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用什么化学物质在白纸图片上写了字,看不到,然后遇到水就能看到了!

某同学用氢氧化钠溶液在易吸水的白纸上写“化学”两个字,晾干后纸
练习题及答案
某同学用氢氧化钠溶液在易吸水的白纸上写“化学”两个字,晾干后纸上无明显痕迹.要使字迹马上显现出来,可向该纸上喷洒______或______(药品的名称).
所属题型:填空题
试题难度系数:中档
答案(找答案上)
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遇到石蕊试液变蓝,遇到酚酞试液边红.故答案为:石蕊试液、酚酞试液.
马上分享给同学
初中三年级化学试题“某同学用氢氧化钠溶液在易吸水的白纸上写“化学”两个字,晾干后纸”旨在考查同学们对
碱的性质、
酸碱指示剂、
……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关于化学的核心考点解析如下:
此练习题为精华试题,现在没时间做?,以后再看。
根据试题考点,只列出了部分最相关的知识点,更多知识点请访问。
考点名称:
碱的性质:
(1)发生中和反应
(2)碱可以和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3)使紫色石蕊变蓝,无色酚酞变红
(4)碱可以和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等。
碱的共同性质:
1.碱的水溶液能使酸碱指示剂呈一定的颜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
2.某些碱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和盐
3.碱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水和盐
4.碱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碱和新的盐
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OH+HCl=NaCl+H2O
(碱) (酸)(盐)(水)
3)Ca(OH)2+CO2=CaCo3&+H2O
(碱)(非金氧化物)(盐)(水)
4)2NaOH+CuSO4=Cu(OH)2&+Na2SO4
(碱)(盐)(新j碱) (新盐)&
常见的碱:
(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属于碱。除这两种碱外,常见的碱还有氢氧化钾(KOH)、氨水(NH3&H2O)、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中的氢氧化铝[Al(OH)3)。
(2)晶体(固体)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表而潮湿而逐步溶解的现象叫做潮解。氢氧化钠、粗盐、氯化镁等物质都易潮解,应保存在密闭干燥的地方。同时称量 NaOH固体时要放在玻璃器皿中,不能放在纸上,防止 NaOH固体潮解后腐蚀天平的托盘。
(3)熟石灰可由生石灰(CaO)与水反应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
常见的碱有NaOH、KOH、Ca(OH)2、氨水的特性:
①氢氧化钠(NaOH)俗名苛性钠、火碱、烧碱,这是因为它有强腐蚀性。NaOH是一种可溶性强碱。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暴露在空气中易潮解,可用作碱性气体(如NH3)或中性气体(如H2、O2、CO等)的干燥剂。NaOH易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Na2CO3固体。NaOH溶液可以腐蚀玻璃,盛NaOH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的玻璃塞,只能用橡胶塞。
②氢氧化钙[Ca(OH)2]是白色粉末,微溶于水,俗称熟石灰或消石灰,其水溶液称为石灰水。Ca(OH)2也有腐蚀作用。Ca(OH)2与CO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aCO3,常用于检验CO2。 Ca(OH)2+CO2=CaCO3&+H2O Ca(OH)2能跟Na2CO3反应生成NaOH,用于制取NaOH。反应方程式为: Ca(OH)2+Na2CO3=CaCO3&+2NaOH
