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新加坡币对人民币结算后等于多少人民币

---晶报多媒体数字报刊平台
第B11版:财经钱路
标 题 导 航
第T01 : 广告
第T02 : 广告
第T03 : 广告
第T04 : 广告
第A01 : 要闻
第A02 : 社论
第A03 : 速读
第A04 : 首读
第A05 : 首读
第A06 : 首读
第A07 : 首读
第A08 : 首读
第A09 : 健康专题
第A10 : 首读
第A11 : 深圳市情
第A12 : 专题
第A13 : 深圳市情
第A14 : 深圳市情
第A15 : 热线现场
第A16 : 热线现场
第A17 : 讲场
第A18 : 中国看板
第A19 : 中国社会
第A20 : 中国社会
第A21 : 国际关注
第A22 : 国际再关注
第A23 : 国际万象
第A24 : 体育劲赛
第A25 : 体育·松身
第A26 : 体育草场
第A27 : 体育草场
第A28 : 体育哨响
第B01 : 综艺脸
第B02 : 综艺眼
第B03 : 广告
第B04 : 综艺眼
第B05 : 综艺眼
第B06 : 综艺眼
第B07 : 综艺嘴
第B08 : 广告
第B09 : 财经财情
第B10 : 证券市况
第B11 : 财经钱路
第B12 : 财经产经
第B13 : 广告
第B14 : 动漫
第B15 : 人文正刊
第B16 : 人文正刊·正点
第B17 : 人文正刊·正点
第B18 : 人文正刊·正在
第B19 : 优悠游
第B20 : 优悠游·资讯
第B21 : 优悠游·资讯
第B22 : 优悠游·资讯
第B23 : 房易通·资讯
第B24 : 分类信息
第B25 : 分类信息
第B26 : 福彩撞彩
第B27 : 撞彩体彩
第B28 : 实用资讯·游戏
第B29 : 实用资讯
第B30 : 实用资讯·全健康
第B31 : 今日电影
第B32 : 实用资讯(新气象·电视·展演讲)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或至新加坡
&&晶报讯(记者 余彦君)渣打银行刚发布的研究报告称,中国已明显开始加快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的步伐,特别是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双边贸易结算,新加坡和澳大利亚有望成为下一个境外人民币交易市场。&&统计显示,去年以来人民币的跨境结算金额快速增长,2010年二季度的结算金额为486.5亿元,但到2010年三季度,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总额达到1265亿元,较二季度跃升160%。人民币结算额占贸易总额的比例也在提高,2010年二季度人民币结算占贸易总额0.97%,三季度已上升至2.1%。&&不过,目前人民币结算更多地用在进口业务上,出口贸易的人民币贸易结算额依然不多。对此,渣打表示,随着日中国人民银行将试点企业数目从365家增加到67359家,且随着香港“人民币在港可交割市场”的流动性逐渐改善,境外企业将可获得人民币以支付从中国购入的商品和服务,跨境贸易出口的人民币结算业务量将会大幅攀升。新闻详细信息
人民币清算业务落户新加坡
发布时间:[ 8:25:12] &&作者:[老太太晾衣架配件厂] && 浏览139次
自2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工商银行新加坡分行为人民币清算行以来,新加坡成为外国一些媒体关注的焦点。业界普遍认为,新加坡吸收的人民币存款规模仅次于中国内地和香港。有分析指出,目前大量国际贸易使用美元结算,金融危机时美元短缺,造成美元的贸易融资成本提高,而人民币为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结算提供了新选择。 &&&&首次在外国选定人民币清算行 &&&&中国工商银行新加坡分行副总经理周金龙2月13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工行新加坡分行目前正积极准备正式开展人民币清算业务,但他没有透露开始这一业务的具体日期。工行提供给本报记者的新闻稿说,这是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在中国以外的国家选定人民币清算行,标志着人民币的跨境使用又迈出坚实的一步。 &&&&近年来,人民币在国际上的接受程度逐渐提升,海外人民币市场发展迅速。