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正面,日,福降,反面,月,邪辟,斧头的

装修房屋,结婚嫁娶通常在一年的哪个季节比较多?-55BBS 我爱购物网
&&&装修房屋,结婚嫁娶通常在一年的哪个季节比较多?
装修房屋,结婚嫁娶通常在一年的哪个季节比较多?
装修房屋一般要避开雨季,因为对新房的通风和干燥不利。
结婚当然是气候温和的春、秋季节或者初夏多见,五月吧,不是说五月的新娘最漂亮吗。呵呵
结婚嫁娶蜜月旅游新娘造型个性婚纱照
4条其他回答
巢湖风俗习惯一、岁时节令
  (一)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又称“过年”。
  本市城乡,在腊月(农历十二月)中、下旬,就开始筹备过节。
  腊月二十三,是送“灶神”上西天的日子。为了祈求“灶神”“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这一天晚上,要敬送“灶神”。人们用碟子盛着“灶糖”和“灶神马”所吃的饲料(黄豆、草料),点燃香烛,鸣放鞭炮,举行祭祀。
  送灶日期也有所区别。旧社会有这样的说法:“君三、民四、贫穷‘光蛋’二十五”。习俗规定富绅豪门与“贫贱”之人是不能同一天送“灶神”的。
  巢南习俗,在送“灶神”的这一天,家家户户用米粉包肉馅或菜焰做“送灶耙耙”,来祭祀“灶神”,并互相用耙耙馈赠四邻或亲友。送过“灶神”以后,家家户户在腊月二十七、八两日都要“掸尘”(打扫卫生),叫“七掸金、八掸银”,“有钱无钱,打扫干干净净过年”。
  除夕的晚上,接过“灶神”,祭过祖先,全家一起吃年饭。外出人口都要赶回家吃年饭,以求合家团聚。饭前要贴上春联,燃放鞭炮。在吃饭桌上,任何人不得讲“破话”(不吉利的话)。还有的人忌讳怕招不利,便用红纸写上:“童言妇语,一概不忌”,贴在墙上。吃罢年饭,用两条红纸写上:“封门大吉,开门大发”的封条,十字交叉地把大门封起来。封后,全家人不得外出,外来人也不得进家。全家人彻夜不眠,坐守长夜,称作“守岁”。这时,晚辈们换上新衣向长辈磕头“辞岁”。长辈用红纸包着押岁钱散发给每一个子孙,并说上一些吉祥的话,如:“长命百岁”、“长命富贵”等等。
  大年初一,大人、小孩都穿戴一新,先给自家长辈拜年,再出门互相道贺新年。每家都备有糕点、香蛋、茶等招待拜年的客人,客人吃鸡蛋通称“拿元宝”。
  初一早晨,家家都争先开大门(俗称“开财门”),放鞭炮,意思是,谁家新年开门早,谁家就大吉大利,最能得到“财气”。大门开过后,挂上灯笼,表示给门第增光。
  旧社会,穷人躲债,有这样一条谚语:“二十八把嘴答,二十九有、有、有,三十不见面,初一拱拱手。”除夕晚,贴春联最早的,往往是债台高筑的人,因为贴了春联,债主就不登门逼债了。
  建国后,春节沿袭过去良俗,破除了封建迷信的旧俗。每逢春节,机关单位组织“团拜”。地方行政部门组织文艺队伍敲锣打鼓给军、烈属拜年,送光荣牌。
  (二)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亦称“小年”。夜晚,花灯闹市,歌舞升平,男女老少相携观灯,以为乐趣。
  “灯节”自正月十三日试灯起至十五日辞灯止,共有三夕。这三夜大放花灯,丰富多彩。有龙灯、狮子灯、花船和花挑等。
  灯节的夜晚,焰火冲天。管弦丝竹合奏,锣鼓鞭炮齐鸣。观灯者熙熙攘攘,密集如云。
  (三)夏至节
  夏至节,一说是纪念“牛王”,一说是“放牛节”。过去,这一天耕牛受”优待”,可以散放不受拘束。放牛娃也可以得到一份犒赏,养牛户奖励放牛娃一顶草帽、一条家织布大手巾、一些豆类和水果,另外还要请放牛娃吃野餐。
  巢北沿山一带,夏至前几天,放牛娃在山岗上挑一个大土墩,墩上插满对枝,系上五颜六色的纸条彩绳,并在墩子周围堆放干柴草,象征着丰收的谷墩。到了夜晚,放牛娃掌着火把燃烧“谷墩”,尽情狂欢,这叫“炼谷墩”,火焰熊熊,预示五谷丰登。
  “进入夏至六月天,黄金季节要枪先。”夏天是人们吃大苦、流大汗、精力高度消耗的季节,故此,人们认为夏至这一天过得好坏,对整个夏季都是个预兆。为了祈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家运亨通,农村对夏至节比较重视。
  夏至这天,新婚的女儿女婿到岳父母家过节,除了大吃大喝之外,还与放牛娃在山岗上“打棍球”。节后女儿女婿回家,岳父母要做“洗脚粑粑”给女儿带回去,散给左邻右舍。“到了夏至节,锄头不能歇”,这条农谚给“洗脚粑粑”作了注脚,意思是:夏至以后,水田生活告一段落,要穿鞋子下旱田了。
  (四)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端午节前,家家户户用新鲜芦叶包糯米粽子。
  端午清晨,家家门楣上都要挂菖蒲草制成的剑(名曰驱邪剑),插上艾叶。午饭前要打扫卫生,堂前屋后、里里外外、猪圈鸡笼,都要清除垃圾尘土,洒雄黄酒以消虫毒。吃午饭时每人都要喝几口雄黄酒(据传,喝了雄黄酒,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不染“时灾”)。另外,每人要吃几个杏子和桑果,民谚:“吃了端午杏,一年不害病;吃了端午桑,一年不害疮。”还有煮咸鸭蛋给孩子们孵肚子,可以不闹肚痛病。
  端午这天,孩子们除了吃喝玩耍以外,最感兴趣的是挂“端午锦”。这种“锦”,是用五颜六色的丝绒线织成的锦囊,内装驱除五毒的大蒜、樟脑、雄黄、陈香粉等。这些锦袋各色各样,挂在孩子们的胸前,香气四溢,用以避“邪”,图个“吉祥如意”、“长命百岁”的好兆头。有的人家为了“镇邪压怪”,用雄黄在孩子的头上画个“王”字,或给孩子的鞋上缝制一个虎头(叫虎头鞋),兜兜上画上“五毒”。清末、民国期间,端午节时,城镇居民和农民家中普遍悬挂钟馗画像。民间俗语说:“钟馗开店,鬼不上门”,意思是,鬼最伯钟馗。每家中堂挂上钟馗,便可以御邪。
  端午节划龙船,是一项传统的竞技体育活动,竞渡之兴,众说纷坛:一说是纪念屈原,一说是纪念伍子胥。巢湖地处吴头楚尾,两种传说均与地舆有关联。当今已演化为民间文艺、体育活动。
  清末、民国期间,巢城南门外裕溪河中,竞渡之日,城乡居民倾家而出,争先恐后,十分热闹。竞渡船只都刻画有龙形,或用稻草扎成龙头龙尾,有的船上悬挂很多写有吉语的三角小旗。每船10对或20对桡手,身穿同一种颜色的背心、短裤,荡桨竞渡。有红、黄、白、黑、青5种龙舟。舟上还有1人执旗击鼓,舞旗呼号,鸣鼓助威。桡手以旗为眼,以鼓为令,一鼓一桨,飞舟夺标。两岸,悬挂彩红,燃放鞭炮,迎接胜利者。获胜龙舟,绕行水面,挠旗高举,收下彩红,连鸣战鼓,向道贺者频频致谢。
  建国后,端午竞渡一度盛行,“文化大革命”期间,曾被列为“四旧”而遭取缔。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作为民间文体活动加以提倡。
  (五)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
  本市中秋节有“贡月”、“赏月”之风俗习惯。“贡月”即挑选秋季最佳果品,如柿子、石榴、菱角、芋子、月饼等,用碟子盛好摆在贡桌上,等候月亮东升,燃放鞭炮,燃香拜月。贡月之后,全家团聚在一起,明月之下,共尝新秋果实,分食月饼,名曰“赏月”。晚间,有的庭院用瓦片垒成宝塔,每层点燃四盏荷花灯;有的用芦柴扎成剖面宝塔,用纸裱糊,中间点燃蜡烛,宝塔正面,多以彩笔描绘神话人物和翎毛花卉。
  民谚:“云雾中秋月,雨打月半天”。中秋佳节,一般除赏月外,还存看天的用意。
  二、婚姻嫁娶
  (一)订婚
  清朝、民国期间,沿袭婚姻旧制,求婚者必须先请媒人说合,经男女双方同意后,由父母将子女“庚八”(即生辰)用红纸(庚帖)合写在一起。名曰“传庚八”。这一天男方要送订婚礼。礼品由媒人征得双方意见,确定多少,一般有“押庚钱”、衣服、金银首饰、肉蛋糕点等。
  (二)择吉迎娶
  俗语叫“送日子”(即选择结婚的日期)。这一天除了食品、花红礼品以外,还要送上彩礼和代礼(代礼:与女方父母同辈的亲属都要送上一份食品、花红礼品),女方接到“日子”后便给女儿办嫁妆。富家爱女,陪嫁十分讲究,结婚的衣服、首饰、家具,一一配套齐全,应有尽有。还有的甚至将女儿长期生活乃至死后的安排都考虑得很周全,如房屋、庄田、老衣(死后穿的衣服)、棺材等都作为陪嫁。贫家小户只能陪一些日用小件家具和衣服被褥等。有的经济条件差的,事先讲定不陪嫁。
  结婚这一天,男方要迎娶、宴客、谢媒等,都要大摆酒席。
  迎娶时,要用花轿相接,并请吹鼓手。夜晚发轿后一路鞭炮相随,轿子到了女家门前停下,鸣放鞭炮告知亲家轿子到了,第二天一早等着新娘梳洗打扮完毕上轿。如果时间很久新人不上轿,男方就燃放鞭炮催促,女方在门内也放鞭炮表示庆贺。男方催一次,必须敲一次大门,女方稍将门拉开,男方便递上“催门包”(用红纸包上钱币)。有的很快就能开门上轿,有的则关开大门多次,甚至达数十次,借以推迟上轿时间。
  新娘上轿前,必须梳洗装饰。全身里外都要穿婆家的衣服,把自己原来的衣服丢下来,父母盛一碗饭菜,递到新娘手里,但不能吃,由新人的同辈兄弟接下饭碗,意思是将她的衣服饭碗丢下来,不给带到婆家。然后,新人站在盛满稻谷的斛上,由同辈兄弟背着上轿,不给她带走娘家的地皮。
  新娘到了婆家,将轿子抬到大门前歇下,新娘坐在轿内,需要很长时间才给下轿,这种做法,习俗叫“冷性格”,意在压压新娘子的脾气。
  新娘下轿时,由娘家人背下轿,脚不沾地。另有“全人”(夫妇双全、儿女满堂的人)在脚下传袋,新娘在袋上向前走,走完一袋又传一袋(意为“传代”),一直传到堂前红毡毯上,与新郎拜堂。拜堂后送入洞房。新娘进洞房时,要抬头仰面,这叫“抬头”,“不受气”。
  进入洞房以后,晚间众亲友都来闹房,热闹非凡。习俗规定“三天无大小”,在新婚三日内不管同辈、晚辈或长辈都可以取闹。闹新房必须“说好”、不准“说坏”。
  新婚夫妇入寝时,双方都要争先问话,说是这时谁先说话,将来谁就能在家庭说话算数。习俗上还规定新婚一个月不“空床”,新婚夫妇在这一个月内不准单宿。结婚的头一个月叫“蜜月”。
  结婚喜期,男方要大摆酒宴酬谢贺客。酬谢过贺客以后,还要将女方的父母、叔伯婶娘,以及同辈兄弟姐妹接到家中赴宴,这叫“会亲”。
  满月后,新婚夫妇要“回门”。新女婿“回门”,娘家也要请客陪新女婿。
