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精神分裂症,29岁本科毕业好嫁人还是31岁硕士毕业好嫁人?

就在前几天,我收到了一个好朋友的微信,说她了。

她说,离婚后,已经折磨她五年的慢性湿疹突然就好了。
很神奇是不是?但是,其实也可以理解。

“我花了五年时间,才接受了自己婚姻的失败,花了五年才从受害者心态里走出来。整整五年,我都沉浸在对他的怨恨里。而在决心整理这个关系的时刻,我发现我对他的怨恨也没有了,然后我的湿疹就这样神奇的好了。”

她说,这段成长来得太晚,而我对她说,好在你只用了五年,而不是一生。

在一段婚姻当中,最可怕的并不是你遇到了一个不那么适合的人,也不是你遇到了一个曾经符合你的想象,但在婚姻的表现中却完全与想象相反的人。

最可怕的是,你把自己当作了一个受害者,一直活在受害者的位置上。

而真正拖垮婚姻的,拖垮你的人生的,不是别人,正是这种“”
你躲进了“受害者”角色里

婚姻,对于每一个选择踏入婚姻的人来说,都是考验。

如何面对婚姻中的各种考验以及随之而来的挫败、委屈、?

你可以做一个受害者,将所有问题都放在对方身上,在控诉对方的过程里,不断发泄永远也发泄不完的怨恨;也可以,从“我”出发,去想想这一切糟糕现实的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我”在其中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糟糕真的全部是因为对方很坏或者有缺陷吗?——如此,才能找到关于关系、关于自我、关于婚姻的正确打开方式。

无论你是继续婚姻、还是结束婚姻迈向人生另一阶段,从“我”出发的思维方式都比“受害者思维”要有益得多。

也许你会说,我知道以上道理,但好像做不到。

就像我的朋友,活在受害者思维里五年时间,离开婚姻后,她的身体都变得好了,但是是什么让她一直在这种心态里,拔不出来呢?

尽管受害者思维,并不利于一个人自我的成长和两个人婚姻问题的解决,我们又常常争先恐后地要在婚姻中和对方争抢受害者的位置,为什么呢?

我想,对于,在开始时,我们总是过于自信。

我们对于婚姻的预期,不是一种合理的预期,其实是一种过度的期待。因为我们太渴望幸福,渴望链接,渴望从另一个人身上找到童年缺失的爱。于是我们以为,婚姻就是来解决这一切痛苦的,其实我们错了,婚姻不是一种解决,婚姻是你们俩原生家庭模式的强迫重复、潜意识中创伤的真切呈现。

本身就是充满考验的,充满难题的,可是我们却把这件事想得太简单。

而当现实击碎了我们关于婚姻瑰丽的梦想时,我们又往往因为承受不起这份残酷的挫败,也承担不了如此重大的人生代价,因此,我们需要有一个简单的方法,来帮助我们面对这个不在预期之中的真实,所以,很多人一瞬间就站在了受害者的位置上。

当婚姻不如预期、当关系无法满足自己、当体验到伤害无视和羞辱时,你感受到的是,事情不受控制的失控感。

站在受害者的位置有两个好处——

即这件事的失败,不是我的错。免于对自我的责难。

即这件事的失败,都是因为伴侣太有问题。那么我就可以把对婚姻失败的这部分愤怒,不甘,难过都发泄到对方的身上。

毕竟承认自己也有问题,是需要勇气的,也是需要自我的力量的。而改变自己,也是异常困难的。

所以,将过错都放在对方,强烈要求对方做出改变,比反省自我,改变自己要简单得多。

这就是“受害者思维”广泛地被大家应用于婚姻和的原因。

受害者思维造就“婴儿般的婚姻”
然而,“受害者思维”虽然在当时会让你感觉好受一些,让你有资格去指责对方,而可以暂时(或永远)不去面对自己的问题,但是,如果你一直使用它,那么它会令你付出的更重大的人生代价。
  • 受害者思维,会造就互相怨恨终日指责的伴侣。

