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印度群岛公司商贸经营活动的特点

荷兰东印度公司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荷兰东印度公司
Flag of the Dutch East Indies Company1602年荷兰建立的具有国家职能、向东方进行殖民掠夺和垄断东方贸易的商业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DutchEast India Company)成立于日,1799年解散。荷文原文为Vereenig 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简称VOC,中文全文应译为联合东印度公司。其公司的标帜以V串连O和C,上方的A为阿姆斯特丹的缩写。外文名称DutchEast India Company总部地点荷兰阿姆斯特丹经营范围贸易公司员工数25000名
荷兰东印度公司(Dutch East India Company)成立于日,1799年解散。荷文原文为Ver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简称VOC,中文全文应译为联合东印度公司。其公司的标帜以V串连O和C,上方的A为阿姆斯特丹的缩写。在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将近两百年间,总共向海外派出1772艘船,约有100万人次的欧洲人搭乘4789航次的船班前往亚洲地区。平均每个海外据点有二万五千名员工,一万两千名船员。
荷兰东印度公司是第一个可以自组、发行,也是第一个,并被获准与其他国家定立正式条约,并对该地实行与统治的权力。
1602年荷兰建立的具有国家职能、向东方进行殖民掠夺和垄断东方贸易的商业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DutchEast India Company)成立于日,1799年解散。荷文原文为Vereenig 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简称VOC,中文全文应译为联合东印度公司。其公司的标帜以V串连O和C,上方的A为的缩写。在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将近两百年间,总共向海外派出1772艘船,约有100万人次的欧洲人搭乘4789航次的船班前往亚洲地区。平均每个海外据点有二万五千名员工,一万两千名船员。见西欧16~18世纪的海外殖民掠夺。(States-GeneraloftheNetherlands)给予公司在亚洲进行殖民活动21年期限的垄断权.这是世界上第一家跨国公司也是第一个发行股票的公司.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特大公司,政府持有股份,有为战争支持薪水,与外国签订条约,铸造货币,建立殖民地等权利,在近200年的时间里,在世界贸易中有重要影响力,每年给政府分红18%,直到1800年公司正式解散,其财产和债务由(BatavianRepublic)承担,公司的殖民地成为,在19世纪又扩展到了整个群岛,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印度尼西亚。荷兰东印度公司是建立于17世纪的,当时的各国兴起海上刻有荷兰东印度公司标志的钱币冒险,探寻世界,更发展外海的商机。16世纪的在地区已有与商业发展,1560年代,一群荷兰商人派浩特曼(Cornelis de Houtman,-1599)至葡萄牙刺探商情,浩特曼回国后这群商人便成立一家公司,利用这个资讯往地区发展,从1595年4月至1602年间,荷兰陆续成立了14家以东贸易为重点的公司,为了避免过度的商业竞争,这14家公司于是合并,成为一家联合公司,也就是荷兰东印度公司。荷兰当时的国家议会授权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东起好望角,西至南端具有贸易垄断权。
荷兰东印度公司由位于、泽兰省的密德堡市、恩克华生市(Enkhuizen)、特市(Delft)、荷恩市(Hoorn)、市(Rotterdam)六处的办公室所组成,其董事会由七十多人组成,但真正握有实权的只有十七人,被称为(Heren XVII),分别是阿姆斯特丹八人、泽兰省4人,其他地区各一人。
