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跟你不经常运动有关系为什么不能低频?

物理疗法(physical therapy,physiotherapy,PT)是应用各种人工或天然物理因素治疗人体疾病的方法。物理能源主要有电、光、声、磁、水、温热、冷等。物理疗法包括物理因子治疗和运动治疗,前者通常指利用人工物理因子的疗法,后者是指利用运动力这个物理因子来进行治疗的方法,又称运动疗法或者医疗体育,也可简称为“体疗”。物理疗法的作用机制主要是利用物理因子对机体的刺激作用,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或通过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作用,促进血液循环、降低神经兴奋性、改善组织代谢,加速致痛物质排泄,缓解肌痉挛,起到去除病因、抗炎、止痛、消肿和恢复功能等作用。物理疗法是疼痛治疗的基本方法之一。一、电疗法电疗法(electrotherapy)是应用电能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每一种电能由于其物理性质不同,当它们作用于人体时,在组织中产生不同的物理化学过程,使机体产生特有的生理反应。现用于医疗上的电能有直流电、静电和交流电三种。电疗法可分为低频、中频和高频电疗法三类。以下分别介绍几种临床常用的电疗法。(一)低、中频脉冲电疗法利用频率较低(0~1000Hz)、电流或电压较小的脉冲电流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低、中频脉冲电疗法。频率在1001~10 000Hz之间的称为中频脉冲电流。由于这种低、中频脉冲电流对感觉和运动神经系统具有强刺激作用,故又称为刺激电流疗法。常用的低、中频脉冲电疗法有直流电疗法、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法、感应电疗法、间动电疗法、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等。1.低频脉冲电疗法的作用机制(1)兴奋神经肌肉组织:哺乳动物运动神经的绝对不应期在1毫秒左右,因此频率在1000Hz以下的低频脉冲电流的每个脉冲都有可能引起一次运动反应。低频电刺激破坏了细胞膜的极化状态,因而能引起神经肌肉的兴奋。(2)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水肿吸收。(3)镇痛作用:低频电治疗后即时或数小时内可产生镇痛作用,其机制主要是低频电刺激兴奋粗神经纤维并促使5-羟色胺(5-HT)和内源性吗啡样物质等的释放。经多次治疗后,除上述作用外,还通过轴突反射、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加速致痛物质的排泄,从而减轻组织水肿并达到止痛效果。(4)镇静作用:其生理作用是刺激中枢神经引起大脑皮质的泛化性抑制,如电睡眠疗法。2.治疗方法(1)直流电疗法:利用直流电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直流电疗法。可单纯用直流电刺激,也可以在电流的阳极透入药物,使电流与药物共同起到治疗作用。1)常用的直流电疗法:①全身直流电疗法:电极置于肩胛区,另外两个电极并联置于两侧小腿腓肠肌部皮肤表面,输出电压为50~100mV。②局部直流电疗法:电极可置于躯体或四肢两侧,也可将2个电极放置于躯体同一侧。多用于背部及四肢疼痛的治疗。③体腔直流电疗法:将特制的电极置入阴道、直肠等体腔部位,另一电极置于下腹部或腰骶部体表皮肤。④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法:通过直流电将药物导入体内。可应用衬垫法、水槽法、体腔法等。根据直流电场内同性电荷相斥、异性电荷相吸的原理,使药物离子通过完整的皮肤或黏膜导入人体。阳离子从阳极导入,阴离子从阴极导入。离子导入治疗应根据疾病性质和治疗目的选择不同的药物。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具有提高药效、综合直流电和药物两者的效应以及神经反射治疗作用。2)直流电疗法的治疗剂量:电流量以作用极的衬垫面积计算。电流强度,成人一般为0.05~0.2mA/cm2,每次治疗15~30分钟;儿童一般为0.02~0.05mA/cm2,不超过15分钟;每日1次,10~20次为1个疗程。