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韩文怎么写祖国的祖字怎么写

已有天涯账号?
这里是所提的问题,您需要登录才能参与回答。
"天涯问答"是天涯社区旗下的问题分享平台。在这里您可以提问,回答感兴趣的问题,分享知识和经历,无论您在何时何地上线都可以访问,此平台完全免费,而且注册非常简单。
爱国者5936是否支持韩文
爱国者5936是否支持韩文
09-08-29 &匿名提问 发布
朝鲜一直生活在中国的羽翼之下,直到19世纪末期,随着日本的入侵,才摆脱中国,继而被日本殖民。其实,现在韩国人说的自己的祖先已经融合到了中华民族里(说白了,就是中国灭了他)韩国现在鼓吹的言论,就是小国心态,他为什么不说柬埔寨的文明是自己传过去的呢?简单,柬埔寨太弱了。谁都愿意傍厉害的角色。韩国人其实在国内也是穷酸,烤肉一个月吃不了2回。要不都跑到望京买房做生意呢。
韩国简史(看看这个隔海相望的邻国)一、远古时代的朝鲜半岛韩国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2333年的“檀君王俭”朝鲜,当时它还处于原始社会阶段,位于我国东北辽宁。但这“檀君王俭”实为中原大陆的少昊氏后裔,与目前的朝鲜族关系不大。 韩人最初居住在贝加尔湖,属于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后来一部分南迁到了今天陕西省韩城县,一部分东迁来到了朝鲜半岛南部,以人数优势同化了当地的原始土著南岛民族,韩人成为朝鲜半岛新土著。 朝鲜族是以南部的诸韩土著为主体融合北部的少部分高句丽土著(扶余人貊貉人)形成的。  朝鲜信史最早见于中国古代文献,如《山海经》把朝鲜平壤以西称为“盖”。朝鲜先祖从古代中国学会了水稻种植、铜铁制造的技术。  公元前1050年,周武王灭商,纣王的叔叔箕子逃到朝鲜,击败当地诸韩土著的各部落首领,当上了朝鲜国王,这是朝鲜半岛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不过这个王朝是汉族建立的不是朝鲜族建立的。不知道箕子为什么没有把甲骨文汉字带到朝鲜?秦汉时期,黑龙江流域有三大民族扶余、挹娄(肃慎人后裔)、沃沮,都是通古斯民族,有图腾崇拜,后来信仰萨满教。挹娄人后来演化为勿吉人(靺鞨族的祖先),生活在牡丹江一带。北沃沮(扶余人后代)生活在今天的珲春全境、双城子和海参崴,最后被勿吉灭掉。北沃沮的南面是南沃沮(也叫沃沮),相距八百里。扶余在今吉林市一带,开国之王朱蒙,降生在白头山天池。公元前86年,从扶余国分裂出东扶余(今吉林珲春至朝鲜半岛西北之间);前18年又从东扶余分裂出百济(南扶余),建国于朝鲜半岛的西南。 前37年,扶余金蛙王喜欢义子邹蒙,而不喜欢太子大索,大索联合其他六个王子合伙谋杀邹蒙,邹蒙逃到纥升骨城(今辽宁桓仁),建立高句丽王国(后来迁都平壤)。公元14年,高句丽占有了真蕃、临屯(前82年,汉昭帝刘弗陵废弃真蕃、临屯两郡)。 邹蒙的儿子是琉璃,琉璃的儿子大武神王继承高句丽王位,击败扶余王大索,公元22年灭掉扶余。同时,朝鲜半岛南端出现三个小国——马韩、辰韩、弁韩,史称三韩(朝鲜族的祖先)。“HAN”在古朝鲜语中是“大”的意思,当时三韩还没有汉字,后来汉字传入朝鲜,朝鲜人就将“HAN”写作“韩”字。除三韩外,朝鲜半岛上还存在伽椰等国家政权。北部的乐浪、带方一直稳定地属于中国的汉、魏、晋管辖。公元前3世纪,燕国入侵,箕子朝鲜丧失了辽河以西的领土。前194年,中国西汉时期,燕国贵族卫满反汉,东逃到朝鲜,推翻箕子第40代孙,建立卫氏朝鲜。这是朝鲜半岛历史上的第二个异族政权。前108年汉武帝吞并卫氏朝鲜,设立了乐浪(平壤)、带方、真蕃、临屯四郡,史称汉四郡(听说郡首都是当地的土著而根本不是来自长安-洛阳的汉族流官),统治着朝鲜半岛中北部。 南部的诸韩民族仍然处于部落时代。 汉字开始传入朝鲜半岛,自此中国文言文长期是朝鲜唯一的书写文字。  中国东汉末年,辽东太守公孙度割据称侯,控制乐浪郡,乐浪成为东北亚各族的交通中心。204年,度子公孙康割乐浪郡南部设立带方郡,统辖中日朝交往事宜。238年,公孙康的儿子公孙渊自称燕王,联络孙权反魏,阻断各族交通。238年魏国司马懿灭公孙渊,魏国控制朝鲜半岛中北部,乐浪和带方重新成为交通枢纽。239年,日本邪马台国派使者到带方郡,要求向魏国“朝献”。285年中国西晋时期,朝鲜人王仁将中国的《论语》、《千字文》赠给倭人。当时邪马台国军事力量较强,多次对朝鲜南部用兵。二、三足鼎立时期的朝鲜半岛313年,高句丽趁西晋的混乱和衰落,吞并了带方、乐浪,成为朝鲜半岛最强大的国家。过了三年,西晋灭亡。337年,慕容光在辽宁建立前燕,首都义县,352年灭掉汉族冉魏政权,370年被前秦灭亡。