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和遗传有关吗?

油耳的人,真的太太太难了!

耳朵流油、耳屎潮湿粘稠,每次摘下耳机,上面黏黏的一坨让人差点当场去世……

到底为啥会有油耳这种“人体最讨厌bug之一”?真就拿油腻腻的耳朵没辙了吗?别急,看下去就知道了~

 为什么会有油耳?

耳屎(耵聍)是耵聍大汗腺的分泌产物,可分为湿(油)性和干性两种。

缺少耵聍分泌的干燥耳屎干燥易碎,颜色从浅灰色到棕灰色不等。相反,耵聍分泌旺盛的湿耳屎通常是潮湿粘稠、颜色深。

油耳最常见于非洲人欧洲白种人;干耳最常见于东亚黄种人(尤其是韩国人、中国人和日本人)和美洲原住民

(黑色部分是油耳基因,灰色部分是干耳基因)

油耳确实带来了一定烦恼,让人羡慕干耳的清爽,但很少有人知道,油耳原本是“正宫”,干耳才是后来纳的“小妾”。

我们人类祖先最早都是油耳,由于后来不断进化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才出现了干耳(就像有狐臭的人才是正常的,没有狐臭的人其实是基因变异)。

“冷适应假说”表明,东亚人祖先环境比非洲人冷得多,东亚人祖先为了适应寒冷的气候,便发生基因突变,减少出汗,降低大汗腺分泌。

而耵聍腺属于大汗腺之一,耵聍腺分泌能力随之降低,于是便有了干耳。

 有油耳就会有狐臭吗?

我们的汗腺可分为大汗腺和小汗腺,狐臭是腋窝大汗腺(顶泌汗腺)分泌旺盛、汗液被细菌降解后散发的气味,表现为异味、腋窝大量出汗和衣服染色。

而油耳则是由大汗腺中的耵聍腺分泌旺盛、油脂增多,混合灰尘皮屑形成的。

油耳和狐臭都主要受第16号染色体中部的ABCC11基因上第538位碱基调控,所以狐臭和油耳通常会同时存在,有狐臭的人一般都会有油耳,但是油耳的人不一定患有狐臭。

狐臭突变型基因的地理分布

(蓝色=有狐臭,黄色=没狐臭)

 油耳会不会遗传?

油耳和干耳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你是油耳还是干耳,都是基因决定的。

G/A 和 G/G 基因型为湿型(油耳),和酒窝、双眼皮一样属于显性遗传;而A/A 为干型(干耳),属于隐性遗传

也就是说,如果爸爸是油耳(G/A , G/G),妈妈是干耳(A/A),那么小孩可能是油耳也可能是干耳(油耳概率高点)。

父母双方都是油耳,孩子有较大可能是油耳,较小可能是干耳;父母双方都是干耳,则孩子一定是干耳。

 油耳能不能掏耳朵?如何护理?

耵聍,也就是耳屎,形成于耳道的外2/3处,是存在于外耳道中的正常物质和生理现象,具有保护、湿润、抗菌等作用,也会通过平常的咀嚼食物、说话、咳嗽等行为自行排出。

所以正常情况下油耳和干耳都不需要处理,也不要用棉签深入耳道掏耳朵,避免将耳屎推入耳道深处造成耳道阻塞。

如果觉得油耳实在难受或是影响美观,可以偶尔轻轻擦拭一下外耳道口。

(绿色部分为耵聍,位于耳道外2/3处)

外耳道炎,耳道狭窄,耳道外伤,使用助听器或耳塞或者用棉签深入耳道掏耳朵等情况,都可能造成耳道阻塞,从而发生耵聍栓塞

耵聍栓塞通常会导致一系列后果:耳鸣、饱胀、瘙痒、耳痛、分泌物、异味和咳嗽,甚至是可逆性听力丧失

有研究表明,10%的儿童、5%的健康成人以及超过30%的老年人和发育迟缓人群都存在耵聍栓塞。

(耵聍在耳道内完全塞满)

如果反复出现耵聍栓塞,可去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看看是否需要处理。

处理方法有观察、用耵聍溶解剂溶解、冲洗、除冲洗外的手动去除,以及组合法(例如耳垢溶解后再冲洗;冲洗后再手动移除)。

手动移除包括使用刮匙、探针、钩子、镊子或在头灯、耳镜或显微镜直接观察下移除。

最后做个小调查,你是油耳还是干耳呢?有没有对你产生什么烦恼?评论区走一波~顺便点个在看+分享,帮助身边油耳的朋友解决困扰~

本文数据更新于2022年04月01日

由「皮肤科杨希川教授」原创,旨在为读者科普

科普内容不能代替医生诊治意见,仅供参考

如有皮肤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 ),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美尼尔氏综合征,根据目前的研究,并不完全属于一种遗传性的疾病。

因为可能造成美尼尔氏综合征疾病出现的病因比较多,例如患者身体自身的免疫应答的异常,以及内耳缺血造成的自主神经功能的紊乱,内耳淋巴管的吸收或者是阻塞等的障碍,包括身体的病毒感染都与疾病的发病有关。

但是,美尼尔氏综合征仍然存在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因此可以认为如果家族中有患有美尼尔氏综合征的患者,其后代可能患上美尼尔氏综合征疾病的几率会比其他正常人要高,因此需要积极预防。

美尼尔氏综合症临床上叫做梅尼埃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发病。具体确切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临床上多倾向于几种学说:一、内耳膜迷路积水,内淋巴生成障碍引起来的,此学说也能够很好的解释临床症状反复发作、波动性的听力下降表现;二、自身免疫反应疾病;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但是没有基因遗传的学说,在临床上也没有发现家族基因表现的病例,大多数都是中老年发病,更不支持家族遗传的表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不好意思刚才睡午觉了,回复晚了,抱歉

1您的情况肯定不用做冠脉CTA,目前看不是冠心病的问题,虽然说有时候需要做检查才能明确一些问题,但最主要的是症状主导,也就是有一些蛛丝马迹的类似症状再考虑往下查,您目前的症状根本就不考虑是心肌缺血,不需要做。

2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治疗最重要的是避免那些诱因
,比如那些繁琐的事情。如果睡眠不好,可以睡前吃一片安定,另外白天可以吃谷维素,每次两片每天三次。
药物只是对症处理,最主要的还是去除诱因。另外白天适当的运动运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神经性耳鸣会遗传给下一代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