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梁往车上按的叫什么东西 铁路车皮查询就轻了

奥斯卡·辛德勒 _百度百科
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奥斯卡·辛德勒
奥斯卡·是一位人,也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他拯救是利用了战争经济组织中的某些错误[1]。利用德国的战争,诱逼犹太人投资,再雇佣廉价的犹太人做工,在这让充满了杀戮与硝烟的年代大赚了一笔钱,同时保护了1200名左右犹太人的生命,占全部存活犹太人数量的一半左右。辛德勒是“小”。1958年的浩劫纪念馆宣布辛德勒为,并邀请他在义人大道上。日,辛德勒去世,被以方式安葬在家乡的兹维塔齐尔山上,每年都有许多许多幸存的犹太人及其后代来祭奠他的。外文名Oskar Schindler国&&&&籍德国出生地摩拉维亚斯维塔维逝世日期日职&&&&业商人主要成就保护了上千名(1200左右)犹太人的生命
(Oskar Schindler),(日-日),商人,利用德国战争时期,诱逼投资,再雇佣廉价的犹太人做工,在这让充满了杀戮与硝烟的年代大赚了一笔钱,同时保护了上千名犹太人的生命,占全部存活犹太人数量的一半左右。但当他重新思考人类存在的意义,而不仅仅是个人的财富之后,他开始用战争期间赚来的金钱买下一个个必遭集中营厄运的犹太人:卓斯纳、、罗斯纳、费佛堡、、、伍兰克、......最后,幸存的犹太人用自己保存下的一颗,也是他们战后仅存的唯一的财富所有,为铸成了一枚戒指,并在上面刻了一句犹太法典上的经文:“Whoever saves one life,saves the world entire.(救一条命等于救全世界)。”辛德勒哽咽地说:“我花掉了太多钱……我本可以……这辆车——十条命……这枚胸章——两条命……”
奥斯卡·辛德勒,一个真实的人物,在导演的《》赢得了7座金像之后,辛德勒成了一种象征。在20世纪那场最残酷的战争的阴郁背景中,辛德勒的形象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辛德勒常被人同另一位拉贝同时提起。被称为“东方的辛德勒”[2],辛德勒是“小拉贝”[3]。在侵华进行期间,德国公司驻办事处拉贝[4]以自己时任德国工人党(德国)南京分部副部长的特殊身份[5],建立,出任安全区委员会,保护了约25万中国人[6]。同时著有《》记录了侵华暴行[6]。被称为“活”[7]。奥斯卡·辛德勒于日在斯维塔维的一个苏台德德国家庭出生,他的父亲乔纳·“”·辛德勒(Johnann &Hans& Schindler)是一家农机企业的老板,母亲叫弗朗齐斯卡·“芬妮”·辛德勒(Franziska &Fanny& Schindler),母亲的娘家姓是(Luser)。奥斯卡还有一个1915年出生的妹妹埃尔弗里德(Elfriede)。念完小学和初中后,辛德勒进入一所学习,但于1924年因伪造成绩被开除。不过之后他还是完成了学业,只是没有参加毕业考试来试图进入大学深造。他来到学习机械和汽车驾驶等行业技术,并为自己的父亲工作了3个年头。奥斯卡从少年时代就喜欢,他买下了一辆竞速摩托车并在之后几年里参加山区的赛车比赛。
日,辛德勒与埃米莉·佩尔兹尔(Emilie Pelzl)结为连理,她是一个富有农民家庭的女儿。两人搬进辛德勒父母的家,在楼上的房间住了7年。婚后不久,辛德勒没有再为父亲干活,而是另找过多份工作,包括在摩拉维亚一个电子工艺厂上班和管理一所驾校等。辛德勒这一期间还进入捷克军队服役了18个月,并在第31集团军第10步兵团晋升为一等。退伍后他回到了电子工艺厂,但之后不久自己就破产了。他父亲的农用机械厂也在这一时期倒闭,辛德勒为此了一年。1931年他进入的一家银行工作直至1938年。
年,辛德勒曾有数次因在公共场所酗酒而被捕。这一时期他还与在学校里认识的奥莱丽亚·施莱格尔(Aurelie Schlegel)有了外遇。后者1933年给他生了个女儿艾米莉(Emily),1935年又有了个儿子小奥斯卡(Oskar Jr)。辛德勒之后声称这个男孩不是自己的儿子。1935年,辛德勒酗酒的父亲抛弃了自己的夫人,后者已长期卧病在床,并在几个月后离世。
1935年,身为公民的辛德勒加入了奉行的苏台德德国党,并于1936年被纳粹德国军事情报局阿勃维尔所吸收,成为一名特工。他被分配到基地位于的第2助攻第8突击队。之后接受捷克审问时他表示自己这样做是为了钱,当时他也在酗酒,并且还欠了一屁股债。他在阿勃维尔的工作任务包括收集铁路、军事设施、军队调动的情报,并在境内招募其他间谍,来为纳粹德国计划对该国实施的入侵做准备。日,辛德勒因从事间谍活动被捷克政府逮捕并立即送入监狱,但之后根据而作为获释,也根据这一协定于10月7日并入德国。11月1日,辛德勒申请加入纳粹党,次年获得了批准。
出狱并经过一段时间休养后,辛德勒在阿勃维尔的职位获得了提升,成为其所在小队的副指挥官,并于1939年1月和妻子一起搬到位于和波兰边境上的。攻占捷克斯洛伐克期间,他继续从事间谍活动。埃米莉也在帮他处理文书工作,把阿勃维尔的机密文件处理好并藏在他们的公寓里。辛德勒还多次以经商为由前往波兰,他和手下25名间谍负责为即将展开的搜集波兰军队动向和铁路的情报。其中一些有关铁路运输线和隧道方面的情报对德军的行动至关重要。日,德国国防军第14集团军攻占了一条关键的交通要道,并且保持路况完好无损,欧洲战场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展开。辛德勒继续为阿勃维尔工作直至1940年秋,他之后被派往调查派往德国驻该国大使馆的阿勃维尔军官的腐败问题。艾玛丽娅
1939年10月,辛德勒奉阿勃维尔之命到达,次月在这里买下一间公寓,埃米莉仍然住在俄斯特拉发的公寓,但每星期会至少过来一次克拉科夫。1939年11月,辛德勒请内部装饰师米拉·费佛伯格装饰自己的新公寓,后者的儿子波德克·费佛伯格很快成为辛德勒黑市交易的中间人。他们之后也成为了一辈子的朋友。这个月辛德勒还认识了,他是辛德勒在阿勃维尔一位同事约瑟夫·“塞普”·奥厄(Josef &Sepp& Aue)的,奥厄接管了斯特恩以前由犹太人开设的一家工厂。德国入侵波兰后,所有波兰犹太人的财产,包括财物、房子、工厂等全部被没收,犹太人的公民权也遭到剥夺。辛德勒给斯特恩看了一家搪瓷厂的资产负债表,表示自己有意收购这家名叫瑞科德(Rekord)的工厂,控股的犹太人在这年早些时候申请了破产。斯特恩建议他不要直接经营这家公司,而是以托管的形式接手,并且购买或租下公司的,这样可以从纳粹手中获得更多的行事自由,比如雇佣更多的犹太工人。在多位犹太投资商的财政支持下,辛德勒于日签下了一份工厂的非正式租赁协议,后于日正式化。辛德勒将工厂更名为“德国搪瓷制品厂”(Deutsche Emaillewaren-Fabrik,简称DEF),这家工厂很快以其绰号“艾玛丽娅”(Emilia)而为人所知。他起初的工人团队有7名犹太工人——其中包括帮他管理公司的亚伯拉罕·班吉尔(Abraham Bankier)——和250名非犹太裔波兰人。到了1944年的高峰时期,工厂一共雇佣了约1750名工人,其中约1000是犹太人。辛德勒还帮助经营着一家做批发衣服生意的施洛莫·韦纳有限公司(Schlomo Wiener Ltd)。