384年,慕容垂在定州建立后燕,398年慕容宝被北魏战败,逃到老家义县,407年,后燕高句丽族大将高云处死慕容熙建立北燕,后来汉族人冯跋成了北燕皇帝,统治着整个辽宁省。就这么一个小政权,高句丽居然怕他,大概是仰慕汉族文化,高句丽对北燕称臣。 439年,鲜卑族的北魏灭掉汉族的北燕,统一中国北方。亡国的北燕皇帝冯弘跑到高句丽居然继续在高句丽国王面前作威作福,被高句丽干掉。前18年从东扶余分裂出的百济(南扶余)王室是从北方南迁的扶余人,其后裔于公元346年带领马韩中的一个小部落统一马韩诸部,建立了百济国。公元356年,弁韩中的小部落在本土人士金的率领下统一了弁韩、辰韩诸部,建立了新罗国,并征服了伽耶。朝鲜半岛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  300年,日本大和国(倭)建立。随着日本的统一和强大,加强了对朝鲜半岛的侵略。366年倭派使者到百济。而百济为了对抗高句丽,和中国东晋-南朝通好,又和倭结盟。而高句丽与中国北方政权关系密切。369年,倭侵占弁韩(今韩国釜山),建立任那地方,设“日本府”统治之。百济也成为倭的朝贡国。384年,佛教由东晋僧侣传入百济。391年,倭渡海大破百济、新罗。396年高句丽好太王征伐百济,百济臣服。但是,399年,百济又勾结倭,进攻新罗,倭军一时遍布新罗。400年高句丽派兵支援新罗,追至任那和加罗。404年,倭军侵入带方,又被高句丽打败。  413年,倭改变策略,主动和中国南朝汉族政权修好,想借中国南朝的权威加强在朝鲜半岛的剩余势力。438年,倭王要求南朝宋武帝策封他,妄图取得在朝鲜半岛的霸主地位,被宋武帝拒绝。 420年,南朝宋顺帝为了牵制强大的高句丽,策封百济王和倭王,但新罗与南朝宋没有联系。  五世纪下半叶,倭在朝鲜半岛势力衰退,而以平壤为中心的高句丽势力逐步强大。后来甚至乘北魏内乱,占领北魏领土(今辽宁省和河北北部)。这就是现在的韩国人声称辽宁和河北省都是韩国领土的历史渊源。436年,475年,高句丽攻破百济首都汉城,百济迁都熊津,力求在南方扩大疆土。479年,倭出兵新罗,虾夷族士兵起义,不战自乱。512年,百济要求倭割让任那四郡,倭被迫答应。562年,任那政权被新罗所灭亡。  589年,隋朝统一中国,新罗也逐步强大起来。600年,倭为恢复在任那的统治,远征新罗,虽然取胜,但没有达到目的。隋朝也多次进攻高句丽。618年,高句丽派使者到倭联络通好。同年,唐朝建立。645年,唐太宗也派兵进攻高句丽,同时与新罗保持良好关系。  660年,百济受新罗和唐朝的夹攻,首都陷落,国王被俘,百济遗臣鬼室福信向倭求救,倭乘机出兵朝鲜。663年,新罗和唐朝在白江村(今朝鲜锦江)大败倭军队,灭了百济。三、统一的古代朝鲜半岛665年,高句丽发生内乱,668年,高句丽被唐朝灭亡。但高句丽在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历史上的影响是巨大的,并且对今天的朝鲜族的形成作出了应有的贡献[高句丽在迁都後改称高丽,高丽国亡後,其国民扶余人貊貉人主要流入唐朝和渤海,融入汉族和满族,进入朝鲜半岛的只是极少数;今天的朝鲜族的主体来源於半岛的土著三韩族;因此高丽之对於朝鲜族的影响主要是在精神上而不是在血缘上,这与拓跋鲜卑人对汉族的影响只是精神而不是血缘颇有些类似之处]。唐朝在平壤建立安东都护府。朝鲜半岛仅剩下新罗和唐朝势力。 高句丽一位名叫高士桂的战士,在被唐朝俘虏后参加了唐军。他的儿子高仙芝在唐朝军事上屡建功勋,于8世纪中叶征服了塔什干,并将造成纸技术传给了阿拉伯国家。公元671年,新罗开始它自身反抗中国统治的战斗,攻下了安东都护府,由此恢复了全部百济领土。尽管如此,中国军队仍不放弃对原来百济和高句丽领土的要求,直至公元735年,才承认大同江以南的领土属于新罗。于是,新罗成为拥有韩半岛大部领土和原来三国的大部分人民的单一国家。大祚荣是粟末靺鞨族的,一直为扶余人统治的高句丽效力,当上了将军。高句丽被唐朝灭亡后,他率族人回归故地。公元698年在牡丹江上游(吉林敦化的敖东城)自立为“震国王”, 靺鞨族是勿吉人的后代。公元713年受唐册封为渤海郡王(762年为渤海国王),授忽汗州都督,自此不再称粟末靺鞨,专称渤海。公元755年迁都上京龙泉府(今牡丹江南部宁安渤海镇),征服黑水靺鞨,成为经济发达、文化灿烂的“海东盛国”。 渤海成为当时亚洲“东方丝绸之路”的中心,从唐朝运来丝绸,加上自己制造的名产桑蚕之丝和柞蚕丝绸,运向东方的日本、西方的契丹和室韦、南方的新罗、北方的黑水靺鞨、东北的流鬼(堪察加一带)。渤海国境内的扶余人、貊貉人逐渐被人口众多的靺鞨族同化。新罗被造反领袖闹得四分五裂。甄萱于公元900年在全州宣布成立后百济,弓裔于翌年在开城宣布成立后高句丽。最后一个造反领袖、贵族家庭子弟王建成了弓裔的首席大臣。王建于公元918年以弓裔行为不轨和滥用权力而推翻了后高句丽。