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火音乐小航工作室怎么样样?听说他们在音乐教学方面很专业!

百花园中“新”奇葩——黄菲音乐工作室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音乐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实践与探索
上传: 黄菲 &&&&更新时间: 17:57:45
&&国培计划&赣州市音乐一班江帆成果展:
音乐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实践与探索
创新是人类文明的源泉。在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了基础教育中的迫切任务,新课标倡导鼓励音乐创造,要求通过音乐为学生提供自由广阔的想象与创造的空间,丰富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所以音乐课堂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阵地。作为一个小学音乐教师应该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做哪些工作?自己又应具备哪些条件与素质?我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一直思考探索的问题,下面就是我的一些经验积累与心得体会。首先还是从学生方面来说起。
  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都习惯于夸大自己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学生往往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不想去创新,所以教师应让学生用质疑的态度去听去想,这样才可能&出新&比如,有时我上课以前会告诉学生:&这一节课老师保不准会有些错误(故意犯的),谁找出错误就奖励谁。&这样学生就由被动接受转变成了主动探究,而有时我又会问学生:&你还能创编出怎样的音乐小片段?你还能说出哪些这样的节奏?你能再填词歌颂自己的家乡吗&&?&通过以上一系列活动的培养,长此以往学生的创新意识将由此而产生。
  有了创新意识,不等于有了创新胆识,教师应以鼓励欣赏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更不应粗暴地干涉学生的活动,训斥那些发表不同意见的学生,以免让学生再没&胆&创新,记得有一节课,教师问:&&& &&&的节奏模仿什么动物奔跑的声音?很多同学都说这是马儿奔跑的声音。而有一位同学就说:&这是牛儿奔跑的声音。&他的话引起了哄堂大笑,该生也脸红耳赤地等待批评与否定。而我此时耐心地鼓励他:&为什么说是牛儿奔跑的声音?&他回答:&牛儿平时行走和跑步都很缓慢,但是遇到生命危险或被追赶时,也会拼命地扬着蹄子&得得得得得得&地快跑。&回答得多好,是多么难能可贵的想象,这说明他爱思考,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创新。我给予了肯定与表扬,他自豪地坐了下去。我为我保护了孩子的创新胆识而高兴。如果当时我不假思索粗暴地否认了他的回答,可能他再也不敢冒然提出不同于别人的意见,可能就会扼杀了孩子的创新意识。
  二、训练学生创新技能
  鼓励创新,不意味着可以忽略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一味地去追求新奇,没有起码的音乐功底和技能你怎么去为音乐创新呢?创新思维,灵感的突现是在长期的思想劳动过程中孕育长大的,它需要条件成熟、瓜熟蒂落,它需要不断学习,不断积累,所以我在音乐课上从高音谱号、拍号、调号等知识开始循序渐进地巩固学生对音乐知识的了解,从演唱姿势、气息、咬字吐字、表演手型、面部表情等各种音乐技能来着手培养学生的能力,只有掌握了一定技能技巧,有了赏析音乐的能力,有了律动的表演能力&&才能有敏锐的观察问题,发现机会的能力,才能表达出自己的创新。
  三、搭建学生创新舞台
  儿童在音乐方面有异常的灵感和创造能力,教师应在一切可能的情况下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发现机会的能力。
  (一)器乐演奏、伴奏方面的创新思维培养
  在即兴演奏及为歌曲创编伴奏或要求学生利用生活的用品来为乐曲伴奏时,由于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心理感受能力不同,同一段音乐每人所获得的体验不同,所以他们的伴奏及创编往往是多样化的,我不用固定思维去控制它,而是给予了中肯的评价与指正,让他们既学会了演奏技能又积极地参与到了表演中,一激发了创新欲望,发挥了创作的潜能。
