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法硕招生简章难不难考,北大的法硕是不是在国内最好的,就业情况如何?

||||||||||||||||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寄语2014法硕人:北京大学法硕经验
来源:  16:56:01 【】 
笔者考研初试405,排名第6;北大复试之后总成绩排名第5。
  先介绍一下我今年的状况:初试405,排名第6;复试之后总成绩排名第5。再介绍一下本科背景:
  第一,我所在的学校的法学院实力很强,其实我至今都认为这是全国最好的法学院呵呵。平时有较多接触法学界大牛的机会,我从大三开始就系统地旁听民、刑、宪、法理、法制史,法学院的讲座、模拟法庭、国际法庭辩论赛也蹭了不少。不过这些只是个启蒙,激发学法律的兴趣,扫扫盲。没有类似机会的童鞋也不必忧虑,考研还是自己最靠谱。
  第二,笔者是英语专业,虽然算不上大牛人,但是应付初试英语和复试听力还是有些微优势。初试英语我时间没把握好,大作文开了头,就收卷了,当场觉得五雷轰顶打算卷铺盖回去找工作。结果是拿了75分。复试英语听力很多人反映太难,但是我觉得属于中等难度,拿了2.6分。具体的复习策略我后面会谈到。
  第三,作为中关村村民,认识一些北大法硕的师兄师姐,保持着联系,他们给了不少中肯的建议。
  Part 1 选学校
  我觉得这个选择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来定,最终目标可以比目前的能力高一点,这样能激发斗志。以我们学校这一届考法硕的情况来说,大家从一条起跑线出发,报P大的压力偏大,报R大、T大以及其他学校的压力就较小,看着他们几个欢乐的复习状态,我有时候心态起伏还是蛮大的。最后结果是,报p大的分数都很高,其他学校的会低一点,但是大家都过各自的复试线了,皆大欢喜。所以报哪所学校,基本就决定了你未来几个月复习的强度。
  笔者经常被问到为什么选p大,原因也很简单:换个环境。P大这个平台机会很多,认识的牛人也会比较多。而且万柳的宿舍有空调,夏天的日子就不难熬了(这让笔者羡慕了本科四年)。
  Part 2 初试
  Q1:司考和法硕要不要一起准备?
  A:如果你记忆力好,复习效率高,建议先司考后法硕。原因就不用说了,法硕专业基础课有司考化的趋势,拿下司考,在心态上就有居高临下的感觉,面对难题不会犯怵。但如果你记忆力一般,背过的东西忘得很快,那就需要一遍一遍地重复,所以没那么多时间把司考的几万条法条看过来,那么就主攻民、刑两块。可以从网上下载基础精讲阶段的讲义和录音。记住,是基础阶段的,这样可以深入学习原理和基本概念。民法老师推荐钟秀勇,刑法老师推荐刘凤科。钟超级有耐心,也讲得超级慢,经常让我听得很崩溃,只好用播放器加快1.5倍的速度。刘讲话笑点频出,听起来不会困,还不错。听课的同时可以做张能宝的习题,如果不想买一整套觉得浪费,可以找其他准备司考的同学复印。
  Q2:论坛上的学习方法太多,怎么取舍?
  A:强烈建议大家在看论坛上排山倒海般的经验帖之前,和一个考上了法硕的前辈面谈取经。因为第一,论坛的东西太多,学习方法因人而异,看多了反而头晕。第二,认识一个前辈可以随时联系TA,一旦遇到困难就能得到指导,省时省力。
  Q3:考试分析要背几遍?
  A:论坛里的前辈说有的背了七八遍,还有18、25遍之类的,我很膜拜,但我司考之后就9月底了,就是不睡觉也背不了这么多。截止上考场前一天,也才背了3遍。
  熟记很重要,但巧记更重要。主观题踩点给分,不用每个字都和分析上一模一样,但也要有80%的重合度,能让阅卷老师一眼扫过去就知道你要答的是分析上的要点。所以平时在背的时候,就要抓住关键字,以字带核心考点,以考点带句。我去年考上P大的直系师兄告诉我他把分析的每个字都背下来了,当时把我吓住了,不过专业课我比他高了十几分。所以不在于你背了几遍,而在于你是不是抓住了所有的要点。
  Q4:政治要不要报班?
