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小军图库用u形管作反应容器

小明用压强计进行探究液体压强 (1)他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基本不小明用压强计进行探究液体压强(1)他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基本不变_百度作业帮
小明用压强计进行探究液体压强 (1)他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基本不小明用压强计进行探究液体压强(1)他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基本不变
小明用压强计进行探究液体压强(1)他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基本不变,可能原因是________,调整好后再压橡皮膜的过程中,管内的气体压强_______大气压强(填“大于”“小于”“等于”)(2)在金属盒逐渐下沉过程中,U形管底部受到的压强将_______(填“变大”“不变”“变小”)这道题网上查不到,我们老师自编!
(1)高度差(2)漏气(金属盒、橡胶管、U形管)(3)A (4)①不可靠 ②没有控制深度相同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液体压强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两只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你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1)如图所示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____大气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调节的方法是:____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2)小明再作图(b)所示的检查.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3)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c)和(d)所示.他发现图(d)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d)杯子中盛的是盐水.①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____(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②简要说明理由:____.(4)d图中保持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向烧杯中逐渐倒入清水(未溢出),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将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乐乐题库
& 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知识点 & “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液体压强的特点.在...”习题详情
20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76.0%
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液体压强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两只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你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1)如图所示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大于&大气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调节的方法是:B&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2)小明再作图(b)所示的检查.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压强计的密封性不好&.(3)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c)和(d)所示.他发现图(d)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d)杯子中盛的是盐水.①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②简要说明理由:金属盒在两种液体中的深度不同&.(4)d图中保持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向烧杯中逐渐倒入清水(未溢出),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将变大&(&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液体压强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两只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你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1)如图所示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U形管液面低的一侧上方气体压强大,液面高的一侧上方气体压强小.(2)如果压气计密封不好,存在漏气情况,在调整两管液面相平后,挤压橡皮膜橡皮管一侧压强不变,两管液柱高度不变.(3)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通过比较液体压强比较液体密度大小,应控制压强计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4)液体密度相同,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解:(1)首先调节液体压强计: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大于大气压.(2)小明同学取下软管重新安装,调节好后,再作图乙所示的检查.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压强计的密封性不好(压强计金属盒软管损坏等).(3)由图c和图d所示实验可知,实验时压强计的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不能根据图d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而认为图d杯子中盛的是盐水.(4)d图中保持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向烧杯中逐渐倒入清水,则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增大,压强增大,所以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将变大.故答案为:(1)大于;B;(2)压强计的密封性不好;(3)不可靠的;金属盒在两种液体中的深度不同;(4)变大.
本题考查了压强大小的判断、压强计的检查、利用压强计判断液体密度大小等问题,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解题时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液体压强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两只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你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1)如图所示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液体压强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两只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你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1)如图所示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主要考察你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知识点的认识】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1.观察U形管压强计 U形管压强计左右两管中液面相平,液面上方的压强相等.用手指轻压橡皮膜,橡皮膜所受的压强较小,两管液面呈现较小的液面差.用手指稍重一些压橡皮膜,橡皮膜所受的压强较大,两管液面呈现较大的液面差.2.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内部深度的关系.[实验 一]玻璃筒中盛有水,将U形管压强计的覆有橡皮膜的金属盒放入玻璃筒中,观察在不同深处U形管压强计左右两管中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情况. U形管压强的金属盒在水内较深处,U形管左、右两管中液面的高度差大于金属盒在水内较浅处的高度差.[实验 二]玻璃筒中盛有水,将U形管压强计的覆有橡皮膜的金属盒放入玻璃筒中,观察在一定深度处,改变橡皮膜面的朝向,观察U形管压强计左右两管中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情况. U形管压强计的金属盒在水内一定深度处,改变橡皮膜的朝向,U形管左、右两管中液面的高度差. 实验表明,在同种液体内部,深度越小,该处压强越小;在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3.研究液体内部液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实验 三]两个玻璃筒内分别盛有水和浓盐水,将U形管压强计的覆有橡皮膜的金属盒放在水和浓盐水内部同一深度处,观察U形管压强计左右两管中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情况. U形管压强计的金属盒在浓盐水内一定深处,左、右两管中液面的高度差大于金属盒在水内相同深处的高度差. 实验表明,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密度大的液体产生的压强.4.液体内部的压强取决于液体密度的和液体内部的深度. 【命题方向】考查探究实验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是命题关键,主要加强考查物理学方法.【解题方法点拨】通过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归纳--总结交流等环节培养良好的探究习惯.注意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的使用.
