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崩溃的一幕?

1月24日(除夕)上午,一段视频在网上疯传。一位穿着防护服的医生打电话时咆哮大哭。

后来在同事的安抚下,当事医生郑先念才开始慢慢平复。他打开手机日历说:“如果我察觉到有人在拍视频,我当时一定不会这么做。”

尊重本人意见,本文仅使用视频截图

郑先念今年44岁,武汉市第五医院急诊科主任。电话事件刷屏后,多种解读流传网络,其中最多的一种是:病人太多,医生压力太大,扛不住了。

事实上,打完电话一个小时后,郑先念就收拾情绪重新投入到防疫之战中。这段视频,从事发当天到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前,他都没有点开看过。“没有勇气看。我想要2020年重来一遍。”他说。

工作中的郑先念医生着实让人看不出样貌。

成为定点医院后,病人一波接一波涌进来

1月21日下午5点30分,武汉市第五医院接到通知,该院被武汉市卫健委征用为第一批中心城区发热病人定点医院。

通知要求清退原有的住院病人,自1月23日下午6点起,接收已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人,并开设发热门诊收治新的发热病人。

22日下午2点,发热门诊刚一开诊,病人就涌了进来,瞬间挤满1400平方米的门诊大厅。郑先念形容“像蚂蚁一样,密密麻麻,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在第一批定点医院中,该院是最早开放发热门诊的医院之一。

在此之前,发热病人由急诊科收治,年前十天左右病人越来越多,每天收治的发热病人不少于200人次。22号当天,急诊科接诊量达到高峰,500人次。

郑先念说: “我们医院急诊科接诊量一般是90人次左右,最高峰时也就200人次左右。”

对于医院的积极响应,郑先念内心很矛盾: 一方面,病人求医心切,作为医生,我发自内心希望救更多的人;另一方面,作为科室主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已经远超负荷。“我们原来看80个病人都不觉得累,现在看30个病人都想吸氧。

据郑先念介绍:急诊科一共有13个医生,18个护士。成为定点医院后,院里抽调3个医生到发热门诊坐诊,剩下10个医生承担急诊科的抢救和接诊。很多病人病情很重,需要收治住院,但是床位紧缺,收不进来,只能堆在急诊科。

郑先念告诉记者: “抢救室的6张床根本不够用。我们把急诊厅也开辟出来,设了10张床位,不到5分钟,全部睡满。”

急诊科所有医护人员全部取消了休假,但病人一波接一波涌进来,每个人的体力都逼近极限。“我们科室的王纯医生,穿着防护服从早上8点开始坐诊,到晚上8点。12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郑先念说。

忙碌是郑先念和他的同事们的常态。

病人和家属的无助刺痛了他

据武汉市第五医院统计,22日下午2点~23日零点,发热门诊接诊量达到1200人次,加上急诊接诊量,一共1700人次,为该院历史最高峰。

据一位行政人员透露,23日凌晨两点门诊大厅都还有病人在排队候诊。

能等到病床的病人都是“幸运儿”,在家属眼里,只要能躺到医院病床上,亲人们的生命就多了一份保障。

郑先念理解这种期待,但肆虐的疫情对病人和家属带来的恐惧还是超出了他的想象。

急诊科有两台呼吸机,医生根据患者情况调配使用。

22日下午,一位80岁的重症患者呼吸困难,正好有一台呼吸机“闲”下来了,老人家顺利用上了呼吸机。

可老人的病情刚刚稳定一点,又有另一位病人需要上呼吸机。郑先念想了想,打算让老人家停用两小时。但他准备撤机器时,老人家看着他,使劲摇头。

郑先念说: “非常时期,全院的呼吸机都紧俏,借不到的。我也没有把握撤下呼吸机后他就一定安全,只能眼睁睁看着另一个病人痛苦的表情。

无力感每天都在撕扯郑先念和同事们。

躺在抢救室的病人都是危重症,病人家属经常会站在门外瞅一眼,看看有没有人被抬出去。“因为抬走了一个,床位就多了一个。一个人的离开,意味着另一个人的生。

面对病人及家属眼神中的期待,郑先念无法释怀。

这种生死交替带来的残酷和冲突在23日下午冲向了巅峰。

成为定点医院的第二天,更多病人涌向了该院,一大早门诊大厅里就挤满了站着、坐着、躺着的病人,挂号、检查、输液,所有环节的等待时间都是5小时起步。

数位焦急的病人家属为了能住院,和医护人员起了冲突,还有一位正在输液的发热病人,突然将一把百元大钞撒向空中。

“你们在网上看到的撒钞票图片是真的。”郑先念当天在急诊科抢救,同事给他转述了这件事。他想了想,说道:“这是绝望了。命都没了,还要钱干什么。”