  另外,我的音乐课上,在学生摆弄自己带的乐器,从自己胡乱制造的嘈杂音响中获得无限乐趣时,只要不是太过太乱,我一般不训斥而只有一些欣赏,有一点鼓励地看着他们,有时我就想:保不准,这些制造音响的孩子中就会出一个作曲家或者演奏家呢!这个想法我也告诉了孩子们,这是我能给他们的最好的鼓励与期待。
  (二)歌曲学习方面的创新思维培养
  在歌曲教学中,从演唱形式的议论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发表个人意见,也可小组交流,探讨歌曲的形式:对唱、轮唱、领唱、齐唱、独唱等,并尝试着用各种演唱形式来演唱或者选择几种形式联合运用,让学生在交流议论中,选择比较中创编出适合自己适合歌曲的演唱形式,在实践中创新,鼓励个性思维与求异思维。
  在歌曲处理中,让学生根据想象去处歌曲比如在演唱《歌唱二小放牛郎》时,有孩子认为:&正在那十分危急的时候&应处理得快速一些来表明鬼子的逼进与情况的紧急;在《红蜻蜒》的处理探讨中,有的孩子说:&采到桑果放进小篮&应高兴欢快地去唱,表明这个孩子的欢快、劳动的收获。&难道是梦影&应马上低沉缓慢下来,表明童年已逝去了&&这些想象多么细腻,多么富于创意,正应验了那句:&想像堪称创新思维的翅膀一个&。
  在歌曲演唱中,用律动与表演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教会《春夏秋冬》这首歌后我鼓励学生根据歌词&春夏秋冬&四个娃娃,爱捉迷藏来玩耍来想象创演;学生们利用他们丰富的想象、欢畅的表情和动作将春的欢欣、夏的炎热、秋的丰收、冬的寒冷表现得淋漓尽致,将四季更替表达得明确无误。正如恩格尔所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
  (三)乐理知识方面的创新思维培养
  2、鼓励学生用各种手段与方法来表达自己的创新思维在讲解渐强、渐弱记号时,先让学生听音乐,或者听教师发声,再让学生用动作或图形表示,同学们的想象与表达真的很丰富,有的用渐渐蹲下又站起,有的用吹气球大小变化的动作来表示,有的则用图的渐大渐小来表示。我根据这些图形和动作再讲解乐理知识,既让学生印象深刻地掌握了它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名创新型的音乐教师要言传身教熏陶学生,有创造性地使用多种教学模式,改变单一程序化的教学模式,以张扬个性和培养创新思维来设计教学,让学生在情绪激发下进行想象与创造。还要把乐理知识、技能技巧、音乐欣赏等多个方面巧妙地结合,要把音乐与其它学科融合渗透,把音乐课上成综合课,做到唱、奏、演、创等合为一体,使课堂充满生机,百彩纷呈。
  正因为如此,我从不敢懈怠,唯恐自己观念落后,知识欠缺,能力不强而不能担当创新型的教师,所以我订阅业务报刊,及时了解教学最新动态理念,向同行取经学习,同时不断总结反思自己的教学,自觉进修,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勤练舞蹈与乐器等,通过长期的学习与充电来打造自己,为使自己成为一个具创新精神的教师而不断进取。
  美国教育家弗雷塔科说:只有教师拥有教学过程中以自己独特方式寻找自己的道路的时候,教育才能成为艺术,才会有高质量。我正为教育的艺术和高质量而行动着,今后我更将为音乐课培养创新人才而继续努力!
二.请你谈谈,音乐情绪与情感涵盖的内容是什么?
(1)体验和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作出表情或体态反应。
(2)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情感,并能运用音乐表情术语进行描述。
(3)能够感知音乐情感的发展变化,并能简要地表述或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
情绪与情感是审美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它们普遍地存在于感受鉴赏、表现创造等审美活动之中。从音乐美的本质上说,音乐的进行过程,实质上就是情感在音乐的过程中进行着心灵的交流与沟通,品味着人生的酸甜苦辣,感悟着人间的真、善、美。人们沉浸、陶醉在充满情感意味的音乐中,使自己的情感受到洗涤、陶冶。所以说,音乐对培养人的情感有独到的作用。越是具有高艺术价值与高品位的音乐作品,越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越有助于滋润学生亟待浇灌的心田。在音乐教学中,学生欣赏大量的不同情感的音乐,就会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如:优美的情感(旋律流畅优美,速度力度适中),雄壮的情感(旋律雄壮有力,节奏鲜明铿锵),崇高的情感(旋律宽广深情,节奏舒展雄伟),悲伤的情感(旋律徐缓,节奏沉重),欢乐的情感(旋律欢快跳跃,节奏紧凑)等等。
三.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应当如何提高自身学科素质?
