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知道广东省高州市地图石鼓职中的陈才彬老师的吗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76|回复: 0
微信扫一扫 转发朋友圈
A 灾情综述
  7月2日—4日,仁寿县遭遇大范围区域性暴雨,导致10个乡镇受灾,仁寿进入防洪度汛的关键时期。
  灾情就是命令。仁寿全县上下紧急动员,层层部署,落实责任,打响了2012年抗洪度汛的第一场战役。
  突降暴雨 仁寿10乡镇受灾
  7月2日20时,仁寿县普降大雨。当夜,农旺乡雨量达105.4毫米,11个村受灾严重,倒塌房屋4间,农作物受灾350余亩,水利设施损坏6处,公路多处滑坡,直接经济损失20余万元。接到报告,乡党委立即成立抢险队,全乡干部26人分6个小组深入村组指导抗洪抢险工作。
  暴雨如注下不停。仅7月3日当天,降雨量超过100毫米的达7个乡镇,仁寿县气象局发布黄色预警达4次。
  到7月4日,暴雨导致仁寿中心城区三职中内围墙垮塌,造成4辆小轿车被损坏;视高、清水等地被洪水淹没并导致多人被困;视高镇三江口一号桥多家厂房被淹没,大量群众被困洪水之中,部分地区出现山体滑坡、部分房屋倒塌等险情,许多被困群众亟待营救。据初步统计,截至3日下午4时,全县10个乡镇受灾,受灾人数3716人,261间民房倒塌,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36.7万元。
  立即行动 抗洪抢险忙自救
  灾情就是命令。仁寿县委、县政府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县委书记冉登祥要求全县上下紧急动员,奋力抢险救灾,县政府立即启动防汛抗洪四级响应,全面紧张有序开展抢险救灾工作。仁寿县水务局、县防汛办负责人第一时间赶赴受灾乡镇,与乡镇一道,靠前指挥,积极组织群众恢复生产、抢险自救。
  从7月3日晚开始,由县委办、县政府办督查室牵头,全县分成6个组,分赴60个乡镇督查防汛情况。县应急办等相关部门迅速对城区受损的道路、电力等进行抢修,对损毁道路设置警示标志。3日23时,县领导明宇赶赴清水镇,组织当地群众抗灾自救。4日凌晨2时许,仁寿县消防大队启动应急预案,派出警力32人、救援车辆5辆,分成3个小组全力投入抗洪抢险战斗。截至4日6时,解救被困群众12人,疏散受灾群众80余人。7月3日,富加、视高等乡镇全体乡干部分赴全乡各村,组织村民集中抗洪抢险。面对暴雨灾难,群众不等不靠,迅速展开自救工作。
  长效机制 严阵以待度汛期
  “这是汛期的开始,我们必须始终高度警醒,加强研究,科学分析和把握规律及变化趋势,不断改进和完善应对方式,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冉登祥强调,要切实做好防汛工作,筑牢基础,确保安全度汛。
  从总体来看,今年防汛工作任务十分艰巨。据气象部门统计,汛期7—9月预计总降雨量为400—600毫米。由于前期集中降雨,再加上不少地方可能出现午后雷雨,全县汛情依然严峻。
  防汛不打无准备的仗。早在今年4月,县委副书记、县长秦彪分别和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以及全县各乡镇长签订了防汛抗旱目标责任书,明确规定各乡镇、部门、业主的职责。7月2日突降暴雨后,各级高度重视,县防汛办连续发出2份紧急通知,转发给乡镇,晚上再次用电话通知到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要求他们坚持值班。汛情发生后,乡镇一把手必须到一线指挥抢险。
  “为确保安全度汛,我们必须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做好迎战大洪水的各项准备工作。”县水务局负责人刘开权表示,将在充分总结去年抗洪经验的基础上,认真备战,全面夺取今年防汛工作的胜利。
  B 现场直击