③氨水(NH3&H2O)是一种可溶性弱碱,NH3溶于水可得氨水。有刺激性气味,有挥发性。将氨气通过盛放氧化铜的玻璃管,生成氮气、水和铜,其反应方程式为: 2NH3+3CuO=(加热)=3Cu+N2&+3H2O,说明氨气具有还原性。
此外,KOH、Ba(OH)2也是常见的可溶性强碱。不溶的碱大多是弱碱,如:Fe(OH)3、Cu(OH)2等。他们的共同性质是热稳定性差,受热易分解生成对应的金属氧化物和水。
考点名称:
酸碱指示剂:
用于酸碱滴定的指示剂,称为酸碱指示剂。
这是一类结构较复杂的有机弱酸或有机弱碱,它们在溶液中能部分电离成指示剂的离子和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并且由于结构上的变化,它们的分子和离子具有不同的颜色,因而在pH不同的溶液中呈现不同的颜色。常用的酸碱指示剂主要有4类:硝基酸类、酚酞类、磺代酚酞类、偶氮化合物类。
酸碱指示剂的分类:
1、硝基酚类:这是一类酸性显著的指示剂,如对-硝基酚等。
2、酚酞类:有酚酞、百里酚酞和&-萘酚酞等,它们都是有机弱酸。
3、磺代酚酞类:有酚红、甲酚红、溴酚蓝、百里酚蓝等,它们都是有机弱酸。
4、偶氮化合物类:有甲基橙、中性红等,它们都是两性指示剂,既可作酸式离解,也可作碱式离解。
溶液的组成
变色pH范围
溶液配制方法
(第一变色范围)
1g&L-1或0.5g&L-1的水溶液
无色~黄色
1g&L-1水溶液
黄~绿~浅蓝
0.5g&L-1水溶液
(第一变色范围)
黄~浅蓝~绿
1g&L-1水溶液
(第一变色范围)
0.04g指示剂溶于100mL50%乙醇中
(第二变色范围)
1g&L-1水溶液
(麝香草酚蓝)
(第一变色范围)
0.1g指示剂溶于100mL20%乙醇中
(第三变色范围)
1g&L-1水溶液
(第一变色范围)
1g&L-1水溶液
0.1g 或0.01g 指示剂溶于100mL90%乙醇中
1g&L-1水溶液
0.1g指示剂溶于100mL20% 乙醇中
1g&L-1水溶液
(第一变色范围)
1g&L-1水溶液
0.1g指示剂溶于100mL20%乙醇中
0.1g或0.2g指示剂溶于100mL60%乙醇中
0.1g或0.04g指示剂溶于100mL20%乙醇中
0.1g指示剂溶于100mL20%乙醇中
溴百里酚蓝
0.05g指示剂溶于100mL20%乙醇中
0.1g指示剂溶于100mL60%乙醇中
0.1g指示剂溶于100mL20%乙醇中
亮黄~紫红
0.1g指示剂溶于100mL50%乙醇中
(麝香草酚蓝)
(第二变色范围)
参看第一变色范围
无色~紫红
(1)0.1g指示剂溶于100mL60%乙醇中 (2)1g酚酞溶于100mL90%乙醇中
0.1g指示剂溶于100mL90%乙醇中
(第二变色范围)
10.0~12.0
参看第一变色范围
(第二变色范围)
10.1~12.1
1g&L-1水溶液
(第二变色范围)
11.5~13.2
蓝绿~无色
参看第一变色范围
12.0~13.0
1g&L-1水溶液
相关练习题推荐
与“某同学用氢氧化钠溶液在易吸水的白纸上写“化学”两个字,晾干后纸”相关的知识点试题(更多试题练习--)
微信沪江中考
CopyRight & 沪江网2014<input type="button" id="qe_btn_emailquerysubmit" name="emailquerysubmit" value="<
请填写您的电子邮箱地址。如果忘记邮箱,请点击“查询邮箱”。
leiyuanguo的日志
2009年中考化学与魔术3
已有 204 次阅读&
酸碱花& & 在趣味化学表演会上,有一个同学制作的酸碱花最引人注目。这簇花五颜六色,有红色的、浅橙色的、浅蓝色的,等等。这些花之所以讨人喜欢,并不是因为它的美丽鲜艳,而是由于它的特殊性格,因为对酸碱的反应非常灵敏,所以人们送给它一个美称——酸碱花。别看这簇花没有芳香,可是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用途,它能及时无误地告诉人们空气中是否污染,准确地显示出空气的酸碱度来。你要不信,请看这簇花的制作者的表演吧!只见他千里拿着喷雾器,向花束喷去,当喷出的雾落到花上时,花的颜色全变了:大红色的变成深蓝色的,浅橙色变成粉红色的,浅蓝色变成淡红色……& & 过一会几,这个表演者又拿起另外一个喷雾器,再“向这些花喷雾时,又出现了另外的景象:洁白的花变成了鲜艳的玫瑰红,粉红色的花则变成了闪闪发亮的黄色,棕蓝色的花又恢复了其艳丽的鲜红,淡红色变成淡蓝色,棕红色变成浅蓝……等等。真是变化多端,美不胜举。你知道这束酸碱花的奥秘吗?
