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2年级下册数学题题,要画图(1,2题)

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初三数学题(我不会画图,请你帮我画画做做)
,M,N分别为AD,BC上的中点,将C点折至MN上,落在P点位置上,折痕为BQ,连结PQ,求PQ的长.
来宾解答有误,明箭又粗略。详细解答如下:
∵BQ是对称轴
∠PBQ=∠PBC/2
∠BPQ=∠C=Rt∠
∵M、N是正方形ABCD一组对边的中点
∴直线MN是正方形ABCD的对称轴
∴BP=PC=BC
∴∠PBC=60°
∴∠PBQ=30°
在直角三角形BPQ中,有
tan30°=PQ/PB
∴PQ=PB×tan30°=1×(根号3)/3=(根号3)/3
是等边三角形,而且BG是PC的垂直平分线之后,
可以如下求PQ的长,
PQ = CQ = BC*tan&CBQ = 1*tan30度 = (根号3)/ 3 。
<img class="piczoom mpic" alt="由题意可知
△PBC是等边三角形
BG是PC的垂直平分线
思路正确,但最后一步是不是错了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大家还关注当前位置:
>>>请你从以下1、2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解答(1)(如果选做本题,则可以..
请你从以下1、2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解答(1)(如果选做本题,则可以不作第2题)如图已知△ABC,请你用直尺和圆规作图,作一个三角形,使它和△ABC全等.(要求用尺规作图,不必写你的作法,但是要保留作图时留下的作图痕迹).
(2)(如果选做本题,则可以不作第1题)如图已知∠ABC,请你用直尺和圆规作图,作一个角,使它等于2∠ABC.(要求用尺规作图,不必写你作法,但是要保留作图时留下的作图痕迹)
题型:操作题难度:中档来源:河北省期末题
解:(1)如下图:△OPQ为所求的三角形。(2)如下图:按照(1)的步骤。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请你从以下1、2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解答(1)(如果选做本题,则可以..”主要考查你对&&全等图形,角平分线的定义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全等图形角平分线的定义
全等图形: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全等图形;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两个三角形全等时,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全等三角形的表示:全等用符号“≌”表示,读作“全等于”。如△ABC≌△DEF,读作“三角形ABC全等于三角形DEF”。特征:全等图形的形状相同、大小相等。注:记两个全等三角形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角的平分线的定义:一条射线把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定理:角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垂直于两边为最短距离。角平分线能得到相同的两个角。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边的距离相等。逆定理: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平分线上。
发现相似题
与“请你从以下1、2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解答(1)(如果选做本题,则可以..”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97914214307515527902162143537129925勾股定理是解决直角三角形很重要的数学定理.这个定理的证明的方法很多,也能解决许多数学问题.请按要求作答:
(1)用语言叙述勾股定理;
(2)选择图1、图2、图3中一个图形来验证勾股定理;
(3)利用勾股定理来解决下列问题:
如图4,一个长方体的长为8,宽为3,高为5.在长方体的底面上一点A处有一只蚂蚁,它想吃长方体上与A点相对的B点处的食物,则蚂蚁需要沿长方体表面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
(1)在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利用S梯形ABCD=SRt△ABE+SRt△DEC+SRt△AED进行解答.
(3)把长方体表面展开,转化为平面图形,当长、宽、高互不相等时,要分三种情况,根据勾股定理分别求出即可.
解:(1)在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2)∵Rt△ABE≌Rt△ECD,
∴∠AEB=∠EDC,
又∵∠EDC+∠DEC=90°,
∴∠AEB+∠DEC=90°,
∴∠AED=90°.
∵S梯形ABCD=SRt△ABE+SRt△DEC+SRt△AED,
∴(a+b)(a+b)=ab+ab+c2.
整理,得a2+b2=c2.&&&&&&&&&&&&&&&&&&&&&&&&&&&&&&&&&&&&&&&&&
(3)把长方体表面展开,转化为平面图形,当长、宽、高互不相等时,要分三种情况,根据勾股定理分别求出.
①当展开图形为:②当展开图为:③当展开图为:
①AB=&&&②AB=
∵128<146<172
∴蚂蚁需要沿长方体表面爬行的最短路程是8.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材要求学生通过画图操作得出如下结论:(1)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2)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相交于一点;(3)三角形的三条高相交于一点.显然教师不应停留在实验几何的水平,请你从上述三个命题中选择一个,给出证明.【考点】;.【专题】证明题.【分析】设△ABC的∠ABC的角平分线BE和∠ACB的角平分线CF交于点O,过O作OH⊥BC于H,OG⊥AC于G,OD⊥AB于D,由O在∠ABC的角平分线BE上,OD⊥AB,OH⊥BC,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OD=OH,同理OH=OG,即可推出OD=OG,即点O也在∠BAC的角平分线上,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选(1).证明:设△ABC的∠ABC的角平分线BE和∠ACB的角平分线CF交于点O,过O作OH⊥BC于H,OG⊥AC于G,OD⊥AB于D,∵O在∠ABC的角平分线BE上,OD⊥AB,OH⊥BC,∴OD=OH,同理OH=OG,∴OD=OG,∵OG⊥AC,OD⊥AB,∴点O在∠BAC的角平分线上,即: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五心,角平分线的性质等知识点,解此题的关键是设O是∠ABC和∠ACB的角平分线交于一点,证出O也在∠BAC的角平分线上.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答题: 难度:0.60真题:1组卷:5
解析质量好中差探索问题:(1)比较下列数的大小:<,<,<.
(2)根据上述规律,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一个真分数(a、o均为正数),给其分子、分母同加上一个正数m,得,则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3)请你用文字叙述(2)中的结论:两正数的比值小于他们同时加上一个正数的比值;
(4)请你用图形的面积说明(2)中结论的正确性.
(5)请你用已学的其他数学知识说明(2)中结论的正确性.
(6)这个结论可以解释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解决生活中许多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请你再提出一个类似的数学问题,或举出一个生活中与此结论相关的例子.
解:(1)通过分母通分得到分母相同的分式,然后比较分子大小得出结果.
(2)有第一问的结果可得出规律:分子分母同时加上一个正数比值变大.
所以:<;
(3)两正数的比值小于他们同时加上一个正数的比值;
矩形BEFG和矩形hBCD,
∴am<bm,
∴am+ab<bm+ab,
即a(m+b)<b(m+a),
(5)将两分式统分得分母为b(b+m),分子分别为a(b+m),
b(a+m)分子相减得(a-b)m,
由于是真分式,
所以(a-b)m小于0,即<;
(6)一杯糖水共b克,里面含有a克糖,糖的浓度为,然后往里放m克糖,
糖的浓度为:,
放入糖后糖水变的更甜了,
所以加入糖后糖的浓度变大了,
(1)对于第一问的分式大小比较,通过通分比较大小;
(2)根据第一问的解找出规律:<求解第二问;
(3)用文字描述第二问得到的规律,两正数的比值小于他们同时加上一个正数的比值;
(4)分别以a,b为边长作矩形,又延长a,b同样长m,得三矩形面积分别为:ab,am,bm,然后根据长方形的面积比较两数大小;
(5)利用通分比较两式的大小;
(6)利用生活中的糖水的浓度问题来比较两式大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年级数学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