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没有北大工学院怎么样的学生??!求您们帮帮忙!!!!

您(@)目前可用积分:1503240跟帖回复
共获得打赏:
凯迪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发现信息价值
[原创]助学名人已病入膏肓 数十学生竟上门索捐
1292 次点击
19:01:41 发布在
我首先不责怪这些学生,他们是老师和家长带来的。但他们也应该对问题有一定认识。先看去年十二月二十号我的帖子。&&&&&&&&&&&&&&&&贫困生们,请不要把我们的“爱心大使”逼上绝路&&&&&&&&近一段时间我一直在为我和江诗信老人共同的朋友、湖北十堰的助学“爱心大使”陈志忠奔走。陈志忠为助学耽误了自己治病(冠心病),现在手术已经不能做了,有生命危险。陈志忠是个小生意人,开着一家十几平方米的烟酒超市,为贫困生已经用去了十多万元,引资十几万元,他没有医保社保,自己就是弱势群体,本身就需要社会的关照。此次我联系网友和楚天电台,希望有人接手老陈正在资助的十一个贫困生,减轻他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至于他治病就先不谈了。本来我想通过楚天电台和我本人牵线搭桥此事有望得到解决,但我万万料不到的是,虽然诸方努力取得了相当成效,但找老陈的人越来越多,甩给他的担子越来越重,已然要把他拖下无底洞。   &&&&&&&&我不是什么助学人士,也没有那么多爱心。我只尽朋友之义,只是想让老陈好好活下来,保护好老陈也是江老的遗愿。那么多贫困生我管不了。小百姓就是小百姓,不是国务总理,不是教育局长。十月我向陈志忠要一个贫困生的资料,他发来四个,都是特困。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联系网友上十人,日前终于确定捐款来源,三位学生的首笔汇款已经到帐。这几个学生都不是老陈正在资助的,都是他在寻求他人资助的。陈志忠想优先考虑他认识的但未受到资助的学生。这一点让我已经很不满意了,这样的学生还有上十人。十一加十,这超过二十个的贫困生都要操心。     楚天电台采访陈志忠的时候,我料不到他谈的是我没有听说过的一群学生。十堰张湾区花果街小岭学校,那里有十九个贫困生。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是学校领导听说十堰有陈志忠这么个“爱心大使”,专门找到他介绍情况的。老陈在吊唁完江诗信老人回到十堰后不久又发病进了医院。他从医院出来第二天就去了小岭学校,送了猪肉等物加上三百多元钱。楚天台的节目的关注重点由此完全转向小岭学校。至于老陈手里那二十多个学生,只好都放在一边了。     楚天台主持人艺珈为了小岭学校的事情非常辛苦。我感到很惭愧,给她带来这么多麻烦,我本不过是她的网友,面都没见过。现在十堰车城社区、东风总医院、某超市还有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的同学都在关心车城社区,解决小岭学校的十九位贫困生的学杂费和基本生活费看来大有希望,该校的办学硬件也会得到一定的改善。到这一步太不容易了。艺珈和车城社区的散步的青蛙等网友做出了最大的贡献。没有他们出力,陈志忠怎么可能把十九个贫困生都扛下来!     我再一次料不到的是,在听了艺珈的节目以后又有十堰的老师带来几批学生找陈志忠。老陈心肠软,他不是不懂得要细水长流,他是看到了贫困生就心里难受,“心里过不得”。据他跟我说拒绝了一些,另有近二十人他建了档案,其中七人他每人给了一百元。老师们,陈志忠是个重病号啊!我找网友也好找艺珈也好,为的是解决老陈的生存问题,你们接二连三地找上门来求助,这不是要把老陈逼上绝路吗?他还有两个孩子在读书呢。这样下去是让老陈玩命啊。你们固然也是为了学生,但你们不该来找老陈啊,找政府找民政局找团委去好了。     小岭学校的事情摊到老陈身上我就是不高兴的。当然既然活动开始了,就得尽力做好。可是上门的贫困生前仆后继,老陈精力有限,财力更有限,这样下去他还能撑多久?老陈不在乎出名,做好事的名出不得,太辛苦。老陈就是自己不要命,他也得管他的两个孩子吧。     老师们,贫困生同学们(这几批是初中生,应该懂事了),你们不要以为陈志忠多大的本事。小岭学校的事情主要是车城社区网友和楚天电台在做,他们也都不是陈志忠联系的。他主要是介绍情况、带路、我这里也要批评我和陈志忠的朋友、十堰晚报的记者报道的疏忽。“多背一公斤”到小岭学校的活动不是陈志忠发起的,是车城社区策划并实施的。这样宣传陈志忠对他一点好处也没有。车城社区网友建立爱心版这几个月工作非常出色,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来,应该多宣传他们才对。     我对老陈说,你再接收新的贫困生我就跟你翻脸。我黔驴技穷,没有办法了。这样的爱心大使,我一辈子不愿意做。那些老师也好,贫困生也好,请你们放过陈志忠吧,谁都不容易!-------- &&&&&& 事情已经过去半年多,说一下这半年多的进展。一月五日,我和艺珈及武汉其余几位朋友到十堰小岭小学助学,当场捐款一万五千二百元,十堰晚报有报道。因为考虑到有些孩子太小,父母有弱智、残疾等情况,一万元由学校代管,签了详细协议,其余交给家长。不料捐助仪式结束不久,该校校长彭某就将一万元和老师私分。在陈志忠、十堰红领巾志愿者、十堰市教育局等施压一周之后钱终于追回。但二月初我到十堰得知部分捐款又被收回。小岭小学的事情我们再也不愿管、不好管了。&&&&&& 那一段时间找上门的贫困生依然有,我和艺珈、陈志忠等那一段时间的努力,完全给了这些新的贫困生,我帮助陈志忠的努力可以说化为乌有。有些学生年纪也不小了,看到陈志忠病成这个样子,怎么好忍心再向他开口。有的学生多次受到我们朋友的资助,还在向我们中的一些人求助。所写感谢信感谢的话只有片言只语,其余都是描述家里怎么穷,要人捐钱。还是孩子,我不想多责备什么。&&&&&&匿名爱心人士捐款给一些孩子,数额较大,事后没有一个家长或者学生打一声招呼表示一下问候。固然有些是性格内向,我们以前资助的有些学生为人的确很不错;但是不是所有人只是内向而已?我们关心这些学生,当然不希望这些学生真有人品问题,还是愿意尽量往好处想。&&&&&& 打个招呼算什么回报呢?真的很过分吗?襄樊助学事件我看企业家们没大问题,人家也是普通人,钱扔在水里还有个响,学生不联系心里不痛快不是人之常情吗?学生说声谢谢这个基本的礼貌都不该有的话,为什么要强求襄樊的这几位企业家做圣人呢?&&&&&&对襄樊这几位企业家破口大骂者,相信多数都没有自己捐款助过学。要是别人做得不好,你们也来捐些学生做个好榜样给大家看看啊。&&&&&& 陈志忠现在病情依旧。助学摊子越来越大,可以说比以前更加辛苦。暑假的时候他的孩子去打工补贴生活,有些受助的孩子则什么也不做。我们都不是圣人,有些想法不应该吗。谁欠这些受到资助不声不响的贫困生的钱么?
