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两个孩子上高二高三复习网想离校复习到高考随校考试学校让交宝留学籍费几千元怎么办

广东广播电视台 现代教育频道>>图文新闻>>现代教育快讯
开学倒计时 家长如何帮孩子来“收心”发布时间: 点击:1683 还有不到两周新学期即将开学,还处在暑假放松模式的家长和同学们得注意了,从现在起应该慢慢切换到学习模式,将整个暑假相对懒散的生活状态调整为迎接新学期的学习状态。老师们也指出,在开学初期,不少孩子容易出现情绪低落、爱发脾气、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那么,临近开学,家长和学生到底应该做些什么来“收心”呢? 检查作业 不再安排频繁出游计划  不少学生都有开学前几天通宵赶作业的坏习惯。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圣菲小学的蒋小平老师指出,通宵赶作业不仅降低了作业质量,到最后几天才意识到还有一大堆作业没有做完,不少学生也会丧失完成作业的信心。家长应该从现在开始就检查孩子作业的进度,该做的作业完成了多少,该看的书有没有完成,合理安排剩下的两周时间。“做暑假作业其实也是对上学期知识要点的一个复习和巩固过程,利用最后这段时间,也是为新学期学习做准备。”蒋小平老师说。  双流中学高级英语教师周鲲建议:家长们在开学前几天,尽量少安排或不安排孩子走亲访友或娱乐活动,让孩子的心沉静下来。家长应该适当地把握一下,陪孩子去书店看一看,感受一下浓浓的书香味,买点对孩子有益的书读读。或者,让孩子的书架换一个面貌,更新一下陈旧的知识血液,为孩子营造一片新的知识海洋,这应该都是非常美妙的事吧。  调整好作息生物钟 整理暑假见闻  周鲲老师表示,要让孩子“收心”,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制定一个Schedule(计划表)。“我个人觉得学生到了这个时间,应该开始完成作业了。建议学生制定一个计划,例如每天早上做作业,下午去锻炼一下身体,晚上可以陪父母去外面散散步。终其一点,就是要调整好生物钟。”有多年教学经验的周鲲说,学生可以将一天的时间安排得有计划性,但也不用像学校里那么紧凑,“可以按照5~10天为一个周期来执行计划,然后休息一天。”不少学生在长达两个月的暑假中都养成了睡懒觉的习惯,要想恢复过来需要家长的帮助。周鲲认为,学生每天应该在9点左右起床,然后通过朗读的方式让自己进入学习状态。“高三学生因为学习的压力在自我管理方面要强一些,高一和高二的学生是最容易在暑假把心玩‘散’的。”学生在制定计划时可以制定两个15天,即放假前15天和假期结束前15天,然后留中间的时间去玩。周鲲表示,他会要求自己的学生在家时安排一个每天10节课(40分钟/课)的时间表,然后一节课后休息10分钟,最终让学生拥有和在校时一样的作息习惯。“当孩子们做完这些时,我还会要求他们给自己一个评价,然后让他的朋友或者父母也给他一个评价,这样他能够有较强的自我成就感。当然,当他返校后我也会根据他完成的情况给他一个评价。”  有的学生暑假期间有可能外出参加实践活动,玩耍与学习比较脱节或经常很晚睡觉,所以最后这两周,有必要调整好自己的生物钟,按平日上学的时间起床、睡觉、学习、活动。尤其注意多参加户外体育锻炼,保持充沛的体力,适应学期初紧张的学习生活。  不少学生暑假都安排了出去旅游,最后两周同学们要学会整理暑期见闻。