溶解度曲线上每一点表示该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不同的溶解度。2、溶解度曲线上的任意一点表示在该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是多少克。3、不同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交点处,表示不同物质在相对应的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相同。4、溶解度曲线上方的一点,表示在指定温度下,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已超过该物质的溶解度,溶液是过饱和的;溶解度曲线下方的一点,表示在指定温度下,溶液中溶质质量还没有达到溶解度的量,溶液是不饱和的。
溶解度曲线1.大多数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曲线为“”,如。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曲线为“”,如。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曲线为“”,如。4.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纵坐标表示体积),曲线也为“下降型”,如。
&溶解度1、由已知温度查某物质对应的溶解度;2、由物质的溶解度查该物质所处的温度;3、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4、设计混合物分离或提纯的方法,例如提纯NaCl可用蒸发溶剂法,分离NaCl和NaNO3可用降温结晶法。
&溶解度物质溶解与否,溶解能力的大小,一方面决定于的本性;另一方面也与外界条件如、压强、溶剂种类等有关。在相同条件下,有些物质易于溶解,而有些物质则难于溶解,即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里不同。通常把某一物质溶解在另一物质里的能力称为溶解性。例如,易溶于水,而不溶于水,就是它们对水的溶解性不同。溶解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如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的溶解度是34克。这些数据可以说明20℃时,和在100克水里最大的溶解量分别为36克和34克;也说明在此温度下,食盐在水中比氯化钾的溶解能力强。通常把在室温(20度)下,溶解度在10g/100g水以上的物质叫质,溶解度在1~10g/100g水叫可溶物质,溶解度在0.01g~1g/100g水的物质叫,溶解度小于0.01g/100g水的物质叫难溶物质。可见溶解是绝对的,不溶解是相对的,气体的溶解度还和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溶解度越大,反之则越小。温度越高,越低。
&溶解度大致包括以下四种类型: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2、要配制一定量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计算所需溶质和溶剂的量;3、溶液稀释和配制问题的计算;4、把溶质的质量分数运用于化学的计算。
固体溶解度
&硝酸钾大部分固体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如少部分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氯化钠)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如熟石灰(氢氧化钙)。因为氢氧化钙有两种〔Ca(OH)2·2H2O和Ca(OH)2·12H2O〕。这两种水合物的溶解度较大,无水的溶解度很小。随着温度的升高,这些结晶水合物逐渐变为无水氢氧化钙,所以,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就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气体溶解度
&溶解度影响因素内因:和水的性质,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溶解度曲线的意义。气体的溶解度有两种表示方法:1、在一定温度下,气体的压强(或是该气体的分压,不包括水蒸气的压强)在101kPa下,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气体的体积(将非标准状况时气体的体积换算成标准状况时的数),就是这种气体在水里的溶解度。例如在0℃,的溶解度是0.024,就是指在0℃,1体积水里最多能溶解0.024体积的氮气。2、在一定温度下,气体的总压强是101kPa(气体的分压加上当时水蒸气的压强)时该气体在100g水里溶解的克数。这种表示方法跟度的通常表示方法一致。溶解度的大小跟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还跟外界条件有关。定义:压强为101KPa,一定温度时,溶剂在1体积水中达到时的气体体积。外因:温度和压强。
溶液的稀释
&溶解度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总量不变进行运算,无论是用水,或是用稀溶液来稀释,都可计算。1、用水稀释浓溶液设稀释前的浓溶液的质量为m,其溶质的分数为a%,稀释时加入水的质量为n,稀释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则可得m×a%=(m+n)×b%2、用稀溶液稀释浓溶液设浓溶液的质量为A,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稀溶液的质量为B,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两液混合后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c%。则可得A×a%+B×b%=(A+B)×c%(1)或A/B=(c%-b%)/(a%-c%)(2)
1、/asp/vipsearch.asp2、.cn/czhhx/jshzhx/jnxc/jxshj/jxdj/21.htm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770多万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23次