公元935年王建接受了后百济的自动投降,翌年,王建又接受新罗景顺王的逊位。 王建建立了王氏朝鲜,盗用历史上强大的“高句丽”的名称给自己贴金,居然把自己王朝的国号定为“高丽”。英语中KOREA就是“高丽”的译音。契丹于公元926年征服了渤海国,渤海国的没有被靺鞨族同化的扶余人、貊貉人逃到高丽北部。辽国又开始多次进攻高丽。公元993年,高丽统帅徐熙面对着与辽军僵持局面,与辽将萧逊宁举行和谈以结束敌对状态,辽承认高丽在鸭绿江以南的领土权。 但是辽国于公元1010年又发动进攻,高丽国王逃到南方。公元1126年,由于仁宗王的岳父纵火焚烧宫廷建筑,王家藏书楼和国家研究院的数万部藏书,全部化为灰烬。高丽损失了这批藏书,而且无法从宋朝获得书藉,用木版印书既费用高昂又十分费时,于是产生了用金属铸字印刷的想法,开始用浇铸铜钱的同样技术来铸铜版。靺鞨族后裔女真族逐渐强大起来,1216年金大举进攻高丽,高丽臣服。宋朝用焦炭炼铁的新技术被蒙古人利用来生产武器。蒙古人用这种新武器征服了金,并把死不臣服的辽国难民追赶到高丽境内。在那以后,高丽便接连地遭到蒙古人的入侵,高丽朝廷和官吏于1232年逃到了江华岛。1274年,元朝镇压了高丽的一切反抗力量以后,强征高丽25000人进攻日本,但是失败了。1392年,李成桂推翻高丽王朝建立李氏朝鲜,明太祖朱元璋同意“朝鲜”作为李氏政权的国号,这是“朝鲜”作为国号的开始。李氏朝鲜尊明朝为永世的父国和天朝,直到甲午战争后朝鲜“独立”为止。李成桂一方面加强防倭,一方面谋求与倭官方发展关系。倭政府满足了朝鲜的要求,命令禁绝贼船。1401年,倭派使者到朝鲜,但是倭寇没有得到根治。于是朝鲜决定以武力解决倭寇问题,1419年,朝鲜发动已亥东征,大举进攻日本的对马,清剿倭寇。倭国朝野震动,但朝倭关系仍然保持友好,,1433年倭接见朝鲜使者。1481年,倭向朝鲜求《大藏经》。朝鲜王朝的第四位国王世宗于在位。他创立了韩文字母,韩文字母由11个元音和28个辅音组成,具有几何图形美、简单、科学精确的特点,但官方书面语言仍然是中文,就象拉丁文在欧洲那样。 在对外关系上,世宗对女真部落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东北边疆地区的领土被收复。  1592年,丰臣秀吉派军入侵朝鲜,史称“壬辰倭乱”。倭陆军节节进逼。1592年,倭将小西行长攻陷朝鲜京城。但是倭水军却没有取得什么成果。明朝应朝鲜的要求,派出援朝军。1596年,倭军战败。1597年,丰臣秀吉再度入侵朝鲜,史称“丁酉倭乱”。中朝两军并肩作战,倭军全无斗志,1598年丰臣秀吉死后,倭很快失败了,退出朝鲜。 后来朝鲜和倭都模仿中国,实行闭关守国政策。四、半殖民地时期的朝鲜半岛  1871年,美国占领朝鲜江华岛,率先打开朝鲜门户,1876年《江华条约》签定。美国以后,英法等国势力相继渗透到朝鲜半岛,其中英国的势力一度最强大,但是俄罗斯和日本,才是朝鲜历史上的最大灾难。1860年,俄罗斯从中国取得乌苏里江以东土地后,成为朝鲜的邻居,势力逐步渗入朝鲜,和世界霸主英国矛盾加剧。而日本在1868年就出现了“征韩论”。日本这一计划,得到美国的支持。由于美国在1899年前在亚洲没有任何殖民地,迫切需要日本为它作开路先锋;英国也认为,削弱中国有利于英国。1882年,日本发动壬午事变,强迫朝鲜签定不平等的《济物浦(仁川)条约》,开始侵略了朝鲜的历史。   1894年,朝鲜南部的全罗道爆发农民起义,当朝鲜邀请清朝出兵镇压时,日本乘机也出兵朝鲜。但是很快起义平息。这时清军在牙山,而日军却已驻守在仁川及朝鲜内地,清朝建议同时撤兵,日本却拒绝撤军。清朝只好先撤军。日军冲进中国驻朝鲜使馆,撤下国旗。  1894年7月下旬,日本海军向清朝运输船进攻,甲午战争在黄海爆发。日本陆军随后向在朝鲜的清军进攻,清军不战而败,逃回中国,战火烧到中国境内,日本很快占领辽东,在旅顺屠杀了2万多中国人。同时,由于北洋水师躲在威海卫避战,遭日军袭击,全军覆没。1895年4月,《中日马关条约》签定,中国承认朝鲜“独立”,并且割地赔款。  俄罗斯认为日本在朝鲜的扩张影响自己的利益,1895年,俄罗斯和朝鲜闵妃集团勾结,策动驱逐亲日分子的政变。日本不甘示弱,唆使日本警察和浪人杀死闵妃,建立亲日内阁,促使朝鲜国王倒向俄罗斯。1896年,国王逃亡俄罗斯使馆,导致亲日内阁垮台。日本决定和英国结盟对付俄国。1897年,独立后的朝鲜成立“大韩帝国”,朝鲜改称韩国。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日俄战争一爆发,日本强迫韩国签定《日韩议定书》,规定韩国必须为日本战争提供各种便利。6月,日本天皇批准对韩国的行动纲领,成为以后吞并韩国的蓝图。8月《日韩保护协定》,将韩国的财政和外交事务置于日本的监督之下。次年俄罗斯战败。1905年9月俄国承认韩国为日本的“保护国”。