  A:不需要。报班的以理科生居多,觉得自己“素养”不够。其实考研政治和“素养”没什么关系,把大纲解析看一两遍,核心考点背三遍,习题做一本,最后用四套题,任何人都不会有问题。政治的主观题差距不大,不用恐慌。关键是选择题,一定要把知识点记扎实。有空的童鞋可以去国家博物馆看看“复兴之路”展览,每个展区的标题居然和大纲解析的标题都一样。
  我一直坚定地不报班,但是圣诞节那天被另外几个本系考研的同学硬拉去听任老头。体育馆里人山人海,老头不慌不忙把自己出的最后四套题念了一遍,基本没说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当时我又饿又冷,想着几百块钱打了水漂很不爽。下了课还是和同学去吃了顿清蒸鱼买了个圣诞蛋糕才感觉心满意足,可以继续战斗了。任四和今年真题吻合度不高,但还是有必要买来看看,多借鉴几条思路总是好事。
  Q5:英语怎么提高?(包括初试和复试)
  A:“狂轰滥炸法”,又可称“多管齐下法”,即大量阅读+把VOA当上网的背景音乐+勤练笔,让自己的感官世界充溢着英文。我英语应试能力不高,没什么技巧可分享。但这个方法是打基础的不二法门,坚持几个月效果自然体现。一开始我为了完型填空也背单词词组,可是不应用到具体上下文,背的东西忘得很干净。只有一个鲜活的句子吸引了你,才会让你立刻牢牢记住某个单词或词组的用法。
  阅读材料很多,如果你在学校图书馆自习,推荐1)Wall Street Journal, Newsweek, NewYork Times 2) 新东方英语、News Digest之类的杂志。10月正式投入法硕复习之前我习惯每天看英文报纸,大概坚持了两年。10月之后看杂志就多一点,因为有单词注释,而且每篇文章都经过筛选,例子很经典。去年乔帮主、Mark Zuckerberg大热,很多文章都从不同角度关注两个人的命运。2012的考研作文又正好是positive attitude,用在这些创业遇到挫折的牛人身上很合适。平时看多了描述这两个人的语句,写出漂亮的句子不成问题,而且能吸引老师的眼球。只不过不要像笔者这样积累很长时间却在考场上没写一个字就行了。希望悲剧不要重演!
  另外,复试听力要以1995年以前的老托福为准,六级新托神马的都太清晰太简单。大家扒一扒论坛就会找到以前的资料。这部分材料的主要目的是适应模糊和嘈杂,最好在上听力考场的前10分钟还在听,找找感觉。不过我不太明白为什么p大的听力要整得那么不清楚。
  Q6:心态不好怎么调节?
  A:我心理素质不算好,遇到考试就会紧张,所以初试前一晚没睡几小时。说来可笑,主要是在想考不上之后干嘛。如果你和我一样容易焦虑,就坚信这一条:把该拿的分都拿到,成绩自然会不错。每次考试后都有捶胸顿足者,丢了一把容易得的分而后悔莫及。所以打好基础,把该拿的分都拿到,难题不会就放弃,没背到的要点就凭感觉编(不过也要有逻辑)。只要你尽力了,就没什么可遗憾的。
  另外,我也不赞成去和别人比复习时间长短。法硕是专硕,难度小,考学硕的同学可能一天都耗在自习室啃如山般的专业课教材。更有甚者,其他考法硕的也可能废寝忘食。我建议有张有弛,每天保证一定量的背书时间,但每周还可看几次法制晚报调剂一下思维。
  Part 3 复试
  复试我就不多说了,成绩不高。看了几天前某童鞋写的86分经验帖,案例分析和论文的思路很好,比我开阔许多,且有条理。推荐的书也和我采用的基本一致。关于论述题高分解密,个人感觉用处不大,行政法刑法太多,但还是推荐大家认真看一看,因为谋篇布局可以借鉴,把一些它归纳的要点放在肚子里,底气也会足。今年的校车论文到底还是和行政法沾了点边,凑字数的时候也可以用上几点。
  苏力虽然不做院长了,可是鉴于p大复试就是单纯地考法理学应用(抛开社会学、经济学等其他角度不谈),所以看他的论文大有裨益。1&&&  编辑推荐:
文章责编:zhouxin1879&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 18:44:37)?&&( 9:52:11)?&&( 16:05:07)?&&( 9:21:55)?&&( 9:15:51)?&&( 19:58:32)
在线名师: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主讲考研法硕、司法考试、在职法硕课程,主...[]
在线名师:  
北京大学法学博士,有多年的考研法硕辅导、司法考试辅导经验,尤...[]
在线名师:  