辛德勒在阿勃维尔和及其下属军备督查中的人脉让他可以获得为军队生产搪瓷炊具的合同。这些人脉之后也在他保护犹太工人免遭驱逐和处死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辛德勒不得不向纳粹军官送去更大数额的贿赂,还有许多只有通过黑市才能获得的贵重礼物来保护工人的安全。班吉尔是辛德勒在黑市的一个重要联络人,他购买了许多东西存放在工厂中以便辛德勒向纳粹行贿。辛德勒本人享受着奢华的生活,与他的秘书维多莉娅·克伦诺斯卡(Viktoria Klonowska)和搪瓷商艾娃·基什·舒纳(Eva Kisch Scheuer)发展婚外情。他的夫人埃米莉于1940年来访并待了几个月,并在1941年搬到克拉科夫与他同住。
辛德勒起初经营这家工厂主要是为了,雇佣犹太人也是因为自纳粹占领后,这些人的工资水平要大幅低于波兰人。之后他开始不顾成本地为工人提供保护。作为一个对战争有重要作用的军需企业,辛德勒得以更方便地保护他的犹太工人。每当辛德勒的犹太人面对驱逐的威胁时,他就会宣布豁免他们。工人的妻儿子女,甚至残障人士都由他声称为必要的机械或金属工人。其中有一次找上门来,命令辛德勒交出一个带有伪造证件的犹太家庭。“他们进来3个小时后,”辛德勒说,“两个喝醉了的盖世太保跌跌撞撞地离开了我的办公室,他们不但没有带走什么犯人,连一开始声称是罪证的文件也没了。”
日,颁布了一项法令,要求克拉科夫的所有犹太人在两周内离开这座城市。只有那些从事直接和德国战事相关工作的人可以留下来。当时有6至8万人生活在这座,到1941年3月仅剩15000人。这些犹太人接下来也被迫离开自己居住的卡齐米日社区,统一搬到在原来的工业区中建立的。辛德勒的员工每天从犹太人区步行到工厂上班,之后4年的时间里,辛德勒对工厂进行了扩建,增加了厨房、诊所、食堂、办公室等设施。
1941年秋,纳粹开始将犹太人区居住的犹太人转移,其中大部分被送到贝尔赛克灭绝营杀害。日,犹太人已经清空,那些仍然可以工作的犹太人被送到了位于普拉佐的新。数千名被认为不适合工作的人被送至灭绝营杀害,还有数百人在被正在清空犹太人区的纳粹所杀。辛德勒由于在党卫军中有关系,所以提前得知了这一行动,并安排工人留在厂里过夜以免发生不测。他亲眼目睹了对犹太人区的清理并深感震惊。据辛德勒犹太人索尔·乌尔巴克所说,辛德勒从那时起“改变了对纳粹的看法,决心尽可能多救出一些犹太人。”
克拉科夫-普拉佐集中营于1943年3月开始运作,这里原本是两个犹太人墓地,距德国搪瓷制品厂约2.5,由上尉阿蒙·哥特统领,此人曾数次在集中营内随机地处决犯人。这里的犹太人每天都生活在对死亡的恐惧之中。艾米莉·辛德勒曾称哥特是“我所见过最的人”。
哥特起初计划把包括辛德勒工厂在内的所有工厂转移到集中营内。不过辛德勒把奉承、贿赂及外交手腕相结合,不但避免了工厂的转移,还说服哥特他自费在厂内建立一个子集中营,除了容纳工厂内的犹太人外,还可以收容附近工厂的另外450名犹太人。这些人在这里不但可以免受随机处决的威胁,而且还配有食宿,甚至可以进行宗教仪式。
辛德勒曾两次因涉嫌参与黑市交易被捕,还有一次因为亲吻了一个犹太女孩违反《》被捕。第一次被捕是在1941年末,他为此在拘留所过夜。他的秘书通过辛德勒在纳粹党中的关系网让他得以获释。日,辛德勒因前一日在工厂进行的自己聚会上亲吻了一个犹太女子的脸颊而被捕,这次他在监狱里关了5天。第三次被捕发生在1944年10月,他被指控进行黑市交易,并通过向哥特及其他人行贿来改善犹太工人的状况。这回他被关了近一个星期。哥特于1944年9月因受贿和滥权,之前辛德勒的被捕正是对哥特行为调查活动的一部分。哥特从未因这些指控被定罪,但他于日因战争罪行被处以绞刑。
1943年,的领导人通过犹太抵抗运动成员和辛德勒取得了联系,后者之后数次亲自前往布拉佩斯报告纳粹对犹太人的罪行。他还将犹太人机构提供的资金带回并转交给犹太人地下组织。
布瑞恩利兹
1944年7月,由于的节节逼近,亲卫队开始关闭最东面的集中营,把余下的囚犯向西转移到奥斯威辛和格罗斯-罗森集中营。哥特的私人秘书梅特克·庞帕把纳粹关闭所有不是和战争需要直接有关的工厂,包括辛德勒工厂的计划提前预警给辛德勒,并建议将产品从搪瓷制品改为反坦克手榴弹来挽救犹太工人的生命。辛德勒通过贿赂和劝说,最终让哥特及远在的官员同意他把工厂和工人转移到苏德台地区一个名叫布瑞恩利兹(Brünnlitz,音译)的小乡村,从而免除了工人被送入处死。庞帕把犹太区警察马赛尔·戈德伯格警官提供的姓名整理后打印了一份1200名将转移到苏台德地区的犹太人名单,其中1000名是辛德勒的工人,另外200名是朱利叶斯·马德里奇的纺织制品厂工人。这些犹太人于1944年10月被送往布瑞恩利兹。
日,一辆装载有700名辛德勒名单上人员的火车起初被送到了格罗斯-罗森集中营,并在那里呆了一个星期后才重新送到布瑞恩利兹的工厂。另外300名“辛德勒犹太人”起初也被送到奥斯威辛,并且随时可能会被送进毒气室。辛德勒以往的人脉和贿赂这次都不起作用了,他最终派自己的秘书希尔德·阿尔布雷希特(Hilde Albrecht)带上黑市买来的商品、食品和前往奥斯威辛,这些女工人担惊受怕了几个星期后才被送去了布瑞恩利兹。
除了工人外,辛德勒还将250车皮的机械和运到了新的工厂,但工厂中生产出的可用炮弹很少。每当有军备官员质问工厂产量为何如此之低时,辛德勒就从黑市上买来成品充数卖给军队。党卫队提供的口粮不足以满足工人的需求,所以辛德勒会花大部分时间在克拉科夫获取、军火及其它材料。他的夫人埃米莉留在布瑞恩利兹,暗中设法获得更多的口粮,并照料工人的健康和其他基本需求。辛德勒还安排了奥斯威辛多达3000名犹太女性转移到苏德台地区的小纺织厂,希望可以增加她们生还的希望。
1945年1月,一辆装有250名犹太人的火车到达布瑞恩利兹,这些人原本是被送往波兰的一处矿场,但被拒绝接收后来到这里。时,车厢已经冻得封死。之后工厂一位用烙铁打开了门,车上12人已经死亡,其他人都已经病重,无法参加工作。埃米莉将幸存者送入工厂,并且在一个临时搭建的医院中照料他们直到战争结束。随着的逼近,辛德勒为避免工人被亲卫队所杀而继续向军官行贿。日,他和工人们聚在工厂内,聆听广播中宣布德国投降的消息。由于身为纳粹党和阿勃维尔成员,辛德勒有被以战犯逮捕和处决的危险。班吉尔、斯特恩和其他多人准备了一份声明,以便让辛德勒呈交给证实自己曾挽救了一些犹太人的生命。赛门·杰里特(Simon Jeret)还拔掉了自己的金牙,用上面的黄金打造了一枚戒指送给辛德勒,上面刻有“救一人命,如救苍生”(Whoever saves one life saves the world entire)的字样。为了逃避苏联人的抓捕,辛德勒和埃米莉乘坐他们的一辆只有两个座位的霍希轿车向西逃亡,起初还有几名一同逃离的德国士兵坐在车两旁的位置上,后面还跟有一辆卡车,上面有辛德勒的玛尔塔(Marta)、几名犹太工人以及一些黑市商品。到了,霍希轿车被已经占领该地的苏联红军士兵没收。辛德勒起初藏在座位下的一颗钻石也没能取回。他们继续通过乘坐火车和步行前进直至到达美国占领区,然后前往,一位美国犹太人军官安排他们乘火车前往。1945年秋,辛德勒夫妇搬到了生活。