用手机看帖文,请扫一扫。用微信/易信等扫描还可以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延伸阅读|最新热帖
[笔落惊风雨]
[abcd4909]
[crystal100]
[auau2013]
已获打赏(0)
还没有人打赏此帖,觉得帖文写的好,点击右边的按钮打赏。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9:08:48 &&
武汉东湖社区昨天设了头条。我加了几句在前边。再以下把相关的一些资料和我的帖子集中一下。谢谢社区设为头条。如有媒体报道评论,请不要谴责这几十个学生,毕竟他们是老师和家长带来的,而且本人年纪较小。当然他们也应该对问题有一定认识。这些学生的确贫困,有的极度贫困,陈志忠和其他一些志愿者在继续关心着他们,不愿意和学生之间出现不愉快。小岭小学捐款被挪用事件已经过去很久,我们都不愿再追究。对这些老师和家长我也不想再指责。就事论事不是目的。长期以来媒体对助学名人的报道大多是从道德着手,这些人物被展现的往往是高大全、不食人间烟火的形象。对他们的酸甜苦辣和艰难处境则少有客观介绍。这给他们增加了很大的压力,也让社会人士对他们的某些作为感到不解。贫困生是个很复杂的群体,对于那些因为性格内向、不善表达而被误解的学生,应该给他们充分的宽容和理解,让他们有发言的机会。值得反思的是这样一种社会现象。从王明殿、邵建波到陈志忠,索捐现象越来越普遍,公益人士进退维谷。丛飞去世之前被助学生不闻不问,甚至有人催他给钱,更让人扼腕不已。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教育界、媒体、政府和社会人士可以做些什么?民间助学、民间公益如何良性发展?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9:11:40 &&
大山深处的呼唤----爱心助学人士陈志忠访谈录时间:、16日 地点:十堰市志忠爱心助学超市、陈志忠家、十堰张湾旅社 叙述:陈志忠 记录:风雨兼程4909 我搞这个助学的事,是从99年开始,坚持到现在,八年了。 助学路上,我尝到了许多的酸甜苦辣。 做这个事,社会上有人不理解。我是一个做小生意的人,不是大款,不是官员。低调做爱心事业,但是有人议论,说肯定是有目的地,不是为名就是为利。 我做小生意,挣点钱捐出去,一年中,有四个月挣的钱捐出去了。 为什么这样做? 主要是为了体现自身的存在的价值。人,要有思想有理想。发现了可怜的学生,总是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总是想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度过难关,通过努力帮助他们改变命运,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 好的是,我做这个事,现在在社会上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得到很多人的尊重。特别是一些学生,经常给我写信、打电话问候,有的学生利用假期过来看望,感到做点好事有回报,很高兴,激动。 说到助学路上的苦,那确实是苦。有时到山区调查贫困学生资料,经常挨饿受冻。那些地方没有店子,肚子饿了不能买东西吃;那里不能通车,没有好路,只能步行,到学生家里看,了解情况,一搞就是半天一天,饿得咕咕叫,有时到半夜三更才能回来。这中间吃了不少苦头。 通过行动,帮助了很多孩子,使他们能上学,能读书。 看到好多孩子贫困,心里总是牵挂,我愿意尽我最大的努力,资助他们。 一次我在郧县调查,校长给我介绍了这样一个家庭。 爸爸病重,动了两次手术。妈妈离家出走。两个孩子都在读书。家里连电也用不起,没有电灯。穷得一贫如洗。平时就靠邻居给一点,慢慢过日子。靠着别人的房子盖了一个小屋。从三月份起,父亲只能进水,不能进食。我们去他家了解情况时,父亲说他早就该死,但死不了。看到两个苦命可怜的孩子,我们承诺:帮,一定让他们读小学初中高中大学。 回来以后,我就动员人们。过了几天,我们带了几百元,还有一些食物食品,送了过去。 他们收到这个钱后,孩子要用这个钱给父亲治病,父亲要孩子们留着这个钱读书。争来争去,孩子们还是用这个钱给父亲治了病。治了七八天,一天要七十块,这几个钱几天就快用完,他舍不得继续治下去,就上吊自杀了。 孩子给我电话,说爸爸去世了,没钱安葬。 怎么办? 这事急呀,可不能拖。我马上找东风(十堰市爱心志愿者组织)负责人献爱心,凑份子,他们凑了六百五,我出三百五,总共一千块钱,我还出了车费,买了个棺材,把他给安葬了。 父亲也不在了,两个孩子到哪里去?怎么生活?我就把两个孩子接到我这,在这里吃住。后来这两个孩子得到了社会人士的捐助,一个在附近的一个公司上班,一个就近在附近的小学读书。 在山区,常常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情况,感到我肩上的担子很重,我不能停止帮助他们的脚步。 为啥这样做? 你如果去到他们家里,看看那些贫困学生,看看他们的处境,你们都能理解我为什么不能停下脚步。因为那些学生确实令人心疼。 二零零七年四月底,我去了郧县五峰乡西沟小学,我带着东风通讯公司,向那个学校献爱心捐款。路程太远,土路有80多公里,从上午九点一直走到下午三点,才到学校,包括一部分路段坐车,一部分步行走路。 我头一天,已通知学校,我们要到学校食堂吃饭,因为山路不好走,走来走去要一天,我们到学校,必须在学校吃饭,但不能增加学校负担。我对校长说:你给我们安排30人吃饭,和学生标准一样,我们每人出三块钱,学生是出一块五。学生吃啥我们吃啥。怕他们碗筷不够,我们买了一次性碗筷带过去。这次活动,我们捐了6040块钱,还有一部分衣物和文具,然后大家都到学生食堂体验生活。 等晚上回到家时,散架了。躺在床上,浑身疼。因为路又远又差。 第二天记者给我打电话,说:跟你搞事,胃都搞坏了。吃的只是一碗酸菜,胃搞坏了。肚子疼得受不了。他开玩笑说:以后再也不去跟着你采访贫困学生了。 这个地方,我去了两次。你不提前去看看,怎么知道学生和学校的情况?了解情况后,回来向社会宣传,再带人带物带钱过去。 郧县五峰乡安城中学,我也去了两次,和西沟小学隔三十公里。 每次去了之后回来,躺在床上,哎,好累啊。浑身散架了。第二天早上起来,劲又来了。 一个中学生,写求助信给我。她说:为了改变饥饿,必须努力读书。她来信说,家里有三个女孩,一个妈妈,身材瘦小,在一个大山沟里住。 他们是山里人。父亲要儿子,结果没儿子,他父亲跑了,不管他们了。 一个母亲带着三个孩子。三个孩子现在都在读书,每个星期,每个孩子生活费要20块,一共60块,每次周末回家,都要和母亲一起到山上砍柴,砍竹子,再背出去卖钱。但山里柴不值钱。在山区,他们只能靠砍柴卖过日子。大孩子失学二年,然后又回到学校读初中,和妹妹在一个年级读。 我收到信后,就抽时间来到她家里,家里空空如也,一贫如洗,是借别人的房子住,什么家具电器都没有。 孩子说:我最怕星期五到来,因为周末,别人孩子一回家就可以做作业,我不能,我要上山去砍柴,星期五晚上砍,星期六砍一整天,一直砍到星期日晚上,再赶到学校。我最怕星期日晚上,因为要带20块钱交给学校做饭钱,我妈妈拿不出来,我最怕星期日晚上上学校。每周每人要20块钱吃饭。在学校,我饥饿着学习,但我不怕,我要好好学习,别人的孩子晚自习后可以睡觉休息,我只能在厕所里休息,因为寝室里一到晚上九点就停电,厕所里有灯光,只有在厕所做作业,自学。 孩子面黄肌瘦,营养差,身体长得差。几个叔叔都瞧不起他们,还要他们抚养年迈的奶奶。 为了将来真正成人,唯一出路就是读书。 她很争气,成绩都在年级前六七八名,年级有三四百人。 我到他家去了解情况时,一进他们的门,他们知道我是来帮助他们的,母女四人就都跪在地上,抱着我的腿,我还一分钱没给,他们就长跪在地上,不肯起来,全都抱着我的腿哭。 在这种情况下,我能不帮吗?我振动很大,心里想,一定要帮他们。 回来后,我积极找爱心人士,找到一个姓蔡的人士,一次性给二千,以后每年二千。 我把钱给孩子送到学校,孩子看到这些钱,害怕,因为他从没见过这么多的钱,不敢拿,怕丢,要放在我这。他说:叔叔,我用完了找你拿。我说你找我不方便。我说,放在老师手中,用完了你找老师拿。 这个是大孩子。 我后来又找到一个电信的小伙子,感动了,每个月给二百。 平时还有一些人,三百五百的,一年共有四千多。 我放心了,三个孩子有书读了。