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如图所示,o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求斜边bcd斜边bd的中点

数学难题:如图所示,等腰Rt△ABC中,P是斜边BC上的中点,一P为顶点的直角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与A B,AC交于点E,F,连接EF,当角EPF绕顶点P旋转时(点E不与A,B重合),△PEF也始终是等腰
数学难题:如图所示,等腰Rt△ABC中,P是斜边BC上的中点,一P为顶点的直角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与A B,AC交于点E,F,连接EF,当角EPF绕顶点P旋转时(点E不与A,B重合),△PEF也始终是等腰
过P分别作PM⊥AB,PN⊥AC于M、N
比较△PME和△PNF,有:
PM=PN………………………①
∠EPM=90-∠MPF
∠FPN=90-∠MPF
∠EPM=∠FPN………………②
∠PME=∠PNF=90 …………③
∴△PME≌△PNF ∴PE=PF
又∵∠EPF=90
故△P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的感言:谢谢
其他回答 (5)
连结A、P。因为角EPF+角A=90+90=180,所以AEPF存在外接圆,圆心为EF的中点。所以角EFP=角EAP,角FEP=角FAP,又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斜边BC的中点,所以角EAP=角FAP
连接AP,
证明三角形EBP全等于三角形APE
因为是等腰Rt△ABC,所以角B和角C都是45°,由题意可以证明三角形BEP、所以PFC皆为等腰Rt△,并且二者全等,所以角BPE=CPF=45度,并且EP=PF,这样角EPF=90°,那三角形EPF肯定就是等腰Rt△。
连结A、P。因为角EPF+角A=90+90=180,所以AEPF存在外接圆,圆心为AP的中点,点E.F在圆上。所以角EFP=角EAP,角FEP=角FAP,又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斜边BC的中点,所以角EAP=角FAP,所以角EFP=角FEP,所以边EP=边FP
等待您来回答
学习帮助领域专家
当前分类官方群专业解答学科习题,随时随地的答疑辅导当前位置:
>>>某三角形的直观图是斜边为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所示,则原三角..
某三角形的直观图是斜边为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所示,则原三角形的面积是______.
题型:填空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三角形的直观图是斜边为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根据斜二测画法的规则可知,原三角形A0B为直角三角形,且OB=0'B'=2,OA=2O'A'=22,∴△AOB的面积为12×2×22=22,故答案为:22.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某三角形的直观图是斜边为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所示,则原三角..”主要考查你对&&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及画法(斜二测画法)&&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及画法(斜二测画法)
空间图形的直观图:
用来表示空间图形的平面图形,叫做空间图形的直观图
斜二测画法:
斜二测画法是一种特殊的平行投影画法。 斜二测画法:(1)在已知图形中,取互相垂直的x轴和y轴,两轴相交于点O,画直观图时,把它们画成对应的x′和y′轴,两轴相交于点O′,且使∠x′O′y′=45°(或135°),它们确定的平面表示水平面; (2)在已知图形中平行于x轴、y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分别画成平行于x′轴或y′轴的线段; (3)在已知图形中平行于x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保持长度不变;平行于y轴的线段,长度为原来的一半。 已知三视图画直观图的方法:
在工程技术中,为了全面展示图纸上的几何体的特征和尺寸,常给出三视图,而要清晰地观察到其效果,则需将其转化为直观图(具有空间立体感).在由三视图转化为直观图时,先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的长、宽、高.比较常见几何体的三视图,从而得到正确的直观图.
已知直观图画三视图的方法:
在由直观图画三视图时先由与投影面平行或垂直的线段确定三视图的顶点,与投影面平行的线段投影的长度不变,与投影面垂直的线段投影后是一个点.