1905年11月,《第二次日韩保护协定》日本确立对韩国的保护权,并于1906年设统监府,伊藤博文成为首任韩国统监,成为韩国的太上皇。1907年6月,韩国皇帝背着日本,派人参加海牙的世界和平会议,请求欧美列强帮助韩国恢复主权,遭到拒绝。日本以此为借口,逼韩国皇帝李熙退位,让年幼的太子即位,同时逼迫签定《第三次日韩保护协定》,使统监成为名副其实的最高统治者。  1909年,伊藤博文在哈尔滨遇刺身亡,不久韩国亲日派总理李完用被刺受伤。日本乘机煽动舆论。1910年8月,签定《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吞并韩国,并将统监府改成总督府,寺内正毅成为第一任总督,隶属天皇。从此日本对朝鲜进行了长达34年殖民统治。五、日本殖民统治下的朝鲜半岛  1919年,朝鲜爆发三一运动,朝鲜市民和学生在汉城塔洞公园宣读了《独立宣言》,并举行了示威游行。4月基本被镇压,余波一直到1920年初。日本被迫撤换总督,由“武断统治”改为“文化政治”。  30年代,日本为了侵略中国,将朝鲜作为“巩固的后方”,实行“皇国臣民”化。同时,日本占领中国东北,扶持成立伪满洲国。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此期间,日本为了达到霸占中国东北的目的,大批朝鲜人和日本人移居中国东北,朝鲜人与原有的朝鲜族成为中国东北人口众多的少数民族。1932年,金日成创立抗日游击队,活跃在中国东北和中朝边境。金日成原名李朝柱,年轻时在中国读书,“金日成”是朝鲜传说中的民族英雄,以此为名可以使自己有更大的号召力。金日成和杨靖宇在共同的抗日军事斗争中,私交很好。金日成的儿子金正日就是出生在中国长白山游击队营地(后伪称出生朝鲜)。现在这里成为朝鲜人民朝拜的圣地。1934年,创立朝鲜人民革命军。1936年5月,成立祖国光复会。1937年朝鲜北部甲山郡爆发6.4普天堡大捷。1942年——1944年,朝鲜被征367.9万人充当苦力。还强征许多妇女做慰安妇。1942年,朝鲜人民革命军在中朝边境和朝鲜境内多次对日作战。其它反日组织如:祖国解放团、白头山会等相继成立。同时,南方的大韩民国则在上海设立流亡政府,1937年日军占领上海后他们击杀日军白川义则大将。与金日成受共产党政府保护不同,该政府则一直受到国民党政府的保护。  二战末期,苏美在朝鲜划定38线,作为双方势力范围的分界线,规定由美苏分别解放。《开罗宣言》规定日本被赶出由武力或贪婪攫取的土地,包括朝鲜。1945年,朝鲜人民革命军转入反攻,和苏军并肩作战,解放了朝鲜北部。朝鲜人民军名义上是在金日成的抗日游击队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但实际上原来金日成的游击队员占的比例很小,主要是中国和苏联的朝鲜族人回国组成的。这使得年轻的人民军拥有了相当强的战斗力,既有来自解放军的英勇顽强、机智灵活的步兵,又有从苏联归国的有着现代化作战经验的技术兵种(尤其是装甲兵)。   以美国为首的军队解放了朝鲜南部,大韩民国流亡政府回国建立南部政权。而南朝鲜军队是由1946年1月创建的朝鲜警察队发展而成,其骨干力量为原日伪军成员,也有出自伪满洲国的军官。日,朝鲜北部成立人民委员会,金日成任委员长,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日,南朝鲜成立以李承晚为代表的“大韩民国政府。不久苏军撤离朝鲜,但仍有少数美军继续驻扎在韩国,联合国成立后称“联合国军”。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朝鲜”和“韩国”在1910年以前是同义词,一直可以互换。然而南北对峙和朝鲜战争,使朝鲜和韩国如同水火。朝鲜半岛本来无足轻重,美苏争霸重点在欧洲。但是1949年毛泽东在中国的胜利,鼓舞了金日成,终于导致了朝鲜战争爆发,使小小的半岛一时成为世界的中心。(六)当代的朝鲜半岛  1950年朝鲜人民军第一次攻下汉城,麦克阿瑟被任命为“联合国军”总司令。1951年朝中军队再次解放汉城,麦克阿瑟被解职,由李奇微继任。1952年1月美国对朝鲜北部发动细菌战。4月杜鲁门宣布任命李奇微接替艾森豪威尔任北大西洋集团军最高司令,克拉克接替李奇微任美国侵朝军总司令。  1953年艾森豪威尔任美国总统。7月27日 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字。10月1日美国与南朝鲜签订“共同防务”条约。  日南韩发生军事政变,尹普善总统被推翻,7月3日朴正熙掌握政权。7月6日苏联和朝鲜签订友好合作互助条约,11日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签订。