参与编辑人数:15位
最近更新时间: 16:57:43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碳酸钙和硫酸钙的溶解度比较谁的比较小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碳酸钙和硫酸钙的溶解度比较谁的比较小
碳酸钙和硫酸钙的溶解度比较谁的比较小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1)CH3COONa +H2OCH3COOH+NaOH(2)BC(选1个给1分,见错不给分)(3)CD(4)AC(5)7.2(答7.175的给1分),0.35mol/L(无单位给1分)(6)9
解析试题分析:(1)醋酸钠水解生成醋酸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CH3COONa +H2OCH3COOH+NaOH(2)A、钠离子不水解,所以浓度始终不变,错误;B、醋酸根离子开始时水解速率最大,后逐渐减小,平衡时不在变化,正确;C、随着水解的逐渐进行,pH逐渐增大,平衡时不在变化,正确;D、KW是一温度常数,温度不变,KW不变,错误,答案选BC。(3)A、加入冰醋酸溶液中醋酸浓度增大,平衡左移,错误;B、加入纯碱固体,对平衡体系的离子浓度无影响,平衡不移动,错误;C、加入醋酸钙固体,溶液在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平衡右移,正确;D、加入氯化铵固体,铵根离子与水解生成的氢氧根离子结合成一水合氨,使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平衡右移,正确,答案选CD。(4)A、加入冰醋酸,使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但钠离子浓度不变,所以A正确;B、加入少量冰醋酸,平衡左移,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大于钠离子浓度,错误;C、加入冰醋酸,当溶液中醋酸浓度较大时,醋酸的电离大于醋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溶液呈酸性,正确;D、无论是否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都不会存在c(OH-)>c(Na+),错误,答案选AC。(5)有m=nM得醋酸钠的质量为7.175g,所以托盘天平称量的质量为7.2g;醋酸与氢氧化钠等浓度等体积混合,混合后的溶液浓度减半为0.175mol/L,所以原来的浓度为0.35mol/L(6) 醋酸根的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K=Kw/Ka(CH3COOH)=c(CH3COOH)c(OH-)/c(CH3COO-)= c(OH-)2/c(CH3COO-),所以c(OH-)=10-5,Ph=9考点:考查盐的水解,溶液中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离子浓度的比较,pH的计算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填空题
物质在水中可能存在电离平衡、盐的水解平衡和沉淀的溶解平衡。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NaHCO3溶液中共存在7种微粒,它们是Na+、HCO、H+、CO、H2O、________、________(填写微粒符号)。(2)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六种溶液①NH4NO3、②NaCl、③Na2CO3、④H2SO4、⑤NaOH、⑥CH3COONa,pH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_。(3)常温时,AlCl3的水溶液呈________(填“酸”、“中”、“碱”)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在配制AlCl3的溶液时,为了抑制AlCl3的水解可加入少量的________(填写物质的名称),把AlCl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________。(4)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①NH4Cl、②(NH4)2SO4、③NH3·H2O、④(NH4)2CO3、⑤NH4HSO4。溶液中c(NH)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填序号)。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填空题
在一定温度下,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如下图所示,请回答:(1)“O”点导电能力为0的理由是        。&(2)A、B、C三点溶液c(H+)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3)若使C点溶液中c(CH3COO-)增大的同时溶液的c(H+)减小,可采取的措施是:①     ;②     ;③     。&(4)经实验测得C点处:c(CH3COOH)="0.1" mol·L-1,c(CH3COO-)="0.01" mol·L-1,则该条件下CH3COOH的电离常数Ka=    。&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填空题
(创新预测题)已知25 ℃时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Ka(CH3COOH)=1.8×10-5,Ka(HSCN)=0.13。(1)将20 mL 0.10 mol·L-1 CH3COOH溶液和20 mL 0.10 mol·L-1的HSCN溶液分别与0.10 mol·L-1的NaHCO3溶液反应,实验测得产生CO2气体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反应开始时,两种溶液产生CO2的速率明显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中c(SCN-)______c(CH3COO-)(填“>”、“=”或<)。(2)2.0×10-3 mol·L-1的氢氟酸水溶液中,调节溶液pH(忽略调节时体积变化),测得平衡体系中c(F-)、c(HF)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则25 ℃时,HF电离平衡常数为Ka(HF)=________(列式求值)。(3)难溶物质CaF2溶度积常数为Ksp=1.5×10-10,将4.0×10-3 mol·L-1 HF溶液与4.0×10-4 mol·L-1的CaCl2溶液等体积混合,调节溶液pH=4(忽略调节时溶液体积变化),试分析混合后是否有沉淀生成?________(填“有”或“没有”),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填空题