现在他们上小学初中,没有问题。 我对孩子母亲说:不让他们砍柴了,好好学习,让他们专心学习,以后好好读书。 大孩子曾辍学二年,为了感谢我,她抽空扎了鞋垫,送给我。我说,不用做。她说,这个不花钱,是我用空余时间做的。(鞋垫见照片) 山里的孩子,就是苦,令人心酸。 你不进山,你是不能知道这些情况的。你知道了,你能假装没有看见吗? 我做这些事没有压力,没有谁逼我做,是我自己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做的。我做得快乐。有时没事做就休息一天。出去转一转,状态就来了。 不理解的人也有,说我出风头,我最不愿别人这样说。 后来一次电视台记者采访,我说:钱,本身是一样,但不同的用法,价值就不一样。一百元在我手里是一百元,给穷学生,所起的作用是一千元。一个老板花一千元在舞厅消费,他这一千元只值一百元。因为他们只是消磨时间。 为什么山区贫困家庭多呢? 一是父母死亡,一是父母残疾,一是父母重病。 山区除上述三个原因外,还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是有不少学生的父母智力低下,患有各种精神病,痴傻呆愚,他们一辈子没读过书,一辈子贫穷,因为农田少,生产也不行,收不了什么。他们这样的人,也容易受骗,有时别人来骗他们,一下子,他们几年的收入就给别人骗走了。 一是他们居住的环境不好,交通不方便,住的地方在山坡上,有的地势很高,有的地势很低,出门行走困难,比如说,吃水,平原地区基本都是自来水,而山区要挑水,挑一担水都要走很远很远的路,这样占用了很多的时间,用来劳动的时间就减少了。他们还要上山打柴,不打柴没烧的,不像平原地区的人们,可以用液化汽、烧煤。平原地区的孩子上学近、坐车方便,山区的孩子通常要走一个小时的山路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上学。 山区的经济不发达,交通不发达,导致家庭贫穷。而且,有的孩子,他们一个家庭就占上述贫困原因的二三种,这就是雪上加霜了。 看到好多孩子,他们是无辜的,他们出生到那样的家庭,令人心酸。我原来也没有知道这种事情,没有想到,没有关注这么多的孩子,在九九年时看到一个报道,《十堰日报》报道,说湖北省西北部的郧县,有一个十四岁少女辍学打工,在广东被骗了。我就想起了我的童年,我也是十四岁辍学的,所以只有小学文化程度。那时,我家里也非常穷,从我记事时起,长期处于吃不饱状态,饥饿的滋味不好受。我们家一共有五个孩子,母亲常年生病,不能做事,靠父亲一个劳动力养活全家七口人,那时生产队里是按工分分粮食,一个人做事得来的工分分粮食,哪够七个人吃呢? 所以,我们家,我们几个孩子从来不吃晚饭。大人们说,晚上吃了不能消化,有食气,吃了对身体不好。实际上是没吃的。就是中餐,也只有很差的饭吃,要么是红薯稀饭,要么是萝卜稀饭。想吃顿干饭(米饭)很难很难。 你看我们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间,上学时又是蹦又是跳的,晚上从学校回来,没有吃的,饿得难受。家长在生产队里回来,不做饭,因为没有粮食可做。小孩子禁不起,拖到很晚了,就睡着了。等孩子们睡着了,大人才做饭。因为他们一定要吃,不吃第二天就更没有力气做事。在他们吃饭时,我往往会突然醒来,闻着饭的香味,那个馋啊!我小的时候很懂事,知道家长没有给我们吃的,就只有捂着被子哭。 那时上学,一学期要交二块钱,我们也交不起,过去生产队是年底靠工分分钱,但我家是一个人做事,每年底,不仅不能分到钱,还要倒找欠生产队的。几年下来,欠生产队一千多块,你想想,那时的一千多块啊!劳动力多的家庭,在年底可以得到一个二百块三百块,这是他们全年的费用,他们可以买衣服,可以盖瓦房。而我家,去年欠生产队是八百元,今年就欠九百五十元了。那时也不能打工,没有其他副业可做,一点收入也没有。 所以那时候,家里欠生产队的钱,学生欠学校的钱。学生欠钱,老师就不让你上课,让你回家拿钱,不拿钱就站在教室外面。所以我深深的理解现在贫穷的孩子,千万不能伤他们的自尊心。看到这个报纸报道的事情,勾起了我心酸的回忆。我对这样的孩了总是抱着一种同情心,虽然我现在也不富裕,比那时还是好多了。现在一年能挣个三四万,帮几个小孩,一个孩子给六百八百,帮几个还是没有问题的。 有一回,我去到学校看,那天正好下雨,老师寝室里都是用脸盆接漏下来的雨,学生寝室里全是通铺,我用手摸了,好多被子全给淋湿了。我去学校调查贫困学生的时候,看到好多孩子可爱啊,那些个孩子看着我的时候,那种眼神,都是渴望的眼神,他们是多么想读书啊。我看到,有的孩子两只脚上穿的是两只不同的鞋,一只脚一个样。还有的是赤脚,没有鞋穿。当我和他们谈起他的家庭情况的时候,他泪流满面。可怜啊。 然后我就决定,走访几个贫困学生,我来资助他们。资助几个,也觉得还是承受得了。我自己要节约开支,帮助孩子的钱只当是我消费了。 我挣钱比他们容易一点,他们太难。我认识到了,同样是一千块钱,在我手里,是一千块,但这一千块给贫困学生用,价值是一万块钱。因为他们是用在正道上,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我是1997年开始开小商店,刚开始生意不太好,到2000年才算正式开始挣钱,那时要创业,赚的钱,我就用来增加商店,最多时,我有五个小商店,一年赚三四万块钱,就再开一个。2001年我开到了五个小商店。 在这四年多中,我和孩子都是在小商店的阁楼上睡,睡了四年啊,窗都没有一个,只有一点点高,每年夏天热最难受,冬天都好过。天热的时候,让人受不了。就是到了现在,天气一热,我就受不了。在那阁楼里睡了四年啊!热得人都要发疯了。 2001年,在我这小店子后面,有一个二手房要卖,因为他没房产证,便宜,八十平米,要七万块。我确实需要一个房子,我就卖了两个商店,买了这个二手房。 在2002年,我看到十堰电视台播出一个节目《谁来助她入清华》,郧县有一个学生,叫陈献文,考上了清华大学,可是没钱上学。 她的父亲患肝病好多年,该借的借了,该找的找了,前前后后花了十几万,都是用来治父亲的病。家里一贫如洗,再也拿不出钱来让他上学了。 我当时看到报道后,心里想帮她,可是自己没有那个能力。我知道,到清华读书,一年要一万多。我认识一个朋友,他是搞房地产的,做着很大的生意,我就想去找他。那天,就是八月十一号,下着很大的雨,我就去找他,去他家里,动员他资助这个学生。我对他说,你看这个孩子,多有出息呀,你帮一下他多好。结果我被朋友数落了一顿,被他臭骂了一顿。他不答应,怎么也不肯帮这个学生。 我从他家出来,灰溜溜的出来,但我看到电视上播这个信息,自己感到有一种责任,我一定要帮她。这个女孩子和我女儿一般大,我女儿也高中毕业,考取了武汉一所普通大学。我咬咬牙,把本来打算用给我女儿上大学的一万块钱,送到了陈献文的家里,让她先去入大学。 道理很简单,我女儿是普通大学,迟一年也可以去读。结果把我孩子耽误了一年,我叫孩子帮我看了一年商店,第二年,才去读大学,所以,我女儿今年才毕业,人家姑娘已经到美国读研究生了,我女儿看了一年商店后,第二年,又让她去读书,说的是武汉大学,其实是武大成人大学,现在毕业了,正在武汉找工作。 在2003年之前,帮助孩子都是我掏钱。后来呀,发现贫困孩子越来越多,自己都感到压力大了,但我一心一意想帮他们,自己没出息,没那个能力,于是我就改变了一个方法。我开始采取等电视报纸上的资料的方法。比如十号电视上报了一个新闻,我第二天就去电视台找他们,叫他们把十号的新闻刻成光盘卖给我,我带着一个VCD,如果是报纸上登的,我就拿着这个报纸,去学生家里调查,回来后,就把报纸拿给企业老总看,把VCD放给我认识的人看,因为我看到了电视和报纸,他们不一定能看到。我就对他们说,我去调查过了,这个孩子的情况属实,你们要帮助他呀。 在2003年,我作了纪录,我动员了80多个人,最终有9人参与了,这9个人资助了15个孩子。还有70多个人,没有帮助学生。我去找他们之前,怎么能知道他肯不肯帮呢?所以,不管你帮不帮,我都一个一个挨着找。 虽然只有九个人,但九个人比我一个人力量大,他们帮助的学生,超过了我几年帮助的学生,所以这样子,我形成一个经验,捂出一个道理:这个事,不能一个人做,要靠大家做,我慢慢转变了,转变了思路,我由以前的资助人,变成了给爱心人士牵线搭桥的人。 每次找到学生资料后,再找爱心人士来帮助。 在2003年、2004年,十堰的报纸报道我这个事的多,现在报得少了。但现在出去,好多人都认识我,我不认识他,现在我去找一些人,动员他们帮学生,一进他们的办公室,向他们说明来意,没等我说完,他们就说认识我,你是陈志忠,你是搞爱心助学的。没有人说我是骗子,都信任我。 在这个过程中,别人的资助款,我是从来不沾手的,以免别人怀疑。我对他们说,如果你同意资助贫困学生,我就马上通知贫困学生来你这里,或者我带你到学生家里去,你亲手把钱交给他。要是外地的,我就让他们把钱寄给学生读书的学校,交给班主任,也有的是交给学生的家长。也有对我特别信任的,把钱交给我的,我都是马上转交给学生。逐步逐步的,我给自己定了很多规矩:我不到学生家里吃饭,不到学校吃饭。有的学校看到我来很热情,有的也很冷淡。基本上,我都自己在外面吃,拒绝到学校吃饭。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9:12:18 &&