目前,香港和台湾都拥有离岸人民币清算行,而伦敦的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也十分迅速。工行新加坡分行此次成为第一个在中国以外的人民币清算银行。 &&&&资金清算是金融机构之间办理资金调拨、划拨支付结算款项,并对由此引起的资金存欠进行的清偿。去年7月,中国和新加坡签署了关于加强金融合作的协议。按照协议规定,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在去年10月5日获得了由新加坡政府颁发的特准全面银行的业务执照。此次工行新加坡分行成为新加坡人民币业务的清算银行将使新加坡各银行能够直接经手人民币,而无需经由中国香港或中国内地的商业银行办理。工行新加坡分行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截至2012年末,工行新加坡分行的人民币资产余额已达153亿元,2012年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940多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107%。以上由晾衣架收集整理十天内免登录
新加坡人民币期货出炉 可对冲人民币汇率波动( 01:08:23)
张涵(北京)随着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增大,有着“亚洲货币价格发现中心”之称的新加坡发行了旨在对冲汇率风险的人民币产品——人民币期货合约交易。10月20日,新加坡交易所推出人民币期货合约交易,包括美元/离岸人民币期货和人民币兑美元期货合约,合约规模分别为10万美元和50万人民币。根据媒体报道,新交所这两个合约均未设每日价格限制,其交易时间均为新加坡时间的上午7点40分分至下午6点,以及下午6点45分至次日凌晨2点,其议定大宗交易的规模为最少20手。新交所的人民币期货于20日首日上市交易,早上7点40开盘后,中国银行新加坡分行完成了人民币期货两个合约(CNH和CHY)的首单电子盘买卖交易和首单场外大额买卖交易。外汇期货为对冲人民币汇率风险的基础金融工具之一。按照合约介绍,新交所美元/离岸人民币期货的最小价格变动为0.0001离岸人民币,点位值为10离岸人民币,头寸的限制为1万份合约,而最终的结算价格等于香港财资市场公会于香港时间(同北京时间)11:00公布的美元/人民币(香港)及其固定汇率。新交所人民币期货的诞生与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有直接关系。央行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贬值3.97%,今年3至4月的一轮贬值尤为汹涌,直到6月才开始重新稳步升值。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1817家上市公司披露了今年上半年的汇兑损益情况,有703家存在汇兑损失,损失总额高达116.72亿元。其中航空、能源、钢铁、矿产等外汇占比较大的行业以及海外业务等均为重灾区。根据《国际金融报》报道,新加坡并非首家推出人民币期货的交易所。早在2006年8月,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就推出了人民币兑美元、欧元和日元的期货及期权合约。香港交易所也在日推出了人民币期货交易。资料显示,港交所现有的人民币期货合约为每张10万美元(约78万港元),保证金仅15630元人民币,为合约价值的2.5%。根据《国际金融报》报道,港交所环球市场科客户业务发展及定息产品及货币发展主管俞泰硕曾指出,人民币外汇产品的需求只会有增无减,价格透明度要求亦提高,未来还将推出人民币期权和合约价值低至1万美元的人民币期货合约。据了解,港交所旗下的人民币期货推出初期交投并不活跃。然而,随着人民币波动幅度的加大,港交所期货合约的交易量也急剧增大。
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该合约的日均成交量增至约1238张,其中3月19日单日成交达6318张的新高,带动3月交易量同创31479张的新高。新加坡交易所已于2013年11月推出6个外汇期货货币对,允许投资者结合他们在新交所股票指数敞口来管理外汇风险。这6个货币对分别是澳元兑美元、澳元兑日元、美元兑新加坡元、印度卢比兑美元、韩元兑美元和韩元兑日元,自推出以来累计名义交易价值已超过70亿美元。(编辑&李关云)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原标题:新加坡人民币期货出炉 可对冲人民币汇率波动)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关键词阅读: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非车险:   