音乐教学包括四个方面内容:感受与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相关的音乐文化。
  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使学生享受成功的满足,获得审美愉悦体验,进而使学生喜欢音乐,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从以往的被动变主动,在自由想象的广阔空间里探索、翱翔,在合作中学习成长,同时达到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音乐教学的方法、手段都面临着重大的改革,新的音乐课程必须采用民主的、开放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注重探究的教学方法。新的形势对中小学音乐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一、良好的职业道德
  新课程的最终目的是尊重学生人格,培养身体强健、心理健康、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合格人材。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此,教师的职业道德对学生来说就好比丝丝春雨,有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每一位教师都应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应当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有着强烈的教育事业心和使命感;更应当具有热爱学生的深厚情感。
  (1)热爱音乐教育事业的精神品质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首先要热爱音乐,对音乐有一种特殊的感知,唱歌要有饱满的情绪,欣赏要有浓厚的兴趣,只有教师本身受感动,才能引导学生受到感染,进而达到教学目的;其次,要热爱音乐教育事业,著名音乐教育家缪裴言,虽然未接受过系统的音乐教育,但却非常热爱和喜欢音乐教育事业。他在音乐教育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对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些都缘于他对音乐教育研究的不懈努力,缘于他对教育事业的毕生追求。实践表明,许多教师之所以能够成功,首先是因为他们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愿意为下一代的成长奉献自己的毕生精力,不畏艰辛,不计得失,勤于耕耘,因此成绩卓著,受到人们的尊敬;相反,如果不热爱他所从事的事业,缺乏对事业的责任感,那么他就失去了动力,也不可能胜任培育下一代的责任。
  (2)热爱学生的深厚情感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教师只有以自己的爱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才能搭起师生之间的情感桥梁。当然,这种爱并不是顺从、溺爱,教师的爱体现在公平对待每个学生,体现在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信任、尊重、期望和正确的评价上,它要求教师彻底抛弃只教书不教人,以师为中心的旧观念,而必须树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思想。
  所以,音乐教师要热爱音乐、热爱音乐教育事业和热爱学生,才能使自己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迅速进入角色,发挥最大的创造力,为学生创设愉悦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爱学和会学的能力。
  (3)良好的道德修养
  教师劳动的主要手段是&言传身教&,示范性极强。对于可塑性,模仿性很强的青少年起着直接的影响和熏陶作用,决定了教师在思想、品德和作风上必须成为学生的表率。学生往往是&度德而师之&,教师只有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才能确立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威信和地位。因此,凡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该首先做到。我国历史上许多著名教育家都主张和倡导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而且身体力行。春秋时期伟大教育家孔子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西汉时期教育家董仲舒说:&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在近代,陶行知先生提倡:&教师应以身作则&,&以教人者教己&。教师只有自己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有力地说服学生,感染学生。否则,教师不仅丧失威信,甚至有可能失去教育人的资格。
  二、复合的音乐专业技能
  在音乐学科领域中,&唱、弹、跳&是所有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三大基本功。&唱&即歌唱能力和自弹自唱能力。&唱&在音乐教学中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激励性。歌唱教学是训练学生的音乐感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能给学生带去最直接的美的感受。&弹&即键盘弹奏能力和即兴伴奏能力。只有具备娴熟的、能为各种风格的歌曲伴奏的即兴能力,才能组织好课堂,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跳&即舞蹈表演能力。《新课标》强调师生的互动性,使整个课堂处于一种轻松、愉快、活泼的氛围中。音乐教师的舞蹈表演能力对于小学音乐课堂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抓住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模仿的特点,从而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来引导学生体会音乐、表演音乐,建立一种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音乐是一门技能性较强的学科,因此音乐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
