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向外媒投稿浙江省大学生多媒体志愿活动的新闻?

 ? ? ? ?
            
 ? ? ? ? ? ? ? ?
 工作简报
      
新疆优秀志愿者巡回宣讲报告走进聊城大学
彭伟:大山里的健康使者
&学习习总书记给保定学院支教群体回信精神
"太行山燕山计划"联合支教队学习回信精神
&基层青年工作专项行动专栏
走进“最远人家”
助力舞蹈大赛
校地合作座谈会
用行动见证青春无畏
用爱心呵护孩子成长
青春梦?支教情――王杰
 ? ? ? ? ? ?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于萌
 ? ? ? ? ? ?
支教人,心灵苦旅的行者
 ? ? ? ? ? ?
美丽的巴松措
 ? ? ? ? ? ?
曹永祺:用行动践行志愿梦
 ? ? ? ? ? ?
李沙:风的洗礼雨的考验
 ? ? ? ? ? ?
走访色帕巴依乡小学
 ? ? ? ? ? ?
我在基层服务中成长
 ? ? ? ? ? ?
蒙山青年2014第一期
库尔勒西行的翅膀专刊
关爱志愿者
透过镜头看西部
志愿者图片征集活动特刊
  近日,中国青年网、西部计划官方网共同举办的“透过镜头看西部”西部计划志愿者图片征集活动评选结果揭晓。
  西望成立于2009年8月,是由中青网西部计划版块网友发起成立的立足西部计划、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志愿者民间组织。
 ? ? ? ? ? ? ? ?
&&&&&&&&&&&&&&&&&&&&&&&&&&&&&&&&&&&&
 志愿者联盟
. 请发送qnb至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西部计划投稿邮箱 :
微信:西部志愿汇千岛湖新闻网
暑假,大学生一边社会实践一边狂投稿 暑假,大学生一边社会实践一边狂投稿 109封新收邮件!当记者出差十天后回来打开个人邮箱时,不禁吓了一跳。这109封邮件除了少数几封是记者私人邮件以外,绝大多数是陌生的大学生发来的,且都是同一个内容:我们正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能否报道一下?仅7月19日一天,就有一支来自下沙的大学生实践小分队发来11封邮件!当天晚上12点半,记者再度接到一位大学生自荐社会实践活动的投稿电话。
仔细查阅一下,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多彩。许多学生不顾余震去了四川支教、陪护四川地震伤员;有的关注弱势群体,免费教民工子女、走进杭州流浪儿童救助中心、关注自闭症儿童;有许多队伍是宣传奥运的;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年,还有一群学生专程赶到东阳横店镇,以此为缩影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但如果以“新闻”的角度衡量,那绝大部分社会实践活动都不适合见报。来自团省委的信息,今年全省共有70余所高校的6000多支社会实践小分队,在大多数高校,这只是一门人人必修的学分课,是常态。
然而得到记者婉拒后,依然有许多学生热情地投稿,记者的邮箱里,有关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邮件已超过200封。
一份社会实践奖励细则
按见报字数“明码标价”
为什么急着要投稿?记者问学生。“如果能上媒体的话,人家对我们整个活动的关注度肯定会有提高,而且可以锻炼我们的能力。”
记者追问是否还有其他原因,学生坦言:“在评比‘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和优秀团队’时,媒体报道与否占了很大的一块分数。”
一位姓张的学生点击校网让记者看了学校一份有关社会实践的公告,其中提出:“要把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摆上重要日程,列入计划,要加强与当地政府、新闻媒体等部门与组织的合作。要协调新闻媒体,及时提供新闻线索,开辟专题、专栏……”
随后,记者又在三所大学的校网上发现了类似“指导内容”。有一位学生还出示了一张他们学校的社会实践的评选细则:没有强制要求社会实践活动必须要投稿,但规定如果有投稿并被县市级媒体录用,可以加6至20分。