到战争结束时,辛德勒的所有积蓄都已经在贿赂和在黑市为工人购买给养中耗尽。几乎一贫如洗的辛德勒曾短暂迁至,之后再到达,但一直没能在战后的德国发迹。事实上,他已经需要接受犹太人组织的援助来生活。1948年,他向美国犹太人联合分配委员会提出了一份对他的战时开支加以补偿的请求,之后收到了15000美元。他曾估算自己战时的开销超过105.6万美元,包括营地的建设、贿赂,以及包含食品在内的黑市商品支出。辛德勒于1949年移民,他在那里试着养和,后者的皮毛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可到了1958年就已经破产。然后他离开妻子返回德国,尝试经营包括水泥厂在内的多个产业,但都没有成功。1963年,他再次宣布破产,并于次年因发而入院治疗了一个月。辛德勒与战争期间认识的许多犹太人保持着联系,来自世界各地“辛德勒犹太人”的资助让他得以继续生活。日,奥斯卡·辛德勒逝世,享年67岁。他的遗体安葬在耶路撒冷的,是唯一一位得以葬在这里的前纳粹党成员。1963年,以色列授予辛德勒称号,以表彰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挽救犹太人免遭大屠杀的功勋,此外,1966年德国政府还授予他。
作家赫伯特·斯坦豪斯(Herbert Steinhouse)曾于1948年采访过辛德勒,他对辛德勒的事迹作出了这样的评价:“辛德勒的卓越事迹只是源自于基本的礼仪和人性,只不过我们长大后就极少再真诚地相信这些礼仪和人性了。他是一个看到曙光而悔改的机会主义者,并从此背弃了周围的虐待狂和卑鄙的罪犯。”在1983年的一个电视纪录片中,节目引用辛德勒的话表示:“我觉得犹太民族正在遭到。我对此别无选择,必须帮助他们。”奥斯卡·辛德勒埃米莉·辛德勒,这位曾协助过丈夫奥斯卡·辛德勒从纳粹死亡集中营中救出数以百计的犹太人而深受世人尊敬的老人于日与世长辞,享年93岁。埃米莉·辛德勒1949年移居到,但她一直希望能在自己的祖国———德国度过自己最后的。经过多方,德国的一家老人院最终接受了她,她于2001年7月回到德国,但她不久就得了重病,并住进医院。日,阿根廷议会参议院举行仪式,向辛德勒的遗孀颁发了金质奖章,并宣布她为阿根廷荣誉公民,以表彰辛德勒夫妇当年从手中拯救犹太人生命的英勇行为。
辛德勒夫人坐着轮椅亲自接受奖章和证书。电影《》中另一人物的原型迪特尔以及犹太社团成员和各界代表也参加了在议会大厦举行的隆重仪式。
经梅内姆总统批准,政府自1998年2月起每月为辛德勒夫人提供1000美元的生活补贴。
50年代辛德勒离开阿根廷返回德国,把妻子一个人抛在,此后他们再也没有见过面。当年,埃米莉曾成功地阻止德国纳粹把120多名快饿死的犹太人送到奥斯威辛去。当时,奥斯卡·辛德勒对德国的盖世太保说,他的工厂需要犹太人做劳工,于是这些犹太人被送到他的,并受到了埃米莉的细心照顾。以后又有大批犹太人被送到他们的工厂,辛德勒夫妇总共大概救治了1200多名犹太人。以色列政府于1993年授予埃米莉“杰出人士”奖。
埃米莉·辛德勒在丈夫去世后一直。2001年6月,埃米莉·辛德勒赢得一笔价值2·5万德国马克的支付款。埃米莉与德国《斯图加特日报》对1984年发现的她丈夫的一个的归属权发生争议,最终,埃米莉赢得了它。
大导演的《》赚了好几亿美元,该片上映后,斯皮尔柏格只给爱米丽寄去一张5万美元的支票,爱米丽并不感到满意。爱米丽希望有生之年将真相公之于世,并得到一点公正的报酬。
日,是辛德勒逝世25周年纪念日,德国《斯图加特日报》在这天公布了新发现的“辛德勒的名单”原件,这份文件是在辛德勒生前留在一位家的箱子里发现的。
在获悉辛德勒的文件被发现后,爱米丽说:“我是辛德勒的遗孀,他的合法继承人,我们并没有离过婚,因此我有权拥有这些文件。”
爱米丽在接受德国一家电视台的记者采访时说:“奥斯卡是英雄,那我呢?我也救了许多犹太人,而且比他救得多!那些文件上也有我的签名,所以它不应该叫‘辛德勒的名单’,应该叫‘辛德勒夫妇的名单’!”
启发拍摄《辛德勒的名单》的是德国作家肯尼利根据犹太人的描述创作的传记《辛德勒的箱子》。按照肯尼利的说法,战争结束后,辛德勒开始追求女色,酗酒,他的工厂也逐渐衰败,直至倒闭。辛德勒1974年10月在德国的一家医院里。临终前的几年他住在一位医生朋友的家里。他跟这位医生夫妇是在结识的。新发现的文件显示,60年代末,以色列犹太人发起了一场要求德国人对纳粹暴行进行赔偿的运动,西德政府多次向以色列派出专家小组了解情况。正是在这个时候,辛德勒于1970年在以色列迷人的海滩遇到了他生命中“最后的”——这位医生的妻子。穷困潦倒的住在医生家里,他们为辛德勒提供了一个小房间,男主人悉心照顾患有心脏病的辛德勒,辛德勒与女主人保持着关系。奥斯卡·辛德勒辛德勒唯一的遗物就是一只破旧的黑箱子,这只一直留在这位医生家里,却从来没被打开过。在这家的男主人去世之后,女主人也于2000年4月谢世了。她的儿子在清理母亲的遗物时发现了这只尘封的皮箱子。箱子已经发黑,但上面的白字依然清晰可辨:奥斯卡·辛德勒。
这位儿子恍然大悟:这位和母亲保持着暧昧关系的穷老头就是奥斯卡·辛德勒!
皮箱里塞满了辛德勒写于40至60年代发自、、、纽约、耶路撒冷、等地的几百封信件,成堆的、照片、单据、证明,辛德勒工厂的位置草图等等,其中最珍贵的就是那份“辛德勒的名单”。
辛德勒曾是一位富有正义感的企业家,同时也是一位纳粹党成员,正是因为有这种特殊身份,当他看到纳粹大规模屠杀犹太人时,他以雇工的名义开出了一份1200人的名单交给纳粹党卫军,把这些犹太人从集中营解救到他在波兰南部的一个工厂,从而使他们幸免于难。辛德勒生前共开出了两份名单。其中第二份名单写于“二战”结束前一个月,这份名单被保存在以色列亚谢姆犹太人纪念馆里。影片《辛德勒的名单》正是基于这份名单拍摄的。但据大屠杀纪念馆负责人说,没有人见过第一份名单的原件。
然而,最新发现的这份名单究竟是不是原件,仍有争议,以色列研究大屠杀问题的权威专家正在等待对它进行鉴定。
德国警方搜查了《斯图加特日报》,企图得到发现的装有包括“辛德勒的名单”在内的一些辛德勒文件的箱子,但是一无所获,因为这个箱子已经在被送往以色列的途中。
《斯图加特日报》报道说,根据居住在阿根廷的辛德勒遗孀爱米丽的要求,斯图加特的一家法院决定暂时扣留这个箱子,以“保护申请人的可能具有的所有权”。
《日报》的说,没有人反对爱米丽对这个箱子提出的占有要求,但是,21世纪的拥有者即发现者明确表明,希望把它交给以色列的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如果德国法院裁定它归辛德勒遗孀所有,那么,就应将它送回德国。而德国国家档案馆已将箱子中所有文件都复制下来了。
正在耶路撒冷访问的外交大臣罗宾·库克代表以色列向英国前特工兼外交官弗兰克·福利授予“外国正义人士”荣誉称号,以纪念他在本世纪30年代冒着生命危险帮助千百万犹太人逃出德国纳粹分子的魔爪,重新获得自由。
弗兰克·福利被人们称为英国的“辛德勒”,而被称为的“辛德勒”。
瓦伦贝格是夫人的舅父。瓦伦贝格在40年代以外交官的身份至少挽救了10万犹太人。
“辛德勒的名单”不只是一件遗物,它更是一种象征,是人类精神遗产的一部分。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中,辛德勒以自己在的新厂需要大批劳工军火为由,列出了一份1000多名犹太人的名单,将他们送往捷克,改变了他们大屠杀的命运。但称,荣获大奖的影片上有多处并不真实。
在《奥斯卡·辛德勒:不为人知的生活,战时活动和名单背后的真相》一书中,克罗揭示了辛德勒阴暗、不可告人的一面。
“辛德勒和那份犹太人幸存者名单没有任何关系,”克罗说,“辛德勒名单”部分是来自辛德勒本人对自己事迹的渲染。
让人震惊的是,辛德勒曾经为人服务,在从事活动,并且还参与策划和德国纳粹入侵波兰的行动。
