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使川江船夫号子航运受限制的自然原因,三峡工程建成后,川江船夫号子运输条件可得到哪些

长江通航里程2800多公里,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百分之七十,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运量的百分之八十。然而,作为衡量江河通航能力的重要标志--万吨级船队,在从长江口行进到汉口这1143公里路程后,就无法继续前进了。   要彻底解决“中游水浅、上游滩险”的问题,只有依靠三峡工程。水库蓄水后,将淹没川江上的所有险滩,川江航道水深增加百分之四十,航宽增加两倍,江水流速减少百分之五十,使万吨级船只可安全、通畅地由宜昌直达重庆。据测算,三峡工程建成后,川江航运的运输成本将降低百分之三十五。   在河道上修建大型水坝,要做到施工期间不断航运十分困难。16年前,葛洲坝截流时曾有8个月时间断航。三峡工程17年的施工期中,一天也不会中断航运。   三峡工程完工后,船过三峡要翻越5级船闸,加上候闸,通过三峡大坝共需约3个小时。等候使人焦心,但算一算整个航程缩短的时间,就会有另一种感受了:目前,普通客船从宜昌至重庆,上水需要48小时,下水需36小时;三峡工程建成后,水流变缓,航道变宽,航速大幅度提高,上水只需36小时,下水只需26小时。除去过闸和候闸花去的3小时,上下水航行时间可分别减少12小时和10小时。
三峡工程将使长江“黄金水道”名副其实
  三峡工程位于长江上游与中游的交界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对上可以渠化三斗坪至重庆河段,对下可以增加葛洲坝工程以下长江中游航道枯水季节流量,能够较为充分地改善重庆至汉口间通航条件,使长江“黄金水道”更加名副其实。   三峡工程建成后,宜昌至重庆间将成为深水航道,一百零九处滩险全部被深水淹没,绞滩站可全部取消,还由于航道宽度和转弯半径的增大,可使万吨级船队从汉口直达重庆,年保证率不低于百分之五十;年单向下水通过能力也将由现在的一千万吨增加到五千万吨。   船长们一直担心的长江两岸山体滑坡而造成的碍航甚至断航问题,将会彻底得到解决;航行时间大为缩短,航运成本降低百分之三十三至三十七;下水每马力拖载货物可由目前的零点七至零点九吨增加到二至七吨。   三峡工程下游冬季枯水期流量,可由目前天然状态下的平均二千七百立方米/秒,增加到五千五百立方米/秒,不但可使葛洲坝水电站每年能多发电四十亿千瓦/时,还可使汉口至宜昌间河道的航深显著增加,大大提高其冬季的通过能力。
三峡之九畹溪漂流九畹溪位于长江南岸,秭归新县城(茅坪)西部,发源于云台荒南麓,杨林桥镇朱溪荒西北,依河段为三渡河、林家河、老林河、九畹溪河,统称九畹溪。溪流流至三峡大坝上游20公里处注入长江。溪流全长42.3公里,流域面积514.5平方公里,河床宽40-710米,平均水深0.8米,河流落差1073米,平均坡降2.5%,年平均流量17.5立方米/秒,洪水期最大流量超过700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2.5立方米/秒。溪流经过的地方,以峡谷、喀斯特地貌为主。两岸风景奇特秀丽,大部分地区人员稀少,生态环境良好,形成多处别具特色的景观,是新三峡十景之一。   九畹溪游乐区分为水路和陆路两段旅游区。陆路起自九畹溪大桥,终至九畹溪电站,沿途有仙女山、界垭、情侣峰、神牛泉、将军岩、美女晒羞、剪刀崖、和尚岩等十余处自然景观;有极具科学研究价值与观赏探秘价值的古悬棺群;有人迹罕至,完全处于原始状态的干溪沟,以及天下奇观、鬼斧神工的青钟地缝。漂流九畹溪,滩潭相连的漂流搏击可让你求索探险,古朴原始的自然风光将使你放松休闲。   2003三峡大坝蓄水后,九畹溪漂流分两段,上段6.8公里惊险刺激的探险漂,下段6.4公里的休闲观光漂,高峡平湖相间,奇峰秀水争艳,畅游其间,惬意无限。宏伟的三峡大坝、雄浑的崆岭险滩、威武的将军岩,将一解峡江山水的雄奇与秀美;壁立的问天简、沧桑的巨鱼坊、神秘的古悬棺,一展巴楚文化的神韵。  九畹溪漂流探险旅游区是三峡大坝库首第一旅游风景区。九畹溪曾是爱国诗人屈原进京为左徒前开坛讲学、植兰修性之地,“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景区的奇山、秀水、绝壁、怪石、名花闻名。  