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上幼儿园奖状怎么写中班,老师布置的作业是最想对女儿说一段话不知该怎么写请求帮忙

高大上手工作业布置给谁?
08:22:10 &&来源: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 网络上有一段话在小学生家长中非常流行:入学前拼爹,开学了就拼娘。时下新妈的标准是做得了蛋糕,讲得了故事;教得了奥数,讲得了英语;改得了作文,做得了小报;想得出创意,搞得了活动……这样一句玩笑话,折射出不少低龄孩子父母的无奈。  “开学不到四个月,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一会儿要做气温柱状图,一会儿要做纸粽子,一会儿要做花园拼图,这样的手工作业说是给孩子布置的,其实都是家长来完成的。”提起周末有可能将再一次帮孩子完成手工作业,省城一幼儿园中班的家长连呼头大。  “我小学时上美术课、劳动课的一些简单的动手制作作业,回头来竟然是为了给孩子做手工作业的。”同学聚会上,韩女士苦笑着说的一句话,引起大家的共鸣。“学校布置的手工作业太高大上了,孩子哪能干得了?全靠我和他爸牺牲业余时间来完成。”  让家长头痛的作业  顾女士的儿子6岁,在省城一所幼儿园上大班。顾女士说,从小班开始,学校就陆续布置作业,如果仅仅是描摹涂色的话还好一些,最颇烦的是要做很多手工。  上周,幼儿园布置了制作房屋模型的手工作业,要求家长与孩子共同完成,这让多年一直从事服装销售的顾女士一筹莫展。“问孩子,他也不清楚,只说老师要求用废旧材料做。”  无从下手的顾女士只好借助网络观看相关视频,然后找各种材料,甚至还将筷子折断劈细后充当房子的门柱。“这个作业孩子根本没办法独立完成,而商业上周六周日不休息,我只能在周天下班后加班做。好不容易把孩子哄睡着,自己忙到晚上12点多。孩子在整个过程中,能做的就是帮忙递个材料。”顾女士说。  女儿上小学四年级的林先生也有同样的烦恼。他说有些手工作业别说孩子做不来,家长做起来都有难度,比如做水果娃娃、手抄报等等。“这些手工制作我也要上网查才知道怎么做,对于低龄孩子来说真的难度太大。虽然老师一再交代是家长参与,亲子互动,可事实上都是大人完成的。”林先生说,办手抄报是最费时费力的。学校要求每个人的小报都要有特色,为了制作得新颖别致,家里买了彩色打印机来设计报样,再从网上下载好各种资料,让孩子照抄上去。“办一张报得花大半天时间,孩子累,我们更累。”  让学校尴尬的一等奖  “我们也不要求学生能制作多么精美的作品,主要是想让孩子发挥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但是很明显,家长误解了。”采访中,不少老师如此说。  “有时候有些家长的做法让我们很无奈。”省城一小学的李老师说,“有一次学校举办手抄报比赛,有个学生的作品特别出色,最终评了一等奖。尽管知道这样的作品不可能出自孩子之手,但最终还是评了一等奖。这让学校也很尴尬。”
& ( 08:22:01)
& ( 08:21:45)
& ( 08:21:40)
& ( 08:21:37)
& ( 08:21:07)妈妈必须教给女儿的事_分节阅读_1 - 书包网
|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_分节阅读_1
女儿的照明灯:妈妈必须教给女儿的事 作者:郜莹
《妈妈必须教给女儿的事自》序
我常爱以自身曾抚养过一儿一女的经验,来跟许多年轻夫妻提供建议。
  “如果只打算生养一个孩子,最好祷告上帝能赐给你一个女儿。因为女
  儿所带给为人父母的养育乐趣,往往比儿子多上许多!”
  然而养育女儿的快乐虽多,但在一个女孩成长为女人的过程中,女孩的
  父母也远比男孩父母更多了些焦虑与不安。因为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
  己的女儿能长成优雅幸福的公主、端庄和美的女神。然而从现实生活中所看
  到的,却有不少小女孩因为父母的施教不当,无法从一块拙石被雕琢成美
  玉,无法如灰姑娘般改写命运,在“灰堆”里度过了黯淡的一生。
  其实不论你想把女儿培养成牡丹还是玫瑰,首先必须具备的观念是:教
  养男、女孩是有差别的,女孩有女孩的培养方法。父母首先必须充分去认
  知、全心去接纳女孩所特有的性格上的优缺点,引导她去了解自己先天的
  优、劣势,培育其扬长避短发挥所长的能力。
  女孩虽具有先天娇弱的特性,但是父母却不可要女孩处处示弱,凡事都
  替她去作承担。要培养女孩成为一个刚柔并济,拥有独立自主精神的女性,
  以便适应往后竞争激烈的社会生活。
  虽然外表容貌不是女孩的全部资本,但却仍不容忽视,协助女儿明了如
  何利用妆扮、内涵的打造,来成为一个“优质”美女。
  我们还要告诉女儿的是,能得到旁人“怜香惜玉”是极其稀少且幸运
  的,因此与其祈求别人珍惜自己,不如自己宠爱自己、维护自己的身心健康
  幸福,树立“只有自己才能给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的观念。而一个懂得自
  尊自爱、有品有德的女人,才能获得旁人的尊重,并获得幸福。
  由于女孩喜欢用和谐的关系来诠释对社会的认知,因此,培养女孩的交
  友能力也格外重要。
  撰写这本书的初始,原本只是想跟一些家有女儿的妈妈唠嗑上一些通过
  与女儿朝夕相处,以及对其他女孩的细微观察,所得到的如何将女儿培养、
  塑造成为一个可爱、美丽、独立的“优质女人”的经验。然而在动笔撰写
  后,随着一个个采自真实生活中的事例的铺展,我却逐渐意识到——
  如果做妈妈的,不能跟着女儿一起朝向“优质女人”之途共同成长的
  话,那妈妈所有耗费在打造女儿上的心血都将是枉然。
  相信你一定听过一句老人言:
  “男人要娶一女人为妻之前,最好能去看看这女人的母亲。”
  一位医生朋友则说:
  “女人若想知道自己中年后的身材是肥是瘦,看自己的母亲就可以得到*不离十的答案。”
  这两句话的主要内涵意在说明——
  母亲对于女儿的未来有着重大的影响!
  因此,在养育女儿时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培养女儿由灰姑
  娘变身为美丽优雅的公主时,做妈妈的也要同时伴随女儿的成长,将自己提
  升为高贵的母后。我在回顾养育女儿的过程里,充满感激地发现:上天赐给
  妈妈一个女儿,其实是提供给妈妈一个可以透过观察、了解女儿发育成长
  时,所面临的境遇与挑战,更好地了解自己、进而省思“寻找自我”的机会
  有了如此感悟后,于是我将原先所设定的写作概念做了一个修改,将撰
  写主题扩张为一本能协助妈妈、女儿共同思考、讨论、尝试和发现,双方都
  可以达到身心灵成长的书籍。
  这本书我仍维持一贯的“郜妈文风”,以轻松说故事的形式,就自己从
  女孩成长为女人的历程,与教养女儿或失败或成功的经验,及透过在新浪撰
  写博客、演讲、办亲子活动等与众妈妈、老师、孩子的交流采集到的真实生
  活中的事例,让读者恍若在观看一幕幕家庭肥皂剧的方式,从对女孩外表容
  貌身体的呵护、关心,到内在智慧的开发、心灵的滋养、人际的交往、感情
  婚姻的幸福……诸多女孩在成长为女性的过程中必须去思考面对的许多问
  题,提供一些不同的观察角度与观点建议。让妈妈透过跟女儿一起轻松共读
  此书,不仅能理解、认识自己的女儿,同时也能重新省察认知真正的自己。
  书包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妈妈必须教给女儿的事自》第一章(1)
优质美女自救守则三:明妆扮
  郜妈爱说笑
  男人在黑暗的大街上,被突然从暗巷中蹿出来的一个穿着邋
  遢、素面朝天的丑女给吓了一大跳,男人生气地大骂道:
  “你长得不好看不是你的错,是你妈妈生你的错;但你这样
  半夜乱跑出来吓人,可就是你的错了!”
  郜妈老花眼
  当初看此笑话时,只觉得这又是缺德男人拿女人容貌来开涮的混话,直到相仿
  的事发生在自己身上——
  年初,去北京拜访懒妈友童。由于坐通宵火车时被同包厢旅客的鼾声搅得失眠
  一夜,加以自认为是“熟人”了,就素着一张缺乏睡眠的脸和一身邋遢装束前往她
  的办公室。结果吓坏了懒妈的同事先子,她先用惊叹句后用疑问句,讷讷地表达了
  她的震惊与失望:
  “郜妈,你怎么变得跟我们这里的大妈一样了!怎么变得跟我们这里的大妈一
  样了?”
  透过先子的反应,让我悚然觉悟到——
  妆扮美丽不去吓人,是女人必备的妇德之一。
  不过,这项妇德许多女人通常只有在“求偶期”才会去身体力行。一旦完成了
  “外销”使命把自己嫁掉后,往往就开始疏忽了“女为悦己者容”;尤其是当有了
  孩子后,更是“怎么舒服怎么穿”的到处吓人。
  虽然“人要衣装”是中国人人皆明了的观念,但奇怪的是却没多少中国人能将
  这观念真正运行到日常妆扮上。在国内许多大城市里,很少能见到穿着得体好看的
  女人;即使是走在流行尖端的一些演艺人员,台下他们的穿着也常让人有“怎么会
  穿成这样”的错愕;甚至有些在艺术界卓然有成的艺术家,他们的妆扮也常令人纳
  闷怀疑:
  “那些艺术品真是他创作的吗?”
  就拿我认识的一位i8女画家来说,每次去参加艺文界活动归家,女儿都会急不可
  待地问:
  “某某阿姨今天又穿成啥样了?”
