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的水解或氧化与溶剂极性顺序表的极性相关吗

傣族药竹叶兰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的抗氧化性研究--《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14期
傣族药竹叶兰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的抗氧化性研究
【摘要】:为了研究竹叶兰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不同极性有机溶剂萃取法将竹叶兰提取物分为氯仿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等4个不同极性部位。分别测定其活性物质多酚、黄酮、皂苷含量,考察其对羟自由基(·OH)和脂质过氧化能力的抑制活性的抗氧化活性研究,并且与芦丁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表明,竹叶兰不同部位提取物均有抗氧化活性,呈显著剂量效应关系;其抗氧化效果因反应体系的不同而不同,且不同极性部位抗氧化活性稍有差异。相同质量浓度的氯仿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与芦丁相比略高于芦丁对照,水相则低于相同质量浓度的对照。竹叶兰提取物的4种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中乙酸乙酯相的抗氧化作用最强。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R29【正文快照】:
0引言傣族药竹叶兰(Arundina graminifolia)为兰科竹叶兰[1-2]属(Arundina)植物,别名长杆兰、草姜、大叶寮刁竹、山荸荠[1-2],是种食疗皆宜的植物,傣族称为“雅解”。药用部位为全草和根状茎,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散瘀止痛、消炎利尿的作用。竹叶兰是傣族人民熟悉的解毒药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莫开菊;柳圣;程超;;[J];食品科学;2006年09期
刘美凤,丁怡,张东明;[J];中国中药杂志;2005年05期
张尔贤,俞丽君,周意琳,肖湘;[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1996年02期
郑德勇,安鑫南;[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简乐,郎惠卿;[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3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郑德勇,安鑫南;[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郑德勇,安鑫南;[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朱勤艳,陈振宇;[J];分析试验室;1999年04期
陈季武,胡天喜,朱振勤;[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3期
陈季武,朱振勤,杭凯,杨晓宁;[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王占彬,郭鲜敏,杨兰香,张为民,张宏文;[J];河南农业科学;2005年09期
彭永宏,曾佑炜,徐良雄,龙刚;[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王建英;任引哲;王迎新;;[J];化学世界;2006年01期
崔剑,李兆陇,洪啸吟;[J];化学学报;2004年12期
张尔贤,俞丽君;[J];中国海洋药物;199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美凤;丁怡;;[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仇农学;王宏;赵雁武;;[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分册[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曹炜;[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王英平;[D];吉林农业大学;2004年
王静雪;[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张坤生;[D];天津科技大学;2005年
江洪;[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王焕弟;[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6年
贾振宝;[D];江南大学;2006年
冯涛;[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万茵;[D];南昌大学;2007年
刘红;[D];华南理工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侯智霞;[D];河北农业大学;2001年
廖立新;[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姜平平;[D];天津科技大学;2003年
李伟;[D];沈阳药科大学;2003年
曾佑炜;[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徐良雄;[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李干红;[D];西南农业大学;2004年
胡文琴;[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朱惠丽;[D];天津科技大学;2004年