2003三峡大坝蓄水后,九畹溪漂流分两段,上段6.8公里惊险刺激的探险漂,下段6.4公里的休闲观光漂,高峡平湖相间,奇峰秀水争艳,畅游其间,惬意无限。宏伟的三峡大坝、雄浑的崆岭险滩、威武的将军岩,将一解峡江山水的雄奇与秀美;壁立的问天简、沧桑的巨鱼坊、神秘的古悬棺,一展巴楚文化的神韵。   方圆60公里的九畹溪探险游乐区,深山不闻人烟,沟壑不见足迹;唯有群猴偶来相为嬉,雀鹰夜半鸣长空。奔腾不息的九畹溪水在这条近8公里长的深山峡谷中,塑造了32道浪花飞溅的急流险滩,28个深不可测的深潭。博击于这样的滩中,你将体验到人生挑战无极限的真正意境;嬉戏于这样的潭中,你将一洗夏日炎炎中疲惫的身心。   除此之外,美丽的峡江风光(牛肝马肺峡)、形象的奇山异石(将军岩)、迷人的巴楚传说(古悬棺)等等将让你一路不寂寞。
九畹溪漂流河段景观
九畹溪漂流河段分为迎兵峡、望夫峡及观音峡三个峡段。各段自然观光,勿需人为修饰,具体分布如下:迎兵峡景段   从秭归县九畹溪电站以下林家河段黄水板处起漂,至周坪乡黑龙潭二级电站,全程约2公里。景区内以领略观光白莲教与清兵交战遗址为主,辅以鬼岩屋、狮子岩等点缀。望夫峡景段   从黑龙潭二级电站以下至望夫石段,全长3公里,本段开始进入“无人区”,急流险滩约20余道。是漂流探险的精彩与高潮处。从青山软桥开始,依次经过猴王寨、笔峰石、望夫石、中山软桥、问天地缝等景观。  猴王寨———望夫峡上游右岸两山包并排临溪而立,两岸原多猴群(至今仍生存)据说此处为“猴王”住地,故而得名。   笔峰石———中山软桥以上,右岸尖锥形山峰,高约500米,酷似一支倒立溪边的羊毛大毫,颇具“戳笔问苍天”的气概,传说此乃屈原神笔,形象逼真。  望夫石———九畹溪右岸一山峰,高约300米,似一古装女子背一小孩临溪而立,形态惟妙惟肖,而且从不同角度可看出多种形态逼真的景象。   问天地缝———九畹溪中段东侧,长800米,均深200米,均宽不足2米,最窄处仅1.2米,有“一线天”之称。地缝两侧山峰绝壁如刀削斧劈,终点瀑布深潭似龙腾虎啸,摄人心魄;源头仰天,一线回勾,恰似一个巨大的“?”,传说此为屈原放逐“问天”之处,故也称“问天地缝”。观音峡景段   从望夫石以下经百肖图、仙女沐浴、观音岩、棺木岭至漂流终点。全长约2.2公里,进入漂流尾声。正像观音保佑,观音峡溪流相对平缓,山色峻秀,游客漂流至此,经过以上河段惊险激情场面,真有身心放松、心旷神怡之感了。  百肖图———九畹溪下游左岸一岩壁上,高约400米。以上多怪石,远观呈人型,或坐或卧或立或喜或悲,形态各异。   仙女沐浴———溪河右岸一岩石,长约20米,高约2米,岩石表面天然而成许多条形痕印,犹如一群婀娜多姿的仙女下凡,正在溪边沐浴。   棺木岭、黄岩———漂流终点左岸景观,隔溪而望棺木岭如一巨形棺木,岭旁山上黄岩险高百尺,山下河滩一派平缓,至此漂流结束。
三峡奇石三峡石是产于长江三峡地域内各种奇石的总称。  长江三峡既是一座天然地质博物馆,又是一座天然奇石艺术宫。三峡石主要分布在峡江两岸的溪流河谷或崇山峻岭中。石源来自长江上游冲积到此和该区古老的前震旦系变质岩、沉积岩和前寒武纪侵入花岗岩。三峡石种类繁多,目前发现的奇石种类多达200种以上,如纹理石、色彩石、化石、矿物晶体等,在形态、色彩、纹理、神韵等方面颇有特色,景致高贵典雅。犹以三峡图画石最为独特,或状人类物,惟妙惟肖;或色泽艳丽,自成画卷;或金光闪闪,令人目眩;或花纹交叉,成为文字……天工巧成,深受人们的喜爱。  三峡奇石,魅力无穷!  三峡石石源来自该区古老的前震旦系变质岩、沉积岩和前寒武纪侵入的花岗岩。三峡石种类众多、在形态、色彩、纹理、神韵等方面都...三峡石,奇石,假山石,怪石,园林,园林石,三峡工程,三峡大坝,西陵峡风光,三峡风光   古籍中有关三峡石的记载甚多,主要见之于石谱地方志和游记。宋·陆游《入蜀记》载述道: “院后有楚...三峡石的产地与品种远不止史料中所载的这些。巫山宁河小三峡、巴东神农溪、秭归九畹溪、夷陵区黄柏河、峡口的胭脂坝等处,都是...
【】【】【】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版权所有:
 桂ICP备号 更新时间: 18:50:36
旗下网站:中国的大中型水电站集锦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中国的大中型水电站集锦