原来,这些纸花都分别浸在如下的化学药品中:石蕊、酚酞、甲基红、甲基橙、刚果红。然后取出晾,就成为五颜六色的酸碱花了。浸刚果红的纸花是大红色,浸过甲基红的是浅橙色,浸过石蕊的是浅蓝色,浸过甲基橙的是黄色,而浸过酚酞的是白色。浸过的这些化学药品都是人们通常所称的“指示剂”。这些指示剂会随溶液的酸碱性不同而变化其颜色。表演者第一次喷出的是浓度为0.2%的稀盐酸溶液。第二次喷出的0.6%的烧碱溶液。
彩色焰火〔实验原理〕  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  & & 〔实验用品〕  瓷坩埚(或蒸发皿)、玻璃棒、研钵、长滴管。  蔗糖、镁粉、KClO3、Ca(NO3)2、CuCl2(根据条件可增加其他金属的盐,例如Ba(NO3)2 、KNO3 、NaNO3等〕、浓硫酸。〔实验操作〕  1.将等质量的蔗糖、KClO3分别研成粉末,然后混合。把混合物分成3份(或数份),放入3个(或数个)瓷坩埚中。  2.在瓷坩埚中分别加入少量镁粉、Ca(NO3)2和CuCl2,并用玻璃棒搅拌一下。  3.用长滴管吸取浓硫酸,分别滴在3个瓷坩埚中。可观察到瓷坩埚中喷出不同颜色的火焰。
切去火头和把火切为两截〔实验原理〕  铜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将一张细眼铜丝网压在火焰头上,由于铜网使火焰热量散失,穿过铜网的酒精蒸气温度下降到着火点以下而熄灭,出现网下燃烧网上无火的“火去头”的现象,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燃铜网上的酒精蒸气,又燃烧起来,造成火焰被“切”为两截的现象。〔实验操作〕  取一张大小100 mm×100 mm左右、网眼l mm2左右的铜网,从酒精灯火焰上方压至火焰内焰中部,观察“火被去头”;再用燃着的木条点燃网上酒精蒸气,观察火焰被“切为两截”。
密写信〔实验原理〕  在白纸上用无色试液写字,晾干后看不到字迹,再用能与这种无色试液作用显示一定颜色的试剂来处理,就能显示出所写的字迹。例如:酚酞遇氨水变红色;淀粉遇碘变蓝紫色等。〔实验操作〕  ①取一张白纸,用酚酞试剂写一封信,晾干后放在盛有浓氨水的试剂瓶口熏,立即显示出红字迹。放在通风处,稍等一会又变成无色。可以反复若干次。  ②用稀淀粉溶液在白纸上写字,干后无字迹,用碘水(碘和碘化钾的水溶液)涂抹,显出蓝色字迹,放在火焰上方烘,蓝色又褪去,也可以反复若干次。
雪球燃烧  雪球也能燃烧??  燃烧的当然不是真正的雪球,而是把醋酸钙溶液放到酒精中析出的醋酸钙就象白雪一样,制成球状,点燃即燃烧。  实验:20毫升水加7克醋酸钙,制成饱和醋酸钙溶液,加到100毫升95%的酒精中,边加边搅拌,就析出象雪一样的固体。
小木炭跳舞& &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一定很喜欢化学吧,那么你就自行动手做一个有趣的小实验,这个实验的题目叫小木炭跳舞。取一只试管,里面装入3一4克固体硝酸钾,然后用铁夹直立地固定在铁架上,并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当固体的硝酸钾逐渐熔化后,取小豆粒大小木炭一块,投入试管中,并继续加热。过一会儿就会看到小木炭块在试管中的液面上突然地跳跃起来,一会儿上下跳动,一会儿自身翻转,好似跳舞一样,并且发出灼热的红光,有趣极了。请你们欣赏一下小木炭优美的舞姿吧。你能回答小木炭为什么会跳舞吗?原来在小木炭刚放入试管时,试管中硝酸钾的温度较低,还没能使木炭燃烧起来,所以小木炭还在那静止地躺着。对试管继续加热后温度上升,使小木炭达到燃点,这时与硝酸钾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使小木炭立刻燃烧发光。因为硝酸钾在高温下分解后放出氧来,这个氧立刻与小木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这个气体一下子就将小木炭顶了起来。木炭跳起之后,和下面的硝酸钾液体脱离接触,反应中断了,二氧化炭气体就不再发生,当小木炭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落回到硝酸钾上面时,又发生反应,小木炭第二次跳起来。这样的循环往复,小木炭就不停地上下跳跃起来。
水下公园& & 小好奇同学,在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的晚会上,表演了一个精彩的小节目——水下花园。表演开始了,在几百双急切而好奇的眼睛的注视下,只见小好奇在一个盛满无色透明水溶液的玻璃缸中,投入了几颗米粒大的不同颜色的小块块。不一会儿,在玻璃缸中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枝条来,纵横交错地伸长着,绿色的叶子越来越茂盛,鲜艳夺目的花儿也开放突起!一座根深叶茂、五光十色的水下花园,展现在观众的眼前。顿时掌声四起,大家为小好奇的精采表演表示祝贺。一会儿他又咧开小嘴,指着这座水下花园解释着。你知道小好奇建造这座水下公园的秘密吗?
