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井小宝鸡的班车到宋家村班车恢复了吗?

根据全市客运汽车站场调整规划要求,

宝鸡汽车客运中心站从11月28日起将停止运营

在宝鸡汽车客运中心站运营的班线客运车辆

将分步调整到市区其他汽车站运营,

宝鸡至咸阳机场、太白、桃川、汉中、酒房河、平木客运班线,自11月24日起调整至宝鸡汽车客运南站发车。

宝鸡汽车客运南站地址:高铁南站一层地下停车场东南角,旅客可通过高铁南站11号、14号出口下一层直接进入车站,也可以通过出站口下扶梯右转向东直行50米到达。

公交:可乘坐7路、28路、30路、41路、54路、55路、70路、80路。

宝鸡至西安、铜川、彬县、乾县、户县、周至、澄城、礼泉客运班线,自11月25日起调整至宝鸡汽车站发车。

宝鸡汽车站地址:宝鸡市渭滨区经二路

公交:4路、5路、7路、9路、34路延时专线、35路、36路;、39路、40路、43路、43路区间。

宝鸡至扶风、凤翔、宋家村、屯头和二电厂等5条客运班线,自11月27日起调整至宝鸡汽车北站发车。

运行线路:宝鸡汽车北站新华路金渭路金陵二桥东风路大庆路。

宝鸡汽车北站地址:宝鸡市金台区群众路103号

公交:5路、16路、37路。

为了方便高新片区群众乘车,将宝鸡至凤县、凤翔、千阳、陇县客运班线部分车辆安排至宝鸡汽车客运南站发车。

为方便市区群众乘车,在不影响市区正常交通秩序的前提下,班线客运车辆出市区可在广元路、清姜路、公园路、东风路和大庆路等路段的部分公交站点停靠上客。班线客车停靠公交站点要即停即走,不得影响公交车正常运行。

宝鸡市区客运班线车辆拟设停靠点(5个)

1、广元路、清姜路(2个):广元南路、宝鸡桥梁厂。

2、公园路、东风路、大庆路(3个):公园路、石油机械厂、行政西路。

欢迎加入宝鸡楼市情报粉丝讨论交流群

与上千名购房者调侃互助

}

“哪一站下?”,“(宝鸡市)农科所!”1987年秋天,从凤翔开往岐山的西宝北线公交车上,经常会听到这样的一问一答。问话的人是售票员,答话的人主要是我,当然,包括其它需要在这一站下车的乘客。其实,下车根本看不到宝鸡市农科所,但都默认这一对外地理坐标。

我们村临近西宝北线,所以,出行和视野非常方便开阔。自从有我之后,就记得公路畔。但在十来岁大约是1984年上初中之前,我是没有多少机会坐公交车或四轮车的。所以,对这个称呼并不熟悉。1985到1987年一年半时间,我转学到舅家所在镇上初中读书,但也从不坐车,基本靠沿着公路走,所以,也不太常见听到或自有这样对话,但路人问我家在哪,也会说“农科所”。之所以,加上宝鸡二字,是不知道其它地方是否还有农科所,或者,是否还有其它称呼的农科所。大家默认的都是宝鸡市农科所,一个对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

1987年秋天,到县城上高中,偶会有坐车,尤其从县城回家,需要告诉哪站下车,因而,更多会提到或听到宝鸡市农科所。公交车也很默契地知道这个地方在哪,会准确无误地在农科所停车。当然,有时,到县城上学也会提到农科所。这是因为,一般上车时不会立即买票,车上人多半不少,过了横水甚至过了田家庄,售票员才会挤过来找凤翔以远的乘客买票。但他们并不可能记得每一个乘客都从哪上车,故而,会问一句从哪里上车的,也就才会有听到从农科所上车的答复。