  辛亥革命后,自由恋爱“文明结婚”在城市逐渐流行。按旧规矩办婚事也多少受其影响而有所改变,女家也有不收聘礼的,通常女家除了给女儿办点衣饰妆奁外,只办床上帐被用品。新房家具、摆设等一应费用都归男家承担。而且女家一般也不宴客,婚嫁喜事全由男家操办。
  民国期间,民间嫁娶出现了几种婚配方式:
  包办婚姻。子女婚姻全凭“父母之命,媒约之言”,凭媒正娶,以宿命定终身。
  买卖婚姻。把妇女当作商品,可以买卖。父母可以卖自己的女儿给有钱的人做妾,丈夫可以卖自己的妻子给别人作配偶,公婆可以卖守寡媳妇给他人做妻室。
  换亲。男女双方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娶亲,经过双方协商,各以同辈姐妹易嫁。
  招亲。男方由于经济困难,弟兄多,取妻难,女方父母膝下无子,招来其中一男,继承女家香火、繁衍后代。生下子女可随母姓、或用父母双姓,名曰“双联香火”。
  抢亲。由于男方贫穷、丑陋、年龄过大等原因,难娶妻室,采取抢亲,强迫婚配。
  在封建社会里,由于社会、经济地位的不平等,许多官僚、乡绅、富户大都娶妻纳妾,一夫多妻。而很多穷人无钱婚娶,孤身一辈子。
  195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了《婚姻法》,取缔包办买卖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
  (三)朝节
  在结婚当年,端午、中秋节都要朝节,向女方赠送礼品,根据男方经济条件,礼品轻重不一。朝节一般根据节日习俗确定礼品。
  三 生辰寿庆
  妇女生了孩子,要向娘婆两家近亲好友“报喜”(尤以第一胎为隆重),报喜礼品有欢团、面条、红鸡蛋、枣子或红糖等。收到喜礼的人都要送贺礼,送的礼物有三类:孩子穿戴的装饰品;母亲坐月子吃的东西;给婴儿的见面钱(或叫“百岁钱”)。送礼的人不能空着篮子回去,每个礼篮内部要放上红鸡蛋,也有的放上面条(长寿面)和鸡蛋,有的人家还要放上米粉做的寿桃粑粑压篮底。一般关系的亲友也散喜蛋。这种蛋是香蛋,不染红,不散红蛋就是无须送礼的意思。贺喜送礼的日期有的在“洗三”,有的在“九朝”,也有的在半月。受礼之后,都要大摆筵席答谢。
  孩子生下三天,给孩子洗澡,叫做“洗三”。这一天,大人抱着孩子出门拜天地,托天地之灵大喜大庆保佑孩子长命百岁。孩子拜天地时要给他打伞遮天。一种说法是打伞孩子身上的“血腥秽气”就冲不到天上的神灵,可以免遭灾祸;另一种说法伞是驱邪的,妖魔鬼怪见到伞就不敢接近孩子的身体,可以四季保平安。
  “九朝”,是孩子落地后的大喜日子。过去由于妇幼保健条件差,医学不发达,往往生下孩子感染破伤风,七天内就会死亡,叫“七脐风”。如七天后不死,那就托天之灵大喜大庆了,故当地有“做九朝”的习俗。这一天。亲友都要为孩子祝贺、送情,受礼人家要大摆喜筵招待来客。
  “周岁”,盈周这一天,外婆家给外孙“抓周”,送礼品。这些礼物,不外是孩子穿戴装饰之物。礼物中有头上戴的狗头帽,帽上装有银质十八罗汉。装饰品有“项圈”、“长命锁”,以及手镯或脚镯,这些装饰品大都是银质的,有长命富贵之意。送给孩子的兜兜要画上八卦,鞋子要绣上虎头,另外还要送给孩子四季穿的衣服。外婆给外孙“抓周”,是让外孙坐在桌上,用筛镜(即筛子和镜子合在一起)盛上各种物品给孩子用手抓。一般放置的物品有文房四宝、刀剑模型、算盘、胭脂花粉、针线、花绷等等。以孩子第一次拿的物品作为预示孩子长大以后发展的趋向。
  生日,分大生日和小生日。每年的诞生日为小生日。小生日这一天,母亲给过生日的孩子打蛋下面条。大生日,即每逢十的寿期都要庆贺。虽十年一次庆寿,习惯是做九不做十,一般都要扣一岁,这表示寿无尽头之意。又传30岁不做寿,倘若做了,用当地土话叫“做三”(就是挨打的意思),故当地不做三。寿庆之日,诸亲六眷都要贺礼,一般礼品有衣料、钱币、鞋子、肉、蛋、挂面、寿联、糕点之类。寿期将至的头一天晚上,全家设筵聚餐,这叫“暖寿”;第二天正期才酬外客。讲究的人家,寿期要用米粉和糖做“寿桃粑粑”散给亲友。
  四、丧葬、祭祀
  (一)丧葬
  清袭明礼,传承旧俗。死人穿的寿衣、寿帽、寿鞋,以及子孙居丧用的麻衣、芒鞋、三梁冠仍然按照明朝服制。
  死人穿寿衣“五领”、“三腰”(即上衣五件、下衣三条)。有的小户人家,家境贫寒,做不起寿衣,为了不违习俗,用“假领”、“假腰”配足五、三之数。
  死后一般停尸三日,死者亲属日夜看护,名为“冷尸”,必须使死者尸体冷却后方能进入棺材,防止死而复活。进棺以后,盖棺封殓时,要进行一次遗体告别。
  死人棺柩的停放也有规定,死者必须超过60岁(花甲)以上才能停放堂屋正中,这叫“寿终正寝”。60岁以下叫“夭折”,棺柩只能停放堂屋居中略偏,还有男左女右之别。
  从设灵堂以后,定期“堂奠”或开悼,孝子日夜守护灵柩,亲友悼孝送祭席、丧帐、挽联、香烛纸码等。悼孝时,死者家属请吹鼓手,吹吹打打,以示隆重。有的大户人家逢“七”都要请和尚做斋;但穷家只得从简,少做几“七”斋,或不做斋。
  出葬时,诸亲六眷,随柩送葬,都要戴孝手巾,以示对死者的敬意,城市一般送到城门返回。丧家眷属,望城而返。农村一般送出村口,也有送至坟地的。出殡时,棺材停放门前,名为“发引”。民间只用山人送煞,不举祭祀仪式,山人于棺柩前念念有词,拿起菜刀戮杀备用的公鸡,再用染血的菜刀将事先摆在棺材盖上饭碗砸烂,这叫“破煞”。“破煞”以后,发引人鸣放鞭炮,死者家属“嚎丧”痛哭,抬棺众人一声吆呼,将棺柩抬上肩头,奔向坟地殡葬。棺柩在路上不得落地,抬棺众人如需休息,只得用撑杆撑住“龙杠”。
  殡葬时,帮助殡葬的人,等孝子在选定的地上挖三锹土以后,一齐打“井”(坑)。打好井,孝子要在“井堂”内睡一下,这叫“孵坑”,表示孝子尽孝。落棺以后,拢成坟堆。三日后,居孝子孙亲眷都要上坟祭祀,叫“复山”。
  除灵(即将以芦柴扎架用纸糊成的灵屋焚化),一般在棺柩殡葬后进行,也有的在“六七”或“尽七”进行。
  当地习俗,丧事为黑白喜事:其家居丧,以素为本。孝期,家人服装市着黑青蓝素服,装饰均以白色为主,禁忌朱红。门联用蓝色或黄色纸张。
  建国以后,移风易俗,破除迷信,除民间仍承部分旧俗,机关干部职工死后,由单位主持追悼会,并安慰和安置遗属,以表关怀。关系较好的同志,敬献花圈或丧帐,以表情谊。从70年代开始提倡火葬,一般丧事从简,又在火化前进行遗体告别。
  (二)祭祀
  祭神,除年节祭灶神、奉门神、请财神外;还有以庙会为祭期,如二月二的“土地会”,二月初八的“辞寒会”,三月的“清明会”,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即生日、忌日、出家日)的“观音会。”以及六月初六的“关帝会”等。祭祀活动,一般风俗都以礼神拜佛、烧香还愿为主要内容。庙会活动都以集市贸易为主,祭神次之。
  本市在清朝、民国期间庙会活动比较活跃的有“一殿”、“一山”、“一城”、“一镇”。
  一殿,即辞寒殿。依山傍湖,交通便利,年年农历二月初八唱庙戏、买卖农副产品。
  一山,即浮槎山。过去誉为“北九华”,风光一时,称为“佛国仙境”。年年农历正月定为朝圣月。两个庙会广场,香客云集,游人不绝,商贩赶场,顿成闹市,会场周围临时搭盖铺棚,进行买卖,饭桌、酒摊星罗棋布。辞寒殿广场边缘搭台唱戏,乐声人声相互嘈杂,扮演角色粉墨登场,观戏人流随波逐浪。
  巢城和柘皋镇的“城隍会”会期不定,一般由于当地流行瘟疫或水旱灾情严重,地方不够安宁,由地方绅士牵头捐资,组织香会活动。城镇两地活动大同小异,出会时,以街坊为单位,抬着牌楼、平台、香亭,演出各种民间文艺节目,热闹非凡。家家门前张灯摆香案接驾。
  祭祖。除夕晚上必须祭祖以后才能吃“年饭”。吃年饭前摆设香案,点燃香烛,敬酒、焚纸钱等。大户人家,祭品还用公鸡、鲤鱼、猪头“三牲”。除夕祭祖以外,“清明”、“冬至”两个时节也有祭祖活动。
  广东民风民俗大观园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特色。今天,就让我带大家走进广东民风民俗大观园吧!
  一、凉茶
  广东人最爱饮凉茶,认为凉茶是身体的保险公司,
  有病服即能治病,无病服也能防病。如若成人一个月内不饮几杯凉茶(多为王老吉),婴幼儿2-3天不服一次七星茶,就认为身体健康没保障。
  竹蔗茅根水是广东凉茶之一,有清热下火,生津止渴,润肺排毒之疗效。
  常用的五花茶、夏桑菊、王老吉等凉茶,都是由味苦性寒之药物组成,适用于四时感冒、头痛发热等积滞之症。其中王老吉的药性最为寒凉,五花茶和夏桑菊相对平和一些。小儿七星茶由味甘淡性寒流之药物组成,适用于小儿感冒发热、烦躁咬牙等症。适用于体质强壮、素来火旺湿盛、经常咽喉肿痛、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者。但是,喝过凉茶的外地人唯一的感受就是一个字“苦”!我喝凉茶的时候,喝一口,一下子就塞进去好几片陈皮去苦。
  二、广东迎春花市
  广州美称“花城”,其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已为世人所瞩目。春节前夕,广州的大街小巷都摆满了鲜花、盆桔,各大公园都举办迎春花展,特别是除夕前三天.各区的主要街道上搭起彩楼,拱起花架,四乡花农纷纷涌来,摆开阵势,售花卖桔,十里长街,繁花似锦,人海如潮,一直闹到初一凌晨,方才散去,这就是广州特有的年宵花市。
  广州种花为业,已有100O多年的历史。早在五代南汉时代,珠江南岸庄头村一带,就有许多素馨花田,南汉王刘怅的宠姬素馨就是庄头的种花女。 金桔象征“大吉大利”。与其相类似的还有代代果,寓意代代繁昌:佛手果,形似指掌,有如信徒虔诚膜拜,飘逸肃穆,深为善男信女所垂青。
  每年腊月初,市面上有从福建漳州运来的大批水仙头,人们买回后,精心培植,通过对水温和日照的调节来控制花期。水仙花似乎也能解人意,常常就在除夕合家吃团圆饭时,或在正月初一的爆竹声中依次开放,这情景给人们带来无穷的乐趣。俗语说,“花开富贵”,这正巧取了个好兆头。加上水仙花外形清秀、亭亭玉立,香气袭人,所以家家必备。
  当然,广东还有好多民风民俗。比如:煲汤、舞狮、种四方竹,甚至有的地方还有舞牛的……每个地方的民风民俗都有不同的特色,都等着我们去发现它呢!