中国政法大学刑法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为法硕联考命题研究组核心成...[]
在线名师: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博士。自2008年始讲授全国法硕联考民法专业课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实用工具 |
| 大全 | 大全
     |
版权声明:如果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内容,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04-
 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权威支持(北京) 电 话:010- 传 真:010-北京大学法硕考研经验45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北京大学法硕考研经验45
北京大学法硕考研经验;1.选择北大法硕的原因;我是咱们学校国际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本人是典型;别的准备,在复试结束前我甚至没有想过如果考不上该;科目篇:;政治:真题+红宝书+20天20题+序列三+考研形;英语:黄宝书+新东方考研英语大纲词汇;外经贸的同学英语都很好,我考得一般,就不班门弄斧;专业课:;专业课我买的参考书堆起来很高,因为法硕用的书真的;我先说
北京大学法硕考研经验1.选择北大法硕的原因我是咱们学校国际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本人是典型的文科生出身,综合自己各方面的情况,我一直以来理想的职业方向是法律和新闻,高考时我的第一志愿是咱们学校的国际经济法,可当年这个专业在河南只要一个人,于是我就因缘际会得进了商学院学了市场营销,辅修了法律。现在说起来脸红,我实在不是个热爱学习的人,并且家里也没给过太大压力,再加上又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总之,在大学前三年我玩得很痛快,成绩很烂,学习的目标就是只要不挂科就成,那时候我完全沉浸在爱情中,男朋友大我四岁,是从小认识的哥哥,我考上大学那年他毕业工作,从精神到物质都很宠我,这更导致了我从来没有想过以后,因为我天真的觉得只要有哥哥在,我就什么都不用担心。直到大二上学期结束的那个春节,哥哥的事业遇到了点挫折,我们也因为种种原因爆发了第一次但是却很严重的感情危机。也就是在这个春节我猛然醒悟了。原来哥哥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么无所不能,任何人都能力有限,都不可能完全承担起另外一个人,而我也不可能永远都做一个被宠爱呵护的小女孩,爱一个人不只是撒撒娇说几句甜言蜜语这么简单的事,而是能帮他一起分担生活的压力,能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有办法有能力帮上一把。并且我也认识到了爱情是一种可能消逝的东西,并不是嘴上说着一生一世就可以真的一生一世了,我们一样会吵架会有矛盾,那么如果有一天我和哥哥分手了,我的未来在哪里,我的人生如果仅仅是逛街美容看小说的话,那我当初辛辛苦苦考大学的意义何在?这些在现在看来是再简单明了不过的道理,可当初沉浸在爱情童话中智商基本为零的我却硬是不明白。 道理想清楚了,可大学留给我的时间也不多了,以我本科阶段的学习情况让我去就业我显然信心不足,并且我也真得觉得自己不适合搞营销,又超排斥出国,那就只有考研了。对法律感兴趣,并且不考数学又帮我减掉了一个大包袱,法硕是面对本科非法律专业的,又是全国统考,这样大家就都是同一起跑线了,免去了跨校找资料的麻烦。至于学校嘛,我查了相关资料和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就法硕的综合实力来看,北大肯定是最强的,但风险也是最大的,连续多年初试录取分数线全国最高,复试刷人也是最多的。当时我的想法也很简单,既然要考就要考最好的,虽然我大学荒废了三年,但我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考试能力还是有的,拿出当初高考时的那股狠劲儿,我一定行。