除了大多数同学常用的写作文方式以外,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圣菲小学的蒋小平老师还建议,可以分成不同的主题和素材进行整理。“把你在旅游时拍摄的照片冲洗出来,贴在一个硬纸壳上做成漂亮的照片集,上学时与老师和同学分享,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哦!”&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广东广播电视台 现代教育频道>>图文新闻>>现代教育快讯
两代人的“高考成本”从喝麦乳精到数万元租房发布时间: 点击:2633上世纪80年代补习班没有 0元复习资料老师发 0元文具 父亲制作0元食补一罐麦乳精 10元今年高考租住学区房30000多元/年补习班1000多元/月文具资料1000元营养食补1000多元/月记者 徐媛 实习生 李一凡“上世纪70年代,一本练习题、一碗绿豆汤,高考花费5毛钱;80年代,考前买套好文具,花费10元钱;90年代,买复习资料、喝碗鸡汤,花费350元;21世纪初,请家教、租宾馆,高考花费5000元;2010年以后,一对一补课、订营养餐、租学区房,花费几万元……”今日是高考倒计时30天,眼瞅着高考临近,这句话让许多高考学子和家长感触更为深刻。有家长表示,“高考是一笔算不清楚的成本账。”95后的他学校附近租房一年就是三万早晨6点半,长沙某中学附近小区一套两居室里,已经在厨房忙活了半个小时的刘女士为正在读高三的小凡准备了一顿颇为丰盛的早餐:一碗鸡蛋汤、一碗燕麦片粥和一个肉包子。小凡临走时,刘女士还往他的书包里塞了一瓶牛奶和一个苹果:“课间的时候记得吃!”小凡简单地和妈妈招呼一声,就背起书包直奔100米之外的学校。自从租下儿子学校附近的这套学区房,刘女士就辞去了工作,成为一名全职妈妈。小凡走后,她还要抓紧睡个回笼觉,“定下闹钟,中午起来给儿子做饭。”刘女士一家是长沙人,有自己的住房,但一年花三万多元在学校附近租房,刘女士觉得值:“对于参加高考的儿子来说,多睡半个小时太重要了。”小凡下午放学要去一个老师家里继续“上课”,课外补习班已成为他日常生活中的常态。小凡说,他只补习了数学,“每小时100元。”小凡补课的频率比较高,周末补3个小时,平时还有不定时的补课,“一个月的补课费可能要1000元。”小凡一共补课10个月,花费了一万元左右。再把平时费用算下来,高三一年,小凡的高考成本就超过5万元。随后,记者走访了长沙几所高中旁的学区房,租房的家长比比皆是,为了孩子能够“搏”上名校,中学生“享受”父母全方位呵护已成普遍现象。在学校附近的两家中介公司记者了解到,租房的人多是高三学生家长,租期一年,大部分都是从去年秋季入住,今年7月份退租。70后的他10元麦乳精就是高考的唯一奢侈品“我们那个时候基本上可以说是零成本,没有补习班和辅导资料,都是学校和老师搞定。”湖南科技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黄伟赶上了上世纪80年代高考的“末班车”,对于25年前走进考场时的情景,他记忆犹新,“早上起来,用哥哥临考前送来的麦乳精冲了一杯水,吃过早饭后就去考试。”在那个年代里,一瓶不到十元的麦乳精成为黄伟高考前“奢侈”的营养品,“这种东西现在已经很少见了。”“要说高中阶段最大的花销,那就是日常三餐了。”1970年出生于四川省达州市一个偏僻山村的黄伟,16岁就来到八十多公里外的县城读书,高考前和同学住在一起备考的日子让他难以忘怀,“我们那个年代,吃饭不求营养,只要吃饱就可以了。”