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中南大学排名工业工程专业全国排名

中南大学今年排名是多少 中南大学今年排名是多少   中南综合实力纵览  学校类型:研究型、理科类  本科学科范围(按学科得分排序):医学、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  研究生学科范围(按学科得分排序):医学、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法学、哲学、教育学、经济学、历史学。  一、中南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的位置  2002年,中南大学以65.31分在全国600所本科大学中位居第17名;其中培养总分第14名;科学研究总分第18名。科学研究中,理科第18名,文科第61名。  中南大学研究生院以44.23分在全国412所研究生院(处)中位居第17名。  在代表技术创新能力的专利排名中,中南大学以4.51分列全国高校第19名。  二、中南大学本科各专业排名情况(专业排名以a/b表示,a为名次,b为开设该专业的大学数量。例如:物理学:6/171,表示在171个开设物理学专业的大学中排第6名)  (一)理科  中南大学理科总分列全国高校第18名。在理科的4个学科中,理学第33名,工学第21名,医学第6名;中南大学没有农学本科专业。  理学:8个理学专业,名次如下:  数学与应用数学:13/229  信息与计算科学:26/208  应用物理学:42/76  应用化学:10/166  地理信息系统:8/53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23/94  材料物理:5/35  统计学:4/93  工学:25个工学专业,名次如下:  采矿工程:3/25  矿物加工工程:3/16  地质工程(工科引导性专业):2/16  冶金工程:3/20  金属材料工程:5/64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5/57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2/210  工业设计:26/161  测控技术与仪器:59/110  热能与动力工程:26/98  自动化:14/195  电子信息工程:50/237  通信工程:28/15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2/410  建筑学:65/87  城市规划:39/62  土木工程:9/173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17/88  测绘工程:6/35  环境工程:56/172  化学工程与工艺:40/154  制药工程:20/57  交通运输:4/60  工程力学:34/47  生物工程:24/102  医学:7个医学专业,名次如下:  预防医学:14/48  临床医学:5/98  麻醉学:2/29  医学检验:9/45  口腔医学:9/46  护理学:3/90  药学:11/63  (二)文科  中南大学文科居全国高校第61名。在文科的7个学科中,经济学第141名,法学第53名,文学第63名,管理学第20名;中南大学没有哲学、教育学、历史学本科专业。  经济学:2个经济学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60/212  金融学:53/143  法学:3个法学专业,名次如下:  法学:50/231  社会学:17/42  思想政治教育:24/166  文学:5个文学专业,名次如下:  汉语言文学:64/213  英语:23/394  法语:14/36  日语:33/124  艺术设计:113/208  管理学:6个管理学专业,名次如下: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2/223  工程管理:5/102  工商管理:11/274  会计学:34/246  财务管理:25/108  行政管理:64/101  三、中南大学研究生院各专业排名情况(专业排名以a/b表示,a为名次,b为开设该专业的大学数量。例如:计算数学△:7/49,表示在49个开设计算数学专业的大学中排第7名。研究生专业名称后带☆为国家重点学科,带△有博士学位授予权)  (一)理科  理学:27个理学专业,名次如下:  基础数学:70/96  计算数学:40/49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38  应用数学:86/115  运筹学与控制论:39/48  理论物理:50/77  凝聚态物理:51/62  无机化学:38/50  分析化学:42/59  有机化学:49/61  物理化学:50/68  天体物理:10/11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16/21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18/19  构造地质学:12/14  植物学:58/72  动物学:43/52  生理学△:14/55  水生生物学:26/28  微生物学△:12/52  神经生物学△:17/28  遗传学☆△:7/49  发育生物学:27/29  细胞生物学△:8/39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24/90  生物物理学:27/34  生态学:40/52  工学:44个工学专业,名次如下:  固体力学:46/58  工程力学:52/64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38/86  机械电子工程△:34/89  机械设计及理论☆△:23/120  车辆工程△:5/41  材料物理与化学☆△:10/65  材料学☆△:15/104  材料加工工程△:17/80  冶金物理化学△:3/9  钢铁冶金△:2/13  有色金属冶金☆△:1/9  工程热物理:21/27  热能工程△:13/35  制冷及低温工程:17/21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33/52  物理电子学:33/39  通信与信息系统:40/76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17/104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39/66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14/41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55/87  计算机应用技术△:20/152  岩土工程△:11/51  结构工程△:19/71  市政工程△:13/24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15/25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10/30  桥梁与隧道工程☆△:4/23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5/18  化学工艺△:12/49  应用化学△:11/100  矿产普查与勘探△:6/23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6/18  地质工程△:8/22  采矿工程☆△:4/21  矿物加工工程☆△:4/15  安全技术及工程△:2/24  道路与铁道工程☆△:5/23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8/19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8/23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8/26  环境工程:58/82  生物医学工程:32/40  医学:33个医学专业,名次如下: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12/47  免疫学:18/38  病原生物学△:10/40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4/50  法医学:9/19  放射医学:9/14  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8/14  内科学☆△:5/59  儿科学△:1更多相关推荐:   中南在全国高校中的位置  2002年,中南大学以65.31分在全国600所本科大学中位居第17名;其中培养总分第14名;科学研究总分第18名。科学研究中,理科第18名,文科第61名。  中南大学研究生院以44.23分在全国412所研究生院(处)中位居第17名。  在代表技术创新能力的专利排名中,中南大学以4.51分列全国高校第19名。   中南国内排名  16 南开大学  75.27& 31.93& 23.07& 8.87& 43.33& 26.92& 16.42& 津& 1 综合& 文理类& 研究1型  17 天津大学  68.22& 30.20& 20.20& 9.99& 38.03& 34.59& 3.44& 津& 2 理工& 工学类& 研究1型  18 北京师范大学  66.85& 28.16& 20.86& 7.30& 38.69& 18.22& 20.47& 京& 3 师范& 文理类& 研究1型  19 中南大学  58.00& 27.89& 15.49& 12.40& 30.11& 27.39& 2.72& 湘& 1 综合& 理科类& 研究2型  20 东南大学  53.40& 24.52& 14.55& 9.97& 28.88& 25.57& 3.31& 苏& 2 综合& 工学类& 研究2型  21 厦门大学  52.81& 22.78& 16.20& 6.57& 30.04& 16.37& 13.66& 闽& 1 综合& 综合类& 研究2型  22 中国人民大学  52.23& 22.22& 15.95& 6.27& 30.01& 0.76& 29.26& 京& 4 综合& 文科类& 研究2型   这几年在15到19徘徊!不一定的,但是最近几年发展前景蛮好! 我在学校学报上看到的是校友会评的:2007中南排名全国第15名,科技贡献排名全国第2名,科技创新排名全国第7名.
中南是个潜力股,追求现值的话最好别报.
南校这边正在修新校区,学校投资了2,500,000,000RMB湖南重庆成都哪个凉快? 湖南大学、重庆大学、中南大学、四川大学排名(工科)?就业情况怎么样? 湖南重庆成都哪个凉快? 湖南大学、重庆大学、中南大学、四川大学排名(工科)?就业情况怎么样? 如题,湖南重庆成都哪个凉快? 湖南、重庆大学、中南大学、四川大学排名(工科)?情况怎么样? 重大和湖大可能排名稍后些,各个学校侧重点不一样,中南是医学、机械、材料、冶金、土木和建筑等比较见长,而湖大则是土木、汽车等比较有名,重大的建筑也不错,川大的医学和化学以及文科比较好。成都比较凉快,而重庆和长沙都是出了名的火炉。方面这几个都是985,就业没什么问题。 成都凉快!
填报志愿时须注意的:
实际是中国没有权威和客观的排名,都是民间组织随意搞的,中国各自的相差巨大,有武书连搞的,有上海交通大学搞的,有浙江大学搞的,有中国人民大学搞的等等。谁搞的谁就靠前,都按有利于自己的指标评比,都不符合实际,很不靠谱。