全​面​、​专​业​地​介​绍​了​中​国​大​中​型​水​电​站​,​所​介​绍​的​每​一​种​水​电​站​配​有​实​物​图​,​提​供​大​量​数​据​。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360教育网--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
&&您现在的位置:
>> 高中三年级同步辅导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第五单元:河流的综合治理——以长江三峡工程为例
(一)目标要求
1. 识记要求
(1)知道长江三峡工程的位置;理解三峡工程在防洪、发电、航运方面是怎样发挥作用和产生效益的。
(2)了解三峡库区移民的基本情况、库区移民安置的不利条件和有利条件,了解开发性移民的含义及其优点。
(3)了解三峡工程建设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以及针对不利影响所采取的相应对策。
(4)了解三峡工程建设对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所产生的影响,以及采取的相应措施。&
2. 能力要求
理解我国大江大河综合整治的综合功效
(二)知识结构:
二. 内容讲解
(一)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江河治理和水利建设是国土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我国,由于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原因,造成河流径流呈现巨大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水旱灾害频繁发生。新中国成立以来,尽管我国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水利建设,对主要大江大河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成就巨大。但一些主要大江大河的抗洪能力仍然较低,遭遇特大洪水危害的危险性日益增大。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坚持不懈地抓紧江河治理,是持续稳定发展经济、维护社会安定、提高人民生活的重要保障。
长江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受人们关注的特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它在防洪、发电、航运、农业灌溉、城市供水、水产养殖、南水北调、旅游,以及改善中下游地区生存环境,滚动开发长江水能资源等方面都将发挥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教材主要从防洪、发电、航运三个方面阐述了三峡工程的巨大作用:
1. 防洪效益:
长江流域历史上是洪水灾害的重灾区,具有灾情重、损失大、频率高的特点,长江流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人口稠密,一旦遭遇洪水,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将面临巨大危险。
长江洪水灾害严重的原因有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
① 从自然的角度看
长江流域面积广、支流多;春末夏初,冷暖空气势均力敌,它们所形成的锋面雨带长期停滞在长江流域,徘徊不前,因此本地区具有降水多、雨季长、降水集中且多暴雨的特点。河流干流水量大、汛期长。特别是当长江干流上流(川江洪水)和中游支流(南岸洞庭湖、鄱阳湖水系和北岸汉江水系)洪水一起袭来时,中下游势必引发特大洪水;长江中下游地势低平,荆江河段“九曲回肠”,遇到特大洪水,两岸城市、农村几千万人口和几百万公顷土地将面临受淹或被冲毁的危险。
② 人为原因主要表现在
由于中上游山区长期过度砍伐森林,使林地面积锐减,水土流失日趋严重——森林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作用减弱,并使得湖泊淤积,河床抬高,湖泊的蓄洪能力、河流的泄洪能力下降;中游地区的围湖造田,使湖泊水面萎缩,调蓄洪峰的功能削弱。
(3)三峡工程防洪效益的具体表现