  过春节
  在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曰――春节,家家喜气洋洋,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红红的春联,忙忙碌碌……
  正月初一,又是一个快乐的曰子。
  以往我都是起得最晚的人,可今天我争了个第一,因为极想闻闻那香气扑鼻的爆竹烟味儿。一串串鞭炮在人们手中点燃,声音真大,四处飞溅,仿佛要把每一个祝福送到千家万户,一阵阵爆竹声接连不断,噼里啪啦的,热闹非凡。
  在鞭炮声过后,就没有什么好玩的了。还是吃早餐吧,待会儿出去玩一玩!
  吃过饭后,我邀几个朋友一起去玩,在街上点燃的爆竹在地上开出了美丽的花,漂亮极了,袋里装着父母给的零花钱,甭提多高兴了。今天的小鸟也出来凑热闹,大概它们心里也很高兴吧。
  街上不愧是街上,玩的吃的样样俱全。看到的大多数是一些小孩,我瞧了瞧,就数麻辣摊的生意最好:
  “我要一串年糕!”一个胖孩子叫道。
  再去别的地方瞧瞧如何?在一家文具店摊前,我又停下了脚步。那里有各种玩的东西:飞机模型、望远镜、电动汽车……尽是一些玩的东西。我发现最受欢迎的是那些玩的东西。
  在其它地方,我还看见有的在卖气球、手枪、跳绳,有的在卖小吃、点心、水果,穿的用的吃的样样俱全,真是无奇不有。
  玩了一上午,下午我又要去走亲访友拜新年了,这无疑也是一件高兴的事。
  今天真是玩得太痛快了!算是一饱眼福二饱口福三饱手福了。最为幸运的是那些卖主了,今天可是生意兴隆
  真心希望今天全国的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快快乐乐,没有烦恼,但千万不要“玩物丧志”哟!
  北京四合院
  在北京城大大小小的胡同中,坐落着许多由东、南、西、北四面房屋围合起来的住宅,这就是四合院。
  四合院的大门一般都在东南角或者西北角,院中北面的房间是正房,正房建在砖石砌成的台基上,比其他的房屋大,是院主人的住室。院子的两边有东西厢房,是晚辈们居住的地方。在正房和厢房之间还建有走廊,可以供人行走和休息。因为外面的环境比较吵杂,所以四合院的围墙一般不对外开窗,因此院中的环境封闭而幽静。
  四合院的四面房屋都各自独立,又有走廊连接彼此,所以起居十分方便。院内,四面房门都开向院子中央。一家人和睦相处,其乐融融。宽敞的院子中还可以植树、栽花、养鱼。花园就是院子中一道迷人的风景线,微风吹来,花园里传来阵阵迷人的花香,是人神清气爽。
  四合院虽然是居住建筑,但它的装修、雕饰、彩绘处处体现着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比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图案,意思是“福寿双全”;在花瓶内插月季花,意思是“四季平安”;而嵌于、门头上的吉祥语,抱柱上的楹楹联,和悬挂在室内的书画,都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有如一座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
  景宁是浙江畲族的主要聚居地。
  畲族吃热锅,逢年过节吃糍粑。畲族妇女一直不缠足,山间劳动、赶集或走亲戚,喜欢戴精致美观的斗笠,结婚或出门做客是戴凤冠,后脑盘发髻,头顶置银箔包的竹简。
  畲族的住房选择向阳避风近水源之处。屋边村口栽树种竹。男女老少皆有烤火习惯,称灼火。实行一夫一妻制。同性原则上不通婚。由于姓氏较少,同姓不同支族也可嫁娶。婚嫁有女嫁男方,男嫁女方,做两头嫁以及子媳缘亲等方式。
  畲乡人自古以来古朴、淳厚、热情、好客的民俗是畲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源出华夏,承续瓯越。随着经济以及自然条件的变化发展,不断由广大人民创造出农作、撑船、饲养、饮食、服饰、生育、丧葬、婚嫁、祭祖、建房、砌灶、三月三、传统节日、时令节日、宗族、婚礼、迷信等独特的生活习俗,还有敦厚淳朴、重人情的畲乡风习俗。
  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许多习俗也在不断的演变中,而那些带有迷信色彩的习俗也渐渐淡出生活的舞台。畲族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其中民歌是畲族的口头文学,素来以歌叙事,以歌抒情,以歌传史,在节庆、丧葬、劳动场合及日常生活当中都有不同的演唱形式;畲族舞蹈主要留传于丧事、祭祀与传师学师活动中,现今也开始出现反映新生活的内容;畲民善刺绣和编织,旧时新娘出嫁衣、鞋、围裙及系腰彩带都绣有别致的图案花纹,美观雅致。
  畲族的饮食也富有特色,一年约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吃热锅,锅内以萝卜、笋干或青菜垫底,上铺豆腐及肉片。节日主要有除夕留火种、二月二种竹、清明送农具、四月八牛生日、六月尝新米等。畲乡的婚嫁、选种、祭祖等一大批传统的生活习俗已搬上歌舞银幕的舞台,成为畲乡风情的歌舞剧,代表作《畲山风》曾参加了日本演出、晋京演出,并多次受到中央、省、市领导的好评
  廊桥造桥习俗
  时间-09-29 14来源:沈亮 作者:沈亮 点击次
  庆元是我国现存木拱廊桥数量最多、历史最早的县,由于庆元县山高林密,溪流纵横,数百年来就一直延续着砍树架桥,斫石铺路的历史传统,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因地制宜建造了各种形式的桥梁。据光绪版《庆元县志》记载,庆元自宋朝以来修建的各式廊桥230。庆元是我国现存木拱廊桥数量最多、历史最早的县,由于庆元县山高林密,溪流纵横,数百年来就一直延续着砍树架桥,斫石铺路的历史传统,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因地制宜建造了各种形式的桥梁。据光绪版《庆元县志》记载,庆元自宋朝以来修建的各式廊桥230多座,庆元的木拱廊桥建造技术是庆元古代劳动人民实践和智慧的结晶,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历史、艺术价值。
  庆元人把造桥筑路一直是作为一种非常神圣的事情来做,在建造的整个过程中都有一系列相应的仪式。造桥技艺的发展与成熟,伴随着造桥习俗的产生,这种劳作习俗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份。造桥习俗主要有以下几项:
立鲁班神橱
置办栋梁(又称采梁)
  (10)
  清明时节吃“清明@”
  清明时节,家家户户都会做“清明@”吃。庆元的“清明@”别具一格,其主料是粳米,辅料则是以炊熟的香菜干为主,配之肉丝、香菇丁、嫩笋碎等等。制作方法是将佐料入锅,加入油盐红酒之类香料,烹烧熟后,倒入粳米饭中捣拌均匀,再用木槌轻轻杵之,杵软后捏成鹅蛋形状的饭团,即为“清明@”。
  香菇谚语
  1、霜冻多,少做樯;雨水调匀多做樯.
  2、菇樯南北倒,樯身容易烂;菇樯东西倒,添得一年饭.
  (前者雨淋日晒,菇樯易霉烂,后者阴凉,菇樯寿命长,可延长产菇时间.)
  3、砍花无鬼,看樯开嘴,楮柴大粒米;乌于砍米碎;银栗、火香龙翻边(鬼即指特殊计谋,意思是砍花没什么特技,不过要根据菇樯的性质,采取不同的砍花方法。楮柴、乌于、银栗、火香均为阔叶树。)。
  4、砍花老鸦叮,做花还未精;砍花如水槽,香菇保勿牢;若砍戴帽花,力气白白花;砍得两边伏,不愁没香菇。
  5、硬汉多遮衣,软汉薄薄披。(硬木多盖柴草遮挡,木质较软的则不宜多盖)
  6、压绝收,晒半收,遮阴、通风保全收。
  7、火面加草灰,香菇好色水。(指焙菇时,炭火表面撒一层灰,降低火温,以文火烘焙)
  8、山场阳,香菇花又重;山场阴,香菇薄又轻。山地光又实,香菇多又密;山地蓬松松,十樯九是空。
  9、一年开衣,二年当旺,三年二旺,四年零散散。(指菇樯从开衣起到第四年的出菇规律。开衣:揭开樯上的遮挡物。)
  10、一年雪,三年歇。(已开衣的樯如遇大雪,可连第三年的香菇都一起长出。)
  11、香菇旱龙精。(指野外香菇生产怕雷雨和暴雨。)
  12、雷雨惊樯空旋转,雨后惊樯够盘缠。(惊樯:用斧头、木槌敲击菇樯,催发香菇生产速度。本条意思是:惊樯要掌握正确的自然火候。)
  13、若要高山香菇多,米楮、红栲、檀香、乌枫来当家;若要低山香菇多,杜英、乌于、楮柴、锥栗来当家。(高山、低山是指高海拔和低海拔。米楮、红栲、檀香、乌枫、杜英、锥栗、乌于、楮柴均为做香菇的树名。)
  14、枫树落叶,夫妻分别;枫树抽芽,丈夫回家。(菇民外出做菇及次年回家时节。)
  15、年情落沙,香菇无渣;年情落灰,香菇成堆。(落沙,即浓雾,对出菇不利;落灰,即微雾,轻霜、露、雪天,对出菇有利。)
  16、压樯无一寸,晒樯有一半。(压樯,遮阴的枝叶太厚,对发菌不利;晒樯,即遮阴物不足,则菇木两侧近地部能出菇。)
  17、中间落土两头翘,来年更衣成干樵。(菇木须整根接触土,不能仅中间触土,否则次年更换遮阴物时菇木要干枯。)
  18、黄云层叠蕈无见,求师惊蕈莫怨天。(黄云,即后期黄色菌丝。常遇菌丝发育良好,到期却不出菇,菇民即以草鞋或木片在菇树两侧拍打,谓之惊蕈,效果甚佳。)
  19、童生只要文章好,头科不中望二科。(喻只要菌丝发得好,头批出不好菇,下批可望出好。)
  20、上山打拳落山退,香蕈当饭饭当菜。(菇民上山以两手向前攀,形似打拳;落山无路,山陡只好俯身后退。旧社会菇民受菇主剥削,饭吃不饱,以鲜菇充饥。)
  •
[庆元话] 闲话“乌鳢” 日期: 15 点击:170 好评:2
  庆元方言中有个叫乌liu(音近乌柳)的词语,是个贬义词,专指那些平素不太安分,喜欢捣乱闹事的人。 为什么人们要把爱捣乱的人叫做乌liu?这个liu字又该如何写?笔者常常百思不得其解,虽然也曾多方向见多识广的老庆元讨教,但终归问不出个所以然来。 不久前...
  •
[庆元话] 庆元方言中的四音节固定词组 日期: 15 点击:127 好评:4
  庆元方言中有一四音节的固定词组,读作lian fu lian liu,其意为言语繁杂,讲话颠三倒四,胡说八道或行为违悖常理。这个词语,外乡人觉得难懂,许多本地人则不知这四个字该如何书写。 据吴式求同志考证,这四个字应为弗。一词可在《说文》、《广韵...
  •
[庆元话] “词负而意正”的“不堪言” 日期: 15 点击:135 好评:2
  据吴式求同志考证,庆元方言中的夥颐等词语皆为汉语古语词。庆元方言口语中沿袭运用古语词者多有所见,试举一例为吴式求同志的《庆元方言》补苴。 不堪言,一望而知属古语词,而庆元口语中则有不堪言等特定句式。譬如甲征求乙对某事的意见,乙表示同意,可说...
