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co2放在瓶子里放入水中慢慢co2溶解度好用吗

熟悉常见的化学仪器,了解它们的名称;甲装置是可以加热的装置,实验室中可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然后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的特点选择收集方法;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反应结束后,给冷却的试管加水过滤得到的黑色粉末是二氧化锰,它可以作为催化剂与过氧化氢溶液反应生成氧气;气体跑出收集不满,考虑本题,想法堵住向外溢出的漏斗口即可根据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考虑,分液漏斗的作用能控制反应;.根据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使澄清石灰水[主要成分]变浑浊的性质判断试管内的现象,并据此写出反应式.二氧化碳的性质及溶于水,和溶液的酸碱度的测定方法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熟悉常见的化学仪器,了解它们的名称.图中是酒精灯,是锥形瓶.故答案为:酒精灯;锥形瓶;甲装置是可以加热的装置,实验室中可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方程式是:;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并且不易溶于水,我们可用排水集气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随氧气流进入导气管,堵塞导气管;加热高锰酸钾的反应结束后,产物有,,.其中的被收集,可溶于水,在加水,搅拌,过滤后,只剩下不溶于水的黑色粉末.实验室中常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反应方程式是:.故答案分别为:,排水集气法(或向上排空气法),,催化作用;由于该装置中漏斗与空气通着,气体从漏斗口溢出,而收集不满二氧化碳;所化装置只要切断气体向外溢出的路径即可;分液漏斗的作用是可以控制滴加稀盐酸的速度,即控制了反应速度,还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时,可观察到试管里产生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产生沉淀后继续通入二氧化碳,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沉淀溶解变成澄清溶液,因为生成的沉淀会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了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酸碱度测定的方法是: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被测试的溶液,滴在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看与哪种颜色最接近,从而确定被测溶液的.根据便可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由,溶液呈碱性,因此猜想溶液呈酸性,不成立;往沉淀溶解变成澄清溶液里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碳酸氢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泡冒出,因此猜想反应生成了碳酸氢钙,成立;故答案为:白;
;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好方法.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把一小片试纸放在一块干净的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沉淀溶解成澄清的溶液沾在试纸上,把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猜想不成立.(填"成立"或"不成立")实验:取沉淀溶解成澄清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稀盐酸(硫酸).
本题考查常见气体的制取与制取装置的选取,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考查知识点全面,而且是我们的常见问题.通过回答本题熟记了常见仪器的名称,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的实验装置的设计方法,二氧化碳的验证方法.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及溶于水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932@@3@@@@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97@@Chemistry@@Junior@@$97@@2@@@@科学探究能力@@@@@@13@@Chemistry@@Junior@@$13@@1@@@@科学探究@@@@@@2@@Chemistry@@Junior@@$2@@0@@@@初中化学@@@@@@-1@@Chemistry@@Junior@@$912@@3@@@@猜想与事实验证@@@@@@96@@Chemistry@@Junior@@$96@@2@@@@对科学探究的理解@@@@@@13@@Chemistry@@Junior@@$13@@1@@@@科学探究@@@@@@2@@Chemistry@@Junior@@$2@@0@@@@初中化学@@@@@@-1@@Chemistry@@Junior@@$994@@3@@@@氧气的制取装置@@@@@@101@@Chemistry@@Junior@@$101@@2@@@@地球周围的空气@@@@@@14@@Chemistry@@Junior@@$14@@1@@@@身边的化学物质@@@@@@2@@Chemistry@@Junior@@$2@@0@@@@初中化学@@@@@@-1@@Chemistry@@Junior@@$1002@@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101@@Chemistry@@Junior@@$101@@2@@@@地球周围的空气@@@@@@14@@Chemistry@@Junior@@$14@@1@@@@身边的化学物质@@@@@@2@@Chemistry@@Junior@@$2@@0@@@@初中化学@@@@@@-1@@Chemistry@@Junior@@$1177@@3@@@@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111@@Chemistry@@Junior@@$111@@2@@@@质量守恒定律@@@@@@16@@Chemistry@@Junior@@$16@@1@@@@物质的化学变化@@@@@@2@@Chemistry@@Junior@@$2@@0@@@@初中化学@@@@@@-1@@Chemistry@@Junior@@
