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文莱国际金融中心的现状是?

1.掌握市场发展阶段的有关概念;

2.了解全球各地收入和购买力评价;

3.掌握主要经济合作和优惠贸易协定;

4.了解现有主要区域性组织或协定。

独具慧眼的日本电视机厂商

1979年,中国放宽对家用电器产品的进口,当时,欧洲电视机厂商和日本电视机厂商都把目标市场定在中国。但是,欧洲厂商过去一贯以中国香港和东南亚的高收入消费者为销售对象,并不重视一般靠薪金谋生的阶层。他们一直认为中国的电视机市场潜力不大,不想与日本电视机厂商竞争,结果贻误了时机。与此相反,日本电视机厂商研究分析中国市场。认为中国有十亿人口;收入虽低,但中国人有储蓄的习惯,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购买力;中国群众有看电视的需求。所以,中国存在一个很有潜力的黑白电视机市场。于是,日本电视机厂商根据目标市场的特点,运用营销因素组合,制定了一套销售战略。日本电视机要想适合中国消费者的需要,必须将110伏电压改为220伏电压;以12英寸电视机为主;通过港澳国货公司以及代理商、经销商推销。考虑到当时中国市场尚无其他进口品牌电视机竞争,因此价格比中国国产电视机稍高,人们也会乐意购买。日本厂商预期1985年中国电视机销售高潮将会来临,实际电视机销售高潮在1983年提前来临,由于日本厂商对此早有准备,所以当时日本电视机在中国市场占据了半壁江山,而欧洲电视机厂商错失良机。

评析:由于日本电视机厂商协调地使用营销因素组合策略,日本电视机一度在中国市场占据相当优势。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时,市场国的经济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国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但并非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市场潜力就小,除了可支配收入外,储蓄是重要的潜在购买力,可以转化为现实购买力,就看企业如何采取策略实行转化。

经济环境是国际营销者面临的重要营销环境之一,本章将主要从全球经济环境、区域市场经济环境及东道国经济环境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对企业决定以何种产品进入市场、如何销售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全球化又叫世界经济国际化,是指世界各国经济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环节的全球趋同化趋势,主要表现形式为生产国际化、金融国际化、投资金融国际化、区域经济集团化等。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及发展阶段

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 、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是商品、技术、信息、服务、货币、人员等生产要素跨国跨地区的流动。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经济全球化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6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这一时期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增强,国际贸易繁荣,国际资本、劳动力大规模流动。铁路和航运业得到快速发展,运输成本急剧下降,贸易壁垒减少,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第二阶段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冷战结束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以欧洲为中心的相对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成立,1947年又成立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国际贸易谈判等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也是经济全球化进入一个新阶段的重要标志。但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存在,使得世界市场的融合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第三阶段是冷战结束以后至今。冷战结束后,经济发展成为各国的主要任务,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始考虑走向市场化,世界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几乎所有的国家都被纳入世界经济运行的体系中。

(二)经济全球化的特点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存在这一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生产要素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间的经济相互交织融合,形成全球统一市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际贸易规模扩大,自由化程度加深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增长十分迅速,超过世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速度,国际贸易增长率一般都高于世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一倍以上。服务贸易超过一般货物贸易的增长速度,目前服务贸易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国际贸易自由化程度也在不断加深,世界贸易组织为贸易自由化提供了巨大的动力。多边谈判及协议的签订使关税水平大大降低,贸易自由化的范围不断扩大,不仅包括货物也包括服务、技术等一些新的领域。

2.技术开发与利用国际化

的发展来看,由于技术对生产和经济的重要作用,生产国际化自然带动国际技术贸易的不断增长。其次,从研究与开发的情况来看,一方面由于各国在科技发展水平上的不平衡,而企业又为了获得先进的科技成果,因而各国间设立研究与开发据点便成了一种趋势,以至于许多企业形成了全球范围内的研究与开发网络,从而促进了研究与开发组织体系的国际化。另一方面,由于现代科技发展以高科技开发为中心,而高科技研究开发投入高,风险大,使很多企业感到力不从心,所以形成了越来越多的国际联合开发,这是现代技术开发活动国际化的又一显著特征。

生产国际化是指国际生产领域中分工合作及专业化生产的发展。现代生产分工已经不是在国家层次上的综合分工,而是深化到部门层次和企业层次的专业化分工。这种分工在国际间进行,形成了国际生产网络体系。其中最典型是企业生产零部件工艺流程和专业化分工,例如,波音747飞机有400万个零部件,由分布在65个国家1 500个大型企业和15 000多家中、小型企业参加协作生产 。德国拜耳 公司与35 000多家国内外企业建立了协作关系,拜耳公司向他们提供中间产品 ,由他们加工成各种最终产品。这种企业层次的国际化,使未来在一个企业内部进行的设计、研制零部件的加工或购入、组装和总装等一系列的活动环节分布到国外进行,即企业的不同部门、工厂、车间,甚至工段、工序等都在国际范围内进行组织,从而也形成了生产组织的国际化。

产品国际化就是生产总额中出口生产所占的比重大大提高,直接表现为现代国际贸易 的迅速增加。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以及众多的企业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卷入了国际商品交换。现在的国际贸易已占到世界总生产额的三分之一以上,并且还在稳步增长。国际贸易的商品范围也在迅速扩大。从一般商品到高科技产品,从有形商品到无形服务等几乎无所不包。在中国,可以吃麦当劳 快餐、喝可口可乐 饮料、坐奔驰 汽车;在美国,可以打中兴手机、用联想计算机、看海信电视,还有不少人在用微信与朋友联系。

生产和产品的国际化使得国际间资金流动频繁,大大促进了投资金融的国际化。为适应国际化的潮流,各国放宽了对投资金融的管制,甚至采取诸多措施鼓励本国对外投资的发展。与此同时,国际资本的输出、输入更加自由,金融资本 严重地与商品资本相分离,脱离生产发展而迅速膨胀。目前,世界金融交易量已远远超过了世界贸易量。而世界大银行致力于在世界各国广设办事处 、代表处 和分行,建立海外附属银行以及附属金融机构,并与其他银行组成合资银行 或国际银行集团。金融投资的国际化反过来又会促进生产和产品的国际化。

6.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生产、投资、贸易发展的国际化使各国间经济关系 越来越密切,特别表现在区域间经济关系上,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以区域为基础,形成了国家间的经济联盟 。如欧洲联 盟,美、加、墨自由贸易区等。欧共体(1993年正式更名为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成立后一直朝着经济一体化和政治一体化方向推进。1985年2月,欧共体执委在《关于完善内部市场的白皮书》中,提出了建立欧洲统一大市场的目标,确定使12个成员国分散的市场连成一个拥有3.2亿人口的统一市场,在统一市场内实现商品、劳务和资本的自由流动。截至2015年年初,欧盟已有28个成员国,人口超过5亿,有了统一的货币——欧元,基本实现经济一体化。这种区域集团化的趋势,不仅大大推动集团内的经济自由化程度提高,而且也会影响到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进程。

各国之间、跨国公司之间在产品、服务及资本之间的贸易,创造了相互依赖的全球经济。经济全球化受到自由国际贸易增长、国际投资的增长以及信息产业的发展等多因素推动,另外,互联网的出现,使各国经济彼此之间相互依赖性日益加强,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均不能脱离世界而孤立地发展,当今一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同其他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一国经济不景气时,不仅限制本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影响了该国的对外贸易及国际投资。

