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谷一歌曲大全视频翻唱的意大利歌曲

(数据更新中.)() (?)人顶过
滚动歌词Lrc歌词文本歌词下载至手机
[ti:祖国明天更美好]
[al:雪域高原]
[00:00.00]祖国明天更美好
[00:02.41]
[00:04.40]演唱:曾敏
[00:09.89]作词:李勤
[00:12.94]作曲:刘青
[00:17.43]配器:薛瑞光
[00:22.30]录缩:小马丁
[00:28.85]发行:志航文化
[00:35.15]
[00:38.77]数着今天的日子
[00:42.21]都说是越来越好
[00:45.88]多少喜悦挂眉梢
[00:49.56]在心头围绕
[00:53.05]守着今天的幸福
[00:56.66]盼望着明天更好
[01:00.26]多少好梦都成真
[01:04.01]人正心气高
[01:15.27]甜美的歌儿唱不尽
[01:18.50]甜美的歌儿唱不尽
[01:21.99]天地新变化大
[01:23.86]国富强民自豪
[01:25.66]老百姓都乐陶陶
[01:29.46]今天的祖国多么美
[01:33.00]今天的祖国多么美
[01:36.86]和谐的阳光照
[01:38.54]山川秀江山娇
[01:40.60]祖国明天更美好
[01:53.00]
[02:09.70]数着今天的日子
[02:12.75]都说是越来越好
[02:16.42]多少喜悦挂眉梢
[02:20.09]在心头围绕
[02:23.65]守着今天的幸福
[02:27.14]盼望着明天更好
[02:30.74]多少好梦都成真
[02:34.48]人正心气高
[02:45.44]甜美的歌儿唱不尽
[02:48.92]甜美的歌儿唱不尽
[02:52.41]天地新变化大
[02:54.34]国富强民自豪
[02:56.20]老百姓都乐陶陶
[02:59.87]今天的祖国多么美
[03:03.35]今天的祖国多么美
[03:06.96]和谐的 阳光照
[03:08.83]山川秀 江山娇
[03:11.01]祖国明天更美好
[03:21.89]甜美的歌儿唱不尽
[03:25.75]甜美的歌儿唱不尽
[03:28.67]天地新 变化大
[03:30.42]国富强 民自豪
[03:32.34]老百姓都乐陶陶
[03:35.98]今天的祖国多么美
[03:39.55]今天的祖国多么美
[03:43.15]和谐的 阳光照
[03:45.16]山川秀 江山娇
[03:47.21]祖国明天更美好
[03:57.87]祖国明天更美好[ti:祖国明天更美好]
[ar:曾敏]
[al:雪域高原]
[by:小T]
[00:00.00]祖国明天更美好
[00:02.41]
[00:04.40]演唱:曾敏
[00:09.89]作词:李勤
[00:12.94]作曲:刘青
[00:17.43]配器:薛瑞光
[00:22.30]录缩:小马丁
[00:28.85]发行:志航文化
[00:35.15]
[00:38.77]数着今天的日子
[00:42.21]都说是越来越好
[00:45.88]多少喜悦挂眉梢
[00:49.56]在心头围绕
[00:53.05]守着今天的幸福
[00:56.66]盼望着明天更好
[01:00.26]多少好梦都成真
[01:04.01]人正心气高
[01:15.27]甜美的歌儿唱不尽
[01:18.50]甜美的歌儿唱不尽
[01:21.99]天地新变化大
[01:23.86]国富强民自豪
[01:25.66]老百姓都乐陶陶
[01:29.46]今天的祖国多么美
[01:33.00]今天的祖国多么美
[01:36.86]和谐的阳光照
[01:38.54]山川秀江山娇
[01:40.60]祖国明天更美好
[01:53.00]
[02:09.70]数着今天的日子
[02:12.75]都说是越来越好
[02:16.42]多少喜悦挂眉梢
[02:20.09]在心头围绕
[02:23.65]守着今天的幸福
[02:27.14]盼望着明天更好
[02:30.74]多少好梦都成真
[02:34.48]人正心气高
[02:45.44]甜美的歌儿唱不尽
[02:48.92]甜美的歌儿唱不尽
[02:52.41]天地新变化大
[02:54.34]国富强民自豪
[02:56.20]老百姓都乐陶陶
[02:59.87]今天的祖国多么美
[03:03.35]今天的祖国多么美