  然而,音乐是一种十分特殊的艺术,它不像图画呈现的是造型艺术,也不像电影戏剧那样是可听可见的综合艺术,而是一种由声音运动作用于人的听觉从而引起联想而获得一个仿佛可以感觉到的形象。因此,《新课标》已经改变了原先以&唱歌、音乐知识与欣赏&为主的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提出了以&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为主的新的内容标准。所以,原来那种能&弹琴、唱歌&就能当音乐老师的观点是片面的。音乐教师除了要重视原来的专业技能之外,还要逐渐掌握合唱指挥、乐器演奏以及音乐创作等复合的专业技能。教师单一的技能是不能满足学生日益膨胀的音乐需求的,同时,一名音乐教师也绝不只是上好课就完事了,他们的任务还在于课外艺术实践。几乎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管乐队、民乐队、鼓号队、舞蹈队、合唱队等等,这些团队组织不仅培养了学生们的专业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而平时指导组织这些活动团体进行排练的任务就不由分说地由音乐教师来承担,如果一名音乐教师不具备鼓号队组建训练能力、舞蹈队编排能力、合唱队组织排练能力等这些复合的专业技能的话,怎么能算的上是一位合格的音乐教师呢?这也是高师音乐教育为啥要开设合唱指挥、舞蹈编导、管乐合奏等专业选修课的原因。
  因此,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在具备扎实的&唱、弹、跳&的专业技能之外,通过自学、培训的方式,努力去探索其它有关的技能领域,使自己成为一名具有复合的音乐专业技能的综合性教师。
  三、广博的知识体系
  (1)教育理论知识
  每个教师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教会学生,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下一代。一位优秀的教师不在于他自身的知识水平有多高,而在于他会不会教。有的老师虽然满腹经纶,但却不能对学生产生有效的教育影响,其主要原因是他们不懂教育的规律和方法,缺乏最起码的教育能力。有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歌唱家,歌唱的很好,但不一定能教人唱好歌;而教师歌不一定唱的好,但能教人怎么唱好歌。&也就是这个道理。音乐教师从事的是音乐教育工作,因此,只有掌握音乐教学的规律,并根据各个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心理特征去组织教学,才能使音乐教学科学化。比如: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人认为钢琴水平达到十级的人,教小孩是绝对没问题的,其实不是这么绝对的,不了解小孩身心发展的规律只会给扼杀他们的音乐天赋,甚至会给教学带来阻力。因此,音乐教师必须具备教育学、心理学以及音乐教育法等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能力,才能少走弯路,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从而提高工作的质量。那种认为不学教育学、心理学,也能教书的想法是错误的。& && && && && && && && && && && &
  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一点一滴积累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适应学生智力发展水平,使自己的教学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只有以科学正确的理论知识作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才会更上一个台阶。特别是现在,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改革在广大实验区的推广,很多地方的应届毕业生都要回当地参加教育局的教师上岗统一考试,即使你是师范类的也不例外,考试内容就是教育学、心理学和公共知识。由此可见,教育理论知识对于教师来说是何等重要。
四.请你谈谈基础音乐教育的任务和特征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美育正式列入教育方针,从而明确了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这对于作为实施美育重要途径的基础音乐教育,无异于扑面而来的春风。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将极大地提高音乐教育实施美育的主动性、自觉性,有利于音乐教育真正地实现以审美为核心。
&&&& 以美育为基本属性的音乐学科,在其教育、教学形式与过程中,与其他学科有着显著的区别,那就是:淡化教育活动中那种赤裸裸的知识传递过程,代之以师生双方主动投入、互相吸引的情感交流活动,并视这种活动本身为教育目的之一。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音乐美,即是一种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基础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质就是情感审美。情与美的这种不解之缘,决定了基础音乐教育的根本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由于受传统学科教育体系的影响,音乐教学很容易产生与音乐审美相悖的现象。诸如从乐谱和音符入手的识谱训练,从时值出发的节奏训练,着眼于音程、和弦的听觉训练等等。这种理性的、枯燥的机械操练,不可能使学生产生审美体验,学生厌烦这类学习是必然的。正确的途径应该是:把音乐教学作为一个审美感知和审美发现的过程。影响音乐审美的要素很多,下面我们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方面作简要分析:
&&&& l.音乐教学内容的审美因素
&&&& 音乐教学内容是音乐教学的依据,是学生获得音乐审美感受和体验的客观条件。因此,选择具有欣赏价值,能够唤起美感的歌曲和乐曲作为音乐教材是极其重要的,它是实现音乐教学审美为核心的基础和前提。