  •
[庆元话] “……之故”出自村妇之口 日期: 15 点击:160 好评:0
  之故是地道的文言,在庆元,却经常可从丁字弗识搭岂边(庆元方言,意即文盲)的村妇口中听到用之故来表述感情的口语。 譬如,腊月里农家做黄@准备过春节,黄@是粳米加碱水制成的年糕,碱水的好坏直接影响黄@的质量,当由于碱水不好造成黄@质量欠佳而有人...
  •
[庆元话] 庆元方言罕见的词类活用现象 日期: 15 点击:200 好评:0
  形容词的主要语法特点是受副词、特别是受程度副词的修饰和限定。在现代汉语词汇中,这类程度副词数量并不多。因此,我们通常形容一件事物,只能用很好、特别高、非常美、十分珍贵之类来表现,显得单调、乏味。而庆元方言中的形容词,却具有形象生动、形容切...
  •
[庆元话] “灰暖”一词的由来 日期: 14 点击:121 好评:2
  庆元方言中有一种非常独特而且优秀的形容词程度表示方法,这就是:差不多每一个形容词都拥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修饰词,比如普通话很硬很黑很滑很穷这些词,庆元话的说法分别是铁硬墨乌鳅滑丐穷。采用名词来修饰形容词,十分形象而且贴切,确实使得原来的形容...
  •
[庆元话] “鸟”的古音读“diao” 日期: 14 点击:213 好评:4
  天上飞的鸟,浙江庆元的方音习惯上叫作diao(音近吊)。这个diao其实是个不折不扣的古音,也是庆元方言古音多的又一注脚。 查阅《康熙字典》,鸟字的读音共有六种,《汉语大字典》也罗列了四种读音。读音虽多,但其中大都属于变通运用或假借范畴,并非字的本音...
  •
[庆元话] 庆元方言俗语巧对――[五言对] 日期: 14 点击:93 好评:0
  ▲ 容儿是害儿,有时思无时。 养(猪)三日新,见水七分白。 养鸭会生卵,留蜂弗做糖。 一帐床好困(睡觉),两碗饭难A(吃)。 一铳f(打)百鸟,三代弗相朝。 ▲ 黄(蚂蚁)扛黄飞(蜻蜓),鸭儿听天雷。 黄昏莫讲鬼,长老(和尚)弗A(吃)荤。 黄(鱼名)B(不曾)...
  •
[庆元话] 庆元方言俗语巧对――[五言对] 日期: 14 点击:97 好评:2
  ▲分钱(哭)得起,丑话讲在先。 分钱(哭)得起,万事开头难。 ▲ 刀弗磨弗快,酒越陈越香。 刁侬(聪明人)做(傻)事,名师出高徒。 当面三鞠躬,背后(骂)祖宗。 驼背两头翘,荒田对半收。 钱财如粪土,习惯成自然。 钱财如粪土,后头无叔伯。 长线放远鹞...
  •
[庆元话] 庆元方言俗语巧对――[五言对] 日期: 14 点击:194 好评:0
  [五言对] ▲ 平地踣(跌倒)好汉,顺水翻大船。 平地踣(跌倒)好汉,山坑浸海军。 朋友弗吓(多),冤家无(不可以)多。 皮笑肉弗笑,糠箩跳米箩。 报喜弗
  菇神庙会
  凡菇民聚居的地方,都建有菇神庙,菇神庙中中丰富多彩的庙会活动形成了庙会文化。菇神庙会是菇民政治、商业、文化、体育活动的中心,是香菇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吴三公发明了“砍花法”和“惊蕈术”使广大劳苦人民得以种香菇谋生。在吴三公去世后,菇民们感念吴三公的恩德,建起了菇神庙以纪念这位香菇鼻祖,同时,也满足了精神上的信仰和寄托需要。庆元最早出现的菇神庙是宋咸淳元年建在西洋村的“灵显庙”(即现在的西洋殿)。
  菇民们建造菇神庙不单是为信仰而建,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它来联络菇民,通过节菇神庙中菇民的上层人物出面商量、调处一些矛盾等。因而,它既是菇民精神上的寄托,同时也是菇民利益的保护者。
  菇民们每年都是冬去春回,在他们印象中没有过年和元宵这些概念,每年在菇神庙中所创设的菇神庙会成了他们的节日。在庙会期间,菇民们或会亲访友,或切磋技艺,或练习武功,或赛歌演戏,或商谈“生意”。技术交流自然是菇神庙会的重要内容,其中主要是各省的菇场情况,菇树资源,砍花法等等。所有这些都为翌年菇民的动向奠定了基础。
  解放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赋予庙会文化以新的形式和内容。一些旧的陋习已被革除,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看电影、传授香菇生产新技术等,使整个菇神庙会充满了清新、高雅的文化气氛。同时还吸引不少国内外文化艺术工作者前来采风观光,在1999年的中国第四届摄影艺术节期间,70多名来自国内外的摄影家来此地采风,拍摄了大量富有特色的艺术作品,并产生本届艺术节抓拍活动的最高奖。
  秋收后吃麻糍“洗桶”
  时间-10-16 2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往昔,庆元菇民每年冬季去异乡砍树制菇,路上往往要步行半个月或几十天,受尽了挨饿受冻的苦楚。为免途中炊灶之难,菇民在出门前选用上等糯米洗净浸透,然后放入舂臼用舂槌捣成稠寥粘性的团状,俗称“麻糍”。麻滋阴干后蒸、煎、火烤、砂炒皆宜,便于菇民路途食用。
  庆元农家秋收后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做麻糍,称之为“洗桶”(过去脱粒用的谷桶)。意思是说,秋收时节庄稼人遍身粘着谷壳芒屑,使人皮肤发痒,甚至难免将谷壳芒屑吸入肚里以至发病,通过吃麻糍,就能将这些谷壳芒屑粘走排净。刚出臼的麻糍可用豆粉、芝麻蘸着吃,其味香甜、柔韧,深受人们喜爱。
  农历四月初八吃乌饭
  农历四月初八吃乌饭是庆元黄田、竹口一带的民间习俗。乌饭的做法是,用一种叫“乌饭芦”的灌木叶子放在锅中煮烂,然后取其乌黑色的汁液拌入糯米之中,再加上瘦肉搅拌,经文火炊透便成乌饭,其味清香可口,使人食欲顿增。
  相传,古时候黄田有一位叫石驮的农民触犯了官府,被抓到县衙里去坐牢。古时,坐牢的人要家里给送饭,否则会饿毙身亡。其妻明珠挑着大米到县城,找一家亲戚住下,一日三餐把米饭用油盐炒得香喷喷,送到大牢里给丈夫过活。牢卒们一见到亮油油、香喷喷的大米饭,馋得口水直流,明珠送去的炒饭都被牢卒扣除,吃到自己的肚子里,所乘无几给石驮。有一日探监,明珠隔着铁窗看着皮包骨头的丈夫,泪珠涟涟,无计可施。
  回到亲戚家,明珠痛哭了一场之后终于想出了送饭的好主意。天微微亮,她就上山采回一篮“乌饭芦”叶,放在窝里煎了一大碗乌黑的叶汁,然后用它煮了一小锅饭,一锅米饭变得乌黑发亮,味道比原来更香。牢卒们一见到“乌饭”,都以为一盘烂饭,捂着鼻子,叫明珠自己直接送给丈夫。明珠把饭端到石驮面前,石驮亦感到莫名其妙,待妻子把“乌饭”的来由告诉他后,石驮感激地接过“乌饭”,不久就恢复了体魄。一年后,石驮期满被释放回家。
  明珠死后,这一带人们便在四月初八明珠的生日这天做“乌饭”吃,此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勤劳聪慧的庆元人民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了大量传承启迪后辈的精神财富,孕育了丰厚的、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自2005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及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统一部署下,由文化馆及各乡镇文化站人员共同组成了民族民间艺术普查工作组,深入到我县20个乡镇的345个行政村,开展民族民间艺术普查工作,收集、整理、掌握了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初步情况。
  2006年列入第一批庆元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20项(县政府公布):
  表演艺术类(5项):二都戏、唱灯、马灯、提线木偶、香菇功夫。
  造型艺术类(4项):木雕、陶器、漆画、刺绣。
  制作工艺类(3项):木拱廊桥营造工艺、银器制作、竹编。
  传统手工技艺类(3项):香菇砍花法技艺、家酿红酒技艺、黄@制作工艺。
  民俗民风类(2项):社@节、乌米饭。
  民间文学类(2项):香菇的传说、忖忖乌传说。
  语言文学类(1项):庆元方言。
  (责任编辑:admin)
多彩的服饰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蒙古族的服饰似乎很简单,无非就是一件袍子,一双靴子而已。其实,蒙古族的服饰是非常复杂而丰富多彩的。不仅各地形制有别,而且有年龄、婚否及盛装与常服之别。
蒙古族服饰主要包括首饰、袍子、腰带、靴子四个部分。
首饰大致可分为头饰、项饰、胸饰、腰饰、手饰等五大类。头饰主要有头巾、帽子、头带、头圈、辫钳、辫套、头钗、头簪、耳环、耳坠等,是蒙古族首饰中最绚丽的部分。如"顾古冠"是元代蒙古族已婚女子流行的高冠,高约1尺,顶部为四边形,上面包裹着五颜六色的绸缎,缀有各种宝石、琥珀、串珠、玉片及孔雀羽毛、野鸡尾毛等装饰物,制作精美,绚丽多姿。
妇女们平时一般多罩头巾。头巾大约丈余长,颜色多种多样。质料有布、麻、绸、绢等。姑娘们喜欢将头巾缠在头上,然后在右侧挽一个小结,把头巾的穗头垂下来。已婚妇女们则用头巾包住头顶后,缠一圈,不留穗头。在庄重的场合还要戴上绣有丹凤朝阳、二龙戏珠等花纹图案的帽子。帽顶上有红色穗子和闪光明亮的帽顶宝石。传说这种习俗始于成吉思汗时期。当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之后,下令每个人都要罩头巾,以表示头颅上飘有旌旗之角,希冀民族强大之精神常在。从结婚、告别姑娘生活的那天起,妇女们便要开始佩戴雍容华贵的盛装首饰了。蒙古族的盛装头饰,以鄂尔多斯地区的最为典型。这种头饰汉译为"头带",主要由"连垂"和"发套"两部分组成。不仅制作工艺精湛,而且多用数百颗珊瑚、数十条银链、珍珠串和许多银环、银片以及玛瑙、玉石等穿缀而成。装扮起来可谓珠帘垂面、琳琅满目。一付头带一般都重达三、四斤,有的可达十余斤。据说一付高档的头带,过去往往要用几群好马或数百峰好驼才能换取。
