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体重瘦了身材没变是因为对身材不满意吗?

2019-05-08 12:03
来源:
海蒙时尚
已经立夏了。
天气也越来越热,昨天和闺蜜闲聊,她一边吃着牛排沙拉,一边认真地说:“别再约我晚上吃饭了,夏天来了,我要减肥。”
讲真的,我们认识12年,“减肥”她说了12年。夏天正式来了,她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战斗。
每年到了这个时候,朋友圈里的人都开始蠢蠢欲动了,游泳的、跑步的、健身的、节食的,闺蜜也是一样。
为了减肥,她买各种代餐,办健身卡、游泳卡无数,夜跑装备齐全,但她一直瘦不下来。
很多人胖都是因为饮食习惯不好,闺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可以连续好几天只吃蔬菜水果,然后大补一顿。
其实,在夏天来临的时候,关于身体、关于饮食、关于影响你身材的各种因素,也许藏在你一直没注意的细节里。
《海街日记》
01.很多人吃东西,都是因为情绪
有些人贪吃,吃着吃着就停不下来,其实不是嘴需要,而是心需要。
在心理咨询中,我常遇到贪食症的人,他们经常疯狂进食,身体接受不了,就用各种方式催吐。
贪食背后,他们的内心都极度焦虑和恐慌,其中一个小姑娘的贪食,就和爸爸有关。
她的爸爸是大学教授,非常严厉,极少表扬人,但他不止一次因为她吃饭认真而表扬她,比如爸爸常说:“饭都吃不好的人,事也做不好”。
所以,每次家人一起吃饭,她都会忍不住吃很多,越吃越多,有时候妈妈会提醒她,她也听不进去。
慢慢地,她不管喜不喜欢,都一个劲地猛吃,因为在她的经验记忆中,爸爸很少肯定她,但吃饭这件事,她一定能做好。
这是她身体深处一种扭曲的信号:多吃才能证明我是健康的,我是受欢迎的,我是被爱的。
这就是情绪性饮食,它背后有着各种情绪和情感上的需要,比如被爱、被认可、被满足。
又像我们常说的“肚子饱了眼睛没饱”,其实,不是眼睛饿,是那种饱腹感和几乎外溢的感觉,容易让人幻想为拥有的踏实感,是一种替代性满足。
《海街日记》
稍有留意你就会发现,很多贪食的人更偏爱甜食,因为甜的味觉会关联到内心甜蜜的感受。
还有人固定喜欢一种和某个人联系在一起的食物,这时候,他需要的就不是食物本身,而是和那个人在一起时的记忆连接。比如妈妈做的葱油面,和前任吃过的某家餐厅。
还有人工作时、学习时,一出现卡壳,就会习惯性地找些零食,这也是情绪性饮食。
你甚至都不知道吃的东西是什么味道,也无所谓好吃与不好吃,只是需要这样一份咀嚼和蠕动来克服当下的无助和内心深处的孤独感,就像紧张时就搓手一样。
饮食习惯不好,大都是带着情绪的饮食,在这背后,都有一份超越食物的需求和期待。
02.你要面对的不是食物,是内心
正因为情绪性饮食是对内心的替代满足,当我们希望通过调节饮食来调整身材时,最先要处理的不是食物,而是内心。
《海街日记》
我有个好朋友,在我印象中一直挺胖的,他的减肥方式也有些疯狂,比如办拳击卡、游泳卡、健身卡等等,甚至把健身器材搬回家。
然而他总是雷声大雨点小,一再重复减肥,一直保持现状。
但这一次,他不仅成功减肥,还完全成为一个素食主义者,更让人惊喜的是,他整个人都变了,现在每天早起读书,晚上去海边徒步。
前几天,他去成都玩,发朋友圈说,自己一直在对曾经最喜欢的美食发出拒绝信号。其实,这几个月来,每次一起吃饭,他都绝对不吃荤菜。
为他高兴之余,我发现他能有如此大的突破,有两个不可忽视的点。
第一,掌控感提升。
面对别人的劝说以及美食,他克服了欲望,每一次打败欲望,都会提升他的掌控感。
这就和学习好的孩子越来越好一样,别人对他的夸奖和认可体验就是一份奖赏,会激发他做更好的欲望。所以,掌控感提升后,他开始觉得自己有能力更好。
第二,动机激发。
他从内外因激发了自己的动机,在外因上,他买了一本被广泛认可的医学书,他不止一次跟我们介绍这本书有多么权威和科学,这份深信说服了他。
而在内因上,他做了体检,知道自己年纪轻轻就有了高血压,紧迫感成功激发了他的减肥动机。
这次,他得到的远不止减肥成功那么简单,更确切地说,他战胜了自己的内心,更新了自己的认知,进而对自己真正多了一份觉察和信任。
03.在本能任性时,做一个理性的人
当一个人屡屡做出决定,但都失败时,最影响他的不是失败的结果,而是那种“我怎么做都没有用”的习得性无助。减肥就是这样。