荷兰东印度公司是第一个可以自组佣兵、发行货币,也是第一个股份有限公司,并被获准与其他国家定立正式条约,并对该地实行殖民与统治的权力。
荷兰东印度公司在的巴达维亚(今印尼的)建立了总部,其他的据点设立在、上。
到了1669年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已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私人公司,拥有超过150艘商船、40艘战舰、五万名员工、与一万名佣兵的军队,股息高达40%。认购股份的热潮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共释出650万供人认购,当时的10盾约等于1英镑,而1660年代荷兰一位教师的年薪约280盾,光阿姆斯特丹一地就认购了一半的股份。商船“阿姆斯特丹号”模型1619年(Jan Pieterszoon Coen)被指定为东印度公司总督.这是一个极有远见的人,他看到了把公司变成亚洲一支力量的可能性,为此他不惜残暴地使用武力.1619年科恩来到建立了公司新的总部.为了建立对丁香贸易的垄断权,他将上的(Banda Islands)原住居民杀死或赶走.科恩第二次成功的冒险是成功的建立起了亚洲国家贸易体系,将其贸易足迹延展到,,等.1640年公司获得了的(Galle),赶走了葡萄牙人,从而打破了葡萄牙人的贸易垄断,1658年公司围攻斯里兰卡首都,到1659年葡萄牙人印度的沿岸据点都被荷兰人夺去.1652年公司在建立据点,以为公司来往的船员进行补给,这块据点后来变成为荷兰的(Cape Colony).此外荷兰还在,,,暹罗(今),(),(今),印度马拉巴海岸(Malabar Coast)和科罗曼德海岸(Coromandel Coast).不过1662年将荷兰人赶出了台湾.到1669年公司已经成为有史以来世界上最富有的公司,拥有150条商船,40条战舰,50000名员工和10000人的私人武装,公司投资的收益率为40%.荷兰东印度公司原先在附近活动,但当时中国明朝政府认为澎湖为其领土,使得荷兰人于1624年转而到当时未有实质政府统治的(今台湾)(今)设立据点,占领台湾的期间由1624年至1662年。当年的建筑如、等仍留至今,唯多已倾圯。
台湾安东尼堡(Fort Anthonio)占领台湾的目的是为对中国、日本、与东南亚据点的枢钮,并垄断(殖民地)与中国间的贸易。主要的输出贸易内容包括砂糖、鹿皮、鹿肉、、藤、米,转运贸易内容包括荷兰的金属、药材,巴达维亚的香料、胡椒、琥珀、麻布、棉花、鸦片、锡、铅,中国的丝织品、陶器、黄金。
以鹿皮为例,在1634年到1638年短短四年之间,由台湾输出到日本的张数由十一万张成长到十五万张。到了1658年,台湾砂糖的输出量已经足够供应日本与波斯的需要,并增加巴达维亚为输出对象。
荷兰东印度公司亚洲约有35个据点,日本据点的获利为38.8%排名第一,第二名即是获利25.6%的台湾,但荷兰东印度公司在这些地方的获利主要是配送给荷兰的股东,而非用回馈当地人或用于当地的建设。
当时在台湾经营贸易的国家除了荷兰,尚有,鉴于日本人的经济竞争,荷兰遂对日本商人课征10%的税,引起双方不满,甚至发生,1628年两方终止贸易,1632年才又恢复,但日本在不久之后进入时代。除此之外,因为荷日两方政府对于其所有领地都有司法权执行的权力,为此两方也发生过冲突。1602年:3月20日成立。Dutch Batavia in the 17th Century1603年:公司船员韦麻朗经由由巴达维亚抵达,与葡萄牙的战争失败。
1604年:8月7日抵达澎湖,但12月15日被的军队驱离。
1607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由葡萄牙手上攻下(Ambon)岛,并设置商馆。随后也在此设立商馆。
1619年:在爪哇的西达维亚成立东印度地区的总部。
162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再度占据澎湖。
1623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杀害英国商馆的10名馆员。
1624年:大明帝国军队与荷兰经过8个月的战争后,荷兰人退守台湾。