8个人一盆稀饭、每人一个馒头是黄伟高三每天早餐最真实的写照,1989年他顺利考入了湘潭市矿业学院。那个年代,家长一般不太管孩子的学习,全凭自觉,不像现在的孩子,家长、老师在后面追着让学习。黄伟笑着回忆道:“平时快考试了要复习,就一个人跑到学校附近的田地里读书,安静得很!”夏天蚊子较多,就跑到小河边读单词,“现在的学生,家里给他们营造了太好的环境,放在我们那个年代是不可能的!”在黄伟印象里,没有出现过“补习班”这个概念,平时上学用的作业本都是父亲亲手做的。“几张大开白纸,我爸给裁开后装订了一个本子,我们也不求多精美,只要能写字就可以了!”记者观察只要有利就肯花钱是家长普遍心态“什么对高考有利,就将钱砸向哪里。”有家长直言不讳。对于没有租住学区房的高三学生来说,其实“费用也省不到哪里去”。以长沙某中学的高三学生小文为例,她光吃饭、买文具每周就要花掉300元。除了日常支出,小文半个月一箱牛奶,一周一瓶钙片,额外的辅导资料也会占据很大开支,一个月起码1000元。在小文班上,还有很多同学报了课外强化训练班,据她介绍,每个小时收费近百元,“一对一辅导收费更高。”健脑营养补药、各类《考试宝典》、“考生客房”宾馆、专家咨询网站、“高考状元”聊天对话……这些都是看得见的投入。其实,像刘女士一样辞掉工作专心照顾孩子的家长不在少数,类似这样的无形成本无法计算。五花八门的投入,对于家长来说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孩子在高考中获胜。在过去,为高考学生补脑的行为几乎没有,而目前给孩子临考前补脑成为了许多家长眼里最为关键,也必须最先打通的一环,非常红火的高考补脑保健品销售,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记者在一家针对高考生出售脑营养品的商店里看到,药店为招揽顾客打出了“高考了,用补脑丸”的小标语,柜台被各种各样的高考补品占满,类型有口服液、胶囊,还有丸剂,主要功效有提高免疫力、抗疲劳和提高记忆力。价格方面,由于品牌的知名度和成分含量不一样,高考补品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甚至上千元不等。思考从10元到数万元,高考心态变得有多远从1977年恢复高考到现在,高考分量还在层层加码,不断扩充——从一个人的高考,到全家人的高考,再到全社会的高考,考前准备越来越丰富,考试配备越来越全面,考试投资也越来越高昂。30多年,变的不仅是高考费用,还有人们对高考的心态,尤其明显的是高考焦虑的增多。据统计资料显示,和成本同时上涨的还有高考录取率:上世纪90年代,高考录取率在20%左右,高校扩招之后,大学生早已经不是当年的凤毛麟角,2013年湖南高考录取率为85.3%,其中本科录取率为41.7%。这样看来,大学越来越好考了,可是为什么高考对一个家庭的精神和物质压力反而越来越大了呢?湖南省社科院副巡视员方向新教授分析,这是因为考生不满足于上大学,而是要上好大学。“社会对大学生的学历要求不断提高,就业和都非常看重本科学历的含金量,如果没有考上一所一流的本科院校,找工作和考研就会落入二流。”方向新说。湖南科技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刘志军也表示,“对独生子女的期望、对孩子未来的担忧、竞争不断加剧的就业环境等因素刺激着家长对高考的‘无底线’投入。”虽然现在高校招生放宽了,但“大学毕业都找不到工作”的认同观念已深入家长内心,家长仿佛只有不断掏钱才能安心。刘志军说,虽然高考的成本增了不少,但正如白岩松所说,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没有高考,你们竞争不过富二代”,在未来的日子里,高考成本还有多少上涨空间,谁也说不好。广东广播电视台 现代教育频道>>图文新闻>>现代教育快讯