  接连几天,仁寿县经历了持续强降雨,各乡镇有无灾情?灾情如何?面对持续强降雨,各部门、乡镇如何应对?带着这些疑问,昨(4)日,本报记者兵分两路,直击现场。
  30亩水库告急
  24小时监控化险为夷
  “你们是要到山上去呀?路都遭泥巴和石头堆完了,你们只能走路上去。”昨(4)日11时,当记者来到仁寿县清水镇百花村5组时,村民彭国华正在自家屋后清理沟渠。“雨太大,我必须马上清理,不然房子都有危险了。”
  连日来,仁寿县普降大雨,局部地区降下了罕见的暴雨。从7月3日19时30分起至4日9时30分,仁寿县清水镇降下了16年难遇的暴雨,最大降水量超过了200毫米。面对暴雨的突然来袭,该镇的10个村、1个社区,共3万多名村民,均遭遇不同程度的洪灾。
  大雨不停地下。昨(4)日凌晨2时,清水镇百花村的村支部书记徐志彬绷紧了神经。山体有滑坡,挡住了上山的道路;水库的水已满,时刻面临危险;水库下游,还有一户居民,必须马上转移……
  徐志彬来不及多加思索,先是给镇里的相关领导报告了情况,然后披上雨衣,冲出家门。“戴胜明,戴胜明!在屋里没有?赶快转移出来,上面的水库有危险,你们一家人赶快转移。”在百花村8组戴胜明的家门外,徐志彬焦急地催促道。
  位于百花村8组的这口水库叫秦山水库,蓄水量超过20万方。“看到水全部都从坎上流,确实太吓人了。”当记者赶到现场时,戴胜明正和救援抢险队伍一起忙碌着。由于水库蓄水太多,加之泄洪闸较小且被堵塞,必须用挖掘机再开一道口,及时将多余的水泄到山下,才能保证下游村民和整个水库的安全。
  从山下到水库,少说也有10公里路。面对多处道路被阻塞,清水镇的干部群众连夜行动,联合县级相关部门,动用挖掘机等清障机械,在第一时间内疏通了道路。“路通了,抢险队伍才能上来。”该镇分管防汛工作的干部廖凯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一是要积极泄洪,二是要摸排其他地方的地质灾害情况。”
  通过连夜抢险救援,24小时值班监控,秦山水库的险情已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
  西街被淹1米多
  紧急疏散50位居民
  “水来了,水来了,怎么办呀?我的1楼全部被淹了!”“孩子的安全要紧,我们去3楼。”“我们是来救你们出去的,请你们积极配合不要担心!”昨(4)日凌晨3时,一场大雨将清水镇场镇的西街淹没成了一片汪洋,在消防队员和派出所民警的紧急救援下,所有人员全部安全转移到了临时安置点。
  由于街道地势低,加上仅有一条小河沟排洪,突如其来的暴雨让街上的10户居民猝不及防。他们有人拨打急救电话,有人“组团”自救,有人焦急地等待救援人员。
  通过近2个小时努力,救援人员成功将50位居民转移到了临时救灾点。“当时,屋里都进了1米多深的水,家具全都浮起来了。”“感谢党委政府和救援人员及时赶来,不然,我们真不知道怎么办。”脱险后,居民纷纷说道。
  昨(4)日下午,当记者赶到现场时,西街的居民正在打扫一片狼藉的家。据居民赵燕彬介绍,当时他们一家人正在2楼睡觉,被楼下轰隆隆的水声惊醒。当他们来到1楼时,发现门市里所有的汽车配件都浮起来了。
  据廖凯介绍,截至昨(4)日下午,在清水镇场镇的西街,严重受损的房屋有162间,水稻受损面积169亩,玉米受损面积129亩。
  巾帼不让须眉
  村主任连夜抢险
  “幸亏翠华来背我出去,不然我都不知道怎么办了。”昨(4)日,在清水镇金白村4组,80岁的谢淑玉感慨道。谢淑玉的儿子儿媳都在外地打工,她一个人住在家里,暴雨一来,她真是手足无措。
  在谢淑玉的家里,记者看到,后屋的两间房子全部倒塌,其他几间房子也在雨水的侵蚀下摇摇欲坠。金白村村主任罗翠华第一时间赶到谢淑玉家,将她背到了周围邻居家。“当时,公路上、秧田里、水塘里到处都是水,有的地方还能听到山体滑坡的声音。”回忆起当时的场景,罗翠华心有余悸,但当时她却冲在了抢险救灾的最前线。
  “大坡村2组有一个县级地质灾害点,出现了近5厘米的裂缝。”翻山越岭,徒步前行,在该村村支书任建国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地质灾害点的现场。一路上,任建国都在介绍,全村28口鱼塘,大多损坏严重,只有一口没有满水;群众的秧苗和玉米都被水淹了,道路被冲毁了好几段;2处山体出现滑坡,34户农民的房子垮塌了……