&&&& 音乐教材的审美因素包括:立意美、情境美、音韵美、曲调美、配器美、伴奏美等。比如一首好的歌曲教材总是贴近学生的生活,表达孩子们的心声:或是蕴含着一个美好的寓意,或是抒发一种温馨的心曲,或托出一个美丽的梦幻,或展现一片炽热的情怀。这种立意与情境之美对学生有着深刻的感染力,会使之心灵萌发美的种子。同时,好的歌曲教材还应具备&动听&、&耐唱&的特点,只有优美的曲调,才能产生动人、感人的艺术魅力,使学生听了还想听,唱了还想唱,百听不厌,百唱不烦。这种曲调和音韵美磁石般地吸引着学生,久而久之,自然就形成了&润物细无声&的审美功效。音乐欣赏教材要体现经典性与文献性,展示人类音乐文化的精萃,展示美的结晶。器乐教材&美&的着眼点则在于简洁、洗练地编配方面,通过配器,显示其音色、织体的丰富之美,变化之美、和谐之美。
&&&& 音乐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音乐教材的审美因素,将自己的音乐审美体验积极地溶入对教材的分析、处理之中,形成强烈而浓郁的音乐审美动力和审美渴望。
&&&& 2.音乐教学方法的审美原则
&&&& 音乐教学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有着与一般学科不同的教学方法。主要体现为:从感性入手,以情动人,以美感人,重视教育的潜效应。概括地说,它遵循着下面一些原则:
&&&& (1)参与性原则
&&&& 音乐教学的参与原则的基本涵义是: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创设良好的音乐艺术与教育氛围,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全身心全方位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从而使他们获得音乐审美体验。
&&&& 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在一定程度上,音乐艺术主要还不是一门知识,而是一种内心体验,一种音乐审美愉悦的体验,而没有亲身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的人,是不可能获得这样一种体验的。因此,音乐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在教师启发和指导下学生参与体验音乐的过程,没有学生主体的参与,就难有真正的音乐教学。
&&&& 音乐艺术在很大程度上说就是那种&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仅凭教师口头传授,而没有学生的亲身参与和体验,哪怕是音乐知识、音乐技能技巧,学生也是很难真正理解和掌握的,更不用说对音乐作品的欣赏与再创作了。只有当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与音乐融为一体,自己主动地去探寻、领悟、体验时,对音乐知识技能的真正理解和掌握,特别是对音乐的欣赏与创造,才会成为可能。
贯彻参与原则进行音乐教学,要求教师尽量地把音乐教学过程设计成一个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音乐活动,包括音乐鉴赏活动、音乐表现活动、音乐创作活动等,同时将有关的音乐基本文化知识内容融进音乐活动之中,让学生顺带地学习。在音乐教学的活动中,要确保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是活动的主角而不只是观众,教师是策划人和欣赏者而不是裁判员或评委。教师应为学生的参与活动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把学生从那种听讲式、没有多少移动余地的座位中解放出来。
&&&& (2)情感性原则
&&&& 音乐是情感艺术,音乐给人情感的移入比其他艺术有力得多,能更直接更有力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审美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情感教育。情感,是音乐审美过程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音乐审美感受的动力和中介。在音乐教学中牢牢地把握住情感性原则,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会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使其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享受美感,陶冶淑性。
&&&& 师生之间和谐的情感交流是音乐教学优化审美功效的重要标志。艺术不能容忍说教,审美不能依靠灌输,施教者与受教者凭借音乐审美媒介交流审美信息,这里没有智力教育和道德教育那种权威性和强迫性,教学双方完全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建立这种良好教与学的关系的关键在于施教者,音乐教师应把感情的纽带首先抛向学生,创造一种平等民主,相互交流的教学气氛。
&&&& (3)愉悦性原则
&&&& 音乐作为人类最主要的精神食粮,人们之所以需要它,是因为它能够给人以愉悦,以享受,能使人在精神上产生愉悦和美感。可以说,审美愉悦性,是音乐艺术的本质特征之一。正是因为音乐具有愉悦性,人们才可能在心情舒畅的前提下去主动参与音乐审美活动。所以说,保持学生的良好心境,使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愉悦,这既是音乐教学能否获得成功的一个前提条件,也是音乐教学的目的之一。
&&&& 音乐教学的愉悦性是审美教育发生情感体验和优化效应的心理机制。当学生处于愉悦状态的时候,最有利于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使&学习是一种艰苦劳动&披上一层乐于主动接受的色彩。这种变&苦学&为&乐学&的状况,最适于在音乐教学中体现,这就是所谓&乐(音乐)即是乐(快乐)&的道理。音乐教学方法的趣味化和游戏化,不仅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快乐,而且会使他们对音乐发生浓厚的兴趣,使&要他唱&变为&他要唱&,进而产生持久的音乐学习动力。
&&&& 3.音乐教学环境的审美特点
&&&& 音乐教学环境的审美特点,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听觉环境和视觉环境的优美,二是两者间的和谐。这是创造良好音乐教学气氛和情境的外部条件。
&&&& 音乐是声音艺术,音乐教学的基本手段之一是聆听。音响美,是创造良好听觉环境的关键因素。音质清晰、悦耳的音响给人的听觉带来快感,并诱发美感的产生。而糟糕的音响则使人生厌、烦躁。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力避不良的音响产生,诸如录音机的音量过大,音质过尖,或不等音乐结束就&啪&的一声中断放音,弹奏音律欠准的钢琴、风琴,让学生吹奏由于簧片腐蚀而噪音叠出的口琴&&等。