张亮;[D];天津科技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明全忠,林艳芳;[J];中国医药学报;1999年03期
陈少裕,何友钊;[J];福建林学院学报;1986年02期
何友钊,吴晨衍;[J];福建林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朱建华,叶国藩;[J];福建林学院学报;1990年04期
郭文硕,黄宗安;[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严逸伦,范义荣;[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时忠杰,胡哲森,林永英;[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李安平,谢碧霞,王纯荣,江年琼,钟海雁;[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郑德勇;[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傅瑞树;[J];福建林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美凤;[D];清华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常占瑛;高晓黎;马桂芝;;[J];时珍国医国药;2010年02期
张慧芸;孔保华;孙旭;;[J];食品科学;2010年05期
李囡囡;贾倩;杜海红;丁红;;[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王永奇;侯蕾;史丽颖;唐玲;郭雨;牟红梅;冯宝民;;[J];时珍国医国药;2010年03期
刘琨;杨再雍;;[J];时珍国医国药;2010年03期
龙鳞;;[J];今日民族;2010年02期
侯蕾;唐玲;史丽颖;冯宝民;王永奇;;[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刘善新;靳光乾;;[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年05期
冀德富;郭东艳;裴妙荣;;[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刘质净;李丽;王晶;闫静;刘春明;;[J];时珍国医国药;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友联;蔡磊;喻子牛;刘作易;Hyde,K.D.;;[A];2010年中国菌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刘学铭;胡淑琴;;[A];2010年中国菌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杨友联;蔡磊;喻子牛;刘作易;Hyde K.D.;;[A];2010年中国菌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刘学铭;胡淑琴;;[A];2010年中国菌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李玥;孙志蓉;孙素琴;廖晓康;刘宁;严建红;;[A];第二届全国中药商品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刘义;;[A];新药研发暨新药发现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0年
胡淑琴;赵晓丽;陈智毅;刘学铭;;[A];第九届全国食用菌学术研讨会摘要集[C];2010年
于丽丽;陈丹;叶梦屏;陈丽君;邱红鑫;刘永静;;[A];2009全国中药创新与研究论坛学术论文集[C];2009年
楠极;李远志;何洛强;徐莉珍;;[A];2009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应国清;廖青青;易喻;梅建凤;王鸿;;[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有机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记者 谢军;[N];光明日报;2005年
本报记者 黄辛;[N];科学时报;2005年
仇逸 李莉;[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段立胜 易国南 于凤琴;[N];中国绿色时报;2003年
编译;[N];中国花卉报;2003年
编译;[N];中国花卉报;2003年
燕京;[N];中国包装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董强;[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徐超炯;[D];浙江大学;2010年
刘亚光;[D];东北农业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顾雁蕾;[D];浙江大学;2011年
朱文杰;[D];浙江大学;2011年
王娜;[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李西柳;[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唐丽丽;[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李九月;[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赵金伟;[D];延边大学;2010年
贾荣;[D];吉林大学;2010年
王临宾;[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苏静;[D];山西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有机溶剂可溶的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制备及其性质
