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疗助产机构中要求每月剖宫产率不超过() ;每月社会因素剖宫产率不超过()?

按照WHO的抽样调查报告,中国的率为46.2%,其实只要做到以下几点,剖宫产率就可以降低到30%以下。

镇痛 很多人选择剖宫产的原因是不愿意忍受自然分娩的疼痛,提高分娩镇痛率可以帮助降低剖宫产至少5%,甚至更多。

降低巨大儿发生率 中国巨大儿的发生率目前在8%左右,有些医院会超过10%以上。如果通过孕期的饮食控制和锻炼,把巨大儿发生率降低到3%左右,剖宫产率可以下降3%~5%。

提高阴道助产率 现在很多医生都不会使用产钳和胎头吸引器了。据文献报道,中国目前阴道助产的比例在1%左右,20年前阴道助产比例还在10%左右,如果能提高医生的技术水平,把阴道助产率提高5%以上,就可以降低剖宫产率约5%。

改变产程图 我们现在使用的是沿用了几十年的Friedman产程图,根据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美国已经放弃了Friedman产程图。通过改变产程图,可以大大减少不必要的产科干预,至少可以降低3%~5%的剖宫产率。

改变胎儿电子监护的标准 目前在临床上采用的胎心电子监护仪假阳性率非常高,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和医疗纠纷,临床医生往往会降低胎儿窘迫的诊断标准,直接行剖宫产。如果采取严格、新的标准,估计可以降低3%~5%的剖宫产率。

降低顺产的会阴侧切率 很多准妈妈选择剖宫产的一个原因是怕顺产时会阴侧切,她们的口号是:宁愿上面开一刀,也不愿意下面剪一刀。显著降低会阴侧切率估计可以帮助降低剖宫产率3%~5%。

臀位外倒转 产妇臀位的发生率为3%~4%,通过外倒转可以转为头位,成功率在60%~80%。据此估计,剖宫产率可以下降2%左右。

VBAC(剖宫产后阴道分娩) 只要有10%的有剖宫产史的孕妇愿意尝试VBAC,按照80%的成功率计算,就可以降低4%的剖宫产率。根据我们医院所做的近200例VBAC经验,成功率在90%以上。

将上面的情况综合考虑可以看出,将剖宫产率降低到30%以下是没有大问题的。至于WHO提出的15%以下,在中国是不现实的。因为WHO提出这一标准的时间是在1985年左右,现在的情况和那时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另外,WHO提出这一目标的依据来自于以经产妇占大多数的国家。目前,我们国家的分娩还是以初产妇为主,即使是经产妇,也有50%左右的人是有剖宫产史的。

降低剖宫产率切忌搞运动,可以有目标,最好有路线图,但是提出时间表要慎重,因为造成如此之高的剖宫产率花了几十年,不要指望很快就能降下来。转变观念、培训人才等,都需要时间。

【相关阅读】中美专家联手减少剖宫产

1个多月前刚刚在美国芝加哥共同发表了《联合共识》的中美两国妇产科和产科麻醉专家,近日又在2014上海国际产科麻醉论坛上交流最前沿的临床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之后,美方专家马不停蹄地赶赴5家医院,与无痛分娩中国行的医护人员一起,帮助当地实施产科麻醉基本建设计划。

2010年2月,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报告显示,我国剖宫产率达到了46.2%。太平洋彼岸的美国,剖宫产率近年也逐渐攀升到了30%。这个过去在母婴生命受到威胁或难产时刻才会用到的医学手段,现在被滥用了。而由于剖宫分娩和阴道分娩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择期剖宫产死亡率、病残率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等降低了,让人感觉剖宫产很安全。

美:避免首次剖宫产是关键

美国剖宫产率达到30%后,2012年2月7~8日,美国儿童健康和人类发育研究所、母胎医学学会和美国妇产科学院三方召开研讨会,确定了降低剖宫产率的主攻方向,整合导致首次剖宫产因素的现状,包括产科、孕产妇及胎儿的剖宫产手术指征、产程管理和引产,以及非医疗因素。与会者还审视首次剖宫产对未来生殖健康的影响。同年11月,三方整理了会上的各项循证医学证据,在国际妇产科学杂志上刊登了《避免第一次剖宫产》一文。