[03:06.96]和谐的 阳光照
[03:08.83]山川秀 江山娇
[03:11.01]祖国明天更美好
[03:21.89]甜美的歌儿唱不尽
[03:25.75]甜美的歌儿唱不尽
[03:28.67]天地新 变化大
[03:30.42]国富强 民自豪
[03:32.34]老百姓都乐陶陶
[03:35.98]今天的祖国多么美
[03:39.55]今天的祖国多么美
[03:43.15]和谐的 阳光照
[03:45.16]山川秀 江山娇
[03:47.21]祖国明天更美好
[03:57.87]祖国明天更美好祖国明天更美好
曾敏
雪域高原
by小T
祖国明天更美好
演唱:曾敏
作词:李勤
作曲:刘青
配器:薛瑞光
录缩:小马丁
发行:志航文化
数着今天的日子
都说是越来越好
多少喜悦挂眉梢
在心头围绕
守着今天的幸福
盼望着明天更好
多少好梦都成真
人正心气高
甜美的歌儿唱不尽
甜美的歌儿唱不尽
天地新变化大
国富强民自豪
老百姓都乐陶陶
今天的祖国多么美
今天的祖国多么美
和谐的阳光照
山川秀江山娇
祖国明天更美好
数着今天的日子
都说是越来越好
多少喜悦挂眉梢
在心头围绕
守着今天的幸福
盼望着明天更好
多少好梦都成真
人正心气高
甜美的歌儿唱不尽
甜美的歌儿唱不尽
天地新变化大
国富强民自豪
老百姓都乐陶陶
今天的祖国多么美
今天的祖国多么美
和谐的 阳光照
山川秀 江山娇
祖国明天更美好
甜美的歌儿唱不尽
甜美的歌儿唱不尽
天地新 变化大
国富强 民自豪
老百姓都乐陶陶
今天的祖国多么美
今天的祖国多么美
和谐的 阳光照
山川秀 江山娇
祖国明天更美好
祖国明天更美好
&&&?&&?&&?&&?&&?&&?&&?&&?&&?&&?&&?&&?&
&?& &?& &?& &?& &?& &?& &?&
- &?& &?& &?&
?DJ分享群:
&?&&?&&?&&?&&?&&?&&?&&?&&?&&?&&?&&?&&?&&?&
?如果您喜欢曾敏 - 这首歌曲,;
?本页仅为曾敏 - 祖国明天更美好在线试听,点此查看祖国明天更美好;
?点此可以把,如手机不支持,请上搜索下载;
?本站的mp3下载均是采用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下载完美mp3歌曲,请上各大搜索引擎搜索下载;
?本站仅提供歌曲在线试听,如喜欢这首歌曲,请购买正版CD以支持自己的偶像,如有任何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QQ190感谢您的支持;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转载]中国八十年代首席民族女歌手&李谷一
李谷一是歌唱家吗?
其实把李谷一说成歌唱家,似是不妥。严格意义上的歌唱家,要么是美声唱法如金(James King)、多明戈(Plaoido Domilgo)般声音穿透云霄;要么民族唱法如才旦卓玛、朱逢博般细腻婉转,别具一格。可是,仍然有许多人习惯于把李谷一成为女高音歌唱家,这可能要得益于金铁林和沈湘两位声乐教育家了。
李谷一本是一名湖南花鼓戏演员,她1965年出演的《补锅》影响颇大。此后,大约1968年始,金沈两位老师开始对李谷一的声音进行雕琢和改造,逐渐把西洋的发声方法拧合到了李谷一的唱法中。这时候的李谷一演唱的歌曲也全是美声一类的标准红色歌曲。但却为她以后的成功铺下了一道厚厚的美声基石。
1974年,李谷一调任中央乐团任独唱演员是她的一个转折点,直到1977年左右,这几年间,李谷一逐渐形成了“中西合璧”的所谓气声唱法。我看和通俗唱法没什么区别,或者说极其相似。而在当时的中国大陆,这种唱法绝无仅有却也颇受质疑,主要是老一辈的的人看不惯、听不惯,但受到了年轻人出乎意料的欢迎和好评。74年至今,将要30年了,中间李谷一演唱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歌曲,当时风流一时;时光荏苒,今天再听,仍然是当年的感觉,比现今的流行歌曲也毫不逊色。
我更愿意把李谷一称为一位民族歌手,只是觉得他的多数作品更民族化、生活化一些,少了些板板正正的教条(包括发音和内容),更多的是抒情。当然,至于这个问题,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但李谷一不会变,她带给我们的美好的音乐和难忘的回忆是不因为我们称她为歌手或歌唱家就变的。