932@@97@@13@@2##912@@96@@13@@2##994@@101@@14@@2##@@14@@2##@@16@@2
求解答 学习搜索引擎 | 请你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b___.(2)\textcircled{1}实验室用甲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用___法收集氧气.\textcircled{2}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___.\textcircled{3}反应结束后冷却,往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搅拌,过滤,得到黑色粉末.该黑色粉末与过氧化氢接触有大量气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黑色粉末在反应中的作用是___.(3)某同学想用右图装置乙制取C{{O}_{2}},广口瓶内的反应进行较长时间后,用燃着的火柴放在集气瓶口,火焰仍不熄灭的原因是___,为解决这一问题,在不改变原有仪器的基础上添加一种仪器,请把该仪器画在图中应该放置的位置.加了该仪器以后,还有一个好处是___.(4)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乙装置制取并检验二氧化碳.装置中分液漏斗的作用是可控制___.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试管里产生___色沉淀,证明C{{O}_{2}}的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若实验过程中一直没有出现证明C{{O}_{2}}生成的现象(装置和操作步骤都正确),则可能原因是___.(5)该小组同学在观察到产生沉淀后继续通入二氧化碳,过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沉淀溶解变成澄清溶液.为了确定沉淀溶解成澄清溶液的原因,小组的同学进行了相关探究.[提出问题]沉淀为什么能溶解变成澄清溶液?[查阅资料]\textcircled{1}碳酸氢钙[Ca{{(HC{{O}_{3}})}_{2}}]溶于水;\textcircled{2}碳酸盐溶于酸,Ca{{(HC{{O}_{3}})}_{2}}与酸反应跟CaC{{O}_{3}}与酸反应类似.[猜想与假设]\textcircled{1}溶液呈酸性;\textcircled{2}反应生成了碳酸氢钙.[实验与结论]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setcounter{fofo}{1}\Roman{fofo}:把一小片pH试纸放在一块干净的玻璃片上,用___蘸取沉淀溶解成澄清的溶液沾在试纸上,把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测得被测液的pH=8猜想\textcircled{1}___.(填"成立"或"不成立")实验\setcounter{fofo}{2}\Roman{fofo}:取沉淀溶解成澄清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___.有气体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猜想\textcircled{2}成立.通过探究得知,生成的沉淀会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了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交流与反思]从探究中你得到的启示或感受是___.请你参与某校学习小组进行的以下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并协助完成相关任务.【研究课题】探究热水壶底部水垢的主要成分【查阅资料】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知道:①天然水中一般都含有Ca2+、Mg2+、等离子.②在加热条件下,这些离子趋于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物质,即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盐、碱等物质的混合物).③碱石灰的化学成分是CaO与NaOH的混合物,可吸收水分和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碳).④有关物质的溶解性如下:物质Ca(HCO3)2Mg(HCO3)2Ca(OH)2Mg(OH)2CaCO3MgCO3溶解性可溶可溶微溶不溶不溶微溶【提出猜想】水垢的主要成分一定含有Mg(OH)2和CaCO3,可能含有Ca(OH)2和MgCO3.【设计方案】(1)甲同学在烧杯中放入少量研碎的水垢,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取上层清液加入Na2CO3溶液,没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水垢中无Ca(OH)2.(2)乙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进一步确定水垢中是否含有碳酸盐的成分.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按下图组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再将50g水垢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并加入足量某酸溶液;②测量一定时间内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③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放入一定量的空气;④再次称量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⑤重复③和④的操作,直至干燥管内物质质量不变,并称得干燥管质量增加了24g.讨论:a.步骤①所加的酸溶液是稀盐酸.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时,装置Ⅰ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CO2.c.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通过简单计算,认为水垢中一定含有MgCO3,理由是假设50g水垢全部为CaCO3,则产生CO2的质量应为22g,而实验测得生成的CO2质量>22g.【实验结论】通过上述探究可知:水垢的主要成分有Mg(OH)2、CaCO3、MgCO3.