3)直流电疗法的适应证:①末梢神经炎、臂丛神经炎、神经根炎、关节炎、周围神经炎等慢性炎症;②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功能性头痛、肌痛及肌痉挛等;③面神经麻痹、周围神经损伤、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术后瘢痕粘连等。4)直流电疗法的禁忌证及注意事项:①高热、昏迷、妊娠、恶病质、癌肿、急性湿疹、急性化脓性炎症、局部皮肤缺损、金属异物、体内置入心脏起搏器、心力衰竭、活动性出血和对直流电不能耐受者不宜用直流电疗法。②电极放置的皮肤部位应无破损;衬垫的大小、厚度和湿度适中;治疗时电流强度从小逐渐加大,治疗结束时逐步调低电流至零位。(2)感应电疗法:感应电流又称法拉第电流,是一种不对称的低频脉冲电流。频率为50~100Hz、脉宽为1~2毫秒,持续时间较短,呈双相交替变化,离子移动亦随感应电流的频率而交替改变,通过组织时引起的电解作用较弱,尤其皮肤对这种电流电阻较小,很容易通过皮肤扩散到组织器官中。新感应电流由电子管或晶体管震荡电路产生,感应电频率为50~100Hz,脉宽为0.1~1毫秒。感应电疗法的操作方法与直流电疗法相似。由于感应电流无明显电解作用,衬垫厚度可在1cm以下。电极类型包括片状电极、手柄电极和滚式电极等。电极安置于疼痛或病变部位相应的皮肤表面,刺激方法包括单极刺激法、肌群刺激法、神经传导刺激法、活动刺激法和穴位刺激法。(3)间动电疗法:间动电疗法是将经过半波或全波整流的低频正弦电流叠加在直流电上的治疗方法。频率为50~100Hz,半个脉冲持续10毫秒。常用的间动电流有疏波、密波、疏密波、间升波、断续波、起伏波、持续波等。间动电疗法具有直流电及低频脉冲电流的双重和协同作用;电流强度大,可作用于深部;有明显的止痛、消除组织水肿、松弛肌肉紧张等作用。1)间动电疗法的实施方法包括:①痛点治疗;②神经根治疗;③神经干(丛)治疗;④交感神经节治疗和关节部位治疗等。一般阴极置于疼痛点或病变部位。2)间动电流法的适应证:枕大神经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耳大神经痛、神经根炎、坐骨神经痛、急性扭挫伤、肩周炎、关节炎、雷诺病、失用性肌萎缩等。3)禁忌证:急性化脓性炎症、急性湿疹、出血倾向、严重心脏病、对直流电不耐受。其他与低频电流法相同。(4)经皮神经电刺激: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TENS)是采用电脉冲波刺激仪,通过放置于身体相应部位皮肤上的双电极,使低压电流通过皮肤对肌体粗神经末梢进行温和刺激以达到提高痛阈、缓解疼痛的一种方法。1)作用机制:经皮神经电刺激是根据闸门学说发展起来的一种缓解疼痛的方法。闸门学说认为脊髓背角在调控感觉传递中有一种类似闸门的作用。外周刺激是经粗、细两种纤维(即A纤维和C纤维)传导的,第一级有髓鞘传入粗纤维发出的冲动,通过背角的抑制通路(脊髓背角胶质细胞和第二神经元)抑制无髓鞘细纤维的冲动传递,从而对痛觉冲动传入进行控制和调节。TENS发出的电刺激,作为一个温和的冲动通过粗纤维传入背角的第二神经元,同时使脊髓背角的胶质细胞兴奋,从而关闭闸门,抑制了C纤维的传导,达到缓解疼痛的作用。2)治疗方法:①使用:TENS治疗仪,配有导线和专用表面电极。②电极安置:电极放置部位原则上根据神经走行,选择支配疼痛区域的神经末梢、神经干或触发点(疼痛部位)。③刺激方式和参数:刺激频率为2Hz(低频)到100~200Hz(高频),波宽为0.1~0.2毫秒,刺激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根据患者的感受调整刺激强度,以患者有刺激感并能耐受或感到舒适为宜。3)适应证:①软组织和运动系统疼痛:如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肱骨外上髁炎、肌筋膜炎、关节炎、肌痉挛等;②周围神经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神经炎、神经根病变;③周围血管性疾病:偏头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雷诺病。4)禁忌证:急性炎症、有出血倾向或出血性疾病、恶性肿瘤、皮肤感染、安装有人工心脏起搏器。(二)高频电疗法在医学上将震荡频率高于100kHz的交流电称为高频电流。应用高频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高频电疗法。