&&&& 一个美好的视觉环境对音乐教学也是重要的。音乐教室的布置应优雅、艺术化。座位的安排与乐器的摆放应富有新意,诱人遐想。歌片、挂图应具有视觉欣赏的意义。其他教学手段(幻灯、录像、多媒体等)的运用无不应遵循努力创设一个审美气氛与情境的原则。
&&国培计划&赣州市音乐一班江帆成果展:
五.论述新课程条件下音乐教师角色的转变
2002年,国家新课程标准的正式颁布实施,吹响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号角,为中国教育增添了浓重的一笔。对此,我想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与同行们商榷。
一、领会新课标的理念,转变音乐教学观
  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制约着人们的教育行为,影响着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任何教育行为的实施,都必须建立在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基础上。
  一般而言,大多数学生应该是喜爱音乐的,事实也如此。然而,多年来我们的音乐教育却屡屡遭到学生的排斥,&学生们喜欢音乐但却不喜欢上音乐课&的现象屡屡发生,甚至到了让学生觉得&音乐课的教室,简直就是我的刑场&的地步。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音乐教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首先是一种基本素质的教育。它通过教授音乐这门听觉艺术,来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社会生活,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好,具有对音乐美的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和初步的鉴赏、创造能力,教会学生如何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创造生活,从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个性的发展,以达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假如我们能够将我们的教学建立在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价值观念上。通过教学,不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并以此为切入口,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来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创造生活,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使我们的教学更加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因素,更加注重对&人&的培养,还音乐以及音乐艺术的本来面目,展现给学生一个较为宽松的、和谐的、动态的、充满了美感与浓厚人情味的音乐学习的空间。我想,学生们会在教师的引领下步入音乐艺术的殿堂,&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的局面就会得到扭转。也只有如此,音乐教育才能够肩负起培养&人&的神圣使命。
  二、教学实践中,教师角色的定位
  1.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变&指挥棒&为&引导者&。音乐艺术有其丰富的内涵与外延,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艺术形式。由于年龄特征、个性差异、知识层次等因素的制约,学生们对音乐的喜好千差万别。在教学中,教师不应将音乐教育只局限于知识、学科等狭窄的范畴内来理解,而应把&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价值观视为根本,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思想。丢掉传统教育中教师的绝对权威,洞悉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并针对他们的兴趣爱好找准教学的切入口,因势利导,将手中的&指挥棒&变成引领学生探索美妙音乐世界的&引路石&。在这里,教师不再是喋喋不休的说教者,学生不再是教师思想、情感的复制品,课程也不再是纯粹意义上的单一的教材内容。相反,教师能够从学生出发,从学生学习音乐的角度出发,研究解决学生要学什么、怎样学等一系列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也能积极地参与进来,愉快地学习。这样,教师和学生就都成了课程的创造者与开发者,成了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机结合体。
  2.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变&技巧性传授&为&艺术性指导&。审美是完美人性的闪光。审美活动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爱人类、爱自然、爱自己、爱生活的过程。人在审美中,往往把自己最善良最美好的情感,尤其是爱的情感赋予了审美对象。审美意义上的&爱&不同于其他道德意义上的爱,它更丰富、更具有广泛性和深刻性。一个有爱心的人必然是审美感受丰富的人,反过来,审美感受越是丰富的人,越是具有丰富的爱心。一个充满爱心的人必然是美的人,一个充满爱的社会必然是美的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爱心,比培养学生技术上的才能更重要。&技术&教学是短暂的,是容易生疏甚至遗忘的;而&艺术&教学给予学生的则是永恒的,是能让学生终生受益的。音乐教育首先并不完全是为了培养音乐家,而是为了培养人。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避免那些生硬的、繁难的技巧、技能性训练,而应从学生出发,多为他们营造一些发现美、创造美的自由空间,激发起他们热爱美、传播美的热情,从而使美能在学生的心灵中生根、发芽、成长、壮大。
六.请你谈谈,音乐表现要素所涵盖的内容是什么?