这里面的故事太多了。比如说,我深深的记得,零五年,我搞好多资料,联系,其中有一个房地产老板,动员了他三五次,最后他才答应帮助一个学生,我高兴的通知学生到这里来,接受帮助,结果那个学生和妈妈坐一百多公里的车到十堰来,跟我见面,我把学生和妈妈安顿好,再给他打电话,他推,说忙,晚一点,从中午一点,推到三点,又推到五点,一直等到晚上七点多钟。我花钱定了一个小酒店,因为他是贫困生,肯定没钱,让他们在那见面,我花了一百二十块钱。他们见面后,老板表态,你们到武汉报名时,我用我的车送你上学,这个价值值一千块,你再读研究生的时候,我再帮你。 这个问题一出现,我的心紧张得很,搞得多不好意思,我通知来了,你说只用车送上学,学生坐火车上学能省,不是要坐小车。 现在确实需要帮的时候,不帮,我晚上睡不着觉。 当晚我对他们母子表态:都到我家住,明天再联系。如果联系到了,好心人,那就好;如果万一没有,我资助你们。我第二天一起来,到处打电话,讲这个故事:来了一个考上武大的学生,家里非常困难,住在我家里,你们想办法帮一下,把这个孩子送上学,只当你们吃了饭,跳了舞。打电话联系了几个后,最后联系到一个四川在这里搞建筑的老板答应一年给二千块钱。 结果,当天中午,他就找到我这里来了,给了二千,另给二百学生,让他买一套衣服穿。这样我才把学生母子放心的让他们回去,回了郧西。 通过这个事,我给我自己造成了一个启发,如果这个孩子通知来,再空手回去,人家自尊心受到多大伤害,在这个时候我下了一个决心,我要想尽一切办法,给他帮助。万一实在找不到,我就拿我的钱帮他,要不,我的良心受到遣责。 我后来在这种场面不敢随便表态了。我要搞清楚了再表态。我要稳妥些,再也不上这个当了。 (刚才来了一个非洲黑朋友,面带微笑,和我们几个一一握手,然后走了。志忠介绍说,是在这里教书的。) 后来搞双保险,一个学生,我推荐两个人,让你帮助他,另外再找一个人,还是说这个学生的情况,让他们帮,谁早说了,我通知学生来,如果你帮了,指标不搞重复帮助,我再安排另一个学生。介绍学生,他答应了,我就再通知学生。比较稳妥。 比如去年,我家里来了十七个学生,考上大学的大学生,都住在我家,三天之内都获得了帮助。都是之前谈好的,我一直等你答应了,我才通知学生来。 如果有变卦了的,我就有后来的爱心人士补上。特别去年现在这个时间,我在一个朋友聚会上,认识了一个朋友,说我是爱心大使,助学的,一个老板做汽配生意,他原来不认识我,他当时当作好多人面表态,说资助两个学生,结果,我把他的电话留下,要了手机号,经常打电话,一通话就是半小时,让他挑,哪个学生,男娃,女娃,哪个学校,哪个专业,告诉了好多学生的情况,最后才确定了两个丹江的学生,后来联系,他三番五次地推。我估计那个月,市话打了二三十块是打给他的。我打得自己都不好意思了。但他每次都接,尽聊天,说忙啥事,最后有一次,他确定了,定到第二天去,上午九点,在柳林中学郧阳中学门口,一起到丹江去,时间地点都定得好好的,我把新闻媒体报社记者都带上了,我防备他变卦,我还找了其他爱心人士,一起有几个人,下好大的雨,我们从八点等到九点钟,给他打电话,他不接了,等到九点半,又打,他说,在开会,不能去了。我说,媒体记者在等着,他说对不起要开会。 我已通知学生等着爱心人士来捐款,没办法,这两个学生只有我补上,我一个孩子捐了一千块钱。这是意外的开支:不能让孩子受到伤害。 最后,我还没放弃,他说下午四点等他,我等到晚上七点他还没来。我不能理解他为什么骗我,我很不能理解一个堂堂的男子汉,为什么说话不算话。 还有一个事,我去年十一月住院,江老去世前后,我在住院,住院期间,达奚武在网上发帖,一个老爷子,武汉的,他看到帖子,知道了我的电话,他首先发短信,说是我已年纪古稀,一生辛劳有几许,我愿意帮助你,资助学生,请回电话。 我治病期间,看了短信,我激动得不得了。我给他打电话,我不在乎心疼我的电话费了,这个长途,聊了十八分钟,我最多说了三分钟,介绍了学生,是小学生还是中学还是大学,你要哪样学生,我来介绍。他就谈现在人们的思想,对助学的看法,说社会上好多骗子,尽说一些不沾边的事,我心里干着急。十八分钟的长途电话,根本跟助学没有关系。然后,那么长时间,我说,长途也贵,看你能不能资助几个学生,资助什么样的学生你可以挑。他说,性子不要急,你先休息,以后再谈。 过了两天,我又打,他又是这个方式,为这个老头子,我至少花了二百块钱的长途电话费,后来,我忍无可忍,我把这事告诉达奚武,把老头电话也发过去,达奚武在论坛上公布了他的电话,好多人都骂他,后来我再打,打不通了。 骂他之前,有一次最严重的,我没有骂他,但也训了他。 我说,你知道我花一二百块钱,可以给贫困生过两个月生活吗?他说,你没有说服我资助贫困生的理由。 虽然出现了这样的事情,但达奚武公布这些情况后,也出现了好多真正关心贫困学生的人,比如,深圳的,福建的,上海的,浙江的,都跟我打电话联系,然后我把有一部分读高中的,初中的,大部是小学的,介绍给他们,都获得了帮助。他们开始跟我联系的,并不是帮贫困学生,是关心我的病情。他们跟我谈我自己的情况,一是我已经资助的有十几个学生,要减轻我的负担,二是他们要征求我的意见,呼吁更多的人为贫困学生捐款。我这个病,要做手术,心脏搭桥,要六七万,交不起费,就没做。 我在电话中谈,我这是慢性病,没钱,可以过一二年再治, 我手里还有很多贫困孩子,要及时帮助。他们的学习不能耽误,等不得,我的病可以等两年再治,这样子,这些爱心人士都同意我这个意见,都接受我给他们推荐的贫困学生。 这一次生病住院期间,一共资助了35个学生,53000多块钱。我后来开玩笑,说,如果住一次院能解决35个学生读书,我情愿多住几次院。当然这是玩笑话。 所以说,得到全国爱心人士的帮助支持,以及本地爱心人士多次活动,在我这儿,得到资助的贫困学生达到了385个。 这八年合计,385人得到帮助。八年合计,金额达到四十多万了。 (那个去美国的学生现在还联系吗?) 经常联系,他父亲现在也经常联系,他父亲也是教师。心灵上得到安慰还是很快乐的。 来了好多信。你看到了。特别是节假日,比如五一、十一、春节,打个拜年电话,有方便的,春节来看我。但我给学生定了规矩,平时来欢迎来,但不允许拿礼品,因为你们家庭现在有困难。以后参加工作了,买条烟买瓶酒我都要。哈哈。 去年有个孩子和父亲拿了200个土鸡蛋,怎么说也不肯拿走,他们走的时候,我给了二百块。 也有学生拿点酒、拿点玉米、花生,自己种的、自己产的,我也能理解他们的心意。万一谢不掉的,也只有收下。 特别是去年,一个房县的孩子,八九月分,枣子,自己家种的,打了后,铃了一布袋来了,值个十来元,花了路费五十元。他说,我主要是来看望你。没别的东西拿,只有枣子。 我家里,经常是孩子住宿吃饭的地方。有时联系到帮助的对象后,人家忙没时间去,人家又要见到孩子,我只有通知孩子到我家来,有的学生几百里路,很远,一来怎么办?只有到我家吃住,我到车站接,走的时候还要送他,这都增加了麻烦负担。但你不承担不行啊。 我为孩子们花的这个费用,至少花了百分之二十,交通费生活费通讯费,调查回来后,我找资助人,又会发生这些费用,一旦确定了,学生来,我又要花这些费用,一个学生获得二千块帮助,我要花二三百、三四百费用。这七八年来,我统计了一下,保守估计,这些费用至少花了四万多块钱。这是间接的费用,保守的估计。比如,这段时间搞点活动,武汉的媒体来了,我不能各走各的,人家那么远来了,总得简单招待一下,十堰记者到学生家里采访,起码我要管他饭,他是工作,不能自己掏钱吃饭。比如,郧西郧县,学校不接待,我得管他饭,路费电话费,我都得出。这个费用只是预估。直接资助的,可以统计的,达到八万多。一年比一年花得多,原来是一个,后来是两个,这些学生不是资助一次就行,他还要继续读书。只有毕业一个,才不管了,不负责了。往往帮一个,都是家里特贫穷,成绩特别好,最后读大学,高中三年,大学四年,虽然人数不多,但一年比一年给得多,只能增加不能减少。 