全球各国市场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一年,世界银行都要对各个国家人均国民收入进行统计,划分市场发展的不同阶段,一般可以划分成四类:低收入国家、中低收入国家、中高收入国家、高收入国家。2012年世界银行对世界上193个国家和地区人均国民收入进行统计和分类,人均国民收入水平高的国家,人均收入不少于12 616美元;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中高的国家,人均收入为4 086~12 615美元;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中低的国家,人圴收入为1 036~4 085美元;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低的国家,人均收入不高于1 036美元。在这193个国家和地区中,有61个国家属于人均国民收入水平高的国家,99个国家属于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较高或较低(中等)的国家,33个国家属于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低的国家。

低收入国家属于第三世界国家,或称为前工业化国家。往往工业化程度有限,以农业人口为主;出生率及文盲率较高;有些国家政局不稳,动荡不安,市场潜力小。

中低收入国家属于不发达国家,处于工业化早期阶段,生产的主要产品如衣服、轮胎、建筑材料以及包装食品等产品。这类国家的消费者市场正在扩大。中低收入国家具有相对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在成熟的、标准化的劳动力密集产业,如玩具和服装制造业中,及有较大的竞争优势。

中高收入国家也称正在工业化国家,农业人口急剧减少并向工业部门大量转移,城市化程度提高,人口教育水平及素质较高,在产品生产及出口经常会成为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高收入国家大多数属于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像美国、瑞典、日本等。除少量富有的石油国外如沙特阿拉伯等,其他国家都必然经历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才能达到这一阶段。相对于工业化社会而言,在后工业化社会里,产品和市场机会更多地取决于产品的创新。大多数家庭对于基本产品的拥有率非常高。寻求发展的企业如果要在现有市场上扩增自己的份额,任务非常艰巨。它们必须另辟蹊径,努力创造新的市场。

一个国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居民收入高低不同,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不同,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国际市场营销。例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其分销渠道偏重于大规模的自动零售业,如超级市场、购物中心;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同家,则偏重于家庭式或小规模经营的零售业。因此,对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应采取不同的国际市场营销策略。

美国学者罗斯顿将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归纳为以下五种类型。

传统社会。处于传统社会阶段的国家,生产力水平低,未能采用现代科技方法从事生产,人们的知识文化水平很低,大部分人为文盲或半文盲,甚至有些地方尚处在自给自足的经济状态中。这是一个十分有限的国际营销市场。

起飞前夕。起飞前夕阶段是经济起飞阶段的过渡时期。在此阶段内,现代的科学技术知识开始应用在工农业生产方面,各种交通运输、通信及电力设施逐渐建立,人们的教育及保健也受到重视,只是规模还小,不能普遍施行。这些国家通常会出现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均,贫富悬殊,因此进口产品的种类和档次差异很大。

起飞阶段。起飞阶段的经济,大致已形成了经济成长的雏形,各种社会设施及人力资源的运用已经能维持经济的稳定发展,农业及各项产业逐渐现代化。这类国家工业发展具有一定规模,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比较快,工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越来越大。这些国家往往需要进口先进的机器设备等,以完善自己的工业体系,对工业制成品的进口逐渐限制、减少。

趋向成熟阶段。起飞阶段的后一个时期就是趋向成熟阶段,在此阶段内,不但能维持经济的长足发展,而且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也应用于经济活动中,同时,在此阶段的国家,都能多方面地参加国际市场营销活动。在这些国家中,消费者的购买动机注重产品特性和质量,喜欢高质量、无须修理、高档定型的产品。这些国家出口大进口也大,进口产品各种各样,包括原料、半成品、分动密集型产品、奢侈品等,是国际营销规模较大的市场。

高度消费时期。高度消费时期的经济阶段,注重永久性产品及各项服务业的发展,个人收入增加,公共设施、社会福利设施日益完善,整个经济呈现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状态。在这些国家,整个社会“富有”和“贫穷”的人数极少,大多数消费者属中产阶级。消费者偏重理智动机,极少情绪动机,因此产品必须既经济又可靠。

处在前三个阶段的国家可称为发展中国家,而处在后两个阶段的国家则称为发达因家。当然,不是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必须依次经过这五个阶段,有的会跳过一两个发展阶段。并且各个国家每一发展阶段持续的时间长短也不尽相同。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在国际市场营销上采取的策略也有所不同。以分销渠道为例,经济发展阶段对分销渠道有一定影响:经济发展阶段越高的国家,它的分销途径越复杂而且广泛;进口代理商的地位随经济发展而下降;制造商、批发商与零售商的职能逐渐减少;小型商店的数目下降,商店的平均规模在增大;零售商的加成上升。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上升,分销路线的控制权逐渐由传统权势人物移至中间商,再至制造商,最后大零售商控制分销路线。

国际外汇市场涉及的是世界货币制度的微观方面。外汇是以外国货币所表示的用于进行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外汇市场分为狭义市场和广义市场,狭义市场是指外汇交易的场所;广义市场是指由公司、银行和外汇经纪人构成的货币交换系统和网络,由外汇需求者、外汇供给者以及外汇买卖的中介机构组成。

汇率变动对国际营销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当一国货币增值时,该国货币的购买力相对上升,该国企业愿意到海外进行投资;而外国企业则因其国家货币的购买力相对下降,去货币增值区进行投资的积极性就小多了。反之,当一国货币贬值时,外国货币的购买力相对上升,有利于吸引外国企业到该国进行新的投资;而本国企业因本国货币的购买力相对下降,一般不太愿意去海外进行新的投资。另外,外汇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对国际营销活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企业必须从财务收益和市场占有率与销售等方面综合考虑,调整战略适应汇率变化,既保持在国际市场适度的占有率和销售额,又要减少因汇率变动对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第二节 区域市场经济环境

区域经济环境是指,有一定地理区域范围,而结成某一特定经济联盟的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环境,它是国际营销者跨国经营所面临的重要经济环境。区域经济对企业国际营销产生直接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各国对于经济合作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在美国经济的刺激下,欧洲共同体(欧盟的前身)获得成功,从而进一步激发了这一兴趣。经济合作存在不同程度,从两个或多个国家达成贸易协定到取消贸易壁垒,再到两个或多个国家实行全面的经济一体化。20世纪最著名的优惠协议当属帝国特惠制(British Common Wealth Preference System),该制度确立了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和非洲、亚洲、中东等一些前英属殖民地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基础。该制度在英国决定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后宣告终结。这一过程也证明了国际经济合作不断演化的特性。

1.关税、贸易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

关税和贸易总协定(GATT)是125个国家和地区为了(至少在原则上)促进成员方之间的贸易而签订的协议。关税和贸易总协定旨在成为一个多边的、全球性的协议,而且关税和贸易总协定也确实在世界商品贸易自由化方面获得了成功。同时,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存在的近50年中调解了300多起贸易争端(许多涉及食品)。关税和贸易总协定本身没有强制执行权(争端中失败的一方可以不理会其判决),而且调解过程有时会拖延数年。

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的后继组织,即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成立于1995年1月l日,以日内瓦为基地。世界贸易组织是多边贸易体制的法律基础和组织基础,是众多贸易协定的管理者,是各成员贸易立法的监督者,是就贸易进行谈判和解决争端的场所。世界贸易组织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其成员间的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绝大多数,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 (WB)一起被称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有世界贸易组织较权威的介绍和新闻等信息;百度百科有相应词条,内容较为丰富但信息可能不准确,仅可参考。读者可通过以下链接或二维码查阅世界贸易组织最新情况。