玻璃缸中原来盛的那种无色透明的液体不是水,而是一种叫做硅酸钠的水溶液(人们称为水玻璃)。投入的各种颜色的小颗粒,是几种能溶解于水的有色盐类的小晶体,它们是氯化亚钻、硫酸铜、硫酸铁、硫酸亚铁、硫酸锌、硫酸镍等,这些小晶体与硅酸钠发生化学反应,结果生成紫色的硅酸亚钻、蓝色的硅酸铜、红棕色的硅酸铁、淡绿色的硅酸亚铁、深绿色的硅酸镍、白色的硅酸锌。这些小晶体和硅酸钠的反应,是非常独特而有趣的化学反应。当把这些小晶体投入到玻璃缸里后,它们的表面立刻生成一层不溶解于水的硅酸盐薄膜,这层带色的薄膜覆盖在晶体的表面上)然而,这层薄膜有个非常奇特的脾气,它只允许水分子通过,而把其他物质的分子拒之门外,当水分子进入这种薄膜之后,小晶体即被水溶解而生成浓度很高的盐溶液于薄膜之中,由此而产生了很高的压力,使薄膜鼓起直至破裂。膜内带有颜色的盐溶液流了出来,又和硅酸钠反应,生成新的薄膜,水又向膜内渗透,薄膜又重新鼓起、破裂……如此循环下去6每循环一次,花的枝叶就新长出一段。这样,只需片刻,就形成了枝叶繁茂花盛开的水下花园了。
会变色手帕& & 化学老师在讲新课之前,给同学们做了个有趣的化学小魔术。在讲台上放着一个小嘴的绿色玻璃瓶子,只见老师手中拿着两块鲜红的新手帕,然后放在自来水里沾了一下,取出后拧了拧,接着对大家说:“我能把这两块红手帕变成黄色的和白色的。”随后,把这两块手帕塞进瓶子里盖上盖,上面遮块布。稍等片刻,老师故意地大声说:“变”,掀开布,打开瓶盖,有条不紊地取出一块黄色手帕。又盖上瓶子,不一会儿,从瓶子里取出另一条白色手帕。同学们都以探索的目光望着老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原来,瓶子里集满了呈绿色的氯气,氯原子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干燥的氯在低温下不太活泼,但有微量水存在时,反应急剧加快。其原因是:氯气易溶解于水而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很不稳定,易分解,放出的氧气,它是一种极强的氧化剂。所以,将湿的红手帕逐渐地氧化成黄色,再由黄色氧化成白色,这就是氯气的退色作用。氯气的这一重要性质,在工业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人们熟悉的漂白粉就是如此。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氯气是一种有毒性的气体,有剧烈的窒息性臭昧,对呼吸器官有强烈的刺激性,应注意。
晴雨花& & 在一个晴朗的星期天,兰兰和同学们去科学宫参加科技小组活动。一进门,看见一个大花瓶里插着一朵蓝色的花。只见说明书上写着:这花并没有浓郁的芳香和美丽的色彩,但是这花却有一个绝妙的用途,就是它能告诉我们今天的天气是晴还是阴,所以人们给它起了一个很合适的名称——晴雨花。“怎样才能判断是晴天还是雨夭呢?”有个小同学不解其意地问道。“别着急呀!把说明书看完就知道了。”兰兰说。说明书写道:“晴雨花在天气晴朗的日子里,它是一朵蓝色的花,在将要下雨前,它就变成一朵紫色的花;到了下雨时,它就变成粉红色的花了……”“不可能,花也知道晴天和下雨,简直不能叫人相信!”“这是科学,你懂吗?”这些小伙伴们争论起来。说也巧,他们学校教化学的黄老师也来参观。老师对他们笑了笑,然后详细他讲起这瓶晴雨花的变色原理来。你们知道老师是怎样讲的吗?
