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你一下初三动点问题电路的问题

一道初三的初三物理电学知识点问题 用如图电路来研究导体中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小丽通过实验测出了数据并得出 - 51无线网
一道初三的初三物理电学知识点问题 用如图电路来研究导体中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小丽通过实验测出了数据并得出
《欧姆定律》相关试题
小海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6V恒定,实验用到的电阻分别为5Ω、10Ω、15Ω、20Ω、25Ω.(1)根据电路图甲,将乙图中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允许交叉).(2)实验中多次改变R的阻值,调节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保待不变,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象.某次实验中,小海用5Ω的电阻做好实验后,接下来:断开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______端(选填“A”或“B”),然后将10Ω的电阻接人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V,读出电流表的示数.(3)为了能够完成整个实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位应不小于______Ω.
5秒后显示答案···
(1)由题意知,电源电压为9V,所以电流表应选择0~15V的量程.滑动变阻器已接了下面一个接线柱,应再接上面一个接线柱.如图所示:(2)在换10Ω的电阻前,应断开开关,并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至最大阻值处.因为连接了右边下面一个接线柱,所以应将滑片移至左边即A处.由图丙知,实验时的电压U=IR=0.5A×5Ω=2.5V所以应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为5V不变.(3)根据题意,实验中最大的电阻阻值为25Ω,根据串分压的知识,此时电阻分得的电压最大,则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最小,其阻值最小.当它两端的电压为2.5V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UR=2.5V25Ω=0.1A滑动变阻器的电压为:U′=6V-2.5V=3.5V此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为:R′=U′I=3.5V0.1A=35Ω故答案为:(1)如图;(2)A;2.5;(3)35.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图,小丽同学认为要“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电路图不够完善,应该增加一个滑动变阻器.
(1)小丽同学为什么要增加一个滑动变阻器?
如果不增加滑动变阻器,你还有其它方法吗?
(2)实验中,小明在闭合开关S后,发现两电表的指针正常偏转,但总是在晃动,无法准确读数,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电路中有接触不良的现象.
(3)经重新调整后,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分析表中实验数据,你认为错误的实验数据是第五组数据.请你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系中画出U-I关系图象.
(4)排除错误数据后,根据表中数据和U-I关系图象,你归纳出的实验结论是: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解:(1)因实验中应多测出几组数据,由图象得出相应的规律,故应通过改变电路中电阻的方式来改变电流及电压,故增加一个滑动变阻器是为了不断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
如果不增加滑动变阻器,就要不断改变电源电压,观察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2)出现晃动,说明电路中电压及电流不稳定,应属于电路在连接中有接触不良造成的现象.
(3)由表格中数据可知,电流及电压为成正比关系,只有第五组数据出现电流大的变化,故可知错误的数据应为第五组数据;
由表中数据,选择合适的坐标轴,在图中将相应点由坐标找出,描在图中,用直线将各点连接起来,连线时只需让尽量多的点分布在线上即可,如图所示:
(4)由图可知,在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电压的变化直线,即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故答案为:(1)增加一个滑动变阻器是为了不断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如果不增加滑动变阻器,应不断改变电源电压;
(2)电路在连接中有接触不良的现象;
(3)第五组数据;
(4)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1)本实验中要得出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应多做几组数据才能正确得出结论,故应改变通过电路的电流,则可知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2)指针晃动说明电压和电流值不稳定,电路中导线接触不良;
(3)由欧姆定律可知出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则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随电压值的变化,电流应是随之成比例变化,则可知错误的实验数据;排除错误数据后,由描点法可得出U-I图象;
(4)分析图表可知,电流随电压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则可得出结论.(2012o义乌市)如图是某同学在做电学实验时所连接电路的一部分.请分析:
(1)该同学不可能在做什么实验?C
A.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
B.测小灯泡的电功率
C.研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
(2)若要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除了图示器材外还需要:电源(恒压)、开关、导线、滑动变阻器,同时应将小灯泡换成定值电阻,理由是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解:(1)由图可知,分别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出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
根据R=可知,可求灯泡的电阻;根据P=UI可知,可求灯泡的电功率.
(2)实验中除了所给的器材,还需要滑动变阻器保护电路和改变电阻两端电压,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测量误差;
因灯泡的电阻与温度有关,即电阻是变化的,在实验时无法控制电阻不变,所以实验时不能用灯泡代替定值电阻.
故答案为:(1)C;
(2)滑动变阻器;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1)由图可知,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通过灯泡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可求灯泡的电阻,根据P=UI可知可求灯泡的电功率.