1638年:日本锁国,葡萄牙人被日本赶走,荷兰东印度公司垄断日本贸易
1641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占领葡领
1648年:,西班牙承认荷兰独立
1652年:在好望角成立殖民地。
1661年:4月,占领澎湖并以之为据点,开始攻打台湾的荷兰人。
1662年:2月,荷兰投降。退出台湾
1704年:第一次爪哇战争(~08年)
1719年:第二次爪哇战争 (~23年)
1740年:巴达维亚华人起义
1749年:第三次爪哇战争(~55年)
1795年:占领荷兰
1799年:12月31日解散。荷兰东印度公司解散的主要原因在十八世纪时,荷兰与英国之间的战争不断,两国在年间的战争,由于国内对于亚洲货品的需求量大减,导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经济出现危机,终于在日宣布解散。公司遗址为现今。荷兰东印度公司(Dutch East India Company)成立于日,正值欧洲的大航海时代,荷兰文简称VOC。荷兰东印度公司是第一个可以自组佣兵、发行货币,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由位于阿姆斯特丹、、恩科豪森、、荷恩和的6处办事处所组成。到1669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已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私人公司,拥有超过150艘商船、40艘战舰、5万名员工、与1万名佣兵的军队,股息高达40%。认购股份的热潮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共释出650万供人认购,仅阿姆斯特丹就认购了一半的股份。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空前规模在国际贸易的历史上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记。
随着时间的流逝,荷兰东印度公司虽然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它却在荷兰的土地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以下为我们挑选了一些重要的东印度公司遗址。
:位于附近,展示了阿姆斯特丹和有关东印度公司的历史。
老教堂:最初建于13世纪。教堂内共有5座航海英雄的墓碑,其中包括雅克布·范·赫姆斯(Jacob van Heemskerck)的纪念石。
老证券交易所:建于年,由建筑师Hendrick de Keyser设计,当时正值17世纪债券交易的发展时期。大量政府债券和公司股票在这里进行交易。
东印度公司旧址:公司旧址的巨大阁楼上曾储藏食品和亚洲的产品,而楼下则是一个屠宰场。新的翼楼于1606年建成,包括管理者的会议室、财务室和税收室。
荷兰海事博物馆:博物馆最引以为傲的是一艘古代东印度公司的轮船。此外,众多的展品也向人们述说着东印度公司不为人所知的故事。馆外的河面上停靠着一艘阿姆斯特丹东印度公司货船的仿制品,供游客登船参观。
东印度公司:建于1682年,展厅内再现了当时的场景并播放影片。
东印度公司仓库:为精美的阶梯形山形墙建筑,其中一座为香料仓库。
Foreesten之家:建于1724年,为式风格。该建筑原为荷恩最富有的家族--Foreesten的家。并且该家族出了若干位东印度公司的管理者。
Westfries博物馆:博物馆展示了这一地区17世纪的历史,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大量关于东印度公司的重要文物。
代尔夫特Delft
过磅房:位于代尔夫特市中心的过磅房建于16世纪。货物通过船只运送到建筑的后方。东印度公司进口的大量货物经此秤重。
De Kolk港:东印度公司的船屋停靠在Schie河的代尔夫特港口De Kolk。
东印度之家:建于1631年,是东印度公司代尔夫特办事处的所在地。
老教堂:代尔夫特教区最古老的教堂,建于14-15世纪。多位东印度公司重要人物都葬在此。
恩科豪森Enkhuizen