    如果每个人都想用指责对方让对方改变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那么结果就是谁也赢不了,婚姻变成了每一天的战争,在极其微小的事情上,两个人都要为对错争个面红耳赤。

    要不然就是谁也不愿意改变,谁都觉得对方是坏人。

    要不就是有个人被迫改变和压抑了自我。这种长期的压抑和被迫也不会给婚姻带来真正的幸福快乐。

  • 受害者思维,会让你活在一种婴儿般的感觉里,完全没有成长。

    你的每一个现实,都和你的选择相关——不管你的选择是被动还是主动,那都是你的选择。

而受害者思维,则是将自己当做了没有行为能力的婴儿。
一个婴儿如果没有得到父母好的养育,那么他的确是一个受害者,因为他不能动不能说话,他也不可能生病了自己找药吃,饿了自己泡奶喝。
所以婴儿的现实取决于外部环境,取决于父母。
如果婴儿没有得到足够的满足,那么他可以怪,也只能怪有行为能力的大人没有好好尽责照顾他。
但是婚姻中的受害者思维,就是近似于婴儿般的思维模式。“我是没有行为能力的,而我在这个婚姻关系里,你就是要负责给我快乐,满足我的需求。”如果你没有,那么我就要攻击你,那么我就是婚姻的受害者,你就是那个害我的人。
受害者心态的人划分对错的方法很简单,但是很偏执。这是一种婴儿般的偏执。

就像中说的母婴关系的最初,对于婴儿来说就是:妈妈在我饿的时候,及时出现给我喂奶,她就是好妈妈,我爱她;如果她没有及时出现,妈妈就是坏妈妈,我就要攻击她。

婴儿交替体验着这两种偏执的心情,心理功能慢慢发展后,才能完成内心对妈妈的理解和信任,整合“好妈妈和坏妈妈”。

如果婚姻是一个简单讲对错的地方,那么这就是一个“婴儿般的婚姻”。

“你满足了我就是好伴侣,你不满足我,那么你就是坏伴侣,我就是受害者。”这种心态和婴儿是完全一样的。

假如,婚姻的主体,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大人,他完全忽略了自己的行为能力,不去觉察自己和对方的内心真相,也不去思考各自原生家庭的模式带来的关系中的冲突,他只负责要求,要求不到就要攻击。

那么这样的人,这样的婴儿般的婚姻,如何获得成功造就和谐与幸福呢?

尽管受害者思维,会让你回避掉失败的冲击、自己内在的问题,但是它会让你定格在没有主动行为能力的婴儿的位置上,当你将自己当做了受害者的时候,你也就像婴儿一样将自己所有的幸福,都放在了对方的手中。

连母亲都不完美,也会给婴儿带来创伤,如果你是一个被动接受的无辜的受害者,将一切责任交给你的伴侣,那么你的伴侣,作为一个充满缺陷的普通人,又会带给你什么呢?

有人会说,我要求得不多,而且我付出得很多,可是他还是做得很差啊,难道我不可以指责他吗?难道我不可以要求他吗?

问题是,你指责他他就会改变吗?你要求他他就会做到吗?

受害者,其实内心也会默默攻击自己。

更糟的是,受害者会失去自己对人生的信念。

很多女性在感情受挫后,就失去了爱情和关系的信念。但如果她们愿意从受害者的位置上离开,她们就会看到另一种真实——不是这个世界男人都是一如既往的坏,而是男人和女人都不完美,是我们对自己和他人都太不了解。

我的好朋友,五年来她一直怨恨着伴侣,哀叹自己的婚姻,这种怨恨和哀叹,其实也一样会伤害她自己。

“我一边怨恨他,一边觉得自己很惨,觉得自己不被爱,自己命很苦,回顾过去的每一天,我一点也没有轻松快乐”。

活在对别人的怨恨里,继而贬低自己,或者在内心写下“命运对我很不公平”的句式,年复一年的强化、印证,作为受害者的恨意和愤怒不但攻击了对方,也伤了自己。

任何一个伴侣都有潜在的瑕疵

别把婚姻,叙述成一个有受害者和施害者的故事。

因为那样的故事,肯定是悲剧故事。

即便你扮演的是一个可以指责对方的受害者的角色,但是你出演的仍旧是一个悲剧。

那么这个人,又怎么可能重新活在快乐和解脱之中呢?