经济学院学生王睿已经尝到了甜头。去年他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所拍摄的影像材料偶然间被当地一家电视台采用。虽然最后他们的小分队并没有被评为优秀小分队,但王睿因为成功联系到媒体,被评为了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并获得了500元的社会实践奖学金。“我发现那些联系到杭州本地媒体的社会实践小分队都获奖了,而且联系到的媒体越多排名越靠前。”
一位姓赵的同学说,按照他们学校的规定,社会实践得奖可以在综合素质评定上加分,这对于今后评比三好学生、优秀干部、奖学金等方面会有一定的帮助。
一位姓陆的同学说,他们学校还会给那些被媒体报道过的社会实践小组报销部分经费,报道做得越大,报销的费用就越多,没有被媒体报道的,只能自己负担费用。
记者发现,在浙江某高校暑期社会实践宣传信息工作奖励细则中,还明确列出,在国家级报刊、杂志上发表200字数以上的信息,奖励4000元;在省级报刊、杂志上发表300字数以上的信息,奖励3000元。在各级电台、电视台、网站上“露脸”都有相应的奖励。
一次跟踪“投稿”全过程
全员出动“扫荡”媒体
7月下旬的一个上午,我们跟踪省内某大学经济学院的王睿,目睹了他在浙江广播电视集团的“投稿”过程,他在社会实践小分队中的分工是联系媒体。
来到广电大楼的时候,保安人员就把我们拦在了门外,询问我们是来干什么的。王睿抢先说:“我们是来找省经济台一位姓林的记者”。保安放我们进去了,“其实我根本不认识这位记者”,王睿说,“可如果说我们是来找媒体的话,有可能不让进,因为不少媒体对于这样的事兴趣不大。”
进电梯时,王睿说他已经做了很多的准备,排除了1~4层和最上面的几层,因为他觉得一般记者是集中在中间的一些楼层的。出了电梯之后,王睿深吸了一口气,一直斗志满满的他也有些紧张,然后又显得很有自信地踏进了那些开着门的办公室。
接下来,每一个只要是开着门的办公室,我们都会进去,甚至我们在等电梯的时候碰到的一位记者,也被王睿拉住讲了半天。一个半小时,我们走过经济部、都市新闻部、科技教育部,甚至是体育部、录音室和后期剪辑的办公室,最后有几个记者和编辑被烦怕了,勉强把自己的联系方式留给我们,多数是邮箱,也没有确切地回答是否会报道。
但王睿觉得收获不错。“只要在实践的最后阶段再来‘扫荡’一遍,应该会有一定效果的。”
记者调查发现:一个学校几十支、乃至上百支社会实践队伍,几乎每一支都有专门人员负责联系媒体。有的出动两名同学专门负责写稿,其他同学负责找媒体;有的是整支队伍在社会实践结束后,动用父母等各种关系出去找媒体;还有的则是老师帮助找媒体。在一位姓徐的大三学生那里,记者看到了一份媒体通讯录,“这是学校提供的”。有中央、省级、县市三级共近40家媒体(或联络站)记者的联系方式,涵盖了电视、报纸、网络。
事实背后的“实话实说”
这是在镁光灯背后的谈话,在答应隐藏有关学生的背景、名字的前提下,记者与一些学生和老师进行了一场“实话实说”。
问:喜欢到处联系媒体吗?
俞学生:“非常不喜欢。这种四处求人的感觉很不好,而且如果找不到的话会感到很焦虑。但是为了团队,又不得不和媒体联系。”
莫同学:“没觉得有多为难。早有不少学长给我打了预防针,我也做好了会被不断地拒绝或者置之不理的心理准备。但这是一个锻炼的机会,可以让自己与真实的社会多多接触,对我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会有帮助。而且最终如果能够成功的话,会很有成就感。”
陆同学:“我们今年连做社会实践选题时也会刻意偏向能够吸引媒体注意力的角度,给学校的策划书和给媒体的策划书是不一样的。”
项老师:“我现在也在联系媒体,希望我指导的实践活动能被媒体报道,因为学校有要求。可我很不喜欢。我在校内公开场合反对过。(社会实践)现在变成了某些学校的面子工程,纷纷攀比哪家被媒体报道最多。”
社会实践重在做,不在说
从大学生投来的稿件中,记者感受到他们多少都有收获。有一支队伍虽然什么“好人好事”也没做,就是去了一趟上虞感受青瓷文化,可在记者看来这也不错。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建筑系的女孩戚姗姗就告诉过记者,她用学校给她的奖学金,跑回来看中国的建筑,并因此在毕业时开了个人画展,这也是实践的成果。
社会实践的本意就是为了鼓励学生多了解、多接触社会。它的主体是“学生”,重在学生自己有所学、有所得。清华大学学生李强的《乡村八记》的出现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追求的标杆之一。然而正如一位领导所说,他最赞赏的就是李强有这份责任心。因此大学生要效仿的应该是一种社会责任心,而不是光光为了最后的“成绩”,想以“盛大”的社会实践成果登场,吸引媒体报道,搞面子工程,那实在是有违社会实践的初衷。窃以为,社会实践,重在做,不在说。学生已经在其中有所领悟,那便是最大的收获。