蒙古袍,在内蒙古、新疆等地牧区,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俗称"蒙古袍"。春秋穿夹袍,夏季穿单袍,冬季穿皮袍、棉袍。男袍一般都比较肥大,女袍则比较紧身,以显示出女子身材的苗条和健美。其式样和颜色因地因人而略有差异。一般蒙古袍的特点是宽大袖长、高领、右衽,多数地区下端不开衩。袍子的边沿、袖口、领口多以绸缎花边?盘肠"、"云卷"图案或虎、豹、水獭、貂鼠等皮毛装饰。既美观大方,又具有良好的实用功能。冬天防寒护膝,夏天防蚊虫叮咬、遮暴晒。行可当衣,卧可作被。鄂尔多斯等地的蒙古人还喜欢在袍外套穿长短不一的坎肩。
腰带是蒙古族服饰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多用棉布、绸缎制成,长三四米不等。色彩多与袍子的颜色相协调。扎腰带既能防风抗寒,骑马持缰时又能保持腰肋骨的稳定垂直,而且还是一种漂亮的装饰。男子扎腰带时,多把袍子向上提,束得很短,骑乘方便,又显得精悍潇洒。腰带上还要挂上"三不离身"的蒙古刀、火镰和烟荷包。女子则相反,扎腰带时要将袍子向下拉展,以显示出娇美的身段。鄂尔多斯等地区扎腰带还有一定的讲究和规矩,未婚女子扎腰带,并在身后留出穗头,一旦出嫁,便是"布斯贵浑"(蒙古语,意为"不扎腰带的人"),代替腰带的是紧身的坎肩,以此来区分未婚姑娘和已婚妇女。
蒙古靴子是蒙古民族服装的配套部件之一。蒙古人爱穿靴子,蒙古靴分分布靴、皮靴和毡靴三种,根据季节选用。布靴多用厚布或帆布制成,穿起来柔软、轻便。皮靴多用牛皮制成,结实耐用,防水抗寒性能好。其式样大体分靴尖上卷、半卷和平底不卷的三种,分别适宜在沙漠、干旱草原和湿润草原上行走。毡靴用羊毛模压而成。蒙古靴做工精细考究,靴帮、靴上多绣制或剪贴有精美的花纹图案。靴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来的,非常适应自然环境。骑马时能护踝壮胆,勾踏马镫;行路时能防沙防害,减少阻力,又能防寒防蛇。
蒙古礼帽一般用精致呢料制作,是一种椭圆形的、四周有一圈宽边檐的帽子,多为黑色、棕色或灰色。帽筒前高后低,帽顶中央稍凹陷,帽筒与帽檐相接处,缀以花纹镶边。穿蒙古袍或西服,佩带礼帽,显得文雅美观。
蒙古坎肩是蒙古民族服装的配套服饰之一,是蒙古长袍的一种外套。蒙古坎肩始于元代。蒙古妇女穿坎肩,一般不扎腰带。坎肩无领无袖,前面无衽,后身较长,正胸横列两排纽扣或缀以带子,四周镶边,对襟上绣花。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蒙古包古代称作穹庐、"毡包"或"毡帐"。据《黑鞑事略》记载:"穹隆有二样:燕京之制,用柳木为骨,正如南方罘Q,可以卷舒,面前开门,上如伞骨,顶开一窍,谓之天窗,皆以毡为衣,马上可载。草地之制,以柳木组定成硬圈,径用毡挞定,不可卷舒,车上载行。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但其基本构造都是一样的,由网状编壁"哈那"、条木楞子"乌尼"、圆形天窗和门等构成,外面蒙上毡子,再用鬃毛绳子勒紧即可。蒙古包规格的大小,是由每顶包所用编壁(一般高一米五六,长2米多)的数量来决定的,如4扇、6扇、8扇、10扇、12扇、18扇、24扇等等。普通牧民一般多住6至8扇编壁的。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先选好地形,铺好地盘,然后竖立包门、支架编壁、系内围带、支撑木圆顶、安插椽子、铺盖内层毡、围编壁毡、蒙包顶衬毡、覆盖包顶套毡、系外围腰带、挂天窗帘、围编壁底部围毡,最后用毛绳勒紧系牢即可。
蒙古包的门一般朝向东南方向。包内中央为炊饮和取暖用的炉灶,烟筒从天窗伸出。炉灶的周围铺牛皮、毛毡或地毯。正面和西侧为长辈的起居处,东面为晚辈的起居处。周围摆设的家具主要有木质的碗柜、板柜、板箱、方桌等,其特点是小、低,占地少,搬挪方便,不易损坏。蒙古包看起来外形很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除天窗外,编壁墙底部还有一层围毡,夏天可掀开通风,冬天放下保暖),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搭建时将哈那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折卸时将哈那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马车的车板。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勒勒车就可以运走,两三个小时就能搭盖起来,非常适合于经常移场放牧的游牧民居住和使用。
现在游牧生活逐渐被定居所代替,草原上富裕起来的牧民建起砖瓦房,蒙古包越来越少了。为纪念和显示蒙古包的民族特色,现在内蒙古的好多城镇用水泥和砖建造蒙古包用做开饭店或酒店。
勒勒车,古称"辘轳车"、"罗罗车"、"牛牛车"等,是蒙古族牧民使用的传统交通工具。一般多以桦木或榆木加工制成。不用铁件,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修理。整个车一般分下脚和上脚两部分。下脚由车轮、车辐、车轴组成。车轮的制造一般是先用硬木削刻12付车辋,将12付车辋连结固定在一起便形成圆形车轮,支撑车轮的车辐条一般有36根左右。上脚由两根车辕和10条车撑构成。车辕长约4米左右,中间用10条车撑固定即可。一辆勒勒自重约一百斤左右,其特点是车轮大、车身小,载重可达数百斤乃至千斤。适于草地、雪地、沼泽和沙漠地搬迁和拉东西。牛拉勒勒车排成长长的队缓缓远行,显示了牧区特有风情。
勒勒车轻便宜驾,适宜在草原、雪地、沼泽、沙滩上行走,可用来拉米、牛奶,搬运蒙古包和柴草等货物。行驶时可一辆辆排成长长的车队,首尾相连,如草原列车般行进在广袤的草原上,一个妇女或儿童即可驾驶七八辆至数十辆,承担全部家当的运输任务。
蒙古轿车是在勒勒车的基础上制作而成,是专门供乘坐人员的车。其特点是在勒勒车体上用柳木条弯曲成半圆形的车棚。棚周围包以羊毛毡,形成篷帐,用以遮阳光、挡雨、防雪、御寒。这种轿车主要用于外出探亲访友、接送亲人以及婚姻嫁娶等。现在富裕起来的牧民们已购买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勒勒车、蒙古轿车的使用逐渐成为历史。
蒙古包、勒勒车和配有精美马鞍的骏马是蒙古民族最重要的传统住行工具。蒙古包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勒勒车多以桦木或榆木加工制成,车轮大、车身小,适于草地、雪地、沼泽和沙漠运输。过去,牛拉勒勒车排成长长的队伍缓缓远行,显示蒙古草原特有的风情。现在,许多牧民都已经定居,住着宽大的砖瓦房,购有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
蒙古族有抢婚和聘婚两种婚姻制度。抢婚是奴隶社会的一种婚姻形式。公元13世纪以前,蒙古族社会多半为抢婚制。
公元13世纪以后,蒙古族进入封建社会,即普遍实行聘婚制。求亲,是青年男女在定亲之前,男方要向女方求亲,如果女方家同意,就可以定亲。
聘礼,青年男女定亲后由男方家送给女方的礼品,又叫彩礼。聘礼的多少根据男方家的经济状况而定。牧区常以牛、马、羊等畜牧为聘礼。嫁妆,女方陪送女儿的出嫁礼物。蒙古族非常讲究陪送嫁妆,男方送多少聘礼,女方就要陪送相应数量的嫁妆。
娶亲时新郎在欢乐的气氛中,穿上艳丽的蒙古长袍,腰扎彩带,头戴圆顶红缨帽,脚蹬高筒皮靴,佩带弓箭。到女方家后新郎和伴郎手捧哈达、美酒,向新娘的父母、长亲逐一敬酒,行跪拜礼。礼毕,娶亲者入席就餐。次日清晨,娶亲者起程时,新娘由父或姑父抱上彩车。新郎要骑马绕新娘乘坐的彩车三遭。然后,娶亲者和送亲者一同起程离去。
拜火,蒙古族婚礼中的重要仪式。各地蒙古族尽管拜火的形式有所不同,但在婚礼上是不可缺少的内容。新娘、新郎从两堆旺火之间双双穿过,接受火的洗礼,使他们的爱情更加纯洁,坚贞不渝,生活美满幸福,白头偕老。尽管地区不同,形式各有差异,但都非常隆重热闹。一般牧区婚俗是:当娶亲回到男方家后,新郎、新娘不下车马,先顺时针绕蒙古包三圈,然后新郎、新娘双双穿过两堆旺火,接受火神的洗尘,表示爱情的纯洁,新生活的兴旺。新郎、新娘进入蒙古包后,首先拜佛祭灶,然后拜见父母和亲友。礼毕,由梳头额吉给新娘梳头。梳洗换装后,等待婚宴的开始。婚宴通常摆设羊背子或全羊席,各种奶食品、糖果应有尽有。婚宴席上,新郎提银壶,新娘捧银碗,向长辈、亲友逐一献哈达、敬喜酒。小伙子们高举银杯,开怀畅饮;姑娘们伴随着马头琴放声
歌唱。婚宴往往延续两三天,亲友陆续离去。而女方送亲者还要留人陪新娘住一至三日。有时,新娘的母亲也送亲,要住十多日。通常婚礼举行后的第三天,新娘家要来人,看望新娘和拜见新郎家的亲属。来者多为姑姑、嫂嫂等人,她们各带礼品或食品来到新郎家举行认亲仪式。新郎家设宴款待,男女双方彼此相识,相互问安敬酒,充满着热情洋溢的景象。
一个男子同时和几个女子结为夫妻关系的婚姻形式现已废弃。蒙古族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奴隶主或封建王公贵族常以纳妾为俗。
一男一女结合成夫妻的婚姻形式是蒙古族群众历来的婚俗,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抢婚或包办买卖婚姻逐渐被淘汰,男女自由恋爱、自愿结合的新婚俗已蔚然成风。
天葬是牧区盛行的一种葬式,又称野葬或弃葬。人死后,脱掉死者的旧服装,换上新衣或用白布缠裹全身,将尸体放在勒勒车上,赶车急行,尸体掉在哪里,那里就是吉祥的葬地。天葬后,死者的子孙一般49天内不剃发,不饮酒娱乐,路遇行人不寒暄,以示哀悼。
火葬是喇嘛教传入蒙古族地区后出现的一种葬式。为王公贵族、大喇嘛、官吏等人死后所采用。普通人死后,多数不实行火葬,只有患传染病或产妇死后,才进行火葬。火葬次日,由死者家属拣拾骨灰,有的把骨灰撒于山川、江河,有的装入坛罐中埋葬,以示永远悼念。