李谷一记事
李谷一本名李谷贻(是因为以前很多人叫错才改的),日生于湖南,1961年毕业于湖南省艺术学院舞蹈专修科,2000年7月毕业中央党校导师制研究生班,国家一级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961年至1974年,逐步成为湖南省花鼓戏剧院主要演员,十四年里成功地塑造了二十多个不同时代,不同性格的年轻姑娘形象,其中主演《补锅》一剧,于1964年和1965年获湖南省和中南五省戏剧汇演优秀奖,拍成电影,从此知名。曾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当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1974年至1984年,调入中央乐团担任独唱演员。在交响乐《智取威虎山》、钢琴伴唱《红灯记》中承担主要角色。粉碎“四人帮”后,即参加了《春天》等影片的拍摄工作。
此后,进入演唱艺术的新盛时代,先后在国内各省市和国外完成了近两千场次的演出任务。参加历年的重大政治和节日演出活动。参加了中央台和许多省市台的各种电视、广播节目播出。为一百多部电影、电视片配唱。共计演唱创作歌曲、电影电视歌曲三百余首。
经演唱的四十多首歌曲,在海内外成名,如《边疆泉水清又纯》、《妹妹找哥泪花流》、《洁白羽毛寄深情》、《心中的玫瑰》、《知音》、《乡恋》、《迎宾曲》、《绒花》等等,这些歌曲多次在全国性歌曲评比中获奖,并获第三界电影“百花奖”特设的“最佳演唱奖”。录制的个人专辑磁带十余张和唱片多张,销量曾居国内榜首。
1981年至1982年,两次与美国纽约交响乐指挥家戴维.吉尔伯(David Gilbert)合作,演唱交响乐组曲,其中演唱的中国的《三江组曲》获文化部二等奖。评论界认为,其演唱风格和技巧,对我国民族声乐和通俗音乐和发展,有了新的突破,开创了一代歌风。
1982年,从中央乐团抽调出来,着手创建中国轻音乐团的筹备工作。
1984年至1985年,参加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中国革命者之歌》的演出和电影拍摄工作,获表演一等奖。
1986年中国轻音乐团正式成立,担任团长。在中国轻音乐团十多年中,筹划演出了几套轻音乐曲目,为我国音乐园地增添新的品种,在国内起到了带头和示范作用,并且努力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乃至全国著名的歌手和演奏员。同时,带领全团从北京到全国五十多个省,地区演出千多场,并且参加了许多重大的政治和社会活动,例如,赴云南老山前线慰问演出,为美国总统里根访华演出等。受到文化部和地方政府、部队的多次表彰。
在此期间,其演唱艺术再创高峰,《难忘今宵》、《故乡是北京》、《前门情思大碗茶》、《我和我的祖国》、《刘海砍樵》等,在国内外颇具影响,为我国声乐艺术拓展了新路。1989年获广电部中国唱片社颁发的首届“金唱片奖”,1991年获文化部“优秀演员奖”、“新曲目优秀奖”。曾受到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和赞扬。
1993年,文化部、中央电视台联合拍摄和播出了艺术专题片《缘分---我说李谷一》,概括了其艰辛探索的艺术生涯。
1996年,调入东方歌舞团,担任党委书记、第一副团长。除完成繁忙的党务工作和业务领导工作外,还积极完成了中央部委组织的“心连心艺术团”、“京九铁路慰问演出团”、“香港回归晚会”、“澳门回归晚会”、“祖国颂”、“七.一晚会”、“南昆铁路文化列车”以及东方歌舞团演出任务共计二百多场。几年中,多次受到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曾以中国艺术家身份,十几次出访美国、法国、荷兰、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及香港、澳门演出,深受欢迎和好评。1978年受到美国总统卡特的接见。1985年在法国巴黎和荷兰阿姆斯特丹、鹿特丹等地举办了独唱音乐会,获得极大成功,是中国大陆第一位歌唱家在这些国家举办的独唱音乐会。曾多次担任日本、德国、南斯拉夫、哈萨克斯坦、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流行乐坛的大赛和国内中央电视台、文化部等政府以及民间举办的各类音乐比赛的评选工作。