此外在克罗的新书出版后,又有新的历史证据浮出水面。其中,据捷克的一份秘密警察档案记录,在二十世纪30年代,辛德勒曾为德国的军事组织工作过。这样反映了人性的复杂。尽管克罗笔下的帮凶辛德勒与人们在里看到的。但是,辛德勒的“善事”却不假。
辛德勒确实曾经挽救过1000多名犹太人而使其免遭大屠杀,并且用自己的钱财这些人吃住,一直到二战结束。此外,他还曾过两名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并称自己是他们的。
“关键是他(辛德勒)值得人们赞美吗?当然,”克罗说,“他是大屠杀期间最正义的非犹太人。”1奥斯卡·辛德勒993年,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组织授予辛德勒“最正义的非犹太人”的荣誉。
不过二战后,辛德勒的处境却极为。据克罗考证,辛德勒战后落得,并且开始,后因饮酒和吸烟过度而死。期间作为回报,那些“辛德勒(保护过的)犹太人”关心和照顾过他们的“大救星”。
辛德勒的如同一个“谜”,他的转变究竟是良心发现还是另有图谋?连克罗也说不清楚到底辛德勒拯救犹太人动机何在。
克罗认为,辛德勒可能只是一个者,能在战后保住自己的生意。不过,他也觉得可能是因为辛德勒对自己所看到的感到厌恶和愤慨。79岁的索尔·乌尔巴赫也同意这种猜测。乌尔巴赫是辛德勒拯救而幸存的犹太人之一,克罗为写书曾经采访过他。“德国人的野蛮行径比他(辛德勒)预料的更为残忍,”乌尔巴赫说。
克罗是美国埃隆大学的学,也是美国大屠杀纪念博物馆教育委员会的成员之一。克罗的书并不是唯一一本关于辛德勒的书,21世纪初至少已经有其他6本关于辛德勒的书面世。但是,纪念组织的负责人莫迪凯·巴勒迪勒认为克罗的《奥斯卡·辛德勒:不为人知的生活,战时的活动和名单背后的真相》是最权威的。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用户:*密码:*
当前位置: >
我自己的故事杜兴茂&
44邻居的孩子
还有一个能解点儿馋的机会,就是啃果皮的机会。那时水不易买到,像我们这个穷家,一年到头能尝到一两次水果味儿。说吃苹果,就是每人能分到一片。只有最小的那个孩子有点儿特权,当市上有水果卖的时候,偶尔,给他买一个梨或者苹果,这时候我们就有了一次解馋的机会。当妈把这个水果拿出来的时候,我们就争着为最小的孩子啃皮,啃的时候不能啃掉太多的果肉,毕竟心疼弟弟的心情,能够战胜水果的诱惑,这个时候有幸啃到皮的孩子,还都很自觉,都会尽量啃得薄一些。
13小褂儿丢了
那是一个夏天的晚上,爸带我们去水泥厂礼堂看电影,我穿着一件半新的蓝布小褂儿去的。礼堂里没座位,都是站着看,由于人多还得伸着脖子够着看,天又热人又多,我觉得热了就把小褂儿脱下来拿在手里。可能是看着看着开始犯困,不知什么时候,小褂儿已经不在手里了却还不知道。电影一散场,大家蜂拥而出,快到家时把发现我光着膀子了,问我褂子哪去了?我恍惚之中,觉得是放在爸的芭蕉扇上了,我这话一出口,爸就火儿了,芭蕉扇是扇凉的一直都在煽动,怎么可能托住褂子呢?于是爸押着我回去找,哪儿还有褂子的影儿呀?回家挨了一顿好骂,打没打我倒忘了。我只记得当时怎么也不肯相信褂子真的丢了,一连几天脑子里总在转悠两句话,真丢了吗?怎么会丢了呢?总是幻想着第二天醒来衣裳还在。
我小时候从来没穿过买的鞋,都是自家做的。由于整天的野跑,再加上淘气,看见石头子儿就要踢一踢,看见破罐头桶儿总要当球踢一阵子。而鞋只有一双并无替换的,所以脚趾头露出来并不是新鲜事。鞋总是不断地开线,有时前头开,有时后头开,有时里侧开,有时外侧开,反正经常要有一个地方张着嘴。有几次在野外玩儿的时候,鞋几乎全耍了圈儿,遇到这种情况,有时赶巧了能找到铁丝,就用铁丝把鞋绑在脚上,凑合着回家再让妈缝。有时找不到铁丝,就用软树枝的皮或拧草绳绑着回家。妈每次缝鞋的时候,是照例要骂一顿败家子儿的。
大约在我刚上中学的那年,马竟然给我买了一双新球鞋,我真是喜出望外,高兴的脸走到都快不知道怎么走了。对这双新球鞋我爱惜备至,每个礼拜都要刷一次,保持得干干净净。可是乐极生悲,有一天放学路上,我看到很多蝙蝠,忽高忽低的飞,不知怎么就想起别人说的,往天上扔鞋蝙蝠就会钻鞋里去,我就鬼使神差的扔鞋,想抓一只蝙蝠玩儿。结果三扔两扔的,鞋一下子掉到路边的水沟里了,那天水沟里水有齐腰深,还很浑浊,我连忙下去捞,费了半天劲也没捞着。当时心里的滋味就别提多难受了,有委屈,有后悔,有怕挨打挨骂,还有不甘心。当时,明明脚上只剩一只鞋,却怎么也不愿意相信鞋真的丢了。
怕归怕,家还是得硬着头皮回去,打骂是免不了的,而脚上又换上了那双不知开过多少回线的自家做的旧布鞋。剩下的一只球鞋是绝对舍不得扔的,再后来的几天里,仍幻想着一觉醒来球鞋还在,根本没丢,或者哪一天球鞋会回来。
后来,过了一两个月,也许是小半年,竟然发生了奇迹!球鞋真的回来了!原来,是浇地的农民,在水闸下发现了我的球鞋。因为村子不大,我把新球鞋扔到水里的新闻早已家喻户晓,所以人家猜到是我的,就给送回来了。妈对人家不免要千恩万谢。我对这双失而复得的球鞋就更加爱惜了,直穿到帮儿烂底儿掉才算饶了它。
十一岁时,在水泥厂看了露天电影《小兵张嘎》,对他的木头手枪发生了兴趣,打算自己做一个,这一想不要紧,后来就成了心病,走路时、吃饭时、睡觉前反正不论干什么,脑子里都在想做手枪的事。
要做手枪先得找一块合适的木板,我又没有正规的工具,要把木板变成手枪,只能靠小锯条和铅笔刀,一点一点的锯、削、刻。所以,找木板就得找薄厚和大小都跟需要的差不多的,做起来才能省点儿劲儿。脑子里有了打算就开始行动,在自家的破劈柴堆里翻找,到能去的任何地方找,总之,走到哪都在寻找符合我心中标准的那块合适的木板。越是找不到越是绞尽脑汁的想,到哪儿才能找到合适的?就这样不知走了多少冤枉路,费了多少心思始终没找到合适的。后来不得不放弃想省劲儿的想法,只好在自家的破劈柴堆里大块儿里挑小块儿,挑出最接近我想象的那一块。
木板总算是选定了,接下来是如何下手,我先在纸上画一只手枪,一开始画得不像,经过反复的改反复地画,最后终于觉得像了才满意。把纸手枪剪下来当样子,再往木板上画,把枪管顺着木纹放,画好之后先按铅笔印儿锯。我的工具是半截小锯条,锯齿比小米粒还小,锯的速度慢极了,简直不是在锯而是在磨!锯横丝时还能看到点儿进展,锯w丝时好像总是原地不动,真是急人!总共二十多厘米长的锯口,竟然断断续续的锯了三天才锯完!不过手枪已经有点儿摸样了,还是不免有点儿高兴。
下一步的工作是用铅笔刀削、刻,我只有一把竖刀,要把所有的棱削圆,又费了不少劲儿。这一回削顺丝时还挺好削的,削横丝时可费了劲儿了。削的薄时刀子打滑,削的厚时又削不动,等削的有点儿摸样时,手上磨起三个水泡,再销的时候刀把儿一碰到手上的水泡钻心的疼,后来只好将就着不要那么太好了。
最后一件事是在枪的扳机处挖一个洞,洞怎么挖呢?想用钻打洞,可是没有钻;想用刀子挖又觉得太费劲儿,想来想去只有用烧红的火筷子烫眼最省劲儿。那时家里一年四季都用煤火炉做饭,冬天还兼取暖。火筷子随时有,也不愁没地方烧红它,由于火筷子细得跟吃饭的筷子一样,烫透二厘米厚的木板,要烧红三次才能烫透,烫透之后再用烧红的火筷子,在洞内来回出溜慢慢的把洞扩大,洞眼里能伸进二拇指就行了。洞的大小合适之后,再用刀子一点儿一点儿地把洞口边的黑炭削掉,把洞边削圆滑。这把手枪总算做成了,拿在手里一比划心里还真美滋滋的呢。
玩儿打仗是我最喜欢的,而且有了这把枪我总能演连长什么的,玩儿得就更开心了。在炕头上被子垛就是掩体,在街上房前屋后就打巷战,在野外有的是土沟、土坎儿、庄稼地、小树林更是玩儿打仗的好战场。到了旧车皮停放场,我们就扮演铁道游击队,往车披上一跨,嘿!威风极了!