老师讲道:晴雨花为什么会变颜色呢?原来,这是个十分有趣的化学现象。制成这瓶花所用的纸是用二氯化钴溶液浸泡过了,二氯化钴这种物质有个非奇怪的脾气一…对水特别敏感,常温下,无水的二氯化钴是蓝色的,但它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一旦吸了水,就变成了粉红色钻的络合物了。天气晴朗时,空气中的水分少,二氯化钴难以吸水,呈蓝色的:在下雨前,空气中的水分有所增加,吸收了一小部分水,其中一部分二氯化钴变成了钻的络合物,此时蓝红两色混合而呈紫色:当下雨时,空气中水分急剧增加,使花中的二氯化钴全部变成钻的络合物,而呈现出粉红色。根据这瓶晴雨花颜色变化就可以知道了天气是晴还是阴了。
火龙写字〔实验原理〕  当纸上的KNO3与带火星的木条接触时, KNO3受热分解放出O2,纸被烧焦。  & & 〔实验用品〕  木条、火柴、毛笔、白纸、红铅笔。  饱和KNO3溶液。〔实验操作〕  1. 用毛笔蘸饱和KNO3溶液,在一张白纸上写字(注意笔画要连续不断),要重复写2遍~3遍。然后在字的起笔处用红铅笔做个记号。  2. 把纸晾干,放在水泥地(砖地或土地)上。  3. 用带火星的木条轻轻地接触纸上有记号的地方,立即有火花出现,并缓慢地沿着字的笔迹蔓延,好像用火写字一般。最后, 在纸上呈现出用毛笔所写的字。
点火烧出蛇〔实验原理〕  重铬酸钾、硝酸钾等都是强氧化剂,受热分解放出氧气和有色固体残渣,蔗糖在氧化剂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过量的蔗糖碳化成黑色粘稠的焦炭。& &   4K2Cr2O7=====4K2CrO4(黄色)+2Cr2O3(绿色)+3O2↑& &     2KNO3=====2KNO2(白色)+O2↑& &     C12H22O11+12O2=====12CO2↑+11H2O↑& &     C12H22O11=====12C(黑色)+11H2O  三种物质混在一起点燃,生成各种颜色的固体残渣在CO2、H2O(g)的作用下,剧烈膨胀形成彩色团条状的蛇形物。〔实验操作〕  将 10 g蔗糖、10 g重铬酸钾、4 g硝酸钾分别研成细末,放在一张铝箔纸上混合均匀,然后卷裹在铝箔中,下端封死装进有底的硬纸圆筒里,水平放在稳妥处,用火柴或燃着的木条点燃口部一端的混合物,立即燃烧起来并有“蛇”从筒内曲曲弯弯地“爬”出来。
火山爆发〔实验原理  高锰酸钾与甘油混合激烈反应放出大量热,使重铬酸铵分解生成的固体残渣随生成的气体喷出。〔实验操作〕  在木板中央堆一方泥土,上面放一坩埚,坩埚周围用泥围堆成一小“山丘”,丘顶坩埚上方为“火山口”。向埋在山丘内的坩埚中央堆放5 g高锰酸钾和1 g硝酸锶的混合物,此混合物周围堆放 10 g研细了的重铬酸铵粉末。用长滴管滴加数滴甘油在高锰酸钾上,人离远点,片刻后可见有紫红色火焰喷出,紧接着就有绿色的“火山灰”喷出。
铁变金& & 魔术台上放着一根磨得发亮的铁棒和一瓶淡蓝色的水。只见魔术师千里拿着一块红布,满面笑容地向观众说,“观众们,我今天要把这根铁棒变成金棒。,多他说完之后,只见他将这根铁棒往瓶中一放,蒙上布,过一会儿,嘴里念念有词他说:“变”拿出来一看,铁棒果然变成了金棒。铁棒真地能变成金棒吗?恐怕谁都不会相信竟有此事,那么这魔术师的奥妙在什么地方?