1988年,被具有权威性的美国传记协会列入《世界杰出人物录》。
1996年,获美国ABI协会颁发的“世界艺术家成就奖”的金奖。
1999年,获CCTV-MTV(中国中央电视台与美国MTV电视台)颁发的“终身成就奖”。
近年来在国内多种报刊上,发表过有关演唱艺术及声乐技艺的论述文章。被聘为沈阳音乐学院客座教授、湖南省师范大学艺术系客座教授、湖南省女子大学名誉校长等。被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是中国电视家协会会员、中国妇女基金会理事、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自1982年起至今,为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全国委员
小荷才漏尖尖角 关于《小花》
《妹妹找歌泪花流》,二十年前的一首老歌,也确实曾让许多听众流泪。也许是因为感人的故事情节,也许是优美动听的旋律,也许兼而有之。在人们听惯了太多太久的语录歌、诗词歌和打上了深深时代铬印的革命歌曲之后,在人们的心田被令人热血沸腾的进行曲调烘烤得干裂的时候,她犹如一丝春雨,沁人心脾,使人为之激动,为之喜悦,为之落泪,也令“小花”开遍祖国大地,经久不衰。
电影《小花》捧红了三个人,一个是刘晓庆,一个是陈冲,还有一个就是李谷一了。
《妹妹找哥泪花流》是电影《小花》插曲,凯传词,王酩曲,李谷一演唱。李谷一亲切、深沉、充满感情的演唱,结合故事情节的发展,以及整部影片抒情意味很浓的音乐的烘托,催人泪下。妹妹找哥泪花流,不见哥哥心忧愁,望穿双眼盼亲人,花开花落几春秋。当年抓丁哥出走,背井离乡争自由,如今山沟得解放,盼哥回村报冤仇。万语千言挂心头,妹愿随哥脚印走,赢得天下春常在,迎来家乡山河秀。
故事片《小花》北京电影制片厂1979年摄制。1930年,桐柏山区的一户姓赵的贫困人家,将不满周岁的女儿小花卖给人家。当晚,伐木工人何向东将地下党员董向坤和周医生的女儿董红果寄养在赵家,因董红果和小花同岁,就改名也叫小花。十七年后,解放军进入桐柏山区,已经十八岁的赵小花到部队中寻找两年前为躲避抓丁投奔革命队伍的哥哥赵永生,没想到赵永生负伤掉了队。小花没有找到哥哥,却遇到团部卫生队的周医生,母女相见不相识,周医生把小花认作了干女儿。再说赵永生的亲妹妹小花被卖以后,又被何向东赎出,收养在何家,改名何翠姑。十几年后,已成长为游击队长的翠姑在一次战斗中救了身负重伤的赵永生,但并不知道他就是自己的亲哥哥。在攻打县城的战斗中,小花与哥哥相逢。翠姑偶然与养父谈起小花找哥哥的事情,才得知自己被卖的身世。后来翠姑在一次战斗中为营救小花而身负重伤。战斗结束后,小花和亲生父母相认。永生和小花一起去医院看望翠姑。翠姑在奄奄一息中,断断续续地呼喊哥哥,众人不禁热泪盈眶。小花接过哥哥手中的枪,决心踏着烈士的血迹,去迎接新的胜利。
小花的成功,让李谷一立刻成为家喻户晓的名歌手。那时,电影基本上是唯一的娱乐手段了。电影主题曲更能使人快速成名,一如如今的电视和网络。而李谷一所演唱的多数歌曲,大都是电影主题曲或插曲,她选择了一条阳光大道,从此开始了她长达20年的辉煌时期。
关于李谷一的成名做,一说是1979年12月首唱的《乡恋》。其实,这两首歌的传唱性都非常强,也都给当时的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李谷一谈《乡恋》
《乡恋》是电视片《三峡传说》的主题曲,我第一次演唱它是在1979年12月。当时我唱的是第一个版本,与后来的正式作品差别极大。
第一版出来后,《三峡传说》的编剧兼导演马靖华和作曲家张丕基对这首歌的艺术风格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单就我个人的情趣来说,我喜欢“第一版”,因为它容纳了丰富的声乐技巧,感情庄严,曲调高亢,为演唱者展开广阔的音域。但我也凭直觉感到,这首歌很难在群众当中流行。于是我对作曲家说:“老张,再写一个吧。这是我们第一次合作,我保证给你唱好。”
我当晚返回中央乐团住处。马靖华留在办公室赶写歌词,张丕基连夜作曲,他回家休息时已是凌晨两点多钟。