来源:钱江晚报
千岛湖新闻网 责任编辑:方耀
【招生考试】
【政策法规】
【相关链接】
&&&&&&&& &&&&
浙新办[2005]20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淳广许2004001号淳安县千岛湖传媒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络广告 1?千岛湖网 网络支持: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在义乌经常报道民生、志愿活动、慈善、大学生活动等媒体、报刊、电视及网站有哪些?最好能有投稿方式_百度知道
在义乌经常报道民生、志愿活动、慈善、大学生活动等媒体、报刊、电视及网站有哪些?最好能有投稿方式
不胜感谢。,我们有专门的宣传人员会进行提供文字及图片我们大学生要在义乌进行暑期的活动,唯一缺少的就是投稿的途径及联系方式。各种媒体!、报刊、网站都是我们的投稿对象。。希望能够给予有用的信息!,在活动过程主要是志愿活动为主,到时会有许多出彩的值得报道宣传的题材
提问者采纳
他们回复你们非常快的,其实雨后初晴文学网和沧溟论坛都非常接纳这类的。因为他们本身就是中国少有不放任何商业广告的文学网站之一。他们的邮箱是yuhcq@yuhcq这类的东西的话,几乎很多学校一有活动都通知他们。我之前看到过他们和很多这类的大学志愿者活动合作,而且非常会宣传你们这些东西的,超级开放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开展大学生“1+1”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 - 县区新闻 - 贺州新闻网
开展大学生“1+1”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
作者:王r 【
】 浏览:4968次
图为大学生志愿者教留守儿童学英语单词。(通讯员 王r)近日,凤翔镇同古坝的留守儿童们迎来了特殊的客人,虽然这些客人与他们素不相识,但在短短的1天时间里,却和留守儿童们建立起深厚感情。这是团县委组织的一次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志愿服务活动。活动中,大学生志愿者们准备了简单英语歌教学,教跳民族孔雀舞,留守儿童与父母进行网络视频,“1+1”小组兵兵球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1+1关爱小组的相互沟通、相互了解,让留守儿童度过难忘的一天。据了解,此次大学生“1+1”志愿服务活动,打破了以往单纯的物质关爱形式,而是走进孩子的生活中,通过丰富的活动,更多地了解孩子们的生活和心里成长需求,让留守儿童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新闻热线:021-
烟台打造志愿服务品牌 大学生志愿者可获学分
原标题:烟台打造志愿服务品牌 大学生志愿者可获学分
  山东省烟台市围绕扶危济困、应急救援、大型活动三个方面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建立完善组织运行机制,推进志愿服务工作常态化,打造“爱心无限”“温暖烟台”“爱在家乡”“文明交通”“一路有爱”等系列志愿服务品牌,大学生、社会人士、中老年人以及各行各业从业者纷纷参与志愿服务,形成了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志愿服务的浓厚社会氛围。  牟平:大学生志愿者深入乡村社会实践  孙婧是山东工商学院大二学生,几个月前,孙婧通过校团委推荐,成为牟平区蛤堆后村四点半学校的一名“老师”。孙婧告诉记者,她学的是汉语专业,所以给村里学生教语文课程,主要是教学生认生字。孙婧说:“村里孩子们放学后在外面玩挺危险的,而且家长们工作繁忙,大多没有时间陪着孩子一起完成家庭作业,我们不仅能教孩子知识,还能和孩子分享大学里的趣事,让孩子对大学充满向往。”蛤堆后村的“四点半学校”只是牟平区“爱在家乡”志愿服务的一个缩影。2011年,牟平团区委设立“爱在家乡”流动团总支,通过给辖区中学的准大学生发出志愿者邀请函以及网络推广,吸引了许多牟平区大学生志愿者加入“爱在家乡”志愿者服务队。两年过去了,目前“爱在家乡”已经有志愿者累计超过4000人,覆盖全区14个镇、街道,开展各项活动150余场。  