妈妈低头玩手机,孩子走丢了 专家提醒多跟娃交流发布时间: 点击:3708余宁山/漫画&&&&“这个手机,究竟是什么妖怪?……它又不漂亮,又不能变棒棒糖,可为什么爸爸妈妈都爱它?……脸宝只好学着跟熊宝玩儿,因为熊宝不会看手机,不会不陪我……”近日,一篇名为“脸宝的爸爸妈妈被手机抓走了”的动漫组图在网络上走红。众多家长看后,直呼“戚戚然”、“太揪心”。&&&&昨日,记者在长沙街头和一些商场餐馆看到,不少带着孩子的年轻父母都是“低头族”,一有时间就忙着摆弄手机,玩游戏、看资讯、发微博、晒自拍,孩子则只好在一旁自己玩。专家表示,近七成父母在陪孩子时玩手机,这种现象如果长期存在,其实埋藏着许多隐患,即使没有引发孩子丢失或受伤害的严重后果,也会带来一些亲子问题,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学习。&&&&事件&&&&妈妈商场玩手机,孩子一下不见了&&&&几天前,市民张女士带着4岁半的儿子晗晗(化名)在长沙一商场购物,张女士准备在休息区休息一会,顺便等着和丈夫会合。刚刚落座,张女士便拿出了手机。晗晗则自个儿在软皮凳上爬上爬下,自娱自乐。“自己玩一会啊,等爸爸来我们就吃饭去。”张女士打开手机玩起了她最爱的“天天爱消除”游戏。正当她玩得起劲时,丈夫薛先生来了。“晗晗呢?”听到丈夫的声音,张女士抬头一看,却没有看到儿子,顿时脑子一片空白。&&&&“不是刚刚还在这儿吗?”张女士心急如焚,两人赶快在周边找了起来。过了10分钟,两人才在商场外面的一家小饰品店找到了晗晗。原来,晗晗被旁边的新鲜玩意吸引,自己“逛街”去了,所幸有惊无险。“如果孩子弄丢了,看你怎么办?”薛先生大为恼火,张女士也十分自责,当时那一会估计也就5分钟工夫,没想到会出这样的意外。&妈妈床上玩手机,女儿溺亡卫生间&&&&上个月底,在深圳市宝安区石岩镇,一名年轻妈妈躺在床上玩手机,一岁多一点的女儿偷偷跑到卫生间内玩水,不小心一头栽进水桶内溺亡。&&&&据介绍,卫生间里有一个蓝色和浅绿色的水桶,高度和小孩的个头差不多,蓝色的水桶里装着半桶水,莹莹便溺亡在这个水桶内。当时正值中午,妈妈黄小姐躺在床上玩手机,莹莹便偷偷跑到卫生间内玩水,却不小心一头栽进水桶内。大概过了十分钟,黄小姐没有看到女儿,发觉异常,赶紧去卫生间,没想到已酿成惨剧。&&&&现象&&&&多数父母边带孩子边玩手机&&&&记者走访中发现,家长一边带孩子一边玩手机的现象普遍存在。昨日上午,记者来到九道湾附近一个社区公园。公园里有个儿童游乐设施,不少父母把孩子往这里一丢,便坐在旁边玩手机去了。记者仔细数了数,25个父母中,除了7个因为孩子年纪小需要搀扶孩子外,另有5个在聊天、3个在健身,其余10个人都坐在凳子上边等边玩手机。&&&&在附近不远处的一个餐馆,记者随机观察了16个带孩子就餐的父母,几乎八成以上的人刚落座就把手机拿出来看或者玩。记者注意到,有看网页的,有拍菜晒微信的,还有玩游戏的。在吃饭过程中,仍有8个人一边吃一边玩手机。&&&&在车站北路一商场内的游乐场,孩子们在里面玩,很多家长悠闲地坐在椅子上玩手机,听到场内有哭闹声,才偶尔抬头看一眼孩子,孩子有需求,不少父母一边应声一边还盯着手机。