依据斜二测画法求直观图面积:
求直观图面积的关键是依据斜二测画法,求出相应的直观图的底边和高,也就是在原来实际图形中的高线,在直观图中变为与水平直线成450角且长度变为原来的一半的线段,以此为依据来求出相应的高线即可.将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还原成原来的实际图形,其作法就是逆用斜二测画法,也就是使平行于x轴的线段的长度不变,而平行于y轴的线段长度变为原来的2倍.斜二测画法:
(1)在已知图形中,取互相垂直的x轴和y轴,两轴相交于点O,画直观图时,把它们画成对应的x′和y′轴,两轴相交于点O′,且使∠x′O′y′=45°(或135°),它们确定的平面表示水平面; (2)在已知图形中平行于x轴、y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分别画成平行于x′轴或y′轴的线段; (3)在已知图形中平行于x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保持长度不变;平行于y轴的线段,长度为原来的一半。
立体图形的直观图的画法:
画立体图形的直观图时,主要有下面几个步骤:(l)画底面,这时使用平面图形的斜二测画法即可.(2)画z′轴,z′轴过点o′,且与x'轴夹角为900,并画高线(与原图高线相等,画正棱柱时只需要画侧棱即可),连线成图.(3)擦去辅助线,被遮线用虚线表示。特别提醒(l)画立体图形的直观图的要求不高,只要会画圆柱、圆锥、正棱柱、正棱锥和正棱台的直观图即可.(2)画立体图形与画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相比多&
发现相似题
与“某三角形的直观图是斜边为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所示,则原三角..”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38552256617338196449950329367625030当前位置:
>>>如图所示,已知以Rt△ABC的直角边AB为直径作⊙O,与斜边AC交于点D,..
如图所示,已知以Rt△ABC的直角边AB为直径作⊙O,与斜边AC交于点D,E为BC边上的中点,连结DE。(1)求证:DE是⊙O的切线; (2)连结OE、AE,当∠CAB为何值时,四边形AOED是平行四边形, 并在此条件下求sin∠CAE的值。
题型:解答题难度:中档来源:
解:(1)证明:连结OD、DB,∵AB是⊙O直径, ∴∠ADB=90°,∴∠CDB=90°, ∵E为BC边上的中点,∴CE=EB=DE,∴∠EDB=∠EBD, ∵OB=OD,∴∠OBD=∠ODB,∴∠EDB+∠ODB=∠EBD+ ∠OBD。在Rt△ABC中,∠EBD+∠OBD=90°,∴∠EDO=∠EDB+∠ODE=90°。∵D为⊙O上的点,∴DE是⊙O切线。 (2)解:欲使四边形AOED为平行四边形,只需DE=OA, ∵DE=BC,OA=AB,∴BC=AB,即BC=AB,∴∠ABC=90°,∴∠CAB=45°,故当∠CAB=45°时,四边形AOED 是平行四边形&作EF⊥AC,垂足为F,设CE=EB=ED=k, ∴AB=2k,∴DB=,∴EF=。 ∴AE=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如图所示,已知以Rt△ABC的直角边AB为直径作⊙O,与斜边AC交于点D,..”主要考查你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相交,直线与圆的相切,直线与圆的相离),平行四边形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相交,直线与圆的相切,直线与圆的相离)平行四边形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直线与圆相交,直线与圆相切,直线与圆相离。 (1)相交:直线和圆有两个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相交,这时直线叫做圆的割线,公共点叫做交点AB与⊙O相交,d&r; (2)相切:直线和圆有唯一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相切,这时直线叫做圆的切线,这个唯一的公共点叫做切点。AB与⊙O相切,d=r。(3)相离:直线和圆没有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相离,AB与圆O相离,d&r。(d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的判定与性质: (1)数量法:通过比较圆心O到直线距离d与圆半径的大小关系来判定, 如果⊙O的半径为r,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d,则有: 直线l与⊙O相交d&r; 直线l与⊙O相切d=r; 直线l与⊙O相离d&r; (2)公共点法:通过确定直线与圆的公共点个数来判定。 直线l与⊙O相交d&r2个公共点; 直线l与⊙O相切d=r有唯一公共点; 直线l与⊙O相离d&r无公共点 。圆的切线的判定和性质&&& (1)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切线长:在经过圆外一点的圆的切线上,这点和切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叫做这点到圆的切线长。 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判定方法:平面内,直线Ax+By+C=0与圆x2+y2+Dx+Ey+F=0的位置关系判断一般方法是:1.由Ax+By+C=0,可得y=(-C-Ax)/B,(其中B不等于0),代入x2+y2+Dx+Ey+F=0,即成为一个关于x的方程如果b2-4ac&0,则圆与直线有2交点,即圆与直线相交。如果b2-4ac=0,则圆与直线有1交点,即圆与直线相切。如果b2-4ac&0,则圆与直线有0交点,即圆与直线相离。2.如果B=0即直线为Ax+C=0,即x=-C/A,它平行于y轴(或垂直于x轴),将x2+y2+Dx+Ey+F=0化为(x-a)2+(y-b)2=r2。令y=b,求出此时的两个x值x1、x2,并且规定x1&x2,那么:& 当x=-C/A&x1或x=-C/A&x2时,直线与圆相离;当x1&x=-C/A&x2时,直线与圆相交。