还有一些临时的,给一百,二百,以后联系到了爱心人士,找到资助对象了,再来帮助他。一百多个这样的学生,获得帮助的三百多学生,至少有一半,我给过他钱的。 这所有学生没一个是我的沾亲带故的,都是没有关系的。 还有很多很多故事,讲不完 八九年啊,好多好多,不可想象的,各个方面的故事都有。 也有好多令人哭笑不得的故事。 今天早上有个电话,我一接,他说你是陈叔叔吗?我说是,你是哪一个?他说我是安城的,你还记得我吧?陈叔叔,我向你求助,我们搞新农村建设,家家要建楼房,我们也要建楼房,钱不够,找你帮忙,你一定要帮我啊。 像这样的情况太多,有的不能理解。另外有些学生,我们不仅要帮他们,让他们能读书,还要教他们怎么样做人,帮助他们有感恩的心。 也有好多时候,一些学生,得到帮助后,从来不联系资助者。 近期总工会要搞活动,号召每个人用感恩的心回报社会,这个很好。 特别是有些孩子不懂礼貌,受到帮助后,不联系,不感恩,认为帮他是巴结他,因为他成绩好,因为他读名牌大学。 有的学生是这样的,我觉得像这种孩子,就中断帮助。 我好生气一个孩子,他从我门前走过,我坐在门口,他不打招呼,他走过去了,扭过头来看一下。 我说,你走过去,不打招呼啊?他脸红了,说:我有急事。 我好生气,想找资助人说,中断,后来说算了。 但是我生气,我好不容易找到资助人,你从这走过,问问话打打电话,从面前经过不说话,我生气不生气。 (陈志忠笑了。)但生气来不及了。你已经帮了他了。 他不能理解,他考上大学时,我每年要注意大几十个,每一个学生的学校、专业,我都要用头脑记住,念好多遍,介绍好多次,他们都意识不到这一点。他们以为是我找省委书记给政策的。 好多好多孩子,比如昨天,我一个一个介绍他们情况,都是我平时去他家看了情况,操心,他考了548分,考到湖北中医学院,如果不重复在搞怎么会记住? 有的本人都记不清他的情况,我记得清清楚楚。 (这时,店员走过来对陈志忠说:要做晚饭了。陈:你去买点青菜,到超市里买点。) (陈转过头问我:今天那个报纸你看到了吗?2000年考上北大的一个人的复印件?我说:没看到。中午报纸在另一边,不在我坐的这一边,所以没看到。) 哦,那我们就不说这个,说另外一件事。 九九年,我去看一个孩子,我带着我的两个孩子接受教育,看他们贫苦的情况让我的孩子受到教育,结果去看了,学校条件很差,学生真可怜,我去看了以后,顺便给了他们下一学期的学费。他们那里离得远,要坐船,四五个小时才到,没有公路。这是我资助的第一个孩子,结果晚上回不来,没船了,下很大的雨。我就在当地找了一个小旅馆住下。因为都是山路,又下大雨,身上是一身泥水。我们住下后,正在搞一盆水洗时,来了两个地痞,到旅馆来了。不知他们哪里得来的消息,知道我是来资助贫困生的。 他们进来后,斜站在我面前,说:老板,我们陪你斗地主。 我说我不会,他说那不行,你有钱,你资助学生,我们现在很穷,你也要资助我们。 我一看,他们喝酒了的,可能是醉了,就不理他们。我把门一碰,关了,在房间里,因那时我孩子还小,他们在外面不停的撞门,我两个孩子吓得不得了。结果我出来找他旅馆老板,说:我在你这住,你不管?老板认识他们,也没制止。结果其中一个扇了我两巴掌。还说:你再犟,我打扁你在这儿。 当时我无助得很。因为在那个地方,也没一个熟人,又下那么大雨,没地方去,走不了,也没别的旅馆,只好挨打。 我回来后,好长时间,心里气愤,实在忍不住了,我就找了记者写了报道:陈志忠资助贫困学生被打,郧县地痞太猖狂。报道出来后,引起郧县公安局长罗林祥的重视,他立即成立调查组去调查,结果调查情况属实,把那两个地痞每人罚了五十块。 我想,都应当拘留他们,但只罚了五十块钱。 所以说,搞这个爱心助学,酸甜苦辣太多。 身体状况不好,每次出去,回来得两天疲劳,身体不舒服。现在蔫头巴脑的,经常感到太累那种感觉,疲劳。躺在床上才特别舒服,躺下就不想起来。 每一次活动,都得花好长时间,准备资料,策划调查,找资助人,孩子们得到资助时,我就有种散架的感觉。 从最开始的由我一个人资助贫困生,到后来逐步变为团体资助。 2006年,十堰市总工会在我这里设立了爱心联络处,全国各地都有爱心人士,和我联络后,资助贫困山区孩子。广东、深圳、上海、浙江、武汉、福建等,先后资助了35位学生,5万多元。 从去年12月以来,和东风志愿者等,一共活动,资助了100多位学生,8万多元。 为东风公司电力处等公司牵线搭桥,资助了80多位,资助金额达10万多元。 昨天介绍的活动,都是我打的前站,给他们提供情况。 然后,青蛙派两个人,再和我去复查情况,看学生困难到啥程度,回来后,他们在网上发布出去,再联络很多爱心人士,定在哪一天,一起去捐款捐物。 协会成立以来,搞几个活动,捐了约二万块钱。 我个人,资助了11位学生完成学业。临时给予资助的,有165个学生。临时就是每次走访学生或其他情况,给个一百二百,也有时是三五百。 多年助学下来,我深深的体会到:大家的爱心力量是很强大的。通过动员社会上的爱心人士,我们的共同努力,八年多来,总共资助385人,筹集到的助学款48万多元。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9:18:11 &&
[原创]让我哭笑不得的十堰“爱心大使”陈志忠文章提交者:达奚武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 我在网上谈到我的朋友湖北十堰的“爱心大使”陈志忠先生的有几个帖子,《和“希望老人”行走在十堰的大山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的心已不再能“感动”》《暗夜里,我们只有相橐允贰丁跋M先恕苯磐蝗蝗ナ廊梦矣欠吣贰5谌鎏邮亲盘杆摹3轮局沂歉鲂±习澹杖牒芤话悖吣暌岳椿ㄔ谄独砩系那惺竿颍笥丫杩钣质且欢颉N俗手独米约旱暮⒆痈炊烈荒晟洗笱В约旱墓谛牟⊥狭撕眉改瓴欢质酢G安痪盟酱谓皆骸R桓鲈乱郧拔曳⒍绦疟ǜ嫱炎手肯仄独慕梗弥》⒆≡海挥腥苏展怂乙仓缓谩跋橐允保邓蛋参康幕耙酝庀蛲亚笾M涯芄唤邮炙谧手钠独还彩桓觥N液徒爬先怂邓≡毫耍虢系缁拔屎蛞幌拢笔苯弦蛭芷氖虑榱裎拗鳎故亲ǔ膛芰艘惶耸撸碧焱担统轮局壹嬷挥屑阜种印3轮局业笔彼担希一鼓昵幔ㄋ氖嗨辏皇卑牖崴啦涣恕=咸怠八馈弊值奔蠢崃髀妗<柑熘蠼侠肟苏飧鍪澜纭=现虏欢嗵帷&&&&&& 我没有江老和陈志忠的境界。虽然多次往贫困山区跑,我是一边体察民情一边看古迹。七月二十三号和江老从郧西县到十堰,我就和江老说对不住我要上武当山看师父去,江老说留下来和十堰的助学人士交流一下有什么不好呢?暑假你就那么忙。说来惭愧,当时忙倒不忙,我是怕惹事上身。江老说他“求贤若渴”,也是求钱若渴,他们这些专门搞助学的民间人士工作进行得特别艰难。我不好意思走了,以下两天和江老同吃同住。认识的一个主要人物就是陈志忠。&&&&&&陈志忠说见到一个房县的贫困生,父亲去世,母亲在郧西的高速公路工地做饭,江老听说一定要去房县这个学生家里看看,我是不大想去的,后来陈志忠借了辆车我们还是去了。去了这一趟,江老给了房县一中二十个助学名额,我们认识了两个特困生。九月陈志忠又去了一趟,认识四个成绩优秀的特困生。这一共六个,我都找了网友操办,还没有完全了结。陈志忠也在为他们操心。&&&&&&七月这一次房县之行,陈志忠一千两百零五块五毛钱出发,回来只剩下五毛钱。车子经过他的爱心助学超市在柜台里拿了两张钱我们才能去吃饭。大盆酸菜鱼。九月这一次他又把钱掏光了。我记得有一次他来武汉,请受助的学生吃饭,一人一百块零花钱,十个人一千就没了。&&&&&& 长江商报日前两大版报道陈志忠。我联系楚天电台主持人艺珈关心江老身后的助学事业,前天艺珈亲自去了十堰。本来我的想法是关心陈志忠,让听众接手他资助的贫困生,但是陈志忠绝口不提,在节目中谈的是十堰张湾区花果街办的小岭小学的十九个贫困生,艺珈节目的关注点也就成了小岭小学。听节目知道,陈志忠这家伙前个把多月才听说这个小学。他是十堰的“爱心大使”,人家听说有他这号人就找他,他去看了,第二次住院出院的第二天,他送了猪肉去,把身上三百多块钱掏干净了。前天去小岭小学的情况十堰晚报已经报道。&&&&&& 我的网友联系他,他推荐的贫困生无一例外都是尚未受到资助的。他手里正在资助的那些他要放在后边。我能力有限,能联系的人不多,弄不好他手里十一个人的担子还要他自己来挑。我管得了那些,我主要是关心他这个朋友才和网友联系,我的好心也许是白费了。我打心眼里埋怨他。周四的节目我也打了热线电话,当时就责备他了。他病情严重,一根血管堵塞百分之八十,现在就是有钱都很难做手术了,有生命危险。&&&&&& 这就是孤独而执著的民间助学者陈志忠。