说了这么多,其实,这并不是我对农科所最初的印象。再向前推几年,我就知道了农科所。那是因为,这刚好就在我们村子南边,靠近我姑家的地方。来回我姑家,必然要经过农科所。那个横向的金色大字: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后来改院),几十年后的今天依然熠熠生辉,成为家乡一个重要的地理坐标。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姑村子也会在农科所的试验基地(农场)干活,我们偶尔会吃上她带回来的桃子、苹果等。路的几边,全是农科所的试验基地,有时也会在地里看见竖的木牌写着比如户单几号的标志。但几十年间,却从来没有踏进过那个并不大的农科所院子。在县城上学那几年,甚至没将农科所这一站名和农科所地理位置实际联系起来。更早来说,必然先知道这个站名,后才知道这个单位的。今年春节期间,我第一次踏进这个单位,进的还是位于岐山县城的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才知道农科所由所升级或更名为院,也才回想起,宝鸡农业科学研究院几个烫金字下面,还有几个烫金小字:试验基地。大致这样,才正式地将两个单位的关系完整地弄清楚:岐山县城的宝鸡农业科学研究院是院机关驻地,我们村南边实驻岐山刘家塬的原宝鸡农业科学研究所是试验基地。

目前,和农科所我只建立了一个直接关系:马育新,一个来自农科所再向南的宋家村的爱好古风诗词和作画以及古筝等艺术的才女。一聊之下,才知道我们有较多的时空伴随。写这篇文章,并没向她求证许多关于农科所的过往信息,更想写成并不准确但却真实的独家回忆。

几年前无意中在岐山县城看到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标志,当时看到的是楼顶牌子,并没看到大门。作为农家子弟,这个单位曾经对我有着非凡的意义。我村的好些粮种,或许就来自农科所的研究成果。如今,“农科所”早已被“长虹街”代替,但它依然是我的成长记忆。

李强,男,1972年生人。一个客居长安的凤翔人,故土情结浓郁。喜欢品读文字,体味人生百态。

文末为小编点个“在看

责任编辑丨李强 赵红娟

后台编辑 | 张敏 冯媛 辛玲

张晓妮 李向宁 白瑞妮

签约摄影师 | 陈书明 王虎勤

}

 金台区为宝鸡市所属三区之一,位于宝鸡市城区的北半部。处东经107°04′15〞~107°17′20〞、北纬34°21′07〞~34°25′35〞之间。跨经度0°13′03〞,东西长20公里。跨纬度04′28〞,南北宽2—8.2公里。南与渭滨区毗邻。西自玉涧河入渭河口、东至金陵河入渭河口一段,东段以陇海铁路为界,西段以宝成铁路线为界,余皆以渭河为界。西、北、东三面为宝鸡县境所环绕。区人民政府驻中山东路148号,东距省会西安176公里。

  金台区处陇海、宝成铁路的交汇点,经宝成铁路南可达四川、贵州、云南等省。经陇海铁路由郑州、徐州东可达连云港,北可达北京、天津及东北各省市,南可达武汉、广州、南京、上海等省市,西可达兰州、西宁、乌鲁木齐等省市,并可远达欧洲。北从公路经陇县可达甘肃、宁夏、内蒙古等省区。

  本区总面积309平方公里,在宝鸡市所辖12个县区中面积最小,约为全市总面积的0.4%。

  金台区北倚渭北黄土台原,南临渭河,西靠陇山余脉,东向渭水谷地沿伸,西东向呈一狭长带状区域,铁路横贯而过;中部沿金陵河谷南北向伸延,使全区在平面图上呈一倒“丁”字形。

金台区位于宝鸡市城区的北半部,北、西、南三面为原、山环绕,南界隔渭河相望秦岭。全区北依紫草原、陵原、贾村,原,南缘阶地;渭河自宝鸡峡西来,穿越全区,缓缓东去;金陵河自北向南,纵插其间,流入渭河。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海拔最高为840.0米,最低为556.2米,相对高差为283.8米。
区地处于渭河断陷盆地的西端。八百里秦川自此向东伸展,逐渐平坦、开阔。按地貌形态,金台区可分为河漫滩、河流冲积阶地和黄土台原及侵蚀沟谷等类型。
金台区地处中国中部内陆地区,属大陆性季风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四季冷、暖、干、湿分明,冬夏时间长,春秋时间短。入春气温回升早,但冷暖变化大,常有春寒、春旱、低温、霜冻、少雨、大风等天气出现。夏季高温多雨,时有伏旱。初秋降温快,多连阴雨,光照少;中秋多晴朗、凉爽天气;晚秋有霜冻。冬季寒冷干燥,雨雪稀少,干旱突出。