当你把婚姻中的另一半定格为一个坏人,那么你就把自己定格成了一个可怜的人。

但其实,这不是婚姻的真实。

只是我们习惯性采取的一种,对婚姻的失败和糟糕的应对方式。

关于婚姻,哲学家和小说家阿兰.德波顿曾经写下这样的一段话:

任何一个潜在的婚姻对象都是有瑕疵的。

在结婚这个事情上,悲观一点是明智的。

一个人独自生活的时候,总是会产生一种错觉,觉得自己是一个很好相处的人。

我们对于自己的人格如此缺乏了解,也就难怪我们不知道自己想要找怎样的人了。

这句话,剥开了大家不现实的对婚姻的理想化幻想,道出了婚姻的真相。

我们想当然地认为,婚姻多半是幸福的,如果我选择了一个好的伴侣的话。

我们总是去想法设法地屏蔽,关于婚姻那部分近乎残忍的真实——它不是恋爱,它是两个人以极近的距离构建一个家庭关系,在日复一日如此亲密的相处中,每个人连自己都不熟知的阴暗面和创伤点都会暴露无遗。

我们怎么能如此地自信,觉得婚姻理所当然会成功,伴侣理所当然应该令自己幸福?

就像阿兰.德波顿所说,“和错误的人结婚,可能是人一辈子最昂贵的一个错误,”然而遗憾的是,我们又往往会做出错误的选择。

我们都只看到了自己和对方的某一面,我们并不完全了解自己,我们更不是真的了解对方,了解是一辈子的,但婚姻却是一个一定时间内在某些动机的促成下做出的选择。

所以完全可以说,婚姻的选择一开始我们就是在盲人摸象。

这才是关于婚姻的真实。

也就是说一段不幸福的婚姻并不能简单地归咎于谁的错,而是从一开始就可能是你有你的缺陷,他有他的缺陷;你带着你的原生家庭印记,他带着他的原生家庭烙印;你带着你的强迫性重复,他带着他的强迫性重复。

你们彼此吸引,而又没有能够全然了解对方,在爱情的冲动下,在对结婚的憧憬中,在对完成婚姻大事的焦虑中,在对建立情感链接的渴求里,你们走进了婚姻——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是一个适合婚姻并懂得婚姻的人,不意味着你足够成熟到不会在里暴露你所有的内在瑕疵,也不意味着你和他在一起就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

假如放弃受害者心态,不像婴儿一般想当然地在对方身上索要幸福,能够接受婚姻的真相也能承受住婚姻失败本来就是可能的,那么你就可以尝试像个有担当的成年人一样,对自己的关系负责,而不只是被幻想和情绪充满。

1. 先搞清楚自己和对方,原生家庭的创伤点在哪里,自己的模式和对方的模式又是什么,比如你缺爱他也缺爱,那么你拼命找他要爱他也会给得很困难。

比如你说的话总是语带控制,而他的表达方式总是疏离拒绝,这都是从何而来。

2. 意识到潜意识和原生家庭,是我们改变和控制不了的部分,意识到人格模式不是我们的思维可以改变的,然后再去评估,在理解了彼此的“缺陷”的情况下,你们还能否去做各自的调整,调整后能否让关系达成某种平衡,让双方都感觉可以继续。