我敬佩他也烦他,我很诚恳地讲,他给朋友带来了麻烦,此前连累了自己的孩子。周四节目结束我就打电话过去骂他,不要命了?逞什么能?我知道老陈不是逞能,是看不下去。我在农村走得不少,深有体会。昨天我又打电话敲打他,我说大学生不要再管了,小岭小学现在电台在关注当然要管到底。我说,你再揽事不好好养病我就跟你翻脸。&&&&&&老陈是个小老板,他的超市面积只有十几个平方,他没有社保、医保,两个孩子在上学。上次住医院,一天五快钱吃饭,早饭就是一个馒头。他也深知作为爱心人物出名、被媒体报道不是一件好事,会累死。他是很简单的一个人,根本没有想什么出名。他为自己对不住孩子也深深自责。但看来他别无选择。&&&&&& 很多人不理解他,甚至受助学生的家长也怀疑过他的动机。有的人只怕指望他是大老板。我这里对告诉老陈小岭小学的那位也很不满。要不是楚天台现在在关注,十九个贫困生,不要把老陈累死。&&&&&& 我不是什么助学人士,我捐款主要也是朋友和网友出的。想起江老去世之前两个学生跟我说要我向江老求助;我在郧西县时认识的一个小老弟以为我是江老一伙的,见人就说我是专门搞爱心救助的。乖乖,我是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专门来送钱的。我收入不高,至于江老,还有陈志忠,还有十堰搞按摩为生的傅华明,这些爱心助学的领军人物本来都是弱势群体。&&&&&&&&政府干什么去了?富人干什么去了?民族的悲哀。好,写完了,调频九十一点六千赫,艺珈的节目开始了,说小岭小学之行。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9:20:22 &&
一个助学者的孤独与坚持长江商报本报记者 黄蓓蕾 文/图陈志忠,45岁,因为“志忠爱心助学超市”而进入公众视野,在十堰当地,人们称他为“爱心大使”。  从1999年开始,他7年间先后资助了63名贫困孩子。如今,他身患冠心病住进医院,但他的床头,仍放着贫困学生档案。  “我的病是因为我自己的原因造成的,我不能给社会找麻烦。我做得一点事,……不是我做的好伟大好高尚,需要社会来给我回报。如果我现在要别人的捐助,那不是在向社会要回报吗?”  “我也是个正常的男人,我也需要爱,也需要人心疼。一切都在忍受,忍受变成痛苦。有时有一种要崩溃的感觉,心绞痛。但回过头来,还是要自己镇定自己,要让自己清醒,按自己的道路继续走下去。”  “1999年9月,我看到一篇《14岁少女辍学打工在广东被骗》的报道,勾起我心酸的回忆。这个女孩和我当年的境况相似,这是我资助的第一个孩子。我当时只是想尽我的力量,能帮一个是一个。我也没想到,是这样一接触,就一发而不可收了。”  有时想想,我也觉得自己太苛刻了,对孩子们太不关心了。我后来回过头想了很多问题,其中有一次,我把一个贫困生接到家里,和女儿一起吃饭,我不停地给那个贫困生夹菜。我说,你在学校吃得不好,在我这里来了是加餐。女儿后来和人家说,她也是学生,在学校也吃得很差,她还不如人家的娃子。  “在贫困孩子身上花钱,我找到了一种存在的价值,让一个辍学的孩子再进学堂,是因为我的存在。一个人在世上只能活几十年,要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我现在认为,自己就是在做这样一件事情。”“在他们身上花钱,我找到了存在的价值”  长江商报:第一次助学是什么时候?  陈志忠:1999年9月,我看到一篇《14岁少女辍学打工在广东被骗》的报道,勾起我心酸的回忆,小时候因贫穷我只读完小学,走上了社会后,我懂得了知识的重要性。  这个女孩和我当年的境况相似,通过114,我查到女孩学校的电话,答应由我一个人承担她的生活费、学费。当时,我寄去了600元,此后每半年再汇600元给她。到她上高中时,她又因贫血多次住院,家里没有钱,也来找了我。为这个学生,我5年花了5000多元。  长江商报:后来呢?  陈志忠:她经常生病,后来学习也跟不上了,掉队太厉害,她自己也不想读了。  长江商报:得知她不读了,您当时后悔吗?  陈志忠:我花了那么大的心血,也希望她读呀,但是身体不好,大部分时间在生病,没有办法。我当时只是想尽我的力量,能帮一个是一个。我也没想到,这样一接触,就一发而不可收了。  长江商报:为什么呢?  陈志忠:我到那些穷学生家里去看,我心里心酸,看到他们那种渴望知识的眼神,我就暗暗发誓,我要增加收入。当时我帮一个两个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伟大,但是我发现这样的孩子越来越多的时候,我又觉得自己特别渺小。  长江商报:当您觉得帮不了的时候,想过要放弃吗?  陈志忠:没有想过要放弃。周围曾有人说,您做的是小生意,又不是大老板,您没有那个力量解决这么多人的问题,您身体又不好,不要最后把自己搞成了穷光蛋。但我还是坚持,想着要是有爱心的朋友能一起加入这个行列,就有希望了。于是我动手把要资助孩子的资料整理成册,进行宣传。  长江商报: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找一些资助人来共同资助的?  陈志忠:从2003年。也是巧合,当时见到一名考取武大的山区学生,她哥哥同时也考取了贵阳一所大学,父亲去世,母亲无业。当时我还正在帮别的学生,每年也只有增加没有减少,我的经济条件达不到帮更多的了。  可这个孩子又确实需要帮助,我无能为力,就去找别的资助人,见人就讲。终于找到一个资助人,他当时就拿出了2000元钱。这件事后,我觉得可以找些爱心朋友一起来帮助。  长江商报:在找到一个愿意帮忙的好心人时,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陈志忠:心中很有成就感。在平时,我买东西时喜欢还个价,遇到这样一群孩子,在他们身上花钱,我找到了存在的价值,让一个辍学的孩子再进学堂,是因为我的存在。  一个人在世上只能活几十年,要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我现在认为,自己就是在做这样一件事情。  长江商报:目前资助的情况如何?  陈志忠:现在主要是我的身体不好,做的事不多。这几天有个福建的朋友说,要资助我们房县的孩子,已经落实了两个。“得到资助的人也不能理解,确实让我有点不好想”  长江商报:动员他人共同资助贫困孩子,您觉得难吗?  陈志忠:现在推销给你2000元的商品,你肯定会掂量一下,可能不买,更何况要拿钱给素不相识的孩子上学,可能到最后什么都没有,他会愿意吗?  没有这份心的人,他很难理解。2005年一年,我游说80多次,最后争取到9位老板帮助了15位贫困生。  长江商报:有没有轻易答应的资助者?  陈志忠:有。一天中午我去找一位姓程的老板,想要他资助贫困生,结果他们夫妇都答应了,还留我吃饭。当时我就说,你们答应资助,比请我吃顿饭要开心得多。那种心情……每当动员一个有爱心的朋友,帮助一个素不相识的贫困孩子,比我自己做生意赚几万块钱还要高兴。  长江商报:有没有起初不同意,最后答应资助的?  陈志忠:确实有一些人开始不愿意资助,要多次做工作,最后被我缠上了,只得答应。  在一个朋友的聚会上,我拿着贫困学生的资料到处宣传,落实有两个可以帮助。一名姓梁的朋友,我当时去游说,他开玩笑说“我孩子也需要人家资助”,当然是开玩笑的,他不愿意资助。我没有放弃,吃饭时,我毕恭毕敬地坐在他身边敬酒,我说我有病不能喝酒,但是您答应我资助一个学生,我就喝两杯。将计就计,我要贫困学生来谢谢梁叔叔,当时他没有答应,但后来捐了2000元。  长江商报:有没有特别尴尬的事情?  陈志忠:我原来一位最知心的朋友,现在不是朋友了。他是一个企业的老总,我觉得,他应该可以帮助几位贫困学生,开始他也不答应,最后答应只帮助一名。我就通知那名学生,他从郧西县赶了100公里的路。下午到了给他电话,他说忙,一直等到晚上7点。我约双方到酒店,吃完饭后,他对学生说,我现在不资助你,等你读研究生了,我再资助你,你先坚持4年。  他答应那学生,开学可以把她送到武汉,省一笔路费。我当时怎么办?赶这么远到我这边来了,尤其是贫困孩子,自尊心很强,不能受到屈辱,我就承诺第二天继续找,如果找不到,我倾家荡产也要帮助她。最后找是找到了,但这样的局面让我措手不及。  长江商报:这以后,还遇到类似的情况了吗?  陈志忠:算是个教训,后来我做几手准备。一个贫困学生,我和几个人说,谈好后,我先把其中一个资助人通知来,如果谈妥了,那就成了;如果不成,那就赶快通知另外的人。