(2)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为减小误差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据此选择实验器材.(2012o无锡)小明和同学在打扫实验室时,发现实验桌上有一个灯泡,灯泡上标明额定电压为4V,额定功率看不清楚.小明很想知道它的额定功率,刚好桌上还有电阻箱、电流表、开关、15V的稳压电源各一个,小明用它们连成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其中R为电阻箱,小明测出了电流表示数随电阻箱阻值变化的几组值,并将其记录在如下的表格中.
(1)当电流为0.50A时,电阻箱两端的电压是10V,灯泡的电阻为4Ω.
(2)根据表中数据,请求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3)小明的同学发现小明记录的数据中有一个电流值有错误,这个错误数据是0.22A.
(4)小明的同学认为利用图示器材还能进行下列实验,其中无法完成的是C.
A.测量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B.探究小灯泡的亮度与灯泡功率的关系
C.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D.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
(1)由实验数据知,当电路电流为I=0.5A时,电阻箱接入电路的电阻为R=20Ω,电阻箱两端电压为UR=IR=0.5A×20Ω=10V;
灯泡两端电压为UL=U-UR=12V-10V=2V
所以灯泡的电阻为RL=L
(2)灯泡正常发光时,电阻箱两端电压为U′R=U-U额=12V-4V=8V;
因为U=IR,也就是8V=IR,查表知,此时通过电阻箱的电流为0.8A
所以灯泡的额定功率为P额=U额I额=0.8A×4V=3.2W;
(3)由上面的计算知,在电流为0.0A时,灯泡电阻为4Ω,由于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电路电流的减小而减小,在最后一组数据中,灯泡电阻应该小于4Ω,而电路电流I=0.22A时,灯泡电阻仍为4Ω,所以是此电流值错误.
(4)A 既然能完成上面的第一小题,所以此实验可完成;
l 灯泡亮度决定于实际功率,改变电阻箱接入电路的电阻,灯泡两端电压发生改变,亮度相应改变,所以此实验可完成;
C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需要保持电阻一定,而灯泡电阻随电流大小发生改变,所以此实验无法完成;
3 在现有器材中,只要改变电流表的位置,就能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所以此实验可完成.
故答案为:(1)10;4;(2)3.2;(3)0.22;(4)C.
(1)由实验数据知,当电流为0.50A时,电阻箱接入电路的电阻,利用U=IR得到电阻箱两端电压;已知电源电压和电阻箱两端电压,可以得到灯泡两端电压;已知灯泡两端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利用R=得到灯丝电阻;
(2)灯泡正常发光时,两端电压为额定电压,已知电源电压和灯泡两端电压,可以得到电阻箱两端电压;利用电阻箱两端电压确定表格中电流和电阻的对应关系;已知电路电流和灯泡额定电压,利用P=UI得出额定功率.
(3)确定错误的电流值,应该利用公式I=,从电压或电阻两方面分析,已知电源电压不变,所以电流错误从电阻角度考虑.
(4)明确每一个实验的原理和基本实验过程,就能确定正确的选项.小敏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值为6V,改变电阻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保持R两端的电压不变,记下对应的4次电流和电阻值,描绘在图(乙)中.(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置于(选填“断开”或“闭合”)状态;(2)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移至(选填“左”或“右”)端;(3)该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保护电路和;(4)实验中,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当电压表示数为V时,记下电流表示数.当将原来5Ω的电阻换成10Ω的电阻后,要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选填“左”或“右”)端移动.&推荐试卷&
解析质量好解析质量中解析质量差
说的太好了,我顶!
Copyright & 2014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0457 second(s), 3 db_queries,
0 rpc_queries当前位置:
>>>在探究了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后,同学们又提出了电流与..