控制长江上游全部来水和来沙。使长江中下游河道的防洪能力由目前的只能抵御10~20年一遇洪水提高到100年一遇;如遇大于百年一遇的洪水,也可配合其它分洪蓄洪工程及其它防洪措施,避免荆江溃决而造成毁灭性灾害,大大减缓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以及中下游大中城市所面临的巨大危险;节约了大量用于防洪的资金。可大大减少启用分洪区所造成的淹没损失;减轻洞庭湖的泥沙淤积等。因此三峡工程的防洪作用带来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十分巨大,其作用是其他防洪措施所无法替代的。因此,防洪是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
2. 发电效益:
我国水能资源蕴藏量6.8亿千瓦,可开发水能资源3.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其中长江占全国可开发水能资源的一半多(53.4%)。其中三峡水电站的可装机容量,就占了整个长江流域可装机容量的1/8。
三峡地区水能资源如此丰富,主要原因是:① 三峡河段处在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② 多年平均流量大,年平均径流量4500多亿立方米,约占长江入海水量的一半,建成后的三峡电站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847亿千瓦时,相当于一个年产5000万吨原煤的巨型煤矿。
三峡水电站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都将是世界上第一水电大站。三峡水电站的效益:① 社会效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能够满足华东、华中及重庆、四川东部的用电增长需求,促进上述地区经济发展;距华东、华中及川东地区近,供电距离都在1000千米以内,电站建成后,一方面能取得地区之间的错峰效益,水电站的补偿效益和水、火电厂容量的交换效益,另一方面,也为未来组成全国统一电网创造了条件。②
经济效益:三峡电站建成后,年发电量847亿度,年售电收入可达156亿~181亿(每千瓦电价按0.18~0.21元计算)。数年就可收回投资并成为国家的利税大户,电站供电所能创造的工农业生产增加值5000多亿元。③ 环境效益:三峡电站与燃煤发电相比,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亿吨,以及大量的二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粉尘、废渣。将减轻大气污染,酸雨等危害。同时可缓解因运煤发电而形成的铁路运输压力。
3. 航运: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达七万千米。其中干流通航里程2800千米,流域内经济发达,资源丰富,交通运输量大,长江历来就是沟通我国东南沿海和西南腹地的交通运输大动脉,是联系东西部的经济纽带,素有“黄金水道”之称。但是目前的长江航道各段通航能力受各种因素制约,特别是川江航道落差大,滩多水急,通航能力低,运输成本高,运输“价值”远未得到发挥,因此川江航道只能称之为有待开发的“黄金水道”,三峡工程建成后,川江航道的通航条件将得到根本改善,通航能力大大提高,运输成本显著下降,对促进中西部物资流通、加快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缓和铁路运输压力将起到深远的影响。
(二)三峡工程的移民问题及对策:
三峡工程存在巨大的综合效益,同时和世界上任何大型工程一样,也存在着一些负面的影响。关键是权衡利弊,科学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来有效控制其负面影响。三峡工程规模宏大,建设中面临诸多需解决的问题:如泥沙淤积、移民、技术、资金、生态环境和对名胜古迹的影响等问题。其中就其艰巨性、复杂性和受公众关注的程度而言,当首推三峡库区的移民问题:
1. 移民安置的艰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安置规模大