大学排行榜受质疑背后的喜与忧

一般认为,我国高校培养质量与国际一流名校还存在一定差距,然而按照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武书连领导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据媒体确认,根本无此机构)公布的指标体系和算法,国际一流名校却败给了中国高校。加州理工学院得分仅为1.07分,在武书连排行榜单中连前500名都进不了。曾经培养出10位诺贝尔奖得主和6位菲尔茨奖得主的国际名校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则勉强进入前500名,和国内咸宁学院、宜春学院的排名大体相当。而曾荣登世界第二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则排在第60名左右,与南昌大学、河南大学排名位置相当。(5月9日《中国科学报》)
在西方国家,大学排行榜由来已久,而中国大学排行榜,相对来说则起步较晚。多年来,这些排行榜无论怎样推陈出新,还是自诞生起就备受质疑。
应该说质疑是有一定道理的。按照武书连课题组的指标体系和算法对国内外部分高校进行复演、复算,结果发现这个排名存在大量以“数量”代替“质量”的评价指标与数据处理方法,由此得出的人才培养排名,违背了大学生态圈的实际情况,与人们的实际认知不符。
其实上述质疑并不新鲜。历年来,各方质疑不断。例如排行榜未考虑因为学校规模、学生数量、文理特性的差异等因素造成的论文发表量、科研成果以及国际交流频率的不同,使得年轻的专业化院校与老牌综合型名校的差距越来越大。综合排名的榜单,通常会掩盖学校的特色,反而有失公允。这样的质疑与上述“数量”代替“质量”的质疑异曲同工。
这其实从侧面透露出近年来大学合并风和扩招风愈演愈烈,大学非有大师,而有大楼。高校合并实现了对教育资源的重组与改进,使许多高校的规模效益、经济效益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在侧重数量化考查的榜单助力下,使人误以为越大者越强。掩盖了高校合并后机构愈来愈庞大、人员愈来愈臃肿、责权愈来愈不清、效率愈来愈低下等等问题。
喜忧参半的是,中国的大学排行榜自诞生起就有浓重的民间色彩,乱七八糟,随意排名。完全没有权威性及公信力,不应该被它牵着鼻子走,否则就会走上一条没有实际追求的道路。