3. 如果你和他,真的并不适合,你们都有着无法改变的内在模式,而这种内在的模式又只会给对方带来痛苦,不是不想去改变,而是努力了也改变不了,那么就好好考虑,除了痛苦你还有什么收获,这段关系对于你的意义是什么,以及你是否还要将这段关系,延续到生命的尽头。

毁掉你的永远不会是婚姻和伴侣本身。而是你对待婚姻的态度。

作者:周小宽,心理咨询师、一个温柔而有力量的陪伴者、看待世界和自我的方式有点特别。转载须授权;编辑:virlin。

}

由于婚姻的盐酱醋,每日的琐碎,爱情从最开始的晕轮期,慢慢进入磨合期,最后进入平淡期。

爱情在婚姻中会慢慢升华为亲情,这是正常的规律。也会出现传说中好像“左手摸右手”的感觉,这都是正常的。

但是慢慢地大家都只说一些具体的事情,比如孩子多久接啊,今天回不回来吃饭啊,这个月收支情况啊,渐渐地就不会讲一些彼此的感受了。甚至我们关注在伴侣身上的注意力也越来越少。

所以,在婚姻中,随着“只说事儿,不说感受”的情况越来越多,我们好像不再亲密了,只是在处理一些婚姻中的日常琐碎。

最后就变成“我跟你没话说”,虽然我们曾经那么好。

两个人共同语言的丧失,意味着亲密感的丧失,这是婚姻中最致命的。

有一个来访者曾经跟我哭,说自从结婚后,老公2年都没有跟她2个人出去吃过饭。

其实,很多夫妻都输给了“生活没有仪式感”,恋爱的时候约会、看电影、一起做有趣的事。

而结婚后呢?就变得随意,甚至绝大多数的中国男人都懒得陪老婆去逛街买一件衣服。

就这样渐渐地,夫妻俩缺少了很多独处交流的机会,也懒于制造共同话题,就很容易失去共同语言。

亲密感的丧失,还体现在性爱方面。

但是在中国有很多的婚姻基本处在“无性婚姻”的状态,国外的数据统计有50%的女人没有获得过高潮,中国的数据就更高了。

方法一:10分钟经营法

之前有个调查显示,夫妻睡前10分钟决定了的质量。

幸福指数高的婚姻中,夫妻基本都有一起睡前看电视,一起聊天的习惯。不管是聊了什么,重要的是那种随时可以聊天,每天都有话说的感觉和氛围。

所以每天至少抽出10分钟专门用于两个人的聊天,全身心的专注,而不是拿着手机。聊什么呢?尝试多聊感受,而不是事件本身。

我们可以一起约定,每天就先十分钟,这个应该是不难的。

方法三: 婚姻中的仪式感

哪怕有孩子了,也可以多创造一些属于夫妻的二人世界。

五月天有一首歌叫做《重要的小事》,里面的歌词是这样的:

“世界纷纷扰扰喧喧闹闹,我就算壮烈前世,征服滚滚乱世,万人为我写诗。

而幸福却是此时,静静帮你提着,哈喽凯蒂袋子。这一刻重要的事,是属于你的小事。”

很多人认为仪式感是一件很难做的事情,只要用心,其实很简单。比如当你的另一半加班回来晚了,为他留一盏灯,门口摆好他的拖鞋,这些小事都是仪式感的体现。

如果还想做得更多,网上还可以买到一个小物件,名字就叫《100件小事》。里面包括了100件你们可以一起做的事,比如我想和你一起做蛋糕,一起看日出,一起做绿皮火车等等。

你们可以按照卡片的内容做100件温暖甜蜜有趣的爱情小事,也可以两个人共同制定这100件小事。

每天的拥抱,亲吻,牵手,包括性爱都是不可或缺的。

科学研究在爱情中让彼此互相吸引的很重要一个因素,是费洛蒙,它给予人高于嗅觉刺激的物质,就像一种来自于第六感的神秘吸引。

结为后,闻到对方(集中在颈部和肩部)的味道时,大脑神经中枢可以强烈感觉到荷尔蒙的分泌,进而衍生出性欲。

费洛蒙不完全等同于体香,但管理好我们的体味,也是可以促进亲密的。顺带也管理好我们的体型。

“你有没有听到什么声音啊?”