撒钞票发生后不久,120送来了100多位确诊病人,医院全部接收,急救人员推着平推床从大厅到电梯的当口,门诊迎来了短暂的安静。

郑先念无法确定此时是下午几点,他走出抢救室,看到了 这辈子最刺痛他的一幕: “之前还在吵闹的病人和家属,此刻集体沉默,他们看着一台又一台进入电梯的平推床,眼神里不是绝望,是空洞。

病人像潮水般涌向医院。

一个小姑娘打破了这份“空洞”,忍着哭腔,拉着郑先念的衣角小声求他,可不可以让她妈妈睡上平推床,办理住院。

急诊科一位护士透露,23号之前,郑先念已经连续5天几乎是不眠不休,眼睛里布满了红血丝。连日来身体上的疲惫、情绪上的矛盾、内心的无助和现场的混乱在此刻全部涌向郑先念的胸口。

他扭头走进办公室,拿起电话开始咆哮。有人拍下这场电话风波,视频在网上观看量突破1000万。

事发后最怕家人看到视频

郑先念是仙桃人,普通话带着明显的仙桃口音,但网友们还是听清楚了最关键的几句:“我们还不是想回家,我们不想回家过年?你们过来把躺着的弄走……我们不想活?”

这几句被网友曲解为医生压力太大崩溃了,想撂挑子。

“从1月中旬到现在,我这帮兄弟没一个人喊撤。”郑先念抬高音调,之后沉默稍许,再开口声音哽咽:“ 我心里疼。我对不起他们。”

郑先念告诉记者:“我无意伤害任何人。如果我察觉到有人在拍视频,我当时一定不会这么做。我的本意是想建议尽快完成隔离病房改建,妥善收治所有病人,不要让病人都堆在急诊科。但当时情绪上头,我没控制住自己。”

没有记者想象中的心理起伏期,事发后一小时,郑先念就恢复平静投入到工作中。但他晚上会失眠。

“生理上很困,但是躺下去睡不着。压力很大,脑子里很多事,人员调配、抢救、病人的求救,同事们的连轴转,很多画面像电影一样一遍又一遍地在脑子里过。”

郑先念最担心的是家人看到视频。从年前十天发热病人增多开始,郑先念就没回过家,担心传染病毒给妻子和女儿。电话事件后的第二天即除夕的早上,他回家拿换洗衣服,顺便买了一些青菜带回家。

进小区后,他将买的菜放在楼道口,立刻回到车里。他让妻子下楼拿菜顺便把衣服放在楼梯口。

“除夕那天她应该还没看到视频,但是现在肯定知道了。我初二、初三抽空跟她和女儿视频,我们都没提这件事。”郑先念的女儿上初二。 从女儿懂事起,他就没跟女儿一起过过年: “每年过年要么是去爷爷奶奶家,要么去外公外婆家,要么孩子妈带出去玩。本来说好今年哪都不去,我们一家三口在家过年,结果遇上了疫情。”

“以后的事以后再说,此刻绝不会是逃兵”

“郑先念是位工作很尽职尽责的主任。他的崩溃,我们也理解。”武汉市第五医院党委书记王曦表示。

郑先念很感谢这份理解。事发后,他给对方发过致歉信息。他说,医院领导也很辛苦,全部坐镇一线。听到有医护人员感染,领导们心痛到捶胸顿足。医院从上到下,所有人都在为对抗病毒尽每个人最大的努力。

据统计,1月22日以来,武汉市第五医院900多名医护人员一直坚守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一线,截止到1月28日,共接诊发热患者8500余名,收治病人370余人。

“事情在网上闹得这么大,想过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吗?”

郑先念摘下口罩,一脸的胡渣:“我没有觉得给自己带来了麻烦,我觉得我给医院带来了负面影响,给同事带来了负面情绪,影响很不好。现在也无暇去想以后怎么办。以后的事以后再说,此刻绝不会是逃兵。”

一位从该院离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在医院工作七年,郑主任脸上从来都是干干净净。”