实际上,这是一个极为普通的化学反应,魔术师的瓶子里装的那种淡蓝色的溶液是硝酸铜溶液。铁比铜活泼,所以铁棒中的铁能把硝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这种反应结果生成了硝酸亚铁和铜。由于这个反应是在铁棒表面进行的,因此,生成的铜附在铁棒上了,铁棒就变成了紫铜色,好似金棒一样。懂得这个道理之后,自己可以做类似的魔术——如:铁环变银环。把铁环浸在硝酸银中即可。
空杯生烟  空的杯子里冒出白烟??  实验:两只洁净干燥的玻璃杯,一只滴入几滴浓盐酸,一只滴入几滴浓氨水,转动杯子是液滴沾湿杯壁,随即用玻璃片盖上,把浓盐酸的杯子倒置在浓氨水的杯子上,抽去玻璃片,逐渐便能看到满杯白烟。1、白纸生花:明明就是一张白纸,可在水里泡上几分钟,竟然变成了一幅栩栩如生的鸳鸯戏水图。这其中的奥秘在哪里呢?原来,那画是用硼酸勾兑成墨水画成的,墨汁干了就看不见画了,放到水里就又会显现出来。神奇的“水”:魔术大师将一块烧剩下的普通棉布浸在一盆水中,然后取出晾干,再用火柴点燃,但奇怪的是棉布不但点不着,而且还冒出白色的烟雾,这是什么道理呢?其实那不是水,而是氯化铵溶液,棉布被氯化铵溶液浸泡后便变成防火布了,晾干后,这种经过处理的棉布(防火布)的表面附满了氯化铵的晶体颗粒。氯化铵这种化学物质,它有个怪脾气,就是特别怕热,一遇热就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物质是两种气体,它们会把棉布与空气隔绝起来,棉布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当然就不能燃烧了。当这两种气体保护棉布不被火烧的同时,它们又在空气中相遇,重新化合而成氯化铵小晶体,这些小晶体分布在空气中,就像白烟一样。实际上,氯化铵这种化学物质是很好的防火能手,戏院里的舞台布景、舰艇上的木料等,都经常用氯化铵处理,以求达到防火的目的。
烧不坏的衣服:我们都知道:衣服扔到火里就会点燃,但有种衣服放到火里却烧不着,这是什么“魔衣”呢?其实,衣服烧不坏的原因是它的材料与普通衣服不同,它是用石棉做的。石棉具有良好的抗拉强度和良好的隔热性与防腐蚀性,不易燃烧,故被广泛应用。石棉本身并无危害,但它的纤维细小到肉眼无法看见,被吸入肺部,容易导致肺癌。
能燃烧的糖果:我们都吃过糖果,但对糖果能燃烧可能就不熟悉了,可是魔术师只是将烟灰抖到了糖果上,却能将糖果点燃,这里面的玄机究竟在哪里呢?原来,烟灰里含有金属锂,锂的挥发性盐的火焰呈深红色,锂很容易与氧、氮、硫等化合,在冶金工业中可用做脱氧剂。锂也可以做铅基合金和铍、镁、铝等轻质合金的成分。锂在原子能工业中有重要用途。
神秘的鬼火:夏天的夜晚,在墓地常会出现一种青绿色火焰,一闪一闪,忽隐忽现,十分诡异。很多人遇到这些都会毛骨悚然,赶紧逃跑。谁知,那火还会跟着人,你跑它也跑,古人认为是鬼魂在作崇,就把这种神秘的火焰叫做“鬼火”,那么“鬼火”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其实人与动物身体中有很多磷,死后尸体腐烂生成一种叫磷化氢的气体,这种气体冒出地面,遇到空气后会自我燃烧起来,但这种火非常小,发出的是一种青绿色的冷光,只有火焰,没有热量。夏天的温度高,易达到磷化氢气体的着火点而出现“鬼火”,又由于燃烧的磷化氢随风飘动,所以,所见的“鬼火”还会跟人走动。这就是旷野的“鬼火”。
绿色的天空:蓝天白云一直是我们大脑里的美丽景象,可有一幅画却把天空“画”成了绿色。是我们见识太少,还是画家别出心裁?其实,当时画家们绘画所使用的蓝色颜料,是一种叫“铜蓝”的矿石,可是时间长了,它发生了化学反应,就变成绿色的了。铜蓝是铜矿石矿物,因呈靛蓝色而得名,它的化学成分是硫化铜,可以和空气中的水、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浅绿色的硫酸铜。