&平行四边形的概念: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用符号“□ABCD,如平行四边形ABCD记作“□ABCD”,读作ABCD”。①平行四边形属于平面图形。②平行四边形属于四边形。③平行四边形中还包括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正方形和菱形等。④平行四边形属于中心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主要性质(矩形、菱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1)如果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那么这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简述为“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2)如果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那么这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简述为“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3)如果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那么这个四边形的邻角互补(简述为“平行四边形的邻角互补”)(4)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如果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那么这个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简述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6)连接任意四边形各边的中点所得图形是平行四边形。(推论)(7)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和高的积。(可视为矩形)(8)过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交点的直线,将平行四边形分成全等的两部分图形。(9)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两对角线的交点.(10)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矩形和菱形是轴对称图形。注:正方形,矩形以及菱形也是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三者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1)平行四边形ABCD中(如图)E为AB的中点,则AC和DE互相三等分,一般地,若E为AB上靠近A的n等分点,则AC和DE互相(n+1)等分。(12)平行四边形ABCD中,AC、BD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则各四边的平方和等于对角线的平方和。(13)平行四边形对角线把平行四边形面积分成四等分。(14)平行四边形中,两条在不同对边上的高所组成的夹角,较小的角等于平行四边形中较小的角,较大的角等于平行四边形中较大的角。(15)平行四边形中,一个角的顶点向他对角的两边所做的高,与这个角的两边组成的夹角相等。锐角三角函数:锐角角A的正弦(sin),余弦(cos)和正切(tan),余切(cot)以及正割(sec),余割(csc)都叫做角A的锐角三角函数。初中学习的 锐角三角函数值的定义方法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定义的,所以在初中阶段求锐角的三角函数值,都是通过构造直角三角形来完成的,即把这个角放到某个直角三角形中。所谓锐角三角函数是指:我们初中研究的都是锐角的三角函数。初中研究的锐角的三角函数为:正弦(sin),余弦(cos),正切(tan)。正弦:在直角三角形中,锐角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正弦,记作sinA,即;余弦:在直角三角形中,锐角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余弦,记作cosA,即;正切:在直角三角形中,锐角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的正切,记作tanA,即,锐角A的正弦、余弦、正切都叫做A的锐角三角函数。锐角三角函数的增减性:1.锐角三角函数值都是正值2.当角度在0°~90°间变化时,正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 ,余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 ;正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 ,余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正割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余割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3.当角度在0°≤A≤90°间变化时,0≤sinA≤1, 1≥cosA≥0;当角度在0°&A0, cotA&0。