摘下口罩、防护镜的郑先念其实很斯文。

}
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29岁那年,竟然会被一个15的男孩性侵。
当时,她还在伦敦做电影制片人。长期快节奏的工作压得她喘不过起来,她厌烦了灯红酒绿的夜晚,想趁周末放松一下。
正巧,她在一本旅游的书上看到郊外有一个僻静的公园。
她太需要喘一口气了,所以一点都没犹豫,背起背包,就开始了一个人的徒步旅行。
可就在这个公园一出一进,她的整个人生都毁了。
她什么都没有做错,只是在公园山谷的边上眺望了下这个繁忙的城市;
那个暴力的男孩就把她拖到了旁边的荒地上,强奸了她。
走出公园,她再也不是从前那个自己。
强奸强奸强奸。她被强奸了。
她从没有想过,强奸这两个字,会用在她的身上,而且会跟随她一辈子。
事发的几周后,她就写下了《生命暗章》的序章;
5年后,她才真正动笔;
又用了2年多的时间,她最终写完了这本书。
2017年,《生命暗章》获得了“非布克奖”,也赋予了她新的身份——作家。
美籍华人,作家,制作人,在三大洲从事创意产业,毕业于哈佛大学,后又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伦敦大学文学硕士。

她在这部勇敢之作里,揭开了那些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在接受我们邮件沟通的时候,她刚刚满41岁,已经怀孕9个月。
对于“妈妈”这个新身份,她异常渴望。
因为在刚发生性侵的时候,她连恋爱和约会都无法实现,更别提生儿育女。
谈了18个月的男朋友,在事发后,给她一个残酷的结局。
“我想大部分男人跟一个强奸被害人交往,都不会真的觉得自在。”
这个分手结束语,印证了她内心最深的恐惧:
性侵本身,不过是伤害的开始,性侵后的生活,才更加艰难。

“除了强奸本身,最具心理挑战的,就是刑事司法程序。”

警方对性侵事件的调查,遵循的还是一般刑事案件调查的流程。
李怀瑜必须对警察一遍又一遍地回忆被强奸的每一个细节。
她必须一件件脱下衣服,只穿着被扯破的内衣裤,然后调整各个角度,让警察拍出犯罪者暴打她之后留下的伤口。
她还必须到医院进行“性病”检测,服下让她恶心呕吐,却可以隔断艾滋病毒的药物。
最让她难以忍受的,是法庭让她出庭作证。
再次面对侵犯者,简直就是二次侮辱。
她想过自杀,她只想消失。

好在她够幸运,侵犯者在审判的第一天早上的最后时刻,认罪了。

她逃过一劫,不用和犯罪者对簿公堂。
可是,身心的伤害,还是让她丢了工作。
她恐惧外在的一切,不敢相信别人,她觉得自己就只剩下一个没用的空壳。
此后的2年半里,她只能靠救济金生活。
她曾在TED的演讲里说,那是她最大的损失。

奋斗这么多年,能成为一名独立女性,是她最引以为傲的事。

可自从遇到了那个施暴者,她的人生就全被改写了。
她什么都没有做错,却不得不为此失去4年最美好的时光。
身边的朋友们都在幸福的路上奔驰,她却卡在了污泥和绝望中。
“我并非勇敢,只是别无选择”
是因为她不够坚强,不够勇敢,不是“完美的受害者”,才要承受这种痛苦吗?
当然不是。因为再没有比她更冷静、更勇敢、更完美的受害者了。
伤害发生后,她第一时间就给好朋友打了电话,告诉朋友:我被强奸了。
“天哪,你在哪里?他还在附近吗?你现在安全吗?”
“我先报警,你保持通话,不要走开,我马上回来。”
李怀瑜很很感激朋友,在她最混乱的时候,给了她一连串有逻辑又务实的指示。
很多年后她才知道,朋友之所以能这么理解她,是因为:
李怀瑜平静地蹲在路边,等待警察到来。车来车往,没人能看得出她刚刚经历了什么。
警察赶到现场,拿着地图让她指认案发地点,她冷静地跟警察说: 
“这个地图不够详细,可不可以给我一张有等高线的呢?”
她已经用过去全部的教育素养,让自己不被性侵者的暴行影响。
但她没办法骗自己,她的生活还是变得面目全非。
“成为强奸受害者,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事情了。”
“你知道,那些经历过这种情况、希望过上更好生活的人,他们度过了多少个哭泣的夜晚,想知道自己能否恢复正常,是否能再次快乐起来。
就像她的朋友,伤害发生后,她不敢说出来,只能在眼泪中自我舔舐伤口。
为什么?为什么不敢公开谈论强奸和性暴力呢?
因为怕被评判,怕得不到别人的信任,怕连自己都会有羞耻感。
“可我们没有做错任何事,应该感到羞耻的是侵犯者。
她花了11年时间告诉自己,你必须不在乎别人的看法。
“哪怕他们会指责我,‘是你选择去独自旅行,才给了别人伤害你的机会’,我也要说出来。”
“我不会让强奸犯夺走我的东西,包括我探索世界的能力,包括我想过的生活。
《生命暗章》就是她对世界的一次大声宣告:
我被强奸了,但我不感到羞耻。
这样的宣告,是何其勇敢,又何其艰难。
要知道,因为外界的不理解,很多人都没有扛过最黑暗的夜晚。
正如《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的作者林奕含,在写出自己的经历后,最终精神崩溃,选择了自杀。
李怀瑜也经历着同样的痛苦,她不得不承认,反复谈论性侵的经历,已经让她感觉筋疲力尽;
但她别无选择,她必须站出来。
她知道还有很多人正在经历和她同样的煎熬,她们需要帮她们找到一个理由,继续活下去。
“我一直很固执,但也正是这种固执,帮助我在痛苦中康复过来。”
固执的她,还做了一件从来没有人做过的事。
她在《生命暗章》里加入了性侵者的视角。
也就是说,在小说里,她向读者同时展示了加害者与受害者双方的心理状态和成长环境。
为什么一个15岁的孩子,会这样伤害别人,他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是什么样的环境把他培养成这样?
她对于性侵者的了解并不多,只知道他15岁,是个流浪者,没有固定住所,父母离婚了,他是文盲,家里有人有犯罪记录。