“就是什么声音都没有,好安静”

然后妻子把这个录音笔递给老公。老公听到了录音笔里的内容,若有所思。隔天买了投影仪,陪伴妻子一起看她爱看的电影。

终于,家里不再安静了。

我们看到这一个圆满的结局,是一个从低谷走入幸福的过程。

这世上所有的深情陪伴,都是因为用心,千万不要让婚姻失语症毁掉了你的婚姻,也不要就这样冷冻了生活,更不要在日复一日的柴米油盐中忘记了彼此。

七年之痒,针对的只是那些不懂得经营的人。而那些越过越好的夫妻,他们的字典里没有七年之痒,只有相濡以沫。

愿大家都能拥有甜蜜婚姻,从冲突到幸福,在婚姻中做到既亲密又独立。

*作者简介:茹心,广东省婚姻家庭专业委员会常委,心动力情感咨询联合创始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动力婚姻家庭咨询师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抑郁是让人痛苦的。虽然我们经常把这种心理疾病与悲伤、哭泣和绝望等情感痛苦联系起来,但研究表明,抑郁也可以表现为身体上的痛苦。
我们通常不会将抑郁视为一种躯体不适,特别是在那些将公开谈论作为一种“禁忌”的文化中。
例如,在中国和韩国文化中,很多人认为抑郁症不是真实存在的。因此,患者没有意识到身体上的疼痛可能是心理困扰的一种表现,就只是去医生那里治疗他们的身体症状,而不会描述他们的感受。
但是在诊断抑郁症时,这些身体症状需要与情绪影响一样被重视。

首先,这是让你感知自己身心状态的好方法。当要进入抑郁状态时,身体会通过一些症状来发出信号,通过这个信号提示你是否正处在抑郁中。

另一方面,身体症状证明了抑郁症是真实存在的,而且会对我们的整体健康造成损害。

以下是抑郁症最常见的七种身体症状:

疲劳是抑郁症的常见症状。我们都偶尔会有精力不足的时候,比如早上会感觉行动迟缓,希望躺在床上看电视,而不是去上班。
虽然我们通常认为疲劳源于压力,但抑郁也会导致疲劳。然而,与日常疲劳不同的是,抑郁相关的疲劳同时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易怒和冷漠。
波士顿马萨诸塞州总医院临床研究项目主任毛里齐奥·法瓦特鲁斯特博士指出,抑郁症患者经常会出现非恢复性睡眠,这意味着即使在休息了一整晚之后,他们还是会感到行动迟缓。
然而,由于许多身体疾病,如流感和病毒性疾病,也会导致疲劳,因此很难辨别疲劳是否与抑郁症有关。
一种判断方法是:虽然每天的疲劳是抑郁症的主要迹象,但当你抑郁时,诸如悲伤、绝望和兴趣缺失(缺乏日常活动的乐趣)等其他症状也可能相伴出现。

疼痛耐受力下降(会因任何事感到非常受伤)

你有没有过感觉神经在燃烧,但却找不到任何身体上的疼痛?
事实证明,抑郁常常会伴随着疼痛出现。
2015年的一项研究显示,人们的抑郁症状与疼痛耐受性下降之间存在相关性,同时2010年的另一项研究显示,疼痛对抑郁症患者有很大的影响。
这两种症状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但同时评估它们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如果你的医生有用药建议的话。

