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三边求角度角a的终边经过点p(-1,2),求cos的值为什么

(1)已知点P(-3,-4)是角a终边上的一点,求cos(2a+π/4)的值(2)已知tana=3,求tan(a-60°),tan(2a+45°)的值_百度作业帮 (1)已知点P(-3,-4)是角a终边上的一点,求cos(2a+π/4)的值(2)已知tana=3,求tan(a-60°),tan(2a+45°)的值 (2)已知tana=3,求tan(a-60°),tan(2a+45°)的值 解r=√(-3)²+(-4)²=√25=5∴sina=y/r=-4/5∴cosa=x/r=-3/5∴sin2a=2sinacosa=2×(-4/5)(-3/5)=24/25∴cos2a=2cos²a-1=2×(-3/5)²-1=18/25-1=-7/25∴cos(2a+π/4)=√2/2cos2a-√2/2sin2a=√2/2(-7/25-24/25)=√2/2×(-31/25)=-31√2/25tana=3∴tan(a-60)=(tana-tan60)/(1+tanatan60)=(3-√3)/(1+3√3)=(3-√3)(1-3√3)/(1-27)=(3-9√3-√3+9)/(-26)=(12-10√3)/(-26)=(5√3-6)/13tan2a=(2tana)/(1-tan²a)=6/(1-9)=-3/4tan(2a+45)=(tan2a+1)/(1-tan2a)=(-3/4+1)/(1+3/4)=1/4×(4/7)=1/7高一数学暑期作业本(人教必修1、2、4、5共40套含参考答案)_文档资料库 当前位置: >> 高一数学暑期作业本(人教必修1、2、4、5共40套含参考答案) 高一数学暑期作业本(人教必修 1、2、4、5) 1.函数(1)1.如果 M={x|x+1&0},则 ( ) A、φ ∈M B、0 ? M C、{0}∈M D、{0} ? M2.若集合 P ? {1,2,3} ? {1,2,3,4} ,则满足条件的集合 P 的个数为 ( ) A、6 B、72C、8
D、1 )3.已知集合 A={y|y=-x +3,x∈R},B={y|y=-x+3,x∈R},则 A∩B=( A、{(0,3),(1,2)} B、{0,1} C、{3,2} D、{y|y≤3}4.用列举法表示集合: M ? {m|10 ? Z , m ? Z} = m ?1。5.设全集 U ? ( x, y ) x, y ? R ,集合 M ? ?( x, y ) y ? 2 ? 1? , N ? ( x, y ) y ? x ? 4 , ? ? x?2 ? ? 那么 (CU M ) ? (CU N ) 等于________________。 6.若-3∈{a-3,2a-1,a -4},求实数 a2????7.已知集合 P={x|x +x-6=0},Q={x|ax+1=0}满足 Q ? P,求 a 的一切值。28.已知集合 A={x|-2≤x≤5},B={x|m+1≤x≤2m-1} (1)若 B ? A,求实数 m 的取值范围。 (2)当 x∈Z 时,求 A 的非空真子集个数。 (3)x∈R 时,没有元素 x 使 x∈A 与 x∈B 同时成立,求实数 m 的取值范围。 2.函数(2)1.函数 y ? f ( x) 的图象与直线 x ? 1 的公共点数目是( A. 1 B. 0 C. 0 或 1 D. 1 或 2 )2.已知集合 A ? ?1, 2,3, k ? , B ? 4, 7, a 4 , a 2 ? 3a ,且 a ? N , x ? A, y ? B ,使 B 中元素*??y ? 3x ? 1 和 A 中的元素 x 对应,则 a, k 的值分别为(A. 2,3 B. 3, 4 C. 3,52)D. 2,51 1? x ( x ? 0) ,那么 f ( ) 等于( ) 2 2 x A. 15 B. 1 C. 3 D. 30 2 4.若函数 y ? x ? 3x ? 4 的定义域为 [0, m] ,值域为 [ ? 25 , 4] ,则 m 的取值范围是( ) ? 4 A. ?0,4? B. [ 3 ,4] C. [ 3 , D. [ 3 , ?) ? 3]3.已知 g ( x) ? 1 ? 2 x, f [ g ( x)] ? 5.设 f ( x) 是奇函数,且在 (0, ??) 内是增函数,又 f (?3) ? 0 ,则 x ? f ( x) ? 0 的解集是( A. ? x | ?3 ? x ? 0或x ? 3? C. ? x | x ? ?3或x ? 3? B. ? x | x ? ?3或0 ? x ? 3? D. ? x | ?3 ? x ? 0或0 ? x ? 3?222)6.设函数 f ( x) 与 g ( x) 的定义域是 x ? R 且 x ? ?1 , f ( x) 是偶函数, g ( x) 是奇函数,且f ( x) ? g ( x) ? 1 ,求 x ?1f ( x) 和 g ( x) 的解析式.7.已知 f ( x) ? ?4 x ? 4ax ? 4a ? a 在区间 ? 0,1? 内有一最大值 ?5 ,求 a 的值.2 21 8.已知函数 f ( x) 定义域是 (0,??) ,且 f ( xy) ? f ( x) ? f ( y) , f ( ) ? 1 ,对于 0 ? x ? y ,都有 2f ( x) ? f ( y ) ,(1)求 f (1) ;(2)解不等式 f (? x) ? f (3 ? x) ? ?2 。 3.函数(3)1.下列函数中是奇函数的有几个( ) ③y? D. 4 )ax ?1 ①y? x a ?1A. 1lg(1 ? x 2 ) ②y? x?3 ?3B. 2xx x④ y ? log a1? x 1? xC. 3?x2.函数 y ? 3 与 y ? ?3 的图象关于下列那种图形对称( A. x 轴 3.已知 x ? x A. 3 3?1B. y 轴3 2 3 ? 2C.直线 y ? x ) D. ?4 5 )xD.原点中心对称? 3 ,则 x ? x 值为( B. 2 5 C. 4 5B. 3ln x ? 4x4.若 f (ln x ) ? 3x ? 4 ,则 f ( x ) 的表达式为( A. 3ln x C. 3exD. 3e ? 45.若函数 f ( x) ? 1 ? 6.解方程: (1) 9?xm 是奇函数,则 m 为__________。 a ?1? 2 ? 31? x ? 27(2) 6 ? 4 ? 9x xx7.求函数 y ? ( ) x ? ( ) x ? 1 在 x ? ? ?3, 2? 上的值域。1 41 28.已知 y ? 4 ? 3 ? 2 ? 3, 当其值域为 [1, 7] 时,求 x 的取值范围。x x 4.函数(4)1.已知 f ( x ) ? log 2 x ,那么 f (8) 等于(6)A. 43B. 8xC. 18D. 122.函数 f ( x) ? a ? log a ( x ? 1)在[0,1] 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和为 a ,则 a 的值为( A. 14)B. 12C. 2D. 4 )3.已知 y ? log a (2 ? ax) 在 [0,1] 上是 x 的减函数,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A.(0,1) B.(1,2) C.(0,2) D. [2,+?)4.函数 f ( x) ? log a x ? 1 在 (0,1) 上递减,那么 f ( x) 在 (1, ??) 上( ) A.递增且无最大值 B.递减且无最小值 C.递增且有最大值 D.递减且有最小值 5.(1)若函数 y ? log 2 ax ? 2 x ? 1 的定义域为 R ,则 a 的范围为__________。2 2(2)若函数 y ? log 2? ?ax? ? 2 x ? 1? 的值域为 R ,则 a 的范围为__________。6.已知 f ( x) ? 1 ? log x 3 , g ( x) ? 2log x 2 ,试比较 f ( x) 与 g ( x) 的大小。7.已知 f ? x ? ? x ?1? ? 1 ? ? ? x ? 0 ? ,⑴判断 f ? x ? 的奇偶性; x ? 2 ?1 2 ?⑵证明 f ? x ? ? 0 .8.设函数 y = 2 ? x 的定义域为集 A,关于 x 的不等式 lg(2ax)<lg(a+x)(a>0)的解集为 B,求 x ?1 使 A∩B=A 的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5.函数的应用(1)1.函数 y ? f ? x ? 的图像在 ? a , b ? 内是连续的曲线,若 f ? a ? ? f ? b ? ? 0 ,则函数 y ? f ? x ? 在区间? a, b ? 内() B 至少有一个零点 C 无零点 D 无法确定 )A 只有一个零点2. f ? x ? ? 3ax ? 12 ? 3a 在 ? ?1,1? 上存在 x0 ,使 f ? x0 ? ? 0 ? x0 ? ?1? ,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A? ??, 2 ?xB? 2, ?? ?C? ??, ?2 ?)D? ?2, ?? ?1 ?1? 3.方程 ? ? ? x 3 有解 x0 ,则 x0 在下列哪个区间( ?2?A? ?1,0 ?B2? 0,1?C ?1, 2 ?D? 2, 3?) D a?4 .4.若函数 f ? x ? ? x ? 4 x ? a 没有零点,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 A a?42B a?4C a?45.函数 f ? x ? ? ? x ? 3 x ? 2 的两个零点是26.已知函数 f ? x ? ? x ? 3 ? m ? 1? x ? n 的零点是 1 和 2,求函数 y ? log n ? mx ? 1? 的零点.7 函数 y ? x ? ? m ? 1? x ? m 的两个不同的零点是 x1 和 x2 ,且 x1 , x2 的倒数平方和为 2,求 m .2 6.函数的应用(2)1.在本市投寄平信,每封信不超过 20 克付邮资 0.8 元, 超过 20 克但不超过 40 克付 1.6 元,依 此类推,每增加 20 克增加 0.8 元(信的质量在 100 克以内),某人所寄一封信 72.5 克,则应付邮资 元. ) ( A.2.4 B.2.8 C.3 D.3.2 )2.商品 A 降价 10%促销,经一段时间后欲恢复原价,需提价( A. 10% B. 11% C. 9%100 D. % 93.如下图△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直线 l 与 AB 相交且 l⊥AB,直线 l 截这个三角形所得的位 于直线右方的图形面积为 y,点 A 到直线 l 的距离为 x,则 y=f(x)的图象大致为( )4.某公司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对产品结构做了重大调整,调整后初期利润增长迅速,后来增长越来 越慢,若要建立恰当的函数模型来反映该公司调整后利润 y 与时间 x 的关系,可选用( ) A 一次函数 B 二次函数 C 指数型函数 D 对数型函数 5. 长为 4 宽为 3 的矩形, 当长增加 x 宽减少x 时面积最大, x ? 则 2, 最大面积 S ?.6.某厂生产一种服装,每件成本 40 元,出厂价定为 60 元/件,为鼓励销售商订购,当一次订购量超过 100 件时,每多订购一件,订购的全部服装的出厂单价就降低 0.02 元,据市场调查, 销售商一次订购 量不超过 500 件, (1)设一次订购量为 x 件,实际出厂单价为 P,写出 P ? f ( x) 的表达式; (2)当销售商一次订购 450 件时,该厂获得利润多少元? 7.三角函数(1)1、将-300 化为弧度为( A.-o)4? 3?B.- )5? 3C.-7? 6D.-7? 42、 sin 600 的值是(A.1 ; 2B.3 ; 2C. ? )3 ; 2D. ?1 ; 23、终边在 x 轴上的角的集合为( A.S= ? ? ? 90 ? ? k ? 360 ? , k ? Z ? C.S= ? ? ? k ? ? , k ? Z ? 4、已知集合 M = {x | x = A. M = N?B.S= ? ? ? 90 ? ? k ? 180 ? , k ? Z ? D.S= ? ? ? ? ? k ? 2? , k ? Z ????kp p + , k ? Z }, N 2 4C. M ? N ){x | x =kp p + ,k 4 2fZ } ,则()B. M ? ND. M ? N5、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第二象限角必是钝角 C.相等的角终边必相同B. 终边相同的角相等 D.不相等的角其终边必不相同6、已知 sin ? ? 0 , tan ? ? 0 ,则角? 的终边所在的象限是 2A. 一或三; B. 二或四; C. 一或二; D. 三或四 7、一个扇形的面积为 1,周长为 4,则此扇形中心角的弧度数为 8、已知 a 终边上一点 P( - 3a, 4a ),求 sin a、 a、tana 的值。 cos9、利用单位圆写出符合条件的角 ? 的集合: ?1 2 . ? sin ? ? 2 2 8.三角函数(2)cos( ? A) ? ? ?1.如果1 ? sin( ? A) ? 2 ,那么 2 (?C.)1 A. 2 ?1 B. 23 2)3 D. 22.f(cosx)=cos3x,则 f(sin300)的值是(A.0B.1C. - 13 D. 21 ? ? 3.已知 sin a cos a = 8 , 4 & ? & 2 , 则 cos a -sin a 的值为3 22A.B.23 2C.3 43 D. - 44.化简 (1 ? tan ? ) cos ? = 5.函数 y ? lg sin x ? 16 ? x 的定义域是2sin(? ? 5? ) cos(? sin(? ?6.化简?2? ? ) cos(8? ? ? )3? ) sin(?? ? 4? ) 21 ? 2 sin ? cos? 1 ? tan? ? 2 2 7.求证: cos ? ? sin x 1 ? tan? 9.三角函数(3)1.函数 y=sin(2x + A.x=? 2? )的一条对称轴为( 3C.x=-)B.x= 02. 函数 y ? sin(?2 x ? A. [? C. [??6? 6D.x = )? 12) 的单调递减区间是(k ?ZB. [?6? 2k? ,?3? 2k? ]?6? 2 k? ,? k? ,5? ? 2 k? ] 6k ?Zk ?Z?6 3 2 3. 函数 y ? cos x ? sin x 的值域是: A. ?? 1,1? B. ?1, 5 ?? 4? ? ?? k? ,?? k? ]k ?ZD. [?65? ? k? ] 6C. ?0,2?D. ?? 1, 5 ? ? ?? 4?4. 函数 y ? 1 ? 2cos 取值的集合是 5.函数 f ( x) ? tan(?3x, x ? R 的最大值 y=.,当取得这个最大值时自变量 x 的?4? x) 的单调减区间为.6. 已知 y ? a ? b cos3x(b ? 0) 的最大值为3 1 , 最小值为 ? 。 求函数 y ? ?4a sin(3bx) 的周期、 2 2最值,并求得最值时的 x ;并判断其奇偶性。7.