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区?

自然保护区
&&&&&湖北大别山自然保护区简介&  大别山自然保护区地处大别山南坡核心地域,位于黄冈市罗田、英山两县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0度31分至31度13分,东经115度30分至116度4分,东接安徽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与安徽省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连,西与麻城毗邻,南临罗田、英山县城。保护区总面积32462公顷,其中:核心区11014.7公顷,缓冲区4052.5公顷, 实验区17394.8公顷。大别山次高峰海拔1729米的天堂寨雄踞区内,该区也是大别山区地理环境、生物资源最为复杂和丰富的地区。  大别山自然保护区处于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区域,自然环境独特,地质构造古老复杂,地形自北向南呈阶梯状坡降,依次出现中山、低山、丘陵,并以中山山岳为主要特征,山势雄伟,峭壁千仞,沟壑深邃,峡谷幽长。境内有天堂寨、牛背脊骨、薄刀峰等著名山峰,海拔380至1729米,地形北高南低,是长江支流巴水、浠水的发源地。  大别山自然保护区属长江中下游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湿,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区内年均气温12.5度,年平均最高气温18.7度,年平均最低气温8.8度,年降水量1433.4毫米,是湖北省多雨区之一,年平均降水日数156.7天,暴雨日数为6.5天,无霜期230天。  正是由于复杂的地形和独特的气候特征,使大别山自然保护区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据调查统计,保护区有高等维管束植物195科、763属、1465种。其中蕨类植物有27科、49属、82种,种子植物有168科、714属、1383种,在种子植物中,裸子植物8科、16属、22种;被子植物160科、598属、1361种。区内分布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达35种之多,在这些稀有而珍贵的植物中,受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9种,一级2种:银杏、南方红豆杉;二级17种:金毛狗、大别山五针松、金钱松、巴山榧树、厚朴、榉树、香果树、楠木、野大豆、秤锤树等;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27种,二级11种,它们是银杏、大别山五针松、金钱松、小花木兰、连香树、杜仲、独花兰等;三级保护16种:穗花杉、青檀、领春木、八角莲、黄山木兰、天目木姜子、银鹊树、金钱槭和天麻等。大别山特有濒危物种有大别山五针松、天女花、光柱铁线莲、安徽小檗、大别山鼠尾草。其中大别山五针松区内仅保存2株大树,天女花区内仅有2小片16株,面临绝迹的危险。此外,区内还栽培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红豆杉、水杉、珙桐等。保护区内自然植被保存完好,森林覆盖率达90%,居全国保护区前列。大别山自然保护区属北亚热带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地带,是湖北目前唯一保存较完整的华东植物区系的代表地。本区植被类型为典型的北亚热带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以壳斗科的落叶栎类分布最为广泛,区内局部地方基本保存着原始次生林特征。保护区内海拔800米以下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分布的主要树种有青冈、苦槠、石栎、冬青、黑壳楠、栓皮栎、茅栗、白栎等;海拔800米至1500米为落叶阔叶林与温带常绿阔叶针叶林,分布的主要树种有栓皮栎、槲栎、化香、枫香、粉椴、槭树、小叶青冈、刺楸、杉木、黄山松等;海拔1500米以上为山地矮林和常绿灌丛,主要分布树种有黄山栎、茅栗、黄山杜鹃等。  大别山自然保护区丰富的植物资源和发育完好的植被为各类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育场所。区内昆虫资源十分丰富,基本上涵盖了湖北大部分昆虫种类,同时,有国家重点保护的拉步甲、中华虎凤蝶等,昆虫资源为保护区壮丽的自然景观增添了丰富的内涵。大别山分布有陆生脊椎动物208种,隶属26目,65科。其中兽类41种、鸟类122种,爬行类32种,两栖类动物13种。在这些种类中处于极度濒危和长时间不断减少的动物高达140种,列入国家一级、二级保护的有26种。国家一级保护的有原麝、豹、金雕、白鹳、大鸨、白肩雕、白尾海雕等,据记载,该地区还曾是华南虎的重要栖息地。此外,穿山甲、白冠长尾雉、豺、小灵猫、白额雁、鸢、赤腹鹰、秃鹫、细痣棘螈、水獭、虎纹蛙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大别山自然保护区也有广泛分布。与安徽省天马和鹞落坪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比较,兽类种类分别高出13.89%和2.50%;鸟类种类分别高出12.04%和11.01%。令人关注和称奇的是大别山自然保护区原麝和白冠长尾雉具有相当大的种群规模。该区的动植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系统结构,充分说明了大别山自然保护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重要地位,被专家们认为大别山是华中地区的物种资源库,并被《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规划》列入“中国优先保护的生态系统名录”,具有十分重要的科研和保护价值。  