可能这也是我唯一的优势了,我一旦决定做某件事了就一定会坚持到底,不会放弃也不会分心,并且很自信,我觉得自己是上天比较宠爱的那部分人,想要的应该会得到吧。所以我没有找工作,没有做任何别的准备,在复试结束前我甚至没有想过如果考不上该怎么办。〔当然这种自信还是要建立在调查分析基础上的,要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科目篇:政治:真题+红宝书+20天20题 +序列三+考研形势与政策参考书我文科出身,考研政治复习具有天然优势,并且今年政治大改革,题目一般不会难,那么抓住基本知识点就够了,所以在政治上我并没有花费太多时间,11月份中旬才开始看书,就是把红宝书仔细背了一遍,任汝芬序列二做了10页就扔了,我时间不够了,题目太多了并且难度和出题思路和真题还是有出入的,接下来就做了几套近几年的真题,主要是体会一下出题思路和难度,知识点不具备太大的参考价值,因为政治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并且今年大变革。时事政治我用的是考研形势与政策参考书配合序列三,序列三中关于各部分的总结其实就是把红宝书的骨架抽出来了,可用于最后的查漏补缺。20天20题一定要认真看,研究一下答题的切入点,那些套话空话很没意义,但对问答题尤其是你没思路的问答题很有用。还有大家要懂得取舍,那本红宝书的内容太广泛了,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政治就100分的内容,过于偏过于细节的东西扔就扔了,还有一些过于敏感的问题考大题的可能性也不大,例如反腐倡廉和文革,最后我政治考了78分,这个分数还可以,但优势也谈不上,因为考法硕的大多数是文科出身,政治普遍考得很好。英语:黄宝书+新东方考研英语大纲词汇外经贸的同学英语都很好,我考得一般,就不班门弄斧了。总之,一定要重视词汇和真题,作文和翻译要动手写,不要想当然,很容易眼高手低。还有就是大家对英语一定要重视起来,北大法硕是自主划线,往年的英语单科划线都是55,今年例外降到了50.每年总分很高但因为英语不过线被拦在北大门外的同学有很多,真的很可惜。千万不要因为六级分高就忽略了考研英语的复习,这两者的差别还是很大的。专业课:专业课我买的参考书堆起来很高,因为法硕用的书真的一本一本都巨厚。最基本的当然是考试指南(人大出版的绿皮)和考试分析。除了这个以外最重要的就是真题,真题一定要有两套,一套是按章节编的,一套是按年份编的。人大的绿色配套教材很多,最重要的是配套练习和重点法条分析以及经典案例分析,其他的就视情况而定了,配套练习可以换成标准化题库或者重要知识点深度解析。我先说一下我的备考过程,我是暑假开始参加华成法硕学校的基础班进行看复习的,适当做笔记,这一遍很重要也很考验人,万事开头难,因为你基本上对法律知识一无所知,这个过程其实就是让你知道法硕到底是考的什么,基本的知识框架应该建立起来了,法律专业术语要开始积累。9月中旬到10月中下旬,这一遍是要认认真真全部弄懂的一遍, 不是蜻蜓点水,而是要达到对书上的内容没有盲点为止。这之后可以做两套真题,了解一下法硕的出题思路和类型,并且检验一下自己的水平。然后当年的考试分析就出了,考法硕一定要以高教社的考试分析为中心,那本书就是我们的一切生命线!开始背书吧,没什么可说的,这本书是400多页,我背了4遍,第一遍背了1个月,第二遍背了20天,第三个背了15天,最后一遍背了7天,大概是这样吧,每一遍都是边背边默写的。穿插着做完了真题。事实证明这是远远不够的,今年考404的外交学院的一个同学背了18遍,最高纪录我听说有人背了26遍,当然不是提倡大家这样,就是想说明这本书的重要性。一定要很细很细得背,不要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具体到一个人名,一个数字,并且要很精确很精确得背,这不是政治,不能背个大概,一定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考法硕考的就是考试分析,把这本书完完全全背下来,300分的专业课考250分以上基本有把握,这是大部分考上法硕的人的经验。下面具体说一下各科,刑法一定要配合法条背,没有一个知识点不重要,总则部分靠分析就足够了,分则考试分析上写的太粗枝大叶了,要配合指南和法条以及司法解释背,重点是各个罪名的犯罪构成和相似罪名之间的区别,法定刑不考,就是说具体哪个罪名判几年的问题不会考。