  “这次洪灾给全镇带来了不小的损失。接下来,我们一是要积极发动群众生产自救;二是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抢险救援工作,努力保障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将损失降低到最小。”廖凯对记者说。
  目前,清水镇的镇村干部全都在重点水库、地质灾害和山体滑坡发生点、危桥、危路、危房等重点地段实行24小时值守。镇干部作风督查组还就干部值守到岗到位、责任落实情况进行了全面督查,对干部责任未落实的将实行严格问责。
  截至记者昨晚10时发稿之时,全镇共有受灾户数2534户,受灾人口8943人;房屋严重受损366户,受损间数947间;受灾玉米面积4812亩,水稻面积2787亩;山体滑坡73处,基础设施和直接经济损失还在进一步统计中。
  C 全民防汛
  富加镇:
  全民防汛 确保有备无患
  本报讯(记者 罗俊涵)连续几日的强降雨让陈才彬寝食难安,作为富加镇分管防汛工作的副镇长,他深感责任重大。但让他略感安慰的是,虽然遭受连续强降雨,但由于之前的准备工作充分,加上群众防汛意识和能力的提高,在全民防汛的背景下,富加镇尚未出现重大灾情,防汛工作井然有序。
  为做好2012年防汛抗洪地质灾害工作,确保安全度汛,早在今年5月初,富加镇便制定了应急预案:成立防汛指挥部,书记、镇长亲自抓,分管镇长具体落实,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建立岗位责任制,落实防汛抢险队伍、抢险经费和物资储备工作;按照《仁寿县防洪总体预案》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要求,富加镇组织了一支由80名基干民兵和20名驻村干部组成的应急小组,24小时守候,随叫随到,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严格执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工作方针,把防汛工作落到实处。富加镇与全镇各村、社区签订防汛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了目标任务、防汛重点和职责。
  进入汛期后,富加镇多次召开防汛工作会议,完善防汛工作细节,严格逗硬防汛值班制度,一有汛情立即通报,相关物资全部到位:10人医疗救护队、1辆救护车、1辆应急物资运输车、麻袋1440条……
  有备方可无患。险情发生时,抢险工作也在第一时间有序展开。截至发稿时,持续强降雨造成富加镇15间民房倒塌,5口山坪塘出现险情,渠系垮塌6处;水稻、玉米等农作物受损约2000亩;大小滑坡4处。目前尚无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正在统计之中。
  视高镇:
  洪水夜袭 消防火线驰援
  本报讯(李庚华 辜艳庆 记者 郑顺)7月4日凌晨,仁寿县遭遇特大暴雨袭击。暴雨导致仁寿中心城区三职中内围墙垮塌,四辆轿车受损;视高镇、清水镇等地多家厂房被淹没,大量群众被困洪水之中,部分地区还出现山体滑坡、部分房屋倒塌等险情,许多被困群众亟待营救。
  面对频频传来的险情报告,仁寿县消防大队根据接警情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由大队负责人率中队、专职队官兵立即赶往现场抢险救灾,派出警力32人、救援车辆5辆、分成三个小组全力投入抗洪抢险战斗,整夜奋战在抢险救灾第一线。
  凌晨2时许,在接到视高镇老君村等地大量被困群众的报警求助电话后,仁寿消防大队立即调集视高镇政府消防专职队赶赴现场进行救援,并增派中队两个突击小组分别赶赴现场。同时,消防大队立即将灾情向县委、县政府及县应急办报告,并将现场情况向市消防支队进行了汇报,做好请求市消防支队增援的准备。