&&&&在营盘路上的一家医院儿科输液区,孩子打点滴、父母玩手机的场景比比皆是。&&&&家长忍不住要玩,孩子很不满&&&&“妈妈,你不要玩手机了好不?过来和我玩会。”“好,等一下下啊,妈妈打完这一盘就来。”这是市民叶女士和女儿乖乖之间常有的对话。采访中,叶小姐不好意思地说,自从换上了智能手机,玩手机的时间确实越来越多,女儿意见很大。前段时间,她下载了一个游戏,一玩就上瘾,晚上就只想着赶快把女儿送上床,自己可以安静地玩了。因为沉迷游戏,她上个月的手机费多了50多元钱,都是因为晋级没过关买币花费的。10月份,她已在游戏上消费38元了。“有一次一咬牙把手机上的游戏都删掉了,这几天又忍不住下载了一个新的。”叶女士说。&&&&市民燕先生也是十足的“低头族”,有段时间他和老婆经常一进门往沙发上一躺就各自拿着手机玩。不知不觉中,燕先生发现,5岁的女儿后来也老是喊着要看手机,这件事让燕先生心里一惊。夫妻两人约定,以后只要女儿在一定不能摆弄手机,除了正经事。可是,好不容易坚持了两个星期,他们又“犯病”了。&调查&&&&近七成父母陪孩子时玩手机&&&&近日,国内首份《2014国民家庭亲子关系报告》发布。这份报告是由权威机构的专家历时两个月,在北京、广州、上海、成都、武汉和沈阳6个核心城市,对36个有0-12岁孩子的家庭深度访谈,以及对1200个样本定量调查的成果。&&&&《报告》显示,父母每天陪伴孩子的平均实际时间4.16小时。而就是这短短的几个小时,也被手机分散了父母陪伴孩子的注意力,17.8%的父母在与孩子共处时经常看手机,51.8%的父母偶尔看手机。也就是说,有近七成的父母在陪孩子时玩手机。这一结果引发不少网友的感叹:玩手机,真的要注意了。&&&&西安一媒体对近200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家庭生活中,45%的父母玩手机的时间多过陪伴孩子的时间,还有近五成小孩明确表示,自己会因此而感到孤单和不开心。&&&&提醒&&&&要多关注孩子,多和孩子交流&&&&长沙市信息技术职业学校学前教育带头人、学前教育部主任林静表示,父母边玩边带孩子除了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还会带来很多的亲子问题。比如,影响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建立。父母孩子各玩各的,形成这种忽视放任型的关系,这样下去孩子容易形成不成熟、非常依赖、担心、退缩的性格;还会影响儿童个性的发展。这种影响表现在,夫妻间、大人孩子间的交流少了,容易形成冷漠的氛围。在孩子自我意识的成长阶段,遭受到父母的冷落,容易养成孤僻、自卑的性情,不愿意和别人沟通。没有得到足够关注的孩子容易哭闹、发脾气,没有得到有效回应的孩子容易出现淘气、捣乱、攻击性等偏差行为,青春期更容易叛逆;容易使孩子形成不良的习惯。父母总是用“嗯”、“啊”、“呀”等应付式的无效的回应,孩子就会慢慢变得爱看手机、电视,不喜欢阅读,不愿意探索,失去表达交流的兴趣,在做一件事上很容易放弃。&&&&因此,林静提醒年轻父母,一是要转变观念,要通过学习知道亲子交流的重要性,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二是要多花时间陪孩子玩耍、阅读、讲故事,多关注孩子,在谈话、态度、行为上,多给予关注。第三,对孩子要指导、友善、倾听、关爱,帮助他宣泄情绪。父母要找到生活的重心,想一想是看手机重要,还是和孩子一起成长重要。此外,对于手机瘾比较大的父母,自己要形成良好的习惯,多学习和阅读,做到在孩子面前不玩手机,用多种方式克制玩手机的频率,比如关掉手机、不上网少上网、不到有WiFi的地方去玩等。(记者 卜劲文) &广东广播电视台 现代教育频道>>图文新闻>>现代教育快讯