锐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式: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tanα·cotα=1sin2α·cos2α=1cos2α·sin2α=1sinα/cosα=tanα=secα/cscαcosα/sinα=cotα=cscα/secα(sinα)2+(cosα)2=11+tanα=secα1+cotα=cscα诱导公式sin(-α)=-sinαcos(-α)=cosαtan(-α)=-tanαcot(-α)=-cotαsin(π/2-α)=cosαcos(π/2-α)=sinαtan(π/2-α)=cotαcot(π/2-α)=tanαsin(π/2+α)=cosαcos(π/2+α)=-sinαtan(π/2+α)=-cotαcot(π/2+α)=-tanαsin(π-α)=sinαcos(π-α)=-cosαtan(π-α)=-tanαcot(π-α)=-cotαsin(π+α)=-sinαcos(π+α)=-cosαtan(π+α)=tanαcot(π+α)=cotαsin(3π/2-α)=-cosαcos(3π/2-α)=-sinαtan(3π/2-α)=cotαcot(3π/2-α)=tanαsin(3π/2+α)=-cosαcos(3π/2+α)=sinαtan(3π/2+α)=-cotαcot(3π/2+α)=-tanαsin(2π-α)=-sinαcos(2π-α)=cosαtan(2π-α)=-tanαcot(2π-α)=-cotαsin(2kπ+α)=sinαcos(2kπ+α)=cosαtan(2kπ+α)=tanαcot(2kπ+α)=cotα(其中k∈Z)二倍角、三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Sin(2α)=2sinαcosαCos(2α)=(cosα)2-(sinα)2=2(cosα)2-1=1-2(sinα)2Tan(2α)=2tanα/(1-tanα)sin(3α)=3sinα-4sin3α=4sinα·sin(60°+α)sin(60°-α)cos(3α)=4cos3α-3cosα=4cosα·cos(60°+α)cos(60°-α)tan(3α)=(3tanα-tan3α)/(1-3tan2α)=tanαtan(π/3+α)tan(π/3-α)和差化积、积化和差公式sinα+sinβ=2sin[(α+β)/2]·cos[(α-β)/2]sinα-sinβ=2cos[(α+β)/2]·sin[(α-β)/2]cosα+cosβ=2cos[(α+β)/2]·cos[(α-β)/2]cosα-cosβ=-2sin[(α+β)/2]·sin[(α-β)/2]sinαcosβ=-[sin(α+β)+sin(α-β)]sinαsinβ=-[1][cos(α+β)-cos(α-β)]/2cosαcosβ=[cos(α+β)+cos(α-β)]/2sinαcosβ=[sin(α+β)+sin(α-β)]/2cosαsinβ=[sin(α+β)-sin(α-β)]/2
发现相似题
与“如图所示,已知以Rt△ABC的直角边AB为直径作⊙O,与斜边AC交于点D,..”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930617343260921363894704905884147046当前位置:
>>>已知:如图所示,AC⊥CD,BD⊥CD.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EF交AB于点E,交..
已知:如图所示,AC⊥CD,BD⊥CD.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EF交AB于点E,交CD于点F,且AC=FD,求证:△AB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题型:解答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证明:∵EF是AB的垂直平分线,∴FA=FB.∵AC⊥CD,BD⊥CD,∴△ACF与△FDB是直角三角形.在Rt△ACF与Rt△FDB中,AC=FD,FA=BF,∴Rt△ACF≌Rt△FDB(HL).∴∠CAF=∠DFB.∵∠C=90°,∴∠CAF+∠CFA=90°,∴∠CFA+∠BFD=90°,∴∠AFB=90°.∴△AB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已知:如图所示,AC⊥CD,BD⊥CD.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EF交AB于点E,交..”主要考查你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直角三角形定义:有一个角为90°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可用Rt△表示,如直角三角形ABC写作Rt△ABC。 直角三角形性质: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除了具有一般三角形的性质外,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性质1: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如图,∠BAC=90°,则AB2+AC2=BC2(勾股定理)性质2: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互余。如图,若∠BAC=90°,则∠B+∠C=90°性质3: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直角三角形的外心位于斜边的中点,外接圆半径R=C/2)。性质4: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乘积等于斜边与斜边上高的乘积。性质5:如图,Rt△ABC中,∠BAC=90°,AD是斜边BC上的高,则有射影定理如下:(1)(AD)2=BD·DC。(2)(AB)2=BD·BC。(3)(AC)2=CD·BC。性质6: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锐角等于30°。性质7:如图,1/AB2+1/AC2=1/AD2性质8: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性质9:直角三角形直角上的角平分线与斜边的交点D 则&&& BD:DC=AB:AC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判定1:定义,有一个角为90°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判定2:判定定理:以a、b、c为边的三角形是以c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如果三角形的三边a,b,c满足,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3:若一个三角形30°内角所对的边是某一边的一半,则这个三角形是以这条长边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判定4:两个锐角互为余角(两角相加等于90°)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判定5:若两直线相交且它们的斜率之积互为负倒数,则两直线互相垂直。