《乡恋》的修改稿送到我手里后,只准备了一天,我们就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录音室里录音了。当弦乐器和电吉他奏出过门的一刻,人们都屏住呼吸。这是一首面对着绮丽的三峡风光倾诉乡思离愁的抒情歌曲,唱着唱着,它也触发了埋藏在我心中的思乡之情,我想起了我的家乡岳麓山……
1980年2月,《北京音乐报》率先对《乡恋》发起讨论。随后,读者的信件如雪片般飞来,展开热烈的争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有人认为这首歌是“灰暗、颓废、低沉缠绵的靡靡之音”;有人认为是“明朗、健康、优美动人的佳作”;有人认为它是“毫无价值地模仿外来的流行歌曲和香港歌星的唱法”;有人认为“要允许模仿,学习的法则就是从模仿别人开始进而创新”;有人认为西方和港台的流行音乐甚至包括轻音乐在内,“多数是同那里的咖啡馆、酒吧间、跳舞厅、夜总会等资本主义社会的娱乐生活密切相连的”;有人认为流行歌曲也有最为可贵的一点―――“易记易唱,未必没有存在的价值”;有人认为歌词中的“你”指的是情人,因此断定这是消极的情歌;有人认为作者把家乡比做爱人,感情真挚而朴实;有人认为歌词中的“我”系指王昭君,让古代的王昭君唱今日的流行歌曲,与人物的身份不符;也有人认为“我”就是“我”,作者与演唱者的第一人称,跟王昭君毫无关系;还有人对演唱时离麦克风的远近、喘气次数的多少、打击乐器的伴奏一一提出商榷……
争论叽叽喳喳、七嘴八舌,甚至连立论和命题都缺乏同一性。这展现了当时文艺界清新的气象―――搞“一言堂”的岁月已一去不复返了。
1980年3月,我在报纸上发表《在实践中探索》,指出轻声和气声的运用是表现歌曲内容和情绪的手段之一,这种手段在西洋唱法和我国戏曲、民歌的演唱中都是存在的,不能简单地说是学自外来的和港台的流行歌曲。
现在看来,当时的争论及我的自辩,都带有多幺大的时代局限,但在当时还是很有突破意义的。看看现在,一个个的港台明星们不仅直接上台举办“个唱”,而且不少人成了青少年们的偶像。20年过去,沧桑巨变。
当年我唱《乡恋》不久,就有人通知我不许再唱了。不过1980年我还是意外地唱了两次,一次是在人民大会堂的联欢会上,一次是在首体演出。特别是第二次,当时我唱完几首歌,本来是面对主席台,忽然我转过身来,面对全体观众,麦克风一指,乐队就心领神会奏起了《乡恋》,当时全场观众都轰动了。他们和着我的歌声和音乐的节拍齐声鼓掌,直至曲终。我要特别感谢当时的乐队,没有他们的配合,《乡恋》在那一天也唱不出来。
《乡恋》不仅受到了歌迷们的喜爱,也坚定了我自己转变演唱风格和人生道路的信心。那之后我就从中央乐团出来,筹备和组建了中国轻音乐团―――它生存了14年。
包括《鸟翅》、《妈妈看看我吧》、《乡恋》、《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生命的星》、《秋水伊人》、《经典精选》等
特别推荐《20世纪中华歌坛名人百集珍藏》片号:中国唱片CCD-96/674,出版:1996年,片长:59′35
歌坛“长青树”李谷一,当年与另一位盟主级人物朱逢博双双称霸歌坛,江湖上人称“南朱北李”。光阴荏苒,二十余年过去了,“南朱”渐渐沉寂,“北李”却依旧活跃,且驻颜有术,内功更显深厚。本片既曰“珍藏版”,当然少不了《知音》、《乡恋》、《妹妹找哥泪花流》、《边疆的泉水清又纯》以及《难忘今宵》这些招牌歌曲,此外还收录了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和《补锅》中的精彩唱段等共计18首。诞生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秋水伊人》、《叫我如何不想他》和,《玫瑰三愿》等名曲,堪称艺术歌曲的典范之作,自来便是考验演唱者功底的试金石。李女士的身手果真不凡,一腔一字、一板一眼皆法度谨严,沉稳老练,宛如高手出招,于举手投足间尽显名家风范。近年她演唱的《前门情思——大碗茶》、《四合院儿》和《故乡是北京》等一批“京味”歌曲,民族韵味浓厚,令人耳目一新,被誉为“歌中有戏,别开生面”。
无可否认,李谷一的时代已经结束。即便是不结束,恐怕她也难登《妹妹找哥泪花流》的第一次艺术高峰或者《故乡是北京》的第二次艺术高峰。所谓事不过三,哈哈。不过,是真的结束了,近几年来,李谷一逐渐淡出了演唱舞台,59岁的她就要过六十整寿了,她的晚年似乎过得有滋有味,她还忙着打假、整风和做领导,还忙着做评委、当嘉宾和接受采访。
让我们祝她愉快,为了她曾经给我们带来的欢乐和难忘的回忆!