冬日里如何给孩子“嘘寒问暖”?发布时间: 点击:1339&&&&秋冬季节了,孩子晚上睡觉老是踢被子露肚子,当妈的要醒来数次给娃盖被子,真担心孩子感冒了?广州这段时间温差变化大,孩子穿少了怕着凉,穿多了也满头汗,怎么穿衣合适呢?在即将到来的冬季,孩子穿衣睡觉,如何保暖不感冒,有什么应对妙招?日前,记者请来小树熊母婴用品大卖场的专业人士、广州妈妈网的导购编辑及网友妈咪们来支招。&&&&穿衣&&&&还把孩子裹得像粽子?宝宝穿得和大人一样多即可&&&&关于孩子冬日穿衣的厚度该如何把握,广州妈妈网网友妈妈“圻圻妈”说,很多老人家觉得宝宝会怕冷,冬天总是里三层外三层把小孩裹得像个粽子,其实这样是不对的。因为宝宝好动,冬天穿衣不宜过多,穿太多首先会妨碍宝宝运动,其次,宝宝稍稍一动就出汗,穿得太厚家长没有及时发现,宝宝穿着汗湿的衣服更加容易着凉。广东天气变化大,家长只需要留意冷空气,让宝宝跟大人穿得一样多即可。&&&&判断孩子是否需要添衣?摸背即可&&&&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祖辉博士指出,冬天不像夏天,在室内会有空调等其他外在条件影响身体的温度,由于手、脚都是裸露在外面的,它们的温度很随机,判断孩子是否需要添衣的最佳方式是摸背,尤其是脖子后面稍微往下一些的肩胛骨部位。如果背后有微汗,家长就要适当减衣或是用小毛巾帮孩子擦汗。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很多家长为了减少给孩子换衣服的频次,总是将一条小汗巾夹在后背衣服里,这样做其实并不好,一方面是等于多加了一层衣服,而且,如果孩子出汗多,毛巾就总处于湿湿的状态,小孩更加容易感冒。&&&&睡觉踢被&&&&穿袜子和护肚裤可防着凉&&&&十个孩子睡觉,九个半会踢被子。妈妈们总是睡眼惺忪迷迷糊糊地起来,看孩子是不是又“毫无遮拦”地躺在床上了,刚给孩子盖好被子,恐怕不久,T&A一翻身,又把被子踢一边去了。妈妈育儿群中,关于如何解决孩子踢被子的问题,妈妈之间有热烈的交流。网友妈妈“松树球”说,广州现在的季节,换了床单,盖上了被子,刚开始宝宝踢被子的时候,也老担心T&A会感冒,但后来发现,孩子比想象中更能适应。有几次早上起来,孩子都没有盖任何东西,但也没有感冒,广州现在的温度,不会一时没盖被子就感冒的,妈妈们应该放松心情,不要太紧张。孩子冷了,自然会知道找被子,T&A现在这样踢被子,估计是有些热,不需那么多被子。而网友妈妈“圻圻妈”表示,她个人的一个小秘诀就是,给孩子盖两床薄一点的被子,一床从她的胳膊开始盖,另外一床盖在第一床被子的上面,从肚子那里盖,这样,哪怕踢被子,孩子一点都不盖的机会相对小一些。网友妈妈“欣欣妈”说,除了保护肚子,她还会给孩子穿一双薄袜子,因为孩子的脚常在被子外,有说“寒从脚入”,等娃睡着了,给他穿上,多少也是种保暖,但这样的天气,不要太厚了。&&&&此外,“圻圻妈”还支招,冬天睡觉都会给孩子穿护肚裤,护肚裤是比正常的裤子腰部宽一截的裤子,腰部会盖过宝宝的肚脐,每年的秋天开始,一直到冬季结束,她在孩子睡觉的时候都会给孩子穿这类裤子。这类护肚裤分薄、中、厚三种,能防肚子受凉。&&&&选睡袋&&&&广州温差大,加长可脱袖睡袋受青睐&&&&再冷一点,估计很多妈妈就会给孩子用上睡袋了。