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帆风顺花朵为什么发黑豆泡醋治白发做法

第2版:寻访“红色文化”
【寻访“红色文化”】冀南银行:共和国金融从这里起飞
冀南银行在红色金融史上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它是八路军的银行,是抗日根据地的银行,是中国人民银行的前身,也是新中国金融事业的摇篮。  
据记载:从1939年成立到 1948年 8月,冀南银行发行冀钞总额2000余亿元,按当时华北人口 5000多万计算,每人平均4025元。为边区军民提供财政物资供给,开展对敌货币斗争,发展边区经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随着“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的一天天临近,崔韶光的日程也安排得满满当当。  
作为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第一代优秀讲解员,很多机关、企事业单位纷纷邀请她作报告、作演讲。崔韶光女士也是本报寻访“红色文化”系列报道“穿越烽火太行”的重要讲述人之一,得知记者要采访抗日根据地银行行长赖懃、范熙同夫妇的事迹,她牺牲双休日,与我们又一次奔走在寻访先烈足迹的征途上。  
她说,寻访红色文化、传播红色基因是她最幸福的事。  
小寨山村 金融源头  
太行山深处的黎城县小寨村,位于距县城北约50公里的黄崖洞山沟里,峻岭高山,连绵起伏。在清幽透泉的润色下,绿树成阴,风光秀美,婉若江南。  
这里素有“太行红山”之称,炊烟、老舍、梯田、天籁,好似人间仙境,令初来探访的我们,奔波劳顿之后感到别有洞天。  
但就是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却遭受了日寇的残酷蹂躏。1937年,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在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率领下,东渡黄河,开赴华北战场与日寇展开了殊死搏斗。  
在日寇严酷封锁下,根据地军民生活处于极端艰难困苦中,国民党顽固派扣发八路军军费,万般危急之时,毛泽东同志决定在被隔断地区设立地方银行,发行纸币与敌伪经济展开斗争,同时,推行农村信贷,发展生产,保障抗日根据地的军需民用。  
1938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六中全会扩大会议报告中指出:“有计划地与敌人发行的伪币及破坏法币作斗争,允许在被隔阻的地方设立地方银行,发行地方纸币。”一二九师与冀南行政公署通过一段时间的积极筹措、精心准备后,冀南银行呼之欲出。  
日,在长治市黎城县东崖底村,冀南银行召开成立大会,总行就设在附近的小寨村。  
冀南银行是货币发行银行,钞票印制系当务之急。在银行筹备期间,一二九师将师部一架石印机调出,又从邢台敌占区请来印钞技师张裕民,在1939年春季开始了钞票的研印工作。  
在边区党政军支持配合下,从冀西、太北、太南、鲁西南各有关报社和上党银行印刷厂等部门调集印刷、铅印等机器设备,抽调部分干部职工,同时从部队选派了一批优秀青年战士。  
四个印钞所和两个厂部及铜印、分裁、鉴定封包等机构在很短时间便依次建立,在八路军总后勤部和一二九师领导下,实行军队建设、军事管理、军队供应。很快,一批批朴素典雅的冀南银行币(简称冀钞)问世了。  
当时,冀钞面临有17种,本着“培养抗战经济的摇篮,保护人民利益的堡垒”的宗旨,流通于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冀南银行成立后,冀钞的发行并非一帆风顺。当时的货币十分混杂,地方币值起落无常,信誉极低。为增强冀钞的信誉度,冀南区、太行区和太岳区,在黎城县西井镇联合召开冀南银行准备金展览大会。展出了大量的银圆、元宝和黄金,宣传冀南银行不但有准备金,而且实力雄厚。随之将冀钞推出,占领了一定的市场。  
1941年,随着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冀南银行发行的冀钞被确立为晋冀鲁豫区的本位货币。  
侠肝义胆 以身殉国  
在黎城县小寨村中心位置,明代观音庙与清代建筑风格的关帝庙,肃穆庄严、遥相呼应,古树参天,气场极佳。地标性的老庙是村里几代人的记忆。  
关帝庙旁有处院落,院内植被茂密。一座灰色长方形状的二层小楼,便是冀南银行纪念馆。  
在纪念馆二楼,有一些实物和展板图片。  
聆听着崔韶光老师的讲述,凝望着一件件实物、照片,高捷成、赖鉞,冀南银行这两任行长的革命事迹深深触动着我们……  
冀南银行第一任行长——高捷成,福建省漳州市龙溪县人。1926年,第一次大革命时期,17岁的高捷成参加了反帝大同盟,加入国民革命第一军,任宣传员。18岁被任命为海登县党务指导员。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高捷成在军民联议会上发表演说,因 “言辞激烈”被当局扣押,在其父和叔父营救下获释。19岁考入厦门大学,研究经济,还没有毕业就远赴上海,在中南银行任职,之后回老家漳州,在其宗叔高开国开设的百川银庄担任出纳。  
就在高捷成在百川银庄担任出纳时,他毅然拿出银庄2万多元支持中共闽南地区游击队,用来扩充革命武装及组织农业协会。无论当时还是现在,那都是为数可观的一笔资金。  
1932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攻克漳州后,高捷成为红军筹备了近40万元的物资,匆匆告别妻子和刚出生几个月的孩子,离开家乡,随红军踏上两万五千里长征路。  
那年高捷成23岁。  
红军抵达陕北后,1936年,27岁的高捷成毕业于红军大学第一期。  
在陕北的岁月中,他给宗叔高开国先生的家信中写道:  宗叔大人台鉴:  
我自从九一八“东北事变”,“一二八”上海抗战之后,悲愤交集,誓不求中华民族之解放,当不为中华民族炎黄之孙之一人!决心从戎,于是仓卒离家,一切骨肉亲戚朋友无暇顾及辞别,至今思维,尤为怅然……  
……雪山草地,万里长征,在所不辞!无非为的是挽救国家的危亡,志向所趋,海浪风波在所难阻,我还记起将临起的时候曾留一信给我父亲:“我要和你们离别了,或者是永别了,我不挂念家庭,希望家庭勿须挂念我,救国才能安家,国亡家安在?”  