与“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液体压强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两只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你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1)如图所示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相似的题目:
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来比较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仪器名称为&&&&.小华同学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他正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的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2008o聊城)如图所示,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水中,下列做法能够使压强计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减小的是(  )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在原位置转动180°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同样深度的食盐水中
如图甲所示,此装置叫压强计,其用途是可以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它的构造主要包括U型玻璃管、金属盒、橡胶管和支架等部分.甲图中当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型管两边的液面会出现高度差;压强越大,液面的高度差也越大.如图乙示,若把金属盒放入液体中,U型管内液面出现高度差,说明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小明利用上述装置进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下表是小明探究过程中记录的实验数据:(1)小明根据上述数据记录,进行了数据的分析和论证认为,比较序号为&&&&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结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2)比较序号&&&&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结论:&&&&(3)比较序号&&&&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结论:&&&&
序号&液体&深度/cm&橡皮膜方&向&压强计&左液面/mm&右液面/mm&液面高度差/mm&1&水&3&朝上&186&214&28&2&3&朝下&186&214&28&3&3&朝侧面&186&214&28&4&6&&171&229&58&5&9&&158&242&84&6&盐水&9&&154&246&92&
“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液体压强的特点.在...”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如图所示的实验中,用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实验的是(  )
2如图是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实验装置.容器中装有水,图中探头上的橡皮膜向上.若保持探头深度不变,则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h(  )
3(2011o济宁)小明在学习液体压强时,用压强计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获得的数据如下表.据表中信息判断小明研究的问题是(  )
序号&液体&深度/cm&橡皮膜方向&压强计液面高度差/cm&1&水&3&朝上&2.8&2&6&朝上&5.6&3&9&朝上&8.4&
该知识点易错题
1如图是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实验装置.容器中装有水,图中探头上的橡皮膜向上.若保持探头深度不变,则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h(  )
2(2003o青海)如图所示,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1)比较a、b图实验,说明&&&&;(2)比较b、c图实验,说明&&&&.
3在“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以槽中液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他们在两端开口、粗细均匀的玻璃管的下端贴一个比管口稍大的塑料薄片,并将玻璃管竖直插入液体槽中,然后顺着管壁从上端开口处向管内缓缓注水,如图所示,直至观察到薄片脱离管口下落.计算出管内水产生的压强p.改变深度h,重复实验.甲组同学还选用了粗细不同的玻璃管进行实验.所有数据均记录在下表.