博物馆:恩科豪森曾是东印度公司重要的造船基地,制造了超过200艘船只,并为尽330艘船只进行装配。在博物馆中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
:博物馆为,有超过130间房屋、商店等,全面地展现了地区人们的生活和劳作。其中仓库阁楼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东印度公司的年代。
米德堡Middelburg
Lampsins之家:是典型的17世纪船主的居所。Cornelis Lampsins是荷兰东印度公司众多的投资人之一,而且还是17世纪泽兰省最有影响力和最富裕的船主。
Zeewus博物馆:博物馆在东印度公司所在区真实地再现了公司管理的方方面面。
鹿特丹Rotterdam
Hoge Brug桥:位于Delfshavense Schie河流入Schie河的交汇处。这座桥原本有5个拱洞。东印度公司的货物都是通过此桥从Delfshaven运送到代尔夫特。
Piet Heyn塑像:Piet Heyn是鹿特丹Delfshaven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为了纪念这位航海英雄,维廉姆三世于1870年在Achter港附近为塑像揭幕。该塑像所在地被称为Piet Heyn广场。
东印度海仓库:Delfshaven于1671年开始为东印度公司兴建仓库。造船的所有原材料和设备都储存在此。仓库的前面是Achter港。
:东印度公司在Delfshaven建造了111艘小船,以满足亚洲贸易需要。·1983,兰领东印度史。文史哲出版社。ISBN:
·曹永和、包乐史、江树生主编,1997,荷兰东印度公司有关台湾档案目录。:。
·成耆仁,2002,寻根:荷兰东印度公司与陶瓷丝路纪行。馆刊(历史文物) 12:67-73。
·Dyke,Paul Arthur Van著、查忻译,2000,荷兰东印度公司在1630年代东亚的亚洲区间贸易中成为具有竞争力的原因与经过。暨南史学:123-44。
·康培德,1996,Encounter,Suspicion and Submission: The Experiences of the Siraya with the Dutch from 1623 to 1636 (相逢、疑虑与臣服:西拉雅人与荷兰人于1623年至1636年间之关系)。研究 3:195-216。
·梁志明,2003,荷兰东印度公司在的兴衰。历史月刊:40-47。
·林昌华,2003,牧师写给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书信手稿。台湾风物 53:9-14。
·林伟盛,2005,荷据时期台湾的国际贸易:以生丝贸易为主。国史馆学术集刊:1-31。
·任莉莉,2003,大航海时代的之恋: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四百年遥想。故宫文物月刊 20:12-21。
·汤锦台,2001,大航海时代的台湾。果实出版社。ISBN:
·巫静宜,2003,探险?海盗?贸易瓷:浅绘十七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转运的中国贸易瓷地图。故宫文物月刊 21:28-47。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第6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与经济政策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2.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第6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与经济政策
人​民​版​历​史​高​三​一​轮​复​习​课​件​(​含04​各​省​高​考​题​及​解​析​)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2.51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荷兰东印度公司与中国明清瓷器
&&&&&&&&&&&&&&&&&
荷兰东印度公司与中国明清瓷器
&&&&&&&&&&&&&&&&&&&&&&&&&&&&&&&&&&&&&&&作者:冯先铭&冯小琦