后来又看见电影里连长的抢还有枪套,枪装进枪套里往身上一挎那才帅呢!我又费了一番心思,用纸板糊了一个枪套,样子跟电影里的一样,只是没有皮带,我实在想不出如何制作皮带,只好将就着点儿,用一根细绳儿代替,虽然不太称心也还凑合能用,到此时才算真正去掉了做手枪的心病。这把手枪连同纸枪套,陪伴我度过了一段快乐的少年时光,给了我无尽的欢乐。
做手枪这件事,使我初步形成了,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性格。在不知不觉之中为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克服困难,自强自立打下了基础。
21大壳帽和步枪
不知在看哪个电影时,很羡慕那些大官戴的大壳帽,这一羡慕可倒好,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大壳帽又成了心病,真到了日思夜想的程度,怎么能做一个帽子呢?真应了那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话,办法到底让我想出来了。
我按照自己的脑袋大小,用铁丝弯了两个圈儿,再弯一个大一些的圈儿用来支撑帽壳。然后再用一些短铁丝,把三个圈儿固定在一起,两个小的在下面上下对正,相距两个指头宽,这就是帽壳儿下面宽边的骨架;一个大的放在上面距上面的小圈儿四个指头宽,帽檐用一根铁丝弯成月牙形,固定在下面的小圈儿上,固定好之后,就能看出来帽子的摸样了。
骨架做成了,用什么当布面呢?用布?想也别想,家里根本没有多余的布让我糟蹋,再说我也不会缝。我脑子里早已想好,只能用纸糊,好在有些用剩下的窗户纸可以动用。先剪下一个大圆纸片糊在帽顶上,再剪一些纸条儿糊在下面的宽边上,为了让脑袋不太硌得慌,特意在宽边的里侧多糊几层纸。最难办的是帽壳的侧面,侧面上头大底下小,一开始想用一整条宽纸片,剪好后一比划,怎么也糊不平,这怎么办呢?左比划右比划就是糊不糊不上,还真没辙了。后来只好想了个下策,改用窄纸条一条儿一条儿的竖着糊,这样总算是糊上了。虽不十分满意,但是远看倒也像那么回事。
老电影都是黑白的,也不知人家那大壳帽是什么颜色,反正电影里是灰了吧唧的,我就用淡墨汁把帽子染成灰色。人家帽子上还有一个帽徽,我也在帽子上画了一个,有点儿像五角星又不是五个角,当时画了几个角也忘了,反正人家有帽徽我也有帽徽就得了呗。戴上帽子在镜子里一照,别说,还挺神气的呢。
戴着戴着,就觉得少了点儿什么,少什么呢?少抢呀。军人没抢光带个帽子能像吗?枪!枪!这时候哪还有枪了,做过一把手枪,早让爸一气之下给劈了,记得爸往火炉里扔这枪的碎木块儿时,还骂了一顿“不学好的兔崽子”。我还做过一挺心爱的机关枪,也没了踪影,可能也让爸给火化了吧?唉!反正现在没枪玩儿了,这怎么办呢?
再做一个抢,这个念头一出现,我就又有了心病,又开始想办法、找东西了。显示要做一个什么样的墙,这一会我偏爱上了步枪,而且看上的是电影里出现过的小马抢。接着是连锯带砍带削,这次,除了枪扳机还是用钉子和铁片儿,其他主要部位枪身、枪管、枪托都是用一整块木板做成的。木板本身就很旧,里外都是土灰土灰的颜色,做成之后真有点儿像真枪的颜色,连色也不用染了。于是一连几天,我就挎着枪戴着大壳儿帽,率领着弟弟们到处显摆,那劲头儿倒有点儿像中了状元,满街游行夸官似的。
可是没高兴几天,爸妈就看出了问题。当时正是文革时期,反革命帽子满天飞,而我带的是将匪军的大壳帽,还背着以假乱真的步枪,万一谁怀疑这是真的,那不是杀身之祸吗?这一惊非同小可,连我幼小的心灵里也不免后怕。结果是我挨了一顿臭骂,大壳帽和步枪又遭到了火化的下场,我也由神气十足变成灰溜溜的了。
我们正转悠着,忽然看见地上有几根人骨头,还有一个头骨,当时我不免有些害怕,可是,为了壮胆我故意笑着说“嘿!大白球”,并且上去使劲踢了一脚,大白球咕噜咕噜的滚出老远。踢完之后我心里却是一惊,哎呀!他可别找我算账呀!这时倒有些后悔不该踢了。后来我跟人家说起当时的心情,逗得人家哄然大笑,从此大白球就不时成为我们的笑谈。
在我十二、三岁时,一般出去玩儿的时候,都是兄弟几个一起出动,单独一个不大敢出去的太远。有一次我一个人去玩儿,走得并不很远。走着走着看见迎面有一条蛇冲我爬过来,这蛇有一米多长,有大人的手指头那么粗,石灰绿色的。我看见蛇之后有点儿怕,人们说起蛇总是带有神秘色彩,关于蛇的可怕传说也听过不少,所以,怕蛇不仅仅是怕蛇咬,更主要的是把蛇当妖怪那样怕。于是,我不由自主的转身往回走,也许是我逃得快乐些,蛇看出了我的心虚吧?我紧走几步之后一回头,蛇反而追上来离我更近了。当时我虽然有些心虚,但是,并没有被吓慌。在我转过身的同时,脑袋里迅速盘算着怎么办,而这时蛇也停下来,抬头盯着我。这一短暂的对峙,使我看出了蛇也是心虚的。就在这一闪念发生之后,我立即开始反攻,我重重的跺着脚,挥舞着双手,向蛇猛冲了几步。这时蛇反倒被我吓得掉头逃窜了,我又追了几步,蛇逃到土坡后面不见了。当时我毕竟还是心虚,无心恋战,没有胆量去抓他。于是,见好就收我也就往回走,一边走一边回了几次头,蛇再也没有追来。
经过这次遭遇战,倒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妖怪也是欺软怕硬,只要你不怕他,敢于和他斗,他也会怕你的。
&&& 小时候家里穷,吃的饭没油水,一年到头尝不到几次肉味儿。主食常是窝头,而且苦棒子面居多。吃的菜呢,是按时令吃最便宜的菜,夏秋季青菜正上市,就买那些最便宜的大路菜,到了冬春季,就只剩下大白菜当家了。糊口尚且如此艰难,更别想吃零嘴儿了。由于家里穷,我们这些孩子手里难得有个三分五分的零钱。我第一次自己买东西吃,手里只有五分钱,我用这五分钱买了山里红,那时东西便宜,给的还真不少,两只手都捧不过来了。我装在书包里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吃,到了下午放学,在路上就吃完了。这是我第一次吃这么多山里红,吃完之后也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可是,到了半夜就开始烧心了,第二天一整天胃里老是往上冒酸水,感觉烧心难受。第一次吃独食,就给了我一个大教训,我这才知道山里红也这么厉害。
&&& 有一次,我不知怎么手里又有了三分钱,我想吃核桃就去买。人家售货员一听,三分钱也要卖核桃觉得可笑,可是看着是个孩子,又不好发作,很不情愿的给我挑了两个又小又难看的核桃。那核桃什么味儿我倒没记住,而售货员的相貌和惊讶的表情却至今难忘。
第三次自己花钱买吃的,已经是上中学时候了。那次是由老师带着,从石景山步行到天安门。那天妈给了五毛钱,在集体活动之后是自由活动,我和几个同学走到西单,看到路边有饭馆,当时我也饿了就想买吃的。那是我其实特别杵窝子,也不会花钱,壮着胆子走进饭馆里,看见有小烧饼,我就用一毛钱买了两个小烧饼,回家时坐公共汽车又用了一毛五,到家还剩下两毛五又还给妈了。
那时的五毛钱够一个人吃一天的,对富裕人家也许不算什么,可对我来说就不少了,出去一天没把五毛钱全花出去,其实不是我懂得节省,而是杵窝子不会花钱才剩下的。
在上高中时,每到冬天我就带饭中午吃,夏天的中午就走几里路赶回家吃。冬天吃冷饭,吃过之后由心里往外发冷,冷得揪心,那种感觉至今记忆犹新。
在我的同学里,有几个家里条件好的,每天在外面吃饭。有一次我看见他们,把大半个牛舌饼扔掉了,当时我很不理解,这么好的吃的怎么舍得扔呢?要知道我长这么大,还没尝过牛舌饼的味儿呢!