:      
热门问题:  
:        
:         
热门影院:政策盘点(更新):跨境人民币清算和跨境具体路径
圆石金融研究院-资深客座研究员:孙海波(新浪微博@金融监管)
(注:本文是作者在日同名文章上的更新版本,早前版本的链接点为:)
更多原创深度解读欢迎您关注微信公众号“金融监管”或搜索“jinrongjianguan”,也欢迎您关注微博账号“@金融监管”。本文章,非经“金融监管”作者本人授权,谢绝其他媒体或公众账号转载,联系作者,您可微博私信
@金融监管。
央行自2003年首推额度内粤港个人人民币小额跨境以来,走过了11年。今天跨境人民币针对个人和企业已经覆盖了绝大多数经常和资本项目,开放速度和广度远超外汇,对促进资本项目开放功不可没。
离岸人民币(CNH)和境内人民币(CNY)是市场根据清算渠道和账户性质做的区分,同时也通过利率和汇率得以体现。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元或欧元等离岸货币也同样具备的离岸特征。
一、首先看清算渠道:
离岸人民币清算通过央行授予海外清算行;目前的海外清算行每个地区/国家授予一家中资国有大行在海外的分行或子行担任,香港为“中银香港”,新加坡为“工行新加坡分行”;台湾为“中银台北分行”;伦敦人民币清算行“建行伦敦”;法兰克福为“中行法兰克福分行”;“交通银行首尔分行”;离岸人民币大规模出现于2003年,由于大量香港本地居民携带人民币进入香港,以及大陆游客用人民币在香港消费,急需一个跨行人民币清算渠道(境内跨行清算通过CNAPS),于是人民银行2003年底公告授予决定授权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作为香港个人人民币业务清算行;所有香港地区银行跨行资金清算都需要通过中银香港,中银香港资产端可以将人民币资金作为活期存款配置到境内的人民银行清算账户;正是因为投资渠道的缺乏,也注定了离岸人民币的收益率非常低;
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离岸人民币清算行资质一旦从香港往其他地区扩展之后,资质本身带来的效应也随之降低,考验的是各家银行的支付结算网络和业务;因为理论上如果网络足够,一家海外清算行就可以为所有海外人民币往来提供清算,比如一家伦敦的银行可以在香港中行开立人民币清算账户,用于伦敦人民币和相关人民币支付清算渠道。
跨境人民币境内代理行拓展新渠道;最初央行只允许跨境贸易项下的人民币跨境清算可以绕开海外清算行,直接走境内代理行。即境外进口商可以直接将货款通过其人民币开户行的人民币同业往来账户(开在境内代理行)支付给境内出口商。2013年底随着央行《关于简化跨境人民币业务流程和完善有关政策的通知》银发[号进一步放开境内代理行清算范围,非贸易项下的其他跨境清算也成为各家境内银行服务范畴。尤其是没有获得海外清算行地位的股份制银行主要依托同业往来账户(nostro
a/c)缩小与国有大行差距。最杰出代表有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
境内人民币的清算,银行卡通过银联,银联再通过接入CNAPS定期差额清算;小额(5万以下)贷记和普通借记业务通过CNAPS的小额批量支付系统;大额贷记以及紧急支付,即时支付业务通过CNAPS的大额实时支付系统;从上述两种清算渠道差异看,我更倾向于将海外清算行称为人民币“二级清算”,一级清算是境内的CNAPS清算。
CNH和CNY并非完全隔离,恰恰相反,二者必须具备一定互通性才能支撑人民币国际化走得更长更远;人民币才能够被接受为结算货币。人民币国际化不同于美元,是在资本项目没有开放,不能完全自由兑换的前提下走出国门,这就注定了海外人民币和境内人民币之间互通性很弱,这点完全不同于离岸美元。
离岸美元(也称欧洲美元)区别于美国境内美元除清算路径差异外,更主要在于离岸美元只能用于国际贷款,国际贸易,以及部分资本市场的融资工具计价币种,但不能成为所在国国内交易结算币种。同时经营离岸美元的银行面临的监管环境不同。
未来人民币离岸和跨境清算;其实目前各家行为争夺海外清算行地位,不得不升级自身硬件和系统,各自成为一个迷你的全球离岸人民币清算中心。但央行自从宣布建立CIPS(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至今已经1年多,一旦CIPS建成,在一定程度上会部分替代目前国内代理行功能,CIPS成员或其代理的海外银行都集中通过CIPS进行清算,报文格式上和SWIFT对接。功能上和目前CNAPS独立。目前不论是境内代理行还是海外清算行最终清算路径都是经过HVPS
