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一段时间,体制内的工作好吗还会继续这么好吗?

疫情预计也就2年吧!2年后经济复苏,干点啥不比公务员强?

内陆我就不说了。以无锡苏州为例,搞了个降薪办,我认识的体制内人士,普遍反应收入少了1/3以上。领导收入更是腰斩,注:此处收入仅为薪水。

苏南以前各种公积金+补充公积金+房补,高到离谱30w常有的事。这不这两年成了降薪重点照顾对象,有些搞企业的感受应该更明显,吃拿卡要的变多了嘛……

有句话叫什么来着,关上一扇窗的时候,兴许会再开一扇门。

一个同学,21年苏南公务员,7年工龄。

以上收入以外,没有任何其他奖金、工资。以下截图来自他和我的对话。

如果你家庭条件好,不愁钱花,又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红心,公务员绝对是最好的!

但如果你上有老下有小,左有房贷右有车贷。你考公简直就是给自己挖坑,深不见底的那种。干点啥不好……

另外也奉劝某些应届生想来躺平的,大部分的岗位特别是新招的,想躺是不太可能,准备迎接来自领导和人民的眷顾吧。

未来什么工作最好?为自己工作最好!

做自己想做的事!能为自己兴趣爱好,为自己的每一个选择和决定买单是最好的工作!而决定这些的是什么?能力!做自己的能力。

这些年体制经历,我看过太多40多岁潇洒离开体制后拿着年薪200多万的大佬。也看过太多体制里窝了一辈子,老了就守着点退休金过日子的空窗老人。

这几年体制经历,虽有无奈、有怨恨,有惆怅,但也确实让我成长了太多!

让我得到了从未有过的稳定的自律、执着的学习、坚定的善良。在工作中,学会了结构化思考的能力,学会了化繁为简、直入主题;严守规矩、专业精神;对方视角、从不懈怠。

这几年的经历,在舒适区和不舒适区之间频繁切换,直到发现不舒适区根本不存在(除了病痛)。不是因为喜悦、成功、走运就进入舒适区,也不是因为天下无事吹着小风就一直开心。增进能力、拓宽视野、良好习惯、积累知识;不执念,不依赖、不寄托,舒适区即在内心自主可控。

要问我现在最缺乏什么呢?现在最缺乏的还是勇敢。

既因为能力不足、知识短板,缺乏勇敢;也因为在成长早期与先天优秀的人形成的差距远未弥补,缺乏勇敢;还因为人到中年更加保守,缺乏勇敢。

缺乏勇敢地跳出现有体系,直面人生更大的挑战和可能性的勇气;缺乏勇敢地面对社会,追随最根本的理想去运营一家企业的勇气;缺乏勇敢地面对自己,设定更高目标,痛下狠心快速成长的决心。

因为不够勇敢,现在的我既没有特别具象的当官梦想,也没有特别执着的发财目标。但仍然对未来充满希望,所谓希望,并非确信事情总会有世俗的结果,而是坚信不论结局如何,肯定有其价值。

我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接纳自己的平凡,并在平凡中享受努力的意义。

如果你也做好了准备,那便是未来最好的工作。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体制内的工作好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