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岁男子失眠、心慌、焦虑紧张恐惧,调理一个半周期失眠焦虑心慌紧张怎么办减轻、好转很多!

2021年01月15日 15:04--阅读 ·
--喜欢 ·
--评论一年了,没有一天能睡到天亮,每次醒了内心无比的焦虑,不管睡得好不好都很焦虑,白天,晚上也是一样,每天晚上只能靠耍手机才能睡着,不管什么时候醒了,基本上都睡不着了,在床上挣扎,痛苦,经常看着别人的治愈之路,好想自己哪一天也能写出那些话来。一直劝自己要放下失眠,接受失眠,但还是接受不了,上班没心情,回家没心情,什么都不想做,情绪低到极致,崩溃到极致;和亲人说,亲人不理解,对他们来说是最快乐的事情,但对我来说是极度的痛苦。好想有人理解,当然,中途有好转的时候,突然有一天感觉顿悟了,那天心情很好,睡得也很好,但第二天又莫名的焦虑了,我知道,这是我还没有真正的放下,接受失眠,也许当我放下失眠,接受失眠,才能走上治愈之路。抱着这个心理,我就开始网上搜失眠疗愈方面的信息,感觉网络真的是个大杂烩,什么乱七八糟的信息都有,尤其各种小广告,烦不胜烦,后来无意中就看到了一篇康复案例的文章,感觉非常受鼓舞,尤其那个大龄孕妇的案例,感觉和我的经历很相似,就找到了共鸣点,按图索骥认识了很多失眠的人开始和大家一起努力。在这个过程我才明白我的误区,他一直重申一个观点,闭上嘴巴少抱怨,我一直不理解,觉得非常不近人情,我都受失眠折磨痛苦了,抱怨两句怎么啦?于是就在群里诉说我的失眠经历,我有多痛苦,所有刚开始我的失眠康复的效果并不怎么样。看到大家一个个汇报能睡多久的好消息,我开始有点急了,就问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我别人厉害吗?肯定不是,我开始学这里面的眠友,闭嘴不说,痛苦想说的时候,就按照要求倾诉,发现闭上嘴巴还真的不好受,忍了一个星期,慢慢的能接受这个状态了,惊奇的发现,睡眠也能睡了几个小时,这可以我意想不到的。从那之后开始降伏其心,一心听话照做,这可是我性格最大的改变,以前我可以巴啦啦说个不停的,老公都嫌我烦,婆婆都怕我,现在我才明白,我之所以有此一劫,很大原因就是我的嘴巴,没想到失眠一场,让我意思到了自己的问题,这算是因祸得福吧。修行者,修正自己的言行举止也,我们平时忙着工作,忙着挣钱,忙着各种各样的纷争,没有时间静下来思考自己,所以上天便派失眠来折磨我们考验我们,虽然考验过程很痛苦,但是熬过了,我们的生命会更精彩。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应该感谢失眠,就像感谢生命中给我们设置障碍的同事朋友一样,是他们让我们更懂得生活更珍惜生活。最后,祝愿各位失眠的眠友早日恢复失眠,加油吧。作者简介:游飞,江湖人称:大当家的,知名失眠康复训练导师,著作《演戏心理学》}
2023-05-09 16:38
来源:
白云心理医院
如今,随着压力的与日俱增,“焦虑症”已经频繁的出现在我们的视野。而提起焦虑也往往会想到年轻人,其实,老年人也是易患“焦虑症”的一大群体,而我们大多数人很容易忽视。
63岁的王伯(化名)最近陷入了这样一个怪圈:
总是紧张害怕、担心一些不好的事情发生,一趟床上就心慌、胸闷,总感觉心里难受,入睡困难,每晚只能睡2-3个小时,严重时整夜整夜的睡不着觉,白天则是各种萎靡不振。
万般无奈之下,王伯来到广州白云心理医院寻求诊疗。
刚来院时,王伯表情紧张,眼神四处张望,双手不自主地紧握,接诊的器质性精神障碍科梁妹医生见状后立即给予了安抚与疏导,王伯才逐渐放松下来,并慢慢对梁医生诉说自己的情况。
图|梁妹医生为患者检查身体情况
王伯说,一开始睡不着觉,就开始胡思乱想,总是担心一些不好的事情发生。
比如,感觉自己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了,自己的老伴岁数这么大,以后没人照顾怎么办?儿子在外工作会不会压力很大很累?小女儿30多了还没有对象,以后找不着怎么办?
用王伯的话说就是乱七八糟,想事特别长远,这些事情还没有到跟前,自己就开始盘算,并且莫名紧张害怕。了解到患者情况后,梁医生初步考虑为焦虑障碍。
随即,器质性精神障碍科为其制定治疗方案,治疗上由李建平副院长、祁富生教授、黄镇顺主任为其指导查房,与中医康复科医生进行会诊讨论,制定临床路径。
考虑到患者焦虑,紧张,害怕,心理医生也给予了心理治疗,护理上更是提高对患者的关心与照顾,帮助其缓解焦虑情绪。
起初王伯很害怕这个诊断,因为他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但是,祁富生教授告诉他:“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问题,不要过于担心,只要遵医嘱治疗,是没什么大问题的。”
通过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和工娱治疗的联合模式,调整2个月左右后,王伯病情得到明显改善,也有精气神了。
他说:“现在自己的症状好了很多了,晚上也睡得好了,不会再胡思乱想、各种纠结,真的非常感谢医生。”
为稳妥起见,目前医护人员依然给予患者小剂量药物维持治疗,不定期进行心理干预,护理团队也一如既往地给予周到贴心的护理服务,让患者对于病情和治疗不再担心。
图|心理医生定期为患者进行心理治疗
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老年焦虑症患者亦逐渐增多。我国老年焦虑症的患病率为6.79%(5.61%~7.96%),焦虑症状的患病率为22.11%(16.8%~27.2%)。
“其实,老年人患焦虑症的情况比我们想象的更为普遍。”梁妹医生表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所处环境和生活圈也越来越小,这就导致他们的心理状态容易出现问题。
相比于其他年龄段的人,老年人更容易因为孤独、无聊和缺乏社交活动而感到焦虑和忧虑。
同时,社会和家庭角色的转变,例如退休和亲人离世等,也会给老年人带来更大压力。
那么,老年人如何应对焦虑症呢?
梁妹医生建议,首先,老年人需要接受专业的治疗,例如心理治疗或者药物治疗等。
其次,他们可以通过参加社交活动、锻炼身体、学习新技能等方式来寻找焦点,提高自信心,促进心理健康。
最后,不要总想着未来,要立足当下,同时积极面对自己的情绪,并且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以保持良好的心态。
总之,我们应该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尤其是那些真正需要帮助和支持的老年人,让他们在晚年拥有一个健康和快乐的生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失眠焦虑心慌紧张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