他们所收集到的证据显示,第一次剖宫产分娩后再次剖宫产的美国妇女高达90%以上(中国超过97%),即剖了一次免不了再剖一次。剖宫产不仅增加产褥并发症和手术并发症的几率,还会对今后和外科腹部手术产生严重影响。子宫、肠道及膀胱粘连可导致将来术中误伤;因剖宫产增加的胎盘异常(粘连、植入及穿透)和子宫破裂(即使产程没有启动也可发生),对母婴安全都是极大的威胁。所以,避免首次剖宫产是降低孕产妇并发症和死亡率的最有效办法。

今年2月,美国妇产科学会和美国母胎医学会在《妇产科学》杂志上再次发表《安全避免首次剖宫产》联合共识,阐明产科临床实践思路和切入点。

中:团队合作发展产科麻醉

中国面临更高的剖宫产率,不必要的年剖宫产总人数几乎与美国年出生人数持平。根据2013年中国递交给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如果把剖宫产率降低到30%,每年可以少死1100名产妇,孕产妇死亡率可降低到26/10万。

为降低剖宫产率,中国医生一直在努力寻求新理念、新方法——2009年针对性地成立了跨学科、跨行业的中国妇幼保健协会。2012年购买了《避免第一次剖宫产》的版权,出版了中文版。2013年将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产程定义做了修改。

今年4月29日,在美国芝加哥举行了中美围产医学五方高峰会议。会后,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无痛分娩中国行、美国母胎医学会、北美产科麻醉和围产医学会发表了《联合共识》,确立了以母婴安全为核心、循证医学为准绳、加快转化医学步伐、倡导团队合作及开展产科麻醉为产房安全保驾护航的目标。5月17日,中美产科麻醉四方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了峰会,更加明确了产科麻醉的历史使命。

在刚刚结束的2014上海国际产科麻醉论坛上,《联合共识》的主笔、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妇产科主任Aaron Caughey、美国西北大学产科麻醉主任Cynthia Wong等8位教授再次与中方高层专家进行了学术交流。看到中美高层交流日益活跃,让人忘不了“无痛分娩中国行”6年来所做的公益行动。这支由美国麻醉、产科、护士、科普、新生儿等多学科医护人员组成的团队,至今来华超过300人次,走进全国各地的19家各级医院。从2014年起,在产科麻醉基本建设计划基础上,全面推出高级产科1+2+3计划。其内容包括产科麻醉门诊会诊制度、5分钟即刻剖宫产机制、产后大出血抢救机制,为高危产妇安全阴道产提供一系列具体办法。

安全降低剖宫产率是中美两国共同面临的挑战。在中国医护人员努力将剖宫产率降低到30%以下时,美国医护人员也在朝着15%的目标努力。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

  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尤其是妇产科,关系着两个人的安危。而妇产科对护生来说不是一门重点学科,在校学的知识可能印象不深。老师应特别注意对护理实习生的能力培养,这就需要取得病人的谅解和配合。要达到这个目的,带教老师和学生首先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多和病人及家属沟通,言语亲切温柔,视患若亲;其次,要严格遵守各项护理规章制度,不得有一丝一毫的疏忽;再次,要创造条件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带教老师要精心指导,学生虚心细致地学习,尽可能减少病人的痛苦。“多致谢、早道歉”是护理学生预防医疗纠纷发生的有效办法;这样才能确保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和安全。

  【摘要】目的:分析社会因素刮宫产的变化趋势,探讨医学和非医学因素对其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XX年端州妇幼保健院的产科住院病例资料。结果:①剖宫产率每年以l%―2%增加,平均为40.86%,XX年社会因素剖宫产占近一半;②社会因素剖宫产出生的新生儿男女性别比为1.77:1,与总体1.34:1比较,p<o.005;③社会因素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29%;④社会因素剖宫产率上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有所下降;⑤医师心理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因素剖宫产率。结论:影响社会因素剖宫产的非医学因素主要为医务人员的心理倾向和孕产妇的`主观因素,而社会对剖宫产手术的认同源于医学和非医学因素并重。

  目前剖宫产作为可供选择的分娩方式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社会因素作为无手术指征的“手术指征”的存在一直受到质疑.其中来自医师心理倾向的影响值得关注。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近7年社会因素剖宫产的相关资料,现报告如下。