  本区地质构造单元,主要属于渭河断陷带。渭河断陷是处于秦岭褶皱带和鄂尔多斯台向斜的过渡带,为新生代产生的汾渭内陆断陷的组成部分。这一东西狭长地带,为第四纪沉积物所覆盖,形成渭河平原及其两侧不对称的黄土台原。

  渭河断陷盆地受东西向斜构造控制,并受南北向引力的挤压作用陷落而成,主要形成于始新世至渐新世。这一断陷,基底断裂构造复杂。

  本区断层属张性长期活动的正断层。该断层东延与兴平——武功断裂相连,走向东西,构成断陷盆地北部阶梯状断层组。在渭河盆地作北西——南东向的哑柏断裂向西北延伸,与宝鸡断裂和岐山断层相接,向东南延与秦岭北侧断裂相交,构成渭河地堑内部的一条横截断层。

  金台区(含临近其他县区)处渭河断陷盆地西端,其岩性为巨厚的新生代河流相泥砂砾沉积,其上被黄土、次生黄土及冲积物覆盖。在渭河河谷近代冲积层之下,有较厚的坝河组(属第三系)地层,岩性为棕黄色砾岩,砾岩和棕黄色砂质泥岩互层。西起宝鸡峡,向东延至蔡家坡、眉县一带。该层厚度在500米以上,在南北方向则延展到渭河两岸的黄土原之下。又蓝田组(属第三系)分布于陵原、贾村,原一带,厚约40米,为深红色泥岩及棕红、灰白色砾岩。泥岩中含有钙质结核及灰色团块,与下伏坝河组有一剥蚀面,呈平行不整合。

  三门组冲击层(属第四系)。分布于硖石河~千阳河间渭河高阶地底部,一般由两层砂砾卵石和两层粘土、砂质粘土组成,不整合于第三系坝河组之上,只在原边陡崖处有少数露头,层厚21~67米,由西向东变薄,西粗东细。在卧龙寺等地砾石层中,曾发现象牙齿、鹿角化石,古地磁测定的底界年代相当于80万年。

  三门组风积层(属第四系)。为下更新统上部的黄土堆积,分布于二级黄土台原和黄土丘陵的下部,出露于本区长寿原、贾村,原切割强烈的地段。它与渭河盆地中的三门组冲积湖相地层的上部为同期异相沉积,三门组黄土呈淡棕红、桔红色的黄土状砂质粘土,质地致密,夹淡红色退化的较密集的古土壤层。钙质层多呈板状,底部有断续分布的底砾层,厚8~8.6米。

  风积黄土相当于黄土下离石组,主要为较致密的黄土状砂质粘土,含有8~9层古土壤。层间距离小,颜色较暗,色褐红。本区玉涧河一带下部砂砾石层埋藏于古壤的黄土之下。风积的上离石黄土为棕黄、褐灰黄色,黄土状砂质粘土,厚20~86米,夹有7~8层古土壤。每一古土壤底部有一薄层结核钙板。下部的古土壤层薄而间距小,色棕红,土壤结构明显;上部古土壤层厚而间距大,以第五层面挨近的三条古壤组成。

  全新统沉积分布在黄土原面及河流一级阶地上,淡灰黄色,孔隙大,不含大的钙质结核。下部一般有一层黑垆姆土,其中常含有新石器时代彩陶和各种磨制的石器和骨器,厚1~4米。此外还有坡积崩积堆积、滑坡堆积等,分布于黄土原边和阶地前缘,为黄土与砂砾卵石混杂堆积,属第四系上更新世和全新世。