求函数 y ?sin 2 x ? sin 2 x 的值域. 1 ? sin x ? cos x 10.三角函数(4)1 ? y ? 2 sin( x ? ) 2 4 的周期,振幅,初相分别是 1.函数?A.4,2,?4B.4? ,?2,??4 C.4? , 2,?4 D.2? , 2,?4y ? 3cos(3x ?2.函数?) 2 的图象是把 y=3cos3x 的图象平移而得,平移方法是()? A.向左平移 2 个单位长度; ? C.向右平移 2 个单位长度;? B.向左平移 6 个单位长度; ? D.向右平移 6 个单位长度;4 y ? cos(x ? ? ) 3 的图象向右平移 ? 个单位,所得图象正好关于 y 轴对称,则 ? 的最 3.把函数小正值是 ( )4 ? A. 3 f ( x) ?4.已知函数2 ? B. 31 ? C. 35 ? D. 33 x x (cos ? 3 sin ) ? 3. 2 2 2(1)用五点法画出它在一个周期内的闭区间上的图象; (2)指出 f (x) 的周期、振幅、初相; (3)说明此函数图象可由 y ? sin x在[0,2? ] 上的图象经怎样的变换得到. 11.三角恒等变换(1)1.函数 y ? 2 sin x(sin x ? cos x) 的最大值是 A. 1? 2 2.当 x ? [? B. 2 ? 1 C. 2 D. 2 ( ) ( )? ?, ] 时,函数 f ( x) ? sin x ? 3 cos x 的 2 2A.最大值为 1,最小值为-1 C.最大值为 2,最小值为-2 3.已知 tan( ? ? ) ? 7, tan? ? tan ? ? ?B.最大值为 1,最小值为 ?1 2D.最大值为 2,最小值为-12 , 则 cos( ? ? ) 的值 ? 3C. ?2()A.1 2B.2 22 22D. ?2 2.4.已知 sin(? ? ? ) ? sin(? ? ? ) ? m ,则 cos ? ? cos ? 的值为2 5.在△ABC 中, tan A ? tan B ? tan C ? 3 3 , tan B ? tan A ? tan C 则∠B=__________. 6. sin(?? 3x) ? cos( ? 3x) ? cos( ? 3x) ? sin( ? 3x) . 4 3 6 4???2 ? 2 ? 7.已知 0 ? ? ? ? ? 90 , 且 cos? , cos ? 是方程 x ? 2 sin 50 x ? sin 50 ???1 ? 0 的两根, 2求 tan(? ? 2? ) 的值. 12.三角恒等变换(2)1.已知3 12 3 ? ? ? ? ? ? , cos( ? ? ) ? , sin(? ? ? ) ? ? , 则 sin 2? ? ( ? 2 4 13 5 56 56 65 65 A. B.- C. D.- 65 65 56 56? ? ??)2. sin15 ? sin 30 ? sin 75 的值等于()A.3 4? ?B.?3 8?C.1 8D.1 4)3. sin 20 cos 70 ? sin10 sin 50 的值是 A. 14? ? ?( C. 12B. 32?D. 344. cos 20 ? cos 40 ? cos60 ? cos100 的值等于 . 5.已知 sin ? ? sin ? ? 1 , cos? ? cos ? ? 1 ,则 tan(? ? ? ) 的值为 4 3 6.已知α ,β ∈(0,π )且 tan( ? ? ) ? ?.1 1 , tan ? ? ? ,求 2? ? ? 的值. 2 77.已知△ABC 的三个内角满足:A+C=2B,1 1 2 A?C ? ?? 求 cos 的值. cos A cos C cos B 2 13.三角恒等变换(3)1. cos 75 ? cos 15 ? cos 75 ? cos15 的值是2 ? 2 ? ? ?()A.5 4B.6 2C.3 2D. 1 ?3 42.已知 ? 为第Ⅲ象限象,则1 1 1 1 ? ? cos? 等于 2 2 2 2()A. sin??4?B. cos??4?C. ? sin?4D. ? cos ( )?43. sin 20 ? sin 40 ? sin 60 ? sin 80 的值为 A.1 16B. ?1 16C.3 16D. ? .3 164.已知 sin? ? cos? ? 5.化简?1 ,? ? (0, ? ), 则 cot? 的值是 5的结果是?cos100 ? cos 5 ? 1 ? sin 100.6.已知 cos( ? ??1 ? 2 ? ) ? ? , sin( ? ? ) ? ,0 ? ? ? ? ,0 ? ? ? , 求 cos( ? ? ) 的值. ? 2 9 2 3 27.设 x ? [0,?], 求函数y ? cos(2 x ? ) ? 2 sin(x ? ) 的最值. 3 3 6?? 14.解三角形(1)1. 在△ABC 中,若aA B cos cos 2 2=b=c C cos 2,则△ABC 的形状是()A.等腰三角形B.等边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 )2. 在△ABC 中,若 A=60°,b=16,且此三角形的面积 S=220 3 ,则 a 的值是( A.2400B.25C.55D.493. 在△ABC 中,若 acosA=bcosB,则△ABC 是( ) 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 4. 在△ABC 中,A=120°,B=30°,a=8,则 c= . 5. 在△ABC 中,已知 a=3 2 ,cosC=1 ,S△ABC=4 3 ,则 b= 3.6.△ABC 中,D 在边 BC 上,且 BD=2,DC=1,∠B=60o,∠ADC=150o,求 AC 的长及△ ABC 的面积.7.在△ABC 中,已知角 A,B,C 的对边分别为 a,b,c,且 bcosB+ccosC=acosA,试判断△ ABC 的形状. ∴2cosBcosC=0.∵ 0<B<π ,0<C<π ,∴B=? ? 或 C= ,即△ABC 是直角三角形. 2 2 15.解三角形(2)1、设 m、m+1、m+2 是钝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则实数 m 的取值范围是( ) A.0<m<3 B.1<m<3 C.3<m<4 D.4<m<6 2 、 在 △ ABC 中 , 已 知 sinA ∶ sinB ∶ sinC=3 ∶ 5 ∶ 7, 则 此 三 角 形 的 最 大 内 角 的 度 数 等 于 ( ) A.75° B.120° C.135° D.150° 3、 SABC 中,若 c= a ? b ? ab ,则角 C 的度数是(2 2) D.45° . .A.60°B.120°C.60°或 120°a?b?c 4、 在△ABC 中,A=60°,b=1,面积为 3 ,则 = sin A ? sin B ? sin C5、 在△ABC 中,已知 A、B、C 成等差数列,且边 b=2,则外接圆半径 R= 6、在 △ABC 中, tan A ? (Ⅰ)求角 C 的大小; (Ⅱ)若 △ABC 最大边的边长为 17 ,求最小边的边长.1 3 , tan B ? . 4 57. 如图,海中有一小岛,周围 3.8 海里内有暗礁。一军舰从 A 地出发由西向东航行,望见小岛 B 在北偏东 75°,航行 8 海里到达 C 处,望见小岛 B 在北端东 60°。若此舰不改变舰行的方向继 续前进,问此舰有没有角礁的危险? ???? ??? ??? ??? ? ? ? 1.化简 AC ? BD ? CD ? AB 得( ) ??? ? ? A. AB B. DA C. BC D. 0 ?? ?? ? ? ? ? 2.设 a0 , b0 分别是与 a, b 向的单位向量,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 ? ?? ?? ? ? A. a0 ? b0 B. a ? b ? 1 0 0 ?? ? ?? ? ?? ?? ? ? C. | a0 | ? | b0 |? 2 D. | a0 ? b0 |? 23.已知下列命题中: (1)若 k ? R ,且 kb ? 0 ,则 k ? 0 或 b ? 0 ,16.平面向量(1))? ? ? ? ? ? ? ? ? (2)若 a ? b ? 0 ,则 a ? 0 或 b ? 0 (3)若不平行的两个非零向量 a, b ,满足 | a |?| b | ,则 (a ? b) ? (a ? b) ? 0 ? ? b (4)若 a 与 b 平行,则 a? ?| a | ? | b |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3 1 4.若 OA = (2,8) , OB = (?7,2) ,则 AB =_________ 3 ? ? ? ? ? 5.平面向量 a, b 中,若 a ? (4, ?3) , b =1,且 a ? b ? 5 ,则向量 b =____。6.如图, ? ABCD 中, E , F 分别是 BC , DC 的中点, G 为交点,若 AB = a , AD = b ,试以 a ,???? ? ???? ? ??? ??? ? b 为基底表示 DE 、 BF 、 CG .7.已知向量 a与b 的夹角为 60 , | b |? 4, (a ? 2b).(a ? 3b) ? ?72 ,求向量 a 的模。?? ???????8.已知点 B(2, ?1) ,且原点 O 分 AB 的比为 ?3 ,又 b ? (1, 3) ,求 b 在 AB 上的投影。???? 17.平面向量(2)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 ? ??? ??? ??? ???? ? ? ? D. AB ? BC ? CD ? AD ???? ???? 2.设点 A(2,0) , B(4, 2) ,若点 P 在直线 AB 上,且 AB ? 2 AP ,B. AB ? BA ? 0 则点 P 的坐标为( A. (3,1) C. (3,1) 或 (1, ?1) ) B. (1, ?1) D.无数多个??? ??? ??? ? ? ? A. OA ? OB ? AB ? ??? ? ? C. 0 ? AB ? 0)3.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若 a?b=0,则 a=0 或 b=0 B.若 a?b=0,则 a∥b C.若 a∥b,则 a 在 b 上的投影为|a| D.若 a⊥b,则 a?b=(a?b)2 4.已知向量 a ? (cos? , sin ? ) ,向量 b ? ( 3 ,?1) 则 | 2a ? b | 的最大值, 最小值分别是( A. 4 2 ,0 ) C. 16, 0 D. 4, 0 )B. 4, 4 2o 5.若平面向量 b 与向量 a ? (1,?2) 的夹角是 180 ,且 | b |? 3 5 ,则 b ? (A. (?3,6)B. (3,?6)C. (6,?3)D. (?6,3)6.若菱形 ABCD 的边长为 2 ,则 AB ? CB ? CD ? __________。? ? ? ???? ??? ??? ? ? ?7.若 a = (2,3) , b = (?4,7) ,则 a 在 b 上的投影为________________。 8.求与向量 a ? (1, 2) , b ? (2,1) 夹角相等的单位向量 c 的坐标.???9.试证明: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平方和等于它各边的平方和. 18.平面向量(3)1.向量 a ? (2,3) , b ? (?1, 2) ,若 ma ? b 与 a ? 2b 平行,则 m 等于??? ???1 2 ? ? ? ? ? ? ? ? ? ? 2.若 a, b 是非零向量且满足 (a ? 2b) ? a , (b ? 2a) ? b ,则 a 与 b 的夹角是(A. ?2 B. 2 C.1 2D. ?)5? 6 ? 1 ? 3 ? ? 3.设 a ? ( ,sin ? ) , b ? (cos ? , ) ,且 a // b ,则锐角 ? 为( 2 3A.? 6B.? 3C.2? 3D.)A. 300B. 600C. 750D. 4504.若 | a |? 1,| b |? 2, c ? a ? b ,且 c ? a ,则向量 a 与 b 的夹角为? ? ??????????.? ?5.已知向量 a ? (1, 2) , b ? ( ?2, 3) , c ? (4,1) ,若用 a 和 b 表示 c ,则 c =____。??c b 6.设非零向量 a , b , c , d ,满足 d ? (a ? )b ? (a ? )c ,求证: a ? d? ? ? ??? ? ?? ? ???7.已知 a ? (1, 2) , b ? (?3,2) ,当 k 为何值时,?(1) ka ? b 与 a ? 3b 垂直?(2) k a ? b 与 a ? 3 b 平行?平行时它们是同向还是反向???????8.已知 a ? (cos ? ,sin ? ) , b ? (cos ? ,sin ? ) ,其中 0 ? ? ? ? ? ? . (1)求证: a ? b 与 a ? b 互相垂直; (2)若 ka ? b 与 a ? k b 的长度相等,求 ? ? ? 的值( k 为非零的常数).?????????? 19.平面向量(4)1.若三点 A(2,3), B(3, a), C(4, b) 共线,则有( A. a ? 3, b ? ?5 B. a ? b ? 1 ? 0 ) D. a ? 2b ? 0 C. 2a ? b ? 32.设 0 ? ? ? 2? ,已知两个向量 OP1 ? ?cos? , sin? ? ,OP2 ? ?2 ? sin ? , 2 ? cos? ? ,则向量 P1 P2 长度的最大值是(A. 2 B. 3 C. 3 2 D. 2 3 ) 3.若平面向量 b 与向量 a ? ( 2,1) 平行,且 | b |? 2 5 ,则 b ? ( A. (4,2) B. (?4,?2) C. (6,?3))D. (4,2) 或 (?4,?2)4.已知向量 a ? (cos ? ,sin ? ) ,向量 b ? ( 3, ?1) ,则 2a ? b 的最大值是????.5.若 A(1, 2), B(2,3), C (?2,5) ,试判断则△ABC 的形状_________.6.已知 a , b , c 是三个向量,试判断下列各命题的真假.? ? ?(1)若 a ? b ? a ? c 且 a ? 0 ,则 b ? c? ?? ????? ? ?(2)向量 a 在 b 的方向上的投影是一模等于 a cos ? ( ? 是 a 与 b 的夹角) ,方向与 a 在 b 相同 或相反的一个向量.?????7.证明:对于任意的 a, b, c, d ? R ,恒有不等式 (ac ? bd ) ? (a ? b )(c ? d )2 2 2 2 2 20.平面向量(5)1.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单位向量都相等 ) )? ? C. | a ? b | ?| a ? b | ,则 a ? b ? 0 ? ? D.若 a 0 与 b0 是单位向量,则 a0 ? b0 ? 1 ? ? ? ? 0 2.已知 a , b 均为单位向量,它们的夹角为 60 ,那么 a ? 3b ? (A. 7 B. 10 C. 13 D. 4B.