  女儿会对这位女画家的妆扮怀有如此高的兴趣,源自她曾跟我参加了某次聚
  会,一进门就被女画家劲爆的妆扮给“煞”到了眼球。
  头顶飘鹰刘海,脸上画着浓浓舞台妆,耳戴长垂至肩的耳坠,脖绕真假混杂长
  短不一的珠链,一件蚊帐加被单款式的小礼服挂在她身体上;眼光再往下移,有点
  小萝卜的腿上套着一双五颜六色的丝袜,足踏一双金色细跟拖鞋……活脱脱就是一
  棵会移动的圣诞树。
  女画家长得并不丑,已近中年的她身材也保持得还不错;身上的那些配件若分
  开来看,也有一些质量颇佳或具时尚感的东西,但是被她一股脑的全部披挂上身,
  只让人觉得眼花撩乱。
  让我深感纳闷的是,曾在国外习画和生活过不短时间的她,为何竟没有学习到
  外国人依参与场合来作适宜妆扮的礼节?还有,常处艺术氛围中的她,为何还是无
  法将自己的美丽给穿出来?
  这份疑惑直到我看到一篇旅居芬兰的台湾作家陈之华写的《芬兰教育的创意与
  思考》才恍然大悟。
  陈之华的文章中提到,她那七岁大的女儿,在台湾上小学时,由于羡慕某位图
  画总是被老师表扬的同学,而立下志愿要“学她画得一模一样的画”,因为如此才
  能“符合”老师的品评口味被张贴在壁板上。但在来到芬兰上学时,老师却阻止她
  按照所提供的样品去做,因为芬兰的美术教育所着重的不是教导孩子拷贝,抹煞个
  人的创造力,而是希望让学生藉由各种不同方式来学会适切的表达自己。
  一是要求一模一样的完全拷贝,一是鼓励去发掘和彰显自己风格与心灵之美。
《妈妈必须教给女儿的事自》第一章(2)
不同理念的美学教育下,自然会培养出不同艺术修养的人。而这艺术修养,不是单
  指绘画能力的表现,而是具有能欣赏美,将自己的生活居家装点出美,和衣着打扮
  上穿出自己的美的能力。
  台湾在上世纪80年代时,吹起一股将过去的家具和物品改头换面以新面貌呈
  现的创意之风。如将一些木雕画片,用来作台灯脚架;油纸伞拿来作顶灯罩;洗脸
  架、老缝纫机改装成室内花架;老木头车轮、衣箱改制成茶几;将绣片、银饰、玉
  片、木雕等以画框装裱成墙上挂饰……这股风吹起时我恰在电视台新闻部任职,奉
  命去采访溯源,发现创意来自一群在台湾居住的欧美人士。
  透过一位改制老家具的师傅的引荐,我到一些外国人士家做拍摄采访,发现每
  一户人家不论是在家具、装饰用品摆设,还是房子整体色调上,都各具特色,处处
  可见到他们或细腻,或粗犷,或独树一帜的奇思妙想。
  更让人讶异的是,即便是一家人相同性别孩子的房间,也尊重各人喜好去做布
  置。因为这些爸妈们认为,即便是再具有艺术感的大人,都不免有些既定的框框架
  架,这些框架或许可以培养出我们所预见的艺术能力,却也同时限制了属于孩子个
  人特有的奇妙、无边的想象力。
  在被留下来用餐时,又发现另一项令人备感讶异的事——
  他们不仅让幼小的孩子使用质量极精美的餐具,并且用一些古董级的餐具来盛
  装食物。
  他们回答了我的疑问。
  “如果能让孩子从小在视觉、触觉、听觉上随时跟美相遇,自然就能培养出他
  们对美的鉴赏,以及装点生活与穿着打扮的实践能力。”
  想要将孩子培养成一个能创作出伟大作品的艺术家是件难事,因为这牵涉到个
  人的天资才情;但我们若能透过这种将孩子从小浸在美丽染缸里的生活教育,培养
  他们对美的灵敏感觉,想不穿出美丽、活出美丽都难。
  郜妈教女经
  培养女儿学会,不盲目学“潮”,穿出自己的品位特色,以及看场合穿对衣裳
  的能耐
  1、向大自然学习配色:去观察讨论植物和动物的配色,并从中选取最钟爱的颜
  色,和适合个人肤色的色彩,尝试去做一些调配。
  2、杂志与电视都能提供美信息:美术、服装与珠宝设计等杂志,不论文字或图
  片都是美信息的来源。看信息杂志或电视时,不要只去关心明星八卦或剧情如何,
  也花点心思去看看那些明星的穿着打扮;一起讨论评鉴一下他们妆扮的得体与否,
  以及观察这些影星如何去利用妆扮来凸显自己优点、遮掩自己缺点的诀窍。
  3、多利用机会去接触、体验美:将美术馆、博物馆当作休闲去处;逛街时去欣
  赏一些美丽的建筑物与橱窗设计;街上的招牌、交通工具上的广告、路人的妆扮都
  可以用心去观察与讨论。
  4、在购买女儿个人衣物用品甚至家庭物品时,放手让她也参与选择。还要让
  孩子布置自己的房间、选择穿着的服装,让她有机会将自己的审美观念运用于生活
   书包网最好的txt下载网
《妈妈必须教给女儿的事自》第二章(1)
优质美女自救守则四:学才艺
  郜妈爱说笑
  小雯妈和小B妈在书店相遇。
  小雯妈看小B妈手上拿着一本《美学》,好奇地问她为何会买这
  本书。
  小B妈回答道:
  “我想让我家女儿多了解一些美国,所以就买了这本有关美国
  学问的书,准备让她好好的读读。”
  郜妈老花眼
  距离放暑假还有一个多月,针对孩子举办的夏令营广告,就扑天盖地的充斥在
  所有传播媒体上。这些替妈妈们画下一个个能让孩子“麻雀变凤凰”美丽大饼的夏
  令营,搅乱了妈妈们心里一池母爱之水。
  青岛的一群妈妈们热衷送孩子去上“小小主持人班”。
  很好奇这个“小小主持人班”里传授的课程是啥。
  和和妈告诉我:
  “绕口令、铁板快书、仪容仪态…….”
  由于自己曾在电视台和广播电台担任过主持人,因此难免会以严苛的眼光去看
  那些上“小小主持人班”的孩子,发现有不少孩子就是再努力也无法做上”主持人”的。于是小心翼翼地问那些妈妈:
  “让孩子上这个班,是为了想让孩子当主持人吗?”
  妈妈们的回答多半是:
  “没那想法,只是想锻炼一下孩子的言语表达能力,练练上台的胆量。不要像
  我和他爸那样,要公开讲话都会脸红脚抖。”
  淼淼妈因为丈夫一家三代都是理科生,自己也是学医的,大概遗传因子里没有
  文学细胞,女儿的语文特弱,所以,暑假时淼淼妈准备帮她报一个能提高作文能力
  的语文营。
  胖胖的吴姥姥,由于担心10岁的孙女静静继续“横向发展”,所以想要让孙女
  参加游泳营,希望她能把身材练得修长些。
  朵朵妈因为觉得自己女儿在待人接物上有欠缺,一点上海小姑娘“会看山水”
  的本领都没有,因此打算让她去参加一个小淑女培训营,让她学习些待人接物的礼
  Amy妈则由于自己当年做孩子时,因为生活条件不够好无法学才艺,所以想将
  自己当年没完成的学才艺梦寄托到六岁的女儿身上。去年她给女儿报的是绘画班,
  今年想让她再去学芭蕾和钢琴,明年想再添些别的兴趣班……
  面对旁人质疑:“会不会让孩子学得太多了?”
  Amy妈的回应是:”技多不压身嘛!”
  相信Amy妈的想法应该也是大多数妈妈的观念,因此你可以看到几乎每个妈妈都会竭尽自己的财力,想把孩子打造为一个具有十八般武艺的出色人才。
  我举双手赞成妈妈们让孩子培养一种或能自娱娱人,或能提升自己内外美的才
  艺,但却不赞同“技多不压身”理念。更反对因为妈妈没时间也没精力去一圆儿时
  学才艺的梦想,而将替自己圆梦的担子压到孩子身上。
  而在看到这些五花八门的儿童才艺班时,我也自问自己,如果让我替女儿做选
  择,我会让她参加哪些才艺班?