&&& 音乐基本要素:音乐的基本要素是指构成音乐的各种元素,包括音的高低,音的长短,音的强弱和音色。由这些基本要素相互结合,形成音乐的常用的&形式要素&,例如:节奏,曲调,和声,以及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织体等。构成音乐家的形式要素,就是音乐的表现手段。音乐的最基本要素是节奏和旋律。
1、节奏:音乐的节奏是指音乐运动中音的长短和强弱。音乐的节奏常被比喻为音乐的骨架。节拍是音乐中的重拍和弱拍周期性地、有规律地重复进行。我国传统音乐称节拍为&板眼&,&板&相当于强拍;&眼&相当于次强拍(中眼)或弱拍。
2、曲调:曲调也称旋律。高低起伏的乐音按一定的节奏有秩序地横向组织起来,就形成曲调。曲调是完整的音乐形式中最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曲调的进行方向是变幻无穷的,基本的进行方向有三种:&水平进行&、&上行&和&下行&。相同音的进行方向称水平进行;由低音向高音方向进行称上行;由高音向低音方向进行称下行。曲调的常见进行方式有:&同音反复&、&级进&和&跳进&。依音阶的相邻音进行称
为级进,三度的跳进称小跳,四度和四度以上的跳进称大跳。
3、和声:和声包括&和弦&及&和声进行&。和弦通常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乐音按一定的法则纵向(同时)重叠而形成的音响组合。和弦的横向组织就是和声进行。和声有明显的浓、淡、厚、薄的色彩作用;还有构成分句、分乐段和终止乐曲的作用。
4、力度:音乐中音的强弱程度。
5、速度:音乐进行的快慢。
6、调式:音乐中使用的音按一定的关系连接起来,这些音以一个音为中心(主音)构成一个体系,就叫调式。如大调式、小调式、我国的五声调式等。调式中的各音,从主音开始自低到高排列起来即构成音阶。
7、曲式:音乐的横向组织结构。
8、织体:多声音乐作品中各声部的组合形态(包括纵向结合和横向结合关系)。
9、旋律:声音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有组织、有节奏的和谐运动。旋律是乐曲的基础,乐曲的思想感情都是通过它表现出来的。
节奏和节拍是音乐构成中的重要因素,在音乐表现中具有重大意义。节奏与节拍在音乐中永远是同时并存的,不可分离的。它们以音的长短、强弱及其相互关系的固定性和准确性来组织音乐。带重音和不带重音的同样时间片断按照一定的次序循环重复叫做节拍。譬如列队行进中整齐的步伐,就充分体现了这点。假定左脚带重音,右脚不带重音,左-右-左-右就是轻-重-轻-重,这就是节拍。
节奏的含意有两种:广义地说,一切协调、平衡、律动都可称为节奏。狭义地说,节奏是音的长短关系。列队行进中变化着的鼓点,体现了音的长短关系,如嘣-嘣-嘣嘣嘣,这就是节奏。在音乐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节奏,叫节奏型。例如交谊舞中的快三步(相当于古典音乐中的维也纳圆舞曲)其节奏型是&蓬、拆、拆、蓬、拆、拆&,用音乐术语说是属于6/8拍子(读作八六拍在乐曲中运用某些具有明显特点的节奏型的重复,使人易于感受,便于记忆,也有助于乐曲结构上的统一和音乐形象的确立,所以它在音乐表现上意义重大。节奏还有一种功能,就是激发听众的情绪,使之不由自主地在身体动作上与音乐共鸣,现代摇滚乐(rock and roll)是一种以极其强烈和粗野的节奏为特点的音乐。它非常迎合青年人喜欢刺激的特性,因而风行全世界。
下面谈拍子问题。用来构成节拍的每一时间片断,叫做一个单位拍。为了构成节拍而使用的重音,叫做节拍重音。有重音的单位拍叫做强拍,无重音的单位拍叫做弱拍。在乐曲中,节拍的单位用固定的音符来代表,叫做拍子。拍子是用分数来标记的。分子表示每小节中单位拍的数目,分母表示单位拍的音符时值。拍号的读法是先读分母后读分子,如3/4拍子读作四三拍。在乐曲中,由上一个强拍到下一个强拍之间的部分叫做小节。把小节彼此分开的垂直线叫做小节线。
由于单位拍的数目和重音的位置的不同,拍子分为几类。每小节有两拍或三拍的拍子叫单拍子。单拍子的特点是只有强拍和弱拍。如2/2、2/4、3/4、3/8等都是单拍子。用同样的单拍子,即两拍子或三拍子,合成序列,因而不只有一个重拍的拍子,叫复拍子,在复拍子中,有几个单拍子就有几个重拍,每个单拍子的第一拍都是重拍。在复拍子中,第一个重拍叫强拍,其它重拍叫次强拍。常用复拍子有4/4、6/8、9/8、12/8等。
在音乐中,各种拍子都有它所特有的表现作用,是别种拍子所不能代替的,如进行曲总是用两拍子,圆舞曲总是用三拍子,两者绝对不能互换。此外,复杂的拍子往往会给音乐赋予特殊的活力,像爵士乐、摇滚乐就是这样的例子。