&&&&&&&&&&&&&&&&&&&&&&&&&&&&&&&&&&江西文物
Rlics From Jiangxi1990年第2期
一、荷兰东印度公司
1557年葡萄牙侵占澳门,从此澳门成为葡萄牙的贸易中心,从事着与中国有限的贸易活动。中国产品由葡萄牙人少量地带往欧洲,那时中国产品的价格是极为昂贵的。里斯本和安特卫普是当时东方货物的定期集结地。1585年安特卫普作为世界市场的地位逐渐下降,那里的商品向荷兰阿姆斯特丹转移,荷兰的许多城市成了贸易中心。这种形势使几个荷兰人包括船主们下决心自己经营亚洲产品。神秘的中国是他们的一个重要目标,中国的丝绸、茶叶、漆器、瓷器、药品以及其它有价值的物品在欧洲市场可以获得巨大的利益,强烈地吸引着他们。当时荷兰在各方面力量还不足以与其它国家抗衡,想避免同葡萄牙的直接对抗,试图寻找一条向北到达印度的航线。然而,所有向北探险都失败了。1594年,九个阿姆斯特丹人建立了“远陆公司”,并提供了一支可以绕道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船队装备,荷兰国会及省长支持这项计划。1595年船队出发,两年后返回,此次探险的结果是令人失望的,带回来的货物很少,而且只有三分之一的船员生还。然而去亚洲的航线开辟了,新加坡附近的万(B&antam)成为荷兰的贸易中心。
此时,荷兰的许多城镇建立了公司,商人们被纷纷派往东亚。在激烈的竟争中商船都装备起来了,但这还远远不能构成其在亚洲的军事优势,葡萄牙还在不惜任何代价地维护着他们对商品的垄断地位。荷兰认为公司间的合作将使他们处于有利的地位,于是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建立,并月垄断了东到好望角,西到麦哲伦海峡间的贸易。公司从政府那里得到许多特权,诸如建立军事要塞、组建军队,甚至以政府名义同外国签订条约等等。
二、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贸易
正如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倡导者彼德一范·达姆(Pieter&Van&Dam)在他的中国与东印度公司的有关章节里一开始所描述的:这个公司一建立就开始着眼于同中国的贸易,原因是中国产品在欧洲可牟取暴利7a尤其是1602年、1603年荷兰先后截获了两艘葡萄牙商船,船上的中国货物一次拍卖竟获得上百万荷兰盾,这大大增强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经营中国产品的决心,公司先后在台湾、广州、福州、厦门、金门岛同中国贸易,从下面有关材料的数字可以看出荷兰东印度公司与中国的贸易情况:
据国外有关档案的统计,从荷兰东印度公司建立到康熙三十四年(1b02-1695)贩运到欧洲的中国瓷器约二千万件,包括明、清时期的青花、五彩及广彩瓷器;另一项统计从万历三十二年到顺治十三年()销到荷兰的瓷器达三百万件,平均每年六万件。雍正十二年(1734)一年销到荷兰四十万件中国瓷器。荷兰人C.J.A.Jorg(约尔格)详细描述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活动②:十七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建立后,面临着来自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丹麦等方面的竞争,公司的地位还不稳固,还由于中国政局变化等因素,公司与中国的贸易活动时断时续。到十八世纪二十年代,荷兰东印度公司建立了与中国频繁的贸易联系,几乎每年都有船只到中国,根据荷兰东印度公司档案记录年来广州的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船只有231艘,年来广州的该公司成员近千人次;1729-1793年从广州返回的荷兰船只带回的货物有六类:茶叶、瓷器、生丝、纺织品、药品以及其它杂物包括大黄、姜黄、大茵香、古米、金、漆器、扇子、壁画、金属锌、锡、铁、藤等。在所有的货物中茶叶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瓷器。以1733年为例,瓷器占贸总数448,349荷兰盾的19.900,虽然瓷器在每年贸易总额中所占比例并不大,但从数量上看。每年运往荷兰的瓷器也达几万件,甚至几十万件。运往欧洲的瓷器除荷兰东印度公司以外,还有英国东印度公司(1698年建立)和法国东印度公司(1719年建)。雍正十二年(1734)运到法国的瓷器有68000件,乾隆三十九年(1774)运到英国的瓷器约40万件,乾隆+五一四十六年()的三十二年间运往瑞典的瓷器达110万件。