民法是最花心思的一门,内容多,不容易理解,重点是总则,物权法,债权法,继承法。人身权,知识产权法,婚姻家庭法出大题的可能性不大,但不是没有。这部分分析上的范围足够了,但也要配合法条,尤其是民法总则,物权法,债权法的法条很重要。法理学,宪法学,法制史这三部分,需要理解的相对较少,灵活性不高,但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很多年份这部分的得分率并不高,这部分要紧紧围绕分析,宪法可以参考一下法条,没有重点非重点之分。这部分经常会出细节题,细节到让你感觉变态,并且这种题是没法推理出答案的,这就需要你在背书或者做题的过程中都是需要自己加以注意并勤动笔的,两门专业课我一门考了108,一门考了122。分不高,我想大部分想考法硕的同学目标绝不仅仅如此。和我一起上华成法硕辅导班的几个朋友,他们的分数都很高,我考分不高的原因很简单,功夫没下到,而且华成法硕发的一些资料我没有使用,后悔啊,把这个不错的辅导班的网址告诉大家 上面有不少免费的电子资料哦。开始的时候太懒散,总以为,我辅修过法律有基础的,接下来不就是背书嘛,到时候背不耽误,并且由于大学前三年的贪玩直接导致了我管不住自己,根本进入不了学习的状态,刚开始坐下来复习的过程那叫 一个痛苦啊,虽然我对法律有些兴趣,那也只是相对而言,整天面对着一大堆枯燥的法条肯定没有看小说逛街舒服。暑假在家学习氛围太差,基本上荒废,9月份10月份还有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直到报完名了,考试分析出来了,我似乎才正式进入状态,可真的已经太晚了,到这个时候我才明白原来专业课不仅仅是背书这么简单,并且即使是背书也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因为这是一个对你基本上算是陌生的学科,并且这也不是期末考试,你突击突击弄个大概就行了,这是北大的法硕入学考试,是要精益求精的,并且我的政治一眼都没看,英语也仅仅背完单词。可是后悔已经没有用了,我告诉自己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大的效率,并且要做出舍弃。进入11月份,魔鬼式的复习生涯正式开始了,开始每天10个小时,12个小时,到了最后一个月,我每天的睡眠时间几乎只有4个小时,当然剩下的时间也不全是学习,学累了还是要看看杂志上上网什么的。 英语围绕真题和词汇,政治围绕红宝书和真题,专业课围绕考试分析和真题。 祝各位战友考试成功!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文学作品欣赏、高等教育、行业资料、中学教育、各类资格考试、专业论文、北京大学法硕考研经验45等内容。
 北大法学考研权威辅导机构 --- 凯程考研 北大法学考研经验大汇总 1 北京大学法学院是我国经济法学研究重镇, 想要在这个领域里有 所研究的同学, 估计对这所学校的...  北京大学法律硕士高分考研经验_司法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2012年法硕联考北京大学法律硕士高分考研经验 忐忑了好几天,那叫一个茶饭不思啊,一遍一遍的刷华成...  北京大学法学考研经验:暑假攻略_研究生入学考试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考研集训营,为考生服务,为学员引路! 北京大学法学考研经验:暑假攻略由于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北京大学法硕专业考研经验 来北大学习已经一段时间了,由最初的兴奋而后失落到现在的冷静,回想 往事,那一段曾经走过的考研之路犹如昨天,时时涌上心头,久久不能拭去...  北大法学考研权威辅导机构 --- 凯程考研 北大法学考研经验必看 1 备考 的 那段 日子 ,我想 ,会是 我们 这群 考 研人 最 记忆 犹新 的 时光 之一 。没...  北京大学法学考研经验:考研经验及参考书_研究生入学考试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考研集训营,为考生服务,为学员引路! 北京大学法学考研经验:考研经验及参考书北大的专业考...  北京大学法学考研经验:跨专业考研经验及参考书考北大法学最难之处在于综合课考的科目太多,主要法律都考到了(法理, 宪法,法制史,宪法、行政、民法、民诉、刑法、...  