锂被誉为“金属味精”,以LiCoO2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已被广泛用作便携式电源。工业上常以β-&锂辉矿(主要成分为LiAlSi2O6,还含有FeO、MgO、CaO等杂质)为原料来制取金属锂。其中一种工艺流程如下:已知:①部分金属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时的pH:氢氧化物 Fe(OH)3 Al(OH)3 Mg(OH)2 开始沉淀pH 2.7 3.7 9.6 完全沉淀pH 3.7 4.7 11 &②Li2C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温度/℃ 0 10 20 50 75 100 Li2CO3的溶解度/g 1.539 1.406 1.329 1.181 0.866 0.728 &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氧化物形式表示LiAlSi2O6的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反应Ⅱ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反应Ⅲ中生成沉淀A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反应Ⅳ生成Li2CO3沉淀,写出在实验室中得到Li2CO3沉淀的操作名称___________,洗涤所得Li2CO3沉淀要使用______________ (选填“热水”或“冷水”),你选择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5)电解熔融氯化锂生产锂时,阳极产生的氯气中会混有少量氧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填空题
I.利用含锰废水(主要含Mn2+、SO、H+、Fe2+、Al3+、Cu2+)可制备高性能磁性材料碳酸锰(MnCO3)。其中一种工业流程如下:已知某些物质完全沉淀的pH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②中,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是&&&&&&&&&&&&&&&&&&&&&&&&&&&&。(2)过程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3)过程④中,若生成的气体J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生成MnCO3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4)由MnCO3可制得重要的催化剂MnO2:2MnCO3+O2=2MnO2+2CO2。现在空气中加热460.0 g MnCO3,得到332.0 g产品,若产品中杂质只有MnO,则该产品中MnO2的质量分数是&&&&&&&&&&&(用百分数表示,小数点后保留1位)。Ⅱ.常温下,浓度均为0.1 mol/L的下列六种溶液的pH如下表:(1)上述盐溶液中的阴离子,结合H+能力最强的是&&&&&&&&&&&&&&&&&&&&&。(2)根据表中数据判断,浓度均为0.0l mol/L的下列物质的溶液中,酸性最强的是(填序号)。A.HCN&&&&&B.HC1O&&&&& C.C6H5OH&&&&& D.CH3 COOH&&& E.H2 CO3(3)据上表数据,请你判断下列反应不能成立的是&&&&&&&&(填序号)。A.HCN+ Na2 CO3=NaHCO3+NaCNB.CH3 COOH+NaCN=CH3 COONa+HCNC.CO2 +H2O+2C6 H5ONa=Na2 CO3 +2C6 H5OHD.CH3 COONa+HClO=NaClO十CH3 COOH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填空题
现有浓度均为0.1mol的下列溶液:①硫酸、②醋酸、③氢氧化钠、④氯化铵、⑤醋酸铵、⑥硫酸氢铵、⑦氨水,请回答下列问题:(l)①、②、③、④四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2)④、⑤、⑥、⑦四种溶液中NH4+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3)将③和④按体积比l:2混合后,溶液的pH&7,则混合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已知t℃时,Kw=1×10,则t℃__________(填“&”、“&”或“=”)25℃。在t℃时将pH=11的NaOH溶液aL与pH=1的H2SO4溶液bL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2,则 a:b=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填空题
(1)在0.10 mol·L-1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稀溶液充分搅拌有浅蓝色氢氧化铜沉淀生成,当溶液的pH=8时,c(Cu2+)=&&&&&&&&mol·L-1(Ksp[Cu(OH)2]=2.2×10-20)。(2)若在0.1 mol·L-1硫酸铜溶液中通入过量H2S气体,使Cu2+完全沉淀为CuS,此时溶液中的H+浓度是&&&&&&&&&&&&&&mol·L-1。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填空题