这样不会让贫困学生受到伤害。  长江商报:除了一些资助者不理解外,有没有贫困学生不理解的呢?  陈志忠:有呀。今年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孩子考取了大学,但没有钱读。我联系到一名姓马的老板资助,他不能确定见面时间,就要孩子到我家里来住。可家长认为又不沾亲又不带故,怎么能让孩子来白吃白住,又有男孩又有女孩,家长不放心,就到市总工会。  我在这边联系,约三点钟给他们电话,要孩子快点过来,可以见马老板,结果她说碰到一个老师叙旧。其实那时他们就在总工会告状,但我蒙在鼓里,三天后去总工会才知道。  长江商报:知道这件事后,您难过吗?  陈志忠:不好理解呀,我资助的人不能理解我。要别人拿钱出来,别人不能理解我那还好想一点,但得到资助的人也不能理解,确实有点不好想。  当时听到这个的时候,确实有些难受。但后来想想,别人毕竟不了解我,了解后她就不会那样想。“有时想想,也觉得我对自己的孩子太不关心了”  长江商报:听说在您住院的时候,儿子给您写过一封信?  陈志忠:是的。也是第一封信。  长江商报:信的内容大概是什么?  陈志忠:他说,我这次住院是做出了一个正确的抉择,人是重要的,没有了人,也就没有了钱。不要考虑为儿女节省,其实您已经给了我们一个健全的身体,把我们抚养成人了。您一定要照顾好您自己的身体,不要太节约了……信写了两页多纸。  长江商报:信是寄过来的?  陈志忠:哎呀,看到内容,我才知道是他写的,最后的落款还是“爱莫能助的儿”。当时看了有流泪的感觉,一看字我就想,这字怎么这丑呢?题头还是“敬爱的父亲”,看这句话的时候,我依然不知道是他,因为也有学生称我为父亲的。  长江商报:后来您给他打电话了吗?  陈志忠:打了……他在信里还给我放了五元钱。  长江商报:那钱表示什么呢?  陈志忠:说我病了,看望我。  长江商报:现在那封信珍藏起来了?  陈志忠:和学生们的信放在一起了。  长江商报:看到自己孩子的这封信,您的感受是什么?  陈志忠:觉得孩子们越来越懂事了。  长江商报:原来呢?  陈志忠:他们都不理解我。我把他们带到山区,带到那些穷孩子家里去,让他们受教育。那时孩子小,不太理解。他觉得他是我的孩子,应该享受到所有待遇,但没想到我对他有时还不如对那些素不相识的孩子。特别我花钱在其他孩子身上大方,但在他们身上却有所保留的时候,他们会有想法。  长江商报:儿女不理解,会有怎样的表现?  陈志忠:不跟我说话,不跟我沟通,生我的气。孩子有时看到一个东西说想买,流露出渴望得到的眼神,但我觉得贵了,说不买或者买便宜的,他们的脸部表情就反映得出来。  长江商报:听说您有个女儿在武汉读书?  陈志忠:是的。一年我只给她1万元。我知道她需要1万2到1万5左右。我跟她说,我不是不能给你1万2,只是想从你身上节约2000元资助一个孩子。我实际上是想逼着她自己节假日去打工。  长江商报:您对其他孩子有这样的要求吗?  陈志忠:有,但要在保障他们学习不掉队的情况下。对他们是一种建议。  长江商报:那对自己的儿女呢?  陈志忠:那是命令,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想不通的,慢慢想……有时想想,我也觉得自己太苛刻了,对孩子们太不关心了。我后来回过头想了很多问题,其中有一次,我把一个贫困生接到家里,和女儿一起吃饭,我不停地给那个贫困生夹菜。我说,你在学校吃得不好,在我这里来了是加餐。女儿后来和人家说,她也是学生,在学校也吃得很差,她还不如人家的娃子。  我后来想想,一年我就只给她那么多钱,她在学校肯定也是省吃俭用,她也要加强营养,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长江商报:听说您资助了一位上清华的孩子,给钱后她一直没和您联系?  陈志忠:是这样的。她当时离家出走,我到处找,头发一根根的掉,心里着急呀。我没有读多少书,方法简单,缺少沟通。我只觉得自己做得是对的,就去做了,没有顾及孩子们的感受。  三个月后,听亲戚说她在北京打工,我的心放下了。半年后,我接到了她的电话,我哭了,对她说,要她不要怪我,我有我的难处。“等身体好一点了,我要把江老的一部分事情接着做下去”  长江商报:您是怎么知道江老的?  陈志忠:我很早就从媒体上看到江老的报道,原来想联系,一直没有联系上。去年他在十堰市郧西县做调查捐助,我们联系上了。我和他通电话后,他回十堰市,我们见了一面,当时一见面,我们就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长江商报:您对江老的印象呢?  陈志忠:我们之间不存在争议,只有同道中人才能相互理解。不是因为他是前辈,是自然的,每说一句话,我们彼此是理解的,对一件事情的处理、观点、出发点,我们都有相似之处。  长江商报:后来您们一起去了房县……  陈志忠:是的,后来他住到我们家。我们谈贫困学生,谈原来开展工作的经典故事,谈助学,今后的打算,一谈谈大半夜,没有一点疲劳。在去房县的时候,中午江老把袋子里面的火烧馍拿出来,我们一同吃……这么多年来,他自己省吃俭用为孩子,一点也不夸张。  长江商报:您和江老最后一次谈了些什么?  陈志忠:他是11月20日专程来十堰看过我的,当时让我很惊奇。他事先没有问我在哪个病房,就出现在了我眼前。  他问我的病情,我告诉他心脏血管狭窄了80%,医生要我做心脏搭桥,要六七万。我说等过两年,条件好点了,我再做手术。江老听后,拉着我的手流泪了,他要我保重,说是专门从武汉来看我的。坐了十多分钟,他从口袋里拿出400元钱给我,说表达他的一点心意,又急着走了,没想到那竟然是最后一面。  他去世后,我也在想那些贫困学生该怎么办?我想等我身体好一点了,十堰地区一块,我再到各学校跑跑,也和江诗信爱心助学协会联系一下,把江老的一部分事情接着做下去。“不能因为我的病给社会找麻烦”  长江商报:您现在的病情怎么样?  陈志忠:冠心病,血管堵塞了80%,病发的时候心脏周围一片疼,一直疼到喉咙,无法忍受。  长江商报:目前怎样在治疗?  陈志忠:住了十天院,我想节约点钱给孩子们读书,就出去了,结果没有几天,实在不能忍受,又进来了。常规检查我都想省去,不是我不配合医生,血压不量我都知道高,这些检查都是要收费的。  长江商报:可以手术治疗吗?  陈志忠:我2004年就盼望着做手术,当时血管堵塞只有50%,但我做不起,钱都给花了,没有余留。现在只剩下那个“爱心助学超市”,但如果卖了,就像把我的饭碗卖了,那今后孩子们怎么办?我还吃饭吗?  长江商报:听说江诗信老人曾要为您在社会上呼吁,为您捐款,但您拒绝了。为什么不愿意接受人家的捐助?  陈志忠:不光江老准备呼吁,还有一些网友也打电话来想帮助我,但我不能给社会找麻烦呀,我的病是因为我自己的原因造成的。  我做的一点事,只是我认为自己做对了,不是我做的好伟大好高尚,需要社会来给我回报。如果我现在要别人的捐助,那不是在向社会要回报吗?  长江商报:您是在担心人家会怎样说?  陈志忠:对,对!我可以接受医院方面给予的一些减免,但是社会上的捐助我难以接受。“在病床上的时候,我24小时都会感到孤独”  长江商报:听说您和爱人离婚了?  陈志忠:是啊,她一直不理解我的行为。往往孩子对我有意见的时候,她也和我吵。她总觉得我把钱不给自己的娃子用,不是你没有钱,而是把钱给别人用了。但这不是离婚的主要原因。  长江商报:亲戚朋友都能理解您做的这些事情吗?  陈志忠:知道我捐助一事后,他们都和我疏远了。他们说我不正常,认为我是最有钱的老大,用不完才给别人用。其实他们也知道我的情况,是在讽刺我。但我争气,得病这么长一段时间,几乎没有人在我身边,我也想过做手术,他们的条件也比我好,但我不张嘴找他们借。  长江商报:家人的不理解,也使……  陈志忠:会让我经常流泪,感到心酸……  长江商报:心酸是因为什么?  陈志忠:孤独。支持不了了。一方面我身体有病,带着两个孩子,还有资助贫困孩子这么一大摊任务,这所有的事情都是我自找的。  这样一个病,当我一个人躺在病床上的时候,几乎没有亲人了……特别是吃饭的时候,我都是订点饭吃,饭菜质量不好,看着其他病人家属送好吃的来,我会感到太空虚了。  在我身体还可以的时候,我东奔西跑,给孩子们想法捐钱,但当我躺在病床上时,我24小时都会感到孤独。我也是个正常的男人,我也需要爱,也需要人心疼。一切都在忍受,忍受变成痛苦。有时有一种要崩溃的感觉,心绞痛。但回过头来,还是要自己镇定自己,要让自己清醒,按自己的道路继续走下去。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9:25:17 &&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的心已不再能"感动"