在我参加工作以前,连一个整个儿的鸡蛋都没吃过,到上班了吃早饭时吃一个鸡蛋,就觉得很奢侈。因为我们家那时的日子还是很艰苦的,我在家苦惯了,参加工作之后仍是不敢乱花钱。吃饭总是吃最便宜的菜,每当我想吃点儿好菜时,就禁不住自问“爸妈在家吃什么呢?”这样一想,就把吃好菜的念头打消了。
小时候在农村住,农村的孩子不懂得什么卫生,学前的儿童,到夏天光着屁股满街跑是常事。到我该入学那年,已经九岁了,老师是个男的是张老师,那天来到家里走访该入学的孩子,老师在园子里问“哪个是要上一年级的呀?”妈便指着我说“那不是吗,蹲那儿拉屎的那个。”老师一看禁不住一笑,这就是我给老师的第一印象。
我们村里有一个小学校,只有一间教室,一个老师,课程是语文算数两门儿。这里只教到三年级,升四年级的学生就不在这里上课了,转到三四里外的另一所小学去了。我们那位张老师只教了一年多,后来,就换成了一位姓武的女老师了。
我们那间教室的门外,墙角处有一个炉灰堆,也不知在那里堆了多少年了。班上所有的男同学都养成了一个习惯,下课之后出门就对着炉灰堆撒尿。这个传统,大概从有这个学校就形成了,所以,我们撒的理所当然,老师们也没有干涉的。可是武老师来了之后,没几天就把这个传统给打破了。为此老师专门在课上讲了一次话,要求男生改掉这种陋习,老师说:“咱们是学生要讲文明,要讲卫生,从今以后谁也不准出门就撒。”还说已经是学生了,要知道羞耻等等。老师这么一说,我们就像猛然醒悟似的,这才知道我们的出门就撒,就是不文明、不卫生,尤其是不知羞耻的行为,以前怎么没想到呢?老师的话还真管用,从此,再也没人敢在那儿撒尿了。
36我能走多远
大约十三四岁时,产生了一种探险心里,总想试试我到底能走多远。其中也包括想看看,没去过的地方是什么样儿这种念头。这种跃跃欲试的心理,大约在我心里存在了两三年。
以前我们去的最多的地方,是南面的永定河那一带,由于,再往前走就要爬山了,如果爬上山再下来天就黑了,所以就没敢再往前走过。这时候我是想探险,所以就不往这个方向走,而主要是往东、往北方向走,我的足迹所到之处有北辛安、苹果园、八大处、西黄村、杨庄、八角村、老山、水屯。
由于在野外玩儿惯了,我总是走大马路,那时大马路上人少车也少,我总是爱到人少的地方玩儿,到了村子也不进去。不过探了半天险,其实也没走出多远,最远的八大处也不过离家六公里。走不远的原因很简单,我是每天上午九点多吃完早饭出发,下午还要在四五点钟吃晚饭之前赶回家。要是真走远了,误了晚饭不说,还要挨骂,再说天一黑也不敢不回家,所以我的探险经历,并没有什么伟大的壮举,连石景山区也没走出去过。
后来倒是有几次远征,但那都是由学校组织的拉练活动。一次是到模式口北面的山里拉练,另一次是到卢沟桥拉练,还有一次是步行去游天安门和北海公园。这三次要算是我步行所及的最远的地方了。
37不敢逛商店
由于没见过世面,一到人多的地方就不大自在,二十多岁时还不敢逛商店,不买东西从来不进去。买东西时一到商店里,总觉得售后员和顾客都在盯着我,越这样想越偷眼看人家,结果目光一对上就更不自在了。有一次我在商店里,正好听到两个售货员在谈论顾客:“有的人进商店不看东西光看人,也不知道是干什么来了。”这句话瞎了我一跳,这不是说我呢吗?我赶紧就走到别处去了,记得好像连东西都没买就出了商店。
事后我一想,人家说的也对呀,进商店干嘛看别人呀?你要不看人家怎么知道别人看你了?从此以后,再进商店我就只看商品不看人,一开始还是不大自然,后来不知不觉中,再进商店就变得如入无人之境了。
38张不开嘴
按大人的说法,我小时候是个杵窝子。见到生人不敢说话,不敢说话就不说吧。可吃饭时不敢张嘴就不好办了,肚子不饶人呀!那是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一进大食堂见里面有几百人,有的在排队,有的或蹲或站,也有的坐在地下正吃饭。我买完饭,正在找地方吃的时候,就觉得所有的人都在盯着我,弄得我都不敢张嘴了,可是想找没人的地方又找不到,不张嘴又不行,肚子饿呀!于是我就低着头吃,过了些日子,这种感觉在不知不觉中就慢慢消失了。看来肚子饿也能治毛病呢。
小时候,村里的农民每到春节,都要杀猪分肉吃,我们虽然没有分肉的份儿,却可以免费观看杀猪的全过程。
先是逮猪,由三四个人到猪圈里把猪按倒,四马攒蹄儿的一捆,再用一根杠子,从四条腿的空当里穿过去,由两个人抬着,抬到生产队的大院子里去。猪被逮住之后,就一个劲儿的尖叫,一路上都是不停地叫唤。我和村里的一帮孩子就一路跟来,各自找好自己的位置等着观看。
人们把猪放在一张大桌子上,然后几个人按着猪,由杀猪匠来杀,这时,猪还是一个劲儿的叫唤、挣扎,杀猪匠右手握一把二尺来长的尖刀,左手搂住猪的下巴,这时猪头正好被搂在杀猪匠的怀里,由于嘴被搂住,也叫不出声了。杀猪匠先用刀把猪脖子上的毛刮一刮,就像给人刮胡子似的,跟着就用尖刀从猪的喉咙猛捅进去,当刀拔出来的时候,血就一涌而出。有一次杀猪匠拔刀子之际,忘了把脸躲开,结果喷的满脸都是血,逗得大人和小孩儿哈哈大笑。那场面现在想起来,仍是忍俊不禁。
在杀猪时事先准备一个大脸盆,放在猪头下面,血已用出来就用脸盆接着。一头猪的血能流出大半脸盆呢。血流干净之后,杀猪匠还往脸盆里放点儿盐搅合搅合,等放一会儿之后血就定住了,再放锅里一煮,就成血豆腐了。
猪从开始喷血到血流干净之前,一直没有停止挣扎,所以,那几个人一直按着不松手,直到猪一动不动了才放开。这时候猪腿上的绳子也被解开了,杀猪匠在猪的后腿上,靠猪蹄附近拉开一个小口儿,小口儿的大小跟人嘴的大小差不多。接着他拿一根一米来长的火筷子,从这个小口捅进去,只见他一次一次的捅进去,并且每次都换一个方向。捅完之后,他开始用嘴对着这个小口儿往里吹气。这时我才明白,他用火筷子一次一次的往里捅,原来是为吹气时做的通道,使气能吹到猪身上的各个地方去。
他吹的时候,先是吸足一口气,然后使劲儿往里吹,直到脸红脖子粗才停住,并用手握紧猪腿不让气跑出来,在准备吹第二次。他这样吹呀吹的,那猪就像大气球一样了。肚子滚圆,四脚叉开,好想要飘起来似的。
等到杀猪匠把猪腿上的小口儿捆住,坐在灶上的大锅里的水已经烧得半开,血豆腐也捞出来了。这时候,就由两个人抬起猪往锅里一放,杀猪匠在锅旁边,不停地给猪翻身。烫了一会儿,他拿起一块铁片往猪身上刮去,刮到的地方毛立刻就掉了,而且立即变成了白色。他一边刮一边还不断地给猪翻身,从猪头开始慢慢地往后刮去,猪就像是脱皮一样,不大的工夫就由一只大黑猪变成大白猪了。
后来人们又把猪抬回大桌子上,杀猪匠又拿出一块马蜂窝似的搓脚石,把猪身上有皱褶的地方,仔细地蹭了一遍,把猪身上的小细毛也都蹭得一干二净。
这时候,又由好几个人把猪抬到木架子那边去,然后把猪挂到架子上的大钩子上去。大钩子是尖的,人们把猪后腿往两个大钩子上一按,再一撒手,两条后腿就分别挂在大钩子上了。杀猪匠先用刀把猪肚子拉开,从里面慢慢把包着肠子的网子油取出来,放在一个盆里,那网子油是半透明的亮晶晶的,一个个菱形的网格像精心编制的一样。杀猪匠再拿一个大盆放在猪头下面,开始往外掏肠子,随着往外掏,肠子就堆在大盆里了。肠子掏完之后,跟着把肝、肺、心,还有尿包、肚儿和腰子等也都掏出来了,这些东西都分开放进一个个小盆儿里。掏完之后杀猪匠又用刀从肝上把苦胆拉下来,用一根线拴上挂在一边晾着。
这时候他抽了一根烟,歇了一会儿。然后拿起一把斧子,先把猪头砍下来放桌子上,又用刀把四个猪蹄拉下来,也放桌子上。然后又拿起斧子,从猪屁股开始,对准猪的脊梁骨,一斧子一斧子的往下砍,把猪身子看成了两半儿。接下来就把这两半个猪身子放桌子上,剁成很多大小不等的块儿,准备分发。杀猪匠剁完之后,又用烧红的火筷子,烫猪鼻孔里、耳朵里、耳朵根儿里的毛,还有猪蹄上那些缝里的毛也都一一烫过。到这时,杀猪的全过程就算看完了。
猪杀完了,可我们能看的节目并没有结束。每次杀完猪,杀猪匠似乎并没有分到肉,而是只把猪蹄、肠子和苦胆带回家。我们要看的下一个节目,就是看他洗肠子。他洗的时候就在家门口的街边上,所以我们可以随便看。