② 安置的难度大。首先是移民范围广、数量多、补偿资金大;其次是库区生态环境脆弱,经济贫困,人多地少,耕地不足,产业劳动力容量低,使得库区的移民环境容量不足;第三是受人为因素影响大。该地区科技教育落后,人口文化素质低,加之风俗习惯、乡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加大了安置的难度
③ 安置工作的好坏影响深远,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社会安定的大事。
2. 移民安置的有利条件:
(1)有利——三峡地区有丰富的资源和潜在的环境容量。
① 三峡水库淹没土地比例小(仅1%),有一定的土地潜力:就地后靠,就近安置是三峡移民的一大特色。
② 在移民结构中,57%属于非农业人口,可随着城镇、工厂的搬迁仍然各就其业,真正需安置的是36万农业人口: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大农业,可扩大移民容量;随着三峡工程建设,将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接纳大量移民,并促进农村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③ 三峡工期长,移民安置的时间充裕;
(2)有利——三峡移民有党和政府的重视,政策的支持和全国各地的支援等。
3. 开发性移民:“开发性移民”是三峡建设者们提出的一项具有创造性的、经实践检验是成功的,并对今后类似问题有重大指导意义的重大改革,其基本内容是:将一次性发放移民补偿金变为补偿与开发并重。通过发展经济来安置移民。除去一次性补偿外,把部分移民投资作为开发资金,因地制宜开发资源,发展经济,拓展生产部门和环境容量,确保移民的生活质量达到或超过原有水平。开发性移民的好处是将移民安置与库区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有利于移民安置的长治久安,开发性移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要防止出现新的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
(三)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和名胜古迹的不利影响及对策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有利有弊的。总的来说,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在中下游,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
① 有效减轻洪水对中下游地区生态与环境的破坏,改善生存环境;② 有利于中下游地区血吸虫病的防治;③ 洞庭湖的萎缩和泥沙淤积;④ 增加中下游枯水期流量,改善枯水期水质;⑤ 调节局地气候;⑥ 减轻环境污染和酸雨危害
① 水库蓄水淹没土地和耕地;② 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③ 可能诱发地震,增加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④ 影响三峡自然景观;⑤ 影响水生生物和珍稀物种的生存环境;⑥ 库区和库尾泥沙淤积加重;⑦ 孳生蚊虫,影响健康
具体可以分三类:(1)不可逆转的影响,但可补救或挽回部分损失;如大坝阻隔珍稀水生动物洄游,可通过人工繁殖或建立自然保护区来加以保护;淹没文物古迹,可能过搬迁,防护的方法补救等;(2)影响较大,但可有效控制或减轻不利的影响,如库区库尾泥沙淤积问题,可采用“蓄清排浑”的方式减轻其影响等;(3)影响较小,可防止危害发生或将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如水库地震的防御等。
三峡工程对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的影响有:原有急流险滩将消失,同时会产生一些新的景观或景点,如“高峡出平湖”等;对淹没的国家级、省市级文物古迹,可采用迁移重建、原地保护、抢救性发掘、开发新景区和新景点等措施加以弥补。
【典型例题】
[例1] 结合下列材料和图像,回答有关问题。