若 a 与 b 是共线向量, b 与 c 是共线向量,则 a 与 c 是共线向量()3.已知向量 a , b 满足 a ? 1, b ? 4, 且 a ? b ? 2 , 则 a 与 b 的夹角为????? ???? ? ? C. D. 4 3 2 ? ? 4.若 a ? (2, ?2) ,则与 a 垂直的单位向量的坐标为__________。A. B. 5.若向量 | a |? 1,| b |? 2,| a ? b |? 2, 则 | a ? b |?? 6??? ???。b 6.平面向量 a, b 中,已知 a ? (4, ?3) , b ? 1 ,且 a? ? 5 ,则向量 b ? ______。0 7.若 a ? 1 , b ? 2 , a 与 b 的夹角为 60 ,若 (3a ? 5b) ? ( ma ? b) ,则 m 的值为??? ?????? ?.8 . 平 面 向 量 a ? ( 3, ?1), b ? ( ,1 3 ) ,若存在不同时为 0 的实数 k 和 t ,使 2 2 ? ? ? ? ? ? ? ? x ? a ?( 2t ?3 ) b , y? ? k a? ,tx b y ,试求函数关系式 k ? f (t ) 。 且 ???9.如图,在直角△ABC 中,已知 BC ? a ,若长为 2a 的线段 PQ 以点 A 为中点,问 PQ与BC 的 夹角 ? 取何值时 BP ? CQ 的值最大?并求出这个最大值。 21.数列(1)1.在数列 1,1,2,3,5,8, x,21,34,55 中, x 等于( A. 11 B. 12 C. 13 D. 14 ) )2.等差数列 {a n }中, a1 ? a4 ? a7 ? 39, a3 ? a6 ? a9 ? 27, 则数列{a n }前9 项的和 S 9 等于( A. 66 B. 99 C. 144 D. 297 ) 3.等比数列 ?a n ?中, a 2 ? 9, a5 ? 243, 则 ?a n ?的前 4 项和为( A. 81 C. 168 B. 120 D. 1924.等差数列 ?a n ?中, a 2 ? 9, a5 ? 33, 则 ?a n ?的公差为______________。 5.数列{ an }是等差数列, a4 ? 7 ,则 s7 ? _________ 6.成等差数列的四个数的和为 26 ,第二数与第三数之积为 40 ,求这四个数。7. 在等差数列 ?a n ?中, a5 ? 0.3, a12 ? 3.1, 求 a18 ? a19 ? a 20 ? a 21 ? a 22 的值。8. 求和: (a ? 1) ? (a ? 2) ? ... ? (a ? n), (a ? 0)2 n 22.数列(2)1. 2 ? 1 与 2 ? 1 ,两数的等比中项是( A. 1 B. ?1 C. ? 1 D. )1 22.已知一等比数列的前三项依次为 x,2 x ? 2,3x ? 3 , 那么 ? 13 A. 21 是此数列的第( )项 2 B. 4 C. 6 D. 83.在公比为整数的等比数列 ?a n ?中,如果 a1 ? a 4 ? 18, a 2 ? a3 ? 12, 那么该数列 的前 8 项之和为( A. 513 B. 512 ) C. 510 D.225 84.两个等差数列 ?a n ?, ?bn ?,a1 ? a 2 ? ... ? a n 7 n ? 2 a ? , 则 5 =___________. b1 ? b2 ? ... ? bn n?3 b55.在等比数列 ?a n ?中, 若 a3 ? 3, a9 ? 75, 则 a10 =___________. 6.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其比为 3: 4 : 5 ,如果最小数加上 1 ,则三数成等比数列,那么原三数为什 么?7.求和: 1 ? 2 x ? 3x ? ... ? nx2n ?18.已知数列 ?an ? 的通项公式 a n ? ?2n ? 11 ,如果 bn ? a n (n ? N ) ,求数列 ?bn ? 的前 n 项和。 23.数列(3)1.已知等差数列 ?a n ?的公差为 2 ,若 a1 ,a 3 , a 4 成等比数列, 则 a2 ? ( A. ?4 B. ?6 C. ?8 D. ?10 )2.设 S n 是等差数列 ?a n ? 的前 n 项和,若 B. ?1xa5 5 S ? ,则 9 ? ( a3 9 S5)A. 1C. 2xD.1 2)3.若 lg 2, lg(2 ? 1), lg(2 ? 3) 成等差数列,则 x 的值等于( A. 1 B. 0 或 32 C. 32 D. log 2 54.等差数列 ?a n ?中, a 2 ? 5, a6 ? 33, 则 a3 ? a5 ? _________。 5.数列 7,77,777,7777 ?的一个通项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已知数列 ?a n ?的前 n 项和 S n ? 3 ? 2 ,求 a nn7.一个有穷等比数列的首项为 1 ,项数为偶数,如果其奇数项的和为 85 ,偶数项的和为 170 ,求 此数列的公比和项数。8.在等比数列 ?a n ? 中, a1 a3 ? 36, a 2 ? a 4 ? 60, S n ? 400 , 求 n 的范围。 24.数列(4)1.数列 ?a n ?的通项公式 a n ? A. 98 B. 99 C. 961 n ? n ?1,则该数列的前()项之和等于 9 。D. 97 )2.在等差数列 ?a n ?中,若 S 4 ? 1, S 8 ? 4 ,则 a17 ? a18 ? a19 ? a 20 的值为( A. 9 B. 12 C. 16 D. 17 )n?23.在等比数列 ?a n ?中,若 a 2 ? 6 ,且 a5 ? 2a 4 ? a3 ? 12 ? 0 则 a n 为( A. 6 B. 6 ? (?1)n?2C. 6 ? 2n?2D. 6 或 6 ? (?1)n?2或6?24.等差数列中,若 S m ? S n (m ? n), 则 S m ? n =_______。 5.已知数列 ?an ? 是等差数列,若 a4 ? a7 ? a10 ? 17 ,a4 ? a5 ? a6 ? ? ? a12 ? a13 ? a14 ? 77 且 ak ? 13 ,则 k ? _________。n 6.等比数列 ?a n ?前 n 项的和为 2 ? 1 ,则数列 an? ? 前 n 项的和为______________。27.设等比数列 ?a n ?前 n 项和为 S n ,若 S 3 ? S 6 ? 2S 9 ,求数列的公比 q8.已知数列 ?a n ?的前 n 项和 S n ? 1 ? 5 ? 9 ? 13 ? ... ? (?1)n ?1(4n ? 3) ,求 S15 ? S 22 ? S 31 的值。 25.数列(5)1.已知等差数列 {a n }的前n 项和为 S n , 若m ? 1, 且a m ?1 ? a m?1 ? a m ? 0, S 2 m ?1 ? 38, 则m2等于( A. 38) B. 20 C. 10 D. 9 )2.等差数列 {an } , {bn } 的前 n 项和分别为 S n , Tn ,若Sn a 2n ,则 n =( ? Tn 3n ? 1 bnD.A.2 3B.2n ? 1 3n ? 1C.2n ? 1 3n ? 12n ? 1 3n ? 43.已知数列 ?a n ?中, a1 ? ?1 , an ?1 ? an ? an ?1 ? an ,则数列通项 an ? ___________。 4.已知数列的 S n ? n ? n ? 1 ,则 a8 ? a9 ? a10 ? a11 ? a12 =_____________。25.三个不同的实数 a, b, c 成等差数列,且 a, c, b 成等比数列,则 a : b : c ? _________。 6 . 在 等 差 数 列?a n ?中 , 公 差 d ?1 , 前 100 项 的 和 S100 ? 45 , 则 2a1 ? a3 ? a5 ? ... ? a99 =_____________。7.若等差数列 ?a n ?中, a3 ? a7 ? a10 ? 8, a11 ? a4 ? 4, 则 S13 ? __________ . 8. 一个等比数列各项均为正数, 且它的任何一项都等于它的后面两项的和, 则公比 q 为_________。{ a a 9、 {an } 是等差数列, bn } 是各项都为正数的等比数列, a1 ? b1 ? 1 , 3 ? b5 ? 21 , 5 ? b3 ? 13 设 且(Ⅰ)求 {an } , {bn } 的通项公式; (Ⅱ)求数列 ?? an ? ? 的前 n 项和 S n . ? bn ? 26.不等式1、设α ∈(0, A.(0,? π π ) ∈[0, ] ,β ,那么 2α - 的范围是 2 2 3B.(-π 5π , ) C.(0,π ) 6 6 a?b 、 2ab 、5π ) 6D.(-π ,π ) 62、若 a、b 是正数,则2ab 、 a?ba2 ? b2 这四个数的大小顺序是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1 (a>2) ,q=2 ?a ? 4a ?2 ,则 a?2 A.p>q B.p<q C.p≥q D.p≤q 2 2 4、不等式 ax +bx+c>0 的解集为{x|2<x<3},则不等式 ax -bx+c>0 的解集为_______.3、若 p=a+5、若关于 x 的不等式-1 2 x +2x>mx 的解集为{x|0<x<2},则实数 m 的值为_______. 26、船在流水中在甲地和乙地间来回行驶一次的平均速度 v1 和在静水中的速度 v2 的大小关系为 ____________. 7、求实数 m 的范围,使 y=lg[mx2+2(m+1)x+9m+4]对任意 x∈R 恒有意义.8、 某食品厂定期购买面粉.已知该厂每天需用面粉 6 t,每吨面粉的价格为 1800 元,面粉的保管 等其他费用为平均每吨每天 3 元,购面粉每次需支付运费 900 元. (1)求该厂多少天购买一次面粉,才能使平均每天所支付的总费用最少? (2)若提供面粉的公司规定:当一次购买面粉不少于 210 t 时,其价格可享受 9 折优惠(即 原价的 90%) ,问该厂是否考虑利用此优惠条件?请说明理由. 27.简单的线性规划1、点(-2,t)在直线 2x-3y+6=0 的上方,则 t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x?0 ? 2、设 x、y 满足约束条件 ? x ? y ?2 x ? y ? 1 ?则 z=3x+2y 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__.x-4y+3≤0, y 3x+5y-25≤0, 设 z= ,则 z 的最小值为_______,最大值为 3、变量 x、y 满足条件 x x≥1, _________. 4、 某人上午 7 时,乘摩托艇以匀速 v n mile/h(4≤v≤20)从 A 港出发到距 50 n mile 的 B 港去, 然后乘汽车以匀速 w km/h (30≤w≤100) B 港向距 300 km 的 C 市驶去.应该在同一天下午 自 4 至 9 点到达 C 市.设乘汽车、摩托艇去所需要的时间分别是 x h、y h. (1)作图表示满足上述条件的 x、y 范围; (2)如果已知所需的经费 p=100+3×(5-x)+2×(8-y) (元) ,那么 v、w 分别是多少时 走得最经济?此时需花费多少元?5、某矿山车队有 4 辆载重量为 10 t 的甲型卡车和 7 辆载重量为 6 t 的乙型卡车,有 9 名驾驶员. 此车队每天至少要运 360 t 矿石至冶炼厂.已知甲型卡车每辆每天可往返 6 次, 乙型卡车每辆每 天可往返 8 次.甲型卡车每辆每天的成本费为 252 元,乙型卡车每辆每天的成本费为 160 元.问 每天派出甲型车与乙型车各多少辆,车队所花成本费最低?6、.某公司计划在今年内同时出售变频空调机和智能洗衣机,由于这两种产品的市场需求量非常 大,有多少就能销售多少,因此该公司要根据实际情况(如资金、劳动力)确定产品的月供应 量,以使得总利润达到最大.已知对这两种产品有直接限制的因素是资金和劳动力,通过调查, 得到关于这两种产品的有关数据如下表:资 成 金 本 单位产品所需资金(百元) 空调机 30 5 6 洗衣机 20 10 8 月资金供应量(百元) 300 110劳动力(工资) 单位利润试问:怎样确定两种货物的月供应量,才能使总利润达到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 28.空间几何体(1)1.给出四个命题(1)各侧面都是正方形的棱柱一定是正棱柱; (2)各对角面是全等矩形的平行六面体一定是长方体; (3)有两个侧面垂直于底面的棱柱一定是直棱柱; (4)长方体一定是正四棱柱。其中正确的有 个。 2.圆锥的表面积是底面积的 3 倍,那么该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扇形的圆心角为 度。 3.一个圆柱的轴截面是正方形,其体积与一个球的体积之比为 3:2,则这个圆柱的侧面积与这个 球的表面积之比为 4.设地球半径为 R,若甲地位于北纬 45 度,东经 120 度,乙地位于南纬 75 度,东经 120 度,则 甲乙两地的球面距离为 5.在正三棱锥 ABC-A1B1C1 中,若 AB=2,AA1=1,则点 A 到平面 A1BC 的距离 是 6.三棱锥 P-ABC 中,PA=a,AB=AC=2a, ? PAB= ? PAC= ? BAC=60 ? , 求三棱锥的体积。7.一圆锥的底面半径为 2,高为 6,在其中有一个高为 x 的内接圆柱 (1)求圆锥的侧面积; (2)当 x 为何值时,圆柱侧面积最大,并求出最大值。 29.空间几何体(2)1.已知底面半径为 r 的圆柱被一个平面所截,剩下部分母线长的最大值为 a,最小值为 b,那么圆 柱被截后剩下部分的体积是 2.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为 a, 过它的一条侧棱上相距为 b 的两点作两个互相平行的截面, 在这两个 截面间的斜三棱柱的侧面积为 3.正四棱台的斜高与上,下底面边长之比为 5:2:8,体积为 14,则棱台的高为 4.表面积为 S 的多面体的每个面都外切于半径为 R 的一个球,则这个多面体的体积为 5.长方体的表面积为 11,12 条棱的长度和为 24,则长方体的一条对角线长为 6.过球面上 A,B,C 三点的截面和球心的距离等于球半径的一半,且 AB=BC=CA=2,求球面面积7.四面体的一条棱长为 x, 其他各棱长为 1, 把四面体的体积 V 表示成 x 的函数 f ( x) , 并求出 f ( x) 的值域和单调增区间。 30.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1)1.若两个平面互相平行,则分别在这两个平行平面内的直线 2.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过此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的平面有 3.面 ? ? 面 ? =L,点 A ?? ,A ? ? ,则过点 A 可以作 个。 条直线与两个面都平行4.若两平面平行,则平行于其中一个平面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的位置关系是 5.