Area,FTA)即由签订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或地区组成一个贸易区,在区内各成员之间废除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实现区内商品的完全自由流动,但每个成员仍保留对非成员的原有壁垒。为了避免贸易转移使低关税成员方获利,自由贸易区通常采用一种原产地认证系统,该系统有助于抑制低关税成员方大量进口货物并转移至本地区的其他高关税国家而从中获利,海关检查人员在各成员方边境进行检查。欧洲经济区(European Economic Area,EEA)是一个由欧盟成员国和挪威、列支敦士登及冰岛等国组成的自由贸易区;北美自由贸易区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组成,在1994年建立。

关税同盟(Customs Union)是成员国之间完全取消关税 或其他壁垒,同时协调其相互之间的贸易政策,建立对外的统一关税。这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又更进了一步,开始带有超国家的性质,典型的关税同盟有早期的欧洲经济共同体 的关税同盟、2010年生效的俄白哈海关联盟、2015年生效的西共体关税同盟等。

共同市场(Common Market)朝经济一体化又迈进了一步。除了在成员内完全废除关税与数量限制,建立统一的对非成员的关税外,它还允许劳动力、资本和信息各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比如中美洲共同市场(Central America Common Market,CACM)、南方共同市场(South American Common Market)和安第斯共同体(Andean

Union)即在共同市场的基础上又进了一步,成员国之间不但实现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建立起对外的共同关税,而且制定和执行某些共同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逐步废除政策方面的差异,形成一个庞大的经济实体。因此,它不仅是货物的一个共同市场,而且是服务和资本的共同市场。例如,如果专业人士想在欧盟的任何国家工作,那么,各国之间就必须在工作许可方面达成一致,以便使在一国具有资格的医生或律师可以在任何其他国家工作。

当一个经济联盟发展到高级阶段时,还会出现联合中央银行,使用单一货币(如欧盟的欧元),并在农业、社会服务和福利、地区发展、交通、税收和兼并等方面采取统一政策。高度发展的经济联盟还要求广泛的政治一致性,使其看起来像一个国家。各成员国实行政治一体化,建立一个中央政府,将各个独立的政体纳入一个单一的政治框架。欧盟正接近完成各个步骤,以便成为一个完全的经济联盟。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

除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多边协议之外,全球各个地区的国家也在寻求降低区域内部的贸易壁垒。下面介绍的是截至2013年12月主要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或协定。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全称是亚洲及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1989年11月,在澳大利亚总理霍克的提议下,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当时的东盟六国、韩国等12个国家的27位外交部长和经济部长在堪培拉举行了“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的首次会议,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问世,这使亚太地区经济合作发展很快。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原18个成员国所拥有的面积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1%,人口22亿,占世界总人口的40%,国内生产总值13万亿美元,约占世界的50%,进出口贸易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45%,截至2013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员方已达21个。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较权威的介绍和新闻等信息;百度百科有相应词条,内容较为丰富但信息可能不准确,仅可参考。读者可通过以下链接或二维码查阅世界贸易组织最新情况。

Agreement,NAFTA)。三国政府都希望通过扩展贸易和投资来促进经济增长,由自由贸易带来的利益会使他们更好地面对未来几十年的经济挑战。货物、服务、投资自由流动方面的障碍在逐步消除的同时,知识产权(专利、商标和版权)的保护也正在加强。所有这些都将使本地区企业、工人、农民和消费者受益。

中美洲共同市场(Central American Common Market,CACM)是中美洲发展中国家地区性经济合作组织 。1962年8月正式成立。成员有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萨尔瓦多。自1995年,为了促进中美洲的经济一体化,该集团协调各成员国的经济政策,逐步取消各成员国之间的关税 ,统一对外关税,所有中美洲共同市场国家开始实施统一的对外关税,大部分商品的关税税率为5%~20%(在此之前许多商品的关税超过100%),实现地区贸易自由化,建立自由贸易区和关税同盟。

外交部网站对安第斯共同体的介绍:

安第斯共同体(原安第斯集团,Andean Group,1996年改为现名)建立于1969年,目的在于通过经济和社会一体化促进其成员国的发展。成员国曾包括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智利和委内瑞拉。1976年智利宣布退出;2006年,委内瑞拉因秘鲁和哥伦比亚与美国签订自由贸易 协定而退出。故截至2013年只有哥伦比亚、秘鲁、玻利维亚和厄瓜多尔4个国家。巴拿马和墨西哥为长期 观察员,智利被接受 为伙伴成员国,但还不是正式成员国。智利、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和乌拉圭为联系国。集团的各成员国同意降低集团内部贸易的关税,并共同决定各国的生产品种,同时,尽可能阻止集团外国家的产品和公司进入该地区市场。

Market),是南美地区最大的经济一体化组织,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完全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共同市场。1991年3月阿根廷、巴西、乌拉圭和巴拉圭四国宣布建立南方共同市场。四国总统同意于1995年1月1日开始逐步实行关税改革,内部关税被取消,外部关税统一在20%左右,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在四国间可以自由流动。该协议不涵盖占贸易额15%的产品(其中包括先进的电子产品和资本货品)。该组织宗旨是通过有效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协调宏观经济政策 、加强经济互补,促进成员国科技进步,最终实现经济政治一体化。

外交部网站对南方共同市场的介绍:

Association)。加勒比共同体由讲英语的加勒比海沿岸各国组成,包括安提瓜和巴布达、巴哈马、巴巴多斯、伯利兹、多米尼克、格林纳达、圭亚那、牙买加、海地、蒙特塞拉特(未独立)、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苏里南、特立尼达和多巴哥。15个成员国的人口总计为1 600万。加勒比共同体的主旨在于通过建立加勒比共同市场来实现经济一体化,也关注维持其对美国的贸易地位。

Nations,ASEAN,东盟)是一个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合作组织。其六个初始成员国是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于1967年,以《曼谷宣言》的签署为标志,目标是本着平等与合作精神,共同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为建立一个繁荣、和平的东南亚国家共同体奠定基础,以促进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成员国总面积444万平方千米,人口6.01亿。

外交部网站对东盟的介绍:

Union,欧盟)是根据1992年签署的《欧洲联盟条约》(也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所建立的国际组织。1958年1月,《罗马条约》的签署标志着欧洲联盟的建立。六个初始成员国为比利时、法国、荷兰、意大利、卢森堡和联邦德国。1973年,英国、丹麦和爱尔兰被批准加入,随后加入的有希腊(1981年)、西班牙和葡萄牙(1986年)。1995年1月1日加入欧盟的三个最新成员国分别是芬兰、瑞典和奥地利。自1987年起,欧盟决定建立一个关于商品、服务和资本的真正的单一市场,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而1992年年底完成的单一市场规划堪称为欧盟的一个主要成就。部长委员会拟定了282条法律和法规以便使单一市场成为现实。截至2014年年底,欧盟拥有28个会员国。欧盟是世界上最有力的国际组织和世界上第一大经济实体,在贸易、农业、金融等方面趋近于一个统一的联邦国家,而在内政、国防、外交等其他方面则类似一个独立国家所组成的同盟。

外交部网站对欧盟的介绍:

1991年10月,经过长达14个月的谈判,当时的欧共体和七国欧洲自由贸易联盟达成协议,决定于1993年1月创建欧洲经济区(European Economic Area,EEA)。它的目标是实现商品、服务、资本和劳动力在两个集团之间的自由流动。欧洲经济区是一个自由贸易区,而非实行统一外部关税的关税同盟。欧洲经济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集团,它拥有3.84亿消费者,国内生产总值总计达80 000亿美元,占全球贸易额的近50%。

欧盟与非洲、加勒比海沿岸和太平洋地区的70多个国家保持着和谐的关系。洛美协定(The Lome Convention)旨在促进贸易,并通过欧洲发展基金对贫穷国家提供资金援助。近年来,一些欧盟国家由于自身的财政压力而减少了洛美援助。

11.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

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通常被称为海湾合作委员会(Gulf Cooperation Council,GCC),1981年由六个阿拉伯国家组成,它们是巴林、科威特、阿曼、卡塔尔、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该组织为实现经济、社会和文化事务中的协调、一体化与合作提供途径。海湾各国财政部长拟订了一个覆盖投资、石油、关税减免、银行规则协调、财政货币政策协调等方面的经济合作协议;海湾合作委员会协调该地区的贸易发展、产业战略和农业政策并统一石油政策和价格。

12.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

States)的《拉各斯条约》,其目标是促进西非的贸易、合作和经济自足能力。目前其成员国有贝宁、布基纳法索、佛得角、冈比亚、加纳、冈比亚、几内亚比绍、科特迪瓦、利比里亚、马里、尼日利亚、塞内加尔、塞拉利昂和多哥。这是目前非洲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总面积占非洲总面积的1/6多,人口2.25亿,占非洲总人口近1/3。执行秘书处设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

13.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

南部非洲 发展共同体(Southern African Development Community,SADC)其前身是1980年成立的南部非洲发展协调会议。1992年8月17日,南部非洲发展协调会议成员国首脑在纳米比亚 首都温得和克 举行会议,签署了有关建立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简称南共体)的条约、宣言和议定书,决定改南部非洲发展协调会议为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朝着地区经济一体化方向前进。成员包括安哥拉、博茨瓦纳、津巴布韦等15个国家,面积926万平方千米,约占非洲的28%,其国内生产总值占全非洲的近1/3。南共体的宗旨是在互利、均衡和平等的基础上建立开放型经济,打破关税壁垒,促进贸易和投资,实行人员、货物和劳务的自由往来,逐步统一关税和货币,最终实现地区经济一体化。

其他区域组织可在外交部网站“国家和组织>国际和地区组织”栏目内查找更详细的介绍,本书不再直接给出链接及二维码:

第三节 东道国经济环境

东道国是针对母国而言的,是母国公司出口或投资所指向的目标国家。东道国的经济现状和未来走向,会对公司的经营行为及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产生影响,这将直接关系到母国公司的出口或投资的成败。因此,公司的营销战略必须根据东道国的经济情况来制定或调整。

目前世界上主要有市场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和混合经济体制三种经济体制。这种分类是以占主流的资源配置方式为基础的,它们分别为市场配置、指令配置或政府计划分配以及混合配置。

市场经济体制是以市场机制作为配置社会资源基本手段的经济制度。在这种体制下的资源配置是通过价格机制的作用来实现,企业采用成本最低的生产技术生产那些利润最高的商品;消费则取决于个人如何决策去花费他们的收入。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经济民主——公民有权依据购买力来选择自己想要的货品。国家的作用是促进竞争和保证消费者受到保护。美国、日本及大多数西欧国家是市场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在提供人们所需要的货物和服务方面,市场经济体制具有明显的优势。

计划经济体制是由政府做出有关生产和分配的几乎所有重大决策的一种经济制度,进入21世纪后已经很少有国家实行这种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中,国家在服务于公众利益方面享有很大的权力,这些权力包括制造什么产品和怎样制造。消费者可以自主选择所供应的产品,但是,有关生产什么和供应什么则是由国家计划编制者决定的。

即有市场经济体制又有计划经济体制的就是混合经济体制,这种制度既有市场经济成分又有计划经济的成分。

当代社会中没有纯粹的市场经济和纯粹的计划经济,绝大部分国家都实行混合经济体制。即使是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美国,尽管大多数决策都是在市场中进行的,但是政府在监督市场运行方面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政府制定法律来监管经济生活,通过征税来提供教育和治安等公共物品,并管制污染。

曾经有数据指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24个成员国的税收占国内总产值的比例从美国的34%到瑞典的64%不等,也就是说,在瑞典,64%的支出是由政府控制的,其经济系统中指令成分多于市场成分,而美国是市场成分多于指令成分。

全球经济自由度指数中国香港拔头筹

据新浪财经讯北京时间2014年1月20日上午消息《华尔街日报》报道,据美国传统基金会(Heritage Foundation)和《华尔街日报》日前发布的经济自由度指数(Index of Economic Freedom)显示,全球经济自由度触及创纪录的水平。中国香港继续拔得头筹,但在连续七年下降后,美国已经跌出经济自由度最高的前10个国家之列。

20年来,上述指数一直在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致力于实现自由企业的程度。指数通过评估10个方面的状况来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打出从0100的分数,这些方面包括财政稳健状况、政府规模以及产权。致力于实现自由企业会产生有力的影响:那些经济自由度较高的国家或地区,其经济增速、长期繁荣情况以及社会进步程度都一贯明显优于其他国家或地区。比如,博茨瓦纳通过低税率和稳定的政治而取得了进展。

香港继续排在榜首,紧随其后的是新加坡、澳大利亚、瑞士、新西兰和加拿大。只有上述这些国家或地区在该指数中被归为“经济自由”的范畴。毛里求斯排在所有非洲国家之首,而智利则在拉丁美洲国家中排第一。尽管中东地区局势动荡,以巴林为首的几个海湾国家被归为“经济比较自由”的范畴。

该指数显示,欧洲的排名状况正在发生变化。包括德国、瑞典、格鲁吉亚和波兰在内的18个国家经济自由度排名触及新高。相比之下,希腊、意大利、法国、塞浦路斯和英国这五个国家的排名则低于20年前该指数首次公布时的水平。

美国和英国这两个昔日自由企业的领军国家排名出现了最明显的下滑。两国目前均属于“经济比较自由”的范畴。表现最差的国家在拉丁美洲,特别是委内瑞拉、阿根廷、厄瓜多尔和玻利维亚。

东道国宏观经济状况会影响该国消费者的购买力,尤其是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进而影响到母国公司的获利能力。对于国际营销者而言,东道国特定行业的需求和供给现状以及发展趋势也极为重要。因此,东道国的经济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国际经营的决策。

国内生产总值(GDP)表示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生产的最终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国民生产总值是一国永久性居民(即国民)挣得的全部收入,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本国企业和公民在境外挣得的收入并减去外国公民在本国挣得的收入。比较不同年份的经济总量时,通常使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并进行通货膨胀调整,这样可以消除人口增长和物价变化的影响。