解:水垢属于沉淀下来的物质,所以不溶物质一定有,微溶物质可能有;根据加入试剂后没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水垢中无Ca(OH)2,说明该试剂能与氢氧化钙反应产生沉淀,所以属于可溶性碳酸盐,可以是碳酸钠;由于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反应会停止,所以步骤①所加的酸溶液是稀盐酸;本题测定碳酸盐主要是通过碳酸盐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来测定,最后装置内有二氧化碳,要通过空气将二氧化碳排到装置的右端,为了排除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干扰,必须通过一种试剂将空气中二氧化碳吸收;根据直至干燥管内物质质量不变,并称得干燥管质量增加了24g,说明生成二氧化碳24g,假设50&g水垢全部为CaCO3,则产生CO2的质量应为22&g,所以水垢中一定含有碳酸镁;根据开始知道一定含有Mg(OH)2、CaCO3,又根据计算还存在碳酸镁,所以成分为Mg(OH)2、CaCO3、MgCO3.故答案为:【提出猜想】CaCO3MgCO3【设计方案】(1)Na2CO3溶液&&(2)a.稀盐酸&&b.除去空气中的CO2c.假设50&g水垢全部为CaCO3,则产生CO2的质量应为22&g,而实验测得生成的CO2质量>22&g【实验结论】Mg(OH)2、CaCO3、MgCO3根据物质的溶解性考虑沉淀一定含有的成分和可能含有的成分;根据能与氢氧化钙反应产生沉淀考虑需要的物质是碳酸盐;根据硫酸(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的现象不同考虑;本题测定碳酸盐主要是通过碳酸盐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来测定,最后装置内有二氧化碳,要通过空气将二氧化碳排到装置的右端要考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影响,根据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与碳酸镁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大小判断是否含有碳酸镁.当前位置:
>>>鉴别O2、CO、CO2三种气体,可行简便的方法是[]A.将气体分别通入澄..
鉴别O2、CO、CO2三种气体,可行简便的方法是&&&&
A.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B.将气体分别通入石蕊试液C.试验三种气体在水中溶解性&&&&&&&& D.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广东省中考真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鉴别O2、CO、CO2三种气体,可行简便的方法是[]A.将气体分别通入澄..”主要考查你对&&物质的鉴别&&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物质的鉴别
物质的鉴别:   根据不同物质的特性,用化学方法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已知物质一一区别开。鉴别时只需利用某一特征反应,确定某物质的一部分就可达到鉴别的目的。且已知n种,确定n-1种,则余下的既为可知。   鉴别物质常用的方法:(一)、物理方法:“看、闻、摸、溶、吸”等方式进行鉴别。“看”就是要看物质的颜色、状态、形状等,“闻”可以闻某些气体的气味,“摸”可以通过摸容器的外壁,感觉是否有热量的改变,“溶”看物质是否能溶解,“吸”看是否能被磁铁吸引。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氯化铁溶液是棕黄色的、其它常见的物质只要不含Cu2+和Fe3+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一般都是无色的,大理石是块状固体、氢氧化钠是片状固体、氢氧化钙是粉末状固体,氢气和氧气是气体、酒精有是液体(二)、化学方法:就是通过不同的物质在与同一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产生的现象不同把它们鉴别开的方法,它是鉴别物质的常用方法。下面根据物质的构成的特点,分析在化学上常用的鉴别方法。 1、含“H+”的化合物(如HCl、H2SO4)的鉴别方法。(1)用紫色的石蕊试液。酸溶液都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如硫酸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2)用PH试纸。酸(含H+的化合物)溶液的PH&7,如:醋酸溶液的PH&7。 (3)用镁、铝、锌、铁等活泼金属。这些金属与酸反应产生的明显现象是,有无色气体生成。如:Mg+H2SO4==MgSO4+H2↑ (4)用含有“CO32-”的物质,如: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产生无色的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例1:设计实验鉴别两种无色溶液一种是硫酸,一种是氢氧化钠。分析:硫酸是酸性溶液,而氢氧化钠是碱性溶液。所以上述四种方法都可以用来鉴别这两种物质。 2、含“OH-”的化合物(如NaOH、Ca(OH)2)的鉴别方法。(1)用紫色的石蕊试液或者无色的酚酞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含OH-的化合物才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蓝色,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成红色。