其中中波电流的波长为100~300m,频率为1~3MHz;短波波长为10~100m,频率为3~30MHz;超短波波长为1~10m,频率为30~300MHz;微波波长为1mm~1m,频率为300MHz~300kMHz。人体内介质在高频电场的作用下,离子发生振动,使电能转化为热能,高频震荡电流在一定范围内频率越高,转化的热能越大。根据不同频率的波长,高频电疗法又可分为共鸣火花电疗法、中波电疗法、短波电疗法、超短波电疗法和微波电疗法。1.主要作用(1)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其温热作用对感觉神经末梢可降低其敏感性,提高痛阈,达到镇痛作用。(2)对周围血管的影响:在中波电流影响下可使血管扩张,增强血液循环及淋巴循环,改善组织营养,促进新陈代谢。由于血管通透性增加,细胞吞噬作用增强。(3)对肌肉组织的影响:通过中度的温热作用,使横纹肌、平滑肌的紧张度降低,达到镇痛、解痉的作用。2.适应证(1)软组织及骨关节疾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关节炎、扭挫伤、肌炎和肌痛等。(2)神经痛:周围神经损伤、脊髓和周围神经炎、神经根炎、坐骨神经痛等。(3)内脏疾病:如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慢性胆囊炎、慢性咽喉炎、慢性肾炎、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炎或附件炎、胃肠痉挛等。(4)血管性疾病:闭塞性动脉内膜炎、雷诺病等。3.禁忌证 主要包括恶性肿瘤、急性炎症或化脓性疾病、体温调节障碍、感觉障碍、妊娠、高热、昏迷、出血或出血倾向、活动性结核病、心肺功能衰竭以及安装有人工心脏起搏器等。二、光疗法应用人工光源或日光辐射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光疗法(light therapy)。光疗法的治疗作用是通过对光线波长及能量的调节,实现热、光化学等刺激作用,使组织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从而刺激和调节有关系统的生命活动。在分子水平上,调节蛋白质核酸合成,影响DNA复制,调节酶的功能;在细胞水平上,动员代偿、营养、免疫和其他再生防御机制来消除病理过程,使机体恢复健康。光疗法所采用的人工光源有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和激光等。(一)红外线疗法应用红外线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红外线疗法。红外线是不可见光,由热光源产生,对视网膜不产生光感,但有强烈的热效应,在太阳光谱中其波长为0.76~400μm。根据波长的不同分为:①短波红外线(近红外线):波长0.76~1.5μm,透入组织5~10mm,能直接作用于皮肤的血管、淋巴管、神经末梢及其他皮下组织;②长波红外线(远红外线):波长1.5~400μm,透入组织能力较弱,一般不超过2mm,大部分被皮肤表层组织所吸收。1.作用机制(1)温热效应:红外线对机体主要产生温热效应,使局部毛细血管及小动脉扩张,血流加速而促进血液及淋巴循环,加强局部组织营养,促进代谢产物的吸收,增强细胞活力。(2)抗炎作用:在红外线作用下,局部周围白细胞浸润,网状内皮细胞吞噬能力增强,使生物免疫过程加强。(3)镇痛作用:温热使肌肉松弛,解除肌肉痉挛,降低神经的兴奋性。2.治疗方法(1)应用红外线辐射器,包括红外线灯、白炽灯、石英红外线灯照射疼痛部位或病变部位。治疗时应裸露患部。小部位治疗选择功率<300W,大部位治疗选择功率>500W。(2)剂量大小可通过改变灯与皮肤间的距离来调节,照射距离为30cm至50~100cm不等,视照射灯的功率而异,以患者有舒适的温热感为宜。每日1次,每次15~30分钟。急性病可每日2次,6~12次为1疗程;慢性病12~24次为1疗程。3.适应证 各种软组织损伤(24小时后)、纤维肌痛综合征、关节炎慢性期、肌痉挛、关节纤维性挛缩、神经痛及神经炎、面神经麻痹后遗症等。4.禁忌证 主要包括急性软组织损伤早期、恶性肿瘤有出血倾向、活动性出血、急性化脓性炎症、肝硬化、心功能不全、活动性肺结核及任何原因引起的高热。5.注意事项(1)防止烫伤,对皮肤感觉迟钝、瘢痕或缺血肢体,应严密注意局部情况,必要时调整距离。(2)治疗过程中如出现疲乏无力、睡眠不好及头晕现象应停止治疗。(3)红外线治疗时禁止直接照射眼部,以免因红外线辐射导致白内障或视网膜损伤。必要时应戴防护镜或用湿纱布遮盖眼部以保护眼睛。