一些研究表明,使用抗抑郁药不仅有助于缓解抑郁,而且可以作为一种镇痛剂来对抗疼痛。

背部疼痛或全身肌肉酸痛

刚起床时你可能感觉很好,但一旦你在工作或坐在书桌旁时,你的背就开始痛了。可能是,也可能是抑郁。虽然背痛通常与不良姿势或受伤有关,但背痛也可能是某种心理困扰的症状。
2017年的一项研究对1013名加拿大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抑郁和背痛之间存在直接关联。
心理学家和精神科医生长期以来一直认为情绪问题会导致慢性疼痛,但具体细节仍在研究中,例如抑郁症与身体炎症反应之间的联系。
最新的研究表明,体内的炎症可能与我们大脑中的神经回路有关。有人认为炎症可能会中断大脑信号源,从而影响抑郁症并在治疗抑郁症的过程中起作用。
几乎每个人都会偶尔头痛。这太常见了,我们经常把将其当作无关紧要的事。紧张的工作环境或与同事的冲突,都会引发头痛。
然而,你的头痛可能并不总是由压力引起的,特别是如果你过去选择了容忍你的同事,而现在你注意到每天都出现头痛,那可能就是抑郁的征兆。
与剧烈的偏头痛不同,抑郁性的头痛并不一定会损害人的社会功能。而是被称之为“紧张性头痛”,这种头痛可能更像轻微的抽动,尤其是在眉毛周围。
虽然这些头痛可以通过非处方止痛药来缓解,但它们通常会定期复发。有时慢性的紧张性头痛可能是抑郁症的症状。
然而,并不能单单通过头痛来表明你的疼痛是出于心理原因。患有抑郁症的人会同时伴有额外的症状,如悲伤、易怒和精力下降。
你是否觉得这个世界看起来很模糊?抑郁的时候可能会觉得世界看起来是灰暗而荒凉的,2010年在德国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这种心理健康问题可能确实会影响一个人的视力。
在对80人的研究中,抑郁的人会很难看出黑白的差异,研究人员称之为“对照知觉”,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抑郁症会让人觉得世界模糊不清。

胃里的那种下沉感是抑郁症最明显的症状之一。然而,当你的腹部开始抽筋时,很容易把它判断为岔气或痛经。
而疼痛加剧,特别是伴随压力出现时,就可能是抑郁的征兆。事实上,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认为,胃部不适(如痉挛、腹胀和反胃)可能是心理状态差的一个迹象。
这与抑郁症有什么联系呢?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认为,抑郁会导致(或是后者的结果)消化系统发炎,这种疼痛很容易被误认为是肠炎或急性肠道综合症。
医生和科学家有时把肠道称为“第二大脑”,因为他们发现肠道健康和心理健康之间存在联系。我们的胃里充满了良性细菌,如果菌群失衡,就会出现焦虑和抑郁的症状。
均衡饮食和服用益生菌可以改善一个人的肠道健康,也可以改善情绪,但具体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消化问题,如便秘和腹泻可能会令人尴尬和不舒服。由于通常是由食物中毒或胃肠道病毒引起,所以肠道不适很容易被认为是源于身体疾病。
但是像悲伤、焦虑和压倒性的情绪都会扰乱我们的消化道功能。2011年有一项研究也的确证实了焦虑、抑郁和胃肠道疼痛之间的联系。
疼痛是大脑传递信息的另一种方式
如果你不喜欢表现和谈论痛苦的情绪(比如悲伤、愤怒和羞耻),就可能会使这些感觉在身体中以另外的方式表现出来。
如果长时间出现上述任一身体症状,请及时预约医生就诊。
根据美国心理协会的数据,抑郁症是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每年会影响1480万美国成年人。
抑郁会由多种因素引起,如遗传、童年时期的压力或创伤以及大脑化学物质的变化。抑郁症患者通常需要专业的帮助才能完全康复,如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所以,在就诊过程中,如果您怀疑这些身体症状可能不仅仅是表面上的问题,可以要求进行抑郁和焦虑的筛查。这样,您才能得到更有针对性的帮助。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精神医学毕业后做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