外一篇 从解放到迷茫——中国流行歌曲20年(节)
感谢李皖兄
那时候到处是高音喇叭,那时候没有电视、没有磁带、没有录音机。喇叭声从工厂、机关、学校、部队大院的围墙里传来,强大,嘹亮。这是很久很久以前,这是1978年。
1978年,或稍早,那个总是传出决议、社论、讣告、样板戏、毛主席赞歌的大喇叭里,有一天传出了《洪湖水,浪打浪》,传出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传出了《刘三姐》,它们一天又一天在喇叭中重复着,百听不厌。大人们说,这都是些解禁了的歌曲。
中国的新时代就从解禁开始了。那些因为政治斗争,因为不够革命,或者仅仅因为爱情的歌曲,重新回到了人们的生活中。大人们克服了戏曲的障碍,一遍遍去观赏越剧《红楼梦》、黄梅戏《天仙配》,一遍遍为林黛玉或者七仙女的命运痛哭流涕,黑暗中他们的眼泪湿透了一张张手绢,湿透了中国的一家家电影院。就在这种哭泣声中,爱情的知觉,久违了的俗世的情感,不再被看作那么可耻的东西了。
80年代——一个电影插曲的时代在新的电影中伸延。半导体和晶体管,薄膜唱片和电唱机,人们坐在新买进家的收音机前,听着李谷一、朱逢博、关牧村、郑绪岚、关贵敏,听着《祝酒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洁白的羽毛寄深情》、《边疆的泉水清又纯》、《太阳岛上》、《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充满欢乐和阳光的音符像雪后的泉水一样四处流淌,它们歌唱着生活的甜蜜,社会主义大家庭的甜蜜,不关涉具体,也与每一个具体家庭的生活无关。别种滋味的歌是借着电影剧情出现的:《知音》、《雁南飞》、《心中的玫瑰》、《角落之歌》、《妹妹找歌泪花流》、《妈妈教给我一首歌》。与之同时,城市青年在宿舍里偷听台湾歌,喇叭裤戴着不撕商标的太阳镜、提着最时髦的录音机,骑着车或者成群结伙地呼啸而过,把邓丽君和张帝的歌声一路洒在大街上。大人们望着他们的背影说:这些个小青年,这些个阿飞。
是的,这些个阿飞。中国人开始渴望平常的日子,但极左时代的禁忌依然在骨髓中浸透着。在核心的意识形态里,除非辅之以革命、事业等崇高内容,否则世俗情感、谈情说爱、个人悲喜,都是低级趣味的、不道德的、甚至是不正派的表现。邓丽君、张帝、刘文正只能在“地下”流行,甚至欣赏者自己,都有一种道德上的不洁感:邓丽君唱的是黄色小调,张帝唱的是流氓歌曲,唱法本身就透着“黄”。不久,李谷一唱《乡恋》用了气声,苏小明唱《军港之夜》又柔又绵,立即招致痛斥和批判,批评者听出了那声音里的“黄”。
这是中国歌曲历史上的“电影插曲时代”,又是一个“中间腔时代”——这一时代的“唱将”,同王酩、施光南、谷建芬、刘诗召、王立平、付林这些最主要的歌曲作者一样,都是名门正派、正统出身,却共有一种向世俗情感过渡的倾向。洋腔洋调和土腔土嗓渐渐退出主流,听众喜好的对象,是那些美声中带点自然色的歌手,这是80年代前五年大部分受欢迎者的共同特征。很明显,我们可以从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例如从解禁时代的王昆、郭兰英、黄婉秋向李谷一的变化,从李谷一向朱逢博—郑绪岚—沈小岑—苏小明的变化,从男女声二重唱两个时代的代表——张振富、耿莲凤向王洁实、谢莉斯的变化,看到美声、民族唱法的逐渐下移。甚至,1984年春节联欢晚会首次请来的两位香港明星——张明敏和奚秀兰,也是两个“中间腔”——奚是民歌“中间腔”,张是流行“中间腔”。“中间腔”流行的背后,有意识形态的保守在暗中支配着。此时,一方面意识形态从高调下移,一方面中心意识仍在起作用,这种作用甚至是整个大众的,迷惘、失落、痛苦等生活中的正常情感,在主流价值中被视为资产阶级腐朽没落的情绪,反映个人情感的流行音乐则被视为靡靡之音,在接受上存在一种心理障碍。这时,大众意识处于一种政治中庸状态。
谨以此篇献给充满歌声的日子!感谢李谷一!