日朴正熙当选南朝鲜总统。  日《日韩基本条约》签订,日本与南朝鲜建交,30日法国撤回在朝鲜“联合国军司令部”的代表。1974年金日成访问中国。  1980年全斗焕接替崔圭夏当选南朝鲜总统,之后到1997年间,历经卢泰愚(其老祖宗是山东济南人)和金泳三两位总统。为了结束南北韩敌对状态,1990年,南北韩举行高峰会,1991年,双方签定互不进犯条约。不过1994年朝鲜领导人金日成过世,南北韩领导人会晤的希望也随之中断。1996年和1998年,朝鲜潜艇接连入侵南韩海域,结果被南韩海军俘虏。1999年,南北韩军舰还发生在海上交火的冲突。尽管如此,南韩总统金大中1998年上台之后,积极对朝鲜推行阳光政策,降低双方的敌意。这几年,朝鲜闹饥荒,民不聊生,经济萧条,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同意放弃导弹试射,换得美国的经济援助。2000年5月底,金正日访问北京,这是他第一次出国访问。6月12日南北韩首脑金大中金正日首度会晤。  二战之后,朝鲜半岛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北方在1946年废除汉字,南方也在1948年立法规定,不准在政府公文中使用汉字。1968年,韩国进一步以总统令方式明令禁止使用汉字。虽然法令一直禁止公开使用汉字,但在八十年代后,韩国要求高中生学习1000多个汉字;九十年代后,学习的要求增加到了3000多个汉字。朝鲜半岛在历史上积累了大量的中文传统典籍,没有汉字,韩国便无法了解和继承自己的儒家文明传统,成为“失根”的文化,“威仪共秉周公礼,学问同遵孔氏书”的价值观念,也只能徒托空言。  一半以上的韩文词汇来源于中文,因此学会汉字会非常有用。表意的汉字比拼音的谚文有更大的信息处理优势。在信息时代,使用汉字来构造新词和精确表达复杂的事物非常方便。面对大量出现的新概念、新事物,汉字可以轻易衍生新词汇,反而有助于维护韩文的“纯洁”。  对于汉字的优势,许多国家早有共识。在新加坡,中文和英文是法定的文字。日本则要求小学生就要学习汉字。日本政界和文化界的友好人士提出,两国的文字本来就是一样的,只是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进行了汉字的简化,中国在解放后也进行了汉字改革和简化,才形成了较大的差异。日本的友好人士希望寻求一种途径,使两国的汉字合二为一。
 在信息产业方面,地少人稀的韩国绝对算是个强国,它的显示器、内存芯片、液晶显示屏等计算机零部件的产量居世界前几名,并且在整机和中央处理器的设计与制造方面有很强的实力。韩国对中文的解禁,为汉语成为强势语言增加了一枚重重的砝码。
朝鲜历史,主要指朝鲜半岛范围内的历史。 古朝鲜 中国史籍中有“东夷”,意即东边的弓箭手。东夷是华夏民族对东方民族的称呼,并非单指某一族群。其认定范围也随之更改。从黄帝时期的山东,河南一带,到中国东北,再到日后秦汉时期的朝鲜半岛,日本列岛。朝鲜和韩国认为:现代朝鲜人可能是东夷的一支.朝鲜半岛据说有五千年历史,但是因为缺少直接证据,中国以及日本史学界并不予以承认。朝鲜历史根据传说最远可以追溯至檀君建国。在数十万年前,朝鲜半岛之上已有原始人类居住。朝鲜半岛的旧石器时代始于公元前70万年,公元前10世纪开始进入青铜器时代。到了公元前4世纪进入铁器时代。韩国和朝鲜史学家猜想朝鲜人原来是生活在亚洲北面大陆的阿尔泰语系各民族,逐渐迁移到朝鲜半岛北部而衍变而来,从公元前4世纪,在北部形成了一个奴隶制国家,史称古朝鲜。而在半岛南部由土著部落形成几个部落联盟,沃沮、?琛⒙砗?、辰韩、弁韩。后来马韩统一三韩,称辰国。 传说中的檀君朝鲜 根据传说前2333年,天神桓雄和“熊女”(本意是熊变成的女子,可能是以熊为图腾的部落女子)所生后代檀君王俭于今日的平壤建立王俭城,创立古“朝鲜国”,意思就是“宁静晨曦之国”。檀君统治朝鲜1500年之后退位成为山神。此传说记载于《三国遗事》之内。 箕子朝鲜 中国历史上所记载的朝鲜最早是西周灭商之后,商朝遗臣箕子到朝鲜半岛与当地土著建立了“箕氏侯国”。公元前3世纪末,朝鲜历史上第一次有所记载。在中国汉代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的著作《史记》中记载,商代最后一个国王纣的兄弟箕子在周武王伐纣后,带着商代的礼仪和制度到了朝鲜半岛北部,被那里的人民推举为国君,并得到周朝的承认而成为诸侯。史称“箕子朝鲜”。 根据韩国人的历史书《三国遗事》所载,檀君的后人在箕子来到朝鲜之后,带著人民南迁,以免和箕子带来的人做成冲突。这些人后来成为了三韩的始祖。  箕子朝鲜在朝鲜半岛统治了近一千年。根据《太原鲜于氏世谱》,朝鲜的鲜于氏源自箕子朝鲜的后人。而他们从箕子开始,一共经历了41代君主,直到公元前1世纪才被燕人卫满取代。