销往欧洲的瓷器有青花、五彩和广彩等品种,青花有明代万历时期的“克拉克”(音译)瓷,明末清初的青花瓶、罐、军持、盒子、执壶等。有些器物从造型到纹饰完全是中国传统风格,有些器物则适合欧洲需要,造型、纹饰完全按欧洲人喜爱的式样烧制;亦有中、西方风格融为一体的器物,如明末清初的青花瓶,瓶的颈部绘郁金香花纹(图版玖,1),腹部绘中国传统的图案山水、花鸟等。郁金香是荷兰的国花,带有这种花纹的器物显然是荷兰的订货。
三、欧洲拍卖与收藏的中国瓷器
荷兰东印度公司一建立就着手于同中国的贸易,瓷器是仅次于茶叶贸易的一个重要经营项目。从目前欧洲各国收藏的中国瓷器可以想见当时销往欧洲瓷器的数量之多与品种之丰富。1986年藉协助葡萄牙国家博物馆鉴定瓷器及参加荷兰中国瓷器拍卖的机会,走访参观了欧洲的二十多个博物馆,对其收藏的中国贸易瓷有了初步了解。
1986年4月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拍卖由哈彻打捞的沉船中的瓷器。哈彻于七十年代组建了一个打捞公司,勘察和打捞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英国、荷兰和德国沉没的战船和贸易货船。由于从沉船中发现了更早的手工艺术品,因此他的兴趣日益浓厚,致力于16-17世纪欧洲与远东之间海域的沉船打捞工作,并不断取得成功。其打捞品已进行过多次拍卖。此次拍卖的瓷器约十万件,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Geldermalsen号商船,此船沉没于1752年(清乾隆十七年)。十万件瓷器中有九万件是乾隆时期的外酱釉里青花的盘、碗,其次是黑彩执壶等。1984年在同一地点两次拍卖我国明末清初的青花、蓝釉、白釉瓷器,其中有不少为青花“克拉克”瓷盘,青花各式执壶、瓶、罐、盒、军持等,蓝釉有盘、碗、瓶、壶、高足杯、盒子等③。
在欧洲访问的一个月当中,共参观了荷兰、葡萄牙、比利时、法国的二十多个博物、馆,看了三千多件我国明、清时期的外销瓷和流往欧洲的历代陶瓷器。在荷兰参观了海牙油画博物馆、伊德镇博物馆、格罗宁根省博物馆、内瓦尔特省博物馆、海牙市博物馆及数十家古骨店。博物馆收藏的中国瓷器较精致的有唐长沙窑贴花壶、元磁州窑凤纹、云雁纹罐及四系瓶、元青花瓷器、大量的为明末清初的青花、五彩外销瓷器。内瓦尔特博物馆收藏有中国瓷器四百件,以青花和康熙时期的纹章瓷较多,纹章瓷是通过荷兰东印度公司于十八世纪初期在中国订烧的,盘上分别彩绘荷兰八个省的省微。海牙市博物馆收藏近百件中国瓷器,质量很高,其中一件雍正粉彩陶冶图纹缸很有价值。缸外面画瓷器生产过程图;里面画鱼藻纹,粉彩浓重。在瓷器上绘陶冶图的,国内收藏有几件,但此件年代最早,其烧制时间比唐英绘陶冶图的时间为早。比利时布鲁塞尔中国宫,外观为中国广东的建筑形式,室内为欧洲风格,是中西文化结合的艺术殿堂。那里共展出了中国瓷器二百八十件,有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五彩、广彩及青花瓷器,都很精致,纹章瓷亦不少;布鲁塞尔皇家博物馆也展出中国瓷器三十件。在葡萄牙里斯本古典艺术馆、家庭博物馆、古本江博物馆、辛特拉宫、卡斯特罗等七个博物馆看了约九百件瓷器。其中古典艺术馆收藏丰富,有古典、现代亚、欧、中东各国的艺术品,瓷器九十八件,以明、清瓷器为多,一件明代万历青花瓷器上写有“澳门”(M&a-,cao)字样,说明这件器物是澳门订烧的。古本江博物馆所藏的中国瓷器有康熙、雍正时期的五彩、粉彩瓷器,是藏品中最精致的部分。卡斯特罗和波尔普市达赖司博物馆分别收藏中国瓷器二百件和三十件,多为明清时期产品。
四、克拉克瓷器