他把肠子带回家时,连里面猪屎也原封不动的带回来了。他先一点儿一点儿的,把肠子上的那些油摘下来,放在另一个小盆里,那些油也跟网子油似的,白白亮亮的很诱人。油摘干净了,又往放肠子的大盆里倒点儿醋,还放里一些碱面儿,就开始翻肠子了。他干这种活儿非常熟练,简直像变戏法儿。翻的时候,一开始用手翻,随着翻里面的猪屎随着落在地上,翻出一小段儿之后,他往肠子里灌一点儿水,再用筷子一捅,再灌一点儿水,再一捅,翻得速度就快多了。到后来,就只灌水利用水的重量,带动肠子很快的翻动着,根本不用再捅了。不大一会儿,肠子的里面就全都翻到外面来了,当然,猪屎也都出来了。他把猪屎扫干净,扔到自家的猪圈里,又把大盆里的脏水倒掉,换上干净水,还是放里一些碱面儿和醋继续洗。这次又洗了两遍,换了两次水,经过反复的洗,再看看那些肠子已经很干净了。后来,他又一次换水之后,开始把肠子往回翻,翻的过程和先前一样,翻完之后,又反复换水反复洗了几次,最后还用清水洗了两遍,这时肠子就特别干净了,一丁点儿脏东西也没有了。
洗完肠子,杀猪匠开始将大盆小盆儿往家里搬,这时我们看的还有点儿意犹未尽,来年再杀猪时,我们还会一如既往的看到底的。
上中学时我十八岁,课程理由电动机等内容,当时我对电这东西简直入了迷,看到学校的实验室有电动机,我就先自己做一个。我用铁片做成电动机的转子,在绕上三个线圈,然后找来两块磁铁当定子,组装起来之后,用电池一试还真有点儿转动。不过不是连续转,而只是一动一停,一动一停的。我想可能是电动机太大,电池带不动它,于是就想用电灯的电,电灯的电是二百二十伏的很危险,可是我那时并不害怕。由于我平时总爱看着大人干活儿,电工干活儿时也没少看,再加上从学校学的知识,对电并不陌生。
当我接上电时闪了一下火花,连电灯也灭了。原来是保险丝烧了,看来是不行。我分析了一下,觉得是我的电动机线圈圈数太少,形成了短路的缘故。于是我又在电路上串联了一个灯泡,再一试电动机飞快地转动起来了,我从中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后来学变压器原理时,我又做了一个变压器。根据二次线圈的圈数,可以把二百二十伏电变成十二伏和六伏,我在这个变压器上接了几个小灯泡,还真跟预想的结果差不多,小灯泡贼亮贼亮的,我又一次成功了,心里很得意。
到学半导体原理时,我又开始试着做自己的收音机。我做的收音机是什么样儿已经忘了,倒是为了做收音机,而自制的电烙铁印象很深。
为了焊接导线就得有个电烙铁,家里不会给我钱去买,我只能自己制造。由学过的知识,我知道电烙铁的工作原理,有的书上还有实物的图示。我就按书上讲的开始做,先用粗铜丝做成电烙铁的焊头,然后用一些薄铜片做成二次线圈,一次线圈用现成的小型线包,再配上磁铁芯,这样主要的零件就算齐了。组装起来之后一试还真能焊,这个自制的电烙铁,还真用过一阵子呢。
41自己动手:小房儿
上初中时我们搬了家,房子虽不太好,可是比以前宽敞多了。到了夏天的时候,煤炉子不能再放屋里了,放外面又没遮没挡的,一下雨就没法做饭了,我想来想去决定自己搭一个小厨房。
首先是没有砖,我就按红砖的尺寸钉了一个模子,自己打土坯砖。和泥的时候往里掺一些麦秸,这样土坯不容易碎。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对这些自然很在行。按照小房的大小和高矮打了足够的土坯,把他们摆开晾了几天,等干了之后就可以砌墙了。
砌墙我也不陌生,小时候也没少看人家砌墙。虽然是头一次自己动手,可干起来满是那么回事。最下面的一层横着放当地基,从第二层开始顺着放,每层砖要错开缝儿,到墙角上也要相互错开,一层压一层。砌到齐胸高的时候,还留了一个小窗户。当砌过头顶之后,就把上面砌成斜坡前高后低,这样盖上顶之后,下雨时雨水才会顺斜坡往后流。房顶盖上了,我又用木条做了一个方格子的小窗户,安在窗洞里,小房看上去就更像那么回事了。对自己的杰作我很满意,爸妈也禁不住对我刮目相看了,连街坊四邻也着实夸了我一阵呢。
第二次盖小房,我们已经又搬了一次家。这次盖的是住人的房,虽然不高大却比较正规。而对于这一次盖小房,我记忆中留下的虽然也有成功的喜悦,但是,最深的印象,却是当时受得苦和累,还有我们那种不知疲倦的劲头儿。
首先还是没有砖,我们兄弟几个就推着小车,到很远的永定河边去捡砖头。那时,哥、我和大弟弟都参加工作了,捡砖头是下班之后或星期天出去捡。最远的捡砖头地点离家有六七公里远,我们把那些半头砖和大半头砖,一小车一小车的拉回家,直到攒够了为止。
砌墙也是兄弟几个一起动手,和泥的和泥,砌的砌。整个盖小房的过程配合的非常默契。干活儿时由哥指挥,我们都很自觉的干,没用多少日子小房就盖起来了。
其中还有一个插曲,我在盖房顶的时候,一不小心从房顶上掉下来了,大腿正好硌在一根木头上,幸亏房子不高,否则很可能摔断腿。万幸的是我并无大碍,疼了一两天就好了,只是给全家人一场虚惊。
还有一件值得一提的悬事。房顶的椽子有一部分,是我从十几公里外的二姐家,用自行车驮回来的。此前我从来没驮过这么重这么高的东西。这些当椽子用的木棍歪歪扭扭的有两米多长,胳膊粗细,大约三十来跟。二姐夫帮我绑在自行车后面,我一开始骑上车晃晃悠悠的,二姐夫不放心把我送出好几里地,看我骑得稳点儿了才回去。后来一路上总算没出什么事,回想起来当时真是够玩儿命的。
42自己动手做家具
我上高中的时候,看到别人家里都有些家具,相比之下我们家真不像个样儿。当时家里只有几块床板,用几个长凳子支着算是床。有一张旧八仙桌,一个旧木箱子,还有几个方登子,这就是全部家当了。
当时家里的经济状况,仍没有大的改观,不可能挤出钱来买家具,想请人做家具也没钱。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己动手。好在对木匠活儿我也不陌生,小时候我家邻居就是木匠,我家的旧木箱子,就是几年前求他给做的呢。每当他干活儿时,我总是在旁边看,天长日久,耳濡目染的我也看会了一些。像木匠的工具刨子、锯、凿子斧子是如何使用的啦,怎么把木料破成木板啦,还有怎么把木板拼粘起来,怎么划线,怎么拉榫等等,我都非常熟悉,可以说早已成竹在心了。
我想做的第一件家具是箱子,那是箱子都讲究成双成对的,而我们家的箱子只有一个,我就想先给它配成对。
做木匠首先得有工具,而我们既没钱买家具,就更舍不得花钱买工具了。借人家的工具用吗?不行!一是人家怕弄坏不愿借,二是即使借来也不能长期使用。要知道我并不是专业木匠,而是每天放学后挤点儿时间干,做一个箱子要用多少天,一点儿谱儿也没有,根本不可能总借用人家的工具不还。
于是我做木匠的经历,就从做工具开始了。刨子要做两个,一个是粗刨,另一个是净刨是干细活儿用的。锯也要做两把,一把是大的一把是小的,也是大的干粗活儿,小的干细活儿用。这两样工具上的零件,大部分都能自己做,只有锯条和刨刃自己造不出来,只能花钱买。还有凿子自己造不出来,也只能花钱买。不过只买这些倒也花不了多少钱,比买现成的要省七、八成的钱呢。至于斧子就只好将就点儿了,要砍木头就用切菜刀,要钉钉子就用现有的锤子,这两样的功能,就代替了斧子。这样一来,木匠的常用工具就算是齐备了。
做箱子首先是选材料,家里的破劈柴堆就是我挖掘的宝藏。我从里面挑出薄薄厚厚、宽宽窄窄的木板,凑足箱子的料,再打出一些富裕来,就开始干了。第一步是把宽窄薄厚不同的木板搭配起来,凑成箱子的六个面,把每个面的木料分别用绳子捆起来码好备用。然后拿出一个面的料,挑出每块板的好面儿,让好面儿全朝一个方向,作为箱子的外面。再把每块板的两面都刨一遍,见见新茬儿。接下来就是拼缝儿,在拼缝儿之前,先要把板紧挨着放平,在板的接缝儿处画上记号,记号横跨两块板的缝儿,有的画圆圈,有的画三角,有的画方块儿,还有的画五角星等等,这样谁挨着谁就不会乱套了。拼缝儿是精细活儿,要把每块板的边报的特别直,还要特别正,不直中间就出缝子粘不牢;不正两块板拼起来就不平。人家木匠拼起来真叫严丝合缝,两块板一合一丝光亮都不透。我是初次动手,没那么深的功夫,拼起来可就费劲儿了。不是刨不直,就是刨偏了,两块板合起来,要不就是有大缝儿,要不就是歪歪扭扭,每道缝子都要反反复复的折腾好几次,才能勉强凑合用。有时甚至把本来足够宽的板,刨得都不够宽了,还是拼不严。看来看着会干了,跟真的会干了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呢。劲真是费了不少,可最终总算把六个面分别拼起来了,用胶粘好后,再晾几天就可以进行下一步了。