其后代箕准逃至南方,与三韩合流。据说三韩中的“辰韩”便是箕子后代。 高丽,朝鲜时期,由于儒学兴盛的关系,箕子朝鲜是受到极大的推崇与赞赏。朝鲜人时常以“箕圣”来称呼箕子,而称自己的国家叫“箕圣国”。 目前没能够考古学的考证,在朝鲜、韩国历史学界上不承认箕子王朝的存在。 卫氏朝鲜 根据史记,燕国的将军卫满率移民进入朝鲜,并成为箕子朝鲜的宫相。于公元前194年在平壤一带建立卫氏政权,推翻了箕子朝鲜的政权。这是朝鲜历史上第二个王朝,称“卫氏朝鲜”。 目前没能够考古学的考证对卫氏朝鲜的建国过程。 汉四郡与三韩时代 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功灭卫氏朝鲜,在朝鲜半岛北部设立乐浪、玄菟、临屯、真番四郡,史称“汉四郡”。 公元前82年,因为古朝鲜人和当地部族的抵抗,废止临屯和真番的两郡。公元前75年玄菟郡迁移到辽东。乐浪郡,在朝鲜半岛北部迁移很多次,王莽政权的新朝时乐浪独立,在公元30年东汉(后汉)朝廷收复乐浪郡。 在东汉末年,辽东的公孙氏(《三国演义》中有公孙渊)分乐浪郡南部设带方郡, 在朝鲜半岛南部的土著的韩人建立以辰韩、马韩和弁韩为中心的辰国,同时存在伽??等小国,并且接受南迁的古朝鲜人,包括了卫氏朝鲜的遗民及其他部族的加入。 三国时代 由于汉朝解体,进入三国及后来的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的大战乱,虽然西晋,十六国时期的鲜卑慕容氏的前燕都曾控制过原来汉朝在朝鲜北部的领地,但最终还是因为集中注意力在中原的争夺而逐渐丧失了对该地区的控制力,于是,在中国东北南部形成了高句丽王国,并逐渐强大,最强盛时曾控制中国辽东地区和朝鲜半岛北部的原”汉四郡“地区;与此同时前1世纪中叶,辰国也开始解体。其旧领内出现的新罗、百济开始日渐强盛,公元4世纪,朝鲜形成 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鼎立时期。史称“朝鲜前三国时期” 在公元前后(《三国史记》记载在公元前一世纪中),朝鲜半岛上出现了三大政权:新罗(前57年-935年)、高句丽(前37年-668年)、百济(前18年-660年)。在半岛南端还有伽??等政权。各国互相攻伐,同时也出现了朝鲜半岛历史上的一个比较繁荣的时期。 百济是由马韩部落发展起来的,新罗是辰韩中一个小部落形成的。百济依靠向中国南朝各代朝廷遣使朝贡的方式,从中国吸收文化并向日本传播。 关于伽??/任那日本府 在日本方面,有一部分学者认为位于朝鲜半岛南端弁韩(今庆尚南道)地区的伽??等政权是当时日本大和朝廷在朝鲜半岛的殖民地“任那日本府”。半岛三国中的百济为抵御高句丽和新罗的侵攻而接近日本,想借由日本牵制两国。日本则企图利用此一形势在朝鲜半岛建立自己的势力。由此导致了四世纪时大和朝廷出兵新罗,占领弁韩,设置日本府进行统治。 512年,百济遣使要求大和朝廷割让任那四县以补偿被高句丽占领的北部领土。当时的大和朝廷因无力继续统治朝鲜南部地区,不得不答应百济的要求。562年,任那日本府被新罗所灭。 而在朝鲜和韩国方面,很多学者否认当时在朝鲜半岛存在日本殖民地任那。相反的,他们认为在日本列岛上存在着许多被百济,伽??和新罗统治的小国,在半岛各国相互争雄之时也曾竞相利用其在日本列岛各属国的力量。 在日本,根据“高天原神话”(记纪神话),有过倭国统治任那的见解。从1960年代开始,在韩国朝鲜再验证记纪神话上的有关任那日本府的记述,结果否认记纪神话的可靠性,从1970年代开始日本历史学界也得到大概同样的结论。  某一年的微软百科全书即因为此一问题而招致部分韩国学者的抗议。同样的三国关于高句丽“好太王碑”碑文的解读也存在很多争论,甚至有朝鲜学者指好太王碑碑文曾遭旧日本陆军参谋本部篡改。 统一新罗时代 新罗则以向唐朝称臣的条件与新兴的唐朝结盟,高宗在位时,唐朝大军于公元660年联合新罗功灭百济,又于668年和借道新罗和百济故地南北夹击并功灭高句丽,并由大将薛仁贵在高句丽与百济旧地建立安东都护府。由于出现反抗以及当时唐朝还要防御突厥的威胁,676年唐军从百济故地撤退并将该地转交新罗,新罗最终得以统一朝鲜半岛大部,定都庆州,效仿唐朝的国家制度进行统治。 9世纪,各地农民起义,900年部队将领甄萱称王,建后百济国,定都光州;903年起义僧侣金弓裔称王,于新罗北及西北建泰封国(先号摩震国),定都铁原,918年王建建立高丽王朝,此后定国号“高丽”;和原新罗并称为“朝鲜后三国时期”。 新罗935年亡于高丽,新罗时代结束。 在韩国、朝鲜和日本的历史学家把渤海国历史也纳入朝鲜史范畴,故他们也将此时代称为南北国时代。但中国大陆很多历史学家都反对高丽 918年,后高句丽的弓裔王的部将王建被部将拥立为王,迁都至自己的家乡开城(松岳),改国号为“高丽”。