在三峡工程环境影响评价阶段,专家们将长江三峡工程与曾因生态和环境问题引起国际上很多争议的埃及尼罗河上的阿斯旺工程作了对比研究,认为阿斯旺工程的经验教训对三峡工程有借鉴意义。通过采取一些应对措施,阿斯旺工程出现的问题,可以在三峡工程中得到避免。
阿斯旺工程
库区水量损失
库面蒸发损失很小,出库水量仍约4510亿M3
年蒸发损失约100亿M3,加之用水量增加,出库年水量减为570亿M3
建库初10年,每年1/3左右的泥沙下泄,以后下泄泥沙量逐年增多,90年后每年约90%泥沙出库
建库后进入三角洲的泥沙量仅200—500万吨。百年以内泥沙基本淤在水库里
(1)在图中用“//”标出长江三峡工程的位置,从图中看该工程位于长江&&&&&&&&&&____游。
(2)试从气候条件和水系条件分析三峡工程的年径流量远高于阿斯旺工程的年径流量的原因。
① 气候条件:
三峡工程________________;阿斯旺工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水系条件:三峡工程___________________;阿斯旺工程__________。&&&&&&&
(3)阿斯旺工程建成后,导致海岸线退缩,请根据表中信息分析其成因。____________。&&&&&&
(4)阿斯旺工程的首位目标是________的需要,长江三峡工程首位目标是_____的需要。
(1)画在三斗坪的西侧
(2)① 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润,降水丰富,雨水补给量大;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气候干燥,降水稀少,雨水补给少;②
支流多,水系庞大,汇集的水量大;支流少,汇入干流的径流少
(3)阿斯旺大坝建成后,大量泥沙在库区淤积,入海的泥沙量和水量都大为减少,导致海浪侵蚀作用增强
(4)灌溉&&& 防洪
[例2] 读图“水库大坝及该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将下列左右两列内容用线连起来
① 修建水库形成的淹没区
② 可明显改善航运条件&&&&&&&&&&&&&
  a大坝东面的区域
③ 洪水危害可能减少的区域&&&&&   &&& b大坝西面的区域
④ 泥沙容量淤积的区域
(2)建坝时主要应考虑大坝&&&&  (东面、西面)地区的气候与水文等历史资料,建设水电站可利用的水位落差应是图上的&&&   (H1、H2、H3),水轮发电机应安放在图中的&&&&&& (A或B)位置上为妥。
(3)图b适宜建大坝的河段位于&&&&&&&&&&&& 处(用字母表示)理由是&&&&&&&&&&&&&&&&&           &&&&&& 。
(2)西面&&& H2&&& B
(3)D&&&&& 为峡谷地段,水流湍急,水能丰富
[例3] 读图及表格,完成下列要求:
(1)该地位于我国哪一个地形区?居民点的分布有何特点?
(2)图中G居民点夏季水患威胁严重,简要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3)分析图中西部地区中低产田分布较广的原因,说明加强图示区域西部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应采取的措施。
(4)在图示区域内拟修建一座水库,设计最高水位为100米,用//画出,分析新建水库将对当地生产和生活发挥的作用(至少三项)。
(1)南方丘陵;沿河分布
(2)原因:地势低平(洼);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量大而集中;河道弯曲;河流交汇处,来水量大;上游的毁林,水土流失&&&&
措施:上游修水库、水土保持;整治河道,裁弯取直;加固堤防&&
(3)水土流失严重,红壤广布;因地制宜,开展多种经营,发展立体农业和优势资源的开发&&
(4)防洪、发电、航运等&&&&&&&
【模拟试题】
1. 三峡工程的成败的关键是(&&& )
A. 大江截流& B.
工程科学&&&&&&&& C.
移民安置& &
D. 生态环境保护
2. 三峡工程主体(坝置)位于(&&& )
A. 湖北省&&&&&&&&&&&& B.
湖南省&&&&&&&&&&&& C.
重庆市&&&&& D.
3. 三峡工程巨大的效益,最重要地体现在(&&& )
A. 发电方面& &&
B. 防洪方面&&&&&&&&&& C.
航运方面&&&&&&&& D.