啤酒喷泉:在炎热的夏天,人们经常喝啤酒解渴,打开啤酒瓶盖时经常看到啤酒向外喷沫,有时还像喷泉一样喷出来,这是为什么呢?一般来说,每升啤酒中都含有5克左右的二氧化碳。在制造啤酒时,通过一定压力把它灌进瓶里。因此,每瓶啤酒里都溶解了一定的二氧化碳,而瓶里是有一定空隙的,打开时,只要轻轻摇晃,气体就形成泡沫从啤酒瓶里溢出来。最近,国外的一些专家经过近十年观察研究发现,啤酒的泡沫与麦芽有一定的关系。酿造啤酒的重要原料是大麦芽,而大麦在成长、收割、储藏期间一般是多雨的季节,大麦一旦受潮,极容易受到各种微生物的污染,使几十种霉菌得以繁殖,用它来酿造啤酒便产生了一些泡沫。当然,这些霉菌对人体没有什么危害,有的还是有益的。啤酒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含有17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和12种维生素,产生大量热量,有“液体面包”的美称。
金光闪闪的铁棒:在我们身边,经常看见铁制物品,如铁锅、铁轨等。我们眼中的铁几乎都是“黑色”的,而我学化学的表哥给我表演了个节目,他将铁放进一盆水中,摆来摆去后拿出,铁条变成金条了——金光闪闪,耀眼夺目。其实,这水不是普通的水,里面放了胆矾。胆矾的化学名称是硫酸铜,在常温常压下很稳定,不潮解,在干燥空气中会逐渐风化,加热至150℃时失去全部结晶而变成无水物,无水物也易吸水转变为胆矾,常利用这一特性来检验某些液态有机物中是否含有微量水分。硫酸铜有毒,它在农业上用作杀菌剂。一种叫做波尔多液的农药就是用胆矾和石灰配制的。
茶水变墨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喝茶,有龙井、玉观音、菊花等,茶水颜色各种各样,但没有一种茶水是黑色的,魔术大师将两杯茶水混合,竟然使茶水变成了黑色。原来,魔术大师在水里做了手脚,将其中的一杯放了绿矾。茶水里含有单宁酸,与绿矾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叫单宁酸铁的蓝黑色物质。水处理工业上用作澄清浊水的混凝剂,用于处理含铬废水及含镉废水,化学合成上用作还原剂及催化剂。医药工业中用作补血剂及局部收敛剂。
火焰写字:今天老师给我们表演的节目是酒精灯写字,老师把纸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轻轻地烘烤,缓缓地拖动,让酒精灯蓝色的火舌“写字”。一会儿,那洁白的纸上渐渐出现了一排黑色的“现在开始上课”的字样,而且越来越清晰。紧接着,教师解释道:“其实这些字是事前写好的,只不过用的不是墨水,而是一种名叫稀硫酸的物质。那么,今天我们所做的实验都与稀硫酸有关。浓硫酸是无色油状液体,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还有强氧化性。
守财奴被骗了:北宋有位贪财的张员外,听说有位道士能点银成金,请到家中,道士拿了一块银币投入一只焰火正炽的炭盆中,几个时辰过去后,道士扒开灰烬,从中拿出一块黄澄澄的金子。张员外见了大喜,将家中的银子悉数交给道士,不料第二去找道士,道士却悉数将银卷走了,张员外一气身亡。原来这是道士利用汞玩的把戏。汞是常温下唯一呈液态的金属,很容易与几乎所有的普通金属形成合金,包括金和银,但不包括铁(可以用钢罐来做盛水银的容器),这些合金统称汞合金(或汞齐)。汞齐在各行各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古建筑上的鎏金玻璃瓦和古寺庙中的“金身”菩萨,就是利用金汞齐“镀”的。银、锡和水银组成的银锡汞齐能很快变硬,古代人们常用它来补牙。