若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三条平行线段相等,那么这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是 6.空间四边形 ABCD 中,E,F 是 AB,AD 的中点,G,H 在 BC,DC 上,且 BG:GC=DH:HC=1:2 (1)求证:E,F,G,H 四点共面 (2)设 EG 与 HF 交于点 P,求证:P,A,C 三点共线7.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M 是 AB 的中点,求异面直线 A1C1 与 B1M 所成角的余弦值 31.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1.a,b 是异面直线,过 a 且与 b 平行的平面有 个。 2.空间四边形 ABCD 的两条对角线 AC,BD 的长为 8,12,过 AB 的中点 E 且平行于 BD,AC 的 截面四边形的周长为 3.在棱长为 1 的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 M,N 是棱 A1B1,B1C1 的中点, 是棱 AD 上一点, P AP=1 , 3过 P,M,N 的平面与棱 CD 交于 Q,则 PQ= 4.过正方体 ABCD-A1B1C1D1 的三个顶点 A1,C1,B 的平面与底面 ABCD 所在平面的交线为 L,则 L 与 A1C1 的位置关系是 5.若平行四边形的一组对边平行于一个平面,则另一组对边与这个平面的位置关系是 6.已知 A,B,C,D 四点不共面,M,N 是 ? ABD 和 ? CDB 的重心,求证:MN||面 ACD7.面 ? ||面 ? ,P 是两面外的一点,直线 PAB,PCD 与面 ? , ? 相交于点 A,B 和 C,D (1)求证:AC||BD (2)若 PA=4,AB=5,PC=3,求 PD 的长 32.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3)1.空间四边形 ABCD,若 AB=AD,BC=CD,则 AC 与 BD 的位置关系是 2.在四棱锥的 5 个面中,两两互相垂直的平面最多有 对 3.一个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分别垂直于另一个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则这两个平面角的大小为 4.三棱锥 P-ABC 中,PA ? 面 ACB,? ACB=90 ? ,PA=AC=BC=1,则异面直线 PB 与 AC 所成的角 的正切值为 5.已知 Rt ? ABC 中, ? ACB=90 ? ,点 P 是面 ABC 外一点,若 PA=PC=PB,则点 P 在面 ABC 上 的射影位于 6.四面体 ABCD 中,AB ? CD,BC ? AD,求证:AC ? BD7.四棱锥 V-ABCD 的底面为矩形,侧面 VAB ? 底面 ABCD,又 VB ? 面 VAD, 求证:面 VBC ? 面 VAC 33.直线与圆 (一)1、直线 x ? 1 的倾斜角和斜率分别是( A. 45 ,10) C. 90 ,不存在0B. 135 , ?10D. 180 ,不存在 ) D. x ? 2 y ? 7 ? 002、过点 P(?1,3) 且垂直于直线 x ? 2 y ? 3 ? 0 的直线方程为( A. 2 x ? y ? 1 ? 0 B. 2 x ? y ? 5 ? 0 C. x ? 2 y ? 5 ? 0 )3、已知 ab ? 0, bc ? 0 ,则直线 ax ? by ? c 不通过( A.第四象限2B.第三象限2C.第二象限D.第一象限 )4、若方程 (2m ? m ? 3) x ? (m ? m) y ? 4m ? 1 ? 0 表示一条直线,则实数 m 满足( A. m ? 0 B. m ? ?3 2C. m ? 1D. m ? 1 , m ? ?3 ,m ? 0 25、点 P(1, ?1) 到直线 x ? y ? 1 ? 0 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___. 6、若原点在直线 l 上的射影为 (2,?1) ,则 l 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7、 求经过直线 l1 : 2 x ? 3 y ? 5 ? 0, l 2 : 3x ? 2 y ? 3 ? 0 的交点且平行于直线 2 x ? y ? 3 ? 0 的直线 方程。8、过点 A(?5, ?4) 作一直线 l ,使它与两坐标轴相交且与两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 5 . 34.直线与圆 (二)1、若 A(?2,3), B(3, ?2), C ( , m) 三点共线 则 m 的值为( A.1 2)1 2B. ?1 2C. ?2D. 2 )2、直线 x cos ? ? y sin ? ? a ? 0 与 x sin ? ? y cos ? ? b ? 0 的位置关系是( A.平行 B.垂直 C.斜交 D.与 a, b,? 的值有关3、两直线 3x ? y ? 3 ? 0 与 6 x ? my ? 1 ? 0 平行,则它们之间的距离为 4、已知点 A(1, 2), B(3,1) ,则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是 5、已知点 A(2,3), B(?3, ?2) ,若直线 l 过点 P(1,1) 与线段 AB 相交,则直线 l 的斜率 k 的取值范 围是 6、函数 f ( x) ?x 2 ? 2 x ? 2 ? x 2 ? 4 x ? 8 的最小值为。7、一直线被两直线 l1 : 4 x ? y ? 6 ? 0, l 2 : 3x ? 5 y ? 6 ? 0 截得线段的中点是 P(0,1) 点,求此直 线方程。8、求经过点 P(1, 2) 的直线,且使 A(2,3) , B(0, ?5) 到它的距离相等的直线方程。 35.直线与圆 (三)1、已知点 A(1,2) 、B(3,1) ,则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是 2、设集合 M ? ? x, y ? x ? y ? 1, x ? R, y ? R , N ? ? x, y ? x ? y ? 0, x ? R, y ? R ,则集合2 2????M ? N 中元素的个数为3、直线 x ? 3 y ? m ? 0 与圆 x2 + y2 = 1 在第一象限内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则 m 的取值范围是 4、如果直线经过两直线 2 x ? 3 y ? 1 ? 0 和 3x ? y ? 2 ? 0 的交点,且与直线 y ? x 垂直,则原点 到直线 l 的距离是 5、直线 kx ? y ? 1 ? 3k , 当 k 变动时,所有直线都通过定点 6、直线 x+2y=0 被曲线 x2+y2-6x-2y-15=0 所截得的弦长等于 7、设 P 为圆 x ? y ? 1 上的动点,求点 P 到直线 3x ? 4 y ? 10 ? 0 的距离的最小值。2 28、由动点 P 向圆 x2+y2=1 引两条切线 PA、PB,切点分别为 A、B,∠APB=60°, 求动点 P 的轨迹方程。 36.直线与圆 (四)1、若 P(2,?1) 为圆 ( x ? 1) ? y ? 25 的弦 AB 的中点,则直线 AB 的方程是 (2 2)A、 x ? y ? 3 ? 0 C、 x ? y ? 1 ? 02 2B、 2 x ? y ? 3 ? 0 D、 2 x ? y ? 5 ? 02、已知方程 x +y +kx+(1-k)y+ A k&32 2Bk ? ?2213 =0 表示圆,则 k 的取值范围 ( 4C2)-2&k&3D k&3 或 k&-23、圆 O:x +y =9 与圆 C:x +y -2x+8y-1=0 的位置关系是_ ____________ 4、已知圆 C: x ? ( y ? 1) ? 1 与圆 O: ( x ? 1) ? y ? 1 关于某直线对称,则直线的方程为2 2 2 25、圆心为 C(1, 2)且与直线 4x+3y-35=0 相切的圆的方程是____________ 6、 若点( x,y)在直线3x ? 4 y ? 25 ? 0上移动,则x ? y 的最小值为2 2。7、求过点 P(1,6)与圆 ( x ? 2) ? ( y ? 2) ? 25 相切的直线方程。2 28、已知圆 C 和 y 轴相切,圆心在直线 x ? 3 y ? 0 上,且被直线 y ? x 截得的弦长为 2 7 圆 C 的方程。,求 37.直线与圆 (五)1.圆: x ? y ? 4 x ? 6 y ? 0 和圆: x ? y ? 6 x ? 0 交于 A, B 两点,2 2 2 2则 AB 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是 2、对于任意实数 k ,直线 (3k ? 2) x ? ky ? 2 ? 0 与圆 x ? y ? 2 x ? 2 y ? 2 ? 0 的2 2位置关系是__2 2_______23、动圆 x ? y ? (4m ? 2) x ? 2my ? 4m ? 4m ? 1 ? 0 的圆心的轨迹方程是 4、实数 x, y 满足 x ? y ? 1 ,则2 2 2 2. 。y?2 的取值范围是 x ?12 25、已知两圆 x ? y ? 10 x ? 10 y ? 0, x ? y ? 6 x ? 2 y ? 40 ? 0 , 求(1)它们的公共弦所在直线的方程; (2)公共弦长。6、求以 A(?1, 2), B(5, ?6) 为直径两端点的圆的方程。7、求过点 A ?1, 2 ? 和 B ?1,10 ? 且与直线 x ? 2 y ? 1 ? 0 相切的圆的方程。 38.综合训练(一)1.若集合 A={1,3,x},B={1, x },A∪B={1,3,x},则满足条件的实数 x 的个数有( A. 1 个 B. 2 个 C.3 个 D. 4 个 2.集合 M={(x,y)| x>0,y>0},N={(x,y)| x+y>0,xy>0}则( ) A.M=N B.M N C.M N D.M ? N= ?2)3.下列图象中不能表示函数的图象的是 ( )A.B.C.2D. )4.若函数 y=f(x)的定义域是[2,4],则 y=f( log 1 x )的定义域是( A. [ 1 ,1] 2 B. [4,16] C.[ 1 , 1 ] 16 4 ) D. ( 1 , ??) 2 D.[2,4 ]2 5.函数 f ( x) ? ( x ? 1 ) 0 ? | x ? 1| 的定义域为( 2 x?2A. (?2, 1 ) 2B.(-2,+∞)C. (?2, 1 ) ? ( 1 , ??) 2 26.设偶函数 f(x)的定义域为 R,当 x ? [0, ??) 时 f(x)是增函数,则 f (?2), f (? ), f (?3) 的 大小关系是( )A. f (? ) > f (?3) > f (?2) C. f (? ) < f (?3) < f (?2) 7. a ? log 0.7 0.8 , b ? log1.1 0.9 , c ? 1.1 ,那么(0.9B. f (? ) > f (?2) > f (?3) D. f (? ) < f (?2) < f (?3) ) D.c<a<bA.a<b<cB.a<c<bC.b<a<c8.已知函数 f (n) ? ?n ? 3(n ? 10) ?? f [ f ( n ? 5)]( n ? 10),其中 n ? N,则 f(8)=( )A.6 B.7 C. 2 D.4 9.若函数 f(x)和 g(x)都为奇函数,函数 F(x)=af(x)+bg(x)+3 在(0,+∞)上有最大 值 10,则 F(x)在(-∞,0)上有( ) A.最小值 -10 B.最小值 -7 C.最小值 -4 D.最大值 -102 10.计算: (Ⅰ) lg 2) ? lg 5? 20 ? 1 = ( lg6 3 (Ⅱ)(3 2 ? 3) ? 2 2) ? ( ( 4416 ? 1 4 0 )2 ? 2 ? 80.25 ? ? 2005) = ( 4911.若函数 f ( x) ? log a ( 1 )(a ? 0且a ? 1 的定义域和值域都是[0,1],则 a= ) x ?1 2 ) ? x ? (x ? ?1 12.设函数 (x) ? x 2 ?〈x 2) ,若 f(x)=3,则 x= f ? ? ( 1〈 ?2(x ? 2) ? x13.以下四个命题中,不正确的题号为 ①函数 f(x)= a (a>0 且 a≠1)与 g(x)=log ②函数 f(x)=x 与函数 g(x)=32.xaax(a>0 且 a≠1)定义域相同;3x的值域相同;x -1③函数 f(x)=(x-1) 与 g(x)=2 在(0,+∞)上都是增函数; -1 -1 ④如果函数 f(x)有反函数 f (x) ,则 f(x+1)的反函数是 f (x+1). 14.y= f(x)是定义在 R 上的偶函数,当 x≥0 时, (x) ?4 x 2 ? 8x ? 3 . f ? (Ⅰ)求 f(x)在 R 上的表达式; (Ⅱ)求 y=f(x)的最大值,并写出 f(x)在 R 上的单调区间(不必证明).15. 已知函数 (x) log 2 f ?1? x , (x∈(- 1,1). 1? x(Ⅰ)判断 f(x)的奇偶性,并证明; (Ⅱ)判断 f(x)在(- 1,1)上的单调性,并证明. 39.综合训练(二)1.若等比数列 ? an ? 的前 3 项和 S3 ? 9 且 a1 ? 1 ,则 a2 等于( A. 3 B. 4 C. 5 D. 6 ) )2、直线 x ? 2 y ? 1 ? 0 关于直线 x ? 1 对称的直线方程是(A. x ? 2 y ? 1 ? 0 B. 2 x ? y ? 1 ? 0 C. 2 x ? y ? 3 ? 0 D. x ? 2 y ? 3 ? 0 3.在 △ABC 中, AB ? 3 , A ? 45? , C ? 75? ,则 BC ? ( A. 3 ? 32 2)B. 2C. 22 2D. 3 ? 34 . 已 知 两 圆 x ? y ? 10 和 ( x ? 1) ? ( y ? 3) ? 20 相 交 于 A B 两 点 , 则 直 线 AB 的 方 程 , 是 .5 、 等 比 数 列 ? an ? 的 前 n 项 和 为 S n , 已 知 S1 , 2S2 , 3S3 成 等 差 数 列 , 则 ? an ? 的 公 比 为 . 6、若 P 两条异面直线 l,m 外的任意一点,则( ) A.过点 P 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 l,m 都平行 B、过点 P 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 l,m 都垂直 C.过点 P 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 l,m 都相交 D、过点 P 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 l,m 都异面? x ? y ≥ ?1 , ? 7.