为了探究真相,她曾经试图向警方询问性侵者的背景,但被警察以保护隐私为由拒绝了。

于是她开始对流浪者社群做调研,跟流浪者接触;
了解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也了解到了社会对他们的歧视。
她还去拜访了法医、心理学家、缓刑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从他们那里了解其他青少年性侵犯罪的原因。
于是有了《生命暗章》里“钱宁”这个角色。
他的父亲酗酒、家暴,母亲离家出走,哥哥有点钱就教给钱宁怎么泡妞,还告诉他记住:
所有女孩都在心里期待被男人亲吻,只是她们嘴硬不说。
一年后,钱宁在晚上搭讪了一个棕色头发的女孩,把她拉到树林里强奸了。
在李怀瑜的笔下,钱宁不仅仅是施暴者,本质上,他也是受害者。

是原生家庭的不完整、社会的歧视、贫穷的打击,让他没有机会走上正途。

得有怎样坚定的信念,才能在忍受痛苦的同时,还去共情一个伤害了自己的人?

“确实很难,我完全是靠理智驱使,才完成了这个过程。”
“作为一个‘强奸幸存者’,我本能地厌恶性侵者,但我必须弄清楚发生的一切。
“他们不是天生的怪物,如果我们不能去探讨犯罪背后的原因,我们永远没办法防止犯罪再次发生。”
“而且,这么多年了,面对痛苦,我已经变得更专业了。
她用了“专业”这个词,而不是“康复”。
当被问到现在的处境时,她用这样一句话做了概括:
“我别无选择。我不得不接受‘强奸受害者’这个身份,不得不适应这个身份带来的所有脆弱和焦虑。

是啊,想从这样的创伤中完全走出来,太难了。

“几年,甚至几十年后,它还是有可能在某个时刻困扰你。”
“但只要你坚持,你还是会经历新事物,结识新朋友,造访新地方,也许会发展出新的职业轨迹;
你会意识到,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东西值得你为之而活。”
这篇文章发出的时候,李怀瑜已经临近生产。
她既兴奋,又有点害怕。
“我第一次当妈妈,像是一次全新的冒险。”
她期待去感受作为妈妈的全部情感,即使会存在很多挑战。
“如果说我从这次强奸中学到了什么,那就是你无法预知未来。
既然如此,那就给自己一个机会,放手去体验吧。
意外发生后,她搬到了两个不同的国家生活,去了很多地方,也认识了很多“强奸幸存者”。
大家一起讨论性暴力,相互理解,也相互宽慰,这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最初的痛苦和孤独。
她很感谢她的朋友们,在她最脆弱的时候,给她理解、尊重和保护,
把她在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
让她有勇气揭开那些承受不住,却又挣脱不了的黑色记忆。

人生在世,谁都难免孤立无援,唯有善意和宽容,才能缓解这世间的痛苦与挣扎。

作为旁观者,我们一个肯定的眼神,或许就能打消受害者自杀的念头。
和受害者站在一起,才是我们送给这个世界最大的善意。
点击在看,我们一起告诉那些正在痛苦里挣扎的女孩:我们都和你在一起。
*作者:木棉说(ID:mumianshuo),新女性全方位成长平台,1000w+都市女性都在关注。每晚九点,不见不散。*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 答:虽然说起来非常难,但是最好的办法还是勇敢的面对。不管结局怎么样,都咬牙坚持下去,对困难妥协的话,就是放弃自己。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让系统崩溃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