  我的第一个选择应该是舞蹈。因为曾仔细去观察一些学习过舞蹈的人,发现她
  们有一个共通的长项,就是在行走坐卧举手投足之间,自然流露出一种优美的律
  动,拍照片时也能自然摆出不同Pose;行走站立之际也往往会习惯性的挺直腰背,
  表现出亭亭玉立之姿。但除非是自己女儿的确具有成为一个舞蹈家的潜质,不然我
  只会将女儿送去一个“玩”舞蹈的才艺班。
  如台湾坊间就有一种音乐舞蹈律动班,大陆这些年来也有一些城市开始在推
  广。在这个律动班里,老师不是用传统的教育法教导孩子模仿她的舞蹈姿势,而是
《妈妈必须教给女儿的事自》第二章(2)
放上一段音乐,让孩子想象自己是风、是树、是云……去感受音乐中的律动来随兴
  舞蹈。
  我也会送女儿去学美术,在这美术班里,不是单纯磨炼她画画涂鸦、捏陶、折
  纸……这些技艺,让她去参加各种美术比赛争奖,而是希望她能藉由在“玩”各种
  跟美有关的才艺过程中,体会到美是可以用不同方式呈现的,开启她对颜色调配的
  认知,有助于添加她未来在穿着打扮、居家布置上的艺术品位。
  会送她去上正音班或声乐班,学习如何正确使用丹田发音说话、唱歌,以便不
  用大声喊叫伤及喉咙的方式,就可以达到优雅传声的目的;学习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以
  助语言的清楚表达;学习如何使用声音来表达感情的技巧,让人能听之悦耳。
  会送她去上短期的、只是让孩子接触认识各种不同乐器,聆赏不同乐器能传达
  出来相同乐音的音乐班,然后征询孩子的意见,再决定是否要让她学习某一种乐器。但即便停止了音乐班的学习,家中却要保持弦歌不断,让孩子经常聆赏到不同
  音乐,培养其成为一个优秀的聆赏者。
  由于送孩子学才艺的重点是为了提升孩子的内在美,因此在替孩子选择老师时我
  会特别留意,不是他能让多少孩子通过几级鉴定考试,而是去观察他的气质风度,他
  与学生互动交流的情形,以及整个学习班是否呈现出快乐学习的气氛。
  另外还有几项才艺,虽然也认为值得对女儿下功夫培养,但却不赞同需仰靠才
  艺班去养成:一是写作,二是淑女仪态,三是言语表达与人沟通能力。
  基于一般人对于作家的浪漫想象,因此如果能拥有良好的文字创作能力,的确
  可替女人魅力加分。但忝为一名作家,且担任过写作营老师的我,却不认为送孩子
  去上写作班,就能让她成为一个能写出行云流水文章的人。
  因为写作班里那种制式教导法,最多只能培养出一个作文考试或许能拿到好成
  绩的“工匠”;想要让文字能感动人,令人击节叹赏,唯一的途径就是多读、多
  听、多经历、多写,还有最重要的是要留下时间给人去多作思考,才能让自己的文
  章有思想与特色。
  记得曾看过一部由奥黛·莉赫本主演的《真假公主》。由于时隔已久,许多情
  节已模糊,只记得大意是奥黛·莉赫本分饰两角的公主这一角色,原为一平民之
  女,在经过密集的公主培训下成了一个能以假乱真的公主,但最后真假公主相聚一
  堂时,这个假公主还是由于“太过自然的不自然高贵的言行举止”而被识破了伪装
  的身份。
  有一个童话故事也是在讲述真假公主,最后分辨出真假公主身份的,是一粒藏
  在七层床垫下,让真公主睡不安生的小豌豆。
  这个童话故事虽然讲述得有些夸张,但前后的两个故事所要传达的意念却相
  同——
  贵族和淑女的养成是不可以速成的,而是要靠平日的家庭教育中,父母与其他
  家庭成员的言传身教一点一滴打磨培养。
  因此,期盼女儿懂礼仪、知进退,举手投足表现出落落大方大家闺秀的仪态,
  若是自己没给她一个学习的好榜样,也没提供给她一个淑女的家庭氛围,就算是靠
  补习班恶补出来一些“淑女表象”,往往只要回到家就立刻被打回“原形”。
  至于要锻炼言语表达及与人沟通的能力,那就不妨带领孩子多来参加类似如我
  在青岛替孩子们策划的“爱心BaoBao”爱心活动,让孩子透过卖报纸或义卖其他物
  品的方式,可以让父母不花一毛钱学费,更能达到磨炼孩子敢于表达的胆识,及与
  人沟通的能力哩!
  郜妈教女经
  所谓的气质、品位,是一种美的内涵与生活美的经验累积,是由内而外散发出
  的一种馨香。
  音乐:能赋予女孩灵动的气质。
  舞蹈:能赋予女孩优美的气质。
  绘画:能赋予女孩感悟美的能力。
  博览群书:能赋予女孩书卷斯文之气质。
  有空闲时间发呆:赋予女孩独特的思考能力。
  慈爱心的培养:能赋予女孩温柔慈美之气质。
   书包网最好的txt下载网
《妈妈必须教给女儿的事自》第三章
优质美女自救守则五:懂微笑
  郜妈爱说笑
  一块二分熟的牛排和一块四分熟的牛排在路上碰面了。
  但是很奇怪的是他们并没有微笑打招呼呢!
  是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
  都不熟 ……
  郜妈老花眼
  许多知道我经常在两岸做空中飞人的朋友,在得知两岸开通直航后都会好奇地
  问我:
  “飞行时间和飞机票节省不少吧?”
  直航后的确替海峡两岸民众节省了不少飞行时间。比如说现在从台北搭机去上
  海只需80分钟,跟飞香港的时间相同,也相当从台北搭高速铁路去高雄的时间。但
  奇怪的是,直航机票却比转机香港或澳门还要来得贵。而且从台湾地区买大陆航空
  公司的包机票价还常低于台湾航空公司票价。更奇怪的是许多台湾旅客,情愿多花
  一点钱坐台湾航空公司的直飞航班。
  原以为是台湾人基于“自己人捧自己人场”的心理使然,直到我在分别搭乘了
  两岸不同航空公司包机后,方才发现原因之一出在——
  大陆航空公司的许多空服员不会笑。
  看到这里,肯定会有人忍不住要跳出来开骂了——
  谁说我们空服员不会笑的,你是瞎了眼没看到浮在她们脸上的笑容吗?
  我没瞎,只是我经常感受不到大陆空服员她们笑容的温度。因为这些站在机舱
  门口和走道旁的空服员,经常在微笑说“欢迎登机!谢谢搭乘”时,眼睛是看着空
  气而不是直视着客人;当“不小心”和客人眼光相遇时,她们的眼睛里也经常见不
  着微笑的温度与光彩。
  入境上海时,检查入境签证的海关人员台前都有一个评价服务按钮,我出入至
  今给过“很满意”评价的海关人员寥寥可数。因为几乎每个关员,从头到尾都冷着
  一张脸,只有两位关员,在交还我的证件回应我的道谢时,给了我一个微笑。
  大陆这些年来,包括国营单位的服务态度都有极大的改善,有些服务的周全度
  甚至超过台湾地区。但在接受这些人员的服务时,却往往让人若有所失,因为在这
  些服务人员的脸上你看不到和善的“微笑”,令人在接受服务的过程中,好似面对
  的是一个没有生命温度的冷冰冰的机器人。
  上海在申博成功的那一年,满街跑的出租车和公交车上,都印上大大的8个
  字——
  做个微笑的上海人。
  看到这句口号,我向上海朋友取笑道:
  “可见你们上海人多不会微笑,才得用这句口号来随时提醒你们!”
  上海的朋友们听了不服气,一些台湾的朋友也替他们的上海朋友打抱不平,说
  他们认识的上海人都常是满面笑容的。我说:
  “因为他认识你们。”
  许多上海人和大陆人不是不会微笑,但和善的微笑却往往只限于给他所认识的人。
  看到这里一定又会有人跳出来开骂——
  不认识的人也跟他们乱笑,又不是花痴!
  因为在传统观念中,“端庄”是对女子的最高评价之一。而不管识与不识,都对
  着人乱笑一通,会破坏女子的端庄形象,会被归于“不正经”的女人之列。
  脸上随时保持着和善微笑真的会让人轻看,还是会因有了这微笑的衬托,让你
  添加了一份温和的美丽,而增进你的好人缘呢?
  被父母用“端庄”教育养大的我,曾是个不擅微笑的人。由于不擅微笑,让我
  在人际交往上遭遇许多挫折。因为长着一张不怒而威又缺乏笑容的脸,往往给人
  “不好相处”、“严厉”、“骄傲”的错觉,让旁人不愿主动亲近;而年轻羞涩的
  我,也不谙该如何去跟人打交道之法,因此在校时人缘并不是很好。
  记忆最深的是刚入中学的第一天,我听到后座的同学相谈甚欢,好不容易鼓起
  勇气想加入她们的谈话,结果一回头她们却立刻停止了谈话。这件令人备感纳闷的
  事,直到半年后我跟她们交上了朋友后才总算弄明白——
  她俩是被面无笑容的我给吓到了,以为我要生气责骂她们太吵呢!
  “我的脸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对,没有笑容的你真是挺吓人的!”
  我这才明白即便长得不惹人厌,但如果脸上没有笑容,也会让自己没人缘,开
  始意识到要去学习脸上常保友善微笑的重要。
  但是一个人多少会有心里窝火笑不出来,或是相处的对象令人讨厌,或对方所
  说的话语让人很不愉悦笑不出来的时候啊!我留意到班上一位女同学,不论跟任
  何人说话或听人讲话时都是笑容不离脸,请教她永远都能保持微笑应对的诀窍,她
  “就是使用魔幻*!”
  而她所说的“魔幻*”,即是当跟不喜欢的人说话时,就把他幻想成自己喜
  欢的人;当听到自己不耐烦听的话时,就把自己的思维转换到愉悦的事物上去。
  后来又观察到另一位长相一般,但在众人间却显得特别亮眼的女同学,她之所
  以引人注目,在于她的笑容特别粲然美丽。她的脸因为那如钻石般璀璨笑容的衬
  托,成为一个令人不由得会多看上她一眼的聚光点。在发现了这点后,于是我便又
  开始花心思去研究,如何让自己能拥有像钻石般招人爱的笑容。
  台湾有一位政治家,为了打造自己的好形象,经常站在镜子前练习说话、微
  笑;还有台湾第一位被电视台精心打造的新闻主播,在受培训的三个月间,每天都
  要反复观看自己练习播报的新闻影带,寻找出最能博得观众眼缘的一颦一笑。
  虽然只要是发自内心的诚挚笑容都是美丽的,我们也许并没有意愿想培养成一
  个政治人物或明星,但若想拥有更具个人魅力的笑容,还是必须去观察寻找出最美
  丽的笑容仪态,然后去做反复的练习。
  当美丽的笑容成为一种能随时展示在脸上的习惯表情时,自然就会成为引人注
  目的大美女。
  郜妈教女经
  常对着镜子去练习微笑,观看自己的照片,从中找出自己最迷人的笑容方式。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一份快乐的心境。心快乐,想不微笑都难。
   书包网最好的txt下载网
《妈妈必须教给女儿的事自》第四章(1)
做个美丽有脑的女人
  郜妈爱说笑
  某律师请了一位年轻貌美的大学毕业生当秘书。
  第一天上班,律师请秘书帮他fax(传真)一份文件给一位同行,过了十多分钟后,同行打电话来:
  “喂,你办公室的传真机出问题了吗?为什么同样的文档fax过来好几次? ”律师放下电话走去找秘书,看见这位美人在传真机前满脸呈现“咦,奇怪”的表情在fax那份文件。
  律师趋前问道:
  “你在干吗?”