如果要报考一个最好的中国高校,选择顺序为:首选“C9”大学联盟,即中国常青藤大学联盟(并按专业兴趣选择其中的大学)――“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非重点高校――民办高校。

以下中国著名大学的发展也许有帮助:
一、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确定学习苏联先进教育制度的大学(2所)
哈尔滨工业大学(1920年5月创建,理工科为主)
中国人民大学(1950年10月成立,文理科为主)
为了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接受苏联的先进经验,并聘请苏联教授,有步骤、有计划第培养新国家的建设干部。”哈尔滨工业大学从学校制度、学校的教学大纲都是学习苏联的,而且是用俄语进行教学的,同时还聘请了苏联专家来中国讲学,办讲习班。从1949年到1959年的10年间,共聘请苏联专家861人,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专家在高等教育部担任顾问。哈尔滨工业大学是国家的首重高校,好的教师都集中到这里了。
二、1954年首批全国性重点大学(6所)
1954年12月,教育部在《关于重点高等学校和专家范围的决议》中,指定以下6所学校为首批全国性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医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当时刚刚结束战争,百废待兴,外汇贫乏,物资有限,如果想要尽快培养出优秀的技术人才,一定要把资金和投入到底子最好的几所大学去。这里的重点,指的是工作重点,“重点“还并非学校本身的性质。
三、1959年颁布的第二批全国重点高校(16所)
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高等学校中指定一批重点学校的决定》,指定以下16所高校为第二批全国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医学院(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第一医学院、西安通大学。
四、“七五”、“八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15所)
在资金有限的年代,如果对70多所大学平均用力,大家谁也强不了。“七五”、“八五”两个五年计划当?,又在“重点大学”当中特别挑选出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国防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作为重点中的重点。
五、1984年正式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22所)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医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医科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六、首批书记、校长职务由中央管理的高校(14所)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七、“211工程”首批立项建设高校(15所)
这是中国高等教育界试图和世界一流大学缩小差距的一次努力。“211工程”诞生于1993年7月,国家教委发出《关于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点的若干意见》,决定设置“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211”的意思是,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
1995年12月,第一批进入“211”工程的15所大学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八、列入“211+985”工程建设的高校(初期,10所)
日,当时的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向全世界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教育部决定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国内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211+985”工程。15所大学中再选10所大学,高校圈内称“211+985”工程,选出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共10所大学。
九、日,教育部制订的,国家确定的首先重点建设9所世界一流大学,教育部支持并鼓励建设的中国常青藤大学即&C9&。据介绍,国家重点建设的这9所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精锐部队,强中强校,重中之重。这9所首批进入“211+985”工程重点建设的著名大学即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合称九校联盟(“C9”大学联盟,即中国常青藤大学联盟),公认为我国最顶尖的大学。在全国高校中,这9所大学虽然其数量不到全国高校总数的1%,但年度科研经费,两院院士以及国家重点学科拥有量等关键指标却占到30%―40%的比例,而重点实验室却占近50%,年科研经费约占1/3;在校硕士生占20%,博士生占30%。
十、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入选教育部为回应“钱学森之问”,联合中组部、财政部于2009年启动实施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简称“珠峰计划”的19所高校之一。
十一、世界具有历史权威的大学排名是年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世界大学排名400强(现从500强减为400强),中国大陆只有10所大学榜上有名:
北京大学(文、理科为主)、
清华大学(理、工科为主)、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工科为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科为主)、
复旦大学(文、理科为主)、
上海交通大学(理、工科为主)、
浙江大学(理、工、农科为主)
南京大学(文、理科为主)、
中山大学(文、理科为主)、
武汉大学(文、理科为主)。
历来这个评比在国际上具权威性,得到公认。与中国常青藤大学联盟”,即“C9”大学联盟的9所大学基本一致。