大别山复杂而又特殊的地形,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已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开展了一系列的科学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研成果。  大别山市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由湖北省黄冈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近两年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大别山自然保护区建设,成立了大别山自然保护区建设领导小组,设立了大别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保护区克服重重困难,经过不懈努力,使本地区保护事业得到了不断发展和壮大。大别山人始终本着热爱自然,热爱环保的理念去学习,去钻研,去工作,如今已形成了一套包括行政管理、科学研究、生产经营、自然保护四个方面系统而严密的管理模式,确保自然保护区建设有序健康的发展。鄂东隽秀大别山,流泉飞瀑遍云烟,珍禽悍兽穿林海,奇花异草累满山。大别山集原始、雄奇、秀美于一身,是一个丰富、奇妙的大自然博物馆。在人类环保意识日益增强,保护自然的呼声日益高涨的21世纪,大别山这颗华中地区的绿色明珠,必将为中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龙感湖自然保护区简介&  龙感湖位于鄂、皖、赣三省交界处,属华阳水系,经华阳大闸直通长江。在春秋战国时期,龙感湖与江南的鄱阳湖连成一片,称彭蠡泽。汉代三国时期,彭蠡泽南移与江北湖泊分离,时称雷池。1954年长江水利区划办公室将其改名为龙感湖。龙感湖地区湿地类型多样:有湖泊、沼泽、滩涂、池塘、河流、港渠和稻田等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流域总面积5365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2500平方公里。龙感湖地处长江中、下游结合部,是众多鸟类栖息、繁殖、越冬的黄金地带。  龙感湖自然保护区地处龙感湖核心地域,位于黄冈市黄梅县东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5°56 —116°07 ,北纬29°48 —30°04 ,东接安徽省沿江湿地自然保护区,北与黄梅县下新镇相连,西与濯港镇毗邻,南临长江,与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江之隔。龙感湖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长江中下游重要的湿地保护区之一,长22公里,最大宽度为8公里,湖岸发育系数K值为2.14,总面积为22322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为8124.6公顷、缓冲区面积为7299.2公顷、实验区面积为6808.2公顷,海拔高度在8到17.5米之间,该区也是龙感湖地理环境、生物资源最为复杂和丰富的地区,是历年众多候鸟集中栖息地。  龙感湖自然保护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湿,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区内年平均气温16.7度,年平均降雨量1240毫米,是湖北省多雨区之一,年平均降水日数138.2天,暴雨日数为6.5天,无霜期267天。夏秋季为丰水期,汛期来水量多达2.3亿立方米,冬春季为枯水期,水深1—2米,形成滩涂、沼泽,与人工湿地相连的生态系统,为湿地水禽提供优良的避风场所,使这里成为鸟类的天堂。  龙感湖地区人为活动少,无污染,水质优良。根据1999年国家对地表水环境质量检测标准,检测龙感湖水质无论是PH值、硫酸盐、硝酸盐、亚硝酸盐、氧化物、溶解性铁、溶解氧,还是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都达到了国家地表水二级以上水质标准。水环境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真实地反映了龙感湖具有水草茂盛,湖水清澈,人为活动干扰极小的特点,是一个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的优良淡水湖泊生态系统。保护区及周边生态环境保持着自然或半自然状态,为水生动植物提供了极佳的栖育场所。  正是由于龙感湖多样的湿地类型、独特的气候特征和优良的水环境,使龙感湖自然保护区蕴藏着丰富的植物资源。据调查统计,龙感湖自然保护区有浮游藻类170种,有维管束植物183种,隶属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3门,63科,135属。其中,水生维管束植物和湿生植物118种,占总种数64.3%,分别形成挺水植物带、浮水植物带、浮叶植物带和沉水植物带。水生植被茂盛,几乎覆盖了整个湖面。不同水生植物共生,形成了不同的群丛,主要有蕨群丛、菰群丛、莲群丛、菱群丛、芡群丛和藻群丛等13个群丛,其中藻群丛分布面积极大,形成了水下“森林”,尉为壮观。莲、芡、菱、水蕨、黑藻、苦藻和凤眼莲等占水生植被的90%以上。保护区内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4种:粗梗水蕨、莲、野菱和秤锤树。粗梗水蕨分布面积超过250平方米,莲分布面积达333.3公顷,这在江汉湖群实属罕见。秤锤树分布在保护区北部,面积2公顷,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大秤锤树群落之一。  龙感湖自然保护区丰富的植物资源和发育完好的植被为各类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繁演生息的场所。