  秘书:“在fax啊,可是奇怪,我把文档从上面放进去,它却从下面再跑出来,一直传不过去。”
  郜妈老花眼
  这不是笑话,而是发生在一个律师办公室里的真人真事。
  类似的事也曾发生在我所服务的一家广播电台。
  每年寒暑假时,都会有一些新闻系的学生来电台实习。虽然在电台工作的我
  们,多半也都是由菜鸟实习生磨出来的,但是对于电台派给我们的这些实习生助
  理,我们却个个都敬谢不敏。因为这些长得五官端正,看起来并不愚笨的孩子,不
  仅一点忙都帮不上,还会做出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脑残”的事。
  有位同事就说了一个某名牌大学新闻系实习生的笑话——
  他将一张节目碟片交给这位实习生,让她帮忙“抠”一下。结果长了一张聪明
  面孔的实习学生,瞪着她美丽的大眼睛问:
  “一定要我‘抠’,你自己不能‘抠’吗?”
  见同事显出有些不悦的神情,她赶紧接着说:
  “好,我立刻‘抠’!”
  然后曲起纤纤玉指,在碟片上有节奏地“抠抠抠”地敲打了几声。
  同事先是错愕,既之忍不住捧腹狂笑,抹着笑出的眼泪问那女学生:
  “你们在学校难道没有学‘抠碟片’吗?”
  女学生红着脸说:
  “没有,我们只学过‘拷贝’碟片。”
  同事拍着脑门大叫道:
  “天啊,你在电台实习了快一个月,难道没有注意到,我们都是用‘抠’这个
  术语来说‘拷贝’吗?”
  同事说完这事后又加了一句:
  “真是奇怪,长得那么漂亮伶俐的模样,怎么会如此脑残呢?难不成真是应证
  了拥有美丽就难得聪明智慧这句话吗?”
  真是美丽和脑子不能并存吗,还是后天的教育把美人们给变蠢了呢?
  某次几个家庭聚会时,有人拿了张白纸在上面画了辆汽车,然后出考题问大
  “这辆巴士往哪边开?左边或右边?”
  在场的大人或孩子有人猜左有人猜右,只有一个3岁孩子用十分肯定的口吻说:
  “往左开!”
  虽然也有其他人说是往左开,但都是“猜”的,只有这个孩子观察到——
  “画上的汽车没有车门,那车门一定是在另一边,所以汽车应该是要往左边
  开。”
  这3岁孩子还未入学,秉持着“自由放养”教育观念的孩子母亲,也未让他去上
  什么“早教班”,对他唯一可以称得上的教育就是“陪他一起看绘本故事”。
  当时我就揣想——
  大概是因为绘本故事看多了,才让这个孩子培养出善于观察图画上细节的本事
  然而事隔五年后,又在一个家庭聚会中看到这个入了小学的孩子,发现这孩子
  变得跟其他上了学的孩子一般,对一些老师没教过的问题开始用“猜”,而不是用
  “观察”和“想”的了。
  为啥上学后,反而让这聪明孩子的脑子变傻了呢?
  我在思索的过程中,忆及曾看过藏族作家阿来著的《尘埃落定》,书中所描写
  的那个土司的傻儿子,那位被大家认定为傻瓜的孩子,由于让人觉得傻不可教,因
《妈妈必须教给女儿的事自》第四章(2)
此就放纵他不去受各种养成教育,任由他每天傻傻地东看西瞧、东想西想,最后反
  而从他的傻脑袋中,迸出了许多远超过他聪明父亲与哥哥的聪明行事点子。
  又将思索点连结到跟一位外国教授韦尔斯一起参加的座谈会中,韦尔斯教授所
  说的一席话来。
  韦尔斯教授说美国教育和中国教育最大的不同之处是,美国教育的目的是为了
  让孩子未来能成为一个“会做事”的人,而中国教育则着重培养孩子成为一个“能
  考上名牌学校”的人。因此,美国教育是在培养人的工作与思维能力,而中国教育
  是在灌输知识,培养“背多分”的人。
  一位原在青岛任职某国有单位,后来转到外资企业工作的女友,在刚换工作单
  位的前八个月,每天早上起床都想逃班。因为在国有单位时完全不需用脑子,只要
  用耳朵去听命领导的指派就成;但在外国人当领导的单位里,却往往只给你一个工
  作目标,如何在规定时间内去达成的方法得靠自己去思考做尝试。而自小及长的养
  成教育,完全是听命于父母师长说东就朝东说西就朝西的她,脑子已经习惯于去听
  命和记忆,全然丧失了独立思考能力,不知道该如何去动脑子、也不相信自己有动
  脑子的能力。
  幸而在经济压力的催逼下,她坚持度过了那段被她称为“换脑期”特殊日子。
  熬过了“换脑期”后,她开始领受到几十年来都未曾品尝到的,由自己做思
  考、决定、执行所获得的成功的快乐,与所衍生出的自信心。
  “换了脑”后,女友得到的不仅是内在工作能力的提升,外表也开始呈现出了
  一份自信、成熟的美丽。
  来看一看在学校里,同样都是跟成吉思汗王朝征服欧洲有关的历史考题,中国
  和美国老师出的题目有何不同——
  中国老师出的题是:
  “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公元哪一年死?最远打到哪?”
  美国老师出的题则是这样的:
  “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当初如果没有早死,欧洲会发生什么变化?试从
  经济、政治、社会三方面分析。”
  我恍然大悟——
  为什么我们中国许多成绩优秀的孩子,在工作上会有白痴的表现。因为我们的教育中为求教导与作业考试批改上的“省事”,而定下了太多的“标准答案”,逼得孩子为想拿高分,只好老师教什么就记住什么。在习惯了这种用脑模式后,就长成了一个只有会接听命令的耳朵,但没有会主动观察的眼和能做判断与思考的脑的人。难怪只要跟所背诵记忆的知识有一点点的不一样,他们都会瞠目结舌不知所以,更别提能做到举一反三了。
  台湾地区有一个美容产品的广告词是——
  自信的女人最美。
  而天生的美丽提供给女人的是最不具保值功能的自信条件,但经由自己独立思
  考所得到的智慧,才是最具替女人美丽加分的增值条件啊。
  郜妈教女经
  想要女儿美丽且有脑,遵行三要素:
  让孩子有耳也有嘴:容许她问为什么和提反驳意见。
  不给她答案:当她提问时,不立刻给她答案,而是让她去“想一想”,然后
  一起做讨论及寻找答案。
  不鼓励死背:记诵任何文章前,一定要先透过了解这一步骤,引导她利用图
  像或其他启发方式来作记诵。
   书包网最好的txt下载网
《妈妈必须教给女儿的事自》第五章(1)
女人要有两张名片
  郜妈爱说笑
  老王在一家牛排店工作了几年后,转行至火葬场去做火葬工,却在初次担任火葬工的那天就被免了职,还被死者家属给揍个半死。
  老王对自己在火葬场的境遇备感委屈,逢人就诉冤:
  “我只不过没意识到,转行到火葬场工作,换了职位名衔后,也得把职业术语给更换一下,不该还是用在牛排店工作时问客人的那句话——问死者的家属要烤几分熟!”
  郜妈老花眼
  在上海街头,巧遇一位曾任台湾电视台领导高位的“长官”。说实在话,若非
  他喊我的名字,我真不敢相认这位看起来十分“邻家大叔”的人,会是当年那位意
  气风发、必须抬脸仰望的“名”人。
  后来在台湾又陆续乍遇过一些曾在职场上风云过一阵子后退下来的男人,多半
  有“云端落入凡间”令人慨叹“英雄白头”的错愕。
  看到这些离开了职场,就如同午夜钟声一响变回不起眼灰姑娘的男人,我备觉
  感慨地对男性友人J说:
  “难怪你们男人从职场退休后,多半都会‘宅’在家里不愿出门了,因为没有
  那体面外出衣裳——‘头衔’做撑场的男人,整个人都‘蔫’了下来!”
  接着又语带嘲讽地说:
  “我也总算弄明白了,为何你们男人会费尽心思霸占高位不肯退休;面对一些
  既无实权也无实利唯有‘虚名’的名位,也总爱花大力气去争取,就是为了能递出
  一张给人觉得‘好看’的名片啊!”
  男友J对我的嘲讽提出反击:
  “你们女人不也是如此,只不过你们贪恋的多半是妻子、妈妈这职衔名位。”
  我不禁哑然,因为他所言极是。问题出在许多中国女人婚后,往往就成了一个失去
  姓名的人;小区里的街坊邻居,孩子学校的老师、同学,以及同学家长,都以“×
  太太”、“××妈妈”作称呼。所以一旦失去了婚姻、孩子,往往就成了一个“没
  有身份”的人。
  这或许也就是许多女人,尤其是一些嫁得有钱、有名“好”丈夫的女人,即便
  与丈夫貌合神离,甚至明知丈夫已另结新欢,也宁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霸着
  “正”妻名位不放;许多为*母的,也总是期待、鞭策着丈夫儿女出人头地,以
  便能向世人递出一张“妻以夫贵”、“母以子女尊”的名片之原因吧?
  然而女人一定要靠这些旁人给予的“名分”,才能证明自己存活的价值吗?
  我们不妨来看看《海滨浪行》的作者理查德·柏德在书中写下的一个故事——
  有个七十岁的老妇人,几十年来,每星期都会打一通电话给高龄九十五的母
  亲,她总期待能从母亲那里听得一些赞美与肯定的话语,然而每一次都失望了。于
  是她转而从孩子、朋友那儿,去找寻她母亲所不能给予她的认同。
  理查德·柏德说:“我多么希望在某个无眠的夜里,这老妇人能突然醒悟:自
  己浪费了一生的时间向他人索求的东西,只有她自己才能给予啊!”
  是啊,我们大多数的人不都如这老妇人一般,花了一辈子的时间,汲汲营营的
  在争取一张能得旁人认同的“名片”吗?
  我们将人生的目标就定在那唯一:不停歇地去索取亲人朋友的认同、社会的认
  同、国家的认同、流行的认同,连自己的志向愿望也希望能获得认同;甚至说任何
  一句话、自己喜欢的衣裳饰品、血型生肖星座、血拼的战利品、孩子参加的兴趣
  班……若能得到别人赞赏或取得一致看法,我们就觉得自己拥有了一张能到处示人
《妈妈必须教给女儿的事自》第五章(2)
博得称羡赞美的“名片”;否之,就焦虑痛苦、自暴自弃或愤世嫉俗。
  我们该如何摆脱这种明*中充满了渴求轻松、自由的欲望,却常因怕唱走
  音、怕拍子错误,也怕唱漏了音符,不能得人赞赏而压抑高声唱出自己心底歌儿的
  捆绑呢?