那么判定6:若在一个三角形中一边上的中线等于其所在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判定7:一个三角形30°角所对的边等于这个三角形斜边的一半,则这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与判定3不同,此定理用于已知斜边的三角形。)三角形全等判定定理:1、三组对应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SSS或“边边边”),这一条也说明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原因。2、有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或“边角边”)。3、有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或“角边角”)。4、有两角及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或“角角边”)5、直角三角形全等条件有:斜边及一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或“斜边,直角边”) 所以:SSS,SAS,ASA,AAS,HL均为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定理。注意:在全等的判定中,没有AAA和SSA,这两种情况都不能唯一确定三角形的形状。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公理及推论:(1)“边角边”简称“SAS”(2)“角边角”简称“ASA”(3)“边边边”简称“SSS”(4)“角角边”简称“AAS” 注意:在全等的判定中,没有AAA和SSA,这两种情况都不能唯一确定三角形的形状。要验证全等三角形,不需验证所有边及所有角也对应地相同。以下判定,是由三个对应的部分组成,即全等三角形可透过以下定义来判定:①S.S.S. (边、边、边):各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都对应地相等的话,该两个三角形就是全等。②S.A.S. (边、角、边):各三角形的其中两条边的长度都对应地相等,且两条边夹着的角都对应地相等的话,该两个三角形就是全等。③A.S.A. (角、边、角):各三角形的其中两个角都对应地相等,且两个角夹着的边都对应地相等的话,该两个三角形就是全等。④A.A.S. (角、角、边):各三角形的其中两个角都对应地相等,且没有被两个角夹着的边都对应地相等的话,该两个三角形就是全等。⑤R.H.S. / H.L. (直角、斜边、边):各三角形的直角、斜边及另外一条边都对应地相等的话,该两个三角形就是全等。 但并非运用任何三个相等的部分便能判定三角形是否全等。以下的判定同样是运用两个三角形的三个相等的部分,但不能判定全等三角形:⑥A.A.A. (角、角、角):各三角形的任何三个角都对应地相等,但这并不能判定全等三角形,但则可判定相似三角形。⑦A.S.S. (角、边、边):各三角形的其中一个角都相等,且其余的两条边(没有夹着该角),但这并不能判定全等三角形,除非是直角三角形。但若是直角三角形的话,应以R.H.S.来判定。解题技巧:一般来说考试中线段和角相等需要证明全等。因此我们可以来采取逆思维的方式。来想要证全等,则需要什么条件:要证某某边等于某某边,那么首先要证明含有那两个边的三角形全等。然后把所得的等式运用(AAS/ASA/SAS/SSS/HL)证明三角形全等。有时还需要画辅助线帮助解题。常用的辅助线有:倍长中线,截长补短等。分析完毕以后要注意书写格式,在全等三角形中,如果格式不写好那么就容易出现看漏的现象。垂直平分线的概念:垂直于一条线段并且平分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中垂线)。如图:直线MN即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1.垂直平分线垂直且平分其所在线段。2.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3.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该点叫外心,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 等。(此时以外心为圆心,外心到顶点的长度为半径,所作的圆为此三角形的外接圆。)判定:①利用定义;②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即线段垂直平分线可以看成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尺规作法:(用圆规作图)1、在线段的中心找到这条线段的中点通过这个点做这条线段的垂线段。2、分别以线段的两个端点为圆心,以大于线段的二分之一长度为半径画弧线。得到两个交点(两交点交与线段的异侧)。3、连接这两个交点。原理:等腰三角形的高垂直平分底边。
发现相似题
与“已知:如图所示,AC⊥CD,BD⊥CD.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EF交AB于点E,交..”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1184489674188875373818133426353822& 2013 - 2014 作业宝.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号-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直角三角形求斜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