古画复活:叔叔喜欢收藏古画,有天他从箱里拿出一幅灰暗的、脏兮兮的古画,展开的画毫无生机,叔叔对着一瓶“仙水”轻轻地吹了口气,拿出刷子蘸了蘸瓶里的仙水刷在画上,一段时间以后,那幅灰暗的画儿果然“复活”了,变得光泽鲜艳、耀眼夺目。原来,画家在绘画时,使用的颜料叫做铅白,它的学名叫做碱式碳酸铅,这种白色颜料易与空气中的硫化氢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后生成了黑色的PbS,日子越久,生成的PbS越多,白颜色也就慢慢地变得黝黑了。要使壁画恢复原来的面目并不难,只需喷一些过氧化氢即可,生成的硫酸铅是白色固体。
一封密信: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把消息安全地传递出去,地下党写了一封“空白”的密信,正是这封“空白信”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原来,这张白纸并非无字,而是白字,是用醋写的。用醋在白纸上写字,晾干后不会留下任何痕迹。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属于有机物,有机物的汁液干了之后会变得透明,用微火加热,透明的汁液又会变成棕色。柠檬或番茄汁也可以作为隐写墨水,因为它同样富含碳元素,很容易被焦化。用醋写的字可以在火上烤一烤;蘸了淀粉溶液写字,那么碘酒就是解密药水;如果换成酚酞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就能派上用场。
不熄的蜡烛:丁丁在妹妹生日时开了个玩笑,他在蜡烛的芯内藏了一些易燃物件,有金属铝和铁等,但以镁最多,因为镁的燃点低。当蜡烛燃烧时,芯里的镁被液化了的石蜡包围着,使它与氧气隔绝。但当火焰熄灭时,镁粉接触到氧气,燃烧起来,从而使蜡烛重燃。镁是航空工业的重要材料,镁合金用于制造飞机机身、发动机零件等;镁还用来制造相机和光学仪器等;镁及其合金的非结构应用也很广;镁作为一种强还原剂,还用于钛、锆、铍、铀和铪的生产中。石蜡是一种从石油提炼出来的碳氢化合物。
酒不醉人人自醉: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充满着笑,这种笑是受感情支配的。可有这样一种气体,只要你一闻到它,就会情不自禁地大笑起来。你知道这种气体是什么吗?这种气体被称为“笑气”,也是一氧化二氮,又称氧化亚氮,无色有甜味气体,在一定条件能支持燃烧,但在室温下稳定,有轻微麻醉作用,并能致人发笑,能溶于水、乙醇、乙醚及浓硫酸。氧化亚氮是人类最早应用于医疗的麻醉剂之一。
玻璃棒点冰:小军开始了他的表演,只见小军在一个小碟子里倒上1~2粒黑褐色固体,说这是高锰酸钾,然后轻轻地把它研成粉末,再滴上几滴浓硫酸,用玻璃棒搅拌均匀。蘸有这种混合物的玻璃棒,就是一只看不见的小火把,它可以点燃酒精灯,也可以点燃冰块。不过,在冰块上事先放上一小块电石,这样,只要用玻璃棒轻轻往冰块上一触,冰块马上就会燃烧起来,而且经久不息。原来冰块上的电石能和冰表面上少量的水发生反应,这种反应所生成的电石气是易燃气体。由于浓硫酸和高锰酸钾都是强氧化剂,它足以把电石气氧化并且立刻达到燃点,使电石气燃烧。另外,由于水和电石反应是放热反应,加之电石气的燃烧放热,更使冰块溶化成的水越来越多,所以电石反应也越加迅速,电石产生的也越来越多,火也就越来越旺。电石的化学名称是碳化钙,它能和水发生反应生成乙炔,而乙炔能燃烧。
您OUT了!还在使用IE6?
很抱歉,1+1教育社区不再支持IE6以及之前的浏览器。请升级到IE7及以上版本、或使用其他浏览器访问本网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白纸图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