  或许我们可以从台湾知名专栏作家洪兰在Cheers杂志上曾提出的两个让人省思
  的问题中得到一些启发。
  如果把那张拿给别人看的“名片”拿掉,你还能剩下什么?
  给你五分钟自我介绍,你可以讲满五分钟吗?
  洪兰女士之所以会提出这两个思考点,源自她的一位朋友H至美国受训的课程分
  享——
  H在受训第一天,老师让他们做五分钟的自我介绍。他原以为很容易,却未料到
  不到两分钟他就把学习经历、名片上的头衔,连同家庭成员都讲完了。
  老师厉声问他:
  “你人生的经历难道连五分钟都填不满?”
  他悚然而惊:
  “对呀!活了快五十个年头,怎么连五分钟都填不满?”
  但是他却真的想不起自己做了什么值得拿出来讲的大事。
  老师于是问他:
  “你小时候的志愿是什么?”
  他想了一下说:“篮球运动员。”因为他父亲经常拿出一本贴满了篮球运动员
  比赛剪报的剪贴本给他看。这个梦想虽然没有实现,但篮球一直是他的最爱;只是
  工作后他将全部心思都用在去维持住那张能递给人看的耀眼“名片”,已经很久不
  曾碰球了;连儿子屡次哀求他一起去打球,他都以没空做借口拒绝。他连自己家人
  都吝于拨出时间心力去付出关爱,更遑论对社会、对他人给予温暖帮助。
  老师用沉重的口吻问他:
  “你难道愿意死后在你的墓碑上,除了年月日什么都没有留下?”
  这段文字让我想起女友L的婆婆,她一生专注打拼个人事业、家庭,且都卓有成
  效,但在得知自己罹患癌症不久于世后,却流着眼泪对她的孩子说:
  “人生真是空梦一场啊,我努力争来的那名那利,都带不走啊……一样都带不
  走啊……”
  她的话令人悚然悟得:递给“人”看的名片再好看、再显赫,在通往天国之路
  上也是如同废纸一张。那我们该用什么方式,来获得另一张能留给自己做检视的名
  片呢?
  恰在此时,朋友透过电子邮件给我捎来了一个故事——
  老教授在给他即将毕业的学生上最后一节实验课时说:
  “这是一堂简单的实验课,也是一堂深奥的实验课。”
  他取出一个玻璃容器,又注入了半容器的清水,将容器放进冰柜里让它结冻成
  冰后取出来说:
  “冰是水的另一种形态,水成了冰后,它就不能流动了。”
  接着他把盛冰的玻璃容器放在燃烧的酒精炉上,冰渐渐溶化成水并沸腾起来,
  最后成为一缕缕水蒸气,在空气中蒸发消失。
  教授说:
  “你们可能都觉得这个实验太简单了,但是……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实验!”
  教授口气一转,脸色肃然地说:
  “水有三种状态,人生也有三种状态。水的状态是由温度决定的,人生的状态
  是由自己心灵的温度决定的。假若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的温度是0℃以下,那么他的
  生活状态就会是冰,他的整个人生境界也就不过他双脚站的地方那么大;假若一个
  人对生活和人生抱平常的心态,那么他就是一掬常态下的水,他能奔流进大河、大
  海,但他永远离不开大地;假若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是100℃的炽热,那么他就会成
  为水蒸气、成为云朵,他将飞起来,他不仅拥有大地,还能拥有天空,他的世界和
  宇宙一样大。”
  生活在世,每个人其实都有肩负不可推卸的人生的使命。这不同的使命,就如
  同那当你仰望星空时,你头顶上的那颗星星,只有你可以去让它更加的璀璨明丽!
  因此,若想要擦亮那颗属于自己的星星,替自己留下另一张传奇不朽的名片,
  在经营自我时,就得在不忘保持炽热心的同时,去寻找能让自己在生活或工作中,
  一步步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使命。
  郜妈教女经
  上联:不要攀不要比,不要自己气自己
  下联:官再大钱再多,一样都进高烟囱
  横批:名位如玩具
  将“名位”视作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
  不能永远守着它,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在只有一张给别人看的“名片”时,即便是在最顺风顺水之时都会满心惶然,
  因为不知道何时会失去这张别人“给”的“名片”。
《妈妈必须教给女儿的事自》第六章(1)
女人可以说“不”
  郜妈爱说笑
  男:“如果我紧紧地靠着你,你会怎么样?”
  女:“我当然会反抗。”
  男:“如果我拉你的手,你会怎么办?”
  女:“我会反抗。”
  男:“如果我搂住你的腰,你会怎样?”
  女:“我还是会反抗。”
  男:“如果我强吻你呢?”
  女:“我仍是要反抗。”
  男:“如果我想和你……”
  女:“你有完没完啊!你难道不知道女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吗?!”
  郜妈老花眼
  “如果你看到女儿被一个男孩抱着接嘴,你会如何处理?”
  三姑六婆的聚会中,蓉蓉妈突然抛出这个问题。奇怪她为何会做如此的提问,
  原来昨天在她女儿幼儿园的活动中,有一位男同学突然抱住一个女同学跟她亲嘴。
  在座的人一听,兴头都上来了,着急追问:
  “后来呢?”
  “女孩的爸爸立刻冲上前去拉开女儿,并扇了那男孩一巴掌!”
  “给一巴掌还算是客气的呢,如果换成是我家女儿被人乱亲嘴,我老公一定还
  会再加踢上一脚呢!”家有女儿的荔荔妈气愤地说。
  “只不过是两个小孩闹着玩亲个嘴,有必要闹得这个样吗?”家有儿子的瑞瑞
  妈不以为然地说。
  “你看你看,你们这些家有儿子的妈妈就会说这样不负责任的话!我们女儿的
  嘴可是能够让人随便亲的吗?”
  “是啊,谁知道那屁孩子是从哪学到跟女生亲嘴的,如果就这样任由他乱亲女
  生的嘴,以后说不准他还会去摸女生胸部、碰屁股了!”
  “你们想太多了吧?”另一个家有儿子的安安妈说。
  “我们生女儿的哪像你们生儿子的那样省心啊,反正发生事情时你们的儿子也
  吃不了亏,倒霉的都是我们有女儿的,所以做妈的我们能不替女儿多想些吗?”
  妈妈们对女儿会有如此多的“前”怕,爸爸们对于女儿更是保护得严密。我有
  一位与妻子离婚的男性友人,当他得知读大学的女儿要去参加舞会时,就跟女儿再
  三嘱咐:
  “跟那些男同学跳舞时千万要小心,男人其实很坏的,他们脑子里头装的就是
  怎样吃女人豆腐,把女人弄上床,你千万别吃亏上当了!”
  这是许多父母跟女儿做性教育的谈话,前提重点都锁定在“如何才能不被男人
  占便宜”,再三强调“不能让男人对你做什么”,因为这些男人想干的事,女人一
  点都享受不到那好处。
  然而这种恐吓禁止式的性教育,其得到的效果却很可能是——
  我曾访问过一位在十四岁时就失去童贞的女孩,她说了一段让我大吃一惊的
  “我母亲一直跟我说,女人跟男人*,只会替自己惹来麻烦带来痛苦。老听
  母亲这么说,反引起我的兴趣来,我就想——我为什么不去试试看,跟男人*究
  竟会引起怎样的麻烦和痛苦?”
  早年台湾性教育还停留在父母往往跟孩子说“长大了你自然会知道”的年代,
  许多青春期的女孩都以为——
  只要跟男人接吻就会怀孕,因为电视剧和电影里都是如此演的。
  其实,跟男人接吻真的可能会怀孕,因为伴随接吻而来的,很可能会有其他的
  亲热动作,若在情不自禁下宽衣解带失了身,就有可能会中奖怀孕;即便幸运未弄
  大肚子,但让自己的“初夜”就在如此糊里胡涂下付给了一个自己可能根本就不爱
  的男人,不是件很不值得的事吗?这种深一层的谈话,却极少有父母会跟女儿说。
  如果在对女儿耳提面命的下禁止令时,能去分享自己的生命经验,让女儿明了
《妈妈必须教给女儿的事自》第六章(2)
性非毒蛇猛兽,*也是一种正常的欲念,引导她去学习、思考,如何面对自己的
  情欲,做出不伤害自己的抉择,应该更能帮助她正确看待性行为吧。
  曾有一个妈妈对我说,她跟他丈夫在结婚时都是处男处女,他们的婚姻关系还
  不错,但却不是很“性”福。她心里多少有些遗憾,所以她跟入大学的女儿说,只
  要做好保护,她赞成女儿可以多和一些男人有婚前性关系。
  我听到这母亲的话十分错愕,不明白她到底是从哪得到“婚前性行为可以让女
  人‘性’福无憾”的观念。因为*是非常珍贵的关系,有感情牵连,绝不能造
  次。尤其是女人,许多女人在与男人有了性关系后,常会孳生影响一生的想法。
  虽然现在不少年轻人在婚前都有性经验,许多女孩也比过往时代更容易在“不
  自愿的情况下”失贞,但父母亲不需立场鲜明的赞成或反对女儿的婚前性行为,
  或是不要有性行为,而应提醒女儿千万不要将性视作交换和博得男人的爱以及交
  换名位钱财的筹码,男女相交,重要的是如何掌握亲密的尺度,如何学会give and
  take(给予和获得),能清楚如何对错误的人说“不”,对没有准备的性行为说“不”。
  不过,对从来都没有从自己父母处得到性教育的我们,往往在要跟自己孩子谈
  性时,就变成了个“失能与失语者”,不知可以跟孩子说什么,什么又是不能说
  其实,究竟能跟女儿谈多深多浅无须顾虑,该重视的是性教育的方式。不是严
  肃说教,而是要把握机会跟女儿谈性,如一同观看电视节目、电影、报纸上的新
  闻、杂志上的文章,都可以寻找到跟性有关、可以提出与女儿讨论的话题。
  而在跟孩子谈性问题,却听到令人吃惊的说法时,千万得忍住不要提出批判。
  因为当你越不教训批判,孩子就会愈放得开、愿意主动多说一些,方能更了解孩子
  现在或以后的选择,也才有机会给予一些正确、适时的引导或提醒。
  还有,女儿的性教育爸爸也一定得要参与,不过要让父亲跟女儿面对面的谈
  性,更是有它的困难度。一位昆明女友的父亲,用身教与写信的方式,给家有女儿
  的爸爸们做了很好的示范——
  父亲要进女儿房间时,一定会先敲门,让她明了,即便自己的父母也得尊重个
  人隐私;她的父亲也用跟妻子的相爱,做了性和爱的最佳示范;女儿读大学住校其
  间,父亲在家书中经常提醒她已经长大了,不能再像小女生那般,要知道自己的身
  体是自己的不容侵犯,也要尊重别人的身体与隐私;父亲还跟她在信中谈及能跟男
  友做的事情——牵手、拥抱与亲吻,和不能接受的——婚前性行为、横刀夺爱……
  昆明女友说,这些父亲写给她的家书,被宿舍女同学争相传阅。直到十多年后
  的今天,还被许多女同学公认为让她们终身受用的有关性、爱观念的教科书呢!