自系统)实现。
二、再看离岸人民币中心的争夺
目前对离岸人民中心的争夺主要有香港,新加坡,伦敦;香港天然优势在于其起步早,贸易优势和区域优势。目前占据跨境人民币交易和存款量份额最高。争取区域性特殊政策也是各地争取的重点,比如境外金融机构对境内企业的跨境贷款(台湾对昆山,香港对前海,新加坡对苏州工业园区),另外一类特殊政策在于RQFII资格和额度的争取。RQFII源于2011年境内金融机构在香港地区地区的子公司,可以在香港募集人民币用于投资境内交易所股票和债券,2013年央行发文允许RQFII进一步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对于风险偏好比较低的RQFII而言无疑吸引力大增。RQFII资质审批在于证监会,但具体每个地区的总额度以及每个金融机构的细分额度都需要外管局审批。所以新加坡,伦敦,法兰克福等都在争取获得更多的RQFII地区总额度以夯实其人民币离岸中心地位。
此外,为稳定本地人民币的供给,当地央行也都寻求和中国人民银行签订人民币互换协议(RMB Swap
Line)。如果离岸人民币市场出现流动性紧张,当地央行可以动用这些人民币流动性额度稳定市场。中国央行和20个国家和地
区的央行签订了本币互换协议,包括主要的离岸人民币中心香港(4000亿元)、新加坡(1500亿元)和英国(2000亿元)。
尽管现实中正常市场环境并没有实际资金通过此渠道流通,但互换协议稳定不成熟离岸市场的预防性工具。
同时当地央行也相应建立和本地金融机构间的人民币供给渠道,如今年7月1日,新加坡金融监管当局MAS向新加坡的金融机构启动50亿人民币隔夜拆借机制。
三、人民币跨境流动的具体路径
&&&&&&&CNH和CNY除上述基本差异外,更多差异是跨境流动性较弱;但同时也具备一定双向流动性。CNH和CNY屏障基本可以参考人民币和外汇之间的汇兑屏障,主要渠道有:
贸易跨境人民币清算:贸易项目下凭贸易真实交易材料可以直接办理人民币跨境(CNH和CNY之间转换);跨境人民币(即
CNH和CNY之间转换)都会同时涉及到所谓的“二级清算”和“一级清算”:如图所示贸易项下基本2种途径,在境外端都需要通过境外清算行;在境内端都需要通过CNPAS清算。去年底央行的新规
银发[号之后,对于通过境内代理行的跨境行为,境外参加行可以直接和境内代理行进行相关人民币的划付(即直接debit一方,credit另一方,无需通过境外清算行)。
个人人民币跨境: 1)非贸易经常项下如香港台湾居民每日8万人民币同名划转至境内人民币账户;2)后来上海自贸区放开个人人民币双向支付目的(银行基于审慎三原则,不一定非要审核相关凭证),6月11日央行将该政策推广向全国;3)6月初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和新加坡监管机构MAS签订协议,开展苏州工业园区,推出4项人民币创新措施,继台弯对接昆山地区之后,再次试点以个人名义进行资本项目的对外投资。4)7月初被媒体高度关注的“优汇通”试点业务,中信和中行在审核客户相关凭证材料后,可以直接为其办理境外移民和境外房产置业项下的人民币跨境业务,再通过中行海外分行为客户购汇,间接逃避每年5万美元的购汇额度(海外移民以及房产如果是外汇美元放开)。
跨境担保:今年5月份外管局推出跨境担保新规,大幅度放松跨境担保的审核改为事后备案制,同时允许个人的在内保外贷和外保内贷中扮演担保人;以内保外贷为例,一旦债务人(有可能在境内或境外)违约,境外债权人有权从境内个人追索相应的债务。但外管局规定只适用于外汇的跨境担保,是否同样适用于人民币央行并没有明确说法,各家银行自行决定,目前多数银行仍然较为谨慎,尚未参照外币执行。
跨境人民币贷款:这里主要是指境外银行向境内企业的人民币贷款单向跨境贷款,因为境内外利差,境内向境外的人民币贷款商业上也比较难以施行。目前有香港地区银行对深圳前海的额度内跨境人民币贷款,新加坡地区银行对苏州工业园区企业在南京分行总额度内的跨境人民币贷款,媒体最近开始报道新加坡地区银行对天津生态城的跨境人民币贷款(但并没有看到人行天津分行的相关法规依据),主要思路都是给国内企业一定借款额度,额度内该企业可以向特定地区(香港,新加坡)银行借人民币贷款,因为海外人民币利率较低,境内企业可以享受一定的政策红利,但这样的利差2014年以来一直处于收缩状态。
资本项目下其他主要有境外回流渠道: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调回境内使用(发改委审批,俗称点心债,去年境内企业相关发行规模突破1000亿),RQFII,