据调查统计,龙感湖自然保护区分布野生动物472种,其中浮游动物94种,底栖动物80种,鱼类65种,鸟类164种,两栖类12种,爬行类28种,兽类29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黑鹳、东方白鹳、白头鹤、白鹤和大鸨5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黄嘴白鹭、鸳鸯、大天鹅、小天鹅和灰鹤等25种;列入《濒危野生动物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的有白眉鸭、东方白鹳等28种;列入《中日候鸟及其栖息地保护协定》的有金腰燕、灰鹤、白头鹞等73种;列入《中澳候鸟及其栖息地保护协定》的有白眉鸭、水雉等22种;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164种。令人关注的是:越冬于核心区万牟湖的白头鹤种群数量多达425只,占全球种群数量的3.37%;黑鹳种群数量多达54只,是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公开报道最大种群21只的2.6倍。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大的越冬种群之一。该区的动植物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系统结构,充分说明了龙感湖自然保护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重要地位,被《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列入“优先保护的重要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科研和保护价值。  龙感湖自然保护区多样的湿地类型,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已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开展了一系列的科学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研成果。武汉大学胡鸿兴教授自1987年开始跟踪研究白头鹤种群动态,首次在龙感湖发现了黑鹳、白头鹤、白鹤、大鸨越冬种群以及黄嘴白鹭新记录,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探讨了全球气候变暖对它们的影响。国际鹤类基金会主席哈里斯博士1991年考察龙感湖白头鹤时,建议开展国际间科学合作,尽快建立高级别的自然保护区。  龙感湖自1988年先后成立了县级、市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近几年来,我省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龙感湖自然保护区建设,成立了龙感湖自然保护区建设领导小组,设立了龙感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管理局具有保护区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经营管理权,无边界争议。保护区克服重重困难,经过不懈努力,已形成了一整套包括行政管理、科学研究、生产经营、自然保护四个方面系统而严密的管理模式,确保自然保护区建设有序健康的发展。龙感湖集原始、博大、秀美于一身,是一个丰富、奇妙的大自然水生博物馆。在人类环保意识日益增强,保护自然的呼声日益高涨的21世纪,龙感湖这个中国重要湿地保护区,必将为中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可选城市列表
热门出发城市
热门出发城市
热门出发城市
卧龙自然保护区
相关景点推荐
1.在不能满足设备安全运行的恶劣天气,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情况下(如雷电、雨雪、冰雹、大雾、暴雨、台风等),景区部分项目将临时关闭或部分关闭,表演会取消或部分取消。
2.严禁倒票,一经发现,相关电子门票作废,入园现场将不予承认,驴妈妈旅游网将不予退费并将相关账号、手机号列入黑名单。请广大用户选择驴妈妈官方网站或官方合作渠道购买,维护自身权益不被侵犯。
3.景区活动内容如有变动,以当日公告为准。景区所有项目均会定期进行日检、周检、月检和年度检修,相关检修工作可能会造成部分项目运行时间的延迟或暂停对游客开放,详情以景区现场公告为准。
4.如需开具旅游发票(仅限支付给驴妈妈的订单用户),请与客服专员确定发票内容与抬头及准确的发票邮寄地址,我司在收到邮寄地址信息后向您寄送发票;为避免因发生不可抗力或意外事项致实际消费额与发票开具的相应数额不符,建议您在游玩归来后两个月内索领取发票。具体特殊景区请以产品说明为准。
5.为保障您的出游安全,驴妈妈建议您订购在线支付产品时选购相关旅游保险。
卧龙自然保护区简介
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创建于1963年,当时面积2万公顷,1975年,面积扩大到20万公顷,是我国建立最早、栖息地面积最大、以保护大熊猫及高山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是2006年7月世界遗产大会批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卧龙·四姑娘山”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最重要的核心保护区。卧龙自然保护区以“熊猫之乡”、“宝贵的生物基因库”、“天然动植物园”响誉中外。
中国政府在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援助下建立的13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中,卧龙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最为著名的一个。1978年,保护区在内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大熊猫野外生态观察站,中外科学家采用无线电跟踪等手段,对大熊猫个体生态,种群以及大熊猫主食竹类进行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1983年加入国际“人与生物圈计划”。主要保护对象是大熊猫等珍稀动物及森林生态系统。1980年与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合作在卧龙建立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