我所欠挂百川银庄二万多元的债,时刻记在心,本利至今,当三万余。……  
为国家抛一腔血,纵舍万金岂足惜。  
高捷成的宗叔高开国先生深明大义,也许从高捷成参加红军那天起,就再也没想过那二万多元,更没有为难过这个侄子的家人。因为,他深深地明白,高捷成这一走,也许永远不会回来。  
1939年,30岁的高捷成被任命为冀南银行首任行长。  
1943年5月,高捷成率有关同志到冀西一带检查部署战备工作,在河北省内邱县白鹿峻村,由于汉奸告密,被敌人包围,激战中,高捷成身负重伤,危急关头,他命令其它同志“背上我的挎包,保住文件,不要管我!超紧突围!”他英勇周旋,只身拖住敌人。  
同志们获救了,而高捷成以身殉国,年仅34岁。  
艰苦岁月 革命夫妻  
在长治黎城县小寨村“冀南银行”纪念馆,有句话这样描述冀南银行第二任行长赖鉞——“一位因艰苦条件而逝的行长!”  
赖鉞,江西省泰和县库头村人,早年考入上海南洋医专就读,后因家境变故辍学,回乡任小学教员。  
大革命期间,他积极开展农民运动。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宣传员,宣传科长,供给部秘书,保管部主任,副部长等职。1934年,参加了爬雪山过草地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之后任野战军供给处处长,1936年任野战军司令部第三科科长及供给部军需处长、援西军供给部部长。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赖鉞随八路军开赴华北前线,在一二九师任供给部政治委员,随后任冀南军区后勤部部长,兼政治部主任和冀南银行副行长,路东行行长等职。  
1943年5月,高捷成同志牺牲。7月,赖鉞任冀南银行第二任总行长。  
赖鉞的妻子范熙同是河北永年人,也在冀南银行工作,早年,她冲破封建家庭束缚,参加当地妇女救国会,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华北财经学校毕业后,担任冀南军区后勤部审计科员,冀南银行会计科出纳,后在小寨村冀南银行总行工作。  
“工作兢兢业业,生活勤俭朴实,作风清正廉洁。”同志们对她这样评价。  
1944年,范熙同长期在艰苦的环境中工作,积劳成疾,患了重病,当时抗日根据地药品紧张,为了节省开支,把药品留给前线作战的战士,赖鉞让妻子在家中治疗,结果范熙同病情恶化去逝。  
1945年4月,赖鉞咽喉发炎,仍带病主持区行总局召开的监委会议。长期操劳过度,身体十分虚弱,病情日趋严重,咽喉炎转为恶性败血症,6月9日不幸病逝。年仅39岁。  
他与妻子的病逝相隔不到一年。“赖鉞、范熙同夫妇合葬于河北涉县左权将军墓侧。1950年10月,迁葬于邯郸晋冀鲁豫烈士陵园。  
沿着小寨村东口一条弯曲的石坡走上北岸,就是冀南银行总行的旧址,这是一处三面围墙,一面临沟的二进宅院,正院有两座五间二层小楼,虽不豪华富贵,但在当时的小寨村,就算最好的房子了。  
正房中间悬挂着1939年邓小平题写“冀南银行”的牌匾。据说,当年一二九师政委邓小平带领大家跋山涉水,察看地形,最终选址小寨村,作为冀南银行总行住址。  
冀南银行之所以选择晋东南小寨村,而没有选择河北南部,就是要给敌人造成错觉,声东击西、遮人耳目,减少敌人对银行的破坏。  
如今,旧址正在修缮,听说是来采访,一名本地木匠指着牌匾下面左侧房屋告诉记者:“赖鉞当年就住这儿,几十年没动过,房屋保持原貌。”  
走进这间屋子,眼前是一个八九平方米的陋室,顶部是窑洞的穹形,不大的土坑上面堆满了装修用的水泥,角落斜搭着一架通向二楼储物阁楼的窄木梯,狭小的房间,仅靠土坑边墙上不大的窗户洒近少许的阳光,难掩阴暗潮湿。这就是当年赖勤、范熙同夫妇生活的房间。  
记者在土坑边久久伫立,静静地向这对因艰苦条件而去逝的行长夫妇默哀,致敬。“上前线,不畏强敌。管钱财,两袖清风。”正是这两任行长真实的写照。  