设变量 x,y 满足约束条件 ? x ? y ≥1 则目标函数 z ? 4 x ? y 的最大值为( , ?3x ? y ? 3. ?A.4 B.11 C.12 D.14 8、如图,正四棱柱 ABCD ? A1 B1C1 D1 中, AA1 ? 2 AB ,则异面直线 A1 B 与 AD1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D1C1 B1A11 5B.2 5C.3 5D.4 52 sin C .D A BC9、已知 △ABC 的周长为 2 ? 1 ,且 sin A ? sin B ? (I)求边 AB 的长; (II)若 △ABC 的面积为 sin C ,求角 C 的度数.1 6 10、已知实数列 ?an ? 是等比数列,其中 a7 ? 1 ,且 a4,a5 ? 1 , a6 成等差数列. (Ⅰ)求数列 ?an ? 的通项公式; (Ⅱ)数列 ?an ? 的前 n 项和记为 S n ,证明: Sn ? 128(n ? 1 2,?) . , 3,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已知圆 x ? y ? 12 x ? 32 ? 0 的圆心为 Q ,过点 P(0, 且斜率 2)2 2为 k 的直线与圆 Q 相交于不同的两点 A B . , (Ⅰ)求 k 的取值范围; (Ⅱ)是否存在常数 k ,使得向量 OA ? OB 与 PQ 共线?如果存在,求 k 值;如果不存在,请 说明理由.??? ??? ? ???? ?12 、 四 棱 锥 S ? ABCD 中 , 底 面 ABCD 为 平 行 四 边 形 , 侧 面 SBC ? 底 面 ABCD. 已 知∠ABC ? 45? , AB ? 2 , BC ? 2 2 , SA ? SB ? 3 .(Ⅰ)证明 SA ? BC ; (Ⅱ)求直线 SD 与平面 SAB 所成角的正弦值.SC D AB 40.综合训练(三)1、已知向量 a ? (?5, , b ? (6, ,则 a 与 b ( 6) 5) A.垂直 B.不垂直也不平行 ) D.平行且反向 ) C.平行且同向2、 已知定义域为 R 的函数 f ( x) 在 (8, ?) 上为减函数, 且函数 y ? f ( x ? 8) 为偶函数, ( 则 ? A. f (6) ? f (7) 3、已知 sin ? ? cos ? ? B. f (6) ? f (9) C. f (7) ? f (9) D. f (7) ? f (10)1 ? 3? ,且 ≤ ? ≤ ,则 cos 2? 的值是 . 5 2 4 ? ) 3 4、 若函数 f ( x) ? 2sin(? x ? ? ) , ?R (其中 ? ? 0 , ? ) 的最小正周期是 ? , f 0 ? 且 ( ? x 2则( A. ? ? ),1 ? 1 ? ? ? B. ? ? ,? ? C. ? ? 2,? ? D. ? ? 2,? ? ,? ? 2 6 2 3 6 3) C. 2b ? a ? ?b D. 2b ? a ? 2b5、若非零向量 a,b 满足 a ? b ? b ,则( A. 2a ? ?a ? b B. 2a ? 2a ? b6、如图,在 △ABC 中, ?BAC ? 120° AB ? 2,AC ? 1 , D 是边 BC 上一点, DC ? 2BD , ,? 则 AD BC ?2???? ??? ?.27、函数 f ( x) ? cos x ? 2cos A. ? , ?x 的一个单调增区间是( 2C. ? 0, ?) D. ? ? , ?? ? 2? ? ?3 3 ?B. ? , ??? ?? ?6 2?? ??? 3?? ? ?? ? 6 6?8、下面给出的四个点中,到直线 x ? y ? 1 ? 0 的距离为 区域内的点是( A. (11) , ) C. (?1 ? 1) ,? x ? y ? 1 ? 0, 2 ,且位于 ? 表示的平面 2 ?x ? y ?1 ? 0B. (?11) ,2D. (1 ? 1) ,9、设 f ( x) ? 6 cos x ? 3 sin 2 x . (Ⅰ)求 f ( x) 的最大值及最小正周期; (Ⅱ)若锐角 ? 满足 f (? ) ? 3 ? 2 3 ,求 tan4 ? 的值. 5 10. 已知 a 是实数,函数 f ( x) ? 2ax 2 ? 2 x ? 3 ? a ,如果函数 y ? f ( x) 在区间[-1,1]上有零点,求 实数 a 的取值范围。11 、 在 如 图 所 示 的 几 何 体 中 , EA ? 平 面 ABC , DB ? 平 面 ABC , AC ? BC , 且 , A C ? B C? B D 2 A EM 是 AB 的中点. ? (I)求证: CM ? EM ; D E (II)求 CM 与平面 CDE 所成的角.EHA M BC12、在直角坐标系 xOy 中,以 O 为圆心的圆与直线 x ? 3 y ? 4 相切. (1)求圆 O 的方程;PO PB (2)圆 O 与 x 轴相交于 A,B 两点,圆内的动点 P 使 PA , , 成等比数列,求 PA ? PB 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第 1 练】 1.D 2.C 3.D 4. ?? 11,?6,?3,?2,0,1,4,9? 8. (1) (??,3] 5. ??2,?2 ?? (2)254 个 6.a=0 或 a=1 (3)m>47.a=0 或 a=-1M2 或 a=1M3 【第 2 练】CDACD2.按照对应法则 y ? 3x ? 1 , B ? ?4, 7,10,3k ? 1? ? 4, 7, a 4 , a 2 ? 3a* 4 2 4??而 a ? N , a ? 10 ,∴ a ? 3a ? 10, a ? 2,3k ? 1 ? a ? 16, k ? 5 6.解:∵ f ( x) 是偶函数, g ( x) 是奇函数,∴ f (? x) ? f ( x) ,且 g (? x) ? ? g ( x)1 1 ,得 f (? x) ? g (? x) ? , x ?1 ?x ?1 1 1 即 f ( x) ? g ( x) ? , ?? ?x ?1 x ?1 1 ∴ f ( x) ? 2 , g ( x) ? x 。 x ?1 x2 ?1而 f ( x) ? g ( x) ? 7.解:对称轴 x ?a a ,当 ? 0, 即 a ? 0 时, ? 0,1? 是 f ( x) 的递减区间, 2 22则 f ( x) max ? f (0) ? ?4a ? a ? ?5 ,得 a ? 1 或 a ? ?5 ,而 a ? 0 ,即 a ? ?5 ; 当a ? 1, 即 a ? 2 时, ? 0,1? 是 f ( x) 的递增区间,则 f ( x)max ? f (1) ? ?4 ? a 2 ? ?5 , 2a ? 1, 即 0 ? a ? 2 时, 2得 a ? 1 或 a ? ?1 ,而 a ? 2 ,即 a 不存在;当 0 ?则 f ( x)max ? f ( ) ? ?4a ? ?5, a ?a 25 5 5 ,即 a ? ;∴ a ? ?5 或 . 4 4 48.解: (1)令 x ? y ? 1 ,则 f (1) ? f (1) ? f (1), f (1) ? 0 (2) f (? x) ? f (3 ? x) ? ?2 f ( )1 21 1 f (? x) ? f ( ) ? f (3 ? x) ? f ( ) ? 0 ? f (1) 2 2 x 3? x x 3? x f (? ) ? f ( ) ? f (1) , f (? ? ) ? f (1) 2 2 2 2 ? x ?? 2 ? 0 ? 则 ?3 ? x ? 0 , 得 ?1 ? x ? 0 ? ? 2 ? x 3? x ?? 2 ? 2 ? 1 ?【第 3 练】1~4.DDBD 1. 对于 y ? 5. 2ax ?1 a?x ?1 ax ?1 , f (? x) ? ? x ? ? ? f ( x) ,为奇函数; a x ?1 a ?1 1? a x对于 y ?x lg(1 ? x 2 ) lg(1 ? x 2 ) ,显然为奇函数; y ? 显然也为奇函数; ? x x ?3 ?3 x对于 y ? log a 3.1? x 1? x 1? x , f (? x) ? log a ? ? log a ? ? f ( x) ,为奇函数; 1? x 1? x 1? x1 ? 1 1 ? 1 2x ? x?1 ? ( x 2 ? x 2 )2 ? 2 ? 3, x 2 ? x? 3 2? 5x ?x3 2? ( x ? x )( x ? 1 ? x?1 ) ? 2 5ln x1 2?1 24. 由 f (ln x) ? 3x ? 4 ? 3e 6. (1) (3 ) ? 6 ? 3?x 2 ?x? 4 得 f ( x) ? 3e x ? 4? 27 ? 0, (3? x ? 3)(3? x ? 9) ? 0, 而3? x ? 3 ? 03? x ? 9 ? 0,3? x ? 32 , 得 x ? ?2(2) ( ) ? ( ) ? 1, ( )x x2 34 92 32x2 2 5 ?1 2 , 得x ? log 2 ? ( ) x ? 1 ? 0 由 ( ) x ? 0, 则( ) x ? 3 3 2 3 35 ?1 27.解: y ? ( ) ? ( ) ? 1 ? [( ) ] ? ( ) ? 1 ? [( ) ? ] ?x x x 2 x x 21 41 21 21 21 21 23 , 41 1 x ?( ) ?8 4 2 1 x 1 3 1 x 当 ( ) ? 时, ymin ? ;当 ( ) ? 8 时, ymax ? 57 2 2 4 2 3 ∴值域为 [ ,57] 4而 x ? ? ?3, 2? ,则 8.解:由已知得 1 ? 4 ? 3 ? 2 ? 3 ? 7,x x即??4 x ? 3 ? 2 x ? 3 ? 7 ?(2 x ? 1)(2 x ? 4) ? 0 ? ? , 得? x x x x ?4 ? 3 ? 2 ? 3 ? 1 ?(2 ? 1)(2 ? 2) ? 0 ? ?5. (1, ??)即得 0 ? 2 ? 1 ,或 2 ? 2 ? 4xx因此 x ? 0 ,或 1 ? x ? 2 。 【第 4 练】 1~4. DBBA? 0,1? 2.令 u ? 2 ? ax, a ? 0, ? 0,1? 是的递减区间,∴ a ? 1 而 u ? 0 须 恒成立,∴ umin ? 2 ? a ? 0 ,即 a ? 2 ,∴ 1 ? a ? 2 ; 5.(1) ax ? 2 x ? 1 ? 0 恒成立,则 ?2 2?a ? 0 ,得 a ? 1 ? ? ? 4 ? 4a ? 0(2) ax ? 2 x ? 1 须取遍所有的正实数,当 a ? 0 时, 2 x ? 1 符合条件;?a ? 0 当 a ? 0 时,则 ? ,得 0 ? a ? 1,即 0 ? a ? 1 ? ? ? 4 ? 4a ? 06.解: f ( x) ? g ( x) ? 1 ? log x 3 ? 2log x 2 ? 1 ? log x 当 1 ? log x3 , 44 3 ? 0 ,即 0 ? x ? 1 或 x ? 时, f ( x) ? g ( x) ; 3 4 4 3 当 1 ? log x ? 0 ,即 x ? 时, f ( x) ? g ( x) ; 3 4 4 3 当 1 ? log x ? 0 ,即 1 ? x ? 时, f ( x) ? g ( x) 。 3 47. (1) f ( x) ? x(1 1 x 2x ? 1 x 2? x ? 1 x 2 x ? 1 ? )? ? x f (? x) ? ? ? ? x ? ? ? f ( x) ,为偶函数 2x ?1 2 2 2 ?1 2 2 ?1 2 2x ?18.解:由2? x ≥0,∴1<x≤2,即 A=(1,2]. x ?12ax>0, 2ax<a+x. 由 a>0, 得 x>0, (2a-1)x<a.由 lg(2ax)<lg(a+x), 得1 a a 时,0<x< , ∴B=(0, ). 2 2a ? 1 2a ? 1 a 1 2 要使 A∩B=A,即 A ? B, ∴ >2, ∴ <a< . 2a ? 1 2 3 1 1 (2)当 2a-1<0,即 0<a< ,则 x>0,∴B=(0,+∞),此时显然 A∩B=A,∴0<a< . 2 2 1 (3)当 2a-1=0,即 a= 时,满足 A∩B=A. 2 2 综上可得 a 的取值范围是(0, ). 3(1)当 2a-1>0,即 a> 【第 5 练】1~4 BB B B 5.1 和 2 6. ?? m ? ?2 ?n ? 2x?07. m ? ?1【第 6 练】1~4 DDCD;5.2 12; 6. (1) P ? f ( x) ? ?(0 ? x ? 100) ?60 ; ?60 ? 0.02( x ? 100) (100 ? x ? 500) (2)利润 L ? ( P ? 40) x ? ??20 x (0 ? x ? 100 ) ? x2 x?N , 22 x ? (100 ? x ? 500 ) ? 50 ?x ? 450 时, L ? 5850 元. 1 【第7练】1~6 BCCBCB;7. 84 3 5 4 8. 3 4 3 ? ? 0,sin ? ? , cos ? ? ? , tan ? ? ? 5 5 4? ? 0,sin ? ? ? , cos ? ? , tan ? ? ?3 59.如右图所示,角 ? 的集合为: {? | 2k? ??6? ? ? 2k? ??4, k ? Z}?{? | 2k? ?3? 7? ? ? ? 2k? ? , k ? Z} 4 6【第8练】1~3 BAA 4.1 5.? 0, ? ? ? ? ?4, ?? ?6. ? sin ?【第9练】1~3DCD;4.3, {x | x ? 6k ? 3, k ? Z } ; 5. ? k? ? , k? ? ? ? , k ? Z 4 4 ? ? 6. T ???3 ?2? 2? ? 2? ? ,当 x ? ? 时, ymax ? 2 ;当 x ? ? 时, ymin ? ?2 ;奇函数 3 3 6 3 6? 2 ? t ? 2 且 t ?1 有7.令 sin x ? cos x ? t ,1 9 y ? t 2 ? t ? 2 ? (t ? ) 2 ? 2 4 9 ? y ? [? , 2 ] . 4【第10练】1~3CBC 【第 11 练】 1.A 2.D 3.D 4. m 5.? 36.原式= sin(? ? 3x) cos(? ? 3x) ? sin(? ? 3x) cos(? ? 3x) = 2 ? 6 . 4 3 3 4 4 7. x ?1 2 sin 50 ? ? (? 2 sin 50 ? ) 2 ? 4(sin 2 50 ? ? ) 2 ? sin(50 ? ? 45 ? ) , 2? x1 ? sin 95? ? cos 5? ,x2 ? sin 5? ? cos85? ,tan(? ? 2? ) ? tan 75 ? ? 2 ? 3【第 12 练】 1.B 2.C3.A 4.1 25.3 73 2? ? ? ? ? ? . 46. tan ? ? 1 , 3tan(2? ? ? ) ? 1,7.由题设 B=60°,A+C=120°,设 ? ?1 1 ? ? cos cos A C co? s co2?? s 3 4A?C 知 A=60°+α , C=60°-α , 22 故 cos A ? C ? 2 . 2 2 2? ?2 2 , 即 c o ? ? s【第 13 练】 1.A 2.A 3.C 4. ?3 45. ? 26.由已知 ? ? ? ? ? ? ? , 又 cos( ? ? ) ? ? 1 故 sin(? ? ? ) ? 