作者:vickyer 发表于联盟(21cz),本人转载于新浪blog以怀念那段难忘的岁月。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4|回复: 0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6:49签到天数: 1 天[LV.1]初来乍到
图/实习记者陈韵骄
& &&&一直以来,在音乐界,“湘音”总是抹不去的一环,以李谷一、宋祖英为代表的湖南民歌女歌手,占据了民歌的半壁江山,因此有人戏称,“爱吃辣椒的湘军唱响了中国乐坛”。相对于“辣妹子”们的辉煌,男歌手似乎寥寥无几。这也让男高音歌唱家张天甫的出现,受到了不少的关注。
& & 1月31日,著名湘籍男高音歌唱家张天甫回长沙接受了记者专访。出生怀化的张天甫,1992年就离开湖南去北京求学,不过他的音乐里却总是充满了湖南元素。从交响乐、西洋歌剧到中国民歌,虽然这位国家交响乐团歌唱家的音乐领域在不断拓展,却坚守着自己的艺术追求。张天甫说,“社会很浮躁,但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坚持,不能顺着这股潮流走。”
& & 文化氛围
& & 长沙应该要有五六个音乐厅,经常做演出
& & 潇湘晨报:湖南出过不少女歌手,业界有说法说占了半壁江山。但男歌手似乎挺少,这是为什么?
& & 张天甫:不止半壁,简直是大半部分都是出自湖南,这跟语言还有声音结构有关系,湖南女孩长得漂亮,声音比较细小,管子(指咽腔管道)短小、高亮,特别适合唱民歌。像东北的姑娘声音就比较厚,可能就不适合,福建、广东一带方言比较严重,发音也会有些问题,所以湖南在这方面就是得天独厚。另外是有很好的平台,最早的像李谷一出来之后,带动了一批民歌手,有前辈的支持、栽培就很容易出许许多多的女高音歌唱家了。
& & 男歌手是因为比较难培养,尤其是男高音,培养男高音是各个声部里最难的,在国外形容男高音像在走钢丝。因为音区很高,是非自然声区,没有长时间的训练是很难出来的,可能要十多年,很多人基本上就是知难而退了。
& & 潇湘晨报:感觉在湖南民歌包括交响乐歌剧都比较少,您怎么看?
& & 张天甫:宣传得不够,也没有太多的平台,我们上世纪90年代去深圳演出,当时深圳还被称作“文化沙漠”,我们随便唱一首歌他们都觉得很好,因为他们没有这些东西。但是他们一直在做,现在深圳有很多很好的音乐厅,每年都有全世界很多艺术家来这里演出。
& & 长沙还没有很好的剧场、音乐厅,这是难以想象的,是一种差距。长沙应该要有五六个音乐厅经常演,经常演票价就不会很高,让普通老百姓偶尔去尝试着听一下,感觉不错的话,下一场他就可能还会来。
& & 另一个是湖南还没有形成特别好的文化氛围,我当时在长沙开音乐会,认识的人都来找我说,“你要来搞演出,能不能给我送几张票?”大家还都不愿意拿钱去看演出,没有把它当作一个文化消费,觉得这个不值得花钱,说明大家认识还没达到。所以后来我坚决不赠票,全部卖票。因为这是我艺术价值的体现,我的艺术水准一定是有标准的,不能太低。
& & 湖南元素
& & 把家乡的东西唱好这是我们的责任
& & 潇湘晨报:之前回湖南举办音乐会,感受如何?张天甫:2012年来长沙开了第一场个人独唱音乐会,那是第一次正式回湖南做自己的音乐会。当时文化公司的人就有点担心,你又没有话筒,又没有扩音器,就一个钢琴自个唱——因为我们唱美声的就讲究不用电声嘛。他们担心观众坐不坐得住,因为长沙的艺术氛围没有北京这么好,会不会半场就走了很多人。当时是有点忐忑的,没想到那场演出很好,下半场没有一个人走,一直都是满当当的。
& & 潇湘晨报:您的不少歌里也有很多湖南元素,像《龙腾序》《湘江北去》。
& & 张天甫:我1992年离开长沙,算是第一代北漂吧。离开家乡北上,也是一种湘江北去,所以当时我音乐会名字叫“湘江北去”。坚持湖南元素是应该的,因为这是你生长的地方,也更加有情感,这些都会变成音乐里的养分。而且岁数越大情感越深,回来走一走看一看,觉得一切都挺美好。作为一个艺术家都有这样的情感和责任,把家乡的东西唱好,本土的就是世界的。我们去世界各地也会唱我们的作品,我在北京也会唱《湘江北去》。
& & 民歌寂寞
& & 现在真正的艺术没有太多的平台
& & 潇湘晨报:之前是唱交响乐和西洋歌剧,后来又关注民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 & 张天甫:我最开始去北京是在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的确是西洋音乐、歌剧为主,唱了很多国外的歌剧,意大利语、俄语、法语……2002年,法国巴黎歌剧院的艺术总监给我们排练,听我演唱后邀请我去法国,吸引力确实很大。但当时一想,过去就是全部唱外国歌剧,因为语言的隔阂在,总觉得隔了一层,没有那种母语表达情感的自然,所以当时就没去。在学校学习的时候,其实唱过不少中国歌曲,我很喜欢这些,中国民歌更接近一点更亲切一点。我觉得一个歌唱家不能把自己局限于某一个领域,只能唱什么样的,要把自己的路子打开一点。
& & 潇湘晨报:近两年各类音乐类节目很多,但像民歌、交响乐关注度很低,您怎么看?