北京大学法学考研经验:教材如何看_研究生入学考试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考研集训营,为考生服务,为学员引路! 北京大学法学考研经验:教材如何看很多同学买了书之后,天天...  北大法学考研经验必看2_研究生入学考试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北大法学考研权威辅导机构 --- 凯程考研 北大法学考研经验必看 1 那段期间,第一次发现等待原来是如此...考前培训&400-810-2468
走近北京大学法律硕士学生访谈录
陈俊,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
一、编者按
教育的话题常说常新,2009年的中国高等教育界更是如此。这年新年伊始,国家教育部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自2010年开始减少学术型硕士、扩招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最终实现专业硕士总人数与学术型硕士总人数的比例达到7:3。
专业硕士对大家来说或许很陌生,但说到MBA、MPA、法律硕士却是耳熟能详。其实,MBA、MPA、法律硕士正是专业学位中的三种类别。专业硕士学位大致可分为在职攻读和全日制学习两类。目前,我国经批准设置的专业硕士已达15种。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定位,专业学位为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
弹指一算,中国的专业硕士教育已经跨越14个春秋,扩招后的专业硕士教育也迎来了一周年纪念日。从制度初创时期的筚路蓝缕到今天招生培养规模和力量的日益壮大,走过荒原走过绿洲,有过艰辛有过喜悦,直到最后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制度中的一种模式,这其间着实是一段不寻常的历程。那么,这些年,尤其是扩招后的这一年,我们的专业硕士教育的进展是怎样的呢?进展到怎样了啦?专业硕士的同胞们都是怎样的一种思想状态、学习状态和生活状态?专业硕士同胞们都有一些什么样的收获、感受和领悟?他们都有一些什么样的建议和展望呢?所有这些,过去的抑或现在的,感性的抑或理性的,不觉都成为我们好奇的课题与话题,带着这份好奇和兴趣,我们《教学促进通讯》编辑部、记者部策划了专业硕士教育专栏,通过若干期不同专业的专业硕士个案访谈,让我们对整个专业硕士、尤其是北大专业硕士有一全面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当下,北大专业硕士在校人数已成规模,其中法硕总人数占全部专业硕士人数的比例较大,办学历史也悠久,而且办学模式也相对成熟,基于这些,我们编辑部把专业硕士教育专栏第一期主题定为&走近法律硕士&,为此,我们选择了在读法硕三年级的学生代表陈俊的专访。
二、访谈内容
记者:当时你考 北京大学法律硕士的初衷是什么呢?
陈俊:首先考北大也是自己的一个梦想吧!以前高中的时候就想考北大,但是很可惜因为各种原因而失之交臂,所以就希望通过考研圆自己的北大梦。至于为什么考法律硕士这个专业,因为大学学的是英语专业,渐渐地了解了更多的西方文化,对西方的相对健全的法制建设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法律这门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中国的法制建设还要进行长足的发展,所以希望自己在这方面有一定的建树吧!北大的法硕教育也很成熟,就很自然的选择了北大法硕。
记者:你本科专业对考上和学习法硕专业以及就业有什么优势呢?
陈俊:首先考研英语就可以轻松过招了,然后有这个外语基础,就可以阅读大量的英语文献,对学习和研究法律有很大的借鉴作用,而且从事涉外法律方面的工作很有帮助。现在也有很多理工科和经济专业的同学跨专业考过来,因为有学科背景和相关的知识结构,这对他们入门法律和从事专业领域的法律工作很有优势。
记者:法律硕士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特色是怎么样的?