  郜妈教女经
  不要指望对孩子进行一次性教育就够了,必须多聆听孩子的见解,站在孩子的
  立场考虑问题。不要期待孩子的性观念、态度能在听父母一席话后就能改变,必须
  要从不断的对谈,再三的沟通、重复中,让孩子了解父母所重视的事情。
  若想与孩子的对话更深入,让孩子练习自己去做思考与判断,可以运用以下开
  放式问句来引导孩子——
  遇到这种情形你会怎么做?
  你的感觉或看法呢?
  如果你的朋友遇到这种情形你会给他什么建议?
  听起来好像你觉得……去重新整理孩子说过的话,试着反映出孩子的感受及
  说话的意义,让孩子知道你了解他,并愿意再多说一些。
  你可以再多说一点……
  书包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妈妈必须教给女儿的事自》第七章
结婚不是女人必走的路
  郜妈爱说笑
  一个急于结婚的大龄女向新结交的男友说:
  “昨天晚上我梦见你了。”
  “你梦见我什么了?”
  “我梦见你向我求婚。”
  男友听了慌忙摇手加摇头:
  “你梦到的绝对不是我!!”
  郜妈老花眼
  带女儿去拜访一位经济学者,这位被许多大企业视为企业体制改革救星的学
  者,在跟我们畅谈他的经济改革理念之余,也提及他如何耗费心力培养小女儿之
  事。但就在我俩对他教女宏图生出景仰之心时,这位经济学者却用不无感慨的口吻
  “其实女人再优秀,也及不上嫁个好老公!”
  曾撞见,一位在许多公开场合,对女性主义侃侃而谈的女友,正对她已过适婚
  年龄的女儿提出教训:
  “就算是结婚后离婚,也比从没结过婚来得好!”
  虽然社会已进入许多女人拥有不亚于男性成就的阶段,但是“家庭”对于女性
  的吸引力仍不曾削减,许多人(奇怪大多数还是女人)还是会将结婚生子视作衡量
  女人一生是否够“完满”的标准。但女人真的只有借着跟另一个男人结合,才能让
  自己的人生圆满无憾吗?
  爱因斯坦写给他第一任女友玛莉的信中,有过如此一段文字——
  女子的灵魂何等奇异,你果真相信自己可以透过他人(即使此人是你深爱的男
  人)找到恒久的幸福吗?
  获得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颁奖的台湾“中研院”院长李远哲,在一个颁奖场
  合,以自身为例为女性叫屈。他坦诚地说:
  “虽然我太太比我聪明,在校成绩也比我优秀,但由于结婚后不可能夫妻双方
  都从事同样繁忙的研究工作,所以她决定牺牲自己留在家里。”
  李远哲简短的话,可以说点出了许多杰出女性在步入婚姻后的共同命运。
  而透过一些对历史名人追根究底的著作,更让人讶然地发现,许多名人身边同
  样具有才情的女人,不只是更有天分的另一半,往往也是被剽窃创意的另一半。如
  以《沉思者》闻名于世的罗丹雕塑里,吸取了女友卡蜜儿的才情,罗丹许多大型创
  作中人物的手和脚部分都是卡蜜儿塑造的;《梦幻曲》作者舒曼,是在妻子克拉拉
  的影响下,才重拾传统的交响曲与四重奏形式,他所创作的乐曲中也有妻子的创作
  痕迹;爱因斯坦最著名的“相对论”里,有其妻子梅丽可的原始创意,及借重了妻
  子的重要数*算……
  但我们看看这三位与丈夫或情人旗鼓相当的女性,在受到传统“性别分工”的
  角色认定思维的影响下,她们的下场为何?
  当年被爱因斯坦视为可以刺激他思维、提供他源源不断想象力,本身也曾被认
  定为前程似锦年轻物理学家的妻子梅丽可,在逐年负担起生儿育女照顾家庭的责
  任,以及丈夫不能接受妻子在学术工作上的抱负与雄心的现实面前,逐渐收起自己
  的聪明敏锐,停止自己在专业领域上的奋进。结果,自己退居二线变成丈夫襄助角
  色,还是没法达至情瑟合鸣的境界;在才华被丈夫吸纳殆尽后,遂成为爱因斯坦的
  下堂妻。
  曾经拥有让人震惊的天才、被罗丹视作是唯一的灵感源泉、是情人又是竞争者
  的卡蜜儿,在与罗丹相处的漫长十五年中,属于自己的作品极少。这也间接地说明
  了卡蜜儿愿意为爱付出一切而不加以计较,在爱情中迷失了自己、失去自己的孩
  子。在离开罗丹后,更为了摆脱罗丹的阴影,她用了整整一生来挣扎,最后,痛苦
  和顽念逼迫她失去理智,后半生孤寂地留居在精神病院。
  即便是三个女人中,唯一让人感觉境遇还“堪可”的舒曼妻子克拉拉,从她的
  一生也可以看到受困于婚姻的无奈。
  克拉拉其实是一位相当杰出的钢琴家、作曲家与编曲家,有人将她归类为
  neglected composers,意思是未获得应有重视的作曲家。1996年她逝世一百周年,
  许多人为她大力奔走,提醒世人正视克拉拉的音乐。但大家提到她时,最为关注的
  却仍是她名字之前冠上的“舒曼之妻”,以及她与终身未娶的著名音乐家勃拉姆斯
  之间那段谜样的爱情。
  克拉拉与舒曼在历经波折终于结婚后不久,舒曼就为精神疾病所苦,最后死于
  波昂的精神病院中。丧夫后的克拉拉为了将舒曼介绍给世人,也为了抚养八个儿
  女,不得不长年旅行于欧洲各国演奏舒曼的音乐。
  对女性而言,婚姻常常成了一生的分水岭。小时候经常能得到比较多的爱护,
  恋爱阶段也多半甜蜜幸福,但一旦为*为人母后,角色就有了巨大的变化,往往
  成为最容易被“牺牲”掉的人。并且,最吊诡的是,嫁的越是与自己才智匹配的男
  人,妻子越会被“牺牲”掉。
  所以,女人,尤其是一个杰出的女人,真的需要婚姻吗?
  郜妈教女经
  婚姻好比甜点,甜点虽然很重要,但主菜——自我幸福更重要。
  通常女人在婚姻中大多属于付出较多的一方,因此千万不要为结婚而结婚,也
  千万不要为婚姻“牺牲”掉自己。在选择伴侣时,一定要清醒地自问:“这个男人
  ‘值得’我去爱他、尊敬他、为他做某些牺牲吗?”
  书包网
《妈妈必须教给女儿的事自》第八章(1)
嫁得好不如嫁得对
  郜妈爱说笑
  狗对熊说:“嫁给我吧,嫁给我你会幸福的。”
  熊说:“才不嫁呢,嫁给你只会生狗熊,我要嫁给猫,生熊
  猫那才尊贵呢!”
  郜妈老花眼
  在台湾跟一些女友聚会,总是听到她们在谈论一出电视偶像剧《败犬女王》。
  我很好奇这出剧为何会引起她们热烈的关注,也想弄清楚“败犬”之意,于是花了
  些时间上网搜寻。
  首先弄明白了,“败犬”之名词来自日本作家酒井顺子的作品《败犬的远
  吠》,指的是三十岁以上,高收入、高学历、事业成功,但无感情归宿的女性。也
  就是说只要是年过三十的未婚女性,即使事业上多么有成就、在职场多么地叱咤风
  云,但只要未婚,她就是败出婚姻战场,夹着尾巴苟延残喘于生活,“不幸福”、
  “低下”、“悲惨”的败犬。
  据说这本书出版后引发日本社会热烈讨论,“败犬”一词也因为这本书的飘洋
  过海,远传到台湾地区与大陆。
  后来跟一位上海女友提及此名词,女友说对于这种大龄未婚女,上海人称之为
  “老菜皮”,意指过了适婚年龄的女人,就如菜市场里那些皱巴巴的“菜皮”一
  样,送给人都没人要。
  听罢我讶异极了,也生出了一些小惶恐。因为念及我的女儿若再过几年还没把
  自己嫁掉,也就要成为日本人、上海人口中可怜的“败犬”和“老菜皮”了!于
  是,在和纽约的女儿通电话时,就用半开玩笑半当真的口吻说:
  “女儿啊,若觉得书读得太辛苦,或自己一个人过日子太寂寞了,就赶紧去找
  个男人把自己给嫁掉吧!”
  女儿立即的反应就是:
  “我才不要呢,若没有找到一个比我强的完美对象,我情愿不婚!”
  女儿的话给了我两个提醒——
  一是居然会跟女儿提出不是为爱,而是为找张饭票和打发寂寞而结婚的愚昧建
  二是女儿对婚姻伴侣的着眼点,竟是放在要“比她强”和“完美”。
  这让我回想起她在小学四年级时,跟同学煲电话粥所说的一段话:
  “我将来长大以后,一定要找个有钱的老公来嫁,然后再用他的钱来打拼我的
  事业!”