潘旭是山东工商学院大三学生,如今是“爱在家乡”流动团总支书记,他告诉记者:“我们志愿服务项目非常多,尤其在暑假,大学生们返乡较多,我们组织大学生下乡文艺演出、乡村支教、探望老人等活动,给牟平区乡村老百姓的生活增添了很多趣味。”志愿服务不仅吸引了牟平学子,还吸引了许多在烟台读书的外地大学生参与,使得“爱在家乡”成为牟平区一股强大的暖流。  学校:志愿服务理念融入课堂教学  在烟台,大学生志愿者非常普遍,各大高校也不断建立激励机制,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大学生做志愿者不但可以获得学分,更有优先入党等优越条件。山东商务职业学院现有13000名学生,其中5000余人是注册志愿者,星级慈善义工已达到800余人。通过打造“爱心学院”,把志愿服务纳入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学校负责人介绍,学校对德育课程进行了全面改革,将志愿服务理念融入课堂教学,实践环节占课时的三分之一以上,并通过志愿服务来完成,不参加志愿服务的学生,视为考核不合格,不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为了帮助贫困学子解决生活问题,学校和烟台慈善总会共建“大学生慈善爱心超市”。大二学生王亚男是爱心超市的一名志愿者,她告诉记者,“我们会给贫困学生发放爱心卡,拿着爱心卡每周六可以来这里买东西。”“大学生慈善爱心超市”运营5年,实现了资助育人和志愿服务双丰收。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建立“慈善爱心超市”“糕点义卖”“关爱空巢老人”“文明交通伴我行交通志愿者”“关爱农民工子女”“爱在17路”“爱心漂流站”“爱心山海间助残支援站”等7个固定的志愿服务品牌,让师生感悟“爱”,传递“爱”。  窗口:人人参与打造志愿服务品牌  大学生志愿时间充裕,成为烟台志愿者服务中一股强大的力量,而在烟台市各大医院、汽车总站、火车站、高速路口等重要领域,我们都能看见利用工作之余从事志愿服务的志愿者。江宁宁是烟台山医院一名护士,也是烟台山医院国际慈善爱心病房一名志愿者,这里的病人是来自全国各地孤儿院的孩子,江宁宁平常主要给病人做各项检查,她说:“我自己也是个妈妈,这些孩子需要妈妈的关爱。”在烟台山医院,像江宁宁这样利用业余时间做志愿者的医护人员非常多。  作为烟台交通量较大的汽车总站,每天往来人群非常多,高峰期每天客流量达到1.8万人次,志愿服务需求大,除了大学生以及社会人士,交运集团员工也做起志愿者,为旅客提供各类服务。交运集团团委副书记孙永新介绍,交运集团有430名工作人员是志愿者,大家在休班时轮流上岗,疏导交通,帮助行李多的游客运输行李,夏季时提供一些防暑降温物品。烟台市公路局打造“一路有爱”志愿服务品牌,把志愿服务与烟台公路“大道为公,路畅胶东”的品牌内涵相结合,谱写公路志愿服务“爱”的篇章。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公路局全系统累计帮扶贫困村43个,投入资金1133万元,组织“爱心一日捐”和帮扶救助活动,捐助款累计达1500万元。  社区:建立起个性化志愿服务体系  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社区,是志愿者活动的重要基地,烟台市各大社区依托独特的人文环境,建立个性化的志愿服务体系。黄海社区住着欧美、日韩等众多国际友人1000多名。社区成立便民服务大厅,志愿者和义工提供各类服务,并设有专门的韩语、英语翻译平台,为辖区国际友人提供便利。依托地域优势,吸引山东工商学院学生来社区做志愿者,形成了以居民为主体的社区志愿者和以大学生志愿者、“双管双责”党员志愿者、“五老”志愿者、黄海义工、社会志愿者等志愿服务队伍为补充的近1000人的志愿服务活动群体。  芝罘区幸福街道开源社区结合社区实际,依托5000多平米的社区活动服务中心,建立志愿者之家,打造了“幸福28”“幸福天使”两大志愿服务品牌。开源社区居委会主任张爱娜告诉记者:“每月的28日,辖区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志愿者来到社区免费向居民提供法律咨询,附近5所医院都会派出医护志愿者到社区开展义诊活动。”(汪道霞 唐克)(完)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浅谈新媒体与大学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