(2)用PH试纸。含OH—的化合物的水溶液的PH&7 (3)用含有Cu2+等离子的盐溶液,会产生不同颜色的沉淀。例2:有氯化钠、氢氧化钙和盐酸三种无色溶液,怎样实验的方法加以鉴别。分析:以上三种物质分别是盐、碱和酸三类,因此最好用紫色的石蕊试液进行鉴别,变成蓝色的是氢氧化钙,变成红色的是盐酸,不变色的是氯化钠溶液。 3、含“CO32-”的化合物(如Na2CO3)的鉴别方法。最常用的方法是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看到的现象是:加入稀盐酸后有无色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例3:有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两种无色液体,怎样鉴别它们。分析:由于两种溶液都显碱性,所以不能使用酸碱指示剂。可向两种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的稀盐酸,再反生成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4、含有“Cl-”的化合物(NaCl等)的鉴别方法。鉴别含“Cl”的化合物依据的原理是:它与含“Ag+”的化合物结合成AgCl,它是一种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沉淀。例4,实验室里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只知它们是氯化钠和硝酸钠,设计实验鉴别它们。分析:两种无色溶液中的阳离子都是钠离子,没有办法进行鉴别,但可以根据氯化钠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氯化银的沉淀,而硝酸钠与硝酸银不发生反应的原理反两种化合物的溶液鉴别开。 5、含“SO42-”的化合物(如Na2SO4)有鉴别方法。鉴别这类化合物的原理是:SO42-离子与Ba2+离子结合成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例5,设计一个实验鉴别两种无色溶液是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分析:根据上述原理,可用含“Ba2+”的化合物,常用的是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硫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产生的溶液是氯化钠溶液。比照上述方法大家还可以尝试着总结出多种鉴别物质的方法。比如:鉴别含有“NH4+”的化合物常用含有“OH-”的化合物等。还需要说明的是鉴别物质是相互的,比如,前面讲到的可以用含“Ba2+”的化合物鉴别含有“SO42-”的化合物;也可以用含有“SO42-”的化合物鉴别含“Ba2+”的化合物。例6,只用一种试剂通过一次实验就能把硝酸钾溶液、氢氧化钡溶液、氯化钡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鉴别出来。分析:硝酸钾溶液中含有的K+和NO3-在初中还没有学过鉴别的方法,我们可以把它留在最后无现象的物质鉴别出来;氢氧化钡溶液中的Ba2+用SO42-进行鉴别,而OH-可用Cu2+等有颜色的离子进行鉴别;硫酸钠溶液中的Na+目前还没有鉴别方法,但Ba2+能用用SO42-进行鉴别;同理氢氧化钠溶液也可用Cu2+等有颜色的离子进行鉴别。日常生活中一些物质的检定检验方法:(1)鉴别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塑料(聚氯乙烯塑料袋有毒,不能装食品) 点燃后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为聚氯乙烯塑料。(2)鉴别羊毛线、合成纤维线或棉线(采用燃烧法) 点燃,产生烧焦羽毛气味,不易结球的为羊毛线;无气味,易结球的为合成纤维线。燃烧,产生烧纸味,不结球的是棉线。 (3)鉴别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4)鉴别氢气、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先用燃着的木条:使燃着的木条烧得更旺的是氧气,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能燃烧的气体是氢气、甲烷、一氧化碳。进一步检验可燃性气体氢气、甲烷、一氧化碳燃烧后的产物:用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水生成的是氢气和甲烷,无水生成的是一氧化碳;燃烧后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甲烷和一氧化碳。 (5)真假黄金假黄金通常是用铜锌合金伪造的,可用盐酸加以鉴别,如有气泡产生,说明该物质中含锌,是假黄金;也可灼烧,变黑,说明有铜,是假黄金。 (6)热固性塑料和热塑性塑料取样,加热,能熔化的是热塑性塑料,不能熔化的是热固性塑料。鉴别题的解答思路:1. 只用一种试剂的鉴别题:   根据待鉴别的几种物质性质特点,加一种试剂,使各自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加以鉴别。   思路:(1)如果待检验的物质之间有明显的酸碱性差异时,可选用适当的指示剂或PH试纸检验。   如用一种试剂检验盐酸、氯化钠、碳酸钠三种溶液,这种试剂是紫色石蕊试液。 (2)如果待检验的物质之间有较明显的溶解性差异和溶解时的热效应差异,则可用加水使其溶解来检验。   如用一种试剂检验:氯化钠、氯化铵、氢氧化钠、氯化银四种固体物质,这种试剂就是水。氯化钠可溶于水,溶解后溶液温度五显著变化;氯化铵易溶于水,溶解后溶液温度显著降低;氢氧化钠易溶于水,溶解后溶液温度显著升高,而氯化银不溶于水。   (3)如果待检验的物质含有相同的阴离子或大多数相同的阴离子时,可选用加强碱溶液来检验。   