前面提到欧洲不少国家收藏有克拉克瓷器。克拉克瓷器是外销瓷中数量居多的一个品种。这类瓷器最初于十六世纪由葡萄牙人带到葡萄牙和西班牙,当时两国的国王都拥有这类瓷器,而且还有自己的展室。豪门富商亦仿效建造收藏中国瓷器的展室,一时间王宫富豪用中国这种青花瓷器装饰中国风格的居室展厅成为风尚。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建立不久,接连捕获了葡萄牙克拉克(葡萄牙文Karrack)商船The&San&Jago和TheSanta&Catharina号,船上的货物是我国万历时期的青花瓷器,这些瓷器分别在荷兰的米德尔堡和阿姆斯特丹拍卖,由于这些瓷器是初次到达荷兰,而且是在葡萄牙克拉克商船中的,故名克拉克瓷。由于拍卖获利甚丰,所以中国的青花瓷器成为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重要商品。中国瓷器通过荷兰东印度公司大量销往欧洲,价格较前有所下降,中产阶级也可以拥有这类瓷器,从十七世纪的绘画中,特别是荷兰生活画上,克拉克瓷盘、碗、果碟、酒杯、酒壶、军持等经常出现(图版拾)。由此可见欧洲人对克拉克瓷器的喜爱程度。
1976年在圣赫勒拿岛海湾发现了Wit-to&Leeuw号沉船,此船于.613年沉没。从沉船打捞的结果来看,船上运载的大宗商品是克拉克瓷。另一艘沉船Banda号于1615年沉没于毛里求斯海岸,船上亦有克拉克瓷器。由此看出:十七世纪初期克拉克瓷已作为大宗商品销往海外。目前这种被欧洲人称为克拉克瓷器的传世品主要收藏在欧洲一些国家博物馆、私人收藏家及古董店中,其次象肯尼亚、日本等东南亚一些国家亦有收藏。这类瓷器碎片的出土范围就更加广泛了。下文就所掌握的材料,分几个问题谈谈克拉克瓷器。
&&&&1、克拉克瓷的名称由来
克拉克瓷器从广义解释是泛指明代万历时期的青花出口瓷器。之所以称为克拉克瓷是由于这类瓷器是在被捕获的葡萄牙克拉克商船中发现的。为纪念这次胜利,把初次到达这个国家的,而且是十分精致的瓷器叫作克拉克瓷器。关于克拉克瓷器一名荷兰阿姆斯丹Rijks博物馆的陶瓷学者有详细的考证④。日本陶瓷学者把这类瓷器定名为“芙蓉手”,以其形似一朵盛开的芙蓉花而得名。
2,克拉克瓷器的造型、纹饰特征
克拉克瓷器包括盘、碗、瓶、军持等。以盘为多而具典型性。器物一般薄胎,盘有圆口及菱花口,内底微凹,圈足微向内斜,足上多粘有砂粒。克拉克瓷的最主要特征表现在装饰上,中心的主题纹饰多为花卉、花篮、禽鸟及动物纹,盘内壁一般为八个或六个扇形(亦有椭圆形)开光,开光内绘杂宝等图案,有的盘壁还模印出花瓣或开光的轮廓(图版玖,2、3多图版拾,2、3、4、5)。除纹饰以外,有些器物上还写有“福”、“寿”、“福寿康宁”等文字,还有用英文书写的“澳门”字样,这种字样经常出现在欧洲的盾形纹章上,可能是澳门官员的定货。
3、克拉克瓷年代的判定
目前一般认为克拉克瓷器是明代万历时期的出口瓷器,但亦不排除清代初期也有少量的克拉克瓷器的可能性。从下面材料可以印·汪这一观点:一、旧金山附近的德累克湾考古遗址发现了十六世纪的中国瓷片,其中包括克拉克瓷,这批瓷片来自C&olden&Hi-nd号船,此船是1595年沉没的,二、1602年、1603年荷兰捕获的葡萄牙船上有克拉克瓷器;三、1613年Wltte&Leeuw号沉船中主要为克拉克瓷器;四、西班牙沉船SaoConcalo号和C&oncepcion号分别于1630年和1641年在南非海岸和多米尼亚共和国水域沉没,船上有克拉克瓷器,五、江西南城明益宣王朱诩翱墓出土克拉克青花大盘,墓主人葬于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④;六、江西广昌万历元年到顺治二年纪年墓出土克拉克大盘,七、从传世的克拉克瓷器看,绝大部分器物的风格特征是万历时期的。
4、克拉克瓷窑口的判定
克拉克瓷是外销瓷已为国外传世及出土物所证明。近几年国内亦陆续发现及出土了一些,虽然数量不多,但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国内博物馆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江西省博物馆均有收藏。值得注意的是景德镇湖田窑发现了克拉克瓷标本,虽然数量很少,也没发现窑具,但从传世器物特点看,景德镇烧克拉克瓷是没有疑问的。从克拉克瓷外销数量之大看,江西其它窑亦有可能烧制这类瓷器。江西广昌近年发现了克拉克瓷,有着自身的特点,风格有异国情趣,兼有传统装饰。。广昌出土的克拉克瓷数量较多,器物为盘,盘内亦有六或八组开光,中心有葵花等纹,与国外出土者极为相似。值得注意的是广昌出上的克拉克盘每件都有裂痕,是次品,由此更证明了这类瓷器确实是外销,只有次品才内销。广昌出土的克拉克瓷是景德镇窑还是广昌窑烧造的还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