4 5 , ? 4 2 2 9 2 9? 1 ??? ? ? 7 5 同理 cos( ? ? ) ? , 5 , 故 cos ? cos[( ? ) ? ( ? ? )] ? ? 2 3 2 2 2 27 ??? 239 故 cos( ? ? ) ? 2 cos2 . ? ?1 ? ? 2 729 ? 1 3 3 1 7. y ? ?2[sin( x ? ) ? ]2 ? , ? ymax ? , ymin ? ? . 6 2 2 2 2 【第 14 练】1.B 2.C 3.D 4.8 3 5. 2 13 36.解:在△ABC 中,∠BAD=150o-60o=90o,∴AD=2sin60o= 3 . A 在△ACD 中,AD2=( 3 )2+12-2× 3 × cos150o=7,∴AC= 7 . 1× B 2 D 1 C 1 3 ∴AB=2cos60o=1.S△ABC= × 3× 1× sin60o= . 3 2 4 7. 解: ∵ bcosB+ccosC=acosA,由正弦定理得:sinBcosB+sinCcosC=sinAcosA, 即 sin2B+sin2C=2sinAcosA,∴2sin(B+C)cos(B-C)=2sinAcosA.∵A+B+C=π, ∴sin(B+C)=sinA.而 sinA≠0,∴cos(B-C)=cosA,即 cos(B-C)+cos(B+C)=0, 【第 15 练】 1.B 2.B 3.B 4.8 3 2 3 5. 3 36、解: (Ⅰ)? C ? π ? ( A ? B) , 1 3 ? ? tan C ? ? tan( A ? B) ? ? 4 5 ? ?1 . 1 3 1? ? 4 5 3 又? 0 ? C ? π ,? C ? π . 4 3 (Ⅱ)? C ? ? , 4? AB 边最大,即 AB ? 17 .又? tan A ? tan B,A,B ? ? 0, ? ,? ??? ???角 A 最小, BC 边为最小边.sin A 1 ? ? , ? tan A ? ? π? 由? cos A 4 且 A ? ? 0, ? , ? 2? ?sin 2 A ? cos 2 A ? 1, ?得 sin A ?17 AB BC sin A .由 得: BC ? AB? ? ? 2. 17 sin C sin A sin C所以,最小边 BC ?2.7、解:如图,过点 B 作 BD⊥AE 交 AE 于 D 由已知,AC=8,∠ABD=75°,∠CBD=60° 在 Rt△ABD 中, AD=BD?tan∠ABD=BD?tan 75° 在 Rt△CBD 中, CD=BD?tan∠CBD=BD?tan60° ∴AD-CD=BD(tan75°-tan60°)=AC=8,?9 分∴ BD ? ∴该军舰没有触礁的危险。8 ? 4 ? 3.8 tan 75 ? tan 60 003 5 ???? ??? ???? ??? ??? ???? ? 1 ? ? ? 1 ? ? ? ? 6. DE ? AE ? AD ? AB ? BE ? AD ? a ? b ? b ? a ? b 2 2 ??? ??? ??? ???? ???? ??? ? 1 ? ? ? 1 ? ? ? ? ? BF ? AF ? AB ? AD ? DF ? AB ? b ? a ? a ? b ? a 2 2 ??? 1 ??? ? ? ???? 1 1 ? ? G 是△ CBD 的重心, CG ? CA ? ? AC ? ? (a ? b ) 3 3 3 ? ? ? ? ? ?2 ?2 ? ( b 7. (a ? 2b)? a ? 3b) ? a ? a ? ? 6b ? ?72【第 16 练】1-3 .DCC 4. (?3, ?2) 5. ( , ? )4 5?2 ?2 ? ? ?2 ? a ? a b cos 600 ? 6 b ? ?72, a ? 2 a ? 24 ? 0, ? ? ? ( a ? 4)( a ? 2) ? 0, a ? 48.设 A( x, y ) ,???? ??? ? AO ? ?3 ,得 AO ? ?3OB ,即 (? x, ? y) ? ?3(2, ?1), x ? 6, y ? ?3 OB ? ??? ? ? ? ? ?? ? ? ?? b ?AB 5 , 2 得 A( 6 ? 3, A B ? ( ?4 , 2 ) A B ? ,0b c o ? ? ??? ? , ) s ? 10 AB? ? ?? ? ? ?? CD 2 ? D ? A ? ? ??【第 17 练】1-5. DCDDA 6. 2? ? ?? ? ? ?? ? ? ?? ? ? ?? ? ? ?? ? ? ?? A B? C B C D ? ? A ? B? B C C? D AC ?65 7. 5? ? a? b 13 ? a cos ? ? ? ? 65 b? ? ? ?8.设 c ? ( x, y) ,则 cos ? a , c ?? cos ? b , c ?,?? 2 ? ?x ? ?x ? ? ?x ? 2 y ? 2x ? y ? ? 2 得? 2 ,即 ? 或? 2 ?x ? y ? 1 ?y ? 2 ?y ? ? ? ? ? ? 22 2 2 22 2 2 2 ? c ?( , ) 或 (? ,? ) 2 2 2 29.证明:记 AB ? a, AD ? b , 则 AC ? a ? b , DB ? a ? b ,??? ?? ??????????? ? ???????? 2 ??? 2 ? ? ? ? ? ? ? ? AC ? DB ? (a ? b )2 ? (a ? b )2 ? 2a 2 ? 2b 2??? 2 ??? 2 ? ? ?2 ?2 ? AC ? DB ? 2 a ? 2 b【第 18 练】 1-3.D BD 4. 12003 1 ? ? sin ? cos ? ,sin 2? ? 1, 2? ? 900 , ? ? 450 2 3 ? ? ?2 a ?b ? a 1 ? ? ? ?2 ? ? (a ? b ) a ? 0 , a ? ? b? 0 , c o s ? ? ? a ? ? ? ? ? ,或画图来做 ? ? a b a b 2? 设c ? xa?5. (2, ?1)?? y ,则 ( x , 2x ? ? y ,y3? ) x? b ) ( 2 (y2 x 2 y ? ) , ? 3( 4 , 1)x ? 2 y ? 4 , 2x ? 3y ? 1, ? 2y ? ? 1 x ,d [( c b c b b a 6.证明:? a ? ? a ? a ? )b ? (a ? )c ] ? (a ? )(a ? ) ? (a ? )c ? ? ? ? ? ? ? ? ? ? (a ? )(a ? ) ? (a ? )(a ? ) ? 0 c b c b ? ? ? ? ? ? ? ? ? ? ? ? ? ? ? ? ? ? ? ?a ? d7. ka ? b ? k (1, 2) ? (?3, 2) ? (k ? 3, 2k ? 2)??? ? a ? 3b ? (1, 2) ? 3(?3, 2) ? (10, ?4)(1) ( k a ? b ) ? ( a ? 3b ) , 得 (ka ? b )? (a ? 3b ) ? 10(k ? 3) ? 4(2k ? 2) ? 2k ? 38 ? 0, k ? 19 (2) (ka ? b ) // ( a ? 3b ) ,得 ?4(k ? 3) ? 10(2k ? 2), k ? ? 此时 ka ? b ? (?????????????10 4 1 , ) ? ? (10, ?4) ,所以方向相反。 3 3 3 ? ? ? ? ?2 ?2 2 2 2 2 ( 8.(1)证明:? (a ? b )? a ? b ) ? a ? b ? (cos ? ? sin ? ) ? (cos ? ? sin ? ) ? 0? ? ? ? ? a ? b 与 a ? b 互相垂直(2) k a ? b ? ( k cos ? ? cos ? , k sin ? ? sin ? ) ;????1 3?a ? k b ? (cos ? ? k cos ? ,sin ? ? k sin ? )? ? k a ? b ? k 2 ? 1 ? 2k cos( ? ? ? )??? a ? kb ? k 2 ? 1 ? 2k cos( ? ? ? )k 2 ? 1 ? 2k cos( ? ? ? )2 而 k ? 1 ? 2k cos( ? ? ? ) ?cos( ? ? ? ) ? 0 , ? ? ? ?【第 19 练】 1-3.CCD?24.? ? ? ? ? 2a ? b ? (2 cos ? ? 3, 2sin ? ? 1), 2a ? b ? 8 ? 8sin(? ? ) ? 16 ? 4 3? ? ?? ? ? ?? ? ? ?? ? ? ?? ? ? ?? ? ? ?? A B? ( 1 , 1 )A C? ?( 3 , 3?B A C , A) , ? 0? A,B A C5.直角三角形6.解: (1)若 a ? b ? a ? c 且 a ? 0 ,则 b ? c ,这是一个假命题? ?? ????? 因为 a ? b ? a ? c , a ? (b ? c ) ? 0 ,仅得 a ? (b ? c )? ?? ? ? ? ????(2)向量 a 在 b 的方向上的投影是一模等于 a cos ? ( ? 是 a 与 b 的夹角) ,方向与 a 在 b 相同 或相反的一个向量.这是一个假命题???????因为向量 a 在 b 的方向上的投影是个数量,而非向量。??7.证明:设 x ? (a, b), y ? (c, d ) ,则 x ?y ? ac ? bd , x ? 而 x ?y ? x y cos ? , x ?y ? x y cos ? ? x y 即 x ?y ? x y ,得 ac ? bd ???? ??? a 2 ? b2 , y ? c2 ? d 2? ?? ?? ?? ?? ?? ?? ?a 2 ? b2 c2 ? d 2? (ac ? bd )2 ? (a 2 ? b 2 )(c 2 ? d 2 )【第 20 练】 1-3 . CCC 4. (2 2 2 2 , ), 或(? ,? ) 2 2 2 22 2设所求的向量为 ( x, y ), 2 x ? 2 y ? 0, x ? y ? 1, x ? y ? ?2 25.6由平行四边形中对角线的平方和等于四边的平方和得?2 ?2 ? ?2 ? ?2 ? ?2 ?2 ? ?2 ?2 a ? b ? a ? b ? 2 a ? 2 b ? a ? b ? 2 a ? 2 b ? a ? b ? 2 ? 2? 4 ? 4 ? 66. ( , ? ) 7.4 523 8? 3 4 3 2 2 设 b ? ( x, y ), 4 x ? 3 y ? 5, x ? y ? 1, x ? , y ? ? 5 5 5 ? ? ? ? ? ?2 ? ? b ( 3 ? 5 ? (ma ? b) ? 3ma 2 ? (5m ? 3)a ? ? 5b ? 0 a b )3m ? ( 5 ? 3 ) 2 c o0s 6? ? 5 ?4 m 0 ,? m ? ? 0 8 238..解:由 a ? ( 3, ?1), b ? ( ,??? ? ? ? 1 3 b ) 得 a ? ? 0, a ? 2, b ? 1 2 2? ? ? ? ? ? ? ? ? ? [a ? (t 2 ? 3)b ]? ?ka ? tb ) ? 0, ?ka 2 ? ta ? ? k (t 2 ? 3)a ? ? t (t 2 ? 3)b 2 ? 0 ( b b1 1 ?4k ? t 3 ? 3t ? 0, k ? (t 3 ? 3t ), f (t ) ? (t 3 ? 3t ) 4 4 9. 解:? AB ? AC ,? AB ? AC ? 0.??? ???????? ???? ???? ? ???? ??? ??? ??? ??? ???? ???? ? ? ? ? ? AP ? ? AQ, BP ? AP ? AB , CQ ? AQ ? AC , ??? ??? ? ? ??? ??? ???? ???? ? ? ? BP ? CQ ? ( AP ? AB ) ? ( AQ ? AC )? AP ? AQ ? AP ? AC ? AB ? AQ ? AB ? AC ? ? a 2 ? AP ? AC ? AB ? AP ? ? a 2 ? AP ? ( AB ? AC ) 1 PQ ? BC 2 1 ? ? a 2 ? PQ ? BC 2 2 ? ? a ? a 2 cos? . ? ?a 2 ?故当cos? ? 1,即? ? 0( PQ与BC方向相同)时, BP ? CQ最大.其最大值为0.【第 21 练】 1.C an ? an ?1 ? an ? 2 2.Ba1 ? a4 ? a7 ? 39, a3 ? a6 ? a9 ? 27,3a4 ? 39,3a6 ? 27, a4 ? 13, a6 ? 99 9 9 S9 ? ( a1 ? a9) ? ( a4 ? a6) ? ( 1 3? 9 ) 9 9 ? 2 2 23.Ba5 a2 3(1 ? 34 ) 3 ? 27 ? q , q ? 3, a1 ? ? 3, S 4 ? ? 120 a2 q 1? 34. 8a5 ? a2 33 ? 9 ? ?d ?8 5?2 5?25. 497 S7 ? ( a1 ? a7) ? 7 a4 ? 4 9 22 26.解:设四数为 a ? 3d , a ? d , a ? d , a ? 3d ,则 4a ? 26, a ? d ? 4013 3 3 ,d ? 或? , 2 2 2 3 当 d ? 时,四数为 2,5,8,11 2 3 当 d ? ? 时,四数为 11,8,5, 2 2即a ? 7. 解: a18 ? a19 ? a20 ? a21 ? a22 ? 5a20 , a12 ? a5 ? 7d ? 2.8, d ? 0.4a20 ? a12 ? 8d ? 3.1 ? 3.2 ? 6.3∴ a18 ? a19 ? a20 ? a21 ? a22 ? 5a20 ? 6.3 ? 5 ? 31.5 8. 解:原式= (a ? a ? ... ? a ) ? (1 ? 2 ? ... ? n)2 n? (a ? a 2 ? . .? a n ?) .? a (1 ? a n ) n(n ? 1) ? 1 ? a ? 2 (a ? 1) ? ?? 2 ? n ? n (a ? 1) ?2 2 ?【第 22 练】 1.C 2.Bn( n ? 1 ) 2x 2 ? ( 2 ? 1)( 2 ? 1) ? 1, x ? ?1x(3x ? 3) ? (2 x ? 2)2 , x ? ?1或x ? ?4, 而x ? ?1 ? x ? ?4q?3.C3x ? 3 3 1 3 ? , ?13 ? ?4 ? ( )n?1 , n ? 4 2x ? 2 2 2 23 21 ? q3 3 1 a1 (1 ? q ) ? 18, a1 (q ? q ) ? 12, ? , q ? 或q ? 2, 2 q?q 2 22(1 ? 28 ) 而 q ? Z , q ? 2, a1 ? 2, S8 ? ? 29 ? 2 ? 510 1? 265 4. 125. ? 75 3 39 (a ? a ) a5 2a5 a1 ? a9 2 1 9 S 7 ? 9 ? 2 65 ? ? ? ? &9 ? ? b5 2b5 b1 ? b9 9 (b ? b ) S 9 9?3 12 1 9 2q 6 ? 25, q ? ? 3 5, a10 ? a9 ? q ? ?75 3 56.解:设原三数为 3t , 4t ,5t ,(t ? 0) ,不妨设 t ? 0, 则 (3t ? 1)5t ? 16t , t ? 523t ? 