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能预防吗?


答: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导致的视网膜微血管损害所引起的一系列典型病变,是一种影响视力甚至致盲的慢性进行性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眼部并发症。

答:糖尿病患者较正常人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概率会增大,但并不是每一个糖尿病患者都会得此病。糖尿病的持续时间和高血糖的严重程度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其次如高血压、血脂紊乱和糖尿病合并妊娠等因素也可增加患此病的几率。

答: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视物模糊、视野受损。

1型糖尿病患者应在被确诊后的5年内进行综合性眼检查。2型糖尿病患者应在诊断后立即进行首次综合性眼检查。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推荐每1~2年行一次眼科检查;轻度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患者每年1次;中度非增殖期病变患者每3~6个月1次;重度非增殖期病变患者每3个月1次。糖尿病女性患者在妊娠前,应做详细的眼科检查,并于第一次产检、妊娠后每3个月及产后1年内进行眼科检查。


答:良好地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可预防或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

(1)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可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
(2)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
(3)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
[2].邵毅,周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治规范——2018年美国眼科学会临床指南解读[J].眼科新进展,):501-506.

}

2013年3月,我院引进日本KOWA免散瞳眼底照相及眼底血管造影,法国光太532眼底激光.眼底照相可以更直观、更广泛的观察眼底,眼底血管造影技术则可以更科学、更客观的发现眼底病变,尤其能够更准确的判断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期,从而指导我们对糖网患者进行早期干预及进造型眼底激光治疗,延缓或控制病情。眼底激光治疗则可以有效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情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导致新生血管退化并阻止它们生长;二:减少黄斑水肿。使患者的视力得到提高,减少玻璃体积血、增殖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脱离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发生

}

一、视网膜病变能治好吗

  视网膜病变,既非先天性,也非遗传性疾病,它完全是因早产或产后吸氧而致病,如发现早,治愈率很高。

  该病分为5期,第1、2期为观察期,在此期间,绝大多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会自动退化。

  第3期是最佳治疗时期(这段时间很短,约一个月左右,医学上称之为时间窗),倘在此时期用激光治疗(仅需一至两次),成功率可高达90%。

  第4、5期视网膜已发生脱离,只能用手术方法治疗。因此专家呼吁:抓紧时间窗治疗是当务之急。

  早治疗的关键是早发现,妇产科、新生儿科、激光医学科等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和密切配合,此外,还应建立早产儿眼科普查制度。

  本病视力的预后,以活动期病情严重程度及纤维膜残存范围的大小而异。能在活动期第1~2阶段自行停止者视力无太大损害;虽有纤维膜残留,而未累及黄斑部者亦可保留较好视力。当纤维膜形成为4~5度时,视力高度不良。

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5种治疗方法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的一种表现,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视力,最终可导致严重视力下降甚至完全失明。目前治疗的方法主要包括控制血糖、药物保守治疗、激光治疗、玻璃体切除术及定期散瞳检查眼底。

  1、控制血糖: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主要与糖尿病病程与血糖控制程度有关,应尽可能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当口服药不能使高血糖降低时则需注射胰岛素。

  2、药物保守治疗:非增生性视网膜病变型患者除严格控制糖尿病及高血压、高血脂等合并症外,可采用二羟基苯磺酸钙类药物、抗血小板聚集药、抗凝药物及促纤溶药物等进行治疗。

  3、激光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进行激光光凝治疗也可阻止视网膜病变的发展。

  4、玻璃体切除术:晚期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可发生严重玻璃体出血,可采用玻璃体切除术使屈光间质清晰,吸出碎片以消除纤维组织赖以生长的支架,松解对视网膜的牵拉,恢复正常的视网膜解剖关系,保持眼球完整,以便作激光光凝或冷凝。

  5、定期散瞳检查眼底: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散瞳检查眼底,1型糖病患者发病5年后应每年检查1次,2型糖尿病患者从发病起应每年检查1次,如有异常应缩短检查时间。

三、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妙招

  1. 控制血糖是关键

  血糖控制不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逐渐恶化,视力在不知不觉中模糊起来,因此要把血糖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才能稳定眼底病变。

  高血压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血压长期持续性升高,可引起视网膜的一些病理改变,促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因此要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糖尿病患者多伴有血脂代谢异常,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其血脂代谢紊乱更加严重,血脂代谢异常又可促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

  高钠易诱发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因此主张饮食中钠盐不宜过多。对于肥胖患者来说,要减轻体重,减少热能的摄入。

  5. 适当体育锻炼

  运动可使心血管系统舒缩趋向正常化,各系统的功能得到改善,从而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不过,剧烈运动易引起眼底血管破裂,从而加重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因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一般以散步、打太极拳、轻度的肢体活动等为宜。

  6. 定期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定期查眼底及荧光血管造影,以监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建议糖尿病患者眼部检查时间间隔为:型糖尿病:发病后5年首诊,以后每年一次;型糖尿病:确诊糖尿病时首诊,以后每年一次;如在检查时有异常发现,应更频繁的进行随诊。

四、早出生的小宝宝视网膜病变率较高

  近年来,美、日等国对该病早期用激光治疗、晚期用玻璃体切割手术方法治疗,手术成功率(视网膜解剖复位率)仅在40%至50%之间,我国在此领域仅是刚刚起步。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既非先天性,也非遗传性疾病,它完全是因早产或产后吸氧而致病,如发现早,治愈率很高。该病分为5期,第1、2期为观察期,在此期间,绝大多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会自动退化;第3期是最佳治疗时期(这段时间很短,约一个月左右,医学上称之为时间窗),倘在此时期用激光治疗(仅需一至两次),成功率可高达90%;第4、5期视网膜已发生脱离,只能用手术方法治疗。因此专家呼吁:抓紧时间窗治疗是当务之急。

  早治疗的关键是早发现,妇产科、新生儿科、激光医学科等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和密切配合,此外,还应建立早产儿眼科普查制度。

  孕周少于37周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一种能导致婴儿失明的严重疾病,它与婴儿的孕周、出生时体重密切相关,一般少于33周、体重低于1500克出生的婴儿极易患此病,体重在750克以下发生率高达90%以上;1000克至1200克,发生率为45%左右。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早产儿成活率愈来愈高,但对早产引起的视网膜病变这一世界难题,我国及世界发达国家均无良策。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期严重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