935年灭新罗,936年灭后百济,建立高丽王朝。993年被辽国击败,被迫断绝和宋朝关系,向辽国称臣,1127年被迫臣服金国。在抵御契丹和女真期间,军人势力大增,1170年和1173年,以武将郑仲夫为首,发生两次政变,政变军人废立国王,大杀贵族文官,最终建立了武将崔忠献挟持国王的“都房”政权。 1231年蒙古军进攻高丽,1258年崔氏政权跨台,国王投降蒙古。不服投降蒙古的三别沙发动抗蒙古战争,1273年蒙古占领济州岛,结束抗蒙古战争。 1280年元朝为了进攻日本在朝鲜半岛设置征东行省,在高丽首都派遣“达鲁花赤”控制高丽国政,高丽国王只能住在江华岛上。1281年随着进攻日本失败曾一度解散征东行省,1287年复设征东行省,并以高丽王兼任征东行省达鲁花赤,成为元朝的藩属国,直到1356年恭愍王回复时高丽朝廷才重新掌握统治权。 李氏朝鲜 1368年明朝推翻元朝,1370年高丽朝贡明朝,1387年朱元璋要进攻原东北元朝属地,但是高丽国内仍然支持蒙古残余势力,但朝内一直都有争论是否应该归顺明朝。
 1388年高丽国王派都统使李成桂进攻辽东,李成桂则早已决心归附明朝,于是他从鸭绿江边回兵占领首都开城发动政变,1392年废黜国王自立,向明朝遣使称臣,遵照?b太祖朱元璋的旨意,改国号为朝鲜,取“朝日鲜明”之意,定都汉阳。此时代被日本称为“李氏朝鲜”,这个名称在多数的历史界一直沿用至今。对此朝鲜和韩国的学者认为应该称朝鲜时代,但此名称很易混淆,少被人接受。 1401年,太宗开始接受从明朝的册封成为“朝鲜国王”。正式确立与中国保持到近代的属国关系。 1443年,世宗国王创立朝鲜语字母“训民正音”。 1469年完成的《经国大典》确立了新的政治制度。 李氏朝鲜实行推崇儒学、排斥佛教的政策。 1591年日本关白丰臣秀吉率兵20万侵入朝鲜,一度占领平壤。中国明朝派军援朝,1598年日军被中朝联军击溃,朝鲜将领李舜臣和中国将领邓子龙互相支援,最后都壮烈牺牲。此段历史史称“壬辰倭乱”,现代中国称为“万历援朝战争”。 1618年明朝和后金作战,朝鲜派军援助明朝,1636年清军攻占朝鲜,国王投降,该向清朝朝贡,成为清朝的册封国。 1863年国王哲宗死后无嗣,由王族李是应之子即位,史称高宗,李是应为“大院君”摄政,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封建势力,对外闭关锁国,放火烧毁进入朝鲜抢劫的美国军舰,并多次击退美国军舰的进攻,击毁三艘美国军舰。 1873年 高宗成年亲政,大院君停止摄政,闵妃外戚集团掌权,日本军舰进入汉江口,迫使朝鲜签定不平等江华条约,1882年由于闵妃外戚闵谦镐克扣军饷,因而发生壬午兵变。兵变中起义士兵杀死日本公使馆官员,攻入王宫。闵妃化装宫女逃走,大院君重新掌政。在闵妃请求下,清朝派吴长庆率三千兵入朝鲜镇压兵变,囚禁大院君,闵妃外戚集团重新掌权。从此日本和清朝均在朝鲜驻军。 朝鲜贵族分化成要求改革的“开化派”和以闵妃为首的“守旧派”,日开化派和日本公使一起策划,依靠日本军队发动政变,杀死守旧派官员,宣布和清政府断绝关系。是为“甲申政变”,袁世凯统率的清军应守旧派要求,于6日开进王宫,击败日军,杀死开化派首领,部分开化派首领逃往日本,守旧派重新掌权。 1894年朝鲜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朝鲜朝廷无力镇压,而向清朝求援。于是,6月6日清朝援军在牙山登陆,而日本军队也以次为借口趁机于7月6日在仁川登陆,并发动壬午事变,占领汉阳,强迫朝鲜签定不平等的《济物浦条约》(济物浦即今天的仁川)。并且组织亲日派政府,镇压了农民起义。 1894年日本进攻驻朝鲜的清军,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 1895年4月,清军失败,签定《中日马关条约》,同意放弃朝鲜的宗主权,于是日本控制下的朝鲜朝廷宣布终止与清朝的册封关系。同年,日本暗杀了有反日倾向的明成皇后。 1896年高宗在俄国支持下称帝登极,成立大韩帝国,从此朝鲜改为韩国。1904年日俄战争后,俄国战败,朝鲜政权彻底被日本控制。 1905年乙巳保护条约。朝鲜成为日本的“保护国”。 1906年日本在朝鲜设立日本派出的“统监”政权。 1907年日本强迫高宗退位由皇太子继位。 1909年日本第一任统监伊藤博文在哈尔滨被朝鲜爱国志士安重根刺死。 日本统治时期 日韩合并 日本于1910年8月迫使韩国政府同之签定《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吞并朝鲜半岛,设立朝鲜总督府,进行殖民统治。日本将韩国王室封为日本贵族,让高宗退位,拥立顺宗。 临时政府 日,朝鲜半岛因日本禁止在学校内使用朝鲜民族语言,展开大规模反抗活动。