现有A、B、C、D、E五种可溶强电解质,它们在水中可电离产生下列离子(各种离子不重复)。阳离子H+、Na+、Al3+、Ag+、Ba2+阴离子OH-、Cl-、CO32-、NO3-、SO42-&已知:①A、B两溶液呈碱性; C、D、E溶液呈酸性。②向E溶液中逐滴滴加B溶液至过量,沉淀量先增加后减少但不消失。③D溶液与另外四种溶液反应都能产生沉淀。试回答下列问题:(1)A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写出E溶液与过量的B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若25°时C、E溶液pH=4,则E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是C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倍。(4)将C溶液逐滴加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的浓度的A溶液中,反应后溶液中一价离子(+1或-1)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当前位置:
>>>下列有关电解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碳酸钙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
下列有关电解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碳酸钙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其溶液的电阻率很大,所以碳酸钙是弱电解质B.碳酸钙在水中的溶解度虽小,但溶解的碳酸钙全部电离,所以是强电解质C.SO3和氨气的水溶液导电性都很好,所以它们都是电解质D.水难电离,纯水几乎不导电,所以水是非电解质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A、根据电解质的电离程度确定电解质的强弱,不是根据电解质的溶解性大小确定电解质的强弱,碳酸钙是强电解质,故A错误.B、根据电解质的电离程度确定电解质的强弱,不是根据电解质的溶解性大小确定电解质的强弱,所以虽然碳酸钙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但溶解的碳酸钙全部电离,所以是强电解质,故B正确.C、三氧化硫和氨气的水溶液能导电的原因是:它们与水反应生成了电解质,电解质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使溶液导电,溶液中的离子不是三氧化硫和氨气电离的,所以三氧化硫和氨气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D、水的导电性与水中离子的浓度有关;水难电离,但能电离,所以水是弱电解质,故D错误.故选B.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列有关电解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碳酸钙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主要考查你对&&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电解质、非电解质&&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电解质、非电解质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全部电离的化合物。包括:强酸、强碱、大多数盐、活泼金属氧化物等;完全电离、不可逆、不存在电离平衡;电离方程式用“=”表示。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全部电离的化合物。包括:弱酸、弱碱、少数盐等;部分电离、可逆、存在电离平衡,电离方程式用“”表示。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比较:
强弱电解质的判断依据:
&1.在相同浓度、相同温度下,与强电解质做导电性对比实验. 2.浓度与pH的关系。如溶液的pH&1,则证明是弱电解质。 3.测定对应盐溶液的酸碱性。如溶液呈碱性,则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 4.稀释前后的pH变化与稀释倍数的关系。例如,将pH=2的酸溶液稀释1000倍,若pH&5,则证明该酸为弱电解质;若pH=5,则证明该酸为强电解质。 5.采用实验证明电离平衡。如向醋酸溶液中滴人石蕊试液,溶液变红,再加入醋酸钠晶体,颜色变浅。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 2.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比较说明(1)电解质、非电解质均是化合物。 (2)电解质导电必须有外界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 (3)电解质是一定条件下本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CO2、SO2、SO3、NH3溶于水后也导电,但是与水反应生成的新物质电离而导电的,不是本身电离而导电的,故属于非电解质。 (4)电解质的强弱由物质的内部结构决定,与其溶解度无关。某些难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4、AgCl,虽然溶解度很小,但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所以是强电解质。 (5)电解质不一定导电,非电解质一定不导电;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不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质。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有关电解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碳酸钙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3240136128111174632003737877610416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溶解度和溶度积的关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