冀南银行对根据地做出了巨大贡献,自然成为日寇重点消灭的对象之一。  
在村里,我们见到了村民霍金牛,霍大爷今年84岁,肖猴,耳聪目明,是村里的低保户。  
谈话中,一提到日本鬼子,霍大爷和蔼的目光刹那变得充满愤怒,由于汉奸的告密,冀南银行所在地小寨村遭遇过日军七八次扫荡。  
在一次扫荡中,6岁的霍金牛亲眼目睹了自己一家八口被日寇残忍杀戮的血淋淋一幕:母亲被敌人用剌刀捅死,二姨被割去乳房,划开肚子……但至死都未说出有关冀南银行的一丝信息。  
这就是坚强的太行人民。“碧血壮山河,忠魂伴青松。”在抗日战争中,冀南银行的同志与根据地军民生死与共,浴血奋战,共牺牲46人,病故40余人,80多人把忠骨留在根据地。  
拓荒经济 金融楷模  
“我们是一群经济拓荒者,在民族革命的狂潮里,激情地从事祖国伟大的建设,从汾河到运河,从平静的泸沱河到滚滚的黄河,我们站在经济斗争的最前线,打击伪币统一货币,发展工农业,活泼市场,改善人民的生活,在广大的抗日民族根据地开通了繁荣金融的花朵。”  
这是冀南银行行歌的歌词。  
正如歌词所唱,为保证印钞厂的稳定安全生产,使钞票源源不断地保证军需民用,冀南银行的干部职工尽管条件艰苦,仍然坚持双班突击生产,遇到日寂扫荡而延误生产时,敌人退后加班加点昼夜生产。  
本来就条件艰苦,1943年,又遇到罕见的旱、蝗虫灾荒,为维持基本生活,大家就上山挖野菜,补充给养,常常是以野菜、树皮、黑豆充饥。  
在反扫荡中,冀南银行干部职工将机器设备藏好后,一部分同志持枪守护设备埋藏地,一部分同志与敌人周旋打游击。  
随着钞票的发行,银行对外业务的展开,冀南银行的工作人员常常是一肩背着装有票据账簿的挎包,一肩背着口粮布袋,跋山涉水,深入农村山寨发放贷款,扶持生产,开展与敌伪钞的斗争。为提高冀钞信誉,巩固冀钞阵地,紧张地忙碌着。  
冀南银行成立后,大家夜以继日地工作,机构和业务范围迅速扩大起来,以小寨村为总行中心,业务范围覆盖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太行山、太岳区、冀南区、晋冀鲁豫设立九个区行,下设二十六个分行,在各县办起的支行就有四百七十三家,还在各乡村办起了信用合作社,当时的工作人员近2000人,覆盖人口达5000万左右。有效地扼制了高利贷,推动了减租减息运动。  
从1939年成立到1948年8月,9年间冀南银行发行冀钞总额2000余亿元,按当时华北人口5000多万计算,每人平均4025元。  
自 1939年到 1947年,冀南银行在边区发放春耕、救济、发展等贷款100余亿元,数额之大,居各个边区银行之首。而且,冀钞始终保持了稳定的币值,不但赢得了抗日根据地人民的信任,而且敌占区也有好多人用法币高价兑换冀钞。这些都充分证明了当时的冀南银行已经具有十分科学的货币管理方法和金融手段。  
在党中央北方局、总后勤部、晋冀鲁豫边区政府领导下,在太行老区人民大力支持下,冀南银行货币的发行和银行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支援抗战,保证军需,发展生产,保障人民生活,推进根据地经济建设,打击敌伪钞,成效卓著,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圆满地完成了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  
1948年5月,冀南银行、晋察冀边区银行组成华北银行。同年12月,华北银行、西北农业银行、北海银行组成了中国人民银行。长治市新闻中心发展导报驻长治记者站 联合报道  本报记者 邓国瑞一帆风顺的主页
陕西,西安,33岁
积分:0分魅力指数:100点人气指数:59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醋泡黑豆治白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