1 5 , t4?2 0t, ? ∴原三数为 1 5 , 2 0 , 。5 5 25, 22 n ?17.解:记 Sn ? 1 ? 2 x ? 3x ? ... ? nx2, 当 x ? 1 时, Sn ? 1 ? 2 ? 3 ? ... ? n ?3 n ?11 n(n ? 1) 2当 x ? 1 时, xSn ? x ? 2 x ? 3x ? ... ? (n ? 1) x? nx n ,(1 ? x) Sn ? 1 ? x ? x 2 ? x3 ? ... ? x n?1 ? nx n , Sn ?1 ? xn ? nx n 1? x ?1 ? x n ? nx n ( x ? 1) ? ? 1? x ∴原式= ? ? n( n ? 1) ( x ? 1) ? 2 ?8. 解: bn ? an ? ??11 ? 2n, n ? 5 n ,当 n ? 5 时, Sn ? (9 ? 11 ? 2n) ? 10n ? n 2 2 ?2n ? 11, n ? 6当 n ? 6 时, Sn ? S5 ? Sn ?5 ? 25 ? ∴ Sn ? ? 【第 23 练】 1.Bn?5 (1 ? 2n ? 11) ? n2 ? 10n ? 50 2? 2 ?? n ? 10 n, (n ? 5) ? 2 ?n ? 10 n ? 50, ( n ? 6)a1a4 ? a32 , (a2 ? 2)(a2 ? 4) ? (a2 ? 2) 2 , 2a2 ? ?12, a2 ? ?62.AS9 9a5 9 5 ? ? ? ?1 S5 5a3 5 9lg 2 ? lg(2 x ? 3) ? 2lg(2 x ? 1), 2(2 x ? 3) ? (2 x ? 1) 2( 2x 2 ? 4 x2 ? 5 0x, 2 x 5 , ) ? ? ? ?23.Dlog 54. 38 5. a n ?a3 ? a 5 ? a 2? a ? 38 67 (10 n ? 1) 9n1 9 , 9 9 , 9 9 9 , 9 9 9 9 . . . 120? 1 , 3 ? ? 107 14, ? 0 ?1 , 1 0 1 ? 91, 796. 解: Sn ? 3 ? 2 , Sn ?1 ? 3 ? 2 而 a1 ? S1 ? 5 ,∴ a n ? ?n ?1, an ? Sn ? Sn ?1 ? 2n ?1 (n ? 2)?5, (n ? 1) ?2n ?1, ( n ? 2)7.解:设此数列的公比为 q, (q ? 1) ,项数为 2n ,a2 (1 ? q 2 n ) 1 ? (q 2 ) n ? 85, S偶 ? ? 170, 则 S奇 ? 1 ? q2 1 ? q2S偶 S奇 ? a2 1 ? 22 n ? q ? 2, ? 85, 22 n ? 256, 2n ? 8, a1 1? 4∴ q ? 2, 项数为 8 8.解: a1a3 ? a2 ? 36, a2 (1 ? q ) ? 60, a2 ? 0, a2 ? 6,1 ? q ? 10, q ? ?3,2 2 2当 q ? 3 时, a1 ? 2, Sn ?2(1 ? 3n ) ? 400,3n ? 401, n ? 6, n ? N ; 1? 3?2[1 ? (?3) n ] ? 400, (?3) n ? 801, n ? 8, n 为偶数; 1 ? (?3)当 q ? ?3 时, a1 ? ?2, Sn ? ∴ n ? 8, 且n为偶数 【第 24 练】 1.Ban ?1 n ? n ?1? n ? 1 ? n , Sn ? 2 ? 1 ? 3 ? 2 ? ... ? n ? 1 ? nSn ? n ? 1 ? 1 ? 9, n ? 1 ? 10, n ? 992.AS4 ? 1, S8 ? S4 ? 3, 而 S4 , S8 ? S4 , S12 ? S8 , S16 ? S12 , S20 ? S16 , 成等差数列即 1,3,5,7,9, a17 ? a18 ? a19 ? a20 ? S20 ? S16 ? 93.Da5 ? 2a4 ? a3 ? 2a2 ? 0, a5 ? a3 ? 2a4 ? 2a2 , a3 (q 2 ? 1) ? 2a2 (q 2 ? 1) a3 ? 2a2或q 2 ? 1 ? 0, q ? 2,1或 ? 1 ,当 q ? 1 时, an ? 6 ;当 q ? ?1 时, a1 ? ?6, an ? ?6 ? (?1)n ?1? 6 ? (?1) n?2 ;当 q ? 2 时, a1 ? 3, an ? 3 ? 2 4. 0 5. 18n ?1? 6 ? 2n ? 22 Sn ? a n ? b 该二次函数经过 (m ? n , 0 ,即 Sm? n ? 0 n )3a7 ? 1 7a 7 ? ,17 ,a 1 1 9? 7 2 1 3? 7 k( ? 9 ) k ? ? ? , 32 a 7 , d ?7 , ak ? a, ? k ? d 7 ? ( 9 9 3 189)6.4n ? 1 3Sn ? 2n ? 1, Sn ?1 ? 2n ?1 ? 1, an ? 2n ? 1, an 2? 4n ? , 1 1 ? 1, q ? 4, Sn ? a 21 ? 4n 1? 47. 解:显然 q ? 1 ,若 q ? 1 则 S3 ? S6 ? 9a1 , 而 2S9 ? 18a1 , 与 S 3 ? S 6 ? 2S 9 矛盾 由 S3 ? S 6 ? 2 S9 ?a1 (1 ? q 3 ) a1 (1 ? q 6 ) 2a1 (1 ? q 9 ) ? ? 1? q 1? q 1? q 1 2q9 ? q 6 ? q3 ? 0, 2(q3 )2 ? q3 ? 1 ? 0, 得q3 ? ? , 或q3 ? 1, 2而 q ? 1 ,∴ q ? ?34 2?n ? 2 ? (?4), n为偶数 ??2n, n为偶数 ? 8. 解: S n ? ? ,Sn ? ? , ?2n ? 1, n为奇数 ? n ? 1 ? (?4) ? 4n ? 3, n为奇数 ? 2 ?S1 5 ? 2 9 ,S 2 2? ? 4 4S , S15 ? S22 ? S31 ? ?76【第 25 练】 1.C31? 6 1,am ? am ? am 2 ? 0, am (am ? 2) ? 0, am ? 2,S2 m?1 ?2.B2m ? 1 (a1 ? a2 m?1 ) ? (2m ? 1)a2 m ? 38, 2m ? 1 ? 19 2 2n ? 1 (a1 ? a2 n ?1 ) an 2an S 2(2n ? 1) 2n ? 1 ? ? 2 ? 2 n ?1 ? ? bn 2bn 2n ? 1 (b ? b ) T2 n ?1 3(2n ? 1) ? 1 3n ? 1 1 2 n ?1 21 1 1 1 1 ? ? 1 1 ? ?1, ? ? ? 1 , ? ? , ? 是以 为首项,以 ?1 为 1 an an?1 a? 1 an a ? ?n a a1 n 1公差的等差数列,3. ?1 n1 1 ? ?1 ? (n ? 1) ? (?1) ? ?n, an ? ? an n4. 100a8 ? a9 ? a10 ? a11 ? a12 ? S12 ? S7 ? 122 ? 12 ? 1 ? (7 2 ? 7 ? 1) ? 1005. 4 : 1 : (?2)a ? c ?2 b c? 2 b? a a b2 c?( 2 b2 )a2, , , ? ?a 5 a b4 ? ?2b 0 ?a ? b a? 4 b c ?2 b , , ?6. 10S1 0 0?100 (a ? a 1) 0? 45, a ? a ?10.9, a ? a 1? a 9 9a ? 1 0 1 00 2 50 50 S & ? (a1 ? a 9 9)? ? 0 . ? 1 0 4 2 2? d ? 10.4, 1 007. 156 a3 ? a7 ? a10 ? a11 ? a4 ? 12, a3 ? a11 ? a10 ? a4 , a7 ? 12, S13 ?13 (a1 ? a13 ) ? 13a7 2?1 ? 5 28.5 ?1 2设 an ? an ?1 ? an ? 2 ? qan ? q an , q ? q ? 1 ? 0, q ? 0, q ?2 2 9.解: (Ⅰ)设 ? an ? 的公差为 d , ?bn ? 的公比为 q ,则依题意有 q ? 0 且 ? 解得 d ? 2 , q ? 2 . 所以 an ? 1 ? (n ? 1)d ? 2n ? 1 ,?1 ? 2d ? q 4 ? 21, ? 2 ?1 ? 4d ? q ? 13, ?bn ? q n ?1 ? 2n ?1 .(Ⅱ)an 2 n ? 1 ? n ?1 . bn 23 5 2n ? 3 2 n ? 1 ? 2 ? ? ? n ?2 ? n ?1 ,① 1 2 2 2 2 5 2n ? 3 2n ? 1 2Sn ? 2 ? 3 ? ? ? ? n ?3 ? n ?2 ,② 2 2 2 2 2 2 2n ? 1 ②-①得 Sn ? 2 ? 2 ? ? 2 ? ? ? n ?2 ? n ?1 , 2 2 2 2 Sn ? 1 ?1 ? 2n ? 1 ? 1 1 ? 2 ? 2 ? ?1 ? ? 2 ? ? ? n ? 2 ? ? n ?1 ? 2 ? 2 ? 2 ? 2 ? 2 2【第 26 练】1?1 2n ?1 ? 2n ? 1 ? 6 ? 2n ? 3 . 1 2n ?1 2n ?1 1? 2? π ≤ . 3 6 ? ? π π ∴- ≤- ≤0.∴- <2α - <π . 6 3 6 3 答案:D 2、解析:可设 a=1,b=2,1、解析:由题设得 0<2α <π ,0≤ 则a2 ? b2 1? 4 5 a?b 3 2ab 4 = , ab = 2 , = , = = = 2.5 . 2 2 2 2 2 a?b 3 a2 ? b2 2ab a?b ≤ ab ≤ ≤ 2 a?b 2答案:3、解析:p=a-2+1 +2≥4,而-a2+4a-2=-(a-2)2+2<2,∴q<4.∴p>q. a?2答案:A 4、解析:令 f(x)=ax2+bx+c,其图象如下图所示,y y f- ) =(x 3 - O 2 y fx = () 2 3 x 再画出 f(-x)的图象即可. 答案:{x|-3<x<-2} 5、解析:由题意,知 0、2 是方程- ∴-2?m =0+2.∴m=1. 1 ? 21 2 x +(2-m)x=0 的两个根, 2答案:1 6、解析:设甲地至乙地的距离为 s,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 v2,水流速度为 v(v2>v>0) ,则船在 流水中在甲乙间来回行驶一次的时间 t=2v s s s + = 2 2 2 , v2 ? v v2 ? v v 2 ? v2 2 2s v 2 ? v = . v2 t平均速度 v1=∵v1-v2=v2 ? v 2 v2 -v2=- <0, v2 v22∴v1<v2. 答案:v1<v2 7、解:由题意知 mx2+2(m+1)x+9m+4>0 的解集为 R,则?m ? 0, ? 2 4 ) ? ?Δ ? (m ? 1 ? 4m(9m ? 4) 0.解得 m>1 . 4?a ? 0, 评述:二次不等式 ax2+bx+c>0 恒成立的条件: ? ?Δ ? 0.若未说明是二次不等式还应讨论 a=0 的情况. 8、解: (1)设该厂应每隔 x 天购买一次面粉,其购买量为 6x t,由题意知,面粉的保管等其他费 用为 3[6x+6(x-1)+?+6×2+6×1]=9x(x+1). 设平均每天所支付的总费用为 y1 元,则 y1=900 900 +9x+10809≥2 ? 9 x +10809 x x1 [9x(x+1)+900]+6×1800 x==10989. 当且仅当 9x=900 ,即 x=10 时取等号, x即该厂应每隔 10 天购买一次面粉,才能使平均每天所支付的总费用最少. (2)若厂家利用此优惠条件,则至少每隔 35 天,购买一次面粉,平均每天支付的总费用为 y2 元,则 y2= =1 [9x(x+1)+900]+6× x900 +9x+9729(x≥35). x100 (x≥35) , x x2>x1≥35,则 100 100 f(x1)-f(x2)=(x1+ )-(x2+ ) x1 x2令 f(x)=x+(x ? x1)( 100 ? x1 x 2) = 2 x1 x 2∵x2>x1≥35, ∴x2-x1>0,x1x2>0,100-x1x2<0. ∴f(x1)-f(x2)<0,f(x1)<f(x2) ,100 ,当 x≥35 时为增函数. x ∴当 x=35 时,f(x)有最小值,此时 y2<10989.∴该厂应该接受此优惠条件. 【第 27 练】即 f(x)=x+1、解析: (-2,t)在 2x-3y+6=0 的上方,则 2×(-2)-3t+6<0,解得 t>2 . 32 3 2、解析:如图,当 x=y=1 时,zmax=5.答案:t>y y= 2 x - 1 y= x1 O 1 1 2 x答案:5 3、 解析:作出可行域,如图.当把 z 看作常数时,它表示直线 y=zx 的斜率,因此,当直线 y=zx 过点 A 时,z 最大;当直线 y=zx 过点 B 时,z 最小.y3x y =0 +5 -25 5A y 3= B x-4 + 09-3 O 1 2 3 4 5 6 7 8x由x=1, 3x+5y-25=0,得 A(1,22 ). 5由x-4y+3=0, 得B (5, . 2) 3x+5y-25=0, 22 22 2 ∴zmax= 5 = ,zmin= . 5 5 12 22 5 5 4、 剖析:由 p=100+3×(5-x)+2×(8-y)可知影响花费的是 3x+2y 的取值范围.答案: 解: (1)依题意得 v=300 50 ,w= ,4≤v≤20,30≤w≤100. y x5 25 ≤y≤ . ① 2 2 由于乘汽车、摩托艇所需的时间和 x+y 应在 9 至 14 个小时之间,即 9≤x+y≤14.② 因此,满足①②的点(x,y)的存在范围是图中阴影部分(包括边界).∴3≤x≤10,y 14 9 2.5 O 3 9 1014 x 2y+3x=38(2)∵p=100+3? (5-x)+2? (8-y) , ∴3x+2y=131-p. 设 131-p=k,那么当 k 最大时,p 最小.在通过图中的阴影部分区域(包括边界)且斜率为-3 的 2直线 3x+2y=k 中,使 k 值最大的直线必通过点(10,4) ,即当 x=10,y=4 时,p 最小. 此时,v=12.5,w=30,p 的最小值为 93 元. 评述: 线性规划问题首先要根据实际问题列出表达约束条件的不等式.然后分析要求量的几何 意义. 5、剖析:弄清题意,明确与运输成本有关的变量的各型车的辆数,找出它们的约束条件,列出目 标函数,用图解法求其整数最优解. 解:设每天派出甲型车 x 辆、乙型车 y 辆,车队所花成本费为 z 元,那么x+y≤9, 10×6x+6×8x≥360, 0≤x≤4, 0≤y≤7. z=252x+160y, 其中 x、y∈N. 作出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即可行域,如图.yOl 0l 1`x x+y= 9 5x 4y 30 + = 作出直线 l0:252x+160y=0,把直线 l 向右上方平移,使其经过可行域上的整点,且使在 y 轴 上的截距最小.观察图形,可见当直线 252x+160y=t 经过点(2,5)时,满足上述要求. 此时,z=252x+160y 取得最小值,即 x=2,y=5 时,zmin=252×2+160×5=1304. 答:每天派出甲型车 2 辆,乙型车 5 辆,车队所用成本费最低. 