  宝鸡、陇县、眉县三角地区,在构造上处于鄂尔多斯台向斜、渭河断陷和六盘山褶皱带的交接部位。因该三角区受秦岭纬向构造带吕贺山字型构造和陇西旋卷构造体系的综合影响,形成纬向隐伏于黄土之下的断裂。这一相互交切的断裂,沿渭河北黄土原边缘作东西延伸,东起普集,西经本区,至拓石出境。在地貌上黄土原与渭河低阶地的高程相差数十米至一二百米,对比鲜明。物探资料显示沿断裂为一梯度带,是一系列高角度平行排列的断层所组成的断裂带。在第四纪的黄土和堆积阶地中因受其牵制,发育了断裂、大型滑坡,并有地震发生。本区长寿山附近阶地黄土中的断错,代家湾、卧龙寺等地的滑坡,均表明新构造期这一断裂的活动性质。直至现在,该区地壳仍在强烈活动。

  据记载,三千多年来宝鸡地区地震计74次,大部属于有感地震,四级至六级地震8次,小于四级的39次,主要分布在本区、陇县、眉县三角地带。本区曾于1570年、1657年、1765年、1921年、1968年5次发生二至三点九级地震。

  金台区位于宝鸡市城区的北半部,北、西、南三面为原、山环绕,南界隔渭河相望秦岭。全区北依紫草原、陵原、贾村,原,南缘阶地;渭河自宝鸡峡西来,穿越全区,缓缓东去;金陵河自北向南,纵插其间,流入渭河。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海拔最高为840.0米,最低为556.2米,相对高差为283.8米。

  区地处于渭河断陷盆地的西端。八百里秦川自此向东伸展,逐渐平坦、开阔。按地貌形态,本区可分为河漫滩、河流冲积阶地和黄土台原及侵蚀沟谷等类型。

  1、地貌发展史及其演变

  中生代(约18000万年前)以前,各项构造运动形成的褶皱、断裂,决定了本区地貌的格局。三迭纪(约13500万年前)末,印支运动结束了本区海侵历史,到了燕山运动(约7000万年前)末期,鄂尔多斯台向斜抬升,台向斜南缘断裂翘起,同时秦岭北坡大断裂与北山南侧断裂的形成,南北山地上升,中间地区下沉,形成了渭河地堑的雏形。

  到老、新第三纪时期(约万年前),经过喜马拉雅运动,山地与断陷盆地作相对升降运动,盆地在新的陷落过程中,由于断块的差异性,在断陷内产生了次一级更次一级构造断裂,形成复杂的基底构造,这一轮廓基本控制了以后的地貌骨架。由于不等量的断裂伴有掀山运动,使秦岭山地作北仰南俯的倾斜变动,夷平面解体,转化为剥蚀面,形成互相镶嵌的高度参差的山体结构。喜马拉雅运动后期,地壳再次发生分异运动,断裂活动强烈,断陷堆积了第四系的洪积、冰渍和冰水沉积物。

  第四纪(约300万年前)以来,在新构造运动和气候影响下,地貌形态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形成山岭与盆地对比明显的台原、低山丘陵、中山、高山地貌综合体。在早更新世(约200万年前)时期,区内气候属于北亚热带——温暖带过渡类型,湿润,植被茂盛,水源充沛,为山间内陆湖泊环境。在盆地内沉积有三门组的湖积、冲积、洪积地层,其中洪积地层组成了秦岭、北山山前的古洪积扇。中更新世纪,地壳再次发生区域性上升并伴随局部的断裂下降运动,山前的洪积、湖积地层错断,形成梯状岩地并为黄土所覆盖。关中盆地由于淤填和气候向干旱转化,致使盆地内湖水逐渐缩小,到中更新世晚期(约2万年前),湖泊消失,渭河水系逐渐形成,并与黄河连接成外流河。中更新世,区内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间歇性不等量升降运动。在渭河谷地出现了侵蚀——堆积过程,又由于干寒与湿润气候的多次交替,在古地形上堆积的黄土,具有3~13层古土壤层,形成了黄土覆盖的台原和河流高阶地地貌。上更新世初,由于断裂构造运动,山地上升,盆地下沉,秦岭、北山山前堆积了以砂砾石、砂质粘土为主的二级洪积扇,渭河谷地以及主要支流也发生了堆积,山区溯源侵蚀和侧蚀增强,盆地区河流下切,形成了二级阶地。到上更新世晚期,气候转为干寒,西北风盛行,在秦岭以北广大地区堆积有马兰黄土分布,并超覆于老黄土之上,与老黄土共同构成了现代黄土地貌的基本格局。全新统以来(约12000年前),地壳又有上升,山区河流下流,河谷多成峡谷,秦岭、北山山前堆积了一级冲积、洪积扇,渭河在关中平原形成了一级阶地和高河漫滩地貌。