有机溶剂可溶的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制备及其性质邹国林,夏璐,李鹏(武汉大学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系430072)摘要本文报道用谷氨酸、十二醇、葡萄糖酸内酯合成了一种精脂(2C(12)GE),并制备了SOD-糖脂复合体.所得的SOD-糖脂复合体是脂溶性的而不是水溶性的,它在乙醇等有机溶剂中的活性比在水中高,而且存在一最适有机溶剂浓度。其对温度、pH、蛋白酶水解的稳定性比天然SOD明显增强。关键词酶-糖脂复合体,超氧化物歧化酶,糖脂,有机溶剂可溶化,稳定性酶催化的高效性、专一性和反应条件温和等特点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并显示出酶将在解决传统有机合成难以实现的对映选择合成、不对称合成等难题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但酶是水溶性生物大分子,在有机溶剂中会沉淀并变性失活。这是因为保持酶活性构象是由氢键等极弱的次级键维系,在有机溶剂中极性降低,活性构象易遭破坏,酶就会失去催化功能。因此研究有机溶剂中进行酶催化反应已成为当前扩大、发掘酶的潜在功能的一...&
(本文共6页)
权威出处:
硬脂酸修饰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邹国林,胡萍,李鹏(武汉大学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系,武汉430072)摘要报道了一种修饰SOD的方法。所得硬脂酸修饰SOD比活力为每毫克蛋白10000单位,经鉴定已达均一程度。测得其分子量为35000.修饰SOD和天然SOD在紫外光区的最大吸收均在265nm。修饰SOD对温度、pH、蛋白酶水解的稳定性比天然SOD增强,且免疫原性消除。在低浓度的某些有机介质中活性比在水中高。关键词:超氧化物歧化酶,化学修饰,硬脂酸,稳定性,免疫原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O的天然清除剂,具有广泛的医用价值,可作为药品及食品、日化产品的添加剂,但天然SOD稳定性较差,具免疫原性,而限制了其应用面。化学修饰是增强酶稳定性,降低免疫原性的有效方法。国内外已用聚乙二醇、聚蔗糖、右旋糖酐、白蛋白、明胶、淀粉等修饰SOD[1-3].这些修饰剂是水溶性大分子,使修饰SOD的分子量变得更大,不易透过细胞膜和皮肤;且一般...&
(本文共4页)
权威出处:
超氧化物歧化酶(soo)可清除体内过修饰和改造;亦可用多种合成的化合物(如量的Oi,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于药品、食品聚乙H$等)对SOD进行修饰和改造[’]。本及日化产品中。由于天然SOD不太稳定,因室曾采用明胶[n、脂质体[‘]、糖脂[‘]、硬脂而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为了提高稳定性.酸’]等对soo进行修饰和改造,提高了稳定可用多种天然的大分子(如明胶、白蛋白、淀性,并改变其溶解性能和免疫原性。本文采粉等)或小分子(如脂肪酸等)对SOD进行用的是以酪氨酸为中心链的聚磷酸酯(D),————其生物相容性好,具有生物可降解的优点。1.2.7rr-**D合成将o.3巴PT溶于ic用它对天然SOD进行化学修饰,得到阿-d二甲基甲酞胶(DMF)中,滴入N,N’-二环soo,并对vr-soo与天然soo的稳定性进己基碳二亚胺0.sg,加入天然soo,于soC—行比较研究。搅拌24h,过滤除去沉淀;将沉淀用2mlDMF分次洗涤,合并滤液。25C...&
(本文共4页)
权威出处:
月桂酸修饰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阎家麒,谢文正(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郑州450045)摘要用月桂酸对超氧化物歧化酶进行化学修饰以改善其稳定性。活化的月桂酸与SOD在40℃碱性条件下反应1h,再用SephacrylS-200柱进一步纯化.修饰SOD活性回收率93%,比活为6000U/mg.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基本上消除了免疫原性并明显地延长了在血液中的半衰期;该产品适用于化妆品和食品。关键词超氧化物歧化酶,化学修饰,酶工程,化妆品StudiesonPreparationandPropertiesofLau-ricAcid-ModifiedSuperoxideDismutase.YanJiaqi.XieWenzheng.(ZhengzhouCollegeofAnimalHusbandryEngineering,Zhengzhou450045).Prog.Biochem.Biophys.Superoxidedismuta...&
(本文共6页)
权威出处: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是一种能专一地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07)的金属酶,具有抗衰老、抗辐射、抗炎和抗癌等作用。但由于SOD在体内半衰期较短,只有5~10 min,稳定性较差,容易失活,尤其SOD具有异源蛋白的免疫原性。因而,无论作为药用酶还是作为化妆品或食品的添加成分,实际应用效果并不理想。为此,近年来国内外应用酶工程方法,用右旋糖酐(dextran)[。叫],聚乙二醇(PEG)[。~5l,聚蔗糖(Ficoll)[’’及药用淀粉‘。’等对SOD进行化学修饰,均取得了比SOD某些性质优越的修饰酶。但是上述修饰SOD分子量过大(10万d),细胞膜无法通透,静脉注射主鱼生丝药塑盘查Chinese J.ofpi‘!尘em.Pharmaceutics 1993年第4期(总66期) ·29·易发生毛细血管栓塞,只有实验室意义,药用价值不大。又由于其修饰工艺成本过高,产品价格昂贵,限制了在化妆品或...&
(本文共4页)
权威出处:
聚乳酸 ( PLA)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在体内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材料 ,在医药领域应用广泛。由于其在体内可缓慢降解以及能通过与其他单体共聚得到可在大范围内调节此性能的性质 ,近年来 ,以聚乳酸及其共聚物作为载体材料进行缓、控释给药研究已成为药剂学研究的热点 [1] 。对于小分子药物 ,药物聚乳酸微球的制备方法有溶剂挥发法、界面聚合法、熔融法、喷雾干燥法等 [2 ] 。生物大分子药物如蛋白质、多肽等由于亲水性强 ,稳定性差 ,一般采用 w/o/w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微球。超氧化物歧化酶 ( SOD,1 )是生物体内重要的抗氧化金属酶之一 ,对某些病症如缺血再灌流综合征、氧中毒、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具有治疗和保健作用 [3 ] 。与其它药用酶相比 ,1稳定性较强 ,温度和有机溶剂等对其影响相对较小 ,这为制备微球提供了较好的内在条件。本文以 1为模型蛋白 ,以乳酸 -羟乙酸共聚物 ( PLGA)为载体材料 ,采用超声 w/o/w复乳...&
(本文共4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第八章 注射剂与眼用制剂模拟试题题库
本试题来自:多项选择题:下列有关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叙述中,错误的是
A、同系物药物分子量越大,增溶量越大
B、助溶的机理包括形成有机分子复合物
C、有的增溶剂能防止药物的水解
D、同系物增溶剂碳链愈大,增溶量越小
E、增溶剂的加入顺序能影响增溶量
正确答案:有, 或者
您可能感兴趣的资料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多项选择题:
A、制成可溶性盐
B、引入亲水基
E、加入助溶剂
答案:有,多项选择题:
A、溶剂的极性
B、药物的晶型
C、粒子大小
E、药物的极性
答案:有,多项选择题:
A、输液为保证无菌,可添加抑菌剂
B、输液对无菌、无热原及澄明度这三项,更应特别注意
C、渗透压可为等渗或低渗
D、输液精滤目前多采用微孔滤膜,常用滤膜孔径为0.22&m
E、输液pH在4~9范围
答案:有,多项选择题:
A、输液是指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注射液
B、输液滤过采用加压三级(G3滤球&砂棒&微孔滤膜)过滤装置
C、渗透压可为等渗或偏高渗
D、输液中不得添加任何抑菌剂
E、输液pH在3~10范围
答案:有,
考试中心最新试卷
考试中心热门试卷&>&&>&&>&&>&&>&
非极性溶剂分类
  非极性溶剂分类是主管药师考试要求掌握的内容,本网搜集整理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1.脂肪油:为常用非极性溶剂,如麻油、豆油、花生油、橄榄油等植物油。植物油不能与极性溶剂混合,而能与非极性溶剂混合。脂肪油能溶解油溶性药物,如激素、挥发油、游离生物碱和许多芳香族药物。脂肪油容易酸败,也易受碱性药物的影响而发生皂化反应,影响制剂的质量。脂肪油多为外用制剂的溶剂,如洗剂、擦剂、滴鼻剂等。  2.液体石蜡:是从石油产品中分离得到的液状烃的混合物,分为轻质和重质两种。前者相对密度为0.828~0.860,后者为0.860~0.890.液体石蜡为无色澄明油状液体,无色无臭,化学性质稳定,但接触空气能被氧化,产生不快臭味,可加入油性抗氧剂。本品能与非极性溶剂混合,能溶解生物碱、挥发油及一些非极性药物等。本品在肠道中不分解也不吸收,能使粪便变软,有润肠通便作用。可作口服制剂和搽剂的溶剂。  3.醋酸乙酯:无色油状液体,微臭。相对密度(20℃)为0.897~0.906.有挥发性和可燃性。在空气中容易氧化、变色,需加入抗氧剂。本品能溶解挥发油、甾体药物及其他油溶性药物。常作为搽剂的溶剂。猜您还喜欢:
特别服务:&&&&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一)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学聚网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二)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学聚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学聚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三)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与学聚网联系。24小时报名咨询电话:010- / 400 650 1888
当前位置:&&&&&&&&& > 信息正文
液体制剂的常用溶剂之极性溶剂
20:37 来源:&    【
】【】【】
液体制剂的常用溶剂之极性溶剂:
1.水:水是最常用的溶剂,不具有任何药理与毒理作用, 所以水是最常用的和最为人体所耐受的极性溶剂。水能与乙醇、甘油、丙二醇等以任意比例混合。水能溶解无机盐、糖、蛋白质等多种极性有机物。液体制剂用水应以蒸馏水为宜。
水能使某些药物水解,也容易增殖微生物,使药物霉变与酸败。在使用水作溶剂时,要考虑药物的稳定性以及是否产生配伍禁忌。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甘油:为常用溶剂,特别是外用制剂应用较多。本品为黏稠状液体、味甜、毒性小,与乙醇、丙二醇、水以任意比例混合,可内服、外用。能溶解许多不易溶于水的药物。在外用制剂中,甘油常做黏膜给药的溶剂,甘油对皮肤有保湿、滋润、延长药物局部药效等作用,且对药物的刺激性有缓解作用。含水10%的甘油无刺激性,在内服溶液制剂中,甘油含量在12%(g/ml)以上,能防止鞣质的析出并兼有矫味作用。30%以上具有防腐作用。
3.二甲基亚砜(DMSO):能与水、乙醇等溶剂任意混合,本品溶解范围广,具有皮肤给药的促渗作用。对皮肤有刺激性。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新闻:
中药/药学专业理论相关栏目推荐
33大类,900门辅导课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溶剂极性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