201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519 322亿元,按照2012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6.2855,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82 622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6 102美元。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2.8%,首次超过一半,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已接近欧洲德法英三国总和。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自2010年超过日本后,差距不断扩大,2012年中国高出日本2.278万亿美元,未来仍将继续加大这种差距。从排行榜来看,多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正,但实际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却下降了,这是因为本国货币兑美元出现了贬值,2012年,印度卢比兑美元贬值21%,巴西雷亚尔兑美元贬值14%。自2008年,世界经济的发展状况只能概括为差强人意。首先是国际金融危机,紧接着发达国家债务危机,这两场风暴极大地影响了包括发达国家在内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出现了负增长。在发达国家经济局势疲软的前提下,发展中国家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保证了国际经济发展的势头。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生产总值为75.59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2%(参见表2.1)。美国依然领先于其他国家,2012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长3.9%,达到15.68万亿美元,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排在第2位的是我国,名义增长率达到12.7%,在过去的5年里,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长率达到170%。自2007年起中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此外,中国的加工业年产值已经成为世界第一。

表2.1 2013年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排名

通常国民收入是经济统计中一个衡量经济发展的十分重要的综合指标。评估国民收入的一个有效方法是比较各国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购买力的重要指标,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幅度,可以了解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和速度。一般来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越快,对工业品的需求和购买力就越大。

此外,从国民收入中减去公司所得税等间接税和公司盈余,以及各种社会保险等的余额,即个人收入。一般而言,个人收入是以工资、红利和租金形式以及从其他来源所获得的总收入。个人收入影响消费者个人和家庭购买力总量。在某些国家,贫富差距大,少数人收入大大高于平均收入,而大部分人则低于这个平均数。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做具体分析,不能过分依赖人均收入这个指标。消费者的购买力来自消费者的收入,但消费者者并不是把全部收入都用来购买商品或劳务,购买力只是收入的一部分。个人收入减去相当一部分要用来维持个人或家庭的生活以及支付必不可少的费用支出,剩下可任意支配收入时,它才是影响消费需求变化最活跃的因素。

消费结构是指各类消费项目在总消费中所占的比例,反映人们物质文化需要满足的程度。消费结构受经济收入的直接影响。一般来讲,收入水平越低,在总收入中用于生存资料尤其是食品的消费支出越高,消费水平越低;相反,收入水平越高、就会有更多的收入用于汽车、奢侈品、旅游、娱乐等方面的支出,消费水平越高。通常用恩格尔系数来反映消费结构。

1857年,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在研究人们收入增加后支出的变化时,就已经发现:家庭收入越少用于食物方面的费用在家庭全部支出中所占的百分比就越大;当家庭收入增加时,用于食物费用的支出在支出总额中所占百分比就会逐步减小。这一现象,后人称为“恩格尔定律”。食物支出与全部消费支出的比率称为“恩格尔系数”,即

恩格尔系数=用于食物的支出/全部消费支出×100%

恩格尔系数反映人们生活的富裕程度。按照联合国的划分标准,恩格尔系数在30%以下最富裕,30%~39%为富裕,40%~49%为小康,50%~59%为勉强度日,60%以上为绝对贫困。西欧、北欧、南欧、北美、日本、澳大利亚和中东石油富国的恩格尔系数明显较低,许多国家或地区在25%以下,而发展中国家的恩格尔系数几乎都超过45%,其购买力仍集中于食物消费。

一个国家、地区或家庭的储蓄状况,通常受收入水平、通货膨胀、消费偏好等因素影响。决定储蓄数量的首要因素是收入水平的高低。当收入超过一定的支出水平时,消费者才有能力进行储蓄。随着收入的增长,储蓄额一般会上升,储蓄率会相应提高,高到一定程度后,趋于稳定。当物价上涨超过或接近储蓄存款利率的增长,货币贬值就会刺激消费,抑制储蓄。另外,消费模式、消费偏好、社会习惯等都会影响储蓄率。

社会购买力和消费支出不仅受消费者收入的影响,还直接受消费者储蓄和信贷的影响。当消费者收入一定时,储蓄越多,现实购买力就越小,但潜在购买力就越大;反之,储蓄越少,现实购买力就越大,但潜在购买力就越小。企业营销人员应当全面了解消费者的储蓄情况,尤其是要了解消费者储蓄目的的差异,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为消费者提供有效的产品和劳务。

通货膨胀是指一个经济体中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每年物价上升的比例在10%以内,属于温和的通货膨胀;10%~100%匀称为奔腾的通货膨胀;在100%以上称为超级通货膨胀,其中高于1 000%这种极端情况就属于恶性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在经济 发展史上是很少见的,通常发生于战争或社会大动乱之后。目前公认的恶性通货膨胀 在世界范围内只出现过三次。第一次发生在1923年的德国,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德国的物价在一个月内上涨了2 500%,一个马克 的价值下降到仅及战前价值的一万亿分之一。第二次发生在1946年的匈牙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匈牙利的一个便哥价值只相当于战前的850 356分之一。第三次发生在中国,从1937年6月到1949年5月,伪法币的发行量增加了1 445亿倍,同期物价指数 上涨了36 807亿倍。就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而言,可分为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和结构性通货膨胀。

市场经济中的每一个人和企业都会不同程度受通货膨胀的影响。通货膨胀具有再分配效应,不利于靠固定收入维持生活的人,有利于有变动收入的人。此外,通货膨胀还会影响一国经济的产出水平。当经济处于萧条或复苏阶段时,通过加大政府购买等措施,造成一定程度的需求拉动通货膨胀,使得产品价格高于工资和其他要素价格,面对利润上升,企业就会扩大生产,工人工资和就业水平也会随之上升,经济状况也就趋好。

但是,持续的、过高的通货膨胀对一国的经济是不利的,其意味着储蓄在银行里的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下降。同样,像保险金,养老金以及其他固定价值的证券财产等,作为防患未然和储蓄养老的,它们的价值也会降低,最终导致消费过渡和储蓄率下降。而随着物价上涨,企业生产成本也会上升,这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增长。

因此对国际营销者而言,仔细分析东道国的通货膨胀的情况和变化规律是很有必要的。

世界银行网站“数据”栏目可免费获取世界各国的发展数据,链接及二维码参见章后“扩展学习指南”栏目。

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对开展国际市场营销会产生哪些影响?如何规避其不利影响?

世界经济环境包括全球经济环境、区域经济环境、东道国经济环境。开展国际市场营销要注意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国际外汇市场、目标市场国经济发展阶段等,它为跨国企业提供广义的经济环境背景。企业在国际市场开展营销活动,不仅受到汇率变化、通货膨胀、货币转换等产生的风险影响,还会因在不同目标市场国,收入水平、消费结构、储蓄率等采取不同的应对营销策略,尽量适应目标市场国经济环境。

经济全球化  外汇风险  关税同盟  共同市场  市场经济体制、中美洲共同市场

迈克尔· 怀特.国际营销案例——警示篇. 3版[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世界银行网站“数据”栏目

1.分析一个国家的市场规模,主要根据(  )。

  A.人口状况和收入水平          B.经济状况和类型

  C.人口总量和年龄结构          D.恩格尔系数

2.下列哪个属于温和的通货膨胀(  )。

3.已知某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42%,根据国际标准其贫富水平为(  )。

  A.富裕水平     B.勉强度日水平  C.小康水平    D.绝对贫困化水平

4.影响消费需求变化的最活跃的因素是(  )。

  A.个人可支配收入  B.可任意支配收入 C.个人收入    D.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5.恩格尔定律表明,随消费者收入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将(  )。

  A.趋近于零     B.保持不变    C.越来越大    D.越来越小

1.一个市场的规模和容量取决于(  )。

  A.人口       B.城市化     C.收入

  D.国外投资环境             E.经济发展水平

2.从宏观角度来看,收入分析包括(  )。

  A.国民收入     B.人均收入    C.国民生产总值

  D.收入分布状况   E.国内生产总值

3.美国学者罗斯顿将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归纳分为5种类型,下面哪几个不是发达国家所处阶段。(  )

  A.传统社会     B.起飞前夕    C.趋向成熟阶段

  D.高度消费时期   E.起飞阶段

4.国际经济联盟组织依照其经济结合的程度及相互依存的关系(  )。

  A.自由贸易区    B.关税同盟    C.共同市场

  D.国家同盟               E.经济共同体

5.下列哪些因素是企业的宏观环境因素(  )。

  A.人口       B.自然环境    C.经济

  D.科学技术               E.政治法律和社会文化

1.市场配置体制和指令配置有何区别?