  2、河漫滩及河流冲积阶地

  河漫滩分布于渭河北岸和金陵河东西两岸。面积l7.54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的336%。渭河河漫滩宽l~2公里,地面平坦,微向河床倾斜,高出问床1~5米,海拔557~609米。组成物质以全新统粉砂为主;下部为砂卵石,上部为亚砂土,厚1~1.5米。金陵河河漫滩较窄,仅0.1~0.5公里,比渭河河漫滩稍高,由全新统冲积砂卵石组成,常受洪水威胁。河流冲积阶地有5级不完整阶地。一级阶地分布于中山东路、中山西路、宝平路、群众路一带,海拔分别在58],--,630米之间,高出河漫滩5~15米,呈犬牙交错状。阶面狭窄,由西向东逐渐加宽,微向河床倾斜。组成物质为全新统冲积物,下部为分选、磨圆较好的砾石层,为砂质胶结,上部为亚砂土和亚粘土。

  二级阶地主要分布于宝平路新宝砖厂、福临堡铁路以北及代家湾铁路隧洞以上地区,比一级阶地高25—30米,面积为5.02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9.6%,阶面平坦,一般宽1~2公里,组成物质为上更新统冲积黄土,下部为砂砾层,上部为次生黄土。

  3、黄土台原及侵蚀沟谷

  本区黄土台原指渭河和金陵河三、四级阶地以上黄土台地。面积19.896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382%。可发现有二至三级,各级之间相差数米至数十米。海拔高度在600米~800米之间,西高东低。由于千河、金陵河、玉涧河、硖石河的切割,形成紫草原、陵原、贾村,原三个破碎原面。原面宽1~2公里,以3°~7°向南稍微倾斜。主要由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的黄土组成,厚达100米。黄土层夹有3~13层古土壤层,坡面面积13.85平方公里,上陡下缓,坡度在5°与30°之间。边坡地水土流失严重,有剧烈沟蚀现象,崩塌及滑坡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地段有古土壤外露,坡麓局部地段有泉水溢出。

  本区沟谷主要指紫草原、陵原南缘沟壑和贾村,原南缘及西缘地貌。这些沟谷均属以流水浸蚀为主形成的负地形。按组成物质和形态属侵蚀堆积沟谷。这种侵蚀的黄土沟谷,在暴雨冲刷作用下,发展迅速,溯源侵蚀,下切和侧蚀较为强烈。与坡面流水相结合,加之重力作用普遍,导致这些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又由于现代重力作用非常活跃,遇暴雨或连阴雨,常有山溪洪流发生。又因治河、修路、开山等人为活动,有时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现象,往往形成灾害。

2013年末,金台区辖7个街道、4个镇:中山东路街道、西关街道、中山西路街道、群众路街道、东风路街道、十里铺街道、卧龙寺街道、陈仓镇、蟠龙镇、金河镇、硖石镇,共有51个社区、102个行政村。