  记得我在她跟同学结束电话后,给她做了个洗脑教育——
  “你知道找个有钱男人嫁,必须要花多少心力去打败多少女人吗?而且就算侥
  幸获胜拿到了这个‘钱口袋’,未来的日子还是得小心翼翼,时时担心它会被其他
  女人给抢走。与其花费如此多心思还未必能得到或护住这‘钱口袋’,还不如将这
  些辛苦心思,用来培养自己成为一个有能力的‘钱口袋’来得更稳妥。”
  而如同我女儿般,想要找一个“比自己强”、“比自己有钱”、“比自己长得
  好看”、“比自己更完美”的结婚对象,是否也就是目前在经济发达国家中越来越
  多适婚女性不愿结婚的原因呢?
  然而,选择好丈夫的条件,真的只需锁定于“比自己强、好、有钱”就成了
  曾跟朋友针对爱因斯坦功成名就后,一脚蹬开糟糠妻梅丽可的故事作讨论。朋
  友提醒我,在同情命运乖舛的梅丽可与唾弃爱因斯坦的负心之余,是否也应换个角
  度来作观想。
  “梅丽可悲剧的一生中,难道没有她自己造成的错误吗?”
  如梅丽可在婚前虽“预见”了与爱因斯坦结合后,会带给她许多不良后果,但
  却屈服于“传统婚姻让女人一生完满”的思维,而选择与爱因斯坦共结连理,婚后书包网
想看书来书包网
《妈妈必须教给女儿的事自》第八章(2)
又完全将自己的雄心壮志寄托于成就丈夫,冀望能妻以夫贵。因此,在失去自我之
  后也失去了婚姻的结果,果然不出其所料。
  他还例举与梅丽可同样拥有过人天赋,较她年长数岁,且有很好交情的居里夫
  人为对照。
  居里夫人在遇见居里先生时,居里先生已经享有盛名,但即便在婚后添了孩
  子,居里先生不仅没拦阻妻子对理化研究的兴趣和撰写物理博士论文,甚至还为了
  帮助妻子完成所选定的主题——当时鲜为人知的激光线,放弃自己研究有成的项
  目,说服校长提供学校的小贮藏室,作为他们夫妇研究激光线的实验室。居里夫人
  专注于提炼镭的工作,也就是化学研究;居里先生则负责研究放射性,弄清楚它的
  物理性质与意义。
  在从事研究期间,居里先生全身常处于莫名的痛苦之中,居里夫人则手指破裂发
  痛,两人都比别人容易疲倦或昏睡,但居里先生却从未对妻子的选择心生抱怨,仍坚
  持和妻子同心合力从事研究。1903年当诺贝尔委员会写信通知居里先生只有他一人
  得到提名时,居里先生立即回信说明了玛丽的贡献,坚持表达出一齐得奖的意愿,让
  诺贝尔奖第一次出现以夫妻双方都列名的方式荣获诺贝尔物理奖。
  朋友说,羡慕居里夫人拥有一个不仅将她视作配偶,也遵其为师友与创业伙
  伴,甚至能在“妻子理当顺服丈夫”思想弥漫的十九世纪愿意去服从妻子的意愿,
  帮助她完成理想并尊重她的贡献,并且用心努力替妻子争取应得荣誉的伴侣。在羡
  慕她拥有这样一个能以与自己才智相当的伴侣为傲,并愿意努力成就对方的男人之
  际,是否更该去费心了解,居里夫人能拥有这种“好男人”为夫,绝不可能单纯只
  是幸运的原因呢?
  我有一位原任职电视台主播的女友,在嫁入豪门后,听到旁人纷纷称羡她“嫁
  得好”时,悠悠地引用了一句常被人挂在口上的婚姻名言:
  “婚姻如同鞋子,舒不舒服只有穿的人最知道。”
  后来,这位女友离了婚,当旁人向她探询离婚之因时,她否认有第三者的介
  入,只表示自己是“没嫁对”。
  “豪门贵妇虽然能让人吃用顶级,但却必须以放弃自我下决定、做判断等自由
  意志,去适应许多‘豪门规矩’的束缚为代价。而且,这些吃用到最后感觉也不过
  如此,以我自己的能力,也未必不能去偶尔奢侈享受一下。我觉得没必要为这种自
  己能力能赚得的外在享受,放弃做自己的自由。”
  这位女友离婚后重回电视圈,并成为一个在电视界呼风唤雨的重量级主管,并
  且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她后来再婚的对象是个“三低”男人——学历、年龄与事业
  职位都远低于她。
  她和现任丈夫结识于瑜珈课堂中,他是老师她是学生。
  至今俩人已结婚十年,育有两个孩子,工作较自由弹性的丈夫主内——照顾孩子
  操持家务;工作能力强、企图心大的她则主外,担负起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
  她家里窗明几净,屋里常摆着一两盆丈夫插的花;丈夫做得一手好菜,每天早
  上她都能喝到一杯由丈夫亲手打制的新鲜精力汤;两个孩子被教养得很好;有时她
  回到家筋疲力尽,丈夫还会为她温柔地卸妆按摩……
  对于这种“阴阳倒错”的婚姻生活她很满意,她的“小男人”也认为是“娶对
  了”。
  夫妻俩用了一个很好的例子来做说明——
  就如打电子游戏,真正能得胜的不在于你是什么人,而是看你真正拥有了什么。
  最近,新加坡针对一群因找不到完美对象而不婚的年轻人,做了个“促婚”广
  告。这个“促婚影片”的内容讲述的是一位印度裔太太,在葬礼上巨细无遗的以言语
  描述她老公生前在床上如何的“打鼾”和“放屁”,还当场模仿这些声音!
  就在寡妇的儿女既尴尬又不解,为何妈妈要说这件事?全场亲友中许多太太都
  笑得捂住嘴、坐在一旁她们的丈夫则面露尴尬之际,台上的寡妇此时语气一转缓缓地
  “当我丈夫真的病得很重时,这些声音至少让我知道,他‘仍然活着’。”
  她转头望向丈夫的遗照,哽咽着声音说:
  “现在……我终于再也无法在睡前听到这些声音……而到生命的最后,总是这
  些小小的事情,让我们永远记得。也是由彼此这些小小的不完美,一起组成了我们
  生命中的‘完美’。”
  最后,寡妇转向她的儿子和女儿说:
  “我想告诉我的子女,有一天,你们也能找到自己生命中的伴侣,他们会像你
  爸爸在我眼中一样‘不完美得很美’。”
  据说新加坡的小区发展部拍过如此一个广告,跟两年前新加坡所做的一场市场
  调查有关,接受访问的许多适婚新加坡年轻人待婚的原因,有绝大部分是因为找不
  到拥有完美条件的另一半。
  这影片导出让人深思的“弦外之音”——
  没有人是完美的,因此当你自己将婚配的条件放在“完美”时,先得反躬自省
  的想一想——
  自己够完美吗?一个完美的人愿意去娶一个不够完美的妻子吗?
  在怨叹自己遇不到一个如王子国王般优质男人前,是否该省思一下,真正的问
  题或许是自己不是个优质公主?
  所以,虽然女性未必一定要靠男人来“完整”自己的人生,但如果能将择偶的
  重点锁定不是“嫁得好”而是“嫁得对”,是否有助于女性拥有“适合自己”的婚
  姻生活呢?
  其实,世间没有人是完美的,而真正良好的婚姻,就是接受你伴侣的不完美。
  郜妈教女经
  挑结婚对象一定要理智和有理想。
  婚姻不是“演给人家看的”,而是要能跟一个让自己过得舒服自在的男人过日
  所以,嫁人与其选择一个“条件好”、“完美”的男人,不如选择更务实的做
  法:学会去观察、认清,什么样的男人能成就你?什么样的伴侣会妨碍你?如何去
  选择未必是“最好”,但却是“最适合”自己的丈夫。
  书包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妈妈必须教给女儿的事自》第九章(1)
女人可以家庭事业兼顾
  郜妈爱说笑
  一位职业妇女下班后匆匆赶回家,看见早已到家的丈夫状极
  优闲的在看电视等她做饭,妻子不由得怒火中烧,冷声问道:
  “你想吃晚餐吗?”
  丈夫回应道:
  “当然想吃,我可以选择要吃什么吗?”
  妻子:“可以,你可以选择要吃或不要吃!”
  郜妈老花眼
  爱因斯坦的前妻梅丽可,因为婚姻而带给她悲惨后半生的经历,让许多年轻女
  性不由心生恐惧——
  婚姻对于女人,尤其是对杰出女人而言,真的是无法家庭职业双全吗?
  与梅丽可处于同一个年代,同样拥有一个出名丈夫的居里夫人,却不仅在科学
  界享有非凡的地位,婚姻生活也十分美满。她的两个女儿也在她的培养下各有所
  成。大女儿伊雷娜与丈夫朱利欧,于1935 年得到诺贝尔化学奖;二女儿伊芙,活跃
  于文艺界,担任战地记者,后来与美国外交官结婚,直到百岁高龄仍继续为贫困儿
  童的福祉而奉献。
  居里夫人是如何做到家庭与事业兼顾呢?我们先从居里夫人如何经营自己的事
  业说起。
  居里夫人之所以能在科学界享有地位,主要在于她懂得运用策略。如她一出道
  就使用自己的名字发表论文;她很早就下定决心,自己要得到博士学位。她用这些
  有凭有据的“成绩”表现,让丈夫能“看见”她的意志决心与能力。她在努力成就
  自己之余,还体贴顾念到丈夫的“大男人”心理,因此也鼓励支持到了35岁还没有
  完成博士论文的丈夫完成他的博士论文。这种不张狂自己的聪明、才能,利用自己
  的优势、特长这个支点,来帮助丈夫“撬”到与自己同等的高度,提携鼓励另一半
  也能完成目标,将“人”、“情”放于一切之上的做法是何等的智慧。这也应该是
  居里先生愿意全身心协助居里夫人完成伟大研究的主因之一吧?