如用一种试剂检验:氯化铵、氯化钠、氯化铁和氯化镁四种溶液,这种试剂就是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铵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有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氨气产生,氯化钠不与氢氧化钠反应,无现象发生;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有白色的氢氧化镁沉淀生成。   (4)如果被鉴别的物质中含有相同或大多数相同的阳离子时,可选择强酸为试剂进行鉴别。   如用一种试剂鉴别氯化钠、碳酸钠、亚硫酸钠三种溶液,这就是盐酸或稀硫酸。氯化钠与盐酸或硫酸不反应,无现象产生;碳酸钠与盐酸或硫酸反应,产生无色无味的二氧化碳气体;亚硫酸钠与盐酸或硫酸反应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   (5)如果被鉴别的物质为金属单质和金属氧化物时,可选择强酸为试剂进行鉴别。   如用一种试剂鉴别铁、铜、氧化铁、氧化铜四种固体物质,这种试剂是稀盐酸(或稀硫酸)。铁与盐酸反应有气体(氢气)产生,生成浅绿色溶液;铜不溶于盐酸,无现象产生;氧化铁溶于盐酸生产黄色的氯化铁溶液;氧化铜溶于盐酸生成蓝色的氯化铜溶液。   (6)如果被鉴别的物质有几种含有相同的阳离子,有几种含有相同的阴离子,则要分别考虑区别不同阳离子需要何种离子,区别不同阴离子需要何种离子,然后将这两种离子合起来组成一种试剂。   如用一种试剂鉴别硝酸银、碳酸钠、亚硫酸钠、硝酸钡四种物质,这种试剂是盐酸。因为四种物质中,硝酸银和硝酸钡的阳离子不同,。区别银离子和钡离子可用氯离子;碳酸钠和亚硫酸钠的阴离子不同,区别亚硫酸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可用氢离子,合起来,这种试剂就是盐酸。   (7)还有另一种比较快速地找出试剂的方法。就是将所用试剂的离子重新组成新试剂,如果组合后的试剂答案中有,则一般地就可以认为用这一种试剂可以把这种物质区别开。2. 不用任何试剂鉴别多种物质的思路:   (1)从被鉴别的物质的物理性质上找突破口:  ①闻气味如不用任何试剂鉴别氨水、硫酸钾、氯化镁、碳酸钠四种溶液。可先闻气味,氨水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首先识别出氨水,然后以氨水为试剂,分别加入到另外三种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氯化镁,再以氯化镁为试剂分别加到剩余的两种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的为碳酸钠,不反应的为硫酸钾。   ②看颜色如不用任何试剂鉴别硝酸铵、氯化钡、硫酸铜、氢氧化钠四种溶液。首先观察出显蓝色的是硫酸铜溶液,以硫酸铜为试剂分别加到另外三种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钠溶液,产生大量白色沉淀的是氯化钡溶液,无现象产生的是硝酸铵溶液。   (2)加热法:   如,不用任何试剂鉴别碳酸氢钠、碳酸氢铵、高锰酸钾、碳酸钠四种固体物质,即可加热法。加热时,碳酸氢铵完全分解成二氧化碳、氨气、水蒸气,试管内无任何残留物;碳酸氢钠受热分解有气体产生,试管内留有白色固体碳酸钠;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产生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试管内留有黑色固体;碳酸钠受热时不分解,无现象产生。   (3)两两混合列表分析法:   将待鉴别的物质分别编号,分别以一种物质作为试剂加入到其它物质中去,将产生的现象列表分析。根据每种物质所产生的不同现象,可确定物质的名称。  如不用任何试剂鉴别氯化钡、硝酸银、碳酸钠、盐酸四种溶液,先将四种溶液分别编为A、B、C、D进行互倒实验,将现象列表如下:      然后进行分析:在四种物质中,能跟另外三种物质反应产生沉淀的只有硝酸银,因此B是硝酸银;能跟其中两种物质反应产生沉淀而跟另一种物质反应产生气体的只有碳酸钠,因此C是碳酸钠;而能跟碳酸钠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D必是盐酸;那么A必然是氯化钡。结论为:A是氯化钡,B是硝酸银,C是碳酸钠,D是盐酸。   有时,需要我们判断所给定的一组物质能否不用任何试剂进行鉴别,分析的方法就是用两两混合列表法。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产生的现象是一样的,则不能鉴别。   如上例中如果将氯化钡改成氯化钠则不可鉴别。因为碳酸钠和盐酸分别产生的现象都是与一种物质不反应,与一种物质反应产生沉淀,与一种物质反应产生气体,二者谁是碳酸钠,谁是盐酸,无法确定。   不另加试剂鉴别物质的方法有:第一是观察组内物质是否有显特殊颜色的物质,是否有不溶于水的物质等,将这些物质确定后,就以其作为已知试剂用以鉴别其它物质。第二是将组内物质分别编号,然后分别以一种物质作为试剂加入另外几种物质中,将现象记录下来。如果不能得到各自不同的现象,则这组物质就还需另加试剂才能鉴别。    
发现相似题
与“鉴别O2、CO、CO2三种气体,可行简便的方法是[]A.将气体分别通入澄..”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23302198308235075149049187137163389钠及碱金属
有甲乙丙三瓶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若将甲蒸发掉一半水分,在乙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丙不变,然后分别像甲乙丙三瓶中加入同浓度的盐酸,完全反应后所需盐酸溶液的体积是(北京四中网校-〉名师答疑-〉高一-〉化学) 
  欢迎您!