土葬是农区蒙古族普遍实行的一种葬式。内蒙古西部农业区蒙古族的土葬,与汉族大同小异。人死后(或临终前),家人给死者更换新衣,将尸体放在木板上,用哈达罩其面,等待入殓。入殓时,尸体不能见太阳,一般在黄昏时刻,将尸体从窗户抬出去入棺。停放在院内,一般三至七天内出殡,东部地区蒙古族一般都当天出殡。出殡时死者的长子扛棺材大头,其余子孙抬小头,有的拉在灵车上,有的一直抬到墓地。到达坟地后,用吊绳把棺材放入墓穴。埋葬时,死者的子孙和近亲,围绕墓穴正反各转三圈,并用手抓土向墓穴撒去,然后大家一起铲土埋棺。老年人去世,一般全村的小伙子都来哀悼和参加葬礼。
热情好客,待人诚恳,是蒙古族人民的传统美德。一见客人边握手、边问好:"塔赛奴!"(您好)。客人进入蒙古包后,家庭主妇便向客人双手敬献喷香的奶茶。同时摆上黄油、奶皮子、奶豆腐、奶酪、炒米等食品,供客人食用。客人要住宿,晚饭就是手把肉、美酒、面条或蒙古包子等。客人告别时,全家出蒙古包欢送,祝客人一路平安,欢迎再次光临。现在的农区一般同汉族一样,炒各种菜加美酒招待客人。
献哈达是蒙古族人民的一种传统礼节。哈达是一种礼仪用品。拜佛、祭祀、婚丧、拜年以及对长辈和贵宾表示尊敬等都需要使用哈达。哈达以丝绸为料,一般为白色、浅蓝色和黄色。长度通常为五尺左右,宽度不等。有的绣有"云林"、"八宝"等民间花纹图案。对长辈献哈达时,献者略弯腰向前倾,双手捧过头,哈达对折起来,折缝向着长者;对平辈,双手平举递给对方;对小辈,一般将哈达搭在脖子上。
敬鼻烟壶是蒙古族牧民的一种日常见面礼。鼻烟壶用玉石、象牙、水晶、玛瑙、翡翠、琥珀和陶瓷等制成。晚辈同长辈相见时,晚辈曲身鞠躬,双手捧着鼻烟壶,敬献长辈,长辈用左手接受,闻后归还。同辈相见时用右手相互交换鼻烟壶,双方闻后归还。
火忌,蒙古族崇拜火,认为火神或灶神是驱妖辟邪的圣洁物,所以人们进入蒙古包后,禁忌在火炉上烤脚,更不许在火炉旁烤湿靴子和鞋子,不得跨越炉灶或脚蹬炉灶,不得在炉灶上磕烟袋、摔东西、扔脏物。不能用刀子挑火、将刀子插入火中,或用刀子从锅中取肉。
忌蹬门槛,是蒙古族禁忌之一。到牧民家做客,出入蒙古包时,绝不许踩蹬门槛。农区、半农半牧区的蒙古族也有此禁忌。在古代,如果有人误踏蒙古可汗宫帐的门槛,即被处死。这种禁忌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水忌,也是蒙古族禁忌之一。蒙古人认为水是纯洁的神灵。忌讳在河流中洗脏衣服或向河流中扔脏物。这由于草原干旱缺水,牧民逐水草放牧,无水则无法生存。所以牧民习惯节约用水,注意保持水的清洁,并视水为生命之源。
忌摸头、忌别人打狗、忌产妇住处外人进入探访。病忌,牧民家里有重病或病危的人时,一般在蒙古包左侧挂一根绳子,并将绳子的一端埋在东侧,说明家里有重患者,不待客。
白节,蒙古语称查干萨日(白月、正月),意为新年、春节。古代蒙古人以白色为纯洁、吉祥之色,故称春节为白节。白节在正月初一。过白节是从古代沿袭下来的习俗。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时,就非常重视过白节。腊月三十晚上,全家即穿上节日盛装,欢聚一堂,拜贺新年,彻夜不眠。通常全家老少先烧香拜佛,然后晚辈向长辈献哈达或磕头、敬酒、礼拜。初一清晨,家族亲友开始互相拜年,到正月十五或月底才结束。
祭火,是蒙古族最古老的祭祀活动之一。也就是祭火神、祭灶神。普通农牧民的祭火一般都在农历腊月二十三;贵族和台吉则在腊月二十四。有个别的地方秋季祭火,在婚礼上还要祭火。
祭敖包,敖包是蒙古语,意为堆子或鼓包。祭敖包是蒙古民族盛大的祭祀活动之一。敖包通常设在高山或丘陵上,用石头堆成的一座圆锥形的实心塔,顶端插着一根长杆,杆头上系着牲畜毛角和经文布条,四方放着烧柏香的垫石;在敖包旁边还插满树枝,供有整羊、马奶酒、黄油和奶酪等。祭祀时,在古代,由萨满教巫师击鼓念咒,膜拜祈祷;在近代,由喇嘛焚香点火,颂词念经。牧民们都围绕着敖包,从左向右转三圈,求神降福。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牧民观念的更新,今天的祭敖包,在内容、形式方面都有了变化。
蒙古族还有祭尚西(神树的意思)的习俗。通常是在一棵孤独的神树下,用五颜六色的花布条把树枝装饰得特别艳丽,一位扮装的尚西老人盘膝坐在神树下,男女老少汇聚在周围拜祭尚西,并推选几名主祭人手捧哈达、美酒、奶食品,向尚西老人敬献。仪式结束,便进行蒙古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文体活动。
祭成吉思汗陵,这是蒙古民族最隆重、最庄严的祭祀活动,简称祭成陵。成吉思汗是蒙古民族崇敬的民族英雄,他在13世纪初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国,横跨欧亚两洲,震撼世界,成为"一代天骄"。蒙古民族祭祀成吉思汗的习俗,最早始于窝阔台时代,到忽必烈时代正式颁发圣旨,规定祭成吉思汗的各种祭礼,并使之日臻完善。现今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成陵的成吉思汗祭典,就是沿袭古代传说的祭礼。祭礼一般分为日祭、月祭和季祭,都有固定的日期。祭品齐全,皆供整羊、圣酒和各种奶食品,并举行隆重的祭奠仪式。每年阴历三月二十一日为春祭,祭祀规模最大、最隆重,各盟旗派代表或个人前往伊金霍洛旗的成陵奉祭。
祭苏鲁定,苏鲁定是成吉思汗的军旗或军徽,蒙古民族最珍重的古代文物之一,珍藏于鄂尔多斯高原的成吉思汗陵园内。苏鲁定是成吉思汗远征时所向披靡的旗徽,又是太平无事时的吉祥物。蒙古族在每年阴历三月十七日,都隆重举行祭苏鲁定的仪式。祭祀时,祭桌上摆放了整羊,还有马奶酒、奶食品等供品。参加祭祀的蒙古族群众络绎不绝,各自带着祭品,虔诚地叩拜苏鲁定,借以表达对成吉思汗的敬仰,缅怀成吉思汗的丰功伟绩。
第一节 内蒙古一、 内蒙古概况我国的蒙古族共有480余万人,绝大多数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他分布于黑龙江、辽宁、吉林、新疆、甘肃、青海、宁夏、河北、河南等省区。其中一部分生活在牧区,另一部分生活在农业区。蒙古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世世代代生活在我国北部的大草原上,大部分从事畜牧业,也有一些经营农业或半农半牧。蒙古语属阿勒泰语系蒙古语族,分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3种方言。蒙语文字最初是在回鹘文字的基础之上创制的。蒙古族人多信喇嘛教。二、 蒙古族礼俗(一)节庆 1、大年。蒙古族叫过春节为过大年,农区与汉族相仿,牧区另有自己的特色。大年前家家户户都要置办送亲友的礼物,清扫蒙古包,制作新的蒙古袍、蒙古靴,购置奶桶、毡子、锅盆等用具。从年三十到初五是最欢乐的几天。年三十晚上,全家老小围坐在摆满香喷喷食物并供有祖先名字的矮桌旁“守岁”。午夜,开始饮酒进餐。首先,儿女们要给父母和长辈敬酒祝愿,全家要多吃多喝,剩得越多越好,象征新的一年里吃穿不愁。唯有黄油、红糖、白面混合烙出的大圆饼(新年饼)每人只吃一口,意思是全家永不分离,永久团圆,永远过着甜甜蜜蜜的幸福生活。蒙古族讲究熬年。三十晚上,蒙古包灯火辉煌,马头琴声和歌声不断,通宵达旦。蒙古族拜年一年拜一次,也有拜两次的。初一,天还未亮,男女老少都换上新的服装,晚辈给双亲和老年人叩头、献哈达、敬酒。老人们斟上满满一碗奶,祝愿子女幸福。有些还要全家到寺庙向喇嘛叩头,求活佛保佑。新春期间,男女青年跨上骏马,带上哈达、美酒等礼物,三五成群,挨个地给亲友拜年。拜年途中,男女青年常常利用这个机会赛马,互相追逐,气氛热烈欢乐。2、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蒙古族对火神十分崇敬,认为火神可以赐予人们幸福与财富,把3天叫“日火”,30天叫“月火”,360天叫“年火”。小年正是送火神爷的“年火”日子,因此特别热闹。这天,要在“灶神”龛前烧香,供献牛羊肉、黄油、奶皮、糖果等食物,名为“灶祭”,全家团聚欢乐。晚上,把事先准备好的草或兽粪用火点着,再从各种供品中取一点,投进火堆,全家老少对着火焰向火神爷祷告,名为送灶神。3、敖包祭祀。敖包是蒙古语译音,也叫“鄂博”,是堆子的意思,即人工积成的石堆、土堆,在圆坛之上堆积石头为台,台基上面分成大、中、小3层,重叠成圆锥体,周围涂白土,高几十米,形似烽火台,远望又如尘塔。祭敖包的时间,多在水草丰茂的季节。届时,敖包上插树枝,上挂五颜六色的布条或纸旗,旗上写经文,并请喇嘛来焚香点火、诵经念咒。官民一起围着敖包,从左向右走3圈,祈神降福。祭祀。祭祀礼仪大致有血祭――宰杀自己喂养的马、牛、羊,供奉在敖包之前;酒祭――将鲜奶、奶油、奶酒一滴滴洒在敖包前;火祭――在敖包前点燃干柴堆或动物粪便堆,各户走近火堆念自家姓氏,供上祭品,把“布呼勒马哈”(羊肉丸子)投进火里,火越烧越旺;玉祭――以玉为供品,现在一般用硬币或炒米等物替代玉。敖包礼仪结束后,要举行传统的骑马、摔跤、射箭、唱歌跳舞等娱乐活动。此后,参加娱乐活动的人开怀畅饮,男女青年往往借此机会相见,登高远游,互相追逐,诉说衷情肠。4、那达慕。每年6月至9月份的牧闲季节,蒙古人在草原上举行盛大的民间体育娱乐活动,称“那达慕”大会。届时,周围50公里~100公里的牧民都驱车乘马赶来联欢会。“那达慕”的主要项目为:骑马――参赛者年龄不限,有少年儿童、青壮年,也有老年人。赛程通常为25公里~35公里,终点设在会场。参赛者身着华丽彩衣,头系红绿绸飘带,马不着鞍,人不穿靴袜。比赛开始,参赛者跃马竞驰,争先恐后,沿途观众欢呼,膝盖以上任何部位着地都为失败。报名不分民族、地区,不限年龄,不限体重。比赛时,由裁判安排对手,实行单淘汰制,一跤定胜负。摔跤手的服装上衣用牛皮制成,上边钉满银钉或铜钉,后背中间有圆形眼镜或吉祥之类的字,下身穿肥大白裤,外套秀有各种动物和花卉图案的套裤,腰间系有红、蓝、黄3色绸子做的围裙,脚蹬蒙古靴或马靴。比赛场地简单,只要有一片草坪或松软空地,就可进行比赛。射箭――分静射和骑射两种。弓箭的式样、重量、长度、拉力都不限,一般规定每人射9箭,分3轮射完,以中靶的多少评定名次;骑射跑道为4米宽、半米多深、85米长的一条沟。靶位设3个,第一靶在两米高的木架上挂一个0.3立方米的白色布袋,第三靶是一个等边三角形的白色布袋。第一、二靶位在射手左侧,第三靶位在右侧。射手身着紧身彩袍,背上弓箭,乘马到起跑线。当裁判员发令后,便开始起跑,抽弓射箭。当射中某环时,环把便自动脱落,观众不断喝彩助威。除上述活动之外,那达慕大会还是物资交流大会。夜幕降临,草原上飘荡着悠扬动听的马头琴声,年轻人跳起欢快的舞蹈,老人们围坐在帐篷前,品味着香甜的奶茶,谈论着美好的生活。