在探究了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后,同学们又提出了电流与电阻有什么关系这一问题。请你和他们一起解决下列问题:(1)请根据电路元件情况,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2)在导线连接完成后,闭合开关前还应&&&&&&&&&&&&&&&&&&&&&&&&&&&。(3)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时发现电流表没有示数,电压表有明显的示数。则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4)排除故障后,同学们继续进行实验。一位同学在读取完电流表示数后,直接拆下阻值为5Ω的电阻改换成阻值为10Ω的电阻。他认为这样操作简捷高效。那么,①电压表示数会怎样变化:&&&&&&&&。②请你指出他在操作中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压U=2V次&数123电阻R/Ω51020电流I/A0.40.20.1&(5)分析表中实验数据,请你总结出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题型:实验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滑动变阻器连接正确(1分),电压表连接正确(1分)。(滑动变阻器与电源之间的导线接在滑动变阻器C或D接线柱上均可。)(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一端(1分)(或具体说出接线柱的名称,滑片P在上图中移到D、B端或右端)(3)电阻处出现断路(1分)(4)变大 (1分); 在更换电阻之前没有断开开关(1分)。(5)当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1分)。(或电压不变时,电阻与电流的乘积是一个定值)(1)根据滑动变阻器连接的原则及电压表的正确使用,连接的电路图如图.(2)滑动变阻器保护电路的作用可知: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还应达道阻值最大处,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一端(或具体说出接线柱的名称,滑片P在上图中移到D、B或右端).(3)由电路故障的原因和题中信息可知:电阻处出现断路时,出现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时发现电流表没有示数,电压表有明显的示数的现象.(4)有电路图可知: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的电压;由I=U/I可知:电源的电压不变时,电路的总电阻增大,电流减小;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U定值=U-U滑动在滑动变阻器电阻不变时,两端的电压减小,所以电压表的示数增大;再换电阻时,要先断开开关,以防止损坏电路即电路元件.(5)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知:电流与对应电阻的大小乘积不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在探究了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后,同学们又提出了电流与..”主要考查你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实验目的及原理: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器材:定值电阻、电流表、电压表、电源、开关、导线、滑动变阻器一、探究一:电阻一定,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实验内容与步骤:1.(开关断开,变阻器调大最大值)(如图)2. 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R两端电压为1V、1.5V、2V,观察电流表的读数,填表。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分析结论:电阻一定,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二、探究二:电压一定,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实验内容与步骤:1.按电路图连接电路(开关断开,变阻器调大最大值)(如图)2.保持电压U=2V不变,更换电阻,使电阻分别为10Ω、20Ω、30Ω,观察电流表的读数,填表。分析结论:电压一定,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分两步:第一步保持电阻不变,通过改变电压,观察电流的变化;第二步保持电压不变,通过改变电阻,观察电流的变化,从而得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称为控制变量法。
例: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欧姆定律时,采用丁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实验中他们选用的定值电阻分别是5Ω、8Ω、10Ω,电源电压是3V,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是0~15Ω。&(1)他们在探究某一因素变化对电流的影响时,采用控制变量法。实验分两步进行: ①保持电阻不变,探究电流与____的关系; ②保持电压不变,探究电流与____的关系。 (2)实验中,电流表的量程应选____A,电压表的量程应选_____V;某次实验中,若电流表的示数是0.3A,电压表的示数是1.5V,请根据你前面选择的量程,在图乙中分别画出两表指针的位置。&(3)在研究电阻对电流的影响时,把定值电阻由5Ω换成10Ω,闭合开关后,下一步的操作是: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_____不变。&
解析:影响电路中电流大小的因素有电压和电阻,因此实验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实验分两步进行:一是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测量三次;二是保持电压不变,改变电阻的大小,测量三次。实验器材中电源电压为3V,因此电压表使用0~3V量程即可.所用定值电阻的最小阻值为5Ω,所以电路中最大电流为,电流表的量程选用0~ 0.6A。当电流值为0.3A、电压值为1.5V时,指针均指在表盘的中央刻度。改变定值电阻阻值是为了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应控制电压不变,所以改变定值电阻后,应调节变阻器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与原来电阻两端的电压相同。
答案(1)①电压②电阻(2)0—0.6(或0.6) 0~3(或3)指针位置如图所示(3)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或电压表示数)