曙光路西社区,曙光路东社区,人民路社区,沿河街社区,水泵厂社区,瓦厂街社区,引渭路社区,金台村,金陵村
福临堡社区,叉车厂社区,工程机械厂社区,宝福社区,四总队社区,西关社区,建筑新村,社区,新福路社区,罗家塄村,福临堡村,太平堡村,玉涧堡村,新春村
东门口社区,新维巷社区,南门口社区,长青村,胜利村
龙泉巷社区,王家碾社区,宝平路社区,北首岭社区,柳沟村,北庵村,五星村,八里村
东风路西社区,宝鸡卷烟厂社区,石油机械厂社区,电器化器材厂社区,特殊钢厂社区,东风路东社区,陈仓园社区,宝铁南社区,宝铁华苑社区,宝铁东一社区,宝铁东二社区,宝铁跃进社区
宏文路西社区,供电局社区,陕棉十二厂社区,斗鸡社区,宏文路东社区,东岭社区,大庆路社区,电机段社区
卧龙寺西社区,昌荣社区,电力设备厂社区,卧龙寺东社区,代家湾村,光明村,龙丰村,刘家台村,南坡村
金陵东路社区,宝十路社区,宝铁西区社区,宝铁机务段社区,石油厂北社区,联盟社区,工农村,金星村,东岭村,李家崖村,进新村,团结村
南皋村,底店坪村,东升村,小村,东壕村,冯家崖村,陈仓村,晓光村,小韩村,南社村,北社村,蟠龙山村,张家窑村,西营村,大槐树村,阎家村,索家村,坡头村,车家寺村,鲁家村,韩家村,宋家村,塔寺头村,钟楼寺村,新庄村
陵塬村,金丰村,陵辉村,宝陵村,同心村,陵玉村,扶托村,宝丰村,永利村,紫塬村,马家塬村
石桥村,岳家坡村,王家坡村,兴隆村,金塬村,段家坡村,杨家坡村,仝家坡村,谭家坡村,玉池村,周家庄村,洪水沟村,牛氏庙村,寺沟村,焦家沟村,葛河村
红硖村,林家村,五七村,陵西村,三星村,六川店村,董家村,姜王村,司家窑村,上排村,刘家底村,高家湾村,李家河村,张家堎村,交口村,蟠龙寺村,杨家槽村,荔家山村,七家沟村,何家坡村,吴岳庙村,张家崖村,车辙村,暴家河村,贺家渠村,大柳树村