(二)礼仪蒙古族人性格豪爽,并很讲究礼节。对长者很尊重,也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他们热情好客,有客人到总是出帐篷迎接。客人进帐应从左边走,入帐后席地而坐。他们往往用“艾拉克”(酸马奶)招待客人,而且客人必须一饮而尽,以表示对主人的尊重。尽管有些食品客人吃不惯,也不能坚拒,应尝一尝,并点头称是以表示谢意。蒙古人很尊重长者,接受长者赠予的东西,必须屈身去接或跪下一条腿伸右手接。常见礼仪有:1、蒙古族传统礼节主要有献哈达、递鼻烟壶、装烟和请安等,现今又增加了鞠躬礼和握手礼。2、热情好客,在请客人进入蒙古包时,总是立于门外西侧,右手放在胸部微微躬身,左手指门,请客人先行。3、客人就座后主人按浅茶满酒的礼俗热情献上奶茶和美酒,并用哈达托着献给客人4、待客人的佳宴有手抓羊肉和全羊席。接待贵宾或喜庆时要摆全羊席,有烤、煮全羊两种。5、送客时,主人要送客人至包外或本地边界。如骑马,主人还要扶客人上马,并说“再见”或“祝一路平安”等语。当目送客人走出一段后,主人才返回住处。6、送任何礼品,都要成双成对。送接礼品、敬茶敬酒均要用双手,以示尊重;不应用单手,更不能用左手。(三)习俗在居住习俗方面,蒙古族居住的房屋大体上分4类:喇嘛庙宇,一般选择在风景优美的地方,砖瓦木石,结构类似清代宫殿;王爷府第,王公贵族居住的地方,和喇嘛庙一样壮观;蒙古包,砖块木料构成,为草原牧民主要住房;汉式房屋,为牧区、半农半牧区人居住。蒙古包分为用于牧区的可移动式蒙古包和半农半牧区使用的固定式蒙古包。“勒勒车”是蒙古人主要的传统交通工具,用以拉水、搬家、运送燃料及婚丧嫁娶。车轮直径1.45米,轴轮多用桦木做成。蒙古族服饰大体分为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4个主要部分。首饰十分讲究,逢年过节、探亲访友、喜庆宴会时穿着用珍珠、玛瑙、宝石、金银装饰的首饰,平时牧区女子多用红、绿等长绸带把头缠上。男女冬季多戴尖顶大耳的羊皮帽,夏日多戴前进帽。蒙古人不分男女老幼都喜穿长袍。这种袍子宽大袖长,下端左右不分岔,领子较高,钮扣在右侧。领口、袖口、边沿常用漂亮的花边点缀。男子喜欢蓝色、棕色;女子喜欢红色、绿色、紫色。夏季穿颜色较浅的单夹袍;冬季老羊皮做的深色袍子。腰带是穿蒙古袍时所必备的,通常用面料绸缎做成。靴子分布靴和皮靴两种:布靴由厚布或帆布制成,柔软轻便;皮靴用牛皮、马皮或驴皮制成,便于防寒防水。牧民四季离不开蒙古靴。蒙古族在饮食方面,牧民以牛羊肉和奶酪为主食,城乡居民以米面为主食。面食喜欢做成包子、饺子、蒙古面饼等。一般每日三餐,早餐为奶茶、馍馍和酥油,午餐一般,晚餐多吃肉。喜欢饮用砖茶沏泡的浓茶,喜欢喝烈性酒。蒙古族的婚姻习俗为:一夫一妻,同一血缘男女不能成婚。旧时婚姻多由父母做主,通常由男家派媒人带哈达、美酒等到女家说媒,如女方同意,即可订婚。结婚时,由喇嘛选定良辰吉日。结婚那天,男家在所住蒙古包附另设一新包。清晨,拳郎媒人、伴郎陪同下,跨上骏马前去迎亲。来到女家,女方仍不开门,女方的蒙古包闭门里唱民歌发问,伴郎要用民歌对答如流,伴娘才请男方入门。新郎进门先向佛像叩头,再向新娘的父母献哈达、烧酒等礼品,向亲友呈箅烟壶问安。然后,新娘在送亲的祝酒歌声乘马围蒙古包绕行3圈,向父母姐妹告别,在女家亲友陪送下到新郎家。迎亲路上,男女双方要互相追逐嬉戏,抢先到家。迎亲到家,先在蒙古包外环绕3圈,下马后拿着马鞭,双双通过两堆旺火,表示对爱坚贞不渝,也表示对新人消灾避邪、兴旺发达的祝愿。进入包内,新郎、新娘向佛像和新郎父母跪拜,接着新娘同新友一一相见,互献哈达、赠品或交换鼻烟壶。礼毕后,紧接着举行宴会款待新友。蒙古族葬礼极为简单,一般不设灵堂,没有供品,不穿孝服,不烧纸钱,不给亲友通讣闻。旧时一般请喇嘛念经。葬式大体有野葬――又称天葬,即人死后,用白布裹身,放在荒野里,任狐狼鹰犬鸟兽啄食。野葬后,子孙在49天或百日内不剃发、不饮洒、不作乐,遇宾客不寒暄,以示哀悼;火葬――给死者全身缠上白布,涂上黄油,请喇嘛念经超度,然后将尸体投入烈火焚烧。焚烧后,往往拣拾骨灰,和以麦粉,制成人形,存于喇嘛庙的宝塔,或送五台山的灵域,以示成佛,土葬――亦称棺葬,多是农区的葬法,牧区王公贵族也用此法埋葬。蒙古人也信奉藏传佛教。蒙古牧区以肉食为主,主要是牛羊肉,也吃猪肉、鹿肉和羊肉等。自食和招待客人常用手扒肉(一种不加盐和其他佐料,原汁煮熟的肉);招待贵客用整羊席,其中请客人吃羊和羊尾巴是最隆重的招待。饮料是用马、牛、羊奶做成的奶茶,还有泡子酒(用小米酿成)和奶子酒等。农业区以粮食为主,主要以面食类的馍、面条、饺子、炒面等为食物。炒米是他们喜爱的食品,拌上酸奶和白糖,吃起来非常清香爽口。(四)禁忌1、路过蒙古包时,要轻骑慢行,以免惊动畜群。进蒙古包以前要将马鞭子放在门外;如带入包内,则被看作是对主人的不敬。进门要从左边进,入包后在主人陪同下坐在右边,离包时也要走原来的路线。2、出蒙古包后,不要立即上马上车,要走一段路,待主人回去后,再上马上车。3、主人要躬身端出奶茶客人应欠身双手去接。4、锅灶不许用脚踩碰,不能在火上烤脚,否则等于侮辱灶神。5、蒙古包里有了病人,在包前左侧缚有一条绳子,绳子的一头埋在地下,表明主任不能待客,来访者就不应进门。6、不吃鱼虾等海味以及鸡鸭的内脏和肥猪肉,也不爱吃青菜和糖、醋、过辣及带汤汁的菜肴。第二节 回族一、回族概况回族共有860余万人,在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仅次于壮族。不仅人口多,而且分布广。全国2000多个县、市中、几乎都散居着回族。比较集中的地区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其他分布较多的是甘肃、河南、河北、青海、山东、云南、安徽、辽宁、新疆,从而形成了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世纪以来,少数波斯人和阿拉伯人、古代中亚细亚人久居中国,在与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长期相处过程中,经过融合、发展而形成了回族。回族语言逐渐习惯于以汉语作为本民族的共同语言。深受阿拉伯、波斯等传统文化的影响,又吸收汉族文化是回族文化的特色,但在共同心态、经济生活、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方面回族仍表现自己的特色。二、回族礼俗(一)礼仪 回族人信奉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对穆斯林(伊斯兰教教徒)的日常生活做了种种规定,伊斯兰教的教规和民族习俗已经融合,不论是否信教,其礼节礼仪都明显地表现出伊斯兰的特点。有念经、礼拜、封斋等仪式,还要缴纳“天课”(宗教税)。在礼俗方面,有尊敬长者;禁止用食物开玩笑;不用禁忌的东西做比喻;禁止背后议论别人的短处;外出必须戴帽,不能露顶等等。最普通遵守的礼仪规范是(1)尊敬长者;(2)讲究卫生,室内洁净,饭前便后要洗手;(3)阿訇是清真寺主持教务的人,极受穆斯林及回族人的尊敬。当他们在祈祷时,千万不要打扰他们。(二)节庆 中国回族同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东乡族、撒拉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保安等民族一样,均信仰伊斯兰教,其节日都与伊斯兰教有关。1、开斋节。伊斯兰教规定,教历九月一日至十月一日为斋月。在斋月里,人们只能在每天日出前和日落后进食,整个白天不得吃饭、喝水,称守斋。此外,还要清心寡欲。斋期满之日,即伊斯兰教历的十月一日为开斋节。这天,所有虔诚的穆斯林要沐浴更衣,身着节日盛装,到清真寺做礼拜,走亲访友,互相祝贺,互相馈赠礼品。2、古尔邦节。俗称“献牲节”、“忠孝节”,是信仰伊斯兰教民族的共同节日。按伊斯兰教规定,每年教历十二月上旬,教徒需履行宗教功课,在最后一天(十二月十日)宰杀牛羊共餐庆贺。 在中国,每逢节日,穆斯林除参加沐浴会礼、前往清真寺听教长宣喻教义外,人人身着盛装,走亲访友,互相祝贺、馈赠礼物。3、圣纪节。圣纪节也称“圣忌节”、“冒路德节”是纪念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诞辰和逝世的纪念日。相传穆罕默德诞辰和逝世都是在伊斯兰教历的三月十二日,广大穆斯林为了纪念伊斯兰教对穆罕默德创教的功绩,在他诞辰和逝世的这一天举行集会,以后便逐渐演变成为伊斯兰教的重要节日。节日活动多由清真寺主持。届时,穆斯林们穿戴整齐,到清真寺沐浴、更衣、礼拜。节日主要内容有颂经、赞圣、讲述穆罕默德的历史等。有的地方还宰牛杀羊,举行会餐活动。(三)习俗 回族人民非常讲究卫生,饭前饭后都要洗手。回族的主食为蒸馍、包子、饺子、馄饨、汤面、牛羊肉泡馍和油炸食品等;副食中的肉类为牛肉、羊肉、鸡鸭和有鳞的鱼类;蔬菜大部分都爱食用。回民喜欢喝茶。华北地区回民喜欢喝茉莉花茶,西北地区回民喜欢喝砖茶,西南地区回民以饮用红茶和花茶为主,东南地区回民多饮清茶。饮酒则一般不是他们的嗜好。在习俗方面,回民受汉民族文化强烈影响,衣着已与汉族相近,但仍保留自己的特色。妇女头戴圆口帽,搭盖头,一般把头发、耳朵、脖子都掩盖起来。盖头有少女、媳妇、老妇之分:少女戴绿色的,媳妇戴黑色的,老妇戴白色的。服装为右大襟短上衣,着长裤。年轻人喜欢在前襟,胸前绣花,在衣服上镶色、滚边。男人头戴白色或黑色无沿小帽,又称“礼拜帽”,上着对襟短上衣,穿白长裤、白袜子,喜欢在白衬衣外套坎肩。回族男子很注意胡须的修饰。回民对肉食的选择比较严格,只吃反刍类畜肉如牛、羊、驼肉和食谷类的鸡、鸭、鹅肉及带鳞的鱼类,不食用自死的禽畜和畜血。回民喜食各种富有民族风味的传统小吃,如味美汁浓的清汤羊肉、羊羔肉、牛羊肉夹馍、羊杂碎汤、酿皮、白水鸡、切糕等,爱吃各种油煎食品,最常见的有油香和馓子。馓子条细心空,焦脆香酢,入口即碎。回民家里盖碗茶很有特色,种类有红糖砖茶、白糖清茶、冰糖窝窝茶及“八宝茶”。“八宝茶”里面放有花生、柿饼、红枣、核桃仁、芝麻等脯佐料,揭开碗盖,香气四溢。回族人举行婚礼前两三天,男方要给女方家送去蒸馍、羊肉,叫“催妆礼”。结婚那天,男方要去接新娘,新娘全家人送亲。