(二)紫外线疗法应用紫外线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紫外线疗法。紫外线是一种光化学辐射线,为不可见光,其波长可分为三个波段:长波紫外线的波长为320~400nm,其生物作用弱,有明显的色素沉着,能产生荧光反应,适于过敏性疾病及佝偻病;中波紫外线的波长为280~320nm,能调节机体代谢,增强免疫,刺激组织再生和上皮愈合过程;短波紫外线的波长为180~280nm,此波段可引起蛋白质和类脂质结构的变化,特别可作用于染色体,破坏其叶酸代谢,故对病毒与细菌有明显的杀灭或抑制其生长繁殖的作用。1.作用机制 (1)抗炎、杀菌:紫外线照射皮肤出现红斑反应后,能加速局部的血液及淋巴循环,改善组织营养状况,促进氧的交换和病理产物的排出,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使炎症局限或消散。一定强度下的紫外线照射后,还能抑制细菌及病毒的生长,甚至直接将其杀灭。(2)镇痛:紫外线红斑对神经系统有直接及反射作用;可提高局部痛阈,使局部血液循环加快,促进致痛物质的排出,因而具有镇痛作用。(3)刺激细胞生长:小剂量紫外线可刺激DNA的合成和细胞分裂,促进肉芽和上皮的生长,从而促进伤口及溃疡面的愈合。(4)免疫与脱敏作用:照射后能使中枢神经的活动功能增强,机体的代谢功能提高,提高机体对毒性物质的抵抗能力以及组织的防御能力。小剂量紫外线多次照射可使组织内产生少量组胺,转而刺激细胞产生组胺酶,分解血中过量的组胺而产生脱敏作用,可用于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2.治疗方法 紫外线照射的剂量以最弱红斑量(minimal erythema dose,MED)表示,即紫外线在一定距离内垂直照射皮肤引起最弱红斑所需的时间。MED反映机体对红外线的敏感性,故又称生物剂量(biological dose,BD),以秒(s)为计量单位。低压汞灯产生短波红外线,可用于体表和体腔内照射治疗;高压汞灯产生中长波紫外线,主要用于体表照射治疗。(1)全身照射法:成人分4区照射,中心点分别在胸前、双膝、肩胛间及双胸和双腘窝。儿童分前后2区照射,中心点分别在腹部和腰部,灯距50cm。剂量从小到大递增,隔日1次,10~20次为1个疗程。(2)局部照射法:按灯距30cm时测得的平均生物剂量值计算治疗剂量。一般应待红斑反应基本消退后再行第2次照射,第2次剂量比第1次增加1/3~1/2。照射时灯要垂直对准治疗部位,不需要照射的部位必须用布巾严密遮盖。(3)体腔或窦道照射法:用体腔紫外线进行。治疗时根据治疗部位选用合适的石英玻璃导子,放置到体腔内或窦道内进行照射治疗,黏膜照射剂量一般为皮肤照射剂量的1~1.5倍。3.适应证 主要包括急慢性炎症、软组织创伤及疼痛、神经痛、神经炎、关节炎及关节痛、肌炎、肌痛、皮肤溃疡、慢性气管炎、冻伤、烫伤、压疮等。4.禁忌证(1)恶性肿瘤、活动性肺结核,心、肝、肾衰竭,甲状腺功能亢进、有出血倾向。(2)红斑狼疮、急性泛发性湿疹、急性银屑病、光敏性皮炎、放疗后1~3天内不宜做紫外线治疗。5.注意事项(1)照射时,需戴护目镜或以布巾遮盖眼部,以免发生电光性眼炎,经常接触需戴手套。(2)照射光线应垂直投射到治疗区域,并将非治疗部位遮盖好,以免不必要的超量照射。(3)室内应通风良好。(三)激光疗法利用激光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激光疗法(laser therapy)。激光的治疗作用与其波长、强度及作用时间有关。低能量激光照射后通过其对组织的生物学刺激作用,改善局部血液和淋巴循环、影响细胞膜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促进致痛物质排泄、提高免疫功能、降低神经兴奋性,从而达到抗炎、镇痛、促进组织再生和调节神经功能的效果。目前常用的激光治疗仪有氦氖激光仪、二氧化碳激光仪和氮激光仪等。激光疗法是将激光原光束对准病变或疼痛部位(或穴位),距离以患者有舒适的温热感为宜。每次照射10~15分钟,每日1次,10~15次为1个疗程。1.适应证 深部软组织炎症、创伤、疼痛;紧张型头痛、偏头痛、神经痛、神经炎、关节炎及关节痛等。2.禁忌证 恶性肿瘤(光敏治疗除外)、皮肤结核、活动性出血及心、肺、肾衰竭。3.注意事项 需戴护目镜或以布巾遮盖眼部,避免激光直接照射眼部造成眼部损伤。(四)超激光疗法超激光的全名为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波长600~l600nm,在0.785cm2的面积上输出功率可高达1800mW,透射人体组织5cm以上。