  来源于本院病案室记录的1999―XX年完整原始病历。医师心理倾向为访问所得。。社会因素”剖宫产的判断条件:①无手术指征记录;②未临产或未经充分试产或已临产且产程进展顺利,但产妇坚决要求手术者。

  对历年剖宫产率、社会因素剖宫产率及新生儿性别比等进行分析。术中出血量采用容量法加目测法估算;24 h出血量采用计血量纸的称重法。医师对社会因素剖宫产的心理倾向采用问卷和访问。统计学处理采用,检验法。

  2.1 社会因素剖宫产率变化趋势

  7年里本院剖官产率逐年上升,社会因素剖宫产所占比例上升迅速,以XX年增幅最大,较5年前增加了2.33倍,社会因素剖宫产XX年与XX年比较增加了2.5倍。

  2.2新生儿性别比

  本院新生儿性别比平均为1.34:1(7159:5342)。社会因素剖宫产新生儿性别比1.77:1(907:510);男性新生儿各占57.27%和“.ol%,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3.73,p<0.005)。

  2.3术中出血情况

  剖宫产和社会因素剖官产术中出血无差别,平均为(203.73±92.93)ml,与阴道分娩出血量相似。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2.32%和1.29%。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5.49,p<0.05)。剖宫产产后出血与总体产后出血发生率2.54%比较,无显著性差异(x=0.67,p>0.05)。腹部伤口甲级愈合率99.80%。

  剖宫产率变化趋势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情况呈现社会因素剖宫产率上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有所下降,XX―XX年社会因素剖宫产率>40%。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下降了2%,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o.005)。

  32名医务人员参加了调查,其中医师16人,麻醉师2人。余为护士。7成以上的医师选择对孕妇提出的社会因素剖宫产尽量劝阻。2成人选择不会劝阻。对问题:“若是你自己或你的妻子你会选择社会因素剖宫产吗?”回答是的占56.25%,其中未婚育的7名年轻医师100%选择是,而被调查的5名助产士却有4人选择否。

  剖宫产手术指征的理念已由医学因素即母胎因素转变为医学与非医学因素并重。而这些理念的转变是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我院在7年间剖宫产率每年增加1%―2%,平均40.86%,剖宫产率仍处于中等水平,有些医院已超过70%。个别更高达90%以上。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自XX年起社会因素剖宫产所占比例急剧增加.XX年更是接近50%。原因主要来自于非医学因素的影响:①社会对剖宫产的认同;②孕产妇的主观因素;③医护人员的心理倾向。

  作者以为。社会的认同是源于产科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麻醉技术的成熟应用和术后的有效镇痛,较低的并发症风险和良好的腹部伤口愈合率。本组社会因素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29%,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1.17%,均低于各地报道的1.6%―6.4%产后出血率和3%―10%的新生儿窒息率。

  孕产妇的主观因素诸如:恐惧、怕痛、择时、珍贵儿等,还有来自家庭、同事和亲朋好友的影响,有不少同办公室、同一学校或妯娌间的孕妇先后选择剖宫产的比例也相当大,也有不少第2胎。因计划生育需结扎而选择剖宫产的。重男轻女还有一定的市场。地下b超的存在,使男女性别比例失调。庆幸的是此种现象已明显好转。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医务人员的心理趋向.以上问卷便是很好的证明。这种直接“指导”和间接的“暗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孕产妇及其家人的选择。有以下几个环节:①产检过程被医生告知骨盆偏小、胎头较大及胎头衔接不良等。②b超检查过程中b超医生的态度,特别是当出现脐带绕颈、羊水偏少或双顶径偏大、胎盘成熟度

}

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剖宫产率的声明(2015)中指出,1985年以来,国际医疗卫生界认为剖宫产率保持在10%―15%之间是最为理想的。此后,在全球不少地区,剖宫产都变得越来越普遍。

近期,世界卫生组织在《英国医学杂志》(BMJ)旗下期刊BMJ Global Health发表了一项新研究,介绍了当前全球和各区域剖宫产率、自1990年以来的趋势以及对2030年的预测。该研究的作者团队中,有两位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上海儿童环境健康重点实验室,分别为Jiangfeng Ye和张军。

研究显示,剖宫产在全球范围内持续上升,目前占所有分娩的1/5以上(/ueditor/upload/4.pdf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助产机构分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