旋律是音乐的灵魂,是音乐的基础,它体现音乐的全部思想或主要思想。文学家写一本小说,用文字叙述了小说的情节,这个情节比较容易记住,这一方面是由它叙述了现实生活中的事情,另一方面是由于人们可以回过头来重新回忆这个情节。音乐所描述的内容从本质说来总是比较抽象的(某些标题音乐例外),音乐的&情节&只能依靠旋律表达出来,因此,旋律在音乐中似乎相当于情节在小说中的地位。旋律是听众的向导。因此听众在接触一支旋律时,必须能够把它辨认出来,而且以后还要自始至终追随它的行踪。这是对于有理解力的听众的起码要求。如果你听音乐时既不能辨认旋律,又不能追踪旋律,那么你就没有必要听下去了,因为你只不过是模糊地感到音乐的存在而已。
旋律是什么?简单地说,不同的音高和不同时值的单音的连续进行就构成旋律,严格地说,旋律是用调式关系和节奏节拍关系组合起来的,具有独立性的许多音的单声部进行。旋律将所有的音乐基本要素(这里指的是调式、音高、节奏节拍、强弱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完整的不要分的统一体。旋律离开了其它各种音乐要素是不可想象的,因为旋律的表现为和感人力正是通过音乐的各种要素作用和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旋律可分为声乐器乐旋律两种,声乐旋律是供人声演唱的,一般说音域比较狭窄,富于歌唱性是它的最大特点。器乐旋律是供乐器演奏的,它和声乐旋律相比,音域较宽,速度和力度的变化比较大,富于节奏性和技巧性,但歌唱性对器乐旋律的表现来说,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旋律进行的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四种:1、级进。即旋律按照音阶式进行,可以是上行(12345),也可以是下行
(54321)。2、跳进。旋律进行时作三度以上的跳跃称为跳进(135或531)。3、同音反复。相同音连续出现(33221)。4、模进,即不同高度的重复(123,456,654,321)。此外,旋律还可以通过某些手段,使之变化发展,从而扩大了旋律的范围,丰富了旋律的内容。
什么是一个优美的旋律?这是一个不容易回答的问题。作曲技法书会提出一些优美旋律的条件,如在整个乐句或乐段中须保持各音间一定的关系;在结构上有明显的分段;在进行方向与节奏上要有平衡与对比;在结构上要有特征,以便表现清楚的音乐形象。等等。但即使你完全掌握这些法则,也未必写得出一个优美的旋律。有人说,写旋律的才能是天赋的,这话不无道理。一首乐曲的旋律,比之其它音乐因素(节奏、和声等),是最能体现作曲家的风格特点的。音乐听得多的人,往往能从没有听过的旋律大致猜出它是属哪个时期哪个流派的作品,一般听音乐的人,辨认一首乐曲,主要要是依靠辨认旋律。
旋律是连续不断地引导听者自始至终听完一首乐曲的一根线索,听音乐时必须紧紧捉住这根线索,大多数旋律或多或少都是由精心设计的一些次要素材所伴随。不要让旋律被伴随它的其它素材所淹没,要在头脑中把旋律从环绕的一切素材中分出来,必须能够听到旋律。
音有高低、强弱、长短、音色四种性质。音的高低是由物体在一定时间内的振动次数(频率)决定的。振动次数多音就高,振动次数少音就低。一般人耳能够听到的音频范围约为30-17000赫兹。音的长短是由于振动的延续时间决定的,振动延续时间长音就长,振动延续时间短音就短。音的强弱是由于振幅(amplitude)即物体振动范围的幅度大小决定的。振幅大音就强,振幅小音就弱。音色(timbre或tone color)是由发音物体所产生的谐波(harmonic wave)决定的,发音物体的性质、形状不同,所产生的谐波也不同,因而音色也不同。
音的这四种性质,在音乐表现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但音的高低和长短更为重要。以《生日快乐》这首歌的旋律为例,不管用人声演唱或用乐器演奏,小声演唱(奏)还是大声演唱(奏),虽然音的强弱和音色都有了变化,但是仍然很容易辨认出这支旋律就是《生日快乐》。但是,假如将这首歌的音高或音值(长短)加以改变,则音乐形象即受到破坏,人们再也认不出这是原来的旋律了。音的振动状态有规则的,也有不规则的。据此,音被分为乐音与噪音两类,音乐中所使用的主要是乐音,也就是振动状态规则的音;但噪音也是音乐表现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
f3eff3fb0d75d'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 " https://" : " http://");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js%3Fa1a4c2cbbdf3eff3fb0d75d'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沈阳卓亚工作室怎么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