请看一个报导:
中国大学排名之“C9”:首批9所985工程院校,国家重点建设向世界一流大学进军的9所名校
1999年,国务院及国家教育部决定与省市共同投资共建九所国家重点建设向世界一流大学进军九所名校知名大学,使其在下一个世纪能尽快进入到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
大学排名本没有实际意义,但一旦与某些人或机构的利益挂钩就不一样了。据说为了能在大学排行榜上前进几名,有些学校是要给排名机构交些赞助费的。
  国内许多排行榜早已臭名昭著,惹的大家一片骂声。这种依靠人数和规模的排名正应了中国的那句老话――“攒鸡毛,凑掸子”。武书连的理论是100所三流大学可以合并出10所哈佛大学。
  国内高校在不断发展,优秀的大学赢得大家的尊敬是不会因为你在排名榜上的名次的。同样,靠“攒鸡毛”凑起来的“掸子大学”即使在排名榜上占据前列,也只能是自娱自乐。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以我在高校多年的体会,对于中国最著名的大学,还是以国家确定的“九校”(或称“九所”)之说最为经典,也最让人信服。所谓“九校”,是指首批进入我国“211+985”工程以创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为目标和历史使命的国内最好的9所研究型大学,即:(排名不分先后)
  北京大学(文、理科为主)
  清华大学(理、工科为主)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工科为主)
  中国科技大学(理科为主)
  复旦大学(文、理科为主)
  上海交通大学(理、工科为主)
  浙江大学(理、工、农科为主)
  南京大学(文、理科为主)
  西安交通大学(理、工科为主)
  名单上的9所大学代表着中国的最顶尖大学。这个名单一出来,其它各校都没什么好说的了,不得不佩服。中国的事总是前紧后松,什么好事都容易“滥”。后来,“211+985”工程放开了,其它各校你争我抢,先后分两批扩大到三十多所。后进的这几十所“211+985”工程大学应该说是中国的优秀大学。
  “211+985”工程首批的“九校”名单一确定,这上榜的9所顶尖大学彼此之间有种“英雄惺惺相惜”之感。基于互相认同,为了互相促进,“九校”组织了自己的“俱乐部”,即中国的“常春藤联盟”。“九校”每年轮流坐庄主办一届“一流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或称为校长论坛,探讨如何建设成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只有这9所大学的校领导参加,其它高校概莫能入。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在各高校排名闹得鸡犬不宁之际,在高校合并浪潮之后出现的排名榜上的“暴发户”、“新贵”沾沾自喜之时,“九校”俱乐部仍旧年年照开,不管新出现的“暴发户”觉得自己多牛,“九校”俱乐部就是不和你玩!因为:火车不是推的,牛皮不是吹的,名校不是合并出的,排名榜是没有用的,“九校”是无法否定的,但是――掸子确实是鸡毛凑起来的!
  口碑是优秀大学的通行证,排行榜是“掸子大学”的墓志铭。一所优秀的大学是在长期的历史和发展中逐渐形成并被世人认可的,它不会因为在所谓的大学排行榜上前进或退后几名而或喜或忧,或被吹捧或被诟病,关键是你对国家、社会、历史的贡献!

中国常青藤大学联盟”,即“C9”大学联盟王牌(优势)专业
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光学工程、核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力学、水利工程、土木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数学、物理学、艺术学、协和医科(合作办学:生物医学工程、药学)。

北京大学:法学、社会学、政治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力学、理论经济学、大气科学、地理学、化学、生物学、数学、物理学、历史学、中国语言文学、口腔医学、药学、哲学、图书馆情报与档案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类(最悠久,1963年国家唯一确定该校发展航天,国内外著名,自行研究发射有3颗卫星用于教学和科研)、飞行器设计、空间技术、机械、机电、精密设计、材料科学与工程、焊接、土木工程、建筑、道路桥粱、交通科学与工程、市政工程、环境工程、给排水、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能源、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自动化、信息与通信工程、软件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车辆工程(1985年迁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管理科学与工程等;武器类: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信息对抗技术等。
工科重点学科,这个数量仅仅排在清华之后,如果从工科来讲清华排在第一,哈尔滨工业大学排在第二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创建了中国最早的土木建筑系,是我国著名的“建筑老八校”之一。
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学科就在国内最早招收物理学研究生班。
哈尔滨工业大学在1952年成立政治教研室,开创了我国工科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先河,在20世纪60年代,关于工程技术辩证法的研究,在学术界享有较高声誉。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新中国成立后在理工科院校中最早设立的管理科学点。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在我国该专业中办学历史最长。
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方面的专业也相当强大,其中的焊接专业:哈尔滨工业大学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焊接专业,1981年焊接、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被批准为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权点,现在我国焊接方面的4位院士中,有3位出自哈尔滨工业大学,据悉,这4位院士在我国焊接界德高望重,是我国焊接界仅有的4位院士!!!
哈尔滨工业大学1952年在国内首先创建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铸造、锻压、焊接专业,后组建为金属材料及工艺?。
哈尔滨工业大学是中国最早(创建于1956年)的计算机专业之一。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学科是国内最早建立的同类学科之一。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一级学科是我国最早建立的机械工程学科之一。
哈尔滨工业大学动力工程系建于1954年,是我国最早的动力工程学科之一。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是我国第一个以培养高级航天专门人才和从事航天高技术研究为主的学院,也是国际宇航大学(ISU)在亚洲地区唯一常设分校的依托单位,表明学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步入了一个新阶段。