现在该把六个面刨平了,这可是个力气活儿。刨平每一个面都要费很大的劲儿,流很多的汗,手上磨出的泡就有好几个。刨的时候要很用力,每刨十几下就累得气喘吁吁,就要歇一会儿。当再要开始刨时,手上的泡被硌的生疼,待刨几下之后感觉就不再那么强烈了,大概是麻木了,反而不那么疼了。好在木匠有个偷手,只刨平外面,而里边那一面见新茬儿就行,平不平就不管了。有了这一手儿,我也就乐得少受一半的罪,自然不会自找苦吃去刨平另一面。
六个面都刨平了,就该划线、拉榫和组装了。人家木匠是先把六个面组装在一起,形成箱子,待晾干后再划线,把箱子盖整个锯下来。可是我没那么高的技术,我只能把箱子和盖子分开组装。
箱子做成了,大小和样式跟原来的旧箱子一模一样。我把箱子刷上漆,连原来的旧箱子也重新刷一遍,我家的箱子从此也成双成对了。
后来我还做了一个小一点儿的箱子,做这个箱子所吃的苦,受的累和流的汗也不比头一个少。我插队时就是带着这个箱子去的呢。
初战告捷,使我的信心大增,决心用自己的双手改变家的面貌。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心里那种别人家有的我们家也要有的愿望,也与日俱增越来越强烈了。不过,再次开始做家具的时候,已经是我插队回来,参加工作以后的事了。
要想做碗柜、床、大衣柜这些正规的家具,我们家的劈柴堆,就不能满足需要了。那时,社会风尚是几乎家家都做家具,不过大多数人家是自己出木料,花钱请人做。于是建筑工地上,也把一些近乎劈柴的下脚木料卖给职工,可以烧火,也可以挑出一些可用的材料来。我们从离家几十公里的地方,用三轮车把劈柴运回家,这就是我选材料的新宝藏。
做这类家具比箱子就费事多了,要把木料锯成需要的各种规格木方,把厚板破开变成薄板。像锯榫时哪儿该长,哪儿该短,哪儿该去哪儿该留,还有先组装什么,后组装什么,都要有个算计和讲究,一个弄不好,不是反工就是把料废了。这活儿不仅是要力气,要技术,还很费脑筋呢。
尤其是把厚板破成薄板这项活儿,特别要技术,一开始破板时,那锯条就是不听话,你让它去哪儿,它偏不去哪儿,非得把板锯歪了不可。有时锯着锯着锯歪了,就掉过头来从另一头锯,再锯又歪了。这时,想破成的两块板,就只好废掉一块,改用菜刀慢慢砍薄,当一块板用了。有时锯的时候上面明明很直,可锯着锯着觉得不对劲儿,翻过来一看,下面早歪到姥姥家去了,结果又得废掉一块板。不过我每次失败之后,虽有些丧气但并不灰心,并没有放弃。而是凭着从小养成的那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屡败屡战,最终还是掌握了要领。破木板这个劲儿确实不好掌握,再加上自造的工具,并不是很称心好使,就更增添了难度。但是,我还是慢慢摸出了门道,使锯要用巧劲儿,不能下死力锯,锯条在锯口里面要有点儿飘劲儿,要让锯条在锯口里面总是松松宽宽的不较劲儿。锯条用了一段时间就要伐一次,就是用三角锉把锯齿错尖。每伐一次还要掰一次料,就是把锯齿分左右掰开,隔三两个齿向左掰,再隔三两个向右掰,这样锯口就能稍微宽一些,锯条在里面才能推拉自由。
我干木工活儿没人教过,可以说无师自通。也可以说有师傅,小时候看人家干活儿,实际上就在无意识的学,所以,也可以说他们就是我的师傅。
我做了单人床,又做双人床,后来又做了两个大衣柜,还把一个旧桌子改造成了碗橱。这里必须强调的是,这些家具并不是完全由我一个人做成的,哥和弟弟也都出了不少力。每一件家具的制作,都由我发起,从选料到构思制作的全过程都以我为主。在把厚板破成薄板的时候,哥的技术好就成了主角,在刷漆的时候,弟弟是油工他就成了主角。
这些家具做成之后,家里的面貌确实大大改观了,我们呆在家里的时候心情也好多了。就是有个人来客往的,也不觉得寒酸了。不过这些家具在我心中留下的喜悦并不多,留下最多的记忆却是苦和累。
这些家具不是在几个星期或几个月里做成的,而是断断续续在三四年里做成的。因为我只是业余木匠,只能利用少有的休息日或晚上下班后的时间干。我的工作属于瓦工、抹灰工类,是重体力劳动,白天上班体力消耗很大,晚上到家吃完饭又接着干,每晚经常感到九、十点钟,还有些时候干到十二点以后,第二天还要继续上班,吃苦受累自不必说了,做家具也不可能很快。时间拖得长还有一个原因是工具不凑手,因为都是自己造的工具,都不是太好使,再者工具也不齐全,不想人家专业木匠,干什么活儿有什么工具。人家专业木匠光锯就有好几把,宽的窄的,大的小的,大齿的小齿的各有各的用处,而我只有两把锯,干起活儿来就费事多了。还有就是一边干活儿,一边造工具,该使墨斗了,就先放下手中的活儿做墨斗,该使裁口刨子了,又得停工先做裁口刨子,诸如此类的事太多了。这些家具就是这样,干干停停,在一边做工具一边干的情况下慢慢做成的。虽然干的过程中经历了很多磨难,但是做出的家具却是很像样儿的,比买的家具一点也不逊色。
当社会上兴起做沙发热潮的时候,我也给家里做了一对沙发,表面是用花格布做的,里面则不必太讲究,用一些就被套和编织袋就成了,还做了一个与之配套的茶几,这套沙发茶几摆在家里,又给这个家增色不少。
从小时候的自己做玩具枪,到这时的做家具,使我养成了自己动手习惯和能力,并且像具有惯性那样,这种习惯一直保持了下来。当缺个什么使的用的这种时候,总是首先想到做一个,而不是先想到买一个。不过后来的做这做那,已经不是生活所迫,而着实是禀性难移了。
1973年住在石景山杨庄简易楼,自家无厕所,要到那一片居民的唯一的厕所去方便。这个厕所是当时那种简陋的砖砌小棚子,茅坑是向下向外斜坡的,粪便由斜坡滑到厕所后面的粪坑里,粪坑没有盖,在粪不多的时候,茅坑和粪坑是通着气的。一次我正在厕所大便,忽然听见后面粪坑里有小孩的吭哧吭哧的声音,我马上想到一定是小孩儿掉粪坑里了,当时头脑中稍一犹豫,这闲事该管吗?但是,马上就觉得,见死不救于心不忍,于是,我冲出厕所,看到约两岁大的一个小孩儿,正在粪坑里挣扎。我没有再想别的,伸手把小孩抓了上来,同时大声喊叫,谁家的孩子掉茅坑里了!孩子的家人跑来接过孩子,立即到水管下冲洗。待他们冲完了,我也简单冲了冲满是粪便的手臂,然后转身回家,我用肥皂又洗了四、五遍才觉得臭味基本去掉。
44邻居的孩子
1975年仍然住在石景山杨庄简易楼,当时我21岁。有一天我休息,邻居的孩子病了,咳嗽不止,痰中带血,他父母有事回老家了,有邻居帮忙打电话联系他父母,我主动帮助把他送到医院,办理入院手续,后经医生诊断是大叶肺炎,如果耽误了很危险。
1984年刚认识三个月的女朋友,患病住进医院,我得到消息后马上赶到医院看望,当时她大量咳血,诊断为肺结核,肺部有空洞。看到这种情况,我很吃惊,脑子里很乱,我该怎么办?管不管?我想到她是农村姑娘,家境贫寒,现在寄宿在亲戚家,大家正在商量是继续住院,还是回家乡去治病。如果我不管,她就得回家乡治病,其家乡缺医少药的,住好的医院家里又担负不起,如果我不管她还有活路吗?
阅读数[1124]
如果您已经注册并经审核成为“中国文学网”会员,请
后发表评论; 或者您现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适合车上听的轻音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