2.市场发展阶段有哪些类型及特点?

3.东道国哪些经济因素会对国际营销产生影响?

1875年初春的一天上午,美国亚默尔肉类加工公司的老板菲力普·亚默尔像往常一样,拿起一叠报纸仔细地翻看着。突然,一则很短的信息映入他的眼帘,这条消息大意是:墨西哥最近发现了疑似瘟疫的病例。这消息夹杂在五花八门的新闻中间,很不起眼,注意的人并不多。但亚默尔却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兴奋地跳了起来,他马上联想到,如果墨西哥真的发生了瘟疫的病例,一定会从加利福尼亚州和得克萨斯州边境传染到美国,这两个州的畜牧业是美国肉类供应基地,一旦发生瘟疫,肉类的供应肯定会成问题,肉价也一定会猛涨。

在一般情况下,医生对瘟疫是不敢乱下结论的,即使确定了,也不肯马上宣布,总要反复调查,因此,亚默尔便决定派自己的医生去墨西哥实地调查,以证实报纸上的消息,然后好采取行动。

几天后,亚默尔的医生从墨西哥发回电报,证实那里确有瘟疫,而且很厉害,已经控制不住了。接到电报后,亚默尔立即集中全部资金购买加利福尼亚和得克萨斯州的肉牛和生猪,并及时赶运到美国东部。果然不出亚默尔所料,瘟疫很快从墨西哥蔓延到美国西部几个州,美国政府下令,严禁一切吃的东西从这几个州外运,牲畜当然也包括在内。于是美国国内肉类奇缺,价格暴涨。亚默尔及时把他所囤积的肉牛和生猪高价抛出,短短几个月,就净赚了900万美元。

1.上述案例中亚默尔的成功说明了什么?

2.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
东南亚作为“数字丝绸之路”核心区,中国数字经济企业多年来积极投资布局,复制和推广本土成功经验。中国已成为投资东南亚科技创新企业的第一大外资来源国。当前,各国疫情防控的常态化已成必然。中国的数字经济企业应用“数字抗疫”技术获得了良好效果,其中的经验、教训也将进一步带动东盟各国在抗击疫情的同时以数字转型助力经济发展。
为支持中国企业在疫情下借助“数字丝绸之路”在东盟各国顺利地开展投资贸易,北京大学东盟国家研究中心与走出去智库(CGGT)组成“东南亚数字经济联合课题组”,通过观察各领域的动态,分析事件成因、预测其影响,希望为相关方提供一个聚焦东南亚数字经济的趋利避害机制。今天,我们刊发关于新加坡数字银行方面的分析文章供读者参阅。

新加坡是世界第五大金融中心,也是区块链金融中心,政府特别注重鼓励区块链和加密货币的发展。跟踪加密货币的CoinStaker将新加坡视为世界区块链技术中心之一。根据新加坡资媒局(IMDA)的预测,2022年该国区块链市场支出预计为2.72亿美元,到2030年为2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2.5%。

目前,区块链技术仍处在早期发展阶段,Gartner咨询公司认为该技术还需5至10年才能投入实际应用,包括从加密货币单一领域扩展到将来涵盖支付和融资在内的广泛领域。预计下一波区块链创新潮将集中于金融和非金融领域的交叉业务。

第一节 新加坡区块链金融行业发展现状

一、在东南亚的应用生态十分繁荣

东南亚是应用区块链技术的热门区域,根据CVSource的报告,年东南亚科技类创投中有29%投向了区块链。东盟主要国家都相继推出了区块链和加密货币的行业规划和监管政策。其中,新加坡政府鼓励区块链技术的推广应用,监管政策宽松和明确。该国商业、科技创新氛围浓厚,数字基础设施完善,是东南亚乃至全世界对区块链和加密货币监管政策最为友好的国家。目前大量成熟的区块链项目分布在交易平台、公链、托管、云存储、基础设施、咨询、保险、房地产、能源等多个领域(见下图)。

新加坡对发展加密货币持开放态度,企业只需向金融管理局(MAS)进行代币发行(ICO)注册并通过调查,就可开展ICO。根据星展银行(DBS)的数据,目前新加坡是世界第三大ICO发行市场,仅次于美国和瑞士。2019年10月,世界上第一家数字资产银行Sygnum获得MAS颁发的资本市场服务许可证,获准向合格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提供加密货币管理服务。新加坡也是世界上少数政府直接与Facebook接触讨论Libra(天秤币)的国家之一。

新加坡税务局(IRAS)将加密货币视为商品,自2020年1月1日起出台新规要求:一是使用加密货币支付商品或服务不能增加这些货币的供应;二是一种加密货币与法定货币或其它加密货币的兑换将不必上缴商品和服务税(GST)。

三、在资产交易方面应用丰富

区块链助推资产证券化。1exchange(1X)经MAS许可,是世界上第一个基于公有链的受监管私有证券交易所。2020年2月,iSTOX从MAS的金融监管沙箱中“结业”,成为首批获得资本市场服务许可证的证券型代币平台之一。

代币化帮助构建简单高效的所有权验证与转移系统。2018年MAS和新加坡交易所(SGX)在Ubin计划下成功开发出了跨平台结算代币化资产的付款-交割(DvP)原型。Digix则提供用DGX代币代表实物黄金的交易和转移服务。

四、推动数字支付的发展

二是在零售支付上,由Daenerys和Bitcoin Exchange两家运营的加密货币ATM机已遍布新加坡各地,用于兑换加密货币。Bizkey等公司还在便利店、酒店、餐馆和零售店安装了基于加密货币的销售点系统(PoS)。

五、解决贸易融资中的痛点

中小企业的贸易融资一直存在融资难、纸质单据处理效率低下和欺诈高发等顽疾。IMDA为解决这一痛点,一是与海事港务局、海关和航运协会合作开发了TradeTrust,将政府和企业连接到一个公有链,依据国际通用标准实现跨平台的电子贸易文档交换与互操作;二是与DBS和贸易公司Trafigura合作推出了基于TradeTrust的开源区块链交易平台ICC TradeFlow;三是各银行都在积极行动,例如DBS中国就推出了“Rong-E Lian”多层区块链融资平台,帮助中国广大中小企业在短至24小时内获得贸易融资。

第二节 发展历史与目前短板

一、新加坡区块链行业的历史溯源

新加坡区块链行业在2014年形成。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区块链初创企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根据Pitchbook的数据,2018年新加坡区块链企业获得约2.4亿美元投资,同比暴增737%。但随着2019年全球区块链投资降温,新加坡的投资额也同比减少了78%。不过,目前新加坡区块链生态地图已经囊括234家企业,较去年增加超过50%。随着疫情推动数字经济和金融科技的发展,预计2020年新加坡区块链投资额将大幅增长。