柳宽顺等青年学子在今日汉城钟路区的塔洞公园发表“三一独立宣言”,并把独立宣言传遍全国。这些独立活动引起国民的反抗,并冲击各地的日本警察机关,而引致日本警察的暴力镇压。史称“三一运动”。同年,朝鲜独立运动领导人先后在海参崴、上海、汉城成立临时政府。最后,三处临时政府并于上海“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临时政府获得中国孙中山领导的护法政府以及法国、波兰等国的承认。1939年上海沦陷后,临时政府几次迁移,最终于1940年9月迁至当时中国的战时陪都重庆。在中国政府帮助下,朝鲜复国运动人士在中国成立“韩国光复军”和“朝鲜义勇队”。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临时政府于12月9日向日本宣战。日,中国军事委员会决定将两支武装合并为韩国光复军,交由临时政府直接统辖。日,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迁回国内,光复军也于次年返国。 朝鲜共产党武装 从1932年起,朝鲜共产党人金日成领导的游击队在中国东北开展抗日游击活动。金日成抗日部队曾在1937年占领朝鲜北部的普天堡镇,1941年被迫退出到苏联。 现代    朝鲜战争 1945年日本投降,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由苏联和美国军队接收。在美苏的各自支持下于1948年8月成立大韩民国,1948年9月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日双方爆发朝鲜战争,北朝鲜军期初一路胜利,将南韩军压制到釜山一带,于是美国决心介入,派兵在仁川登录,朝鲜军面临懒腰斩断之势,被迫撤退。并被美军一路压制到鸭绿江一带。这使得中国也被迫介入。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始抗美援朝。经过反复的拉锯战以后,双方最终决定日以临时分界线(三八线)为界,中朝联军同美国主导下的联合国军签定停战协定,并由联合国指派永久中立国瑞士及瑞典驻军于共同警备区域,以监察两国在边境的军事行动。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全部撤离朝鲜半岛,而美国至今仍有军队驻扎在韩国。 文化 朝鲜文化深受中国影响。13世纪时,朝鲜人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1441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测雨器。 宗教 在韩国,人们信仰各种各样的宗教。其中既有朝鲜本土产生的最古老、最原始的宗教,又有外来宗教。 萨满教 萨满教是韩国国内流传至今最古老、最原始的一种宗教,源自中国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并在后来的女真族(满洲)建立清朝后开始兴起。因为该教起源于原始社会人们对自然和鬼神的崇拜,而朝鲜半岛的土著民族本来从新石器时代就普遍信奉泛灵论,认为山川、天体、岩石、树木等自然界万物皆有灵魂,而且他们认为人类也有灵魂,并且永不消亡。他们想念善良的神灵会给予人带来吉祥,而邪恶的神灵则会带来恶运,所以萨满教一经传入,立即得到当地人的推崇并广为流传。时至今日,萨满教仍是韩国人的重要宗教之一,部分人仍保留着萨满教的信仰。而对现代人来说,萨满教仪式中富有表现力的驱妖降魔的内容,则成了音乐、舞蹈、戏剧等现代艺术中一个多姿多彩的组成部分。 佛教 佛教是公元4世纪由中国传入朝鲜半岛的。佛教作为韩国历史悠入的宗教教派,一直对韩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现在韩国佛教共有26个宗派,9,200多座寺庙和1,100多万名信徒,是信徒最多的宗教儒教 儒教是公元前6世纪孔子创立的伦理和宗教信仰。儒教的基本伦理思想为仁、义、礼、智,是用于齐家治国的一种伦理体系。 公元初期儒教传入朝鲜半岛。千百年来,儒教的伦理道德思想和生活哲学一直影响着韩国。时至今日,儒教思想已经渗透、扎根于韩国社会之中,这尤其体现在教育、礼仪等方面。同时,它在韩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br/&&br/&&font color=#0556A3&参考文献:&/font&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韩文你好怎么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