保护区内有各种兽类50多种,鸟类300多种,此外还有大量的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昆虫。区内分布的大熊猫约占总数的十分之一,被誉为“大熊猫的故乡”。除了大熊猫外,还有金丝猴、扭角羚、白唇鹿、小熊猫、雪豹、水鹿、猕猴、短尾猴、红腹角雉、藏马鸡、石貂、大灵猫、小灵猫、猞猁 、林麝、毛冠鹿、金雕、藏雪鸡、血雉等几十种珍稀野生动物。鸟类种类繁多,占中国特种鸟类的50%。是世界上古老生物种保存最多最完好的地区之一。些动物主要生活在米之间的气候温凉的针阔叶混交林及箭竹林地带。
可在成都西门车站乘坐前往小金县的长途客车(晨6:40发车),中途在卧龙下车。
没订单? 赠50积分,精华追加150积分!
相关地区:
友情链接:
热门精选:
卧龙自然保护区所有图片
全部图片(1)关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新闻
新华网昆明12月24日电(记者 赵超)作为一名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者,钟泰的工作对象是保护区内的山山水水,是保护区内的各种动植物。在他看来,把这项工作做好了,就是为子孙后代造福,就是对全人类的巨大贡献。1983年,我国第一个滇金丝猴保护区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建立,拉开了对这一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的序幕。在这之前,很多人认为滇金丝猴已经灭绝,但保护区建立30年来,滇金丝猴数量逐步发展到13个种群2000余只,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内就有1500多只。
前些日子,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播出了《美丽中国湿地行》电视系列节目,之后,又评选出“中国十大魅力湿地”。我很关注这一节目,还实地造访了“中国十大魅力湿地”之一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山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了解了这里的4500公顷红树林是如何化解海风海浪、净化水质、防止水土流失的;这里是如何拯救濒临灭绝的动植物种群、成为各种鸟类鱼类的栖息地的。
本报讯随着10名来自全国不同高校的志愿者志愿服务的结束,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与通用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联合发起的“回归·栖息地”自然保护区环保公益项目二期工作日前收官。“回归·栖息地”项目是在我国东部三个重要湿地——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崇明东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的,旨在为鸟类提供更好生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环保公益项目。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函〔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管理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新网12月11日电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日前下发《关于印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管理规定的通知》。调整后的规定提高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的门槛,对保护价值较高、珍稀濒危程度高的保护区要严格限制调整,对因重大工程建设调整保护区提出了更加严格的申报条件和审查要求,从制度上遏制开发建设活动对自然保护区的侵占。
昨日(12月11日),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日前印发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调整后的《规定》提高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的门槛,对因重大工程建设调整保护区提出了更加严格的申报条件和审查要求,从制度上遏制开发建设活动对自然保护区的侵占。此外,《规定》明确指出自批准建立或调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日起,原则上五年内不得进行调整。
国函〔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管理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据新华社电昨天,中国政府网发布消息,国务院日前印发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管理规定》。规定指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得随意调整,调整不得缩小核心区、缓冲区面积。调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应当避免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在范围上产生新的重叠。
“连山锁黛郁葱茏,路回峰转碧漳通。常向画图寻胜景,不知身在画图中。”这是200多年前江南才子叶蓁送给友人的一首诗,诗中所描述的如画般的地方,就是他的故乡——浙江磐安。磐安在哪里?把一张浙江地图十字对折,中心点就在磐安;在卫星遥感影像上,华东地区最绿的那块地方也在磐安;它就像一颗有力跳动的绿色心脏,更是一个清新的天然氧吧。