新加坡在技术规划和监管同样走在前列,政府相继推出了丰富的行业促进政策及监管安排,本文将在第三节中加以详述。

(一)中小企业“上链”难度大

新加坡大型金融机构高度重视数字化转型,在区块链金融方面投入大量资源,已取得明显进展。然而,中小金融机构却受制于联盟链和公有链高昂的开发成本和极高的技术门槛,难以有效整合应用该技术。中小企业的缺位不利于区块链金融生态的竞争性、包容性和普惠性。不过,已有科技企业注意到了这块市场。例如,蚂蚁集团决定在新加坡构建联盟链,建立低成本、低门槛、开放普惠的服务网络。

(二)普通人对区块链技术的认知不足

许多新加坡国民并不了解这一前沿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区块链金融前台服务(例如代币支付)的接受程度,使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多局限在金融体系的中台和后台。随着Ubin项目已进入技术商业化阶段,对金融服务用户进行普及教育势在必行。

第三节 政府行业规划与法规

一、政府对区块链行业的规划及鼓励政策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多次敦促金融部门跟上区块链技术发展的步伐,MAS的首席金融科技官也频繁出现在各种区块链相关会议。该局局长Ravi Menon在2016年新加坡金融科技节上阐明了新加坡监管创新行业的三项原则:一是监管不能过早扼杀创新,必须与创新并驾齐驱;二是只有当新技术带来的风险超过阈值时,监管机构才介入来控制风险;三是监管方式应平衡新技术带来的风险与创新。

具体而言,新加坡推出了以下举措以支撑区块链金融的发展:

(一)建立“监管沙盒”机制

新加坡在2016年设立了“监管沙盒”机制,参与者可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在符合要求的前提下享受宽松的监管要求和政府资金支持,向用户提供创新的金融科技产品和服务。在事先报备的情况下,即使业务和现有法规存在冲突,也不会被追究法律责任。2020年8月“快捷沙盒”推出,合格的申请企业可在21天内获准开展金融产品服务的创新测试。此外,新加坡专利局(IPOS)还推动区块链专利申请流程提速,周期从两年缩短至六个月。

(二)支持设立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加速器

Accelerator是新加坡首个由政府支持的区块链加速器。通过为政府机构、顶级区块链技术企业、有前途的初创企业和全球行业合作伙伴提供高度互联的平台来促进区块链应用创新。经其推动取得成功的项目包括:Kommerce(可使非洲等边缘市场的商户安全地交易的贸易和金融平台)、1xchange(首个建立在公有链上受监管的私有证券交易所)、InfoCorp(一家为新兴市场的畜牧业提供普惠金融服务的金融科技企业)。

Accelerator在IMDA支持下推出了基于网络的政府-行业互动平台OpenNodes。其主要功能包括:一是提供包含新加坡区块链生态系统中各利益相关者的清单。初创企业可以在清单中筛选合作伙伴开展行业合作,探索在垂直领域中应用区块链技术的路径;二是帮助企业与全球区块链社区建立联系;三是提供教育项目,帮助企业收集区块链的知识和见解,并组织不同行业的领袖开展讨论;四是提供工作机会清单,以帮助企业找到需要的区块链技术和管理人才。

SGInnovate深层技术加速器由新加坡政府全资拥有,受国家研究基金会和Ziliqa公有链协议支持。该加速器旨在为深层次技术的相关初创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加速器通过严格的流程选拔任命共同投资者,向深层次技术初创企业投资。此外,还与大学、科技专科学校、Entrepreneur First公司和新加坡-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与技术联盟(SMART)合作建立了深层次技术人才数据库,以帮助区块链金融领域实现人才供需对接。

(三)推进央行数字货币项目Ubin

2016年,MAS与来自加拿大的区块链财团R3合作推出了Ubin项目,旨在探索使用区块链技术(DLT)进行支付和证券清算结算,并最终帮助新加坡在央行数字货币(CBDC)上取得领先地位。Ubin共包含五个阶段,其中前两个阶段侧重于积累技术能力,后两个阶段侧重于增强区块链网络的互通性。目前,新加坡正处在第五阶段。本阶段重点是开发多种货币支付模式,并在商业环境下进行应用测试。该阶段网络为国际上的其它DLT网络提供接口,以实现无缝连接和集成,并提供额外功能以扩展应用,包括交易所DvP、程序化托管以及贸易融资中的有条件支付。2019年11月11日,MAS宣布成功开发了支持不同货币支付的原型。

(四)举办金融科技节和区块链挑战赛

新加坡官方举办的“金融科技节”由MAS、银行协会与SingEx Holdings合作举办,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金融科技盛会,2019年吸引了6万名参与者和近1000家参展商,全球前50大银行均参加了此次盛会。活动亮点包括:为期12周的“全球金融科技加速器”商业合作计划、价值120万新元的初创企业金融科技奖和旨在帮助初创企业与投资者建立联系的“交易星期五”活动。2019年许多区块链金融创新企业参展,其中包括碳交易平台AirCarbon Exchange、全栈金融科技软件开发商AMIS和区块链支付服务提供商baypay等。

2018年初,IMDA首次发起区块链挑战赛,提供种子资金以支持创新想法超越概念阶段、开发原型并寻求技术解决方案的最终实施。目前,挑战赛已进行了三轮,成功推动了像Tradebchain与Finaque共同开发的旨在简化供应链融资的无钥匙签名基础架构、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ies开发的国际贸易私有链信任网络这样的区块链金融创新项目。挑战赛还促进了区块链商业合同条款的规范化,并帮助政府明确了很多监管和法律领域的未知问题。

图2 区块链挑战赛主题的演变

(五)鼓励区块链行业协会履行自律职能

在新加坡,区块链行业协会包括贸易团体如新加坡加密货币与区块链行业协会(ACCESS)和代币经济协会(TEA)、关注金融科技的组织如新加坡金融科技协会(SFA),以及依照协议成立的组织如Hyperledger和Ethereum基金会。

ACCESS成立于2014年,其遵循负责任使用和适当监管的原则,促进DLT和数字货币应用程序的研发和使用。ACCESS加入了国际数字资产交换协会(IDAXA),从而与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中国香港以及中国台湾相关组织开展合作。

SFA是一个跨行业的非营利性组织,致力于推动新加坡金融科技生态的发展,它由覆盖了从初创企业到较大的服务提供商和金融机构在内的33个行业利益相关方组成。2017年,该组织启动了金融科技人才计划,迄今已培训了包括加密货币专家在内的逾125名专业人员。SFA亦同全球的同类组织开展广泛合作。

二、区块链监管法律法规

从事区块链金融业务的企业,除了需要遵守传统意义上的金融法律法规(包括《银行法》《保险法》《证券与期货法》《基金管理法》《外汇交易法》以及MAS发出的信函和其它相关法规)之外,还必须遵守与数字代币相关的法律法规,下面对这部分内容加以介绍:

新加坡《支付服务法》(PSA)于2020年1月28日生效,其将数字资产纳入MAS的监管范围下,并规定数字支付令牌(DPT)服务提供商(涉及新加坡绝大多数加密货币相关企业)需遵守严格的反洗钱和恐怖主义融资新规。PSA规定,业务涉及以下6种之一的,应申请标准支付机构许可证或者主要支付机构许可证:开户服务、国内汇款服务、跨境汇入汇款服务、商户获取服务、电子货币发行服务(流动资金不超过3000万美元)和数字支付令牌服务(适用于加密货币服务)。这两种许可证的主要区别在于公司是否平均每月交易额低于300万美元且每天数字货币流通量低于500万美元。