作者:达奚武 提交日期: 0:02:00&&上网碰到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支教志愿者徐本禹在天涯贴图发贵州的照片.,很多网友留言说好感动啊,我却没多少感觉.我已经不容易感动了.贵州山区比我去的鄂西北还穷一些,但情况大体类似.徐本禹经过的崎岖山路我走得不少.我去山区时就没有很多感动,我追随为助学几乎倾家荡产的武汉爱心人士江诗信老人在山区走访,江老的事迹我也不是十分感动.我情绪比较复杂.为什么?我在"和希望老人行走在十堰的大山里"的跟帖里说了,我也写了比如"我为什么要对感动中国说三道四之类"的帖子,这样奉献不是根本.    多年以来我关心着山区学生和农民的生存状况,做成了一些小事.我今年写农村的四个帖子几个大论坛点击就有十五万,网友帮忙有些事情做得比较完满.我只是觉得既然活着就要做一点事情.碰到了一些事情过意不去,没法不放在心上.我湖北十堰的朋友陈志忠,让自己的孩子放弃上大学复读一年,资助别人的孩子上清华.我和他以及武汉的希望老人江诗信先生去十堰的房县,历史上著名的流放地,看到父母祖父母都不在的孤儿,靠捡塑料瓶补贴生活的苦孩子,一千二百零五块五毛钱带过去,五块五带回来,五块还交了过路费.上月他再去房县,又见到几个死了父母亲的,又把钱掏光了.陈志忠说,看到那种惨象,能不掏钱吗?    但是近年来自己碰到什么事情,做成了什么事情,我很快就没有什么兴奋感.国家这么大,本草民能做成多少事?做成了又怎么样呢?教育制度不会变.这么多贫困生不能上学,根本问题在制度上.制度不动,江老或者徐本禹或者丛飞累死都没用.但是制度是那么容易动的么.小百姓做得越多,越容易为官府所利用.维护了他们的形象,为他们分忧解愁,缓和了社会矛盾.爱心人士既然包办了政府该做的一些事,他们可能就有借口推迟制度变革甚至拒绝制度变革.从这个意义上说是做好事还是坏事?爱心人士奉献了,甚至有的连命都搭上了,社会上却有很多冷言冷语,说他们是心理疾病;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说爱心人士是无知,是漠视国家政策,应该多官方资助贫困生唱赞歌.能不心寒吗?我们还能感动吗?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陈健系造假,我们还能感动吗?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下降,指数在世界上排在老后,我们还能感动吗?一年公款吃喝以百亿千亿计,我们还能感动吗?大学新生接到通知书因为凑不齐学费父亲自杀,我们还能感动吗?    另一方面,学生读书出来了未必不是丛飞碰上的忘恩负义的白眼狼.而老子说绝学无忧.知识越多烦恼越多,读书出来真好吗?真都是为国家建设读书吗?农村优秀的人才升大学离开了家乡,再也不会回来,家乡建设更没有人了.以后他们的贡献大多是把父母接到城里去,好一点的把亲属带到城里发展,对当地百姓来说,就是乡里有了一个空洞的好名声:我们村里出了个某某学校的大学生,茶余饭后的谈资,仅此而已.        想多了也无益.我的态度是,碰上了就做,做不到拉倒.一边助学,一边写帖子批评官府声讨不良体制.下乡一方面访贫问苦,一方面游山玩水看古迹.现在大城市里的古迹破坏差不多了,穷山沟也许有斩获.      写完了,灌水.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9:30:04 &&
日前陈志忠获选建功湖北十佳农民工。在八月二十八号的颁奖晚会上,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承诺免费给老陈治病,这是个最好的结果,我们志愿者朋友翘首以盼已经很久了。非常感谢亚心医院。去年十一月以来,很多人关心陈志忠的病情并作了努力。有些没有成效那是另一回事了。本来要是依靠捐款,去年底就有可能筹集到手术费用。最后是这个结果。陈志忠那边的贫困生,全国各地的网友都出力帮忙。深圳的向水而鱼,福建的天下无山,杭州的一位资深义工,北京我一位网友,尤其是我们武汉的主持人艺珈,艺珈的朋友王先生、徐先生等,长江商报记者黄蓓蕾,汉网希客、兵哥哥、芝麻蒜皮等网友,十堰志散步的青蛙、沈寒阳、快乐大姐等众多志愿者,武汉李女士,热心的武汉,十堰市民,东湖社区雾蒙蒙等网友,十堰晚报的记者彭军、严谨,还有很多人,有些是我不知道的,做了很多事情。汉中、丹江口、钟祥、竹山、仙桃、武汉等地志愿者也宣传呼吁。德高望重的格桑花西部助学网洪波女士也一再对陈志忠表示关注。对十堰教育局、总工会的配合和支持,这里也应表示感谢。因为大家的共同努力,湖北的公益活动也蓬勃发展。对我本人而言,因为关心陈志忠和助学认识了这么多好朋友,我感到非常幸运,这些朋友是我一笔巨大的财富。但是就陈志忠本身而言,很难说获得了荣誉、被亚心医院承诺手术就是好人有好报。手术成功以后陈志忠还得更努力地投入助学。是不是还会有人上门索捐?他的担子是不是会他越来越重?除了冠心病,他还有高血压。儿子还在念书。这么多朋友支持陈志忠,亚心医院免费手术,湖北汉江线半年多建立八个志愿者团队,这是很偶然的。但陈志忠这样的助学人士陷入困境、穷途末路,则是现有政治、社会大环境下的必然现象。索捐现在也非常普遍。白芳礼、丛飞、江诗信都已经走上不归路,江老的生命更是以自杀告终。民间志愿者团队生存空间狭窄,往往从一开始发展就面临重重危机。十堰地区有贫困生二十五万,其中特困生十四万七千。江诗信老人资助两千多,陈志忠和朋友一道资助了三百八十五人,有很多是短期资助,还有一些学生退了学。二十五万人要一起拥到陈志忠家门口,就算他是亿万富翁也会招架不住。政府,媒体,社会,贫困生,多些宽容,多些理解,多些惠政,让这些硕果仅存的大善人有条出路吧。做好事都是这个结果,都要被横加指责,那将来只怕就没有几个人再愿意做了。那国家就会是一个魍魉世界。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3:49:41 &&
本版块主题总数:40787 / 帖子总数:435484
今日论坛共发帖:4651 / 昨日发帖:29661 / 最高日发帖:75754
跳转论坛至:
╋猫论天下&&├猫眼看人&&├商业创富&&├时局深度&&├经济风云&&├文化散论&&├原创评论&&├中间地带&&├律师之窗&&├股市泛舟&&├会员阅读&&├史海钩沉&&├舆情观察╋生活资讯&&├杂货讨论&&├健康社会&&├家长里短&&├旅游时尚&&├职场生涯&&├咱们女人&&├家有宝宝&&├消费观察&&├房产家居&&├车友评车&&├猫眼鉴宝╋影音娱乐&&├图画人生&&├猫影无忌&&├影视评论&&├网络剧场&&├音乐之声&&├网友风采&&├猫兄鼠妹&&├笑话人生&&├游戏天地╋文化广场&&├菁菁校园&&├甜蜜旅程&&├心灵驿站&&├原创文学&&├原创小说&&├汉诗随笔&&├闲话国粹&&├体育观察&&├开心科普&&├IT 数码╋地方频道&&├会馆工作讨论区&&├凯迪华南&&├凯迪西南&&├凯迪海南&&├凯迪广州&&├凯迪深圳&&├北京会馆&&├上海会馆&&├河南会馆&&├苏州会馆&&├贵州会馆&&├杭州会馆&&├香港会馆&&├台湾会馆&&├美洲会馆╋凯迪重庆&&├重庆会馆&&├猫眼观渝&&├山城拍客&&├重庆教育&&├巴渝情缘&&├猫人游记&&├健康养生&&├重庆车友&&├两江房产&&├渝民新婚&&├麻辣吃货&&├渝财有道&&├时尚渝女&&├公益重庆╋站务&&├站务专区&&├企业家园&&├十大美帖&&├视频创作&&├商品发布
快速回复:[原创]助学名人已病入膏肓 数十学生竟上门索捐
本站声明:本站BBS互动社区的文章由网友自行帖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贴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管理员特别提醒】 发布信息时请注意首先阅读 ( 琼B2- ):
;。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巡抚大人求您辞官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