4. 长江沿岸,受洪水威胁最严重的地区是(&&& )
A. 川江沿岸& &&
B. 荆江河段&&&&&&&&&& C.
南京以下河段& &
D. 金沙江沿岸
5. 下列河流中,径流季节变化最大的是(&&& )
A. 珠江&&&&&&&& B.
长江&&&&&&&&&&&&&&& C.
黄河&&&&&&&& D.
二. 读图分析题:
6. 读“长江流域资源分布图”,回答:
(1)填写图中已并网发电的水电站名称:A. 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
&在图中适当位置用符号“”表示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位置,说明该地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___________&&&&&&&&&&&&&&&&&&&&&&&&&&&&&&
(2)填写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商品粮基地名称:F._____ G.______. H.______. I
_________.
(3)长江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是:①自然条件____________& 。
② 社会经济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998年长江流域遭受了20世纪最严重的洪水灾害,但是观测资料表明,当年长江流域的降雨量和长江径流量都小于1954年,据此回答:长江容易发生洪涝的自然原因:____ 。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形成与哪些人类不合理活动有关:________。
7. 阅读下列资料,完成:
(1)长江流域面积大,支流多,流经地区降水丰沛。
(2)环境污染以及大气成分组成的变化导致气温上升;厄尔尼诺现象导致气候异常,形成大量降雨。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的直接原因与长江上中下游同时降雨有关。
(3)长江上游支流岷江、嘉陵江流域植被普遍遭到严重破坏,森林吸纳降雨的能力大大减弱,从而造成地表径流的冲刷能力大增,夹带泥沙直泻江河。
(4)由于泥沙淤积、围湖造田,长江中下游的许多湖泊缩小或不复存在。长江流域承担蓄洪重任的8大湖泊面积比20世纪50年代初少了33%。
(5)滥伐森林和开垦土地,必然造成水土流失,产生大量泥沙并流入江中,抬高河床,使河流泄洪能力下降,水泛成灾。
(6)水利工程年久失修,水利设施抗灾标准低。长江中下游只能防御10—20年一遇的洪水。
(7)某些河段违章采沙。盲目挖沙既破坏了大堤,也改变了河道,后患无穷。
(8)河道人为设障现象严重。一些地区河道建设缺乏管理,或把河道当成垃圾场,或占据河堤建房、建厂,甚至开辟“开发区”,形成人与洪水争地的局面,影响洪水期的河道功能正常发挥。
将形成长江洪水的8种原因按下图所示的方式排列:最重点的原因排列在菱形一览表的顶部,第二重要的两种原因排列在第二层。
【试题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 C&& 2. A&& 3. B&&& 4.
二. 读图分析题:
6.(1)葛洲坝,五强溪,二滩(白鹤滩),画图略。该地处在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急。长江干流水量大,三峡河段年径流量约占长江径流总量的一半。
& (2)洞庭湖平原,成都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
& (3)自然条件优越:① 长江中下游平原广布,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湖众多,灌溉便利,利于农业发展;②
大部分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生长期长,雨热同期,光热资源充足;③ 沿江各大平原农业基础好,物产富饶;④ 矿产资源、林木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中,煤、铁、石油、天然气、磷矿、有色金属等十分丰富;⑤
水资源、水能资源丰富;⑥ 可利用“黄金水道”长江便利的航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①
资源丰富,交通便利;② 工农业生产基础雄厚,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先进;③
人口稠密,劳力丰富,劳动力素质高;④ 以上海浦东开放为龙头的经济开放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将给本地区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4)自然原因:长江流域面积广大,支流众多,春末夏初,雨季来临,降雨强度大,范围广,汛期长,一旦遭遇大范围暴雨,南北支流及川江洪水一起袭来时,就会引发特大洪水灾害。
人为原因:长期以来大面积的滥砍乱伐,森林减少,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下降;水土流失使河道淤积,河床抬高,泄洪能力下降,围湖造田和泥沙淤积使湖泊、水面减少,湖泊蓄洪削峰能力下降。
高三同步辅导往期导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川江号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