中国科技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力学、地球物理学、化学、科学技术史、生物学、数学、物理学。

复旦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理论经济学、化学、生物学、数学、物理学、新闻传播学、中国语言文学、基础医学、中西医结合、哲学。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力学、生物医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南京大学:哲学、中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地质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光学工程、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土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化学、数学、农业资源利用、园艺学、植物保护。

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

走向世界一流大学
日,北大百年校庆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日,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再次提出:“加快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努力在全国建设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在知识经济时代,一流大学的学术水平和数量多少,是一个国家科技文化发展水平、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作为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高校的几支“精锐部队”在国家和地方的重点扶持下,率先开始了高教管理体制的改革,从人才、学科和物质基础建设等多方面,向世界级的大学发起冲刺,创建世界一流名牌大学。
  “985工程”:中国高校的“国家队”
  “985工程”,指教育部实施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主要内容是重点支持部分高校创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1999年,“985工程”正式启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首先获得国家大力度的支持。随后,教育部和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陕西省、中国科学院、安徽省、国防科工委、黑龙江省重点共建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
  据介绍,国家重点建设的这9所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精锐部队。在全国高校中,它们的数量仅占1%,而重点实验室却占近50%,年科研经费约占1/3,在校硕士生占20%,博士生占30%。“985工程”的实施,使9所高校在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向着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一流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2008”于2008年10月在杭州召开,南京大学校长陈骏则提议,这9所重点高校建立中国版的“常青藤联盟”。
  什么是“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
  “一流大学应该坚持正确的办学思想,注重形成优秀的办学传统,形成鲜明的办学风格,发展优势学科,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国家和民族的兴旺发达作出贡献。一流大学应该站在国际学术的最前沿,紧密结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依托多学科的交叉优势,努力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特别要抓好科技的源头创新,并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流大学应该成为继承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和交流借鉴世界进步文化的重要窗口,成为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的重要摇篮,努力创造和传播新知识、新理论、新思想,不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一流大学应该成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不断为祖国为人民培养出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日,江泽民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最新“985”工程高校情况(后扩大的34所):
1.国内一流的“985”工程大学,国家确定首先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C9”大学联盟。据介绍,国家重点建设的这9所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精锐部队,强中强校,重中之重:
  北京大学(文、理科为主)
  清华大学(理、工科为主)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工科为主)
  中国科技大学(理科为主)
  复旦大学(文、理科为主)
  上海交通大学(理、工科为主)
  浙江大学(理、工、农科为主)
  南京大学(文、理科为主)
  西安交通大学(理、工科为主)

2.国内二流的“985”工程大学:
中山大学(文、理科为主)
武汉大学(文、理科为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工科为主)
中国人民大学(文、理科为主)
北京理工大学(理、工科为主)
同济大学(理、工科为主)
天津大学(理、工科为主)
南开大学(文、理科为主)
中南大学(理、工科为主)
东南大学(理、工科为主)
华中科技大学(理、工科为主)
大连理工大学(理、工科为主)
北京师范大学(文、理科为主)

3.国内三流的“985”工程大学,即其余的“985”工程高校:
湖南大学(理、工科为主)
华南理工大学(理、工科为主)
厦门大学
吉林大学
东北大学
山东大学
重庆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四川大学
兰州大学 对!四川确是很辣,全国胃病最多的省市,胃病排第一;还有就是北方人不适应南方气候,南方湿热,冬季湿冷,几乎人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风湿病。在东北,那所老牌著名的、一流的哈尔滨工业大学非常好,许多人都向往的大学,干吗不去?来读更差的学校,不可思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南大学排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