陈俊:就我的理解和经历我觉得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夯实知识和补基础。因为我们基本上是跨专业考过来的,所以打好基础非常重要。学校也为此给我们配备了强大的师资,像我们第一年是在深圳研究生院上课, 北京大学法学院很知名的教授过去给我们授课。这个阶段很关键,学校也很重视。第二个阶段是选专业方向,如经济法、财税法、民法等,根据自己的优势和兴趣所在进行取舍和选择。我觉得这个阶段就像法学硕士研一阶段,基础已经打好了,开始专攻某一方向和确定导师。第三阶段就是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点进行深挖和研究。这点需要具备一定的深度和高度,比如说我的毕业论文是关于保税制度的,在这一领域我进行深入研究,让自己具备一定的学术素质。
总而言之,我认为学校在师资配备和课程安排上还是很可取的,北大的法律硕士教育在全国来讲都是走在前列的。比如说,就法律硕士而言,就分了十个专业方向,方向分得很细,学有专长,这样为以后的继续深造和工作都起到很好的作用。
记者:那现在法硕相对热门的专业方向有哪些呢?
陈俊:北京大学法律硕士有金融法、财税法、经济法、知识产权法、民法、刑法等。基本上与经济相关的比较热门,这也契合当今时代的发展趋势,因为如今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完善时期,对涉及经济生活的法律人才需求量较大。
记者:法律硕士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和法学硕士有什么异同呢?
陈俊:法律硕士第一年是相当于巩固基础的阶段,所以必修课学分比较多,基本上占了全部学分的一半。而法学硕士在本科阶段已经打好了基础,可以一开始就进入更深入的研究学习阶段,所以我们法律硕士是三年制,比法学硕士多一年,主要用在了补基础上。我们上课会和法学硕士的同学一起上,校内资源也是共享的,此外,我们还会进行学习和学术上的交流。
记者:就你的观察,你觉得法律硕士学生的学习态度是怎么样的?
陈俊:我觉得整个群体是很积极向上的,同学们对自己的学业持一种很负责任的态度,学习很勤奋,比如,每个同学都很认真对待期末论文和毕业论文,虽然这一方面是学习考试的需要,但最重要的还是对自己负责任。我身边的同学很多都是骨子里有种立志为人民、胸怀国家的抱负的人。从一些同学的就业去向就可以看出来,他们在沿海发达地区也有好的发展空间,但还是有人选择到西部或基层,那些更需要他们的地方去。
记者:在这将近三年的学习时间里,令你收获良多的事可以举出一两件吗?
陈俊:我觉得自己学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强世功教授的一门宪法宪政法理课&&宪政和国家的发展,我这门课的期末论文取得了全年级最高分&&98分。因为强世功教授在这一领域很有造诣,如果说北大法学院院长朱苏力教授是这一领域的泰斗,那教授可以说是第二代领军人物了。能够得到他的学术肯定,对我是莫大的鼓励。还有就是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同学和老师,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对我的人生选择和人生感悟有很大的启发。
记者:临近毕业,据你了解, 北京大学法律硕士的就业前景怎么样?
陈俊:法律硕士属于专业硕士,比较重视培养具有实践操作型人才的培养。我们的就业准备战线拉得比较长,从研二寒暑假开始到北京或外地的法院、检察院和律师事务所实习。比如有一个同学到上海的高级人民法院实习,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在实习中,我们都亲身参与到法律程序中去,比如在检察院提起公诉、法律审判、律师辩护这个全过程。实习也是我们教学的必经阶段,共占三个学分,实习时间至少三个月。我在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和德恒律师事务所实习过,每个地方都实习了两个月左右。霍姆斯法官的一句名言是: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而是经验。法律是来解决实际问题、实际案例的,法理不仅是理论上的东西,还要应用到实践中。
关于就业找工作,我认为实习是工作的前奏,我们一般在研三九月份开始着手找工作,到今年三月份,已经有不少同学签约了,有考国家公务员的,律师事务所和企业的。据我了解,今年就业于公检法系统的同学可能比较多,将近80%的法硕学生参加了今年三月份的北京公检法系统招考,有五六十个同学通过了笔试。其次是主要就业于律师事务所和证券公司和其他企业。还有同学也有意愿在中小城市发展。有小部分同学继续在本校深造读博或留学。
法律硕士的就业范围还是比较广的,就比如说,外交部要招既要懂外语又要懂法律的人,那么外语出身的法硕同学就占较大优势。不管怎么说,我认为对自己负责任的北大同学不存在找不到工作的问题,关键是找到合适自己的,能发挥自己作用的工作。我们就业不只是找一份工作那么简单,还要找到发挥自身才能的最佳舞台。
记者:那你自身有什么样的就业规划呢?