新娘被送到男方家门时,新郎要围着喜车转一圈,然后将新娘及全家人迎进大门。从大门到新房门,新娘要由新娘的哥哥或舅舅抱着走进新房。两家客人互道过“色拉日”后,举行念“尼卡哈”仪式。仪式结束后,新娘、新郎进入洞房,新郎揭去新娘红盖头,互相交换礼物,并要用喜糖、核桃、喜枣撒向前来贺喜的客人,称“撒喜”。晚饭后,客人开始闹洞房由一人当即司仪,出点子,让新郎、新娘表演节目。3天后,新郎陪着新娘“回门”(回娘家)。丧葬习俗方面,回族实行土葬。出葬前,要洗净全身,叫“着水”然后用写有经文的大小两块白布(叫“开凡”,女性多用一块)裹身,口、耳、鼻、眼、额头、手脚处要放冰块、麝香。然后移入“塔布匣子“(清真寺内专送亡人的公用木匣),由亲人抬到清真寺,再由阿訇率领送葬者举行“站礼”仪式。仪式毕即抬往墓地。坟坑深两米,直坑两壁再挖一个偏洞(热合提),上圆下方,高约1米。将亡人头北脚南,面向西放入洞后,用砖封住洞口(热合提门),然后填平深坑,地面堆成鱼脊形坟堆。入葬时,阿訇诵经,葬后3天、7天(头七)、月斋(1个月)、“四十”、“百日”、“周年”一般在家请阿訇诵经。主麻日、开斋节、古尔邦节,亲人要到坟上悼念亡人。(四)禁忌 1、回族人忌吃猪、驴、狗肉以及凶猛禽兽的肉和无鳞鱼类。2、谈话时忌讳“猪”字或同音字。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也都不养猪,禁止与猪肉有关的食品上桌。3、忌讳将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成员与其他民族成员混坐于餐桌前,端菜时不宜从其旁边走过。4、回族人外出戴帽子,忌露顶 5、忌别人在背后议论其民族风俗。6、可食用的畜禽,不能随随便便拿来即食,必须经过阿訇宰杀,然后方可进食。反之,就是对真主的不恭,要受到严厉的惩罚。7、回族人在家宴客,还忌主人陪客,通常请族中男性长者或亲朋好友作陪。这些禁忌在其他穆斯林民族的家庭中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 8、严格禁止用食物开玩笑;不能用忌讳的东西作比喻,如不能说某东西像血一样红。9、禁止在背后诽谤别人或议论他人短处。10、反对赌博、游手好闲等。11、忌用左手递送物品。第三节 维吾尔族一、 维吾尔族概况“维吾尔”是民族自称,系团结和联合的意思。史书上曾有“袁纥”“回鹘”“畏兀儿”等不同称谓。这个古老的民族主要聚居在我国西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水稻、玉米和棉花。语言系阿勒泰语系突厥语族。文字用阿拉伯字母的拼音文字,共和国成立后创制了拉丁化新文字,现在新旧文字都在使用。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从11世纪起,维吾尔族就有不少书面文学巨著流传下来,如玉素甫?哈斯?哈吉甫的叙事长诗《福乐智慧》、穆罕默德?喀什葛尔的《突厥语词典》等都是不朽之作;流传广泛的阿凡提的故事是民间文学的代表;维吾尔族民族乐器有弹拨、吹奏、打击乐等20种之多;舞蹈轻巧优美,以旋转快速和多变著称。“赛乃姆”是最普遍的民间舞蹈形式。正在发掘整理的“十二木卡姆”则是民族音乐的不朽之作。二、 维吾尔族概况(一)节庆 1、肉孜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是维吾尔族的盛大节日。每逢节日,不分男女老少都尽情地跳起“赛乃姆”(一种群众性的集体舞)。家家都吃着香甜的“普鲁”,男女老幼都喜欢戴四楞小花帽,这是维吾尔族特有的标志之一。2、“古尔邦”节,是伊斯兰教传统的年节,于每年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举行。“古尔邦”节,又称“宰牲节”。顾名思义,是具有宰牲献祭特色的节日。“古尔邦”节在阿拉伯语中称为“尔德?古尔邦”。也称为“尔德?阿祖哈”。“尔德”即“节日”,“古尔邦”含有“牺牲”、“献身”之意。传说古代阿拉伯人的始祖易卜拉欣,受伊斯兰教真主安拉的启示,要宰杀自己的儿子伊斯玛仪勒以表示对安拉的虔诚。当易卜拉欣尊命执行而举起刀的一瞬间,安拉派特使牵着一只羊匆匆赶到,命令以宰羊代替献子。从此,就在阿拉伯民族中形成了每年宰牲献祭的习俗。伊斯兰教产生后,以先知易卜拉欣为圣祖,并把伊斯兰教历、太阳年十二月十日定为“古尔邦”节。“古尔邦”节是伊斯兰教重大的节日。节前家家户户打扫得干干净净,忙于宰杀牛羊,精制糕点。节日这天,穆斯林门便沐浴礼拜。凡经济条件许可的穆斯林都要宰牲,接待宾客,馈赠亲友。这些穆斯林在清真寺里集中,彼此握手、拥抱,互相祝福;然后由教长带领,边诵赞词边步入寺内大殿,举行节日会礼,观看宰牲仪式,听阿訇朗诵《古兰经》。有的成群结队,到亲友家中拜访,主人按照传统的礼节,摆出丰盛的筵席,大家同食羊肉、油食糕点和瓜果等,亲密畅谈。盛装的青年男女尽情地在庭院、广场上载歌载舞,从白天直到深夜,沉浸在无比的欢乐之中。(二)礼节 维吾尔族人很讲礼貌,对长者很尊敬,走路、说话、就座、就餐等,都先礼让长者。维吾尔族人在与亲朋好友见面时,必须握手问候,互道“撒拉木”,意思是“你好”或“你们好”。城市中有一定身份者和知识分子多用右手扶胸,躬身后退一步说:“亚克西姆赛斯”。汉族人与维吾尔族人相见时,只要握手即可。维吾尔族人总是请客人坐在靠大墙的一边,以表示尊敬。吃饭时,客人应跪坐,一表示对主人的尊敬。主人一般请客人动手先吃,出于礼貌,客人应回让主人。维吾尔族人热情好客,有时喜欢送一些吃食给服务员。如果服务员坚决拒绝,他们会不高兴,因此婉言拒绝不行时,要用双手接受,忌用单手接东西。1、维吾尔族人十分重视礼貌,在路上遇到尊长或朋友,或平时待人接物时,习惯将右手按在胸部中央,然后把身体向前倾30度,并连声道“您好”。2、老人吃饭或到别人家做客,常用手摸脸做“都瓦”(一种祝福的 宗教仪式),有时握手后也做“都瓦”。3、家里来了客人,全家都自觉地跑来欢迎,然后女主人用盘子把茶水端上来。人们端茶和接受物品都用双手,以示尊敬。4、讲究卫生,常喜欢在自来水龙头下直接冲洗手脸。到维吾尔族家里做客,进门前和用餐前女主人都要用水壶给客人冲洗双手,一般洗3次。习惯一人专用茶杯,住宿期间也不要更换。当第一次给茶杯时,须当着本人面,将茶杯消毒后才便用。四、习俗:在习俗方面,维吾尔族人居住的房屋是方形的,开天窗,屋顶平坦,可凉晒瓜果和粮食。室内砌实心土炕,高约0.3米,供起居坐卧。墙上开壁龛,内置食物和用具,有的壁龛还精心构成各种几何图案,以石膏作装饰。喜欢在墙上挂壁毯。冬季以火墙取暖,靠墙一边是待客的上座。住房多成院落,方形,大门忌朝西开。庭院十分洁净,多栽花木、葡萄、葫芦及果树。服饰方面一般都穿棉布衣。男子穿长袍,称为“袷袢”,右衽斜领,无钮扣,用腰带式长方巾扎腰。城市妇女多穿西式短上衣和裙子,农 女多穿宽袖连衣裙,外套团体色对襟背心。不论男女老少,都喜爱戴四楞小花帽,称为“尕巴”。妇女多喜欢耳环、手镯、项链等装饰品,喜欢眉染指甲。画眉毛多把左右两条连成一线。少女以长发为美,将头发梳成十几条长发辫。婚后一般改梳两条,头上别一新月形梳子作装饰。也有把双辫盘成发髻的。在饮食方面,面粉、玉米和大米现已成为维吾尔族人民的日常主食。他们喜欢喝奶茶、吃馕,喜食拉面和包子。最具民族风味的食品是烤羊肉串和“抓饭”。“抓饭”以羊肉、羊油、胡萝卜、葡萄干、洋葱和大米做成,是节日和待客不可缺少的食品。除了烤馕和奶茶外,包子、抓饭、点心都离不开果肉、果仁。据说,维吾尔族人每年食用的干鲜瓜果平均达到50公斤―100公斤。按维吾尔族人的婚俗,男女相爱,先举行订婚礼,再举办结婚典礼。订婚礼比较简单,结婚典礼则十分隆重、热闹。结婚典礼中,先在女方家中举行“迎娶仪式”,由神态庄严的主婚人大声询问男女双方愿不愿意娶(嫁)对方,得到肯定答复后,主婚人则将两小块馕在碗里醮点盐水,分别赠与二人。新郎、新娘双手接过礼品,当场吃下,表示从此同甘共苦、白头偕老。在男方家最热闹的要数“揭盖头仪式“。仪式于晚完宴后在新房里进行,此时年长的客人多已离去,新房内挤满嘻嘻哈哈的姑娘和小伙子,以新婚夫妇为中心,告别是针对新娘,不停地逗笑、嬉戏,直到有人突然将新娘盖头的轻纱揭去。尔后,人们伴着轻快的舞曲翩翩起舞,以示祝福。新娘、新郎也在众人邀请下跳起热情奔放的维吾尔族双人舞。人们欢歌漫舞,直至更深夜阑方尽兴而归。在丧葬习俗方面,维吾尔族实行土葬,不用棺材。人死后用白布裹尸,用移尸木匣抬到挖好的墓地入葬。人死后的7天、40天和1周年都要举行悼念活动和散“乃孜尔”(请人吃饭、念经的活动)。维吾尔族人对墓地(麻扎)十分重视,不许从墓地上取土,不许在墓地内拉土做肥料,更不许牲畜在墓地内乱跑。维吾尔族的主食有馕(用玉米饭或在粉制成的圆形烤饼,有时还要加上肉、蛋和奶油),节日待客常用帕罗(用羊肉、清油、胡萝卜、葡萄干、葱和大米做成的食品,即手抓饭),还有包子、馄饨、面条和玉米粥等。副食有羊、牛、鸡肉以及各种蔬菜。炒菜必须加肉,做素菜者极少,有“无肉不算菜”的习惯。一般地说,每日三餐早吃馕、喝奶茶;午餐食各类主食,并以副食助餐;晚餐和早餐相似,有时也吃副食。饭前饭后必须洗手;吃抓饭时,预先还要剪指甲。饮料方面一般喜欢各种奶类和奶茶(砖茶熬开后加牛奶)或清茶,还爱喝葡萄酒,且酒量颇大。(三)禁忌(1)禁区食猪、驴、狗、骡肉,自死的牲畜一律不吃。(2)吃饭时不能随便拨弄盘中食物,不能随便到锅灶前,不要剩食物在碗中。饭毕有长者领做“都瓦”时,忌东张西望或立起。(3)衣忌短小,上衣一般过膝,裤脚达脚面,最忌户外着短裤。(4)屋内就座时应跪坐,忌双腿直伸、脚朝人。(5)忌睡觉时头东脚西,故在安排客房、安放卧具与枕头时宜特别注意。维吾尔族人睡觉忌头东脚西,忌别人随意挪动和翻看他们的东西,忌当面模仿和取笑他们独特的习俗和衣饰。同维吾尔族 人在室内交谈,禁忌叶痰、擤鼻涕、打哈欠,尤其是忌伟放屁。否则,便认为是对人的极大不敬。接拿维吾尔族人送的东西时,要有双手,忌用单手,尤其是忌左手接拿。在维吾尔族人家做客,进餐时,忌讳随便拨弄盘中的食物,不要随意靠近锅灶。如果吃抓饭,食前要洗手。一般是洗三下后,用手帕揩干,禁止不擦手,否则,是对主人的不敬。与他人共吃一盘食物时,忌讳将掉落的食物再放入盘内。
扫描下载客户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辟邪的东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