                        
               
  钠及碱金属
有甲乙丙三瓶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若将甲蒸发掉一半水分,在乙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丙不变,然后分别像甲乙丙三瓶中加入同浓度的盐酸,完全反应后所需盐酸溶液的体积是
  有甲乙丙三瓶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若将甲蒸发掉一半水分,在乙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丙不变,然后分别像甲乙丙三瓶中加入同浓度的盐酸,完全反应后所需盐酸溶液的体积是:
我知道答案是甲=乙=丙
但是为什么
我的生活我的梦
  6451318
NaOHn moln mol NaOH2x mol NaOHx mol Na2CO3(n2x)mol NaOHx mol Na2CO3NaOH∽HClNa2CO3∽2HClNa2CO3∽2NaOH(2007o济宁)(1)某实验小组利用下面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请根据装置回答:①欲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装置是B、G,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②一同学利用装置C验证制得的气体时,未看到浑浊现象,可能的原因是装置可能漏气盐酸浓度过大,影响二氧化碳的性质;③要得到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还应用到装置E;④要吸收反应多余的二氧化碳最好使用装置D而不用装置C,是因为氢氧化钠易溶于水,可以得到较浓的溶液,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2)(5分)小明想利用已有的知识弄清家里化肥的成分,他看到袋中化肥是一种白色晶体,用少量肥料跟熟石灰一起研磨,有浓烈的刺激性气味,初步断定是一种氮肥.为进一步证实肥料的成分,小明将少量肥料样品带到学校进行探究.探究内容现&&&&象结&&&&论实验1:取一定量的肥料放入水中,振荡样品完全溶解易溶于水实验2:取实验1中的部分溶液,滴加石蕊试剂溶液呈红色溶液呈酸性实验3:另取实验1中的部分溶液,滴加氯化钡试剂和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该化肥为硫酸铵①小明家的化肥是一种铵盐,有同学认为盐的水溶液都呈中性,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举例说明.碳酸钠溶液呈碱性.②结合探究过程回答,施用该肥料时应注意不宜与碱性肥料混和施用,以致降低肥效,也不宜长期施用该肥料,以使土壤酸化、板结.
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为固液混合且不需加热的装置,反应原理为CaCO3+2HCl=CaCl2+CO2↑+H2O,二氧化碳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为盐酸,会影响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1中样品完全溶解,说明该药品易溶于水;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溶液显酸性;溶液中加入氯化钡试剂和稀盐酸出现浑浊现象,说明产生的沉淀为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能验证到该氮肥的阴离子为硫酸根离子,说明该氮肥为硫酸铵;盐溶液不一定为中性,例如碳酸钠溶液呈碱性;铵态氮肥会与碱性物质反应产生氨气,降低肥效,另外,化学肥料的长期使用会使土壤板结、酸化.故答案为:(1)①B、G;CaCO3+2HCl=CaCl2+CO2↑+H2O②装置可能漏气;盐酸浓度过大③E④氢氧化钠易溶于水,可以得到较浓的溶液,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2)探究内容现象结论易溶于水溶液呈酸性该化肥为硫酸铵①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例如硫酸铵溶液呈酸性而碳酸钠溶液则呈碱性②不宜与碱性肥料混和施用,以致降低肥效;也不宜长期施用该肥料,以使土壤酸化、板结(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选择的依据为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气体本身的密度、溶解性等物理性质;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含有HCl气体,导致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干燥剂为有吸水性或与水反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氢氧化钠易溶于水,可以得到较浓的溶液,氢氧化钙溶液微溶于水,所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澄清的石灰水用于二氧化碳气体的检验.(2)实验1中现象为样品完全溶解,可以说明该药品易溶于水;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溶液显酸性;该氮肥溶液中加入氯化钡试剂和稀盐酸出现浑浊现象,说明产生的沉淀为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能验证到该氮肥的阴离子为硫酸根离子,说明该氮肥为硫酸铵;盐溶液不一定为中性,例如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化学肥料的长期使用会使土壤板结、酸化,另外,铵态氮肥会与碱性物质反应产生氨气,降低肥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o2在水中的溶解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