陈俊:就我而言,我想从事法律领域内的职业,比如法院法官,律师事务所律师和企业法律顾问都可以,只要能使自己学有所用,并能发掘自己的工作潜力就行。我觉得在就业规划还是心中要有一种大格局,即便是在基层,在不发达地区,但心中有这种大格局,把自己的平凡工作联系起国家的发展来,就能对工作产生一种崇高感。
记者:作为过来人,你对在读的法硕师弟师妹和打算考北大法硕的同学有什么建议?
陈俊:首先我要对师弟师妹说的是,研一的时候一定要打牢基础,苦点累点也好,也要好好学习法律基本课程,其次是研二要抓住机会实习,因为我们实习也是竞争上岗,需要通过笔试和面试,实习单位择优录取。实习时间不用太长,最好在法院、检察院和律师事务所都实习两个月左右时间,熟悉各项法律流程的具体操作,对这些具体工作有一个初步的体验,为以后的工作做好铺垫。在就业方面,就要多关注就业信息,北大的就业信息网发布了很多就业信息,还有应届生就业网、智联招聘等就业网站。就业心态的话战略上要积极向上、乐观,战术上要脚踏实地、注意细节。
我建议想考北京大学法律硕士的同学首先在考研之前较长一段时间有一定的知识和兴趣的积累。北大培养的是具备综合素质领导能力的人才,所以他在研究生考试中就很注重对广博知识和个人思维能力的考察。比如说要靠法律,就要对政治学、哲学、经济学等知识有一定的涉猎。开始紧锣密鼓备考时就要根据大纲脚踏实地来看书了。我建议专业课准备和司法考试准备同时进行,两者的考察内容还是相通的。
记者:作为专业硕士受教育者的一员,你认为专业硕士的发展前景怎么样?对今后的发展你觉得可以进行哪些可行性的改进?
陈俊:我对专业硕士教育的发展情景还是很看好的。毕竟社会发展需要我们这种受过高等教育的实用型人才,国家也对专业教育越来越重视。据我的导师刘剑文教授透露,以后在财税法方向有意向设立一个税法专业硕士。我还是很赞同我的导师的提议的,现在 北京大学法律硕士已经设立了十个专业,对这些专业再进一步细化,使专业硕士更专业化,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某一行业的精英,这也适应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发展趋势。
三、编后语
整个采访过程是愉快的、成功的,所有这些均得益于陈俊身上所散发出的那种谦和、开朗、乐观与自信。他的真诚,他的专业,他对祖国对民众的热爱,定格成一张张清晰的画面,烙下了他美丽灿烂的青春印记,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中。我们相信这个心怀天下的学子,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将播撒更多希望的种子,收获更多丰硕的果实。祝福他在未来走得更好,打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有句话说,&一滴水能够映出整个太阳&,我们相信通过这个典型个案的访谈,一定可以让我们透视到北大全体专业硕士的风采,领略到整个北大专业硕士教育的精彩。
北大常为新,北大的教育亦是如此。北大的教育从来都是顺应潮流、引领全国的。忆往昔,有一流的大学基础教育、学术类研究生教育为证;看今朝,有精彩的专业硕士教育与之同时为证。北大的专业硕士也是好样的,一如访谈中的陈俊所提到的,他们也皆非等闲之辈,他们一样精彩,一样潇洒,一样是博雅未名燕园里的奇葩,待到校花灿烂时,他们在丛中笑。
| 阅读: 次
相关新闻&&&&&&
& & & & & &
& (04月30日)
& (03月26日)
& (01月30日)
& (04月21日)
& (02月04日)
本文评论   
   同意评论声明
   发表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大法硕招生简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