5、克拉克瓷的仿制
克拉克瓷一经进入欧洲市场就颇受青睐,商品远远满足不了需要,所以当中国海运一度遭到禁止时,日本即取代中国向欧洲出口青花瓷器,克拉克瓷是日本模仿中国瓷器的品种之一。日本江户时代伊万里、有田窑均仿制中国的克拉克瓷器。日本出光美术馆收藏的直径30-40厘米的大盘,中心绘盆花、纹章等图案,风格与中国青花瓷极相似(图版玖,4、5)。一件41厘米的大盘中心写有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英文缩写字母V.0.&c标志,可以断定是荷兰东印度公司向日本的订货。
除日本伊万里和有田窑以外,模仿克拉克瓷的还有德国、西班牙、荷兰、英国、伊朗等国,都有仿制品传世,盘的纹饰布局与中国近似,中心纹饰有莲池水禽、花鸟、花篮、人物、动物等纹饰,盘内壁为六至九个开光,但以八组开光为多,七组、九组开光较少。开光内纹饰布局多为四组相对。有的纹饰完全仿中国图案,如日本仿品,只在局部略有变化,也有象伊朗、西班&牙、德意志的仿品,画风完全属异国情调,一望而知非中国制品。
(责任编杯陈定荣)
①②C.J.&A&.Jorg《Porcelain&and&the
Dutch&China&Trade》。
③CHRISTIE'&S(佳士德)1984.&3
1984.6拍卖目录.
④荷兰aFIJI姆斯特丹Rijks博物馆C&.L.v_
an&der&pill-ketel主编《1613年W&z-
TT&E&LEEUWP-运载的瓷器》。
⑥参见《文物》1982年8期。
荷兰东印度公司
联合东印度公司(: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简称VOC,意为“联合东印度公司”),通称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于3月20日,解散。其公司的标帜以V串连O和C(上方的A为的缩写,代表该船只或设备是阿姆斯特丹所派出,若为密德堡市派出者则加注M字,依此类推。)在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将近200年间,总共向海外派出1,772艘船,约有100万人次的欧洲人搭乘4789航次的船班前往地区。平均每个海外据点有25,000名,12,000名。
荷兰东印度公司建立于17世纪的,当时的欧洲各国兴起海上冒险,探寻世界地理,更发展外海的商机。16世纪的在地区已有与商业发展,代,一群商人派浩特曼(,1565年-1599年)至刺探商情,浩特曼回国后,这群商人便成立一家公司,利用这个资讯往东印度地区发展,从1595年4月至间,荷兰陆续成立了14家以贸易为重点的公司,为了避免过度的商业竞争,这14家公司于是合并,成为一家联合公司,也就是荷兰东印度公司。荷兰当时的国家议会授权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东起南端,西至南端,具有贸易权。
荷兰东印度公司由位于、(位于)、、、、六处的办公室所组成,其董事会由70多人组成,但真正握有实权的只有17人,被称为(Heren
XVII),分别是阿姆斯特丹8人、泽兰省4人,其他地区各一人。
荷兰东印度公司是第一个可以自组、发行,也是第一个,并被获准与其他国家定立正式条约,并对该地实行与统治的权力。
17世纪荷兰商业公司所占领的土地,荷兰东印度公司所占有的地区以浅绿色表示,范围含盖了与大西洋中的。
&&& ,荷兰东印度公司在的(今的)建立了总部,其他的据点设立在、上。
到了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已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私人公司,拥有超过150艘商船、40艘战舰、20,000名员工、与10,000名佣兵的军队,高达40%。认购股份的热潮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共释出650万的供人认购,当时的10盾约等于1,而代荷兰一位的年薪约280盾,光阿姆斯特丹一地就认购了一半的股份。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印度公司中文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