中新网宜宾12月16日电(王哲曾忠勾丽蓉)16日,四川省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队对外通报:在川南宜宾屏山老君山自然保护区开展的科学考察行动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有野生大熊猫在活动。
强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管理促进自然保护区事业健康发展——环保部负责人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管理规定》答记者问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管理规定》(国函【号)(以下简称《调整规定》)。
新华网北京12月11日电 据中国政府网11日消息,国务院日前印发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管理规定》。规定要求,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得随意调整。规定指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指在国内外有典型意义、在科学上有重大国际影响或者有特殊科学研究价值,并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自然保护区。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管理工作。
人民网北京12月11日电 中国政府网今日发布《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管理规定的通知》。《通知》指出,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得随意调整。调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则上不得缩小核心区、缓冲区面积,应确保主要保护对象得到有效保护,不破坏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的完整性,不损害生物多样性,不得改变自然保护区性质。
中国提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门槛 环保部官员解读(原标题:中国提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门槛 环保部官员解读)
新华网北京12月11日电(记者顾瑞珍)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管理规定》。记者就修改《调整规定》有关情况采访了环境保护部相关负责人。问:请您详细介绍一下这次《调整规定》修改的主要内容答:本次修改新增4条、修改8条、合并修改1条,修改后条文由13条增至16条。
新华网北京12月11日电 据中国政府网11日消息,国务院日前印发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管理规定》。规定指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指在国内外有典型意义、在科学上有重大国际影响或者有特殊科学研究价值,并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自然保护区。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管理工作。
据了解,西藏拉萨市规划投资约7亿元用以保护“拉萨之肺”——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海拔3600多米,总面积约12.2平方公里,占拉萨市城区面积的11.5%,是国内最大的城市湿地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城市天然湿地。
据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测数据显示,至2013年11月底,抵达东洞庭湖湿地越冬的候鸟已达55种、10万只左右。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境内,面积约19万公顷,1994年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湿地和珍稀鸟类。
中新网石家庄12月6日电 (张玉娟)河北省交通运输厅6日透露,贯通冀蒙的承赤高速公路将于12月9日9时正式通车,为中国首条穿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部区域(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的高速公路。承赤高速公路全长178.484公里,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大庆—广州公路(G45)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河北省高速公路“五纵六横七条线”规划中“第一纵”中的重要路段,亦是目前河北省山区一次性建成通车里程最长、标准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高速公路。
旭日初升,黑颈鹤在大山包大海子湿地嬉戏(12月1日摄)。近年来,随着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力度的加强,越来越多的黑颈鹤飞至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
财经专题推荐
财经新闻点击排行榜我的更多文章
同时转发到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卧龙自然保护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