& & 张天甫:的确是很安静,因为现在怎么说呢,经济效益或者商业在作怪吧。宣传炒作成了出名或者获得关注度的唯一途径,现在真正的艺术没有太多的平台宣传和推广,反而是一些比较哗众取宠的获得关注;有很高艺术修养的东西没有关注度了,相反,一定要有反差你才能红。比如一个农民或者菜市场阿姨会唱几首歌,大家会关注,因为农民和歌唱家反差很大,但其实他可能过去就是学这个专业的。其实不应该是这样的,艺术它不应该是这样虚幻的炒作,一定要有好的能力,大家就去音乐厅直接唱,直接用艺术水准说话。
& & 潇湘晨报:但也有很多人一听到交响乐、歌剧或民歌,就说太高端了。
& & 张天甫:其实不是接受不了,而是没有这个环境,没有这样的平台。因为现在接触得太少了,电视或者大众媒体都是娱乐的流行的东西。如果有更多的高雅音乐在电视里经常放,音乐厅里经常有这样的音乐,大家接触多了会慢慢喜欢的,因为对艺术的认识都有一个过程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会《三字经》《论语》、就会数学物理化学等等。而且有些音乐你无需特别懂,像我们去听意大利歌剧,语言我们也不懂,但是有场景有人物有语气的表达,就能理解它。
& & 潇湘晨报:也有不少民歌歌手转向通俗,像龚琳娜,还有刚刚过世的姚贝娜。
& & 张天甫:龚琳娜我很早之前看过她的演出,现场清唱,唱得特别好,当时我真的就落泪了;姚贝娜的父亲是我师兄,她的嗓音条件很好,业内也很认可。可是过去龚琳娜没有太高知名度,唱了这么多年,反而可能还不如在选秀节目里唱那么受关注,这不是一种可喜的现象,其实我觉得挺悲哀,这可能是社会媒介宣传的认知不同。通俗歌曲也有很多唱得很好的,艺术性很好,声音很好,但是有些明星没有艺术性,浮夸的,宣传还很多,这是一种社会怪现象。
& & 潇湘晨报:你会为这种现状郁闷或者不平吗?张天甫:我是觉得很可惜很遗憾,我不郁闷,我对出名没有太多欲望,其实有时候我们是甘于寂寞的,社会比较浮躁,一定不能顺着这股潮流走,如果像我这样的人都浮躁起来了,那就不一样了。我们希望能够引导孩子们来音乐厅听听,让大家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艺术。
& & 反对假唱
& & 缺乏现场情感表达,欺骗观众又毁歌手
& & 潇湘晨报:其实现在还有一个很严重的现象就是假唱,您有遇到过吗?
& & 张天甫:有,有时候有些现场音响不过关,活动方提议说要不假唱,我说我现场唱比那个录音的更好。并不是开玩笑,我一直觉得现场的东西是录音棚没法比的,在一万人的现场唱和在10个人的现场唱,你的情感你的声音甚至你血液流动的感觉都是完全不一样的,它一定会从声音里表达出来。录音棚里的东西可能很完美,但没有现场环境的情感表达,没有亲近感,现场我想多给一点就多给一点,我想轻柔一点就轻柔一点。
& & 潇湘晨报:怎么看待这种假唱横行的现象?
& & 张天甫:我觉得这是一种很不好的现象,也许各方面都不够负责任吧。演出举办方为了避免失误,为了不承担责任就选择让歌手假唱,而歌手可能因为状态不好,感冒了啊或者大型活动有压力会紧张,也默许这种假唱。很可惜,其实这也是在伤害歌手自己,你当歌手就应该承受这种压力。假唱久了就慢慢会丧失歌唱的机能,我觉得音乐人还是对自己要求严格一点比较好。
& & 本报记者沈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谷一歌曲大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