根据不同的使用目的设计出4种不同功率、焦点和形状的透镜组。A型:输出功率500mW,焦点直径3mm,因光线集中,出现针刺样刺激感;B型:输出功率1800mW,焦点直径10mm,可达体内深部,刺激感较A型温柔,有温灸感;C型:输出功率2200mW,焦点直径约10cm,适用于范围较大的浅表病灶;SG型:输出功率1500mW,焦点直径7mm,用于星状神经节照射。超激光疗法适应证范围较广,无创伤,无痛苦,疗效满意,患者的依从性较高。1.作用机制(1)降低神经兴奋性,减弱肌张力,达到解除肌肉痉挛、缓解疼痛的目的。(2)促进组织活性物质的生成和致痛物质的代谢,消除炎症。(3)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局部微循环,加强组织营养,促进创伤愈合。(4)调节自主神经系统,促进淋巴系统循环,稳定机体内环境,增加机体免疫力。2.治疗方法 可分为穴位照射、局部照射、星状神经节照射和特殊照射法。(1)痛点或局部照射:用B型透镜组,100%输出功率,每点5分钟,每日1次。(2)局部照射:用C型透镜组,选100%输出功率,照射3秒停1秒,每次5~10分钟,每日1次。(3)穴位照射:使用A型透镜组,以80%~100%的输出功率照射2秒,停3秒,每个穴位5分钟,每日1次。(4)星状神经节照射:使用SG型透镜组,选择70%~80%的输出功率,照射2秒,停4秒,每侧8~10分钟,每日1次,10~15日为1个疗程。(5)特殊照射法:对鼻腔、外耳道、口腔等部位的炎症、溃疡可采用特殊照射法治疗,根据不同部位选用不同的透镜组。一般用80%的输出功率。3.适应证 各种慢性肌肉痛和关节痛、神经痛、肌腱鞘炎、腰痛、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类风湿关节炎、颈腰椎间盘突出症、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雷诺病、术后神经痛、血管性头痛、紧张型头痛等。4.禁忌证 孕妇、新生儿及带有心脏起搏器的心脏病患者、出血性疾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对光线过敏者。5.注意事项 眼、甲状腺和性腺部位不能照射,照射中应根据每个患者的耐受能力随时调整输出功率以免造成局部烫伤。}
湿疹是一种很常见的皮肤问题,对于湿疹相信不少朋友都听过这样一种说法,“长湿疹是好事,这是身体在排毒”。持这种说法的大多数是一些上岁数的老年人,对此也有不少朋友表示湿疹跟排毒风马牛不相及,根本搭不上边!那么,长湿疹是身体在排毒吗?关于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湿疹。湿疹是一种由内、外因素所导致的一种过敏性皮肤病,它的外因多为一些来自外界的过敏源或刺激,而它的内因则主要为过敏体质、免疫。我们可以将湿疹理解为一种特殊的皮肤过敏症状,而过敏与身体排毒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因此我们可以确定,长湿疹绝对不是身体在排毒!事实上,湿疹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很大,其往往带有持续且剧烈的瘙痒,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生活质量,甚至对患者的工作、社交都会有巨大的负面影响。如果湿疹不及时解决,那么很容易进一步发展至慢性湿疹,甚至出现继发感染现象,所以说对于湿疹我们一定要早发现、早解决。为什么传统药物难以根治湿疹?众所周知,湿疹非常容易反复,很多患者几乎每年都会出现复发现象,更有甚至一年复发多次!对于这类皮肤问题,现代医学通常对症采用糖皮质激素药膏、抗组胺药物、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系统性治疗,不过很遗憾的是,这些治疗方案往往只能消除症状、抑制湿疹继续发展,并不能做到彻底根除湿疹问题。相对于化学药物而言,像甘伯宗乳霜这类纯草本乳霜近年来比较受患者朋友欢迎,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因为这类乳霜不仅可以快速实现止痒、抑制的效果,而且其所含的一些有效成分还能促进肌肤修复,有效预防湿疹复发。另外,这类乳霜相对更安全,使用注意事项较少,且可长期使用,更适合大众湿疹患者自行选择。为什么西医和中医都难以根治湿疹呢?