“要不要减肥”和“是不是减肥成功”,都不是最重要的,但一旦持续减肥失败,就很容易简单归因:我就是个不自律的人,我就是个一事无成的人。
于是,整个人都会进入一种懒散和放纵的状态。
要想避免习得性无助,我们就要启动冷系统,做一个理性的人。
曾以“棉花糖实验”闻名国内外的心理学家米歇尔指出,我们大脑分为冷系统和热系统。热系统一旦启动,就会触动我们的冲动行为,比如不顾一切的消费和进食行为。
而冷系统,会触动我们的思考和分析,比如将近期受益与远期受益作比较,而延迟满足就是启动冷系统的过程。
在调整饮食习惯时,我们一般会经历两种诱惑,一种是美食的诱惑,一种是舒服的诱惑,那要如何启动冷系统呢?你可以试着这样做:
1.用小盘子分装。研究发现,人们对于数量会比较敏感,小碗会带来量的压力。
2.减少菜品种类。心理学上有个“宴会效应”,就是当人面对很多种类的食物时,会因为每个都想吃而进入无节制饮食。
所以,你可以为自己准备一个固定大小的容器,同时限定自己每餐的摄入种类。
3.改善背景环境。心理学家尼古拉斯研究发现,音乐的分贝数会影响人们的食物摄取量。比如,比较嗨的音乐会调动高昂情绪,然后就会吃进很多食物。
其实,我们和万物的关系,都是和自己关系的映射,而和自己关系最核心的部分就是直视内心。
所以,无论是否要调整身材,无论对自己的身材是否满意,我们都要成为关照自己身心感受的人。
因为你的身体,只属于你自己,它的感受,也只有你能体会。
它健康了,你才会觉得舒服,如果它总是饥渴、匮乏或者臃肿、饱胀,最难受的,只有你自己。
同时,身体也是你认识自己、认识关系、认识世界的管道,你完全可以通过身体的反应,看到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和需要,再通过对外在行为的管理,提升对生命的掌控感。
总之,每一种不完美背后,都藏有一次“内在对话”的机会,只有当我们的外在和内心达成一致时,一切才变得简单和从容。
你的身体,你的内在,才会成为你想要的样子。这才是最最舒服自在的生活方式。
最后在get一个减肥方法,微信搜索 362539321 ,问诊舌诊为你辨别体质,针对你的情况给你最好的建议,推荐适合你的饮食方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选择擅长的领域继续答题?
{@each tagList as item}
${item.tagName}
{@/each}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提交成功是否继续回答问题?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减肥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外表好看,更重要的是为了健康。过度的体重会带来各种健康问题,如:1. 高血压和心脏病风险增加。体重过重会加大血压和心脏病发作的可能性,这严重威胁生命健康。2. 糖尿病发病率上升。体重过高是糖尿病的高发因素之一,减肥有助于控制血糖和降低糖尿病发病风险。3. 关节和背部问题。超重会加大关节炎、骨质疏松和背部疼痛等问题的发生率,这严重影响生活质量。4. 提高癌症风险。某些癌症与体重过高有关,如子宫内膜癌、乳腺癌和大肠癌等,减肥可以降低癌症发病风险。5. 延年益寿。过度的体重会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减少预期寿命。适度的体重有助于长寿。6. 提高生活品质。体重过高会影响睡眠、性生活以及运动能力,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减肥可以改善这些方面问题。所以,减肥的真正目的不仅仅是外表的改善,更重要是为了健康和长寿。通过减肥达到正常体重,可以预防和控制与体重相关的各种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和寿命,这才是减肥的根本所在。相比之下,外表的改善只能算是减肥带来的附带效果。总之,我们要明确减肥的真正动力和目的是为了健康,这也是持之以恒减肥的基石。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减肥体重瘦了身材没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