睡袋有什么样的选购法则?小树熊母婴用品大卖场的专业人士介绍,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睡袋一般有背心式睡袋、多功能睡袋、加长可脱袖睡袋及分腿式睡袋这四种。其中,背心款睡袋是市面上最早出现的一款睡袋,偏薄,适于春夏季节或初秋,它最大特点是简洁,特别适合年龄在2岁内的孩子。多功能睡袋拉上拉链是一个睡袋,打开就变成一张小被子,但这种多用途的睡袋密封性比较差,对于孩子来说“不合身”,使用起来不舒服。&&&&“广州温差变化比较大,加长可脱袖睡袋特别受家长们青睐,2-6岁孩子都适用。这款睡袋和普通衣服差不多,袖子是可拆卸设计,方便妈妈们根据天气来调节。一般来说,小孩子长得快,很多睡袋往往用了一年之后就不合身了。而这种睡袋配有加长袋,可以随着孩子的身高来调节睡袋的长度,延长其使用期限,性价比高。”&&&&此外,近几年最畅销的是分腿式睡袋,这种睡袋是按照哈衣造型来设计的。不仅恒温保暖,穿上之后孩子活动自如。换尿片时直接打开拉链即可,不会吵醒孩子。小孩天性爱玩,常常上床后很久不肯入睡,甚至还想下床玩耍。这种睡袋可以帮妈妈解决这个烦恼,洗完澡直接给孩子穿上分腿睡袋,不用反复给宝宝脱穿衣服,更不用担心会着凉。&&&&选购时要注意拉链的安全设计&&&&睡袋会比被子更暖,通常情况下,睡袋要根据气候、室内外温度以及小孩的体质等多个方面的因素来选择。广州妈妈网导购m&ickey建议,家长在冬天给孩子选购睡袋可以稍微薄一点,再加盖一张薄被子或毯子来进行轻微的温度调节。而材质方面,家长最好选择纯棉面料的睡袋,纯棉面料没有静电,不易过敏,最适合皮肤娇嫩的小孩子。梭织面料相对纯棉,手感稍硬,初生宝宝皮肤太嫩,不适合与这样硬的面料摩擦,梭织面料的工艺会使色彩更鲜艳,图案更丰富,图案比较受宝宝喜爱,所以建议2岁后使用。不倒绒比剪绒更厚、更暖,一般在北方城市用得比较多,广东气温相对较高,且寒冷时间较短,很少用得上。&&&&睡袋的选择还要注意一些细小部位的设计是否安全。比如拉链的两头和纽扣是否有保护(要确保不会划伤宝宝的肌肤)、扣子及装饰物是否牢固、睡袋内层是否有线头等。m&ickey还提醒,由于睡袋是躺下来给孩子穿的,和白天穿的衣服不同,还需要考虑到布料的皱褶性,所以家长需要选择柔软度较好的面料和夹棉,柔软的睡袋不影响孩子翻身,对他们约束少,穿上睡袋还可以到处滚动。其次,要讲究睡袋的贴身性,身体和睡袋之间的空隙越少,保暖性越好。尺寸方面的建议当然是合身的睡袋最好,一般情况下,穿上睡袋后,脚部要预留20cm左右的空间给小孩活动比较适合。&&&&贴士&&&&如何哄孩子穿睡袋?&&&&由于睡袋空间小,孩子穿上后感觉自己活动受限制了,所以很多孩子都不肯穿睡袋。家长可以多尝试,可以从1岁开始就给宝宝穿睡袋,让TA在潜意识上接受自己要穿睡袋才能去睡觉这一件事,这样以后会顺利很多。另外,选择的睡袋上面最好带有孩子喜欢的卡通图案和颜色,这样孩子更乐意接受。此外,和孩子们坦白地讲道理也不失为一个可行的方法。让孩子明白,TA不穿睡袋的话,妈妈半夜起床给TA盖被子会很辛苦。而且,大多数孩子都怕打针,所以家长们不妨告诉宝宝:不盖被子受凉感冒的话,要去医院打针。&&&&采写:南都记者&钟丽婷&实习生&陈森雄&南都制图:刘寅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三复习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