这主要是湿疹与患者的过敏体质、免疫力有着直接的关系,就拿过敏体质而言,这是一种遗传性的因素,就目前医学水平而言还无法解决,这也是湿疹难以根治的最主要原因。当然,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有效措施来提升我们的身体素质,从而加强我们自身的免疫力,达到有效预防湿疹复发、缓解湿疹症状的目的。知识扩展:患有湿疹你必须要注意的几件事1、湿疹期间,饮食应以富含维生素的绿色蔬菜为主,避免吃一些辛辣刺激、油腻易过敏的食物。2、湿疹期间,应注意患处防护工作,早、晚以及户外活动时应涂抹一些有防护、修复的温和乳霜,比如我们前面所说的甘伯宗乳霜。3、湿疹期间,应注意充足的睡眠,避免长时间、经常性的加班熬夜。4、湿疹期间,应注意常驻环境他通风换气,保持适宜的温度及湿度。5、湿疹期间,应避免出汗运动,不过在日常时可以适当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对提高人体免疫很有帮助。6、湿疹期间,应避免焦虑暴躁等负面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愉快的心情对解决湿疹问题很有帮助。}
简述湿疹的紫外线疗法? - 上学吧找答案
找答案首页
>
全部分类
>
大学专科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搜题
搜题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查看答案
更多“简述湿疹的紫外线疗法?”相关的问题
第1题第三磨牙冠周炎患者,如炎症控制不好,可发展为A.下颌骨骨膜炎B.骨膜下脓肿C.腮腺炎D.舌咽神经麻痹E.颌面部间隙感染此题为多项选择题。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点击查看答案第2题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物理因子治疗主要有哪些项目A.超短波疗法B.中频脉冲电疗法C.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D.激光治疗E.紫外线此题为多项选择题。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点击查看答案第3题泪囊炎常用物理因子治疗是A.低频电疗法B.超声波疗法C.超短波疗法D.紫外线疗法E.红外线疗法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点击查看答案第4题神经性上睑下垂常用物理因子治疗是A.低频电疗法B.超声波疗法C.超短波疗法D.紫外线疗法E.红外线疗法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点击查看答案
[重要提示]
请勿将账号共享给其他人使用,违者账号将被封禁。
重置密码
账号:
旧密码:
新密码:
确认密码:
确认修改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订单号: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支付完成
取消支付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系统为您生成的账号密码如下:
重要提示:
请勿将账号共享给其他人使用,违者账号将被封禁。
发送账号到微信
保存账号查看答案怕账号密码记不住?建议关注微信公众号绑定微信,开通微信扫码登录功能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上学吧 -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上学吧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上学吧”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扫码关注上学吧 -
请用微信扫码测试
选择优惠券
确认选择
谢谢您的反馈
您认为本题答案有误,我们将认真、仔细核查,如果您知道正确答案,欢迎您来纠错
开始纠错>>>
上学吧找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湿疹跟你不经常运动有关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