金台区是宝鸡市三个市辖区之一,以境内元末道教建筑群“金台观”而得名,总面积309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72平方公里,总人口39.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7万人,城市人口31.8万人,辖陈仓、蟠龙、金河、硖石4个镇,西关、卧龙寺、中山西路、中山东路、群众路、东风路、十里铺、卧龙寺7个街道,68个村,和59个社区。
【概况】西关街道位于金台区西部,辖西关、新福路东、新福路西、福临堡、铁路四总队、中铁宝工、合力叉车厂7个社区,罗家塄、福临堡、太平堡、玉涧堡、新春5个行政村。有西关正街、宝福路、宝中路、新宝路等街路。
【沿革】1960年为福临堡公社,1963年改福临堡街道,1966年称红卫路街道,1971年改为红卫路公社,1981年更名为西关街道,1987年底划归金台区。
【概况】中山西路街道位于宝鸡市商业繁华区,辖东门口、新维巷、南门口3个社区,长青、胜利2个行政村。
【沿革】1953年设中山西路街公所,1956年改称中山西路街道,1962年改为金台区城市公社西大街分社,1967年改名为解放西路街道。1968年撤销街道,改设居民服务点。1971年改设解放西路城市公社,1980年复名解放西路街道。1986年随街道名称的更改,又名中山西路街道。
【概况】中山东路街道位于宝鸡市区北半部,金台区政府驻地。辖曙光路东、曙光路西、沿河街、瓦厂街、人民路、水泵厂、引渭路7个社区,金台、金陵2个行政村。
【沿革】1956年设车站口街道,1959年与狄家坡街道合并,更名东大街街道。其后,名称多有变更。1986年更名为中山东路街道,为宝鸡市商业繁华区。
【概况】群众路街道位于宝鸡市区北部,辖龙泉巷、王家碾、宝平路、北首岭4个社区,柳沟、北庵、五星、八里4个行政村。古迹有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古建筑群金台观。
【沿革】1956年设龙泉巷街道,1960年更名为金台公社龙泉巷分社,1967年更名为群众路街道,其后,名称时有变更,1980年复名群众路街道。
【概况】东风路街道位于金台区东南部,辖东风路东、东风路西、陈仓园、石油、宝烟、电器化、钢厂、宝铁、轩苑9个社区。东风路、马营路横贯东西。
【沿革】1958年初设上马营街道,同年底并入金陵街道,1960年成立斗鸡公社上马营分社,1967年中称新兴路街道,1968年撤销办事处,改设上马营店子街居民服务站,1971年改称上马营公社,1981年复名上马营街道。
【概况】十里铺街道辖宏文南路、大庆路、斗鸡、宏文路西、宏文路东、十二厂、电机段、供电局8个社区。境内主要干道有宏文路、斗中路、宝十路、东风路、大庆路等。
【沿革】1956年设斗鸡区粮食街道,其后范围名称多有变更,1971年改设十里铺公社,1980年更名十里铺街道。
【概况】卧龙寺街道位于金台区东端。辖行政西路、三迪、朝阳、卧龙、昌荣、电力设备厂6个社区、代家湾、光明、龙丰、刘家台、南坡5个行政村。陇海铁路、西宝公路和多条企业铁路专用线过境,设有卧龙寺火车站。卧龙寺始建于南北朝,后因唐明皇、清康熙皇帝下榻而得名,现位于陇海线卧龙寺火车站北侧。
【沿革】1981年设置。1998年撤销卧龙寺街道并入陈仓镇。2008年,恢复卧龙寺街道。
【概况】陈仓镇位于金台区东部,辖金陵东路、宝十路、联盟路、东岭、宝铁西区、机务段、石油东山7个社区,工农、金星、东岭、李家崖、进新村、团结村,6个行政村。陇海铁路、G30西宝高速公路横贯东西。
【沿革】1949年前为陈宝乡,1949年改十里铺乡,1955年更名陈仓乡,1958年设公社,1967年改称红旗公社,1978年恢复原名,1984年改乡。1998年陈仓乡、卧龙寺街道合并为陈仓镇。
【概况】蟠龙镇位于金台区东北部。辖南皋、底店坪、东升、小村、东壕、冯家崖、陈仓、晓光、小韩、南社、北社、蟠龙山、张家窑、西营、大槐树、阎家、索家、坡头、车家寺、鲁家、韩家、宋家、塔寺头、钟楼寺、新庄25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南皋村。宝(鸡)蟠(龙)、底(店)县(功)公路纵横过境。
【沿革】1949年为西坪区蟠龙乡,1959年为县功公社蟠龙管理区,1961年设公社,1966年更名向阳公社,1970年复名蟠龙公社,1984年改乡。1997年撤乡设镇。2003年,由宝鸡县划归金台区管辖。
【概况】金河镇位于金台区中北部。辖石桥、岳家坡、王家坡、兴隆、金塬、段家坡、杨家坡、仝家坡、谭家坡、玉池、周家庄、洪水沟、牛氏庙、寺沟、焦家沟、葛河、陵塬、金丰、陵辉、宝陵、同心、陵玉、扶托、宝丰、永利、紫原、马家塬27个行政村。金陵河、212省道南北过境。古迹有唐代岐王李茂贞陵墓。
【沿革】1949年建陵原区陵原乡、金陵区金河乡,1959年为县功公社陵原、金河管理区,1961年设陵原公社、金河公社,1966年更名文革公社、朝阳公社,1970年复名陵原公社、金河公社,1984年改陵原乡、金河乡。2003年,陵原乡、金河乡由宝鸡县划归金台区管辖。2011年,撤销陵原乡(驻陵塬村,杨家沟)、金河乡(驻石桥村,黎沟),合并设立金河镇。
【概况】硖石镇位于金台区西部山区。辖红硖、六川店、五七、三星、林家、司家窑、姜王、董家、刘家底、上排、陵西、高家湾、荔家山、车辙、蟠龙寺、贺家渠、吴岳庙、杨家槽、大柳树、交口、李家河、暴家河、张家崖、何家坡、七家沟、张家楞26个行政村。陇海铁路、长(寿)坪(头)公路、龟(川)固(川)公路、长(寿)坪(头)公路、县(功)龟(川)公路过境。
【沿革】1949年为金陵区硖石乡、县功区龟川乡,1959年为县功公社硖石、龟川管理区,1961年设硖石公社、龟川公社,1966年更名红硖公社、红桑公社,1970年复名硖石公社、龟川公社(1972年社址迁西沟村),1984年改硖石乡、六川河乡。2001年,撤销六川河乡并入硖石乡。2003年,由宝鸡县划归金台区管辖。2011年,撤销硖石乡设立硖石镇。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午井小宝鸡的班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