如何分析“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实验中的电路故障:&&& 在本探究实验中,常会遇到电表无示数,示数偏低,实验数据或结论错误等问题,这都是电路中发生某种故障所致。如何准确地判断出电路故障的原因并予以解决,是中考中常会考查的内容之一。例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当____。 (2)小新将实物连接成如图所示电路,其中有一处连线错误,请你在连接错误的导线上画“×”并改正。&(3)将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使定值电阻R两端电压为2V,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为__A,则尺的阻值为__Ω。 (4)换上10Ω的电阻后,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将_____ (选填“变大”或“变小”),此时应将滑片P向______ (选填“A”或“B”)端移动,使电阻两端电压为 __V。 (5)小芳同学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解析:(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这样对电路元件起到保护作用。 (2)电压表应与定值电阻并联,测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原图中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和定值电阻两端的总电压。 (3)由题图可知,电流表示数为0.4A,=5Ω。电流表读数时应先看量程后看指针。 (4)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应控制电压小变。当换上10Ω的电阻后,根据串联电路分压规律知 R两端的电压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所以应调节滑片向A端移动,使R两端电压保持2V不变。 (5)定值电阻断路时,电压表与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由于电压表内阻很大,所以电路中电流很小,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偏转,电源电压几乎全部加在电压表上,所以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
答案(1)断开(2)如图所示(3)0.45& (4)变大& A& 2&& (5)定值电阻开路(答案科学合理即可)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1.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改变R两端的电压大小;保护电路,使电路中的电流不至于过高。2.判断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时,(1)弄清滑动变阻器的哪部分连入电路(一般是滑片和下边所用接线柱之间的电阻线);(2)看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方向,即远离下接线柱时变大,靠近下接线柱时变小。 3.注意事项: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电阻值最大的位置,电压表和电流表应选用合适的量程。 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分析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在物理学中,经常利用图像表示一个物理量随另一个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它可以直观、形象地表示出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就应用了图像法;对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描点,分别画出电阻不变时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和电压不变时电流随电阻(或电阻的倒数)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进而可得出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例1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用到如下器材:电源1个,电流表、电压表各1 只,定值电阻(5Ω、10Ω、15Ω各1只),滑动变阻器1 只,开关1个,导线若干。设计的电路图如图甲所示。(1)这个实验中使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其中被控制的变量是__,滑动变阻器R2的作用是__。下面是他们获取的一组实验数据&(2)请在图乙的坐标系中画出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3)分析表中的数据或图像,你能得出的探究结论:__。
解析因为电流的大小是由电压和电阻两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所以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必须控制电阻不变。数据处理用的是图像法,先根据数据描点,画出的图像是一条直线,如图所示,则表明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电流与电压是成正比的。
答案(1)电阻通过改变阻值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从而改变电阻R,两端的电压(2)如图所示 (3)电阻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发现相似题
与“在探究了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后,同学们又提出了电流与..”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4663227631420641314166259519163初三物理电路图的问题:电路图上A,B,C,D表示什么意思,还有电路图上有几个黑色的点,又表示什么?_百度知道
初三物理电路图的问题:电路图上A,B,C,D表示什么意思,还有电路图上有几个黑色的点,又表示什么?
提问者采纳
在学习电路图的第一个章节或者第二个章节的旁注里面肯定有说明
这是最基本、最基础的东西 必须记住
其他类似问题
初三物理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黑色的点代表交叉线是连通的。ABCD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
没附图,看不到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求教初三物理上册关于电路图的问题.我后天要月考了!这题答案为什么是&S2和S3&啊?求教&谁能给我详细的讲一下._百度作业帮
求教初三物理上册关于电路图的问题.我后天要月考了!这题答案为什么是&S2和S3&啊?求教&谁能给我详细的讲一下.
S1闭合:L1、L2串联(微亮)s2闭合:L2亮S3闭合:电路开路不工作S1、S2闭合:L1短路(不亮)、L2亮S2、S3闭合:L1、L2并联(亮)S1、S3闭合:电池短路(故障),L1、L2不亮S1、S2、S3闭合:电池短路(故障),L1、L2不亮
闭合S1和S3,闭合S1将L1L2的中间两个头接在一起。闭合S2另外两个头接在一起,并分别接在电源两端,组成并联电路。
额 这个很简单的啊
S2和S3闭合以后是并联的啊 你要画线路图啊
如果实在不会你就把每一种结果测试一下。 当S1和S2闭合时,电源从正极出发,直接往左走,经过L2,因为S2是一根短路线,所以直接经过S1,把L1短路,L1就不会亮,在进入负极。所以不行。 当S1和S3闭合是,电源从正极出发,经过分支点,因为S3这根导线上没有用电器,所以是短路线,所以电源直走短路线,直接从S3过,把L1和L2短路,经过S1,进入负极。【S1,S3都是导线,一根导...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一个和家庭电路有关的初三物理问题为什么电灯的开关不能接在零线上 用初中的知识说明【最好是图文说明】_百度作业帮
一个和家庭电路有关的初三物理问题为什么电灯的开关不能接在零线上 用初中的知识说明【最好是图文说明】
如果你开关接在零线上,即使开关断开,灯泡尾部的金属仍然有火线.当你更换灯泡或者对灯泡进行操作时,很容易触电.开关接在火线上,当你开关断开是,那么灯泡尾部的金属就没火线,可任意接触并且没有危险.
接零时,即使开关断开灯仍与火线相连,万一人摸到灯的导电部分,会发生触电危险。
如果你开关接在零线上,即使开关断开,灯泡尾部的金属仍然有火线。当你更换灯泡或者对灯泡进行操作时,很容易触电。就是实际操作中安全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三物理电路图辅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