  消防官兵赶到救援现场后,立即展开救援。在派出所民警与村干部的协同配合下,他们在齐腰深的洪水中将受灾群众挨家挨户唤醒,并组织疏散到地势较高的地带,利用救生衣、救生绳索等对被困群众进行转移安置,确保群众的生命安全。
  在视高镇一号桥,救援人员到场后,发现一厂房内有6名群众被困,暴雨直接导致河水不断上涨,被困群众命悬一线。时间紧迫,灾情就是命令,面对湍急的河水,消防官兵与视高镇、公安等部门人员紧急商量救人方案。在几座厂房之间辗转数次之后,消防官兵最终确定利用一台水泥浇灌车的大臂,寻找最佳的施救地点,搭建起一条救生通道,对6名被困人员进行了逐一疏散。
  截至4日凌晨6时,整个救援工作顺利完成,消防官兵共解救被困群众12人,疏散受灾群众80余人,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赢得了当地政府与群众的高度赞扬。
  青岗乡:
  提早落实 做好防范工作
  本报讯 (特约记者 郭成钧) 7月4日,记者在仁寿县青岗乡发展、瑞云、盘龙等村见到,不少村民正戴起斗篷、穿着雨衣,忙着扎田缺口,捶整田坎。
  青岗乡共有85口山坪塘、2500余亩冬水田和3000余口各型蓄水池。该乡特殊的地理地势导致个别地段易引起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防汛任务十分艰巨。
  早安排、早行动、早落实是青岗乡党委政府的一贯作风。早在6月30日,该乡接到仁寿县气象局关于7月2日至4日前后可能有一场中到大雨、伴有短时雷雨大风的信息后,于当天下午召开紧急会议,要求全乡广泛发动群众,全力以赴做好水田、山坪塘、蓄水地、乡村公路、水渠、河流的防洪度汛工作。从7月2日开始,不少农户对准备用来蓄水的冬水田的田坎、放水缺口进行了加固和捶整,以便及时排放洪水。
  据悉,由于防范工作抓得好,该乡所有的山坪塘、蓄水池、冬水田都落实了排放洪水的措施。对村组水泥公路,按属地管辖的原则,落实了专人看护,一旦发生险情,立即报告。全体乡干部非特殊情况不能回家,晚上全部在乡上值班,手机24小时开机。各沟、片、大院落实了以党员为组长的巡逻报警制,万一发生险情,及时告知村民组织转移。与此同时,乡上还加强了对村民团结互助的教育,让“一人有难大家帮”的团结意识深入人心。
  向家乡:
  迅速反应 及时疏通河道
  本报讯(白全安) 7月3日以来的持续强降雨,给位于仁寿县向家乡平安村境内的吴家河造成了威胁。上游的河水汹涌而来,水流中的许多水葫芦和大量垃圾残渣将河道堵塞,河水漫过吴家河大桥,给沿河居民生产生活造成安全隐患,同时损害了农作物和房屋,造成经济损失。
  汛情发生后,乡党委、政府迅速反应,组织人员前往事发地点查看灾情,并及时安排人员清理堵塞的河道。平安村支部、村委会组织100多人及时打捞河中淤积的水葫芦和垃圾残渣。截至7月4日上午,共打捞水葫芦和垃圾残渣10吨,清理河道500米。河道得到疏通,河水得到排流,保证了沿河居民和农作物的安全。
  作者:罗俊涵
&&当前版块已开启挖坟预警模式,日之前所发贴将无法回复!
|四川麻辣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 ICP 川B2- |||||川网文[号
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 四川麻辣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有人知道广东省高州市石鼓职中的陈才彬老师的吗_百度知道
有人知道广东省高州市石鼓职中的陈才彬老师的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我都想找个呢。你给我找找吧,校风好,又要学风好,又要校风好,学费少的学校又要学费少,又要多实践的。高州有个,石鼓职中。你要去不咯,又要教学质量好
其他类似问题
职中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