  居里夫人的女儿在谈到她母亲时曾说:
  “要在家庭生活与科学家的生活之间做一抉择的想法,从未曾浮现在母亲心
  里。她身为妻子所应付出的爱情,身为父母所应承担的责任,及身为学者所应做到
  的努力治学,哪方面都没有偷工减料。”
  我们再来看看生活在中国的一些能做到“兼顾”的妇女,她们又是如何“没有
  偷工减料”的兼顾家庭与事业?
  上海世诺传媒首席营运官何声燕,在同事惊讶她为何能有如此大的精力能耐同
  时兼顾事业与家庭时,她做出的回答是:
  “如果你能用热情来面对你的工作与家庭,你的付出就不是消耗,而是让你更
  有活力的营养剂!”
  何声燕认为维持热情动力的诀窍就在于心要够大、够宽阔与够坚韧。
  与丈夫恩爱、儿子情感亲密的麦肯锡中国公司全球合伙人沙莎,在选择婚姻
  时,就在为自己未来不会因进入婚姻而必须放弃事业追求布局。她选择了不是最优
  秀但是最适合自己的伴侣,并且和丈夫一起去认真经营夫妻感情。生了儿子后,沙
  莎又重新思考未来的事业方向,将原本短线经营的工作模式,修改为专注于重视长
  期实施成效,强调专业与连续性的工作。如此一来,她虽缩短了工作时间,却不仅
  未损工作成效,还让自己的专业能力因此提升。
  我们从居里夫人、何声燕与沙莎等这些能同时拥有幸福婚姻与成功事业的女人
  身上看到,她们皆具备了一些共同的人格特质——
  清楚自己对事业与生活的愿景,并且极努力、踏实的朝实现愿景的目标行去;
《妈妈必须教给女儿的事自》第九章(2)
还有最重要的,是她们有自爱与爱人的能力。
  郜妈教女经
  不在陪伴孩子、丈夫、家人时一心多用,把与孩子、丈夫、家人相处的时
  间,与工作一同列入每日的重要行程里。
  遇到问题时切实的去探究其因,花时间心力去找出症结点,想办法做到能真
  正解决问题,不用推卸责任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含糊处理。
  在孩子成长或丈夫、家人最需要的关键时刻,放下一切陪着他一起走,适时
  地推他们一把或拉他们一下。
  女人一定要有闺密
  郜妈爱说笑
  年轻的妻子满面愁容地向已结婚十年的闺密诉苦:
  “我好生气啊,我都不知道丈夫整晚不在家到底去了哪儿
  了!”
  闺密面带诡异笑容地安慰她:
  “根据我结婚十年的经验,你若是知道了他现在在哪儿,你
  会更生气。”
  郜妈老花眼
  跟朋友一起讨论美国影集《欲望城市》,男人们感兴趣的是那些“*”们光
  怪陆离的性生活;许多女朋友津津乐道的则是,那些纽约女时尚的服装、皮包与
  鞋子、发型;我却是在持续看完整部影集后,深深感受到编剧坎蒂丝·布什奈儿
  (Candace Bushnell)希望藉由发生在纽约市曼哈顿的四名女性寻找爱情、体验大都
  会人生喜怒哀乐的故事,阐释“友谊是女人可以期待的最好归依,而男人只不过是
  蛋糕上面的糖衣”,同性友谊对女性的重要意义。
  另一部美国影集《欲望师奶》(又名《绝望的主妇》),也是透过描述一个小
  区里四名妇女的家庭生活,来阐释同性朋友的重要。
  进而发现,在这两出剧之前,美国影视界以女性友谊为题的,还有《实习医
  生》、《黄金女郎》、《三人行》、《紫色姊妹花》、《玛丽·泰勒·摩尔秀》
  等。但是反观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制作拍摄的电影电视,却少见以刻画“女性友
  谊”为题材的影集。在许多中国的电视剧和电影中,我们看到的多半是以强化“女
  人如何为难女人”为戏剧主轴的剧情。
  中国女人真如影片中所呈现的,跟同性女友只会为敌不能为友吗?中国女人为
  何会给人“没法跟男人般能拥有生死之交”、女人间友谊很不稳定的错觉?这大概
  跟中国女人习惯将爱情、亲情放在友情之前的观念有关吧?!
  大多数女人都存有“重色轻友”的心念,当爱情和友谊发生冲突时,女人多半
  会无条件地选择以爱情为重。因此,往往会看见一个陷于爱情的女人从她的女友圈
  中销声匿迹;结了婚的女人,则会以配合丈夫、孩子的需求为前提,“自动”去调
  整她与女友们的关系。
  女人间的友谊,除了当爱情来了它让位,还有人认为当权力出现它退席、境遇
  变化它开溜、金钱多了它就会变少……虽然这些说法有些夸张,但若仔细想想,女
  性友谊的“善变”,好像的确跟这些元素有关。
  一般女人很少有从小一直维系到年长的女友,所结交的女友多半是以“陪她一
  段”的形态出现。因此,在同学校、同办公室时,连上厕所也都要一起去,如同连体
  婴般的“闺密”,在离开了这个环境各奔东西后,忙的忙、嫁的嫁,即便有人有心或
  有闲去做维系,但在约了几次都约不成后,友谊也就自然淡化。除非某天有人在爱情
  或婚姻中受了伤,才会突然想到昔日友情,哭着喊着去寻找,咬牙切齿去诉说。
  女人间也很少见到,身份地位差太多而能建立友谊的现象。如一个卖菜的农 书包网最好的txt下载网
《妈妈必须教给女儿的事自》第九章(3)
妇,要和那玩名犬开宝马吃山珍海味的贵妇,或坐办公室的粉领,结成闺密的可能
  比登天还难,因为“说不到一块”。
  “能说到一块”可以说是维系女人友谊的重要因素。
  女人喜欢以谈话来作为宣泄自己情绪,释放心中压力与不快的管道,而宣泄的
  最好对象,常常不是亲人而愿是朋友,于是友谊的建立,就往往在于对方是否愿意
  听、听得懂,最好还能够产生互动共鸣的人。因此,若想跟另一个女人建立闺密关
  系,就要会听也愿说。
  有人说男人多的是一起笑的朋友,女人则多的是一起哭的朋友;男人的友谊是
  酒杯在飞,女人的友谊则是眼泪在飞;男人的友谊是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办”事,
  女人的友谊是讲我心挨了谁的刀的“说”事;男人的友谊是为展义气的“帮人”,
  女人的友谊则是在说与听之间,达到释放心灵的“救己”。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
  女性之间的友谊能为女性纷扰的内在世界带来安定的力量,填补婚姻中的情感
  缺口,并帮助女性了解自己的真实面貌。总之,女人间的友谊有助于女性发展自我
  和开发潜力。
  而《欲望城市》影集中有句对白,可谓说中女人心:
  “如果身边不能有个‘耳朵随时在等她’的女朋友,还是会感到寂寞的。”
  我很幸运拥有一些能说、愿听的女友,当我有需要时可以随时找到她;可以不
  必为半夜打电话吵醒她而心怀愧疚;在什么紧急状况下都能获其收容;虽不常固定
  相聚,但见面后就能立刻续上话……同时还拥有一个已经维系了快二十年,由五个
  女人所组成的固定聚会。
  这个被一位音乐评论家戏称为“五线谱”的聚会,每个月举办一次,由我们五
  个女人轮流作东。
  近二十年间,曾有数次或因谁与谁有了小矛盾,或因某个女人的丈夫干预,反
  对妻子参与这个“只是喝咖啡聊是非,没有能助人成长、助人际脉路扩张功效,纯
  属浪费时间”的聚会,或因要敲定聚会时间的困难,而几次面临散伙。幸而靠其中
  年纪最长的小云姐努力维系,始让这个聚会能如倒吃甘蔗渐入佳境。
  在同行的二十年间,我们各自经历了生命里不同的风风雨雨:有的失去了婚
  姻,有的在感情里几乎灭顶,有的失去了父母,有的在职场上颠扑难行,有的受困
  于疾病,有的挣扎于事业与家庭间的冲突中、先后进入和走出人生空巢期……
  朋友做了这么多年,我们早已熟悉彼此价值观的差异,理解到每个人都有她过
  日子的方法,做为朋友我们无须挑剔或扭转不能认同的部分。因此在聚会中,我们
  的谈话常是百无禁忌,并经常是“未成曲调先有情”,说的一方还没说到高潮呢,
  听的人却不是已泪光涟涟,就是笑得前仰后合。
  在近日一次聚会回首往事中,我们慨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彼此生命的交
  集愈来愈明显,甚至生命的轨迹也出现同步而行下,让我们更容易就进入到另一个
  人的内心世界,更能体察到女画家乔治亚·欧基芙所说过的一句话:
  “每个女人都有个心灵地带,是只有另一个女人才能碰触的。”
  这句话真是充满了行过人生千山万水的智慧之言。
  人过中年后,回首人生中无论是爱情、工作、亲情,当遇到困苦挫折时,哪一
  次不都是靠着女友们的听与说,而达到舒缓心灵创痛,找到重新面对生活的力量
  虽然不否认爱情能带给我喜悦,亲情能带给我温暖,但每个女人心灵里还是会
  留有一块是情人、老公、孩子,甚至自己姐妹亲人无法涉足的空间,必须要用同性
  女友的情谊才能填满带来安定。
  在思考自己有没有半夜可以求助的女性朋友之时,也不妨躬身自问:你可有愿
  意成为女友生命后盾的决心吗?
  女人如果把男女的感情当成生命的主轴,那是很不智明的。多用心、真诚地交
  一些视野开阔能给自己加分的女朋友,才是真正聪明的女人。
  与培养为人母、为*、为人女的能力同等重要的,就是要懂得维系同性朋友的
  重要性。
  郜妈教女
  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需要时间经营。先要学会去做一个
  肯聆听人话语的“耳朵”,肯让人倚靠休憩的肩膀,肯替人擦去泪水的手绢,肯随
  时伸出助人一把的双手……还有,要把女性朋友的邀约,跟男友丈夫见面、照顾孩
  子等放在同一位置平等考虑!
  书包 网
想看书来书包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幼儿园家长寄语怎么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