(二)《PSN(支付服务公告)02》

先前的《PSN01》适用于非DPT服务提供商,而2019年12月发布的《PSN02》则侧重于加密资产。公告引入了反洗钱要求清单,同时还针对国际组织“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的《转移规则》向本地DPT做出特别解释(见PSN02关于价值转移的第13段)。具体提出的控制措施包括KYC流程(包含受益所有权在内)、账户审查措施以及对可疑交易的监控和报告。

(三)《有关金融领域新综合法案的咨询文件》

文件的重点包括:一是令新加坡针对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VASP)的法规与FATF的规定保持一致的规定;二是要求“有意义地存在”的VASP按照与在新加坡境内相同的监管标准开展海外活动,具体标准是在新加坡是否拥有办公室和主管。该条规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相关主体进行监管套利;三是明确MAS有权禁止“不合适的人”从事加密货币业务,以打击区块链金融犯罪。

MAS会审查数字代币的结构和特征来确定其是否构成《证券与期货法》(SFA)定义的“资本市场产品”。如果数字代币符合该定义,则发行人需在发行前向MAS登记其白皮书,除非取得了豁免。任何在新加坡运营构成资本市场产品的数字代币相关平台的主体,其可能受到SFA管辖,该主体必须拥有从事相关资本市场服务的许可证,除非取得豁免。

所有提供构成资本市场产品的数字代币相关金融建议的主体必须取得《财务顾问法》(FAA)所规定提供金融建议服务的理财顾问执照,或是免执照理财顾问资格。在新加坡建立或运营涉及证券或期货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被视为建立或运营一个市场,相关主体须被MAS批准为交易所或者做市者,除非取得豁免。在境外经营部分或全部交易平台的主体也可能受到SFA的管辖。例如,当境外实体存在为境内的公众提供金融建议服务的行为,或其行为有很大可能诱使境内的公众使用该实体的金融建议服务的,相关实体都可能被认定为在境内活动的理财顾问。

即使是部分不受MAS监管的数字代币仍可能受到反洗钱和恐怖主义融资相关法律的管辖。此外,MAS意图建立一套全新的支付服务规则体系,来解决在虚拟货币和法币之间交易互换中暴露出的洗钱与恐怖主义融资问题。交易的中间方将会被要求订立准则、程序和控制机制以应对洗钱和恐怖主义融资的风险,包括对客户的尽职调查、交易监控和筛选、报告可疑交易以及保留充分记录等。

第四节 未来风险与挑战

一、区域内监管的不确定性或将削弱新加坡区块链金融中心的地位

安永和普华永道的调查都显示,监管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是目前区块链推广应用的最大障碍。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架构,特别是公有链,对国家法律、政治、经济和社会具有重大影响,导致各国监管机构对此态度不一。

目前,东南亚地区区块链监管水平参差不齐、立法缺乏协调:新加坡、泰国都已将ICO合法化,马来西亚、菲律宾和越南也在积极跟进相关政策,而老挝、柬埔寨、缅甸、文莱和东帝汶的相关法规却极为欠缺。政策方面的高度不确定性会影响以新加坡作为总部的区块链金融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的实施。

二、中小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面临较高不确定性

一是疫情导致新加坡经济下行和息差收窄,对传统金融业务构成很大挑战;二是大型银行在金融科技领域进展迅速,渠道下沉导致在普惠金融领域对中小企业构成有力竞争;三是中小金融机构面临诸多老问题和新挑战,如:缺乏数据积累、获客渠道单一、组织结构陈旧、缺少技术人才等。上述因素导致未来中小型金融机构区块链技术金融应用的前景充满不确定性,可能限制新加坡区块链金融生态内的竞争与创新。

三、现有区块链系统处理效率面临挑战

Ubin实验室中交易吞吐测试的数据量同实际区块链金融业务的数据量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而随着5G、物联网对金融领域的渗透,数据量还将持续膨胀,对交易响应速度的要求将会更高。系统效率将直接决定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潜力,对Ubin项目第五阶段的大规模商业推广至关重要。

四、数据保护与数据共享矛盾凸显

区块链“不可能三角”是指区块链技术难以同时实现去中心化、可扩展性和安全性三大目标,意味着数据保护与数据共享存在内在的矛盾。这一问题在区块链金融上体现在:一是区块链采用分布式记账,交易数据在各节点处都有一份拷贝,一旦某个节点被攻破,就可能导致全局交易数据失窃;二是金融行业的数据传输、存储和处理需要满足严格的监管要求,这可能与区块链共享账本的需求存在矛盾。上述问题如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可能妨碍区块链在新加坡金融行业的大范围应用。

第五节 中资企业控风险抓机遇的建议

一、增强以反洗钱和反恐怖主义融资为重点的合规意识

新加坡政府正逐步完善针对区块链金融的监管体系,特别是加强了对洗钱和恐怖主义融资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因此,建议中资企业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开展业务流程自查,识别、评估、掌握业务中存在的洗钱和恐怖主义融资风险;二是制定风险感知程序与管控措施,通过大数据分析识别重点客户、开展深入尽职调查和交易监控,出现高度可疑情况及时固定相关文件并向MAS报告;三是要求一线业务部门按周期反馈相关程序和管控措施的实施情况,并视内部业务扩展和外部监管环境的变化及时地调整这些程序和措施。

二、积极参与政府推动的区块链网络生态

前已述及,新加坡拥有目前世界上对区块链和加密货币最宽松的监管环境,且政府还在积极推动技术应用加速器、Ubin项目、金融科技节和区块链挑战赛等项目。在政府的推动下,该国已经拥有非常成熟、活跃的区块链初创企业网络。中资数字银行、支付企业等金融企业一方面应全面了解区块链金融的支持政策,积极申请、运用政府和行业协会等提供的各项支持;另一方面应主动与初创企业建立研发和业务上的联系,通过战略协同促进自身技术解决方案的创新与应用。

三、利用好当地丰富的人力资本

区块链金融需要具备技术和其它关联学科(如法律、金融、经济、行为学和设计等)的知识技能相融合的复合型人才。新加坡政府大力投入于教育和科研机构。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在区块链技术探索上领先,南洋理工大学(NTU)、新加坡管理大学(SMU)、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SUTD)和新加坡社会科学大学(SUSS)也推出了丰富的技术项目,相关人才的供给随之增加。中资企业应积极探索与当地大学及研究机构的合作空间,资助具有商业应用价值的创新想法,从而培育良好的市场形象,同时帮助自身积累人力资本。

四、在当地建设区域R&D及运营总部

新加坡地理位置优越、基础设施完善、服务产业发达且税率较低,被企业视为在东南亚投资布局的中心。考虑到新加坡高度成熟的金融行业和在区块链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该国同样也是区块链金融企业设置区域总部的首选。企业可利用Ubin项目下开发的多边净值结算、跨境支付和多种货币支付原型,同区域内其它国家的分支机构建立跨境金融业务往来渠道,提供优质的跨国服务。同时,还可将在新加坡成熟生态下获得的技术、经验与标准进行复制推广,以在第三国市场取得先发优势。

(作者:原瑞辰,大连海事大学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东南亚数字经济联合课题组成员。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立场无关,文责自负。引用、转载请标明作者信息及文章出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莱这个国家的概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