评述:用图解法解线性规划题时,求整数最优解是个难点,对作图精度要求较高,平行直线 系 f(x,y)=t 的斜率要画准,可行域内的整点要找准,最好使用“网点法”先作出可行域中的 各整点. 6、解:设空调机、洗衣机的月供应量分别是 x、y 台,总利润是 P,则 P=6x+8y,由题意有y 15 10 MO1020x30x+20y≤300, 5x+10y≤110, x≥0, y≥0, x、y 均为整数.3 1 x+ P 过 M(4,9)时,纵截距最大.这时 P 也取最大值 Pmax=6×4+8×9=96 4 8 (百元).故当月供应量为空调机 4 台,洗衣机 9 台时,可获得最大利润 9600 元. 【第 28 练】由图知直线 y=- 1.1 个 2.180 3.1:1 4.2? R 35.3 2 2 3 a 36.取 AB,AC 的中点 M,N,连接 PM, PN,得到正四面体 P-AMN,得到 V= 7. (1) 4 10? 故 S ? 2? ? 2 ? 【第 29 练】 1. ? r (a ? b)2(2)设内接圆柱的底面半径为 r,则6? x r ? 6 2? ?1 ? x ? x ,当 x=3 时,最大值为 6 ? 3 ?1 22.3ab3.24.1 SR 35.56.设过 A,B,C 的截面中心为 O1,球心为 O,则 OO1 ? 面 ABC,设 AO=R,则 AO1=3 2 3 4 64 R= ,则 R= ,S= ? 2 3 3 97.设四面体为 S-ABC,取 AS 中点 E,连 DE, f ( x) ?x 3 ? x 2 (0 ? x ? 3) 12 值域为 ? 0, ? ,单调增区间为 ? 0, ? 2 ? ? 8? ? ? 【第 30 练】 1.平行或异面 2.一 3.一 4.平行或线在面内 5.平行或相交?1??6?6.(1)EF||GH 【第 31 练】(2)P 为面 ABC 与面 ACD 的公共点7.10 101.一2.203.2 2 34.平行5.平行或相交6.延长 BM,BN 交 AD,CD 于 P,Q,连 PQ, 则 PQ||MN 【第 32 练】 1.垂直 2.5 3.相等或互补 4. 27.PD=27 45.AB 的中点6.作 AO ? 面 BCD 于 O,连 BO,交 CD 于 E,连 CO 交 BD 于 G,连 DO 交 BC 于 F,可以得证 7.VB ? VA,BC ? VA 可以得证 【第 33 练】 CACC 5、3 2 ,6、 2 x ? y ? 5 ? 0 27、 2 x ? y ?47 ? 0, 138、 2 x ? 5 y ? 10 ? 0 或 8x ? 5 y ? 20 ? 0 【第 34 练】 A,B; 3、7 3 10 ,4、 4 x ? 2 y ? 5 ,5、 k ? 2或k ? , 20 46、 10 ,7、 24 x ? 5 y ? 5 ? 0 ,8、 4 x ? y ? 2 ? 0 ,或 x ? 1 【第 35 练】 1、 4 x ? 2 y ? 5 6、 4 5 2、2 7、1 3、1 & m & 2 4、 2 5、 (3,1)8、 x2+y2=4 6、25;2 2【第 36 练】 2 2 AD 3、相交; 4、 y ? ?x ;5、(x-1) +(y-2) =25;2 27、3x+4y-27=0;8、 ( x ? 3) ? ( y ? 1) ? 9 ,或 ( x ? 3) ? ( y ? 1) ? 9 【第 37 练】 1、 3x ? y ? 9 ? 0 ;2、相切或相交;3、 x ? 2 y ? 1 ? 0,( x ? 1) ;4、 ( , ??) ;2 2 5、 2 x ? y ? 5 ? 0 , 2 30 ; 6、 x ? y ? 4 x ? 4 y ? 17 ? 0 ;3 47、 ( x ? 3) ? ( y ? 6) ? 202 2【第 38 练】 1~9. CADCC 10. 0;100ACBC 11.1/2 12.313. ②③④2 214.解: (Ⅰ)设 x<0,则- x>0, f (? x) ? ?4(? x) ? 8(? x) ? 3 ? ?4 x ? 8 x ? 3 ∵f(x)是偶函数, ∴f(-x)=f(x) ∴x<0 时, f ( x) ? ?4 x ? 8 x ? 32? ?4 x 2 ? 8 x ? 3 ??4( x ? 1) 2 ? 1( x ? 0) ? ? ?? 所以 f ( x ) ? ? 2 2 ? ?4 x ? 8 x ? 3 ??4( x ? 1) ? 1( x ? 0) ? ?(Ⅱ)y=f(x)开口向下,所以 y=f(x)有最大值 f(1)=f(-1)=1 函数 y=f(x)的单调递增区间是(-∞,-1? 和[0,1]?单调递减区间是 [-1,0]和[1,+∞ 15.证明: (Ⅰ)f (? x) ? log 21 ? ( ? x) 1? x 1 ? x ?1 1? x ? log 2 ? log 2 ( ) ? ? log 2 ? ? f ( x) 1 ? (? x) 1? x 1? x 1? x又 x∈(-1,1) ,所以函数 f(x)是奇函数 (Ⅱ)设 -1<x<1,△x=x2- x1>0? y ? f ( x2 ) ? f ( x1 ) ? log 21 ? x2 1 ? x1 (1 ? x1 )(1 ? x2 ) ? log 2 ? log 2 1 ? x2 1 ? x1 (1 ? x1 )(1 ? x2 )因为 1- x1>1- x2>0;1+x2>1+x1>0 所以(1 ? x1 )(1 ? x2 ) ?1 (1 ? x1 )(1 ? x2 )(1 ? x1 )(1 ? x2 ) ?0 (1 ? x1 )(1 ? x2 )所以 ? y ? log 2所以函数 f ( x) ? log 2 【第 39 练】1? x 在(- 1,1)上是增函数 1? x 1. A 2、 D3、A4、 x ? 3 y ? 0 5、1 36、B 7、B 8、D9、解: (I)由题意及正弦定理,得 AB ? BC ? AC ?2 ? 1,BC ? AC ? 2 AB ,两式相减,得 AB ? 1. (II)由 △ABC 的面积1 1 1 BC ?AC ? C ? sin C ,得 BC ?AC ? , sin 2 6 3AC 2 ? BC 2 ? AB 2 由余弦定理,得 cos C ? 2 AC ?BC ?所以 C ? 60 .?( AC ? BC )2 ? 2 AC ?BC ? AB 2 1 ? , 2 AC ?BC 210、解: (Ⅰ)设等比数列 ? an ? 的公比为 q(q ? R) , 由 a7 ? a1q ? 1 ,得 a1 ? q ,从而 a4 ? a1q ? q , a5 ? a1q ? q , a6 ? a1q ? q .6 3 4 5?6?3?2?1, 因为 a4,a5 ? 1 a6 成等差数列,所以 a4 ? a6 ? 2(a5 ? 1) ,即q?3? q ?1 ? 2(q ?2 ? 1) , q ?1 (q ?2 ? 1) ? 2(q ?2 ? 1) .n ?11 ?1? n ?1 ?6 n ?1 所以 q ? .故 an ? a1q ? q ?q ? 64 ? ? 2 ?2?.? ? 1 ?n ? 64 ?1 ? ? ? ? n a1 (1 ? q n ) ? ?2? ? ? ? 128 ?1 ? ? 1 ? ? ? 128 ? ? (Ⅱ) S n ? ? ? ? ? 1 1? q ? ?2? ? ? ? 1? 211、解: (Ⅰ)圆的方程可写成 ( x ? 6) ? y ? 4 ,所以圆心为 Q(6, ,过 P(0, 且斜率为 k 的 0) 2)2 2直线方程为 y ? kx ? 2 . 代入圆方程得 x ? (kx ? 2) ? 12 x ? 32 ? 0 ,2 2整理得 (1 ? k ) x ? 4(k ? 3) x ? 36 ? 0 .2 2①, 直线与圆交于两个不同的点 A B 等价于? ? [4(k ? 3)2 ] ? 4 ? 36(1 ? k 2 ) ? 42 (?8k 2 ? 6k ) ? 0 , 解得 ?3 ? 3 ? 0 ? k ? 0 ,即 k 的取值范围为 ? ? ,? . 4 ? 4 ???? ??? ? ?(Ⅱ)设 A( x1,y1 ),B( x2,y2 ) ,则 OA ? OB ? ( x1 ? x2,y1 ? y2 ) , 由方程①,x1 ? x2 ? ?4(k ? 3) 1? k 2② ③又 y1 ? y2 ? k ( x1 ? x2 ) ? 4 .S2) 0) PQ ? 而 P(0,,Q(6,, ? (6, 2) .所以 OA ? OB 与 PQ 共线等价于 ( x1 ? x2 ) ? 6( y1 ? y2 ) , 将②③代入上式,解得 k ? ???? ???? ??? ? ???? ?C AOB3 . 4D由(Ⅰ)知 k ? ? ,? ,故没有符合题意的常数 k . 0?3 ?4? ?S12、 (Ⅰ) S ⊥ 作O B 垂足为 O , 连结 AO , 由侧面 SBC ⊥底面 ABCD , SO⊥底面 ABCD . 得 C , 因为 SA ? SB ,所以 AO ? BO , 又 ∠ABC ? 45 ,故 △AOB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O ⊥ BO ,?C AB得 SA ⊥ BC . D (Ⅱ)由(Ⅰ)知 SA ⊥ BC ,依题设 AD ∥ BC , 故 SA ⊥ AD ,由 AD ? BC ? 2 2 , SA ? 3 , AO ?2 ,得SO ? 1 , SD ? 11 .1 ?1 ? △SAB 的面积 S1 ? AB ? SA2 ? ? AB ? ? 2 . 2 ?2 ?连结 DB ,得 △DAB 的面积 S2 ?21 AB?AD sin135? ? 2 2设 D 到平面 SAB 的距离为 h ,由于 VD ? SAB ? VS ? ABD ,得1 1 h?S1 ? SO?S 2 , 3 3解得 h ? 2 . 设 SD 与平面 SAB 所成角为 ? ,则 sin ? ?h 2 22 ? ? . SD 11 11 所以,直线 SD 与平面 SBC 所成的角正弦值为 【第 40 练】22 . 117 8 4、D 5、C 6、 ? 7、A 8、C 25 3 1 ? cos 2 x 9、解: (Ⅰ) f ( x) ? 6 ? 3 sin 2 x ? 3cos 2 x ? 3 sin 2 x ? 3 21、 A 2、 D 3、 ?? 3 ? 1 ?? ? ? 2 3? cos 2 x ? sin 2 x ? ? 3 ? 2 3 cos ? 2 x ? ? ? 3 . ? 2 ? 2 6? ? ? ?故 f ( x) 的最大值为 2 3 ? 3 ;最小正周期 T ? (Ⅱ)由 f (? ) ? 3 ? 2 3 得 2 3 cos ? 2? ? 又由 0 ? ? ?2? ? ?. 2? ??? ?? ? ? ? 3 ? 3 ? 2 3 ,故 cos ? 2? ? ? ? ?1 . 6? 6? ?? ? ? ? ? 5 得 ? 2? ? ? ? ? ,故 2? ? ? ? ,解得 ? ? ?. 2 6 6 6 6 12 4 ? 从而 tan ? ? tan ? 3 . 5 310. 解析 1:函数 y ? f ( x) 在区间[-1,1]上有零点,即方程 f ( x) ? 2ax 2 ? 2 x ? 3 ? a =0 在[-1,1]上有解, a=0 时 , 不 符 合 题 意 , 所 以 a ≠ 0, 方 程 f(x)=0 在 [-1 , 1] 上 有 解 &=& f (?1) ? f (1) ? 0 或? af ( ?1) ? 0 ? af (1) ? 0 ? ?3 ? 7 ?3 ? 7 ? 或a ?5 ? a ? 或 a≥1. ? ? ? 4 ? 8a (3 ? a ) ? 0 ? 1 ? a ? 5 或 a ? 2 2 ? ? ? 1 ? [?1.1] ? a ?所以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 a ??3 ? 7 或 a≥1. 21 2 x2 ? 1 在 ? a 3 ? 2x解析 2:a=0 时,不符合题意,所以 a≠0,又 ∴ f ( x) ? 2ax 2 ? 2 x ? 3 ? a =0 在[-1,1]上有解,? (2 x2 ? 1)a ? 3 ? 2 x 在[-1,1]上有解 ? [-1,1]上有解, 问题转化为求函数 y ? t∈[1,5], y ? ?7 t2 x2 ? 1 [-1,1]上的值域; t=3-2x,x∈[-1,1], 2x ? 3 ? t , 设 则 3 ? 2x1 (t ? 3)2 ? 2 1 7 ? (t ? ? 6) , 2 t 2 t t2 ? 7 , t ? [1, 7) 时, g '(t ) ? 0 ,此函数 g(t)单调递减, t ? ( 7,5] 时, g '(t ) &0, t2设 g (t ) ? t ? .g '(t ) ?此函数 g(t)单调递增,∴y 的取值范围是 [ 7 ? 3,1] ,∴ f ( x) ? 2ax 2 ? 2 x ? 3 ? a =0 在[-1,1]上有解 ?3? 7 1 ∈ [ 7 ? 3,1] ? a ? 1 或 a ? ? 。 2 a11、 (I)证明:因为 AC ? BC , M 是 AB 的中点, 所以 CM ? AB .又 EA ? 平面 ABC ,所以 CM ? EM . (II)解:过点 M 作 MH ? 平面 CDE ,垂足是 H ,连结 CH 交延长交 ED 于点 F ,连结 MF , MD . ∠FCM 是直线 CM 和平面 CDE 所成的角. D E 因为 MH ? 平面 CDE , E 所以 MH ? ED , H 又因为 CM ? 平面 EDM , 所以 CM ? ED , 则 ED ? 平面 CMF ,因此 ED ? MF . C A 设 EA ? a , BD ? BC ? AC ? 2a , M 在直角梯形 ABDE 中,AB ? 2 2a , M 是 AB 的中点,所以 DE ? 3a , EM ? 3a , MD ?B6a ,?得 △EMD 是直角三角形,其中∠EMD ? 90 , 所以 MF ?EM ?MD ? 2a . DE MF ? 1 ,所以∠FCM ? 45? , MC?在 Rt△CMF 中, tan ∠FCM ?故 CM 与平面 CDE 所成的角是 45 . 12、解: (1)依题设,圆 O 的半径 r 等于原点 O 到直线 x ? 3 y ? 4 的距离, 即r?4 ? 2 . 得圆 O 的方程为 x 2 ? y 2 ? 4 . 1? 320) 0) (2)不妨设 A( x1,,B( x2,,x1 ? x2 .由 x ? 4 即得 A(?2,,B(2, . 0) 0)PO PB 设 P( x,y ) ,由 PA , , 成等比数列,得( x ? 2) 2 ? y 2 ? ( x ? 2) 2 ? y 2 ? x 2 ? y 2 ,即??? ??? ? ? ? (2 ? x 2 ? y 2 ? 2 . PA?PB ? (?2 ? x, y)? ? x, y) ? x 2 ? 4 ? y 2 ? 2( y 2 ? 1).? x 2 ? y 2 ? 4, ? 2 2 ? x ? y ? 2. ?由于点 P 在圆 O 内,故 ?2由此得 y ? 1 .所以 PA?PB 的取值范围为 [?2, . 0)??? ??? ? ? 高一数学暑期作业本(人教必修1、2、4、5共40套含参考答案)―汇集和整理大量word文档,专业文献,应用文书,考试资料,教学教材,办公文档,教程攻略,文档搜索下载下载,拥有海量中文文档库,关注高价值的实用信息,我们一直在努力,争取提供更多下载资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已知三边求角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