小组&槽中液体密度&& ρ(×103千克/米3)&实验序号&深度h(米)&管口面积S(×10-4米2)&质量m(×10-3千克)&管内水产生的压强p(帕)&甲&0.8&1&0.05&5&20&392&2&0.1&5&40&784&3&0.2&5&80&1568&4&0.2&10&160&1568&乙&1.0&5&0.05&5&25&490&6&0.1&5&50&980&7&0.2&5&100&1960&丙&1.2&8&0.05&5&30&588&9&0.1&5&60&1176&10&0.2&5&120&2352&(薄片的重力、玻璃管的厚度忽略不计)①此实验中,经分析得出,当薄片恰好脱离管口时,薄片处管外液体的压强&&&&管内水产生的压强(选填“等于”或“小于”).②各组同学分析了本组的实验数据和相关条件,其中乙组同学由实验序号&&&&初步得出: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成正比.甲组同学由实验序号3、4初步判断:玻璃管的粗细与本实验研究结论的获得&&&&(选填“有关”或“无关”).③三组同学互动交流,分析实验序号1、5、8的数据,发现液体内部的压强(p1、p5、p8)与密度(ρ甲、ρ乙、ρ丙)满足关系&&&&,可以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相同深度,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成正比.④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中数据,经运算归纳得出:液体内部的压强与&&&&的比值是一个定值.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液体压强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两只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你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1)如图所示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____大气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调节的方法是:____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2)小明再作图(b)所示的检查.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3)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c)和(d)所示.他发现图(d)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d)杯子中盛的是盐水.①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____(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②简要说明理由:____.(4)d图中保持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向烧杯中逐渐倒入清水(未溢出),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将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液体压强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两只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你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1)如图所示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____大气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调节的方法是:____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2)小明再作图(b)所示的检查.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3)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c)和(d)所示.他发现图(d)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d)杯子中盛的是盐水.①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____(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②简要说明理由:____.(4)d图中保持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向烧杯中逐渐倒入清水(未溢出),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将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相似的习题。小明做物理实验发现U形管两端液面如图所示则实验装置可能出现了什么问题?&_百度作业帮
小明做物理实验发现U形管两端液面如图所示则实验装置可能出现了什么问题?&
没有使用前u形盘液面没有调平,有高度差,后面使用时,到一定的深度,压强变大u形盘内,两侧液面儿的,高度就会相平
U型管漏气。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放到截面积较大的烧杯底部,向其中倒入适量的水,记录微小压强计U形管两侧液面差为Δh。(1分)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放到截面积较小的另一个烧杯底部,把截面积较大的烧杯中的水一部分倒入这个截面积较小的烧杯中,使微小压强计U形管两侧液面差也为Δh。(1分)截面积较大的烧杯中还有剩余水。说明小华的说法是错误的。(1分)(说明:其他答案正确均可得分;没有提到测量,但意思表述清楚同样得分。)
解析试题分析:液体内部压强跟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探究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关系时,控制金属盒浸入液体的深度相同,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用U型管内液体的高度差来反映.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放到截面积较大的烧杯底部,向其中倒入适量的水,记录微小压强计U形管两侧液面差为Δh。(1分)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放到截面积较小的另一个烧杯底部,把截面积较大的烧杯中的水一部分倒入这个截面积较小的烧杯中,使微小压强计U形管两侧液面差也为Δh。(1分)截面积较大的烧杯中还有剩余水。说明小华的说法是错误的。(1分)(说明:其他答案正确均可得分;没有提到测量,但意思表述清楚同样得分。)考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点评:掌握液体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换法和转化法探究液体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物理
(2012?怀柔区一模)为了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小明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微小压强计可以反映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变化.小明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放在烧杯内固定,不断向烧杯中注入水,微小压强计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增大,表明水内部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小华却认为:微小压强计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增大,是水的重力增加导致的,所以水的重力大小不同,水内部压强大小就不同.请你利用上述器材或再补充必要的辅助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华的解释是错误的.请你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2年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一模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为了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小明采用了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微小压强计可以反映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变化。小明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放在烧杯内固定,不断向烧杯中注入水,微小压强计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增大,表明水内部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小华却认为:微小压强计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增大,是水的重力增加导致的,所以水的重力大小不同,水内部压强大小就不同。请你利用上述器材或再补充必要的辅助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华的解释是错误的。请你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科目:初中物理
题型:解答题
为了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小明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微小压强计可以反映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变化.小明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放在烧杯内固定,不断向烧杯中注入水,微小压强计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增大,表明水内部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小华却认为:微小压强计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增大,是水的重力增加导致的,所以水的重力大小不同,水内部压强大小就不同.请你利用上述器材或再补充必要的辅助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华的解释是错误的.请你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2年北京市怀柔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为了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小明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微小压强计可以反映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变化.小明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放在烧杯内固定,不断向烧杯中注入水,微小压强计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增大,表明水内部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小华却认为:微小压强计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增大,是水的重力增加导致的,所以水的重力大小不同,水内部压强大小就不同.请你利用上述器材或再补充必要的辅助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华的解释是错误的.请你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在压强计中,小明用手指按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注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_百度作业帮
在压强计中,小明用手指按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注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在压强计中,小明用手指按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注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橡胶管漏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军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