人民币FDI,
境外金融机构进入银行间拆借市场(额度有限2-10亿),海外清算行参与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清算银行上年末人民币存款余额的8%),以及沪港通渠道购买沪市股票;跨境资金池业务中的上存企业为境外企业。显然这是最明显的政策套利或是政策红利。银行也不轻易放过这样的低成本融资机会,今年中工农建四交五大行分别在台湾,新加坡,香港,伦敦,法兰克福发行离岸人民币债券。
双向资金池业务:重点提及人民币双向资金池业务,因为这是集团企业唯一较为自由的人民币跨境自由流动渠道,没有明确的额度限制。基本原理是:跨国公司在境内外都有股权关联公司或子公司,可以选择一家关联公司在境内银行开立一个人民币专用账户用于人民币资金的归集,所有关联企业资金流向该“专用账户”称之为“上存”,所有从该资金池借款被称为“下划”;所以只要境外企业源源不断地上存,境内关联企业以下划为主,就可以实现境外人民币合法合规地流向境内。前提条件是境外子公司资金来源必须是其经营现金流,不可以是从海外银行借入的人民币。但实践中境内银行也难以取证境外资金来源,一般根据其业务规模,根据审慎三原则合理判断。双向资金池发源于自贸区,去年底推广到昆山地区(仅针对台湾地区银行),2014年6月11日央行发布
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拓展至全国。
自贸区能源交易所和黄金交易所人民币结算。自贸区到目前为止的金融政策整体上乏善可陈,正是因为金融政策的局部隔离区域(28平方公里的自贸区,区内区外相对隔离)内进行试验的可复制性差,因为自贸区内可行的金融新政能否复制到区外,对系统性风险挑战有多大,几乎没有参考性。但自贸区在推动人民币跨境试点这方面颇有成效。除前面提及的双向资金池以及个人人民币结算在自贸区试验并成功推广外,未来更多看点还在于国际交易所、能源国际交易所。
资本项目下人民币出境渠道:RQDII,
ODI(海外投资),跨境贸易项下境内结算代理行对境外参加的账户融资(上限为境内代理行上年存款余额的3%),企业对境外关联子公司的海外放款,跨境资金池业务中的下划企业为境外企业(即第6点介绍的双向资金池业务)
套利空间还有多大?
前面从政策角度分析有哪些套利路径可选。但都基于一个基本假设就是:离岸人民币和境内人民币之间的利差仍然足以覆盖操作成本。尤其是针对香港的双向人民币流通政策渠道较为宽广,绝大多数额度内离岸人民币回流都来自香港。境内代理行的同业往来账户功能的进一步拓展也加大了其吸收海外参加行在该账户闲置资金力度,RQFII额度持续扩充以及放开银行间市场准入,这几个主要因素共振导致离岸人民币利率不断攀升。如果以CNH
HIBOR来衡量双边利率差缩小到100bp以内。其他衡量指标如CCS(货币互换)利率也出现类似走势。
【圆石金融研究院】致力于产业金融服务领域的相关研究,并特别关注贸易金融资源对接的实践操作,强调建构产业领域的特殊Know-how,我们每年度举办《陆家嘴现金管理论坛》--&中国产业金融及交易银行年会(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与圆石金融研究院联合主办、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支持),并在线下举办针对不同产业领域的沙龙、Seminar及小型产业对接会议,看金流、信息流、物资流,也看商流;我们认为以核心企业、价值链核心环节为主轴,实现产产对接、挖掘产业链条上的生意机会,建立地区及全球视野,并提供金融资源整合服务将为实体经济带来巨大益处。
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圆石金融研究院”官方博客之文库(微教室WeiClass):
链接地址:
汽车金融&/&金融高层观点&/&银行现金管理&/&供应链金融及风险管理&/&资产管理及资本市场&/&企业财资管理&/&银行动态&/&金融创新&/&私人银行&/&金融监管&/&产业经济&/&社会评论及宏观经济&/&业务流程整合&/&金融营销及市场传讯&/&食品生鲜产业
注: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